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学生姓名李哲

所在院系河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一班

专业软件工程一班

学号 1145339950

指导教师王振光

2012年12月17日

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

摘要:中国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关键是,刻不容缓、坚持不懈的增强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与现代化也是当今中国所追求的目标。创新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创新为其提供动力,创新为其提供活力。创新将是中国实现各方面目标的必然选择。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变化,那么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哪个提出来的呢?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的定义是说,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从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者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当时提出这五个新都属于创新,那么从1912年到现在快一百年了,创新的概念怎么样呢?创新的概念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从最初的概念演变到今天,我们认为创新本身还是指的是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并且造成变化。所以创新和发明是不一样的,创新不一定都是发明,但发明肯定它里面有创新,所以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

自我国从“洋务运动”欲借科技与实业富国强兵的未果尝试,到“五四运动”尊崇“赛先生”的启蒙呐喊,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在真正展开波澜壮阔现代化实践的新时期,这方面的认识首先被深化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这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又被升华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产业的引进,逐渐变成了发达国家的“加工厂”,进而我国被称作“世界加工厂”。也就是说我国的能源消耗非常巨大而与之对应的是我国获利却非常小,核心技术的获利远比加工获利要高得多;现在很多人手里都会用着标有”中国制造”的商品,这就是现状.但这背后反映的却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就无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确保我国安全能力,归根结底还是创新能力.

我们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提升我们的产业,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新型的工业化,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留在这样一种阶段上。

中国现代化应如何创新改革和创新是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的要求。为此,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科学技术的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科技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科技的创新需要中国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制度和法规。保护发明人的权利,并要积极鼓励创新,鼓励发明,并且中国要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高高科技产业所占的比重。还有就是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二,政治体制的创新。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民主权利的充分实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中国现如今的政治体制还不完善,要想实现现代化,中国必须进行积极探索,积极创新,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西方先进制度,总结自身不足和经验,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政治体制,并且要创造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政治透明度,让人民充分享受自己的权利。同时完善政治体制的同时提高人民的参政议政的意识,结合民智,进行创新。

三,文化的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创新需要中国做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同时,文化的创新还需要中国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吸取其优秀的文化,来补充自己的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成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不变的决心和勇气.我们喊了那么多年”重视科技进步”,为什么我国科研与建设两张皮的问题久久解决不了,而西方国家却很少遇到诸如此类问题的困扰?答案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说到底,我们的一些

领导人和企业负责人缺少的首先是意识、决心和勇气,有许多人是“叶公好龙”者。如果我们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看作国家战略、生死抉择,研发投入也好、创新体系也好,都不是不可逾越的难关。只要切实把我们的决心、意志和注意力凝聚起来,“两弹一星”这样的业绩不难再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持续的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自主技术创新需要持续改善制度供给条件和重构组织体系,目的在加大动力和激励。我们要在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下功夫,形成有效的创新战略与政策决策机制,包括风险资金在内的资金筹措、分配和评估机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机制,人才的激励机制,同时推进有关自主创新的法律建设,切实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和技术中介组织.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配套的政策和措施。迄今为止,我们在科技进步方面遇到的问题,有不少实际是政策失当和措施不力的问题。例如在政策层面上,引进的机器设备可以免税,自行研制的机器设备却必须上税;企业研发资金难以在税前列支,研发人员的激励性薪酬不能进入成本;首次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没有激励措施,风险难以分散……在企业措施层面上,领导人业绩考核、任期、激励与自主创新不挂钩,吸引、留住、使用人才的有效措施受到各方牵制而难以实施,如此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有决心,依靠完善体制机制,是不难解决的。当前,政府要重点从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上,企业要重点从领导人约束和研发人员激励上,采取适当的措施.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高质量的社会环境和人才。旨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从来都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我国社会有太久太深厚的土地文化和封建文化的沉淀,其中一些成分阻碍着自主创新的开展,例如尊奉权威,害怕出头,追求中庸,讲究平均等等。因此,当前我们要努力构建创新文化,引导、弘扬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宽容失败、保护权益的价值观和思想文化。在其中,尤其要突出“人才为本”的战略思维和社会心理的塑造。要从教育培养、竞争择业、评价使用、报酬待遇、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给人才以肯定、尊重和激励。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营造适宜的社会氛围,也必须依靠人才在研发战场上披坚执锐、冲锋陷阵,将“大众意识”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