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9年版98异常毒性检查法word精品文档4页
异常毒性检查法----概述ppt实用资料
![异常毒性检查法----概述ppt实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3f0f83b84ae45c3a358c10.png)
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异常毒性检查法,是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 定的一种方法。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异常毒性非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毒性。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本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
中国药典2019年版二部通用检测方法增修订内容 PPT课件
![中国药典2019年版二部通用检测方法增修订内容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ae0cee43323968001c923d.png)
11、电导率检查
灭菌注射用水 a、温度25℃ b、装量≤10ml,限度为25μS/cm c、装量>10ml,限度为5μS/cm ⑷ TOC和电导率检查用水 TOC<0.1ppm 电导率<1.0μS/cm 电导率<0.1μS/cm 可采用经超纯水装置制备并经检验合格的水,如
仍不理想,建议再经全玻璃重蒸。
3、制药用水电导率测定法(附录Ⅷ S)
水的电导率与水的纯度密切相关,水的纯 度越高,电导率越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等气体溶于水后,可形成相应离子,使电 导率升高。水中的杂质水和注射用水可采用在线或离线测定
方式,灭菌注射用水采用离线测定方式。
注射用水
表2 温度与电导率限度(注射用水)(略) a、以小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所对应的电导率值即为
限度值; b、调水样(不少于100ml)温度至25℃,剧烈搅拌,每5
分钟测一次,当变化<0.1μS/cm时记录读数,读数应不大 于2.1μS/cm(合格); c、如b步读数>2.1μS/cm,则依法测定水的pH值,由表3 查得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并与b步实测值比较,如b读数不 大于对应的限度值,则为合格,如b读数大于限度值或pH 值超出5.0-7.0,则不合格。 表3 pH值和电导率的限度(略)
比对; 辅料有干扰,晶型不变,在指纹区选择3~5个
特征谱带,波数允差为0.5%; 辅料有干扰,晶型有变,不宜采用红外鉴别。 ⑶ 多组份原料药的鉴别 可借鉴制剂鉴别的方法
2、红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C)
⑷ 混晶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限度控制 采用基线密度法计算指定谱带的吸光度后,再计
算各晶型的相对含量(甲苯咪唑和棕榈氯霉素混 悬液)。 例1:甲苯咪唑
染程度 b、总有机碳检查 控制有机污染(有机小分子、微生
异常毒性检查
![异常毒性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cf7004233687e21af45a9bb.png)
关于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修订稿)的讨论(续)(2007-11-18 13:59:42)标签:知识/探索分类:药品安全性检查检查限值的设定一、异常毒性检查:本法系将一定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
供试品的不合格表明药品中污染了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剧毒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一)、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异常毒性检查法。
(二)、设定限值前研究:参考文献资料数据并经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毒性试验确定该注射剂的小鼠急性毒性数据(LD50和LD1及其可信限)。
有条件时,有不同实验室用不同供试品和动物来源进行试验求得的LD50和LD1数据。
静脉注射速度0.1mL/秒,观察时间为72小时。
(三)、设定限值:异常毒性检查的限值应低于该注射剂的正常产品的毒性最小致死剂量,一般应高于人临床一次公斤体重最大剂量。
考虑到实验室间差异、动物反应差异和制剂的差异,建议限值至少应小于LD1可信限下限的1/3(建议采用1/6) ,或小于LD50的1/4(建议采用1/8)。
如药品半数致死量与临床体重剂量之比小于20时,可采用LD1可信限下限的1/3。
静脉注射最大剂量0.8ml/20g体重仍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可以此作为检查限值。
注射速度可按常规速度(0.1mL/秒),如有特殊要求可在限值中注明。
一般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特殊品种采用其他适宜方法,应说明理由并在正文中字明。
讨论:1.确定异常毒性检查限值时,应避免因药品正常毒性出现的假阳性。
据文献报告,实验室间同一药物静脉注射LD50有差异但相对较小(同种系小鼠一般不超过1倍)。
由于异常毒性检查观察时间为48小时,因此,限值设定前必须进行以一定注射速度静脉单次给药观察72小时急性毒性试验(常用昆明种小鼠),求得LD50和LD1及其可信限。
如用14天的结果,有的药品因LD50变小而降低限值水平。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174cfaba5e9856a561260dd.png)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滴定液1.0 简述1. 1 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取4 位有效数字)。
1. 2 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元应符合药典规定。
1. 3 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_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1 . 4 本操作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 1 0年版二部附录X V F“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 .0仪器与用具2 . 1 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O . l m g或小于O.l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2.2 10、2 5和5 0 m l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值。
2.3 10、15、2 0和2 5 m l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2.4 2 5 0 m l和1 0 0 0 m l量瓶应符合国家A 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3.0 试药与试液3 . 1 均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 V F“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3 . 2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0 配制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4.1所用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且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 . 9 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 . 9 5〜1.05范围时,应加人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 〜5 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136299fd0a79563c1e72f6.png)
异常毒性检查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2 检验原理: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3 检验操作方法3.1 仪器及用具电子天平架盘天平(最大称量100g、分度值0.1g)电热恒温干燥箱记时器(或秒表)1块灭菌饭盒1个白瓷盆1个试管架1个小鼠固定器毛巾2条棉球贴瓶签2张0.5ml注射器5支4#注射针头5个100ml量筒1个100ml烧杯2个5ml量筒1个具塞广口瓶1个试剂瓶1个玻璃棒2根3.2 化学试剂3.2.1 分析纯:葡萄糖注射液、甲酚皂溶液、乙醇。
3.2.2 75%酒精棉:用量筒量取75ml无水乙醇,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用玻璃棒搅匀倒入装有棉球的广口瓶中浸透,贴上瓶签,备用。
3.2.3 2%来苏儿:取2ml甲酚皂溶液倒入100ml烧杯内,加水稀释至刻度,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倒入试剂瓶中,贴上瓶签,备用。
3.3 操作方法3.3.1 供试用小鼠的要求:供试验用小鼠应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明亮,活泼,体重17-20g,同品种,同性别,雌者无孕,在试验前及试验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做过本试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动物等级为普通级以上(一级以上含一级)。
3.3.2 试验前的准备:将试验用的一切玻璃器皿及一切与供试品溶液接触的器皿统一装入饭盒内,按“恒温干燥箱操作规程”(SOP.QC-YQ-15)操作,于250℃干燥30分钟或180℃2小时,也可用其他适宜的方法。
3.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0.9%氯化钠注射用水按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3.4 检查法:取毛巾浸洗于装有2%来苏儿水溶液的白瓷盆中,拧干后,将检验所需物品及台面擦拭一遍,稍后,再用75%酒精棉擦拭一遍,并擦干双手。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供试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
异常毒性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异常毒性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d8b8e03de80d4d8d15a4fd9.png)
异常毒性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异常毒性检查的基本操作,为异常毒性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小鼠法进行的异常毒性检查。
4. 职责:QC异常毒性检查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5.1. 实验用具:天平(精度0.5g,小白鼠称重用)、小白鼠固定装置、注射器(精度0.02ml)、针头、刻度吸管、洗耳球、砂轮、试管、试管架、时钟、75%酒精棉球、玻璃铅笔。
稀释剂: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他规定的溶剂。
5.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5.2.1. 用75%酒精棉球擦手消毒;5.2.2. 取供试品适量,加入试管架上的试管中,并标明批号;5.2.3. 加入规定的稀释剂,制成规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5.3. 实验动物:健康无伤,体重17-20g小白鼠,做过本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0.5ml,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5.4.1.静脉注射5.4.1.1. 将小鼠放入固定器中,使尾巴暴露在外。
5.4.1.2.用75%酒精棉球擦拭鼠尾注射部位。
5.4.1.3.尾静脉注入供试品溶液,注射速度4~5秒,如注射部位皮下发白且推入药液有阻力时,表示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应重插,如药液有损失,应另取小鼠注射。
5.4.1.4.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在注射部位止血后取出小鼠,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5.4.1.5.共注射5只小鼠,正常饲养。
5.4.2.腹腔注射:5.4.2.1. 一手握小鼠,用拇、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用无名指及小指固定其尾及后肢,腹部向上。
5.4.2.2.用75%酒精棉球擦拭小鼠腹部注射部位。
5.4.2.3.腹腔注入供试品溶液。
5.4.2.4.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5.4.2.5.共注射5只小鼠,正常饲养。
5.4.3.皮下注射:5.4.3.1. 握小鼠,同腹腔注射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297bd63c1ec5da50e270a6.png)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一、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1简述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是检测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原、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也是用于评价生产企业的药用原料、辅料、设备、器具、工艺流程、环境和操作者的卫生状况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均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这是活菌计数的方法之一。
以在琼脂平板上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形成一个独立可见的菌落为计数依据。
该法测定结果只反映在该规定条件下所生长的细菌(为一群嗜中温、需氧和兼性厌氧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数。
一个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均可由一个或多个菌细胞生长繁殖而成。
因此供试品中所测得的菌落数,实际为菌落形成单位数(colony forming unity,cfu)。
2设备、仪器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有单独的洁净实验室,每个洁净实验室应有独立的净化空气系统。
操作间与缓冲间之间应有样品传递舱,出入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
洁净实验室内的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最好在40%~60%。
操作间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流装置。
洁净度不应低于10000级,局部洁净度为100级。
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10Pa,操作间与缓冲间也应保持相对正压,不低于5Pa。
操作间和净化工作台采用沉降菌数测定(Ⅱ法)检测其洁净度,分别应达到10000级和100级。
在每次操作前、后用0.1%苯扎溴铵溶液擦拭操作台,然后启动层流净化装置。
吸管、培养皿洗净后用牛皮纸包扎,高压蒸汽121℃灭菌30min,烘干备用。
3培养基制备:采用干燥培养基,按说明配制,在2h内灭菌,避免细菌繁殖。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防止被污染,在3周内用毕。
制备好的培养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水分散失及染菌。
采用微波炉加热熔化琼脂培养基,已熔化的培养基应8h内一次用完,剩余培养基不宜再用。
4供试品抽样、检验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其抽样量应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5倍量(以备复试或留样观察)。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9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word精品文档29页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9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word精品文档2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21125ba4b73f242336c5ffb.png)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 简述1.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1.2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1.2.1 药典中或国家标准有规定的,按供试品各论中规定限值;1.2.2 尚无标准规定的,按以下公式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等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 表示。
其中注射剂,K=5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 /(kg·h);鞘内用药品,K=0.2EU/(k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以ml/(kg·h)、mg/(kg·h)、U/(kg·h) 等表示。
药品人用最大剂量可依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参阅《临床用药须知》,中国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h的按1h计。
若供试品按体表面积给药,供试品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剂量乘以0.027即可转换为每千克体重剂量[即M:(最大给药剂量/(m2·h)×1.62m2)/60kg]。
1.3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按下式计算:MVD=C·L/λ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1;当L 的单位以EU/mg或EU/u表示时,C为供试品制备成溶液后的浓度,单位为mg/ml 或U/ml。
λ在凝胶法中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在光度测定法中为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中的最低内毒素浓度。
供试品如为无菌粉末或原料药,供试品最小有效稀释浓度(MVC)按下式计算:MVC=λ/L。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
![异常毒性检查法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作用及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4b6f304844769eae009ed6b.png)
。
传 统的对化学品和药物等化合物 的安 全性评价 ,的待测化合 物 , 观察其毒 性效 应特征 , 然后将其实 验结 果外 推到接受 小剂量相 同化合
物 的 大量 人 群 。 它 是 一 项 涉 及 多 学 科 的 综 合 性 的 毒 理 学 评
的异常毒性检查 仍然 不能取 消 。特 别是 目前我 国大 多数生 化药 ( 、 白质 、 肽 蛋 酶及辅 酶 、 糖 、 质 ) 多 脂 注射液 因为 生产水 平 的问题 , 标准 中都有 异 常毒性 检查 ; 国还有 中药 这一具 我
有传统特色 的药 品 , 为了 能让 中药走 向世界 , 理控 制 中药 合
危害程度 的科 学依据 , 衡利 弊 , 权 以降 低其 对人 类 的毒 性危 害 。在新药研究 和开发过程 中, 临床前安全 性评价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用 , 最终对受试 物用 于人 体的安全性作 出评价 J 。
3 发 达 国 家 异 常 毒 性 检 查 的现 状
药物研发成 功 与否 主 要取 决 于药 物 是否 安 全 和有 效 。 综观整个药物研发流程 , 毒性是终止药 物研 发 的重要原 因之
摘要 : 描述异 常毒性检 查法在 药物安全性评价 中的作 用。考察 国内外制 药企业的 生产现状 , 系《中国药 ̄) O O 联 2 l
年版 的实施 和国际药 学科 学技术的发展状 况 , 讨论异 常毒性在 我 国药品检验工作 中的意 义。
关键词 : 常毒性 ; 异 安全性评价 ; 实验动物 ; 药品检验
中 图分 类 号 : 9 7 1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2—7 3 2 1 0 0 3 0 R 2.1 A 17 7 8(0 1)9— 5 4— 2
中国药典2019年版--化学鉴别
![中国药典2019年版--化学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d7aa131858f5f61fb6366625.png)
荧光反应类型 药物本身可以发射荧光 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其呈酸性后,在可见光下发射
荧光 药物和溴反应,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药物和间苯二酚反应,发射荧光显。
示例
维生素B1中的硫色素反应.维生素B1在碱性氢氧 化钠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 色素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方法:取本品 5mg,加氢氧化钠试液2.5ml溶解,加铁氰化钾试 液0.5ml与正丁醇5ml,强力振摇2min,上面的醇 层显强烈的蓝色荧光,加酸使成酸性,荧光即消 失,再加碱使成碱性,荧光又重现。此反应为维 生素B1的专属反应。
方法:取本品0.2g,加水10ml溶解, 取该液5ml,加硝酸银试液0.5ml,生 成银的黑色沉淀。
如与银盐的反应:取供试品约0.1g,加碳酸钠试 液1ml与水10ml,振摇2min,滤过,滤液中逐滴 加入硝酸银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振摇,即
溶解,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沉淀不溶 解。
维生素C与硝酸银的反应:维生素C分子中含 有二烯醇基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被 硝酸银氧化生成银的黑色沉淀。
常见的生物碱
(一)烟碱 又名尼古丁,属吡啶衍生物类生物 碱。
(二)莨菪碱和阿托品 莨菪碱和阿托品属莨菪烷衍生物类生物碱。 (三)吗啡和可待因 (四)麻黄碱 又叫麻黄素 (五)小檗碱 又叫黄连素 (六)长春新碱
在试验时,通常选用三种以上不同的生物碱沉淀 试剂进行试验,如均为正反应表示检液中可能有 生物碱存在。如须确证,则要进一步精制后,再 行检验,如再次均成正反应,即可肯定有生物碱 存在。如第一次试验时就对三种沉淀剂呈负反应, 即可肯定无生物碱存在。
共存物质的干扰
必要时可对干扰物质进行分离,或者选择专属性
更高的鉴别方法
其它注意事项
【2019年整理】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年版98异常毒性检查法
![【2019年整理】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年版98异常毒性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f70932a6c30c2258019e1b.png)
异常毒性检查法1 简述1.1 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C异常毒性检查法。
1.2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毒性反应。
1.3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品如不合格表明药品中含有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毒性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2 实验材料和用具2.1 天平精度0.01mg或0.5mg,供试品、试剂称量用;精度0.1g,小鼠称量用。
2.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1ml以下,精度0.01ml)、高压蒸汽灭菌器、秒表、大称量瓶、吸管、移液管和小烧杯。
2.3 试剂75%乙醇、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规定的溶剂。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1 原料药3.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3.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3.2 注射液3.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置适宜容器中。
3.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匀。
3.3 粉针剂3.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小瓶瓶塞。
3.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溶媒配成所需浓度,混匀。
除另有规定,如上述供试品不能完全溶解,应在使用时摇匀。
4 实验动物实验用的动物应从具备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购进,供试用的小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系,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做过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5 用具的灭菌试验用玻璃容器、注射器、针头等与供试品及动物接触的用具,一般情况下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湿热灭菌30min。
最新文档-药物检验工01中国药典-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药物检验工01中国药典-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7d92de5195f312b3169a5fc.png)
Drug inspection workers 药物检验教研室
第一章
基本要求:
药物检验基础知识
明确药物检验的性质、任务及其在药学
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掌握我国现 行药典的基本内容及正确使用,了解国外 主要国家药典内容和特点。
第一节 药物检验的性质和任务
一、药物和药物检验 1. 药物和药品
药物是可以用来做药的东西的统称,不一定经审 批,不一定是市面上有售的化学物质 。涵盖 意义更广。 药品通常为成品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 门审批,可以生产、销售的药物。 例如麦芽,不是药品,但具有养心静气的作用, 为药物。对一般消费者而言,二者区分不大。
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 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 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药材、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制剂, 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制 品和诊断药品等。
2.根据中医药特点, 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
“妇必舒阴道泡腾片” 标准中,根据其“功能主治” 为“清热燥湿,
抗菌消炎,杀虫止痒” 的内容, 建立“苦参、 蛇床子” 的含量测定,
控制处方中与上述功能主治相关联的药味。
“便通胶囊” ,其“功能主治” 为健脾益肾, 润肠通便” 。处方中 “白术” 具有健脾的功能,“肉苁蓉” 滋阴益肾,“芦荟” 润肠通便, 据此,建立了“白术、 芦荟” 的薄层色谱鉴别和“肉苁蓉、 芦 荟” 的 HPLC 含量测定, 使得质量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特色,从有 效性方面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二、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名称:包括中文名称、英文或拉丁名、 化学名 性状:包括外观、臭、味、一般稳定 性情况、物理常数等
异常毒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异常毒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https://img.taocdn.com/s3/m/dec7fa99daef5ef7ba0d3c3b.png)
异常毒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目的:建立异常毒性试验实验方法,以检测供试品的异常毒性。
1.所用器械:注射器、高压锅、电子天平、烧杯、量筒、pH计、磁力搅拌器、西林瓶等;1.1 根据供试品的性状选择配制溶液所用的器皿;1.2 所有器皿应进行无菌处理;2.试剂:消毒酒精(75%);注射用生理盐水,助溶剂;3.操作程序:3.1 准备工作:3.1.1器皿的洗涤和灭菌:3.1.1.1西林瓶用水冲洗,再用清洁液浸泡片刻,取出用自来水冲洗2-3次,用蒸馏水冲洗2-3次,凉干备用;3.1.1.2器皿使用前,经121℃湿热灭菌30分钟。
3.1.2 实验动物的准备:3.1.2.1 实验用小白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种,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须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饲养三天以上,在称重前,自然饱腹,体重17-20克,做过试验的小白鼠,不得重复使用。
3.1.2.2 将称好体重的小白鼠分别平均使用,每批次供试品用5只小白鼠,复试每批用10只。
3.1.3 供试品溶液: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2 实验操作:3.2.1 将各种试验用具及供试品溶液按一定位置安排在工作台上,鼠盒要贴好写好供试品批号、日期的标签。
3.2.2 将注射器用少量供试品溶液洗涤三次,弃去洗液,吸取供试品溶液后,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至准确所需量。
3.2.3 捉小白鼠并在其身后捏住尾巴将其提起放入固定器上,使小白鼠固定。
3.2.4 左手扭转鼠尾或左或右的一侧,使其尾静脉向上,右手用镊子取75%酒精棉球搽试小白鼠尾巴,使其扩张及消毒。
3.2.5 在尾长近尾尖1/4处用左手三指捏住尾巴,右手持注射器,即在捏住处用针尖与尾巴成一适宜的角度(小于30度)刺入静脉平行地推入少许供试品溶液(约0.01ML)。
3.2.6 立即将注射器内栓平行地推入,应在4—5秒内匀速注入供试品溶液0.5ML(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秒),并记录时间,如皮下发白且药液阻力很大,表示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如3次未注入应另取小白鼠重试。
曹彩2019年4月12日
![曹彩2019年4月12日](https://img.taocdn.com/s3/m/f8ba97c40029bd64783e2cca.png)
3. 资料归档管理
文件或试验资料存放合理 SOP存放的合理性 试验资料存放的合理性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和查阅
4. 专业组的质量控制
专业制定的制度和SOP完善并具备专业 特点和操作性;
临床试验主要环节是否建立SOP SOP可操作性如何 新旧版本是否保存完整 组织学习和培训情况 是否按SOP实施 检查方式: 查阅相关管理制度、SOP,并考核
完整真实。
3. 试验药物的管 理
人员与培训
机构配备试验用药物的管理或 监管人员并建立可操作的SOP;
机构应对各专业的试验药物管 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并按SOP实 施管理;
3. 试验药物的管 理
管理与记录
试验药物的接收、储存、发 放、回收必须遵循所制定的 SOP,且记录真实原始;
保存了试验药物返还或销毁 的监管记录。
检查方式:现场考核,查看相关资料
2. 临床试验相关设施
具有专用的试验用药物储藏设施 具有专用的试验用品储藏设施; 具有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设备 必要抢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具有本专业特点的抢救预案和SOP。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必要时现场演示
2. 临床试验相关设施
具有专用的试验用药物储藏设施
SOP是否有发布记录;
再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 院内的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情况;
检查方式:现场检查相关记录和资料
2. 试验资料归档管 理
专用的、符合条件的档案
储存设施;
试验资料、文件资料归档
目录清晰,且记录完整。
2. 试验资料归档管 理
抽检临床试验项目时,能及
时提供完整的试验资料;
查阅借阅归档资料的记录应
4. 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和运转情 况
药品异常毒性检查法
![药品异常毒性检查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34b829ff00bed5b8f31d27.png)
药品异常毒性检查法一目的:制定异常毒性检查法,规范异常毒性测定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异常毒性检查法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1 实验材料和用具1.1 天平精度 0.01或0.1mg 供试品称量用精度 0.1或1mg 试剂称量用精度 0.1g 小鼠称量用1.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1ml以下,精度0.01ml)、大称量瓶、吸管、称液管、小烧杯。
1.3 试剂 75%乙醇、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规定的溶剂。
2 供试品溶液2.1 原料药2.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2.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2.2 注射液2.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2.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
2.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均。
2.3 注射液2.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小瓶瓶塞。
2.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浴媒配成所需浓度。
3 实验动物健康无伤、体重17~20g小鼠,实验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4 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取小鼠5只,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0.5ml,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4.1 静脉注射4.1.1 将小鼠放入固定器中,使尾巴暴露在外。
4.1.2 用75%乙醇擦拭鼠尾注射部位。
4.1.3 尾静脉注入供试品溶液,注射速度一般为4~5秒,如注射部位皮下发白且推入药液有阻力时,表示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应重插,如药液有损失,应另取小鼠注射。
4.1.4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在注射部位止血后取出小鼠,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4.1.5 共注射5只小鼠,正常饲养。
4.2 腹腔注射4.2.1 一手握小鼠,用拇、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用无名指及小指固定其尾及后肢,腹部向上。
4.2.2 用75%乙醇拭擦小鼠腹部(或背部)注射部位。
4.2.3 腹腔注入供试品溶液。
4.2.4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放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毒性检查法
1 简述
1.1 本法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C异常毒性检查法。
1.2 异常毒性有别于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特征,是指由生产过程中引入或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毒性反应。
1.3 异常毒性检查法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溶液注入小鼠体内或口服给药,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小鼠出现的死亡情况,以判定供试品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供试品如不合格表明药品中含有超过正常产品毒性的毒性杂质,临床用药将可能增加急性不良反应。
2 实验材料和用具
2.1 天平精度0.01mg或0.5mg,供试品、试剂称量用;精度0.1g,小鼠称量用。
2.2 实验用具小鼠固定装置(包括小鼠固定器、支架)、注射器(1ml 以下,精度 0.01ml)、高压蒸汽灭菌器、秒表、大称量瓶、吸管、移液管和小烧杯。
2.3 试剂 75%乙醇、灭菌注射用水、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规定的溶剂。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除另有规定外,用氯化钠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浓度制成供试品溶液。
3.1 原料药
3.1.1 精密称取适量,置适宜容器中。
3.1.2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搅拌使溶解。
3.2 注射液
3.2.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瓶塞。
3.2.2 精密量取一定量药液,置适宜容器中。
3.2.3 按规定浓度,加精密量取的一定量溶剂,混匀。
3.3 粉针剂
3.3.1 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或小瓶瓶塞。
3.3.2 加入一定量规定的溶媒配成所需浓度,混匀。
除另有规定,如上述供试品不能完全溶解,应在使用时摇匀。
4 实验动物实验用的动物应从具备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购进,供试用的小鼠应同一来源同品系,雌者无孕,健康无伤,毛色光滑,眼睛红亮、活泼,体重17~20g,在试验前及试验的观察期内,均应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做过实验的小鼠,不得重复使用。
5 用具的灭菌试验用玻璃容器、注射器、针头等与供试品及动物接触的用具,一般情况下应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21℃湿热灭菌30min。
6 检查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上述小鼠5只,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给药途径,每只小鼠分别给予供试品溶液0.5ml,给药途径分以下几种。
6.1 静脉注射
6.1.1 捏住小鼠将其提起放入固定器内,固定,使鼠尾暴露在外。
6.1.2 扭转鼠尾,使静脉向上,取75%乙醇棉球擦拭注射部位,使其扩张并消毒。
6.1.3 一手捏住鼠尾,一手持注射器,针尖与鼠尾成一是一的角度(小于30°)刺入静脉,在4~5s内匀速注入供试品溶液(规定缓慢注射的品种可延长至30s)。
如针头未插入静脉内,应重插;如药液有损失,应另取小鼠重试。
6.1.4 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按住注射部位轻轻按压,防止药液外漏。
止血后,将小鼠放入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6.2 腹腔注射
6.2.1 一手握小鼠,用拇指、食指捏住小鼠颈背部,用无名指及小指固定其尾和后肢,腹部向上,头呈低位。
6.2.2 用75%乙醇棉球擦拭小鼠腹部的注射部位。
6.2.3 在下腹部离腹白线约0.5cm处将注射针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3~5mm,然后刺入腹腔,此时有抵抗力消失的感觉,刺入后轻拉针筒,确认无血液或肠内容物流入后,推入供试品溶液。
6.2.4 注射完毕后,轻轻将针头旋转一定角度,缓慢拔出针头,防止药液外漏。
将小鼠放入鼠盒内,观察即时反应。
6.3 皮下注射
6.3.1 握小鼠同腹腔注射法。
6.3.2 用75%乙醇棉球擦拭小鼠腹部(或背部)的注射部位。
6.3.3 皮下注入供试品溶液,可见注射部位出现泡状隆起。
6.3.4 注射完毕后,缓慢拔出针头,防止药液外漏。
将小鼠放入鼠盒内,观察即时反应。
6.4 口服给药
6.4.1 握小鼠同腹腔注射法。
6.4.2 注射器接胃管灌注针头,从小鼠口角插入口腔内,经舌面沿上腭进入食管,进针2~3cm左右,如顺利,注入供试品溶液。
6.4.3 给药完毕后,拔出灌注针头,将小鼠放入鼠盒中,观察即时反应。
7 结果判定
7.1 除另有规定外,全部小鼠在给药后48h内不得出现死亡。
7.2 如有死亡时,应另取体重18~19g的小鼠10只复试,全部小鼠在48h内不得出现死亡。
起草人:余洋(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复核人:王秀英(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
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
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