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09b00026fff705cc170af9.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二、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医学影像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
三、学分与学时:1学分。
总学时为2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见习4学时。
线摄影、1、掌握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史。
2、掌握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的特点、组成及作用。
3、熟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熟悉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建立。
5、熟悉远程放射学系统的类型及意义。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 常规X线设备问世,为放射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X线CT机的诞生,标志着医学影像设备的革命性进展。
3.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中X线机、CT、MRI设备的特点。
4.图像存储、传输系统。
5.远程放射学系统。
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目的要求】1、掌握固定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2、掌握旋转阳极X线管组成及结构。
3、掌握X线管的特性及参数。
4、掌握高压变压器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5、掌握X线机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6、熟悉高压元器件的作用、组成及其特点。
3、中、高频X线机的构成。
4、中、高频X线机的工作原理。
5、中、高频X线机的直流逆变电源。
6、医用X线电视系统中的影像增强器。
7、摄影X线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设备【目的要求】1、掌握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熟悉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熟悉DR的特点。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CR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CR中影像板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CR中读取装置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4、DR的特点。
【目的要求】1、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2、掌握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类型和各个类型特点。
3、熟悉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4、熟悉梯度场的参数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信噪比、对比度和成像时间长短的关系。
5、熟悉梯度场的产生过程。
【主要内容】●讲授内容1、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学大纲(5篇)
![医学影像学大纲(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3c9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c.png)
医学影像学大纲(5篇)第一篇:医学影像学大纲《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影像学授课专业: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48(理论课36学时,见习课1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目的《医学影像学》是在放射诊断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传统X线检查外,还包括后来发展的B超、CT、ECT、DSA、MRI、热像图及PET等成像技术。
这些成像技术的应用原理和方法虽不尽相同,但以影像诊断疾病是共同的,且都是以相同的解剖和病理变化作为解释影像的基础。
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将临床治疗引入影像诊断中,即形成了介入放射学,更拓宽了医学影像学的应用范围,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
本课程重点介绍各个系统的X线、CT诊断,以及MRI、介入放射学的应用。
学习医学影像学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些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方法和图像的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和不同成像技术在疾病中的价值与限度,以便能正确选用。
了解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及应用指征,以利于合理应用。
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利于理解医学影像学的检查结果。
本课程特点,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大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用大量的设备图、影像图及模拟图形象而直观的显示各种影像检查的原理、图像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
各论部分以各系统为基础,分别介绍组织、器官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各种疾病的影像表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采用多媒体大课讲授形式,图文并茂,充分表现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影像表现,达到通俗易懂、显而易见的效果。
同时以相同的时间进行大量的影像病例的实习,进一步加深对影像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授课见习及实习,使学生掌握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影像表现、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各种常见病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常见病的CT及MRI的表现。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章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总论骨与关节检查方法、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表现骨与关节疾病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及结核影像诊断肺肿瘤、纵隔肿瘤影像诊断心脏及大血管影像学胃肠道检查方法及比较、急腹症、溃疡病、胃肠道肿瘤肝胆胰脾检查方法及比较、肝胆疾病影像诊断胰腺、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 3 3理论授课内容 3 3 3 3 3 3理论学时胸部检查方法及比较、正常与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3 第十二章合计头颈部影像学 35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X线特性、X线分析与诊断。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051fa63f67ec102de2bd894b.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Ⅰ前言医学影设备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主要讲授各种普通X线机、胃肠机、数字化X线机、CT机、MRI、DSA、USG等影像检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还着重介绍PACS&RIS网络的构成与应用及影像设备新技术的进展。
医学影像设备是影像产生的源泉,理解各种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影像诊断有深刻的意义,为今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6:1,即讲课34学时,见习6学时。
四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学习,让学生复习X线的发现、发生条件;熟悉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的过程,了解各种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及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三教学内容(一) 影像设备的分类;(二) X线的发现与X线机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三) CT的发明与CT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四) 磁共振现象的发现与磁共振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五)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及应用;(六)超声成像的发展及应用;(七)红外成像及激光内镜成像等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八)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设备等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九)PACS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603b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c.png)
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为医学影像检查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进行各种医学影像检查并正确解读结果。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以下能力:- 理解医学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主要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学会标准的医学影像检查流程和操作规范- 掌握不同部位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能够准确解读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并提出诊断建议2. 课程内容和安排2.1 医学影像检查原理和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X射线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超声波检查技术及其应用- CT扫描技术及其应用- MRI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核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其应用2.2 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操作和维护- X射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超声波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CT扫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MRI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2.3 医学影像检查流程和操作规范- 医学影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医学影像检查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流程- 医学影像检查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2.4 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头颈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胸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腹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 骨骼和关节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关键点2.5 医学影像检查结果解读和诊断建议- 不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的解读方法和原则-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根据影像检查结果提出准确的诊断建议3. 评估方式-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4. 参考教材- 医学影像检查学教材,作者:XXX- 医学影像学实践指南,作者:XXX- 医学影像解剖学,作者:XXX以上所述为医学影像检查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医学影像检查的理论和技能,为日后从事医学影像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影像设备教学大纲模板
![影像设备教学大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49c99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5.png)
一、课程名称:影像设备二、课程代码:XXXXXX三、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课程学时:XX学时(其中:理论学时XX,实验学时XX)五、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了解影像设备的性能指标和应用领域;(3)熟悉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操作的能力;(2)具备对影像设备进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的能力;(3)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内容:1. 影像设备概述(1)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2)影像设备的分类;(3)影像设备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2. X线影像设备(1)X光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X光机的性能指标;(3)X光机的操作与维护。
3. CT影像设备(1)CT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CT机的性能指标;(3)CT机的操作与维护。
4. MRI影像设备(1)MRI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MRI机的性能指标;(3)MRI机的操作与维护。
5. 超声影像设备(1)超声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超声机的性能指标;(3)超声机的操作与维护。
6. 其他影像设备(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2)分子影像设备;(3)核医学设备。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验法:进行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八、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2.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648ca122de80d4d8d15a4ff9.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影像设备学专业课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对各种影像设备的结构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加深对影像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只有充分掌握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成像参数才能得到优质的影像。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本实验教学大纲根据教材和理论教学大纲编写,每次实验课均由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及仪器准备和实验内容四部分组成。
二总实验教学参考学时为6学时,分三次实验课。
三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实验一X线机管电流(mA)的测量与调整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管电流的测量与调整,以及管电流调整的意义。
二实验要求掌握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电路的特点;mA的测量方法;管电流的调整方法。
三实验内容 (一)掌握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电路的特点。
(二)单相全波高压整流X线机中管电流(mA)的测量方法。
(三)GE R500B 机型摄影时无管电流显示,将毫安表串联接入加装管电流显示装置,观察选择毫安与实际毫安表显示差别,试分析原因。
(四) 了解程控机中管电流调整。
实验二数字图像及后处理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及常用的后处理方法。
二实验要求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熟悉常用的看图工具;熟悉放大、旋转、距离测量、窗宽窗位调整等数字图像后处理技术。
三实验内容 1(一)熟悉影像看图软件的操作:浏览器web终端及DICOM 工作站efilm。
(二)掌握数字图像的特点;掌握矩阵、像素及灰阶等参数的意义。
(三) 熟悉放大、距离测量及窗宽窗位等候处理技术对图像显示的影响。
实验三 CT机结构与机房布局一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CT机结构与熟悉机房布局。
二实验要求掌握CT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熟悉各部分的作用,熟悉CT机房的布局。
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
![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实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78b63cf524ccbff12184fe.png)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学(影像技术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适应我国二十一世纪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和娴熟英语水平,并具有一定医学知识和深厚的医学影像设备学与工学交叉的复合知识结构的医学影像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后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影像设备机构与公司从事医学影像技术操作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基本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培养基本技能;2.具有扎实的医学影像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应用及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专业知识;3.掌握现代医学影像学设备、成像原理及检查技术等有关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力与经验;5.熟练运用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能力。
毕业实习目的熟悉本专业工作性质,端正专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从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过渡奠定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掌握本专业基本工作内容、方法和专业技能,通过实践不断增强自学与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要求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和教学基地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所在实习单位的政治和学术活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欲望,要有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实习学生必须尊重指导教师、虚心学习,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勤备刻苦的优良学风;指导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和业务指导,从严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各教学基地和科室要把实习工作列入本单位或本科室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和安排好实习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管理,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78a07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7.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9480011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指导书:临床医学影像实验技能学,湖南科技出版社,尤昭玲主编,2004年参考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徐跃、梁碧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08月总学时:54学时理论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18学时适应专业: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影像方向)一、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常见医学影像设备如:医用X线机、CT、MRI、超声诊断仪、DSA等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成像特征、伪影产生机理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通过学习让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掌握各类主要大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及适用特点、基本检查或治疗方法,有助于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恰如其分地选择诊疗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开设本实验课的目的:1、通过实验课的学习验证理论,从而使学到的知识更为巩固。
2、通过学习亲自动手操作,对各种影像设备的结构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加深对影像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医疗仪器故障判断与维修的能力本实验课基本要求:1、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万用电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集成电路在线测试仪、电烙铁、双踪示波器、稳压电源等。
2、掌握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子器件的基本测试方法及其工作特性。
具有判断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在线器件好坏的能力。
具有分析、判断和排查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路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能选用合适的元器件或改装X线机(工频、程控、高频)电路以维修故障。
具有查阅电子器件手册的能力。
3、强调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与内容。
4、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尊重事实,并善于发现新现象。
5、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6、能独立写出严谨的、有理论分析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二、学时安排:授课内容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备注概论验证必开 1X线、CT、DSA设备验证、设计必开10MRI设备验证必开 2SPECT、PET 验证必开 1US、影像再现与PACS 验证必开 2放疗设备验证必开 2总计18三、考核:考核方式:理论考试笔试,实验课采用考核及评估方式评定成绩。
医学影像技术学与设备学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技术学与设备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ca983dbcd126fff7050b61.png)
医学影像技术学与设备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设备学【课程类型】专业课【授课对象】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代码】71104013【学时学分】理论64学时,实验26学时,4.5学分一、课程简介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
它包括:X线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热成像设备、介入放射学系统、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系统。
本教学将以X线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及X线、CT、MRI检查技术为主要内容,全面介绍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和各种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及其应用特点。
要求学生按照掌握、熟悉、了解和自学四级要求,学习各设备的相关知识,为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教师在授课时要分清主次,学生在学习时应有所侧重。
本科学生采用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选用教材:张云亭、袁聿德《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二版徐跃、梁碧玲《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二版二、教学内容与要求医学影像技术学第一章总论(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
2.掌握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的概念及其分类。
3.了解X线、CT、MRI、DSA及核医学等检查技术的应用。
4.了解PACS、远程放射学系统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1.透视、普通X线摄影、软X线摄影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2.CT检查的特点、主要用途。
3.MR检查的特点、主要用途、主要内容。
4.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特点、主要用途、主要内容。
第二章X线检查技术(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胶片特性曲线,掌握普通X线摄影位置及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
2.掌握数字X线成像CR、DR工作流程及成像参数。
3.熟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4.掌握造影检查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中的应用。
5.了解对比剂分类和使用。
6.熟悉了解X线质量的评价及管理。
(二)教学内容1.X线摄影条件:感光效应与光学密度、X线照片对比度、X线摄影条件的基本因素、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优质X线照片条件。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b8c864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2.png)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全套课程名称(中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名称(英文) :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课程编号:55000056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教材及实验指导讲义:自编学时学分:总学时学学时总学分3实验学时殳实验学分L开出时间:呈年级第上学期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选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一、程简介及基本要求医学影像设备实验教学时数为6学时,涵盖了超声诊断仪的使用以及常规X光机、X-CT x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等工作原理及其设备组成等几部分内容。
教学的具体要求有4点:1 .掌握常规X光机、X-CT s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2 . 了解常规X光机、X-CT,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设备组成,掌握评价的基本性能指标。
3 . 了解常规X光机、X-CT,核素成像、核磁共振和超声诊断仪的的基本操作。
4 .学会简单超声诊断仪的操作。
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安排两个单元的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本实验是附属于必修课《医学影像设备》的非独立开设的实验课。
目的在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医学四大成像设备有一个感性认识,更好地较全面地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四大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构造,以及了解医学成像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四大医学影像设备的构造、成像流程、重要参数以及参数对成像的影响,掌握超声诊断仪的简单操作,加深理解超声成像原理,以便更好地学习理论课程。
培养医学影像领域的专业思维,为将来从事医疗产品研发、销售维修和学习医学图象处理打下基础。
三、适用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四、主要仪器设备综合性大医院的四大成像设备、阿洛卡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五、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 .实验一以学生见习为主,教师示范、指导和答疑。
2 .实验二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讲解操作要领。
实验前学生应学习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
影像设备学-实验大纲2013
![影像设备学-实验大纲2013](https://img.taocdn.com/s3/m/576a47890242a8956bece4bd.png)
《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影像技术教研室编写时间: 2013年9月15日教务处印制2013年9月20日一、实验课程简介二、实验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参观影像科、认识X线机[实验目的]1. 了解放射科的组织形式及在医疗事业中的地位,巩固专业思想;2. 认识X线机的整体结构及功能;3. 了解X线机的组成;[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掌握X线发生装置的组成;2. 掌握X线机辅助设备的组成;3. 熟悉X的防护知识。
[实验内容提要]1. 放射科的基本组成及放射科在全院的地理位置;2. X线机一般介绍。
包括产地、功率、功能、安装时间、工作任务及使用情况;3. X线发生装置的认识。
该项包括控制台、高压发生器、高压电缆、X线管。
4.X线机辅助设备的认识。
包括摄影床及滤线器,诊视床、荧光屏及点片装置,天地轨及立柱;直线体层装置或多轨迹体层床,影像增强器及X线电视。
5.X线的防护与X线机的改进。
6.对可动机件进行操作演示。
如控制台的各旋钮的操作,电动诊视床的回转和床面升降,立柱移动滤线器振动,体层装置的运动,X线电视影像等。
[实验类型] 验证性[教学时数] 2学时[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X线机(二)高压发生器结构(示教)[实验目的]1. 识别各高压元件在高压发生器内的位置;2. 了解高压发生器内电路连接线的走向;3. 学会卸装高压硅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 了解各高压元件在高压发生器内的位置;2. 了解高压发生器内电路连接线的走向;3. 掌握卸装高压硅堆。
[实验内容提要]1. 松开高压发生器顶盖固定螺丝,将高压部件连同固定架抬出油箱。
稍微转动一个角度后,再将固定架搁在油箱上;2. 认识高压发生器顶盖上的各种标记的意义,如接线板上各种字母的含义,放电针、充气放电管的位置,高压电缆插座及其标记等;3. 识别高压元件及其所处位置;4.对照电路图找出各高压元件电路连接线的走向;5.进行卸装高压硅堆练习;6.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把杂物和水分带入油箱内。
医学影像设备大纲
![医学影像设备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183c1ecc7931b765ce1575.png)
《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医学技术系教研室制订年月日《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101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
总学时:54,其中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0。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2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像诊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使学生掌握医用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范围,并熟练的操作设备。
熟悉医用影像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2、课程教学目标:加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学习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历程基本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教学重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教学难点: 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二章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授课学时:6学时教学内容: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了解】诊断用X线机的基本组成,X线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分类【熟悉】诊断用X线机的不同分类方式第三节胃肠X线机【掌握】胃肠X线机的结构、作用;透视及点片摄影功能。
【自学】实际胃肠X线机举例第四节摄影X线机【掌握】摄影X线机的结构、作用;普通摄影及立位摄影功能。
【了解】自动洗片机【自学】体层摄影装置、心血管造影X线机第五节其他专用X线机【熟悉】专用X线机的种类及作用。
教学重点: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教学难点: 1.诊断用X线机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方法能分几种?2.胃肠X线机的组成?摄影X线机的组成?3.滤线器结构及技术参数要求?4.荧光屏结构及作用?5.其他专用X线机有哪几种?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三章常规X线机授课学时:8学时教学内容:常规X线机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X线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
![影像设备学教学大纲(三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dd9f4c3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5.png)
影像设备学教学⼤纲(三年制)《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纲课程编码:630403 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学时:144(每学期72学时)选⽤专业:⾼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能够较全⾯地了解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过程及临床使⽤现状;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安装、维修、保养等管理常识;重点掌握诊断⽤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超声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学,强化学⽣的操作技能,提⾼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培养学⽣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能⼒,使学⽣能够不断地接受和适应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满⾜基层医疗单位对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员的需求。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144学时,其中理论课时学时,实验课时学时,医院见习8学时(放射科及数字影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各2学时)。
2、课程考核⽅法与要求按照教学⼤纲要求,期终考核以理论知识闭卷考试为主。
侧重于考核学⽣对医学影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应⽤特点和影像设备管理等内容。
3、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X线设备、X线电视系统、数字X线设备、PACS系统、CT设备、MRI设备、USG设备以及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作原理、基本结构和应⽤特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安装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等。
4、见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学⽣8学时的见习,⽤于参观医院放射科X线成像设备(包括数字成像设备)、CT设备、MRI设备和核医学成像设备的结构和操作过程,以弥补校内⼤型影像实验设备不⾜,加深和巩固学⽣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章医学影像设学概论教学内容:⼀、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医学影像设备分类1、医学影像诊断设备2、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标:1、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史2、熟悉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3、重点掌握X线成像设备、超声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医学技术系教研室制订年月日 1《医学影像设备》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10123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
总学时:54,其中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0。
总学分: 3开课学期:2 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像诊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使学生掌握医用影像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范围,并熟练的操作设备。
熟悉医用影像设备的常见故障现象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
2、课程教学目标:加强本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为学习相关课程和将来从事临床实践准备必要的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2学时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历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 2(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教学重点: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及其发展教学难点: 医学影像治疗设备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 1、第二章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授课学时:6学时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了解】诊断用X线机的基本组成,X线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分类【熟悉】诊断用X线机的不同分类方式第三节胃肠X线机【掌握】胃肠X线机的结构、作用;透视及点片摄影功能。
【自学】实际胃肠X线机举例第四节摄影X 线机【掌握】摄影X线机的结构、作用;普通摄影及立位摄影功能。
【了解】自动洗片机【自学】体层摄影装置、心血管造影X线机第五节其他专用X线机【熟悉】专用X 线机的种类及作用。
诊断用X线基本装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诊断用X线机有几种分类方法?每种方法能分几种? 2.胃肠X 线机的组成?摄影X线机的组成? 3.滤线器结构及技术参数要求? 34.荧光屏结构及作用?5.其他专用X线机有哪几种?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 1、第三章常规X线机授课学时:8学时常规X 线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X线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熟悉】X线机主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对电路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电源电路【掌握】电源电路的作用。
【熟悉】电源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第三节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掌握】灯丝加热电路的作用。
【熟悉】灯丝加热电路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自学】非线性补偿;X线管灯丝加热电路举例。
第四节高压初级电路【掌握】高压初级电路的作用。
【熟悉】高压初级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自学】变压器式管电压补偿电路。
第五节高压次级电路【掌握】高压次级电路的作用。
【熟悉】高压次级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自学】高压次级电路举例。
第六节限时电路【掌握】限时电路的的作用。
【熟悉】限时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自学】使用单结晶体管和三端双向晶闸管的限时电路;JSB-23型限时器电路;XG501A型X线机限时电路。
第七节自动曝光控时电路【掌握】自动曝光控时电路的作用。
【熟悉】自动曝光控时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4第八节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掌握】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的作用。
【熟悉】旋转阳极启动、延时与保护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第九节 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掌握】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的作用。
【熟悉】X线管安全保护电路的主要元件、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常规X线机教学难点: 1.X线机整机电路结构复杂,一般应由哪些单元构成? 2.谐振式磁饱和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3.高压初级电路管电压调节方法有哪些? 4.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与单相全波桥式整流高压次级电路比有哪些优点? 5.电离室为什么要置于人体与暗盒之间?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四章程控X线机授课学时:2学时程控X线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程控X线机的基本组成、使用方法。
【了解】程控X线机的基本配置、主要特点、主要技术参数、电路构成。
第二节单元电路分析【自学】单元电路分析第三节整机电路分析【自学】整机电路分析教学重点:程控X线机教学难点: 程控X线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 51、第五章高频X线机授课学时:2学时高频X线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高频X线机的主要优点。
【了解】高频X线机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
第二节直流逆变电源【熟悉】桥式逆变的工作原理。
【了解】直流逆变电源。
第三节高频机简介【掌握】高频X线机的操作面板、高频X线机的使用方法。
【了解】高频X线机的发展概况、高频X线机的技术参数。
第四节高频机电路分析【自学】高频机电路分析高频X线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高频X线机的优点有哪些? 2.高频X线机为什么可以使高压发生装置体积、重量变小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 1、第六章数字X线设备授课学时:6学时数字X线设备教学内容:6基本要求:第一节计算机X线摄影装置【掌握】CR的结构。
【熟悉】IP板结构、成像原理、特性,读取装置结构、读取原理。
【了解】图像存储装置、评价标准、使用注意事项。
【自学】计算机图像处理。
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装置【掌握】DR的结构。
【熟悉】DR的工作原理、DR与CR的比较。
【了解】注意事项。
第三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掌握】DSA的基本结构、影像图像质量的因素以及对X线机的要求。
【熟悉】专用支架、导管床、高压注射器等的结构及使用。
【了解】数字系统、DSA系统的特殊功能、图像质量检测及注意事项。
第四节激光相机【掌握】激光相机的分类、主要技术指标、特点及功能。
【熟悉】激光相机的结构、工作原理。
【了解】集成网络影像打印系统、激光相机的影像质量控制数字X线设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数字X线成像与传统屏-胶成像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2.IP板结构及作用?3.DDR与CR比较有哪些优点?4.DSA设备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激光相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七章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授课学时:10学时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掌握】CT设备的分代。
【了解】CT设备的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
【掌握】CT设备的工作原理。
【熟悉】线衰减系数μ。
【掌握】CT的基本构成。
7【熟悉】CT用X线管的结构、参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准直器、滤过器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和图像重建系统的软件、硬件及数学运算方法。
【掌握】螺旋CT是特点,多层螺旋CT的优点。
【熟悉】滑环技术、螺旋扫描技术、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
【掌握】图像质量的参数以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
【熟悉】CT图像伪影及种类。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CT设备的分代及扫描方式? 2.CT的组成包括什么? 3.螺旋CT扫描的步骤? 4.多层螺旋CT的优点有哪些? 5.CT图像可以产生哪些伪影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八章磁共振成像设备授课学时:6学时磁共振成像设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掌握】MRI的主要特点及临床应用、分类及构成。
【熟悉】MRI主要技术参数及意义。
【了解】MRI发展简史、发展趋势。
第二节主磁体【掌握】MRI的种类。
【熟悉】MRI超导磁体、永磁磁体的材料和结构。
【了解】MRI的性能指标。
第三节梯度磁场单元【熟悉】性能与技术参数、构成、梯度线圈、梯度冷却系统【了解】梯度控制器、梯度放大器、涡流的影响和补偿、梯度系统调整的技术参数第四节射频的发射线与接收单元【熟悉】射频的作用、射频线圈的结构。
【了解】射频脉冲发射及接收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MRI流程控制单元【自学】MRI流程控制单元第六节中央控制系统8【自学】中央控制系统第七节磁共振扫描床【掌握】扫描床的结构、作用及操作。
【熟悉】床面水平横向、纵向运动装置及操作,床垂直运动装置及操作。
【了解】控制电路工作原理。
第八节超导及低温系统【熟悉】超导性与超导体、低温技术、超导环境的建立与失超保护。
第九节磁场的屏蔽【掌握】磁场与环境的相互间的影响及危害。
【熟悉】主磁体屏蔽及射频屏蔽的原理。
磁共振成像设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MRI设备的优点、缺点? 2.永磁型MRI设备有哪些部分组成? 3.超导型MRI设备有哪些部分组成? 4.MRI设备的工作原理? 5.MRI扫描床结构及运动方式?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九章超声成像设备授课学时:6学时超声成像设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超声成像基础【掌握】超声波的参数、传播特性。
【熟悉】超声波概述、衰减以及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第二节超声成像设备概述【掌握】超声成像设备的分类。
【熟悉】超声成像设备的主要参数。
【了解】超声成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医用超声探头【掌握】医用超声探头的基本结构及作用。
【熟悉】医用超声探头的换能原理、主要特性。
【了解】超声场及组合扫描方式。
9第四节B超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B超基本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了解】B 超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系统控制单元。
第五节全数字B超【熟悉】超声全数字技术。
【了解】全数字B超分析。
第六节超声多普勒成像【掌握】超声多普勒成像技术。
【熟悉】超声多普勒效应、多普勒的探头结构。
【了解】多普勒频移信号的显示、多普勒成像系统。
超声成像设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超声的生物效应有哪些?2.超声诊断仪的显示形式?3.医用超声探头的结构?4.什么是多普勒效应?5.超声成像新技术有哪些?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1、第十章核医学成像设备授课学时:4学时核医学成像设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熟悉】γ相机、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了解】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掌握】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γ相机探头。
【熟悉】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图像重建系统。
【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数据采集与显示、校正技术、性能参数。
第三节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掌握】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熟悉】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图像采集方式、图像重建。
【了解】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基础知识、校正技术、性能参数。
10核医学成像设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核医学成像的功能?2.γ相机的基本结构? 3.SPECT的基本组成? 4.SPECT的性能特点? 5.PET的探测原理?教学方法手段建议:讲授 1、第十一章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授课学时:2学时医学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节概述【了解】PACS系统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主要功能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