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
《汉魏六朝文学史》中的文学流派与作品分析
汉魏六朝文学史:文学流派与作品分析引言《汉魏六朝文学史》是一部重要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对于了解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时期,众多文人墨客涌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流派和作品。
本文将从流派层面出发,对汉魏六朝时期的几个主要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并通过对代表性作品的阐述,揭示其中的内涵和特点。
一、乐府诗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最为重要和典型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以音乐曲调为基础,结合了民间歌谣的元素,通常表达感情、咏史歌功、赞美神仙等内容。
《古诗十九首》中收录了不少优秀的乐府诗篇。
例如,《长歌行》是一首以豪放激昂的文字描绘三国演义中各英雄豪杰战斗场面的乐府诗;而《木兰辞》则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女子为家国忧虑的情感。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各有差异,但都以娓娓动听、凄美而又豪放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二、骈文骈文是汉魏六朝时期另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它主要以典故引用和修辞的运用而著称。
这种文体注重对辞章结构和韵律节奏的安排,追求华丽而富有声韵感的效果。
《世说新语》是典型的骈文作品之一。
例如,《杂阿房宫赋》通过运用雄浑豪迈、宏大壮丽且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秦始皇视野开阔、遍观四方、统一九州的卓越才干;而《东坡志林》则运用了许多典故来表达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情感。
三、小说汉魏六朝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志怪小说。
这类小说常常以神鬼、妖怪、仙佛等超自然现象为题材,充满了奇幻色彩。
其中,《搜神记》是一部集合了各种灵异故事的作品,通过精巧构思和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四、文言文散文除了诗歌和小说外,汉魏六朝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文言散文。
这些散文多数是以议论性文字为主,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方面。
其中,《世说新语》中所收录的陈寿的《三国志平话》被认为是伟大的文言散文之一,以其优良的文风和独到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誉。
结论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流派和作品呈现出多样性与独特性。
汉魏六朝文学1 (2)
建安风骨 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 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 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当然,这二者是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 作品中的慷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 色。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了建安年间和魏朝前期的文 学,这时的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在他们周围集中 了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与两汉的儒生相比,这 是在动乱中成长的一代新人。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 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 不再拘守于儒学,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创作反 映了动乱的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 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 们 (如陈子昂)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 面旗帜。
(晋)平公问师旷曰:“此所谓何声也?”师旷曰:“此所 谓《清商》也”公曰:“《清商》固是悲乎?”师旷曰:“不 如《清徵》。”公曰:“《清徵》可得而闻乎? ” …… ——《韩非子· 十过》 奏乐以生悲为善音, 听乐以能悲为知音。汉魏六 朝, 风尚如斯。 ——钱钟书 《管锥编》 自楚汉以来至魏晋, 音乐越来越倾向于表现哀, 而 不是表现乐。人们对音乐的欣赏,也日益以它能表现哀, 使人流泪感动为贵。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 史 ( 魏晋南北朝编) 》
学习的要点
首先,诗歌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思妇形象,并主要 从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念君”句开始 切入思妇心理,却先对客游在外的丈夫也在思归进行 揣度,写出思妇心思的深致,接着才叙写思妇的相思 之情,“忧来思君不敢忘”,既有思念的痛苦,也有 坚守的忠贞,表达了思妇心情之复杂。“援琴鸣弦发 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写孤独的思妇用琴、歌来 聊遣相思,动作和缓而充满忧伤。整首诗塑造了一位 略带哀怨忧郁的思妇形象,这一形象举止温柔,掩抑 多思,多情而坚贞,温柔而敦厚。这是文人心目中的 女性形象,也存在于现实中,是诗人从动乱的社会现 实中发掘出来的感人形象。
汉魏六朝诗歌崇尚悲怨原因探析
2010年11月第30卷第6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Ti ans h ui N or m al U ni ve r si t yN ov.,2010V01.30N o.6汉魏六朝诗歌崇尚“悲怨"原因探析弓亚斌(太原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教研部,山西太原030002)摘要:汉魏六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注重“悲怨”的时代.催生了许多蕴含悲哀、愁苦的诗歌.“悲怨”成为当时诗歌的主旋律,名家名作鼎盛一时。
这种现象不仅是文学“以悲为美”的审美积淀。
更与不断更迭的政治背景、儒道玄佛的多维融合有着直接的关联。
正是在这几个因素的叠加下,悲怨诗歌兴盛一时。
并对后世以“悲怨”为主题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魏六朝诗歌:悲怨;哀苦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351(2010)06—0012—04“诗可以怨”出自孔子对《诗经》的评价:“诗。
可以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后世称之为“兴观群怨”说。
它认为.诗歌要对社会时政进行批判、指正乃至揭露。
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怨”的政治成分淡化.逐渐偏离了功利价值.其抒情意味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汉魏后。
文人借诗歌抒写生存困境.展现哀怨情愁的状况日趋普遍.形成了汉魏六朝崇尚“悲怨”的诗歌主旋律。
众多文人将哀伤之情抒泄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兴盛一时.而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
有着较为丰富的原因和背景,本文拟就此做一些探讨。
1.特有的政治氛围、朝代更迭导致文人生存多发悲音汉魏六朝从东汉末年到隋文帝统一中国.跨度五百年左右。
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大动荡时期。
政权更迭频繁。
战事征伐不已,先后有董卓之乱、三国纷争、八王之乱、侯景之乱、五胡乱华等大规模的战争。
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下。
在政治上.除东晋时期偏安江左政局略显稳定外.各个朝代政权几易其手,政治高压不断,尤其是西晋正始时期,曹氏、司马氏集团间矛盾尖锐激烈.统治者滥杀无辜造成社会空前黑暗、恐怖。
汉魏六朝文学 四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灌溉,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拂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Logo
《于玄武陂作诗》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宽开辟,川渠互相经。 黍稷何郁郁,流波激悲声。 菱芡覆绿水,芙蓉发丹荣。 柳垂重荫绿,向我池边生。 垂渚望长州,群鸟讙哗鸣。 萍藻泛滥浮,澹澹随风倾。 忘忧共容与,畅此千秋情。
Logo
2、曹丕的文有许多精品,代表作有《与吴质 书》、《答繁钦书》和《典论》,其优点在于: a、文中颇能见其真性情,悲喜个性,跃然 纸上。 b、叙述条理清晰,富于变化曲折,又饶有 兴味,文字优雅。
Log,丕白:季重无恙!途路虽局, 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 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 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 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 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皦 日既没,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 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 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 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
Logo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 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 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
Logo
* 曹丕的文与赋 1、辞赋作品现存26篇,建安文人中仅次于曹 植, 可分为两类:述军国大事、记个人情怀。 前者如《述征赋》、《浮淮赋》等,后者如 《离居赋》、《永思赋》等,以后者为多,从取 材上可以看出与当时由两汉体物大赋向魏晋抒 情小赋过渡的总趋势相一致。 曹丕的赋作大都篇幅短小,抒情成分也明显 较重。
Logo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汉魏六朝挽歌考论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汉魏六朝挽歌考论【内容提要】挽歌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哀祭文体之一,先秦时代就已出现了各种挽歌形态,到了汉代逐渐形成风气和规范,并被官方定为“送终之礼”。
自东汉以后出现以挽歌为乐的奇异现象,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特殊心态与审美风尚。
魏晋以后,文人所创作的挽歌成为特殊的抒情诗样式,以表现诗人们对于人生的体悟。
此后又出现自挽诗,它在文体上弱化传统挽歌的实用功能,而转化为虚拟的有很强文学与人生意味的创作。
古人说:“死生亦大矣。
”在中国古代文体之中,与死亡相关的哀祭之辞是运用相当普遍的重要文体。
挽歌便是一种哀祭文体,它通常是用于为死者送葬之歌曲,大致是生者表达对于死者的怀念和哀悼之情。
挽歌通常表达人生强烈的伤哀之情,表现诗人对于人生的体悟之感,在重视悲歌传统的中国,挽歌自然得到诗人和读者的青睐。
挽歌传统源远流长,但是从文体史的角度看,汉魏六朝的挽歌最值得注意。
此期挽歌的正式体制逐渐形成,其创作和使用也出现一些奇异而复杂的现象,这些现象也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特殊心态与审美风尚。
关于汉魏六朝的挽歌,学术界已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注: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中《乐府》篇注第三十六条已导夫先路,此后,最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学者一海知义的《文选挽歌诗考》(载1960年4月日本《中国文学报》第十二册)与冈村贞雄《乐府挽歌考》(载1967年6月日本《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第6号),范注与此二文大体奠定了中国古代挽歌研究的基础。
),本文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
一魏晋以来挽歌盛行,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挽歌文体的起源,归纳起来,大致是源于先秦与源于汉代两种说法。
晋代以来,不少人认为挽歌源于田横门人哀悼田横之歌,崔豹在《古今注》卷中“音乐”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自田横门人。
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
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
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
故有二章。
……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诗及其文化背景
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诗及其文化背景导言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出现和兴盛于汉魏六朝时期。
乐府诗以民间音乐为基础,表达了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成为了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本文将探讨汉魏六朝时期的乐府诗及其文化背景,揭示其深远的影响。
一、乐府诗的起源和定义1.1 乐府诗的起源乐府诗最早起源于汉朝,受到了民歌和宫廷音乐的影响。
乐府最初指的是宫廷音乐的部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表达人民感情的文学形式。
1.2 乐府诗的定义乐府诗通常是由乐府官所选录的,以其音乐的形式广泛传唱。
这些诗歌的内容多样,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事件的讴歌和哀悼。
乐府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质朴的风格,深受人民的喜爱。
二、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化背景2.1 秦汉之际的社会背景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期,它跨越了秦汉两朝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点。
2.2 文化的繁荣汉魏六朝时期,文化繁荣发展,各种文学艺术形式迅速兴起,其中就包括了乐府诗。
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富足,社会风气开放,这为乐府诗的兴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3 文学的开放性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学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各种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相互交融,互为影响。
乐府诗收集了民间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人民的声音与情感。
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3.1 简练的表达乐府诗通常采用简练而直接的表达方式,用尽量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境。
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使得乐府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2 深入人民的内心世界乐府诗深入人民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们的苦乐情感,揭示了人类的普遍成长和老去的生活境界。
3.3 旋律的依附反复乐府诗中的文字往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循环反复,使得乐府诗的内容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3.4 多样化的题材乐府诗的题材多样化,既有表达人民生活的诗歌,也有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事迹的歌颂与讴歌。
这种多样化的题材丰富了乐府诗的内涵和外延。
汉魏六朝赋文
长门赋 司马相如
一、作者简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字长卿,
蜀郡蓬州人也。少时好 读书,学击剑,名犬子。 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 为人也,更名相如。以 訾为郎,事孝景帝,为 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作者简介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 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严忌 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 梁,得与诸侯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 之赋》。会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 以自业。索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 “长卿久宦游,不遂而困,来过我。”于 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 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 谢吉,吉愈益谨肃。
该赋主要抒写作者因久留客地怀才不遇而产生的苦闷情绪及思乡之情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景物描写和景情交融的写法是这篇赋的一大特点文中每段都写景而且写得极有特色
1. 了解汉魏六朝赋的发展状况 2.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哀江南赋》的主要写作特点
赋
赋是在《诗经》、《楚 辞》、战国纵横家散文等的综 合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特 殊的文体,兼具诗歌、散文两 方面的特点。
汉赋特点
3、行文结构上:大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一 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开头是序,通常是赋中 人物的简单对话,交代出赋中人物问对的缘 由,以引出正文;中间部分是正文,主客双 方彼此夸耀和辩难;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 方诚服告终,揭示出讽谏意。
4、用韵和语言上:韵散相间,开头的序一般 用散文体;中间的正文,以韵文为主,夹杂 一些散文。语言句式上,以四、六言为主, 杂以三、五言。
晋葛洪、南齐王俭等说法。然皆无确凿证据。今人刘文忠综合前说,
又据书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推论当为建安前后人,较为合理。):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 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 ‘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 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 ‘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 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长主大悦,乃苦要 上,遂 成婚焉。
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
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
赵革萍
【期刊名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3)001
【摘要】动荡的社会背景,坎坷的人生命运,触动了汉魏六朝文学家的感伤情思.他们以悲为美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的确让世人瞩目.
【总页数】3页(P65-67)
【作者】赵革萍
【作者单位】漯河实验高级中学,河南漯河 46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悲美与悲怨——汉魏六朝审美意识与创作心理分析 [J], 沈婵媛
2.拓展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空间——刘跃进教授的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J], 柏俊才
3.悲怨:中国古代文学之内驱——一个文学史母题的发展历程描述 [J], 徐子方
4.汉魏六朝哀策文的职能演变 [J], 朱莉华
5.汉魏六朝诗歌崇尚"悲怨"原因探析 [J], 弓亚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魏晋悲美起源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的答辩稿
尊敬的xxx:在我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被称为文学的“悲美起源”,这一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魏晋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的文学家和作品,塑造了我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风貌。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将深入探讨魏晋悲美起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篇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章。
一、魏晋悲美起源的意义1. 魏晋悲美起源的内涵魏晋悲美起源是指魏晋时期文学中所体现出的悲愤、哀怨和离情的情感风格,以及对山水、人生、情感等主题的独特诠释。
这种文学风格不仅是魏晋时期文学的独特特点,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魏晋悲美起源的历史背景魏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风气颓丧,文人志士对政治现实和社会风气感到极度失望和哀恸,因而在文学创作中大量表现悲愤、哀怨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悲美起源现象。
二、魏晋悲美起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 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魏晋悲美起源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种文学风格以悲愤、抒情、离情为主要特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塑造了后世文学家的创作风格魏晋悲美起源对后世文学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后世文学家在创作中受到了魏晋悲美起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使我国古典文学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貌。
三、我对魏晋悲美起源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魏晋悲美起源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色,它不仅体现了魏晋时期社会风气的特点,也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魏晋悲美起源所塑造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我国古典文学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貌。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全面分析了魏晋悲美起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魏晋悲美起源的意义和历史背景,剖析了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阐述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促使您更深入地了解魏晋悲美起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
期待您的阅读,祝好!此致xxx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被称为文学的“悲美起源”。
汉魏六朝哀辞研究
锐
( 中山大学 中文 系, 东 广 州 507) 广 1 5 2
要: 哀辞是一种 比较 特殊 的哀悼夭亡者的文体 , 成于 东汉至魏晋 六 朝 时期 , 当时浓郁 的感伤 文化 、 形 与 感
伤 文学氛 国有 关。汉代哀辞无存 。现存魏晋六朝 时期 曹植 至梁简文帝等人的哀辞 1 篇 。其 中 3 有短序 , 用 8 篇 序 散 语 , 用韵语 , 体 , 辞 或骚 或骈体 , 体 , 幅在数 十字至二百字之 内, 或诔 篇 内容 以 发 丧失 亲人 的悲伤哀 痛之 情为主 , 抒 极
如传, 结言摹诗, 促节四言, 鲜有缓句, 故能义直而文婉,
体 旧而趣新 。《 鹿》 泽兰》莫之或 继也 。 金 《 ,
刘勰认 为潘 岳的哀辞最为完美 , 是这种文体的
典范。
流别论》“ :哀辞者 , 诔之流也 。崔瑗 、 苏顺、 马融等为
之。 刘勰《 ” 文心雕龙 ・ 吊》 “ 哀 : 至于苏顺、 张升并 述
哀文” [ 引。
现存最早的哀辞是曹植 的 3 :金瓠哀辞》 并 篇 《 (
序 )《 、行女哀辞》 《 、 仲雍哀辞》 。又有三 国吴张昭等 人所作 1 :陶谦哀辞》 晋潘岳 9 :哀永逝辞》 篇 《 ; 篇 《 、 《 伤弱子辞 》 并序 ) 《 ( 、 金鹿 哀辞 》 《 、 阳城刘 氏妹哀 辞》《 、悲邢生辞》 《 陵女公 子王氏哀辞》 《 、京 、 为任 子
2O O6年 4月 第 2卷 第 2 7 期
湛江 师范 学 院学报
J UR L F Z NⅡA G O NA O HA N NOR L C U 正GE MA O
A r2 0 p .0 6 v 12 N . 0 .7 o2
汉 魏 六 朝 哀 辞 研 究
汉魏六朝文学概述
汉魏六朝文学概述自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完成南北统一,其间约800年,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强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到分裂对抗、地方割据的变化,文学也逐步摆脱了哲学、史学附庸的地位,开始独立地发展。
这一时期的前400年,特别是西汉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空前强大。
于是,规模宏大,铺陈扬厉,“润色鸿业”的辞赋创作,成为一时的风气。
同时,各种文体的散文和文人五言诗也渐次发展起来。
后400年中,陆续出现群雄逐鹿、王室内乱、异族入侵、南北对峙、争战不息的混乱局面。
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民生的艰难,对封建统治以及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人们开始摆脱经学的束缚,对宇宙和人生进行哲学的思考,对生命本质、个人感受、审美趣味更为关怀,于是文学的形式和技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文学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
为了具体了解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脉络,我们分两部分来进行介绍。
一、两汉文学在两汉文学中,汉赋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它由楚辞演化而来,经过了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早期汉赋的内容多以批判现实、抒发个人愤懑感情为主,形式上带有楚辞的句法特点,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西汉中期,从枚乘的《七发》开始,赋的内容向“体物”的方向转变,主要描写京都、宫室、苑囿、畋猎等事物,形成辞藻华丽、想象丰富、专事铺陈、讲究排偶的宏篇巨制。
至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描述楚王云梦和天子上林游猎的盛况,使汉大赋的铺彩摛文达到了顶峰。
此后,跟进者络绎不绝。
如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等,都洋洋洒洒,蔚为壮观。
赋的作者可能意在讽喻,但实际上只能起到“劝百讽一”的效果。
东汉中期以后,虽然汉大赋创作仍然不衰,但开始出现了抒情小赋,张衡《思玄赋》、王粲《登楼赋》等就是优秀的代表。
西汉前期的散文,总体上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实用性质,内容或是总结秦王朝覆灭的教训,或是为新王朝提供统治的良策。
模拟风气与汉魏六朝文人弃妇诗_蔡爱芳
乍看之下,这两类诗歌的传承、因袭各有所本,风 貌、体制亦各异面目。 但事实上,它们除在体制上小有 出 入 外 , 其 精 神 内 涵 却 呈 现 出 相 当 的 一 致 性— ——惟 恐 见逐被弃的忧惧及被弃时的哀而不怨、贞顺自守。 这成 为建安及以后诗人一再强调的共同内涵。 以之与建安 前的弃妇诗相较, 除语言行构明显踵事增华之外,“弃 妇” 的情怀也迥然不同。 早期女子在被弃或担心被弃 时,爱恨分明、炽烈奔放,所呈露者,正是无所掩饰、不 假雕饰的性情。 但魏晋诗人所图现的“弃妇”,则几乎千 篇一律地以哀而不怨的姿态出现,感情上依赖性重,心 理上感恩观强,灵魂上自咎感深,而且时时有被弃的担 忧;在人格上超尘绝俗,孤芳自赏;整个心态是戚戚艾 艾、愁苦哀伤;显得刚毅果决不足,而顾惜迟疑有余。 所 以如此,自当与魏晋诗人有意识地大量创作,且成功塑 造出特定典型有关。
200
/ 2012.2Βιβλιοθήκη 下半月后,能够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再则, 亦未尝不是魏晋文人所酝酿成型的文本典型俱
既然在实际生活中, 被弃或担忧被弃的妇女的形
在,其模仿之际,自然被其浸润之故。 而弃妇文本因一
象、言行并不定于一尊,诗人在据题抒怀、代为咏叹之
再地被模仿,以至在文学传承过程中自成一格的情形,
建安时期,除曹植相关作品甚多外,曹丕、甄后、徐 干等亦有所作;入晋以后,傅玄、陆氏兄弟等知名文人, 更曾就此类主题多所抒发。 这些出自文人墨客之手的 诗作,因其所传承体系之不同,可分为两类:
其一,为乐府歌诗系统,其辞或据既有之乐府古题 再行敷衍,或自制为合乐歌辞而被之管弦,或仅袭乐府 旧题而未必步轨其意,亦未必皆能入乐。 大体上,可说 是承建安前民间歌谣一系发展而出者。 如曹植 《七哀 诗 》,曹 丕 《燕 歌 行 》,甄 后 《塘 上 行 》,以 及 陆 机 《 塘 上 行》、《班婕妤》等皆为名篇。 这一类当是弃妇文本滋生 繁衍的大宗。
汉魏六朝诗歌崇尚'悲怨'原因探析
The Reasons for Flourish of Sorrow Literature in
Han-Wei-Six Dynasties
作者: 弓亚斌
出版物刊名: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0年 第6期
主题词: 汉魏六朝诗歌;原因探析;中国文学史;政治背景;以悲为美;审美积淀;深远影响;主旋律;主题;现象;时代;儒道;名作;关联;悲哀
摘要:汉魏六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注重'悲怨'的时代,催生了许多蕴含悲哀、愁苦的诗歌, '悲怨'成为当时诗歌的主旋律,名家名作鼎盛一时,这种现象不仅是文学'以悲为美'的审美积淀,更与不断更迭的政治背景、儒道玄佛的多维融合有着直接的关联,正是在这几个因素的叠加下,悲怨诗歌兴盛一时,并对后世以'悲怨'为主题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研究
我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研究前言:在文化及心理背景的影响下,古代文学创作在艺术作品表达过程中更为注重对悲怨情绪的灌输,且通过此种创作形式的形成引导创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勇于展现自身心理变化过程,并追逐文化-心理背景创作行为,达成良好的艺术作品创作目的,最终实现由心理情感向文学悲美形式的转变。
本文从古代文学中悲怨美形式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悲怨美内容中的层次表达特征,旨在其能实现对文学作品中哲学层面的深入思考。
一、古代文学中悲怨美形式(一)人类共有的悲剧意识由于悲是人类情感的基本形式,因而其对人类的心理意识有着一定的影响,因而古代文学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即通过感伤、哀痛、激愤等情绪的传达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悲伤的氛围,促使其在悲伤情绪的影响下与创作者达成良好的共鸣,形成悲情感的体验目标。
此外,由于悲亦是人类审美过程中的主要参考因素,因而在此基础上将哀痛等情绪灌输于文学作品中可达到审美价值表现目的,并由此激发读者的情感元素,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并利用自身审美意识感悟作品中对生命价值的体现。
另外,文学作品中对悲怨美的表达是基于对人类生活困境思考的基础上,亦实现了对审美的良好把握。
继而促使读者在对作品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从中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所有困境。
例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在内容表达的过程中即抓住了人类悲剧意识,并鼓励人类在生活中遇到困境问题时应毅然应战,最终发挥自身强大的力量,达到最佳的生活状态[1]。
(二)与西方悲剧作的比较在文学悲怨美形式表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彰显我国悲怨表达的特征,与西方悲剧作展开详细的对比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悲怨来自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同时诗歌及散文领域在创作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其的灌输。
而由于西方悲怨主要源自于叙事传统,因而其在悲怨情绪表达的过程中通过借助西方戏剧中的人物角色来传递相应的情感。
但是基于相应差异的基础上,中国悲剧作与西方悲剧作在人生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均遵从着真实表达的原则。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
作者: 袁济喜
出版物刊名: 齐鲁学刊
页码: 104-109页
主题词: 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悲剧美学;悲怨文学;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人生悲剧;表现内容;
审美范畴;文艺思潮
摘要: <正>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曾论及汉魏六朝音乐以悲为上。
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自东汉末年以来(本文所说汉魏六朝中的汉,系指东汉末年),由于时代环境的感染,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涌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规范,古典悲剧美学(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而不是作为艺术形式的悲剧)开始臻于成熟。
因此,研究中国固有的悲剧美学,汉魏六朝以悲为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著名作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曾沉痛地说:“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
天意人事,可以凄怆伤心者矣!况复舟楫路穷,。
汉魏六朝哀伤赋考论
汉魏六朝哀伤赋考论作者:连靓晓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8期摘要:在《文选》的赋类卷中,“哀伤”类选赋篇数最多,所占比重最大。
“哀伤”题材的作品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之后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对哀伤赋的梳理,可以了解哀伤赋的发展状况,也能明确被《文选》选入赋作的重要性。
萧统的审美理念、哀伤赋自身的兴盛使得哀伤赋在《文选》乃至古代赋作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文选哀伤赋考论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文选》十五类赋中,哀伤赋所占比重最多,共选入七篇:西汉司马相如《长门赋》,西晋向秀《思旧赋》,西晋陆机《叹逝赋》,西晋潘岳《怀旧赋》《寡妇赋》,南朝江淹《恨赋》《别赋》,这些赋作都表现出浓重的哀伤意味。
但哀伤主题的赋作并非哀伤赋类所独有,哀伤作为极为普遍的情感,在其他赋作中也有体现。
王粲《登楼赋》(“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
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不属于哀伤赋的赋作,也同样可以传达赋家的惆怅情感,哀伤情感在赋中其广泛程度可见一斑。
哀伤情感在文学作品中虽然广泛,但参考《文选》选入的文章来看,“哀伤”应当是指生离死别之痛以及由此引发的哀怨情绪。
而其他抒发孤独、失意、有志无时、怀才难遇的作品,虽也有哀伤成分在,但并不以哀伤为主题,应不属于哀伤赋。
哀伤赋在汉魏六朝时期是比较重要的赋类,需要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本文拟从《文选》哀伤赋入手,对哀伤赋创作概况、兴盛原因、入选《文选》原因等方面作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哀伤赋创作概况(一)先秦两汉时期1. 先秦。
文学的滥觞常能追溯到《诗经》,在这部以抒情为主的诗歌总集中有很多哀伤主题的作品。
无论是“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的《卫风·氓》,还是“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王风·黍离》,都表现出诗歌作者的哀伤情绪。
到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的《楚辞》创作把哀伤情感的表达推向了高峰,屈宋的赋作都具有浓重的哀伤意味,它们也是汉魏六朝哀伤赋的前身。
汉魏六朝赋
赋:《二京赋》、《南都赋》、《应间》、 《思玄赋》、《归田赋》等
诗:《四愁诗》、《同声歌》等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叙归田之由:
怀才不遇, 世道不公。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 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於焉逍遥,聊以娱情。
赋
赋是在《诗经》、《楚辞》、战国 纵横家散文等的综合影响下而形成的一 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兼具诗歌、散文两 方面的特点。
刘勰《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也。……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 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 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 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新而有质,色 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
归田之乐一: 春和景明, 逍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 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 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 魦鰡。
归隐之乐二: 飞缴俯钓, 随心所欲。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 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 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 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 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 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怀念故国 自悲身世 反思时势
• 以“悲哀”为主基调, 感情充沛,文气流宕
• 表情达意俱用典故, 精切自然,浑无痕迹
• 对偶工稳而不板滞, 词气鼓动,笔意纵横
• 曹植《洛神赋》 • 江淹《恨赋》、《别赋》 • 鲍照《芜城赋》 • 中国古代忧愤诗
一、填空
1、 汉代散体大赋的四个代表作家是扬
雄、
、班固和
怀念故国自悲身世反思时势以悲哀为主基调感情充沛文气流宕表情达意俱用典故精切自然浑无痕迹对偶工稳而不板滞词气鼓动笔意纵横中国古代忧愤诗一填空1汉代散体大赋的四个代表作家是扬汉代散体大赋向抒情小赋开始转变的标志性作品是张衡的有赋史之称
魏晋六朝悲情文学的成因与特色
作者: 周悦
出版物刊名: 中国文学研究
页码: 62-66页
主题词: 悲凉 悲愤 悲哀
摘要: 本文认为魏晋六朝文学情感的抒发以悲为主。
悲情的审美作用、汉末以来动荡现实对人们忧患意识的唤起,魏晋六朝的时代命运都决定了此时文学情感抒发以悲为主。
建安文学是以慷慨悲凉为主体特征,而两晋时期文学情感主旋律是念乱忧生的悲愤、南朝文学的情感抒发以伤感悲哀为主。
北朝文学情感的悲凉与南方文学有别。
悲凉、悲愤、悲哀是魏晋六朝几个不同阶段情感抒发的不同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卷 第1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V ol.3N o 11 2004年3月Journal of Luohe V ocational and T echnical C ollege (C omprehensive )Mar 12004 收稿日期:2003-08-24作者简介:赵革萍(1968-),女,河南漯河人,漯河实验高中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
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赵革萍(漯河实验高级中学,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动荡的社会背景,坎坷的人生命运,触动了汉魏六朝文学家的感伤情思。
他们以悲为美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的确让世人瞩目。
关键词:汉魏六朝;以哀为美;悲怨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4)01-0065-03 中国的悲怨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
哪个时代没有“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悲剧作品?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下,尽管儒家的正统诗教始终发挥着强大的控制力量,但悲怨文学从未停止过自己的生命。
在回顾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进程时,汉魏六朝人“以悲为美”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开拓,尤其令人瞩目。
一、悲怨文学的发展特征汉魏六朝是介于秦汉和隋唐两次长期大统一之间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封建社会各种内在矛盾的蓄积和激荡,使这段历史行程充满了曲折、磨难,无数生灵因之涂炭。
在时代历史悲剧所造成的社会土壤中,产生了以悲哀、怨愤为审美表现内容的文艺思潮,酿成了汉魏六朝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悲怨文学。
早在汉末,出现了“文温而丽,意悲而远”的古诗十九首。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的咏叹中,突出的是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接着,建安文人是在扰攘之时、兵革之际来抒发那种悯民生之疾苦、亟思建功立业的情怀。
志深而笔长,慷慨而多气,便构成了建安风骨的显著特征。
正始文人在继承建安风骨的同时,又深化了建安文学的悲凄内容,愤世嫉俗与任性使气便成了正始文学的基本风貌。
西晋文人则在咏叹身世和时节转换中,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忧闷和悲苦的心境。
由此可见,沉重而哀伤的古诗十九首,慷慨悲哀的建安风骨,忧郁凄恻的正始之音,无不畅快淋漓地以悲怨之情为特征,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创作思潮。
到了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赏会自然的山水诗和轻歌曼舞的宫体诗,它们恰如五光十色的纱幕,环裹缠绕着浸满血泪的时代苦难。
但这类作品里面依然渗透着六朝文人对命运的忧虑,对人生的悲观。
东晋名士的兰亭诗会,在吟咏山水中,宣泄着对人生的忧嗟之情。
谢灵运的山水作品,往往是政治上的怨愤和内心的凄怆所凝就,“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
可见,他们遨游山水,是为了排遣其政治上的苦闷。
而南朝末期出现大量的宫体诗,与当时的佛陀风潮一样。
佛教本是大乱时代给予人们的一种麻醉剂,“陈佛士安乐”,为了扩大宣传,不惜“设乐以诱愚小俳优,以极招远会”。
这恰恰就为外佛内奸的人们开了方便之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人生颓唐灰心的南朝士族的自我麻醉的心理。
因此,可以说,汉魏六朝的山水文学和宫闱文学,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人生的悲凉、失挫和及时行乐思想,它们与当时的悲剧作品一起,构成了汉魏六朝文学的独特风采。
二、悲怨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为什么这段历史会表现出如此浓烈的哀伤情调呢?为什么其风格会如此凄清、悲怨呢?这是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哲学思潮和审美风尚有着密切联系的。
统一的帝国衰亡之后,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王朝更替频繁。
汉末以来的频仍战争,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外族侵扰和南朝皇室、宗族之间倾轧争斗,以及随之而来的屠戮、时疫、饥馑、流徙……这沉重的灾难深深地压在人们的头上。
因此,即使这期间曾经出现过三国鼎立的相对安定局面———晋太康的短期中兴,或东晋时江南的繁荣,然而强汉大统一的兴盛现象已不复出现了。
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人们再也没有强汉时那种豪迈的气概和勃兴的精神风貌,普遍存在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哀怨和失望。
这感伤的内在心情与悲凉的时代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文士们的创作。
但汉魏六朝哀怨凄怆的旋律不仅是时代的刺激和感染使然,更重要的还是当时以哀为主的美学思潮的盛行。
汉魏六朝之际,社会几经动荡,儒学自两汉以来在思想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受到猛烈冲击。
曹操在选拔人材时就大胆地摒弃忠孝标准,认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也可录用。
天子的神话被粉碎了,礼法暴露了它的虚伪,儒 66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 学的桎梏已日渐毁损,旧的社会价值观念失去了崇高的光辉,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然是无法抗拒的,而自己是渺小的,根本不能“包括宇宙”,对自然任气颐指。
在乱离中,人们所经历的是现实的痛苦和生命的忧患。
与此同时,东汉以来兴起的佛道思想逐渐取代了儒学的统治地位,玄学的“贵无”、“任诞”、“崇尚自然”之风盛行于世,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下,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同时,要求对自我的肯定,强调对个性的尊重,也即鲁迅先生名之的“人的自觉”的开始。
魏晋时期,“人的自觉”要求在心灵上获得审美和情感的满足,在文学上表现为淋漓尽致地叙事抒情,赤裸裸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陈佛土安乐,斥王化危苦”,魏晋人“敬礼莫崇,傲慢成俗”,“诎周而疵礼,谓傲放为藐世”。
一反两汉标举礼乐伦常的积习,企慕摆脱一切羁绊,追求最大限度的人生自由。
这种以“傲放相交”的时代风气,在魏晋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开始形成和蔓延开来。
但是,外表的放任往往是内在痛苦的表现。
《世说新语》专门开辟有“哀伤”一栏,记载了许多魏晋名士恸哭伤怀、一往情深的轶事,把悲哀之情的宣泄视为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透过这些,我们能窥见某些本质的东西,领悟到某种时代精神。
“人当道情”伦理观念的风行,使得魏晋六朝人多愁善感、凄恻伤怀。
以悲为美的审美心理正是在时俗风习的熏染下滋蔓起来的。
追求哀情的表现,便正是这种审美风尚的驱使。
曹植《前录序》云:“余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
”《正会诗》云:“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
宴此高堂……笙磬既设,筝瑟俱张。
悲歌后响,咀嚼清尚。
”曹丕《善哉行》云:“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吐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
”《与吴质书》云:“既妙思六经,逍遥百乐,弹棋闲设,终为六博。
高谈娱心,哀筝顺耳……”无论王公臣僚宴饮,还是文人雅士商会,或是为文为赋,他们都追慕着悲哀的美。
挽歌就成了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
挽歌古已有之,最初是挽柩人用于整齐步子的一种简单调门,而后才配以词,成为固定的葬礼歌曲。
为适应这种需要还产生了“挽歌”的专职歌手。
所谓“挽僮齐唱,悲者激摧”,从中可以看出挽歌最早是葬仪的一种程式。
但是,到了魏晋文人的生活中,挽歌却并非是纯粹葬礼的附属品,能够唱挽歌居然成了名士风流的标准之一。
《读晋阳秋》云:“袁山松作行路难,辞句婉丽,听者莫不流泪。
羊昙善娼乐,桓伊能挽歌”,时称“三绝”。
不仅如此,从当时的诗歌创作中,我们也看到文人挽歌诗的开创和流行。
《文选》选诗专列“挽歌”一类,选录陆机、陶渊明等人的诗,足以证明挽歌确属魏晋一度很流行的诗体。
其实,以哀为美这种思潮并非汉魏六朝首创,早在先秦就已萌芽。
《礼记・乐记》:“丝声哀。
”郑玄注云:“哀,怨也,谓声音之体婉妙,故哀怨矣。
”《鬼谷子・本经阳符七篇》云:“故音不和则不悲。
”在这里,“哀”是艺术美的极致,能否表现哀悲之情是评量乐器优劣、乐曲是否和谐的标准。
王充在《论衡》中也曾做过评价:“饰面者皆欲为好……文音者皆欲为悲”,“美色不同面,皆溢于目,悲者不共声,皆乐于耳。
”挽歌进入宴会也在东汉中后叶,它以悲怆声音悄悄地敲击着人们感时悼逝的心灵。
《后汉书・周举传》说:“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及酒阑唱罢,读以《薤露》之歌,坐中闻者皆为掩涕。
”《薤露》是著名的挽歌曲,“宾婚嘉令”竟然响起了挽歌之音,这反常的现象反映出衰风颓俗之下审美心理的变态。
先秦以哀为美的倾向,但本质上显示的不正是挽歌那种悲怆的情辞与普遍的“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诸”的哀绪愁肠深相契合的共鸣吗?时光飘忽之感伤,人生无常之忧虑,代表了汉末普遍的心理现实。
挽歌进入宴会,作为人们特定的时代感觉的反映,既确切地折射出社会的不安定状态,预报了动乱的政治倾向,也从一个侧面暗示着:随着人生苦难的加剧,人们正在将眼光转向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
比起东汉中后期,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更加糟糕。
战争、灾疫和政权的递变,进一步造成了人们对生命危浅的惶惑和忧惧,以哀为美,风靡一时。
因此,哀怨凄清的诗风并非仅仅是社会生活在题材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对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的是作者的“雅好慷慨”在时代审美趣味的影响下对哀美表现的能动追求;而这种审美风尚也不是“世积乱离、风衰俗忽”的现实生活的单一反映,其中还有着历史审美经验的深厚积淀。
三、悲怨文学的艺术形式将哀怨之情作为美,最初主要体现在音乐艺术中,它以其特殊的感染力激起作家强烈的情感冲动;哀感乐曲所唤起的是作家生活经验与哀怨之情有关部分的兴奋,启迪着作家对题材中哀怨情味的领悟、开发,经过不断深入、升华和主体审美情态的作用,形成了作品中的合乎目的性的内容。
此后,以悲为美的创作进入诗文领域。
就其诗文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1感时伤乱,忧国忧民。
如建安文人反映汉末动乱的史诗性作品和庾信描写的梁代“侯景之乱”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作品《哀江南赋》等。
强大的汉帝国由盛转衰直至轰然倒塌,给建安文人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露蔽平原”的血腥氛围压抑着他们,使他们心中不能平静,使他们感伤。
这种情绪在建安文人笔下得到普遍流露,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哀时悯民的伟大作品。
曹操是个靖难者,他的感伤的渊薮主要是社会动乱。
他在《薤露行》《苦寒行》《蒿里行》等作品中未能按捺住自己忧郁、感伤的情绪,国运的衰败使他发出“不戚耳往,忧世不治”的慨叹。
王粲的《七哀诗》、曹植的《送应氏》、曹丕的《令诗》等作品也都流露出同样的思想情绪。
女诗人蔡文姬则是从自身悲苦的经历中控诉了社会对人的身心的摧残,其诗篇都笼罩在感伤的气氛中,读之使人欲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感伤不是为了个人的得失和一己事业的无定,也不是一种无我精神的哀愁,而是与社会的动乱联系在一起的。
汉魏六朝是悲剧的时代,是感伤的时代。
置身于这样一个残破的现实,目睹着民族的灾难和人民命运的多舛,理想与现实、人生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每每使魏晋文人笔下缠绕着感伤的色彩和忧郁的情绪,他们的感伤蕴含着魏晋时期觉醒文人的社会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感时伤民。
21忧己患名。
这是对个人命运悲剧的感慨。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 第1期赵革萍:汉魏六朝以哀为美的悲怨文学67 之后,逢此百罹”。
平民百姓大多是被动无力地哀叹世道衰微所带来的人生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