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平原二中王晓梅

一、【课程标准】

3.1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二)能力目标: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利用权利义务关系和基本内容,对观点进行辨析,对行为进行判断。

(三)知识目标: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知道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

难点:权利义务相统一

四、【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启发示、谈话法

学法:体验法、讨论法、探究合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爸爸照顾年迈奶奶,奶奶抚养年幼爸爸的视频

思考:面对无理的奶奶,爸爸为什么还要带她去医院?

教师引导总结:从道德上讲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法律上讲,赡养扶助父母是我们的法定义务,我们应该自觉依法履行。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画面动感直观能够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讲授

目标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1、视频分析

(1)启发点拨一:

对导入视频进一步分析并思考:视频中爸爸和奶奶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分别是什么?

以表格形式呈现:

学生自主思考,填好表格。

教师引导分析并总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从而得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表现一: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启发点拨二:

再次对上一表格进行分析得出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表现二: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PPT展示宪法第42条和第46条的具体规定总结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表现三: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设计意图】为防止堆砌材料情况的出现,以上环节继续采用导入视频进行分析。视频内容也是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对权利和义务的分析具体为“爸爸享有奶奶对他抚养教育的权利”和“爸爸履行赡养扶助奶奶的义务”这一个方面,同时采用表格分析更为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这一抽象概念。

2、拓展延伸:(学生分享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需要他人付出怎样的努力?

(2)我们自觉履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分享,引导他们从具体行为提升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感受二者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权利义务相统一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

3、请你来改编

假如爸爸拒绝照顾年迈的奶奶会对他产生哪些影响?

学生分享交流(分别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来谈)

这些影响给你哪些启示?

教师引导总结:要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并指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设计意图】翻转剧情,跟前面形成正反对比。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孝亲敬长的价值观。

目标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4、探究与分享

展示小颖的故事,分析思考:你觉得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呢?

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交流不同观点。

教师总结时既要从法律层面对索要报酬进行评析,又要从道德层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5、案例分析

假如店员拒不归还钥匙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分享

教师链接物权法明确这是我们的法定义务,对比分析公交车让座的道德义务分析得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进一步列举法律要求的行为还有哪些?以拓宽学生视野。

6、视频感悟

播放捡拾失物趁机敲诈勒索,最终被擒的视频,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链接刑法的相关规定。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进一步列举法律禁止的行为还有哪些?以拓宽学生视野。

【设计意图】捡到失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通过对这一话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能否索要报酬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道德层面的引导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后面的两个案例分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目标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展示三个镜头思考:以下镜头分别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不同的违反法定义务行为应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在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已经详细讲过,所以本节课只设计了三种不同行为让学生判断,判断的同时做一些补充,以弥补学生的遗漏。通过判断能够让学生明确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三)课堂小结

运用思维导图对本节课进行梳理。

教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增强权利义务观念,做守法的小公民。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

普法教育《义务教育法》教案 目的:通过这次主题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知道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过程: A. 资料查找:课前预先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新《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资料,对它有所了解。 B.根据学生查找的资料,进行导入。 C.出示一些相关资料,内容具体如下: 1.《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候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义务教育法》的内容:

(1)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2)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5)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 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忠实履行义务导学案集体备课

忠实履行义务导学案集 体备课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课题:忠实履行义务 主备人:张健 课时数:1 一、 学习目标: 明确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学习重点: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学习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二、 导学流程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五爱”公德指的是那些 2、例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至少3个方面) 3、P 18献爱心及材料: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4 、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做) 1、某中学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行动。他们将垃圾分类,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动手改造家中的抽水马桶以节约用水。他们还把全体师生保护环境的八条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⑴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⑵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情景探究: 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会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⑴上学时的路上,你拾到一个钱包。 ⑵学校号召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⑶上学快迟到了,你急赶到学校,这时却亮起了红灯。 ⑷购物时排队的人很多。 请你把本课学习内容给予概括: 通过本课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 反馈与检测 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 A 、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 、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 、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 ) A 、爱护公共财产 B 、文明礼貌 C 、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 、助人为乐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 ①贫困生张某向学校申请减免杂费 ②陈某叫哥哥把欺负自己的同学打伤 ③李某购物时向店主索及发票 ④林某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四、教学反思:新课标第一网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思想品德课教学网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 思想品德 课教学网 八年级下二课二框《忠实履行义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忠实履行义务》 人教版新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课第二框 (需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几单元都是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因而本单元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公民的义务。对此,初中学生面临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履行义务的意义知之不多; 2、缺少主人翁责任感,总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3、对履行义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履行义务是大人的事,与己无关。这些问题有必要通过学习时及时解决。 教学目标: 1、知道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2、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理念:

1 、以成长中的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共同解疑,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2、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3、利用好教材设置的活动,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4、重点和难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依法履行义务_教案

第四课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 授课时间:2018年4月20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教师:马岭镇中学梁蓉婷 授课班级:八年级(6)班 课题:《依法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能力目标: 通过合作讨论,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1、法定义务须履行,;2、违反义务须担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知。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 1、以共享单车为例,让学生分析使用者和公司分别享有哪些权利,须履行哪些义务? 2、从而得出结论: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3.问题: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教师讲述:观点一是正确的,观点二是错误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4

义务教育法学习教案

《义务教育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义务教育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在大致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义务教育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 教学重点: 《义务教育法》的四大亮点: 1、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2、第二十八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 3、第三十四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第四十二条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 教学难点: 1、《义务教育法》的四大亮点; 2、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教学准备: 1、《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单。 2、PPT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多亏党的好政策,我们今天才能坐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中,无忧无虑的学习,而且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涉及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今天,我们所要尽的义务是只要来学校学习,仅此而已。大家说:“好不好”!今天,让我们来深入细致的了解一下《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义务教育法》宣传单。 二、学习《义务教育法》: 1、大致讲解《义务教育法》的概貌: a、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6年09月01日起实施。 b、《义务教育法》共分八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第三章学校;第四章教师;第五章教育教学;第六章经费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3、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 “我与他人和集体”3.1:懂得自觉履行义务。 【前测反馈】 有一些同学不懂得为何要履行义务,不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义务观念淡薄,不愿意主动履行义务,自我意识高于法律意识。另外,本课“义务”界定为“法定义务”,学生缺乏这种认识,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容易将履行法定义务窄化为遵守道德和纪律规章的要求。 【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促进自身权利的实现。 2.我与他人:通过依法履行义务来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 3.我与国家和社会: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为建设法治国家作贡献。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增强责任意识。 2.能力目标:能够以法律为准绳,对情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逐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懂得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教学重难点】 重点:必须依法履行义务。 难点: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教学准备】 前测调查;权利、义务分组及制作对应的任务单;承诺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具体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思现象共享单车之我见。 师:你骑过共享单车吗?你知道有哪些共享单 车的牌子?你觉得它对我们的出行有没有影响?小 学生能骑吗?…… 我骑共享单车走进校园,心想:今天来的人多, 活动结束后这辆车可能会被别人骑走,于是我准备给它加把锁,大家觉得合适吗? 师:共享的意义就在于每个人都享有使用的权利,同时每个人都有不私占的义务。不然大家都加通过聊天的方式导入,拉近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把锁,最终,我们自己也骑不到了。 小结:当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享受权利的时 候,如果忽视权利背后的义务,不愿履行义务…… 也许,会猛然发现:其实,我们的权利也难以很好 地享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依法履行义务》。 环节一:理关系过渡:权利和义务并不是对立的,首先我们来 探讨二者的关系。 1.将学生分为权利组和义务组,分组交流: ①权利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享有哪些权利? ②义务组:列举使用者和公司分别履行哪些义务? 2.师: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①使用者和公司既有权利也有义务。②使用权的实现需要履行合理停放的义务,确保完好无损的义务,促进安全权的实现…… 归纳权利义务的关系:权利义务相统一,每个公民都既享有权利,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权利义务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请学生尝试跟着老师一起叙述。 3.进入初三以来,王宇飞同学总是不写作业,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找他谈心,了解情况。他很不屑的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履行义务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对此,你怎么看? 备案:如果学生不会,或者思维狭窄,则给出提示的关键词。 师:父母和老师的期待,家庭的和谐,祖国的未来…… 再结合使用者和单车公司的权利义务来进行验证:单车公司履行义务有利于使用者权利的实现;厘清权利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义务相统一。 懂得履行义务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义务教育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在大致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自己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义务教育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 教学重点: 第二章学生 第七章法律责任 教学难点: 1.《义务教育法》的四大亮点; 2.规定的法律责任。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多亏党的好政策,我们今天才能坐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中,无忧无虑的学习,而且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进一步涉及到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今天,让我们来深入细致的了解一下《义务教育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二、学习《义务教育法》:

1.大致讲解《义务教育法》的概貌: a.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6年09月01日起实施。 b.《义务教育法》共分八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学生;第三章:学校;第四章:教师;第五章:教育教学;第六章:经费保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3.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重点学习第二章:学生 第十一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

忠实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一、学习目标: 明确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关系,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忠实履行义务 难点: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三、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五爱”公德指的是那些? 2、例举: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至少3个方面) 3、P18献爱心及材料:该校师生支援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4、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去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做) 四、展示与探究 1、某中学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遵循《环保法》“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规定,积极投身环保行动。他们将垃圾分类,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动手改造家中的抽水马桶以节约用水。他们还把全体师生保护环境的八条建议,提交有关部门。 ⑴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⑵我们履行法定义务,对自己和国家有什么益处? 五、情景探究: 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会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⑴上学时的路上,你拾到一个钱包。 ⑵学校号召同学们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⑶上学快迟到了,你急赶到学校,这时却亮起了红灯。 ⑷购物时排队的人很多。 六、归纳与总结 请你把本课学习内容给予概括: 七、感悟与启示 通过本课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八、反馈与检测 1、权利和义务一致性既要求公民依法维护权利,又要求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应做到() A、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一般不要做。 B、法律所要求做的事情可以不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C、法律提倡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不容许做的坚决不做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下列属于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的是() A、爱护公共财产 B、文明礼貌 C、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助人为乐 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有() ①贫困生张某向学校申请减免杂费 ②陈某叫哥哥把欺负自己的同学打伤 ③李某购物时向店主索及发票 ④林某初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赌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心怀责任勇于担当》教学设计

心怀责任勇于担当》教学设计

三、课堂小结 四、实践性作 业3、学生展示预计学生的反应: 感动、敬佩、气愤、内疚。 4、引导点拨(1)成龙、刘德华 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由此给你怎样 的启示(2)议一议:在你的日常 生活中,都会面临着责任。哪些 责任是你应该承担的请写下来, 并与大家分享。(比如,作为一 个学生,你对自己、班级、学 校、社区的责任有哪些) (3)榜样在身边联系实际,展 开讨论:同学们看一下你周围的 老师中,有没有尽职尽责,给你 们很大影响的人 (4)你怎么看待李准锡和范跑跑 的行为(不承担责任的后果) (5)孙奉岩面对巨额欠款,可以 有几种选择如果是你,你会怎样 选择 (6)影片《甲午风云》中,邓 世昌等人承担了什么责任 的意义,承担责任可以有多种 方式。有特长的发挥特长,没特长 的,各尽所能,作出贡献。 学生在观看时,反思自已的行 为:自己或身边有没有不负责 任或推卸责任的现象这样做真的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观看,学会总结 1、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每个人要认真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情。 3、积极承担责任能够增长才干,得到 社会的承认和赞誉。4、不负责任要受 到道德谴责,严重受到法律制裁5、 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 6、中学阶段,积极承担起作为学生、 子女的责任。 责任的意义、不承担责任 得后果、又可知道承担责任有 多种方式,更激发学生敢于和 勇于承担责任。 通过反思,让学生了解并 认识自已主动承担责任方 面情况。以便今后要注意做 到,也是上本节课的目的。 升华主旨 总结是为了让学生总体上有本 节课的整体网络结构。加深印 象和理解。

忠实履行义务

忠实履行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据2011年3月2日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石化江苏扬州石油分公司正谊加油站站长王文清18年义务献血8万毫升,相当于15个人血液的总和;20多年捐助困难人员1 000多名,款额近50万元。2010年,王文清被选为“中国好人”。义务献血是我国法律所( ) ①提倡的②鼓励的③规定的④要求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2.在思想品德课模拟小品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道:“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 )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 ②道德与法律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 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11年3月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元阳水村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件。孤寡老人张某的四个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老人将子女起诉到法院。我国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其实,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由此可以看出( )

A.凡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B.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C.凡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也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凡是道德所允许的行为,也是法律所要求的行为 4.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是( ) A.王某乘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 B.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 C.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D.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 5.(2011·重庆中考)周末,父亲带着刘丽去歌乐山与朋友聚会,长辈们打牌、聊天、喝酒,玩得很尽兴。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父亲认为虽然酒后驾车违法,但交警可能已下班,不会被查到,执意要开车回家。此时,刘丽应该对父亲说 ( ) A.山路弯多坡陡,注意安全 B.不能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C.万一遇到交警,就绕道开 D.被查到后顶多就是花点钱 6.面对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某网友撰文《商旅赋》:“中国商家要重信、守规、讲德——商海行舟,规矩为公平竞争,诚信守法。恃强凌弱,冒名造假,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到头来身败名裂,人咒天伐。”这启示我们要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应当做到( )

10、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教案 序号 32——19、20 课题第十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理解履行政治义务的意义; 懂得作为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怎样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及如何维护 民族团结; 熟悉公民的义务,了解公民自身承担的责任 运用目标 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自觉程度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严格执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情感态度观念 增强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意识,增强公民的 责任感、义务感的意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教学重点 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板书设计 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㈠体味公民政治性义务 ㈡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 1、政治性义务 2、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㈢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 1、有利于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广泛充分地实现 2、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参与政治生 活的能力 3、有利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㈠关注身边政治生活 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1、政治参与 2、有序的政治参与 3、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必要性㈢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1、我国的民族政策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复习】 [1]选举应遵循什么原则?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政府的涵义是什么? [4]我国政府有哪些职能?

【导入】 展示图片“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为奥运特训的职业学校女生”“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在投票”和“宗教界政协参政议政”,体味公民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体会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提问:1、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2、作为一名中职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间形成了平等、团 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那么对于我们中职生来说,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怎样做呢? 【讲授新课】 公民不能只享受国家给予你的各种政治经济权利,理所当然地也应当为社会为国家为自身履行各种义务。其义务主要有: 一、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 (一)遵民守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中职生如何才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首先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 在任何时候都不做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要积极同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 2.在校要遵守中职生守则和校规校纪。 在校期间是培养遵纪守法好习惯的大好时机,为此首先要遵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职生守则和校规校纪。 3.毕业后参加工作了,要遵守劳动纪律。 劳动纪律是在劳动过程中从业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则。不遵守劳动纪律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是一个人的小事。尤其是在流水线工作的人员,一个人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工作。 4.努力做到知法明纪。 要学法懂法明白纪律。只有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5.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能够从国家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三个方面初步分析义务教育的特征。 2、通过分析图片、文字、录像等材料,让学生知道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通过联系当地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法律保障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通过依法施教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我国法律在保障共面受教育权方面的作用,由此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联系社会上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事例,增强学生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投影:丹阳经济实力在江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育发展却跃入全省先进行列。“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在丹阳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乡镇财税体制改革后,很多乡镇坚持教育发展的目标不变,投入不减。近两年来,用于学 校基本建设和内部设施的总投入达到 2.16亿元。1997年丹阳市被评为全“双基” 教育先进县(市)、江苏省教育先进县(市)。如今在丹阳,乡镇与乡镇、学校与学校,你追我赶,不甘落后。 问:丹阳市的乡镇由过去比办企业到现在比办学校这一深刻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温故中引出新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正强烈地呼唤着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人才培训,必须领先教育的现代化。丹阳正是从本乡镇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实际,通过教育现代化 的实施,来拉动乡镇经济现代化建设。 二、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板书) 1.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板书请同学们看投影: 材料一:原国家教委制定的《关于在九十年代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实施意见》中,确定到2000年,在占全国总人口85%左右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左右,在校生达到5500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在校生达到1.35亿。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实现上述目标要分三步走:1996年累计在总人口 45流右地区“普九” ;1998年累计在总人口65流右地区“普九”;到2000年累计在总人口85%^右地区“普九”。 材料二:据统计,1996年全国已有52%勺人口地区“普九”,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实践入学率分别达到98.8%和82.4%;在校生分别为1.36亿人和5000 万人。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材料一:说明我国目前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材料二:说明1996年已经超额完成“普九”任务,“普九”工作进展顺利。 (1)义务教育的含义。 (2)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原因 (3)义务教育的特征 请同学们看投影: 材料一:1996年,辽宁丹东市第31中学的学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多达50

(完整word版)第十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案完整版共14课 第 1 页共 4 页 课时序号: 1 2014年月日 教师姓名段少华 专业部 计算机、电子电器 任教班级 102 103 106 教材版本国家统编教程 学科单元第四单元:参与政治生活周课时数 2 课 题 第十课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 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懂得作为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政治性 义务。 2、能力目标:关心社会事务和国家大事,自觉承担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3、觉悟目标:增强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识, 增强公民的责任感、义务感的意识,提高参 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公民的政治性义务。2、教学难点:公民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教 法 案例讨论法、讲授法。学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棵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同时,也必须履行政治性义务。 公 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哪些? 提问和设问,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 第十课 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一、公民的政治性义务(一)自觉履行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1)Why?——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 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 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2)How?(结合教材的列举事例,简单了解一下。)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1、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 则。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提问和设问,学生回答。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2课第2框忠实履行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四、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六、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一)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二)相关链接——“五爱” (三)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四)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1、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一)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法律要求公民要依法纳税。 (二)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三)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初中道德与法治《依法履行义务》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依法履行义务 【学习目标】 1、知识:熟练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会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2、能力: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明白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学会在生活中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3、情感:增强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难点】重点:权利义务相统一。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利用共享单车进入新课学习 就在共享单车给市民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各种尴尬: 2017 年3 月,一段“扔共享自行车”的视频在网间热传并引发众多网友的谴责。 (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教材51-57 页,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标画出关键词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给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公民为什么要认真履行义务? 3.公民应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4.什么是违反义务的行为?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二)合作探究: 1、赵平,6 岁开始上小学,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称号;18 岁时应征入伍,在某海岛驻防。每当人们合家团聚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坚守岗哨,时刻待命。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积极参加部队举办的文化夜校。退役后,他开了一家小餐馆,童叟无欺,每月还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各种税款。他为人正直,针对个别工商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的粗暴行为,写信给工商局,建议文明执法。他深得当地群众信任,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光荣当选为人大代表。 (1)赵平享有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 (2)赵平的经历告诉我们:权利义务之间关系如何? 2、赵平结婚后,妻子一直和公婆关系不好,公公去世后,婆婆一直 身体不好。如今,已经80 多岁了,无法独立生活,但赵平和妻子一直推诿,借口工作忙,拒不履行赡养义务。老人悲愤之下一纸诉状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对赵平夫妇进行了批评教育。赵平夫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老人接回自己家中,赡养照顾老人,尽可能让老人安享晚年。 (1)老人为什么要状告赵平夫妇? (2)这一案例让我们明白了哪些道理?

(完整word版)义务教育法教案

义务教育法教案 一、我国义务教育的涵义、特点和意义 1含义 “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国家性的特点。(112页) 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 (1)实施义务教育,是强国富民,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2)实施义务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各类专门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3)实施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二、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一)义务教育的目的 目的: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一条)。 (二)义务教育的步骤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三)义务教育的制度 1.年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第二条) 2.义务教育的阶段和学制 阶段:“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制,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第七条) 学制:“六、三制”、“五四制”或九年一贯制。

(四)义务教育的对象:“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第五条) 对于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第九条) 1、义务教育的保障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四条) 2.义务教育的学校设置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第九条)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并实行助学金制度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第十条) 学校违规收费,教师应予抵制,不应执行。教师更不得向学生自行收费、收礼。河南省某县某镇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某,在一年的时间内,以各种名义收取全班63名学生押金,摊派款等共计3000多元,后被全班学生诉至法院,法院依法责令其退还全部违法收费,学校也给予他行政处分,调离了岗位。 三、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是受法律保障的。《义务教育法》及《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根据其性质和情节的严重程度,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妨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 1、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 《义务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人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教育法》第18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0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忠实履行义务》教案1

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知识目标】 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法律鼓励做得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得我们坚决不做。 【能力目标】 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 重点: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供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方法】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授课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忠实的履行义务。 二、新授:(板书)忠实履行义务 (一)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1、某中学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 (1)出示东南亚地震和海啸发生后,我校师生纷纷捐款的图片资料(引用身边的实例,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兴趣。) (2)师生援助灾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人道主义)

2、相关链接——“五爱” 3、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举例说明两者的关系:人们的道德水平高了,不但自己会自觉守法,而且敢于同违法现象做斗争。法律所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法律所鼓励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的。法律不可能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需要道德来补充。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4、实践活动: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对法律所提倡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现。 (二)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1、地理环保小组同学践行法律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 (3)教师点播——法律要求做的,应该像地理环保小组同学那样积极去做,自觉去做,不要无可奈何勉强去做。如果不做,就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 2、观察图文材料,根据材料讨论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做,我们可以怎样来做?(一小组为一个团队,选择一个法律要求做的义务进行讨论,哪一个团队想出来的做法多而且可行,获胜加分。) 3、实践活动: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结论: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而不能不做。 (三)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贾某和姜某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1)阅读材料 (2)围绕设问展开讨论(重点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3)教师小结-----第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危害。第二,帮助学生明确实施了法律禁止做的行为的后果,即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4)阅读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 (5)实践活动: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抢答加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案 (2013年2月) 【教学目的】 1.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了解“法”的文体特点。 3.学习怎样阅读“法” 【教学重点】学习阅读“法”——1.用设问的方法对各条内容进行概括。 2.注意分辨具体说法和措辞。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要求】 1.熟悉课文内容。 2.弄懂自读提示中列出的词语。 3.自己找有关资料看看什么叫“法”。 4.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吗?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不看书)

1.今天要学习的这部“法”的全称是什么? 2.义务教育法是什么时间、由谁通过的?(同时板书) 3.什么是“法”? 4.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法”吗? 5.什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给它下个定义。 二、进行新课 △对于“法”这类的文体应该怎样读呢?(提示:从“自读提示”中找读“法”的方法。) △由上可知:阅读“法”可以用设问方法对每一条的内容进行概括。此外,阅读“法”时还要注意分辨其中的具体说法和措辞。现在我们从“自读提示”中概括出的第一、二、三条的内容来看看具体是怎样说的。 第一条①为什么要加上“基础”一词?②通过预习,知道了我国有很多“法”,这里为什么只提“宪法”?(第一问从课文中找答案;第二问可能说不准,老师要作简单说明。) 第二条去掉“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为什么不行?去掉后会产生怎样的误解?(可用本地区确定推行义务教育步骤的实例加以补充说明。)

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一句中的“必须”换作“应该”好不好?为什么?(“必须”措辞强硬,规定了一个政策界限问题)△仿照“提示”中的例句和老师对一、二、三条的分析,请从以下几条中分辨其中的具体说法和措辞。(教师可作提示:①练习一②第十六条“侵占、克扣、挪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不能变成“挪用、克扣、侵占”的顺序?先解词“挪用”“克扣”然后回答。教师归纳时应强调语言的严谨。 ③前面一直是“第几条”,为什么第十六条里又用“款”呢?查“款”字,然后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十八条,请思考一下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教师提示:第二条至第十四条与第十五、十六条提的角度是否一样?第十七、十八条又起怎样的作用?) △在上题的基础上,可把本文分为四部分: (一)第一条。(二)第二——第十四条。 (三)第十五、十六条。(四)第十七、十八条。 △请概括“法”的一般特点。(教师提示:从形式、内容、语言等几方面考虑。) △学了“义务教育法”,你明白了哪些问题? 三、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