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中通过应用心理学和技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来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由此达到护理目标。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由此可知,护理工作在临床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而心理护理能更好地满足护理质量,满足安全需求,满足爱与归属需求。
下面,将详细阐述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应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且并发症多,一般已经接受了长时间的治疗,极容易形成抗拒、孤独、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产生自暴自弃、认知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由此影响到自身生活质量。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高度重视心理护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让这类患者心理方面变得更为健康。
一、关注不同心理不同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要针对他们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工作。
面对因要终身服药,丧失了生活信心,形成了悲观心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重视为他们树立信心。
如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了悲观心理以后,可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自我管理,请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医生建议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按时服药,并用血糖检测仪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自己记录和管理自身血糖情况。
通过展开积极的自我管理,能不断增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信心,让他们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由此达到心理护理目的。
而在面对因无特别并发症症状,不愿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通过心理护理来改善他们的轻视心理。
护理工作中,需提高这类患者对糖尿病危害、并发症等的了解,让他们正确认知到接受治疗的重要性,进而配合治疗,消除轻视心理。
此外,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会因病情未改善而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影响到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针对这个情况,要通过放松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催眠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抗焦虑。
其中,放松疗法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教会患者一些放松和呼吸控制技巧,以此来帮助患者控制焦虑水平。
糖尿病心理护理
糖尿病大常见喝不良,心理生状况活上不加节制,经常以车代 步,缺乏体力活动,用药上不规律, 这类患者经常是忙忙碌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不太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病也以“拖”和“挺”来对付,就医怕麻烦,怕浪费
时间,经常忘记吃药,住院期间也不能很好执行诊疗计划。
▪ 1 满不在乎型 6 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
糖尿患者应该调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对糖尿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了解,配合医生有效的治疗好糖尿病。
▪ 多为症状轻或无症状的糖尿病患 患者由于控制饮食,长期服药、注射胰岛素等带来的烦恼,对合并症的忧虑,对低血糖症状及各种合并症的防治措施所致副作用的恐
糖尿病常见不良心理状况
▪ 2 自卑抑郁型 ▪ 多见于年轻患者,尤其面临入
学、就业、婚恋等情况的患者。一 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慢性终身性疾 病,表现抑郁寡欢、情感脆弱,认 为无药可医,未来无望,对治疗采 取消极抗拒态度。对医务人员的询 问随意回答,隐瞒病情,使采集到 的病史有误,影响正确论断和治疗, 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糖尿病常见不良心理状况
▪ 3 废寝忘食型
▪
临床多见于事业有成的中
年患者。这类患者经常是忙忙
碌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
不太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
病也以“拖”和“挺”来对付,
就医怕麻烦,怕浪费时间,经
常忘记吃药,住院期间也不能
很好执行诊疗计划。
举例
李先生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事业正 处于蒸蒸日上之时,在一次体检中被查 出患有糖尿病。他不愿意让朋友、同事 知道自己是个有病之人,担心别人特别 是公司老板得知自己生病后,会影响他 日后的发展,因此隐瞒了病情。一次出 差途中,因赶时间错过了午饭,李先生 碍于面子没有提出吃饭的要求。下午3 时到达目的地时,他突然晕倒了。医生 说,他因没按时吃饭而发生了低血糖昏 迷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注意事项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的血糖含量高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的疾病。
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国民患有糖尿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达到11%左右;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干预以及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就会进一步加重。
那么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呢,饮食方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下面进行科普介绍。
一、糖尿病患者的护理1、心理护理因糖尿病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服药,常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抵抗治疗,心理应激反应诱导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对血糖波动产生不利影响,对抗胰岛素、对患者病情控制产生不利影响。
日常生活中,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普及疾病诱因、常见用药及注意事项等,予以鼓励、安慰及支持,列举既往血糖控制良好的病例,情绪较差者,指导家属积极参与到心理护理,对社会支持作用加以重视,稳定情绪、消除顾虑,提高主动配合度。
2、用药指导控制糖尿病的有限方式是合理用药,护士对各药物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使用剂量等方式需准确掌握,叮嘱患者严格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且实时监测患者用药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及神志改变等,有异常及时汇报给临床医师处理,且叮嘱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对胰岛素注射剂量需准确掌握,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降低感染风险。
其次,叮嘱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实时监测血糖变化,结合实际、调整胰岛素用药剂量,用药30min后叮嘱患者用餐、避免发生低血糖,且做好低血糖防治措施,若发生低血糖需立即卧床静养,定期监测血糖值,结合实际、食用糖类食物缓解不适。
3、脚部护理:糖尿病病人多发生糖尿病足,护理糖尿病病人要注意观察脚的皮肤是不是有溃烂、红肿。
洗脚时一定要用手背试水温合适与否,或者由家人试水温。
因为糖尿病病人脚部麻木,知觉会丧失感觉不到水温,容易造成烫伤。
临床有很多糖尿病病人把脚放在汤壶、暖气上,一直到脚起大泡才看到,但自己感觉不到疼痛。
所以糖尿病足保护是糖尿病护理的一大方面。
4、应用胰岛素的护理(1)胰岛素的保存:中效及长效胰岛素比普通胰岛素稳定。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遵循特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然而,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治疗身体,也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遵循健康饮食和锻炼习惯等,这些控制糖尿病的方法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焦虑和抑郁:因为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患者会感到焦虑和担心失控。
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低落,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
2.自我认知和身体形象: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和体重,患者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满意。
此外,糖尿病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自我观察和管理,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自我认知方面的问题。
3.社交和人际关系:因为糖尿病需要患者遵循特殊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可能会影响患者与周围人的社交和人际关系。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因为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病情,减轻心理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如果忽视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影响自我管理,甚至影响病情的控制。
心理护理的方法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应对心理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1.心理咨询: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广泛,所以最好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咨询,以获得正确的指导和支持。
2.社交活动:由于糖尿病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和人际关系,因此,参加社交活动可以让糖尿病患者与其他人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3.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况,教育患者有关心理健康和疾病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患者可以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以及如何减轻症状等。
健康指导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非常重要,因为饮食是影响血糖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糖尿病焦虑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糖尿病焦虑的护理措施有哪些糖尿病焦虑的护理措施糖尿病焦虑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身体不适及与疾病相关的心理压力,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但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还要进行饮食控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的心理压力。
焦虑的心理状态会对糖尿病的控制和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糖尿病焦虑,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是护士给予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护士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沟通,建立患者的信任感,让患者感受到关注和照顾。
在与糖尿病患者沟通时,护士应该注重倾听,重视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安慰,减轻其焦虑情绪。
二、提供相关的糖尿病知识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往往对疾病本身和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对于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和疑虑。
因此,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糖尿病知识,如疾病的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药物的使用和管理、饮食的控制、运动的重要性等,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糖尿病患者往往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心理问题需要护士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了解其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通过建立康复小组,开展心理辅导、瑜伽、放松训练等活动,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抗压能力。
四、饮食管理饮食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
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哪些食物对血糖控制有益,哪些食物应该少量食用或者避免食用。
此外,还要教育患者如何正确饮食,饮食控制的要点,饮食的分配和搭配,以及合理的餐食间隔等。
通过饮食管理,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控制能力,减轻焦虑情绪。
五、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现代医学成果证实,不良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像胰岛素的分泌。
所以根据糖尿病患者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十分复杂,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树立良好的战胜疾病的心态,这是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共识。
而糖尿病发展阶段不同,其产生的心理状态不同,研究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的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控制其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50例,男95例,女65例,年龄30~78岁。
1型糖尿病32例,2型糖尿病118例。
病例均经过临床确证。
心理护理:⑴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怀疑态度,否认自己患病,对疾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拒绝接受治疗,对于有意拒绝的患者给与关心和照顾,鼓励倾诉心里话,针对其矛盾做疏通安抚工作,让患者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于满不在乎的患者应介绍高血糖的危害及不重视治疗已发生并发症的病例,帮助他认识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的怀疑,拒绝承认及满不在乎的态度。
⑵患者一旦被确诊,常有一种愤怒的情感,加之必须终身控制饮食,长期的服药、注射、病程的迁延,很难有乐观向上的心态。
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卫生宣教,讲解一般知识,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和疗效有大致的了解。
①首先解除与减轻不必要的恐惧,焦躁和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树立同疾病斗争的耐心和信心。
②要讲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把控制饮食建立在患者自觉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饮食指导。
③慢慢和科内糖尿患者进行交流,让他们各自谈体会、经验、互相启发、互相鼓励。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毕业论文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管理,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尽管现在的治疗技术已经非常进步,但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保持他们的健康状态。
由于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带来的压力,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本篇论文主要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一、糖尿病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平衡状态,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逆境和压力。
糖尿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地接受治疗和管理,这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其次,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病、神经病变、足部病变等,这些疾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此外,糖尿病还会对患者的社交、工作和家庭生活带来影响,这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无助、恐惧、不安和沮丧等负面情绪。
2、自我怀疑:糖尿病患者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正确地控制血糖水平和遵循医嘱等。
3、社交和情感问题: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方面。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患者的社交和情感生活造成影响。
4、对未来的担忧: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对未来产生担忧,尤其是对于潜在的并发症和持续治疗的负担等问题。
三、心理护理策略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心理护理策略,以帮助他们处理心理问题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策略:1、教育和培训:医务人员可以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治疗的培训。
这有助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并发症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增强对疾病的认识和信心。
糖尿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糖尿病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糖尿病护理诊断:
患者陈某,男性,55岁,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
血糖不稳定,经常出现高血糖和低血糖症状,血压和血脂也在偏高范围。
患者自觉病情严重,情绪低落。
护理措施:
1. 监测血糖水平:每日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时记录和跟踪。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饮食和胰岛素使用剂量。
2. 控制饮食:制定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促进血糖稳定。
3. 定期体育锻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血糖水平制定适宜的体育锻炼计划,帮助患者增加体力消耗、促进血糖代谢。
4. 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5.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检查患者的血糖、血压和血脂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控制病情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需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努力应对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案
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和治疗。
除了身体上的管理,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需要在面对疾病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适应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案。
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他们应该积极地参与治疗,与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
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可以减少焦虑和恐惧感,增强自信心。
其次,糖尿病患者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能会因为疾病给自己带来的生活改变而感到沮丧或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负面情绪,例如运动、健康饮食、艺术创作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还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得到情感支持。
再者,糖尿病患者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都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同时,他们还应该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吸烟等,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加重疾病症状,影响疾病的控制和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正确认识疾病,积极调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和家人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共同应对疾病。
此外,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不断地接受教育和信息,了解疾病的最新治疗进展和自我管理技巧。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疑虑。
除了医护人员的支持外,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他们可以与糖尿病患者一起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一起参加运动锻炼,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关怀的言行会对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那些因疾病而感到无助和沮丧的糖尿病患者,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是非常有效的帮助方式。
通过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和辅导,患者可以学会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掌握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提高心理抵抗力,逐渐恢复积极向上的心态。
糖尿病心理护理的参考文献
糖尿病心理护理的参考文献有:
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的研究》:该研究调查
了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心理痛苦和生活质量,发现心理痛苦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因此,心理护理对于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管理和治疗非常重要。
2.《综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该研究通过综
合心理干预,发现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这表明心理护理对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3.《心理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该研究探讨了心理护
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4.《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该文献总结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
点,提出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提供疾病信息、给予情感支持、培养积极心态、减轻焦虑抑郁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5.《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该
研究观察了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发现联合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6.《ROY适应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改善作用研究》:该
研究探讨了ROY适应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作
用。
结果表明,采用ROY适应护理的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抑
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遵医用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
糖尿病个案护理心理护理
糖尿病个案护理心理护理病例背景:张女士,53岁,患有糖尿病已有10年。
由于疏于管理,她的血糖水平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多次低血糖和高血糖发作。
护理心理护理:1. 情绪支持:面对长期的疾病,张女士常常感到沮丧和焦虑。
护士应当与她建立信任关系,倾听她的心声,给予情绪上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鼓励她通过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2. 教育和指导:护士应当为张女士提供关于糖尿病的详细知识和管理技巧,让她了解自己疾病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学会正确地使用胰岛素并且合理地控制饮食和运动。
护士还要时刻提醒她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体检的重要性。
3. 心理疏导:长期的疾病使得张女士十分消极,生活质量大为降低。
护士可以通过激励和激发她的生活动力,让她找到重新热爱生活的动力。
同时鼓励她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4. 接触家属:护士还应当主动接触张女士的家属,让他们了解糖尿病病人的需求,促进全家人对疾病的共同认识,提高对疾病的关爱和理解。
通过上述心理护理措施,张女士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护理人员也在日常工作中更能够关注和关心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5. 建立自我管理技能:护士可以帮助张女士制定并执行一份个性化的自我管理计划,包括定期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和适度锻炼等方面。
护士还可以教授她应对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方法,以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帮助她建立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6. 心理干预和放松技巧:护士可以引导张女士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如呼吸训练、冥想和放松练习,让她学会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保持心态平和。
此外,护士还可以推荐一些心理干预项目,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心理治疗,帮助她调整负面情绪和缓解压力。
7. 疾病知识培训:护士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或资料手册,向张女士介绍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并发症的知识,提高她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可能导致焦虑,这样的教育可以帮助减轻她的紧张情绪。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恐惧:部分患者是忧郁心态进 一步发展的结果
20
患病后的心理变化
• 内 疚: 将得糖尿病完全归咎于自 身,感到自己是社会和家庭 的累赘
• 羞于启齿:不自觉地减少社交活动,生 怕别人知道自己得了糖尿 病,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患 者,怕自己成为他人的笑柄
25
糖尿病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应对
26
糖尿病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自 我2
调 适
1
要学会精神调适,心境要放宽,以乐观积极 的态度对待疾病,对待生活
平时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及适量的运动锻炼, 有助于改善心情
护士对患者要多疏导,进行科学的心理辅导, 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糖尿病专题讲座,了解 糖尿病并发症的基本常识及应对措施,纠正 错误认识及不良行为
12
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病程:病程越长,心理问题患病率
越高
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 于没有并发症的患者
其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一般认为HbA1c大幅度升高是心理问题发生 的危险因素
13
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危险因素
• 年龄和性别因素:青春期糖尿病患者 心理问题较为多见,女性患者比男性 更易发生心理问题
3
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糖尿病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的发病率是正常 人的三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在 临床护理工作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4
糖尿病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
对疾病认识 的误解所产 生的压力
5
糖尿病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
老年糖尿病患者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问题可能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 减少焦虑情绪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常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疾病进展等原因导致焦虑情绪。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减少焦虑情绪。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 缓解抑郁情绪
1. 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守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教育等方法,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知识,有效地遵守治疗方案,控制好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预后。
2. 减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和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心理学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提高心理健康和疾病预后。
糖尿病心理护理的措施有
糖尿病心理护理的措施有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治疗和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保持身心健康。
以下是一些糖尿病心理护理的措施:1. 接受自己的状况:患有糖尿病的人往往会感到焦虑、沮丧和愤怒。
接受自己的状况,并积极面对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2. 寻求支持:和家人、朋友以及其他患有糖尿病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可以让患者感到更加理解和支持。
3. 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均衡、定时运动、良好的睡眠等,可以有助于控制血糖,并改善情绪。
4. 接受心理咨询:如果患者感到情绪低落、焦虑或其他不适,可以考虑接受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心理支持。
5.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参加社交活动可以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疾病带来的压力,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心理护理。
通过积极面对自己的情绪、寻求支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同时,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规律地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管理。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耐心和坚持,因为稳定的血糖水平不仅有助于控制疾病,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处理疾病时,患者还要尽量避免与不良的情绪诱因接触,比如焦虑、忧郁或愤怒情绪。
此外,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尽量寻找快乐的事物,放松身心,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观看喜剧节目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注重营养均衡,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及控制饮食的份量。
定期进行身体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增强体质,减轻情绪压力。
此外,病患者应该学会应对疼痛,了解病情,与医护人员保持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关于治疗方案还是心理健康问题都要及时沟通。
最后,建立一定的目标和希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疾病,寻找生活的意义和动力。
糖尿病病人焦虑的护理要点
糖尿病病人焦虑的护理要点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接受治疗和管理。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常常容易感到焦虑,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地监控血糖水平,遵循特定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并定期接受医学检查。
以下是护理糖尿病病人焦虑的一些要点:1. 提供信息和教育:护士应该向病人提供关于糖尿病的详细信息和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
这有助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2. 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该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他们在出现焦虑和困惑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3. 管理血糖:护士应该根据医嘱协助病人监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治疗和饮食计划,以确保血糖维持在稳定水平。
4. 支持心理健康:护士应该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调适活动,如锻炼、休闲娱乐等,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5. 提供支持和鼓励:护士应该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给予病人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疾病的信心和治疗的执行力。
总之,护理糖尿病病人焦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疾病,减轻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6. 鼓励自我管理:护士应该教育病人学会自我监测血糖、合理饮食和锻炼,帮助他们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减少对医疗人员的依赖,提高疾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7. 提供情绪支持: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的抱怨和恐惧,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情感,理解和认可他们的情绪,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纾解焦虑情绪。
8. 鼓励参与支持小组:护士可以鼓励病人参与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糖尿病病友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加强彼此的支持和鼓励,减轻焦虑和孤独感。
9. 提供持续教育:护士可以定期进行病情教育和康复指导,不断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执行力,增强他们对疾病的信心和控制能力。
10. 监测并及时干预:护士应及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对症状加重或情绪波动严重的病人,进行及时干预和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防止病情恶化。
糖尿病心理护理对话怎么写
糖尿病心理护理对话怎么写患者:医生,我最近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我感到很沮丧和害怕。
医生:我理解你的心情,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是你不要担心,我们会一起面对这个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患者:我觉得我可能无法应对这个疾病,我害怕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医生:糖尿病是一种可以通过管理生活方式来控制的疾病。
虽然会有一些改变,但是你一定可以适应并且过上健康的生活。
同时,我们会帮你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提供心理支持。
患者:我也担心我会影响家人和朋友的生活,他们可能很难理解我现在的心情。
医生:你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人和朋友都会理解你并支持你。
我们可以一起制定一个沟通的计划,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你的情况并给予支持。
患者:好的,谢谢你的支持和建议,我会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并努力控制疾病。
医生:很好,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个问题。
我们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帮助你尽快适应并控制疾病。
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我们会一起解决。
相信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患者:谢谢您,医生。
我知道我需要调整我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对饮食和运动的改变感到很困难。
医生: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改变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我们会有专业的营养师和运动指导来帮助你制定适合你的饮食和运动计划,让你更容易适应生活的改变。
患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对使用胰岛素感到害怕,我不想依赖药物来控制疾病。
医生:很多患者对胰岛素都有这样的疑虑,但是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我们会教会你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并且指导你监测血糖水平,以确保你能够安全地使用药物,并且让你了解它的重要性。
患者:谢谢你的鼓励和支持,我会努力改变,并且保持乐观的态度。
医生:很好,乐观的心态对于应对疾病非常重要。
记住,我们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让你能够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控制疾病。
如果有任何问题,记得随时来找我们。
你并不孤单,我们会一起渡过难关。
患者:谢谢,医生。
我会努力的。
对于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护理
对于糖尿病人的心理健康护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饮食习惯。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关注身体健康,也需要注意心理健康。
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面临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复杂的治疗程序,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焦虑。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就尤其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
1. 接受诊断并认识疾病接受诊断并认识糖尿病是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患者需要了解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技术。
了解自己患有糖尿病并不是一个罕见的问题,且现代医学可以有效控制这种疾病,这一认识会使糖尿病患者摆脱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2. 保持积极的态度保持积极的态度可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患者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技巧,如正向思考、积极情感、放松训练等来维持心理健康。
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并相信自己可以抗击疾病。
3. 维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健康,这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发展。
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定期检查是维持健康的最佳途径。
坚持这些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让糖尿病患者摆脱不必要的心理不适,也可以减轻与糖尿病相关的焦虑和抑郁。
4.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糖尿病患者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心理咨询师具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处理与疾病相关的压力和焦虑,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启示,帮助他们适应与疾病相关的挑战。
总之,糖尿病患者需要认可自己的疾病,积极处理相关的心理问题。
他们可以尝试采用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例如积极的思考、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定期检查和心理咨询等等。
通过这些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缓解与疾病相关的不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一、糖尿病的心理护理二、糖尿病的危害三、适合糖尿病人的零食
糖尿病的心理护理1、糖尿病的心理护理
1.1、焦虑及护理:病人因对糖尿病缺乏了解而焦虑,表现在担心血糖控制不佳,害怕并发症等。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窒息感、盗汗、腹部不适、感觉异常、胸痛、怕冷等。
1.2、恐惧及护理:病人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表现在对血糖测定、胰岛素注射产生持续及不必要的恐惧以及极力回避。
在5例恐惧症的病人中,有1例43岁女病人,在门诊确诊时号啕大哭,入院后对胰岛素注射不了解,对各种并发症恐惧,情绪波动较大。
就此例病人进行了如下护理:在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为病人详细讲解病区的设施和介绍所有的医护人员,以消除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
1.3、抑郁及护理:抑郁症病人主要表现心境低落、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自责感强甚至有轻生念头。
要改善抑郁症可适量增加病人的运动时间,运动可减轻胰岛素抵抗。
同时,提高病人的生活情趣,可组织病人收看有积极意义的喜剧影片,以排解压力,培养病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2、糖尿病的一般治疗
2.1、教育: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对健康的益处。
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2.2、自我监测血糖:随着小型快捷血糖测定仪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1型糖尿病进行强化治疗时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研究进展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管理措施。
除了身体上的管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得到关注和护理。
近年来,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通过与糖尿病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他们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可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并提供应对困难和挑战的策略。
心理护理还可以通过定期的随访和支持,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方案[1]。
因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干预价值。
一、糖尿病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可能来自于疾病的不确定性、长期治疗的负担、并发症的风险和社会心理的影响等。
心理护理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倾听和理解患者的困惑和焦虑,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树立积极的心态,应对心理压力。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饮食和运动的限制,这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动造成了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提供饮食和运动指导,让他们了解如何在疾病控制的前提下享受生活。
心理护理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支持网络,参与支持小组或社区活动,增强社交支持[2]。
二、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护理的方法(一)提供教育和信息为了提供教育和信息,医疗机构和医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与糖尿病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医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会诊或电话咨询与患者进行直接交流,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这样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书面材料也是提供教育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宣传手册、健康教育册子、饮食指南等书面材料,以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查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分科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为此,护理的专科化已成为许多国家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方向,目前总结多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对多例来我院诊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前的心理疏导,治疗中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活动错综复杂,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糖尿病的发展、预后,因此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指导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伟恒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于过程,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以及与医生、家庭和社会的关系,等其他许多因素影响下,常常引发各种心理障碍,现将糖尿病病人的心理障碍及心里护理介绍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护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护理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患者进行简单的护理操作,而是余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适应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身心兼顾的整体护理,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体内某些应激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1]。
这些激素升高会引起糖尿病病情反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和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1. 焦虑、恐惧这是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出现多种并发症,加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不准确认识而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
他们惧怕因患有糖尿病而影响自己的将来和那些需要他们负起责任的家人,惧怕死亡,对治疗过分关心,甚至出现感觉过敏、精神高度紧张、失眠等。
2. 悲观、绝望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或病情经常反复而产生悲观、绝望情绪,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很好的疗效。
3. 紧张、烦躁不安患者从身边已熟悉的社区环境走进陌生的病房,会感到紧张、烦躁和不安,对治疗护理不配合而影响治疗。
二、护理对策1.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情感沟通及健康教育患者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帮助,把自己的康复寄托在医生、护士身上,常反复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生、护士的一举一动。
因此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摄的能力。
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2.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
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疗。
调整和安排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3. 创造良好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住院环境脏乱差、有噪音是一种恶性刺激,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优雅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哪怕一声平凡而亲切的问候都会给患者以极大的亲切和温馨,有利于病情的治疗。
护理人员平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并提供疾病的忠告,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2]做情绪的主人,并介绍意志坚强的住院病人与患者进行“心理交换”,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洞察法”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障碍。
4.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4.1 临床护理告知的定义指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将入院注意事项、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各种护理操作的相关内容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内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讲解说明。
当患者住院期间遇到或希望了解的某些有关医疗和护理方面的问题时,护理人员进行的解答也属于临床护理告知的范畴。
临床护理告知的目的是为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医学伦理学的精神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服务理念。
通过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的患者互动,突出了患者至上的服务本质,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的需求,加强了对医护人员自身诊疗及护理活动的监督,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4.2 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的方法4.2.1 落实各类知情同意对于严格知情同意情况,要求医护人员以书面的形式履行告知义务,患者或委托人要求签字同意。
临床上对患者创伤性、危险性大的治疗、检查手段或易于引发纠纷的措施需严格知情同意。
如:用药前腰告知患者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和风险、并发症等,患者或委托人同意药履行签字手续。
对于一般知情同意情况,可口头告知患者家属,不要求患者或委托人签字。
对于临床上的一般性问题和对患者创伤性、危险性较小的治疗护理措施可施行一般知情同意。
如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注射胰岛素是,告知患者并请配合,患者口头同意或伸出手臂默许。
4.2.2 以整体护理理念全程落实护理告知程序因在临床新型医学模式要求下,我们除关心疾病外,还要对患者的行为意识、心理状态予以关注。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沟通过程中,依据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康复期望等状况进行评估,找出其现有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告知程序和措施,使患者的护理问题得以解决。
4.2.3 让患者权利在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中得到充分体住院病人入院后角色适应困难,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不知道医护人员将对她施行什么检查和治疗,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不知道医护人员将对她施行什么检查和治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护理,应该注意什么?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将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各项医疗活动实施的理由、方法、预期效果和存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给予技术性建议与专业指导,患者就能够理解,使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来,使患者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得到了充分体现。
4.2.4在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中要充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在实施临床护理告知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主动向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患者亦有可能提出与疾病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熟练,还要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如: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心理学等,才能提高解答能力,以满足患者在疾病信息方面、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从而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提高自身素质。
5.实行临床护理告知程序的成效5.1 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护患双方沟通不畅示引起各种纠纷的原因之一。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尽管院方无任何过错,有时也会出现难于预测的医疗意外,如药物过敏而导致患者身体伤害。
通过临床护理告知,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在医疗过程中与患者做好告知性沟通,增加了护患交流的机会,拉近了护患之间距离,护患之间能够充分地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避免了因沟通不畅、告知不细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患者被尊重、被接纳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使患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从而达到在满足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的目的。
5.2 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临床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示经过专家及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制定的程序,具有科学性、运用性、可操作性。
它规范了护理工作,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
以往,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忙于操作,不注重患者感受、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
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可以有效地唤起护患间的注意,并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减少了工作中的缺陷或漏洞,最大限度上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5.3 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情的知晓率通过实施临床护理告知程序,患者在症各治疗期间能够得到有关信息和健康教育指导。
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支持。
从一些开展了临床护理告知程序的单位的调查中,患者满意度和对病情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地提高,有序的保证了护理质量。
三、小结心理障碍在致病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正如WTO专家所说“从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像心理冲突那样,带给人们深刻而持久的痛苦。
”心理的变化引起生理变化,过之或不及进而引起病理变化,良好的心态和生活目标有利于健康积极心态可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作用,生活中有追求的目标,决定了良好的心态和生活状况,表现为患病率低、病死率低而长寿。
而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产生心理障碍时,生理发生变化,出现病理表现。
如心情抑郁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因此,把心血管疾病类属于身心疾病。
心理因素在发病中占30%——40%的成分。
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升高,引发高血压、糖尿病。
心理护理就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观察病情,进行身心护理,是以组织患者情绪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护理方法。
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
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通过心理的指导,减少病人对疾病的误解,同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患者,更让患者对生活更有信心。
参考文献[1]李恩,《疑难病杂志》,2007年11[2]张素珍,孙录育,赵萍,《实用护理杂志》,2000年第8期第1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