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成因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探析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现象与控制

探析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现象与控制

探析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现象与控制摘要:近年来,我国许多娱乐场所出现了滥用新型毒品现象的问题,主要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

由于社会转型期引发新型毒品问题、社会对新型毒品宣传、认识不够等。

面临如此多的困难,公安机关应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堵源截流,强化查缉吸、贩毒工作力度;各级部门应协作配合,落实具体措施等对策。

公安机关还是加大力度去打击控制新型毒品的流通,使得娱乐场所远离毒品。

关键词: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控制当前,在广西诸多娱乐场所中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日益严重。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毒品,“新型毒品”的滥用多发生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等。

如何去打击控制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现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娱乐场所新型毒品泛滥现象(一)娱乐场所滥用新型毒品现状1、娱乐场所新型毒品的历史性新型毒品最早滥用于20世纪6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主要在酒吧、夜总会、迪厅中使用。

90年代后期在全球范围形成流行性滥用势头,滥用群体主要是早期的摇滚乐队、流行歌手群体,但是目前,吸食新型毒品的群体已由过去以社会无业青年为主,逐步向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并向其他社会各阶层如公司职员、演员和国家公务员等扩散。

在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歌舞娱乐场所,吸食“冰毒”、“摇头丸”K粉的现象相当普遍,蔓延、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吃惊。

2、娱乐场所经营者对新型毒品的错误认识诸多娱乐场所经营者为了招揽生意、刺激消费和凝聚人气,对毒品交易和消费置若罔闻、视而不见,甚至包庇、纵容贩卖和吸食毒品行为。

在某些娱乐场所,购买摇头丸、K粉就像买啤酒一样容易,一些迪厅、夜总会还会出现从事着“陪嗨”(陪客人吸食摇头丸、K粉)职业的女孩,在“钱”和“毒”的双重诱惑下,她们给所谓的客人“助兴”,客人给什么药就吃什么药,并且保证服务到位。

甚至有些经营者安排保安人员对公安部门排查工作进行阻碍、通风报信等,例如笔者在崇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实习期间,随支队领导到凭祥市对某家娱乐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时,有一名保安人员见民警立刻转身背着民警通过对讲机把民警来意通知老板,当民警冲入包厢时,现场只有零碎的毒品残留物,而吸食者逃之夭夭了。

浅析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浅析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浅析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其对策(论文)第一篇:浅析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浅析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其对策【摘要】:吸毒问题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口号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近日有个重磅新闻,“宁财神吸毒被抓”吸毒藏毒事件在各大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报道,明星吸毒事件再次冲入人们的眼球。

歌手李代沫,导演张元,编剧宁财神等等,吸毒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明星群体之中,也蔓延于社会各阶层,而青少年吸毒更是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本文从我国目前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原因入手,论述了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吸毒问题。

吸毒问题不仅给个人、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危害,面对这一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社会问题一、青少年吸毒问题作为社会问题的界定过程第一,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

在我国青少年吸毒者的年龄以18-35周岁的人数居多,毒品因毒资消耗巨大,一般家庭根本无法承受,即使有些积蓄的家庭,也很快倾家荡产,这就必然导致家庭不和睦,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父子反目,甚至道德沦丧,六亲不认,真是“一人吸毒,全家遭难”。

而这些遭受过毒品摧残的家庭也是最早发出呼吁的。

第二,社会敏感集团及有识之士的呼唤。

对社会问题敏感度较高的群体:如学校、社区宣传队、新闻工作者、社会学家等,他们对青少年吸毒问题广泛关注,通过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到“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行动中,进一步增强全民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也让广大青少年深刻了解禁毒的重大意义,以及毒品对社会、家庭的危害。

第三,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

社会舆论与大众传播媒介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他们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途径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禁毒宣传在有效增强禁毒工作社会影响力的同时,引导人们挖掘精神内涵,从而受到理性思考的启示和教育。

第四,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

涉毒低龄化问题解析及对策

涉毒低龄化问题解析及对策

涉毒低龄化问题解析及对策当前,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峻,已逐步发展为治安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营口市西市公安分局对此项犯罪进行了统计分析,从发案的规律特点及涉毒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研判分析,解析现状及对策。

一、青少年涉毒的特点1、年龄低龄化。

从今年1月份至今,分局打击处理的涉毒人员来看,青少年很大比重,并且所占比例仍呈不断上升的势头,青少年涉毒人员所占比例和青少年涉毒人员大幅度上升的态势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文化程度低。

抓获的涉毒青少年中,基本上都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受自身素质的局限,自控和自护能力不强,加之没有受到很好的精神引导,一些低学历的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哄骗而陷入“毒坑”。

3、人数渐增长。

因受沿海地区和周边地区的影响,涉毒人数大幅增长,其中增幅最快的是青少年。

根据国际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就相当惊人。

4、毒品种类多。

目前,全市青少年吸食的毒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从缴获的毒品看,主要有“冰毒”、氯胺酮(K 粉)、摇头丸(甲荃苯丙胺)、麻古等,但又以冰毒为主。

5、吸食地点向公共场所转移。

吸毒人员过去都是单独隐蔽吸毒,现在已经发展到结伙聚集在一些固定场所,甚至在公共场所吸毒,去体验那种人多的氛围。

二、青少年涉毒的原因与影响首先,强烈的好奇心是青少年涉毒的首要原因。

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对任何事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什么事都想试一试,但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大部分青少年涉毒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觉得吸毒是件新奇、刺激的事,但不了解其毒所在,其害有多深。

其次,交友不慎是青少年涉毒的另一个诱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从涉毒青少年来看,相当一部分是因交友不慎走上吸毒歧途的。

再次,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也是导致青少年涉毒的重要原因。

比如,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自我炫耀心理,如果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给予其充分展示自我机会的情况下,他们中某些人会为了获得小群体中同伴的肯定,就会以吸毒满足自我炫耀心理。

青少年吸毒的成因与对策

青少年吸毒的成因与对策

青少年吸毒的成因与对策吸毒问题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顽症,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与手段竭力遏制毒品发展蔓延的趋势,但是,吸毒人员总数却在逐年上升。

随着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出现,吸毒人群中又多了一群相对弱小的身影─青少年。

据国家禁毒委的最新统计,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其中青少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可见,青少年吸毒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新型毒品有较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与传统毒品不同,新型毒品不被广泛认知。

许多青少年对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不了解,认为服用这些东西不会上瘾,就象吸烟、喝酒一样很平常,对身体也没什么危害。

这主要是因为苯丙胺类毒品成瘾周期比较长,并且戒断症状不明显,短时间内看不出新型毒品对人的危害,很容易使人上当受骗。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从不成熟逐步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好奇与模仿性很强,而且自控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加上我们在禁毒教育方面又存在严重不足,因而,毒品犯罪分子往往将青少年作为拉下水的主要目标。

在一些大中城市里,“毒手”伸向了青少年经常出入的网吧,游戏室、歌厅。

毒贩们先以“免费”提供毒品为诱饵,引诱青少年吸毒,等上瘾后再高价卖出进而用毒品牢牢控制住青少年。

服食毒品后对人的强烈刺激作用,以及毒品本身带有的神秘性对青少年的诱惑极大。

毒品的流通渠道非常隐蔽,青少年沾染上毒品后,一般很难被人发现。

尤其是新型毒品,来源广泛,用法简单,见效快,容易被青少年接受。

2、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情感因素决定了他们是毒品的主要侵害对象。

随着毒品的泛滥,青少年已经成为最容易受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之一,这主要是由于青少年的自身特点造成的。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是好奇感、叛逆的心理、争强好胜的情感、片面认知事物以及缺乏理智行为等等。

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主要集中在三点:首先是低级欲望的满足感,这些青少年往往把吸毒作为摆阔的一种手段,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只有有钱人才能体会到这种高级享受,甚至有些青少年把请同学吸毒、摇头作为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最有效方法,这种歪曲的心理促使他们染上毒瘾,并最终被毒品控制。

云南省青少年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古城娱乐场所个案为例

云南省青少年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研究——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古城娱乐场所个案为例

戒毒 学 员 ,2 4岁 ,男 性 。访 谈 围 绕 着 毒 品滥 用 的种 类 、年 限 , 以及 初 次 接 触 毒 品 的类 型 和 时 间 ,并 详 细 了解 了 吸食 何 种 毒 品成 瘾 的 时 间 等
等。 访 谈者 自述 :初 次 接 触 毒 品 应 该 是 在 1 6岁
成毒品问题更加突出,登记 的有 4 . 3 2万名,其 中新 登记 1 .4万名 ,多数是 2 19 5岁 以下青少 年 。
毒 品滥用 问题 。
二 、访谈者 的 自述
据 《 0 l中 国 禁 毒 报 告 》 中 截 至 2 1 年 2l 00 底 ,全 国共发 现登 记 吸毒人 员 1 4 5万名 ,其 中 5.
海 洛 因成 瘾 人 员 1 6 5万 名 , 占 6 % 。 滥 用 合 0. 9
访谈对 象 是一 名在 大理 白族 自治州 劳教 所 的
发 生致命 的危 险 。本 案 的 自述者 滥用 的毒 品 中就
的时候 ,成 绩不 好 ,但是很 喜 欢音乐 ,也认识 了

些搞 音乐 的人 ( 奏 和 唱歌 ) 都 是 和 我 差 不 弹
多 大 的年轻 人 ,和他们 在一 起感 到很 开心 ,没 有 人 在乎 我 的学 习成 绩 ,家庭 什 么 的。他们 之 中有
人 吸食麻 黄 碱 ,我 也 跟 着 吸 食 ,那 时 应 该 是 1 6
21 0 2年第 5期 N . 0 2 O 5 2 1
云南警官学 院学报 Ju om ̄ o u nn P l eOf e ed m fY n a oi fcrA ae y c l
总第 9 4期 Sm9 u 4
云 南省 青 少年 新 型合 成 毒 品 滥 用 问题研 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青少年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而其中最为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就是青少年的毒品犯罪问题。

毒品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研究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和预防对策显得非常重要。

一、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1.社会环境因素我国的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毒品犯罪具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挑战和压力。

一些青少年在追求刺激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尝试毒品。

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一些青少年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和保护,使得他们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和侵害。

2.家庭因素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道防线,然而一些家庭因素也会对青少年的毒品犯罪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家庭暴力、家庭冲突、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问题都可能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使得他们更易受到毒品的诱惑。

3.个人心理因素一些青少年由于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个人价值观问题等因素,对社会对自我要求过高,有着极大的社会压力,不能正常的面对社会生活和学业,而导致选择尝试毒品。

4.毒贩的诱导和传播目前社会上毒品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而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将毒品投放到校园、社区等青少年聚集的地方,用各种手段引诱、传播毒品,使得青少年易受毒品侵害。

1.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措施。

父母应该关注和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需求,建立和谐家庭氛围。

在家庭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态度,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需要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毒品的宣传,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和风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咨询服务。

3. 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保护,包括心理咨询、社会关爱、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青少年吸毒现象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青少年吸毒现象及社会工作介入策略
4. 凸显自我,追求时尚的怪圈 与众不同、引人关注,这是典型的青春期情结。 追求时尚与潮流,往往是处于青春期青少年所热衷 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才使一些不法之徒诱骗 这些孩子的阴谋得逞。“新型毒品,作为一种时尚娱 乐消费,已不再满足于娱乐式的功能消费,更是一种 身份地位的象征,是有钱人玩的玩意”[12]。将毒品打上 了时尚新潮的标签,成为有地位有身份的象征,这就 会让一些青少年趋之若鹜。所以就有了“我吸的是 冰,不是海洛因”这样的话语;就有了“吃了就能瘦” 的爱美追求;就有了“只图哥们一起痛快”的念头。 5. 人生观的扭曲 追求享受、及时行乐的不良的人生观,是一些青 少年走向与毒品为伴歧途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良的人 生观可能是受环境的影响,如父母就是持有这样人 生观的人,父母就是“瘾君子”;也可能因为一些不 良社会现象所引发;也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由挫败 而形成的。人生观的扭曲是主体人对现实的扭曲反 映的结果。 实质上透过这样的人生观,可以看到吸毒行为青 少年对人生的悲观与失望,这种失望是基于自己成长 过程的失败,是对自己的否定。因为自己在现实中是 如此之失败,没有骄人的学习成绩,没有让人羡慕的 工作,没有让家人感到自豪的事情发生,所以才得过 且过,乐一时是一时。不能重塑自己对人生的希望与 信心,这也是复吸率高的原因之一。当然,社会对吸 毒行为青少年标签化的刻板印象,对他们的歧视、排 斥,也是复吸率高的重要原因。
平均年龄由 2004 年的 16 岁降至 2007 年的 15 岁,被 呈报吸毒者中最年轻的仅 11 岁 。 [4]
低龄化与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且我国以前 有关报道可以看到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大多数。有 的学者在研究吸毒青少年状况的调查样本中就显示, 吸毒行为青少年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了 86.0% [5]。从 甘肃酒泉已入库的 1621 名吸毒人员中,文盲占 15%, 小学、初中文化占 50%,高中文化占 30%,大专以 上文化程度占 5% 。 [6]

浅谈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措施

浅谈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措施

浅谈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措施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一、吸毒原因分析1.强烈的好奇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不难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

据戒毒所有关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

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有关资料显示,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毒品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吸食毒品所造成的危害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毒品不仅从生理上摧残青少年,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据有关资料显示,吸毒者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

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

青少年吸毒行为和心理分析及防控对策

青少年吸毒行为和心理分析及防控对策

青少年吸毒行为和心理分析及防控对策戒毒专家告诉我们:“想不受毒品的侵害,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尝试毒品!”对于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展开研究,调查分析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寻求吸毒行为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这些原因的方法,最终达到减少青少年涉毒的目的。

一、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调查分析为了调查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我们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平时的禁毒工作经验的积累,设计制作了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时行为和心理调查问卷。

内容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家庭状况、婚姻等基本情况,对毒品、毒品的危害、吸毒违法性的认识,毒品、毒资的来源、尝试毒品的心态、场所、时间、种类,吸毒前后家庭的影响力调查等。

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为:广州潭岗劳教所、广州市戒毒劳教所、广州市第二劳教所中的强制戒毒人员2256人,广州市荔湾区帮教对象中的吸毒人员87人,医院自愿戒毒人员28人,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371份,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一)第一次尝试毒品时的基本情况调查: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调查:18-28岁的年龄段占了60%,18岁以下占了62%,青少年涉毒问题相当严重;低学历(初中以下)人员占了85%;吸毒人员中无业、待业、失业人员占了75%;单亲、离异、分居、父母双亡等不稳定家庭占了30%;未婚、离婚人员占了62%。

所有这些迹象表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18-28岁的人员是高危人群,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有充裕的闲散时间,在管理上处于真空状态的人,极易遭受毒品的侵害。

针对这部分人的管理教育,社区、家庭的教育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二)第一次尝试毒品前对毒品、毒品危害、吸毒违法性认识调查:通过调查,吸毒人员在第一次尝试毒品前,对毒品、毒品的危害、吸毒违法的认识,30%的人员表示不知道,42%以上的人员表示不是很了解,正是对毒品的无知和模糊的认识,导致了好奇心理的产生,也是导致主观上尝试毒品行为的发生。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青少年的用药问题,近来,药物滥用低龄化,特别是青少年身上问题比较严重。

滥用药物,就算治好了病,也会使身体每况愈下,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简述目前青少年药物的滥用现状,列举了影响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希望能改善目前青少年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预防措施1.引言近年来,药物滥用的多元化和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青少年药物滥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容易被各种因素影响。

而青少年的药物滥用行为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和抑郁、自杀意图与自杀尝试等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因此,了解青少年的药物滥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2.青少年药物滥用现状2014年国家药物滥用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年龄≤20岁者占10.6%,21~30岁者占49.4%,提示药物滥用者存在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且以无业、低学历、未婚男性为主。

而国外的研究也显示,药物滥用以18~25岁的青少年为主。

调查显示,青少年除吸烟、饮酒外成瘾物质使用率为1.85%~23.4%。

广东省12~19岁学生中,非医疗目的使用阿片类药物和镇静类药物的学生分别有7.5%和4.8%。

我国西南某省13.5%的学生曾有过吸毒行为,其中有40.9%的工读学生和2.5%的普通中学生曾使用过毒品。

南通市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者占3.6%,曾在无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过镇静催眠类药物者占11.7%。

2014 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九~十二年级学生有23.4%曾使用过非法药物;美国的全国药物使用和健康调查数据显示,12~17 岁青少年中有15.1%对阿片类药物存在滥用和依赖行为。

国外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的行为发生率为6.2%~20.0%;而我国也出现青少年非医疗目的使用“止咳水”和复方甘草片等精神活性药物的现象。

青少年药物滥用社会因素与预防策略

青少年药物滥用社会因素与预防策略

青少年药物滥用社会因素与预防策略青少年药物滥用:社会因素与预防策略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药物滥用不仅对青少年个人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对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讨论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社会因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策略。

一、社会因素1.1 媒体影响现代社会媒体的普及对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同种类的媒体,如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经常宣传药物的正面形象,有些甚至美化了药物的使用。

青少年接触到这些信息,可能会误认为药物使用是一种潮流或者时尚,潜移默化地受到药物的诱惑。

1.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的成长基础,也是青少年药物滥用的主要来源之一。

研究表明,家庭关系紧张、监管不力、父母药物滥用等问题会增加青少年滥用药物的风险。

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对药物使用持开放或消极态度,青少年也更容易受到影响。

1.3 同伴压力青少年往往倾向于模仿同龄人的行为。

如果他们的朋友圈涉及药物滥用,青少年会面临来自同伴的巨大压力,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滥用药物来获得朋友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伴压力是导致青少年滥用药物的主要社会因素之一。

二、预防策略2.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首要任务。

父母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父母应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学业和社交活动,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2.2 强化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庭,可以通过教育来预防药物滥用。

学校应加强对药物滥用的宣传教育,包括举办讲座、开展主题班会和组织活动。

此外,学校还应配备专业的辅导员,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3社会宣传社会宣传是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药物滥用的知识,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

这不仅可以增加社会对药物滥用的关注,也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远离药物的诱惑。

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摘要】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发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对其有重要影响。

家庭环境的稳定、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监督程度都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

学校的教育质量、师生关系以及校园安全情况也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同伴影响、媒体暴力和社会文化风气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家庭教育、建立健全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加强社会监管与教育的对策建议。

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及有效的对策建议,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成因,对策,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建议,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涉及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愈发严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而他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会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危害,也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除了个体因素外,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行为举止。

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社会则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支持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一重要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问题的成因,并探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涉毒违法犯罪的影响。

通过研究,希望能够找出导致青少年涉毒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也旨在加强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涉毒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

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

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摘要】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本文从分析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原因入手,探讨了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预防和处理涉毒问题的相应措施。

通过普及涉毒知识,增强公众对涉毒问题的认识,可以有效减少涉毒事件的发生。

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涉毒预防机制,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娱乐场所涉毒问题,实现社会的安宁与稳定。

【关键词】娱乐场所涉毒问题、背景、现状、原因分析、危害、预防、处理、应对措施、涉毒知识、公众认识、监管、预防机制、社会安全、稳定。

1. 引言1.1 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背景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是指在娱乐场所中出现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的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娱乐场所如夜总会、KTV等在城市中兴起并蓬勃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逐渐加剧。

娱乐场所已经成为毒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之一,吸毒人员在这些地方往往可以轻易获取到毒品。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娱乐场所的氛围和人员聚集的特点进行毒品贩卖,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带来严重威胁。

娱乐场所涉毒问题也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在娱乐场所接触毒品的可能性较大,这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对于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加强管理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建立预防机制和提高公众的涉毒意识,才能有效遏制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1.2 娱乐场所涉毒问题的现状目前,我国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一些夜店、KTV、酒吧等娱乐场所中,毒品的流入和使用现象普遍存在。

据统计,近年来警方对娱乐场所的毒品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娱乐场所甚至成为毒品交易的重要场所。

涉毒问题不仅危害到了娱乐场所内部的秩序和安全,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娱乐场所进行毒品交易,使得娱乐场所成为了犯罪活动的温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青少年吸毒五大原因

青少年吸毒五大原因

青少年吸毒五大原因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吸毒问题日益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对于预防和干预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以下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五大主要原因:一、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渴望尝试未知,追求刺激和冒险。

当听到或看到关于毒品的种种传说,如“吸毒可以带来极致的快乐”“吸毒能让人忘记一切烦恼”等,这种好奇心很容易被激发出来。

他们可能会认为吸毒是一种新奇、独特的体验,想要亲自尝试一下,却没有意识到其中隐藏的巨大危险。

二、错误的价值观和社交圈子一些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追求所谓的“酷”和“与众不同”,认为吸毒是一种时尚、高端的行为。

同时,不良的社交圈子也对青少年吸毒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身边的朋友、同学中有吸毒者,他们可能会受到诱惑和压力,为了融入这个圈子,获得所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选择尝试吸毒。

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中,青少年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榜样。

他们看到身边的人吸毒,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相反,可能会将吸毒视为一种社交手段,认为通过一起吸毒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关系。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冷战,或者对孩子过于溺爱、放纵,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孩子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偏差,寻求外界的安慰和刺激。

此外,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吸毒者,孩子更容易接触到毒品,并受到不良影响。

父母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对毒品持无所谓的态度,或者自身就有吸毒的行为,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认为吸毒是可以被接受的。

四、压力与挫折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挫折,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家庭变故等。

当他们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和挫折时,可能会选择通过吸毒来逃避现实,寻求暂时的解脱。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

我国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和预防对策研究毒品犯罪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青少年毒品犯罪更是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个人心理问题以及毒品供应链的扩大。

为了有效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社会教育、改善家庭教育、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并加强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

社会环境是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娱乐场所的增多、网络的普及以及人际交往的频繁,社会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管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为他们接触毒品提供了机会。

我们需要加大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首要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关键。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忙于工作的父母、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等问题,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们需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个人心理问题也是导致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青少年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焦虑情绪、自卑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使得他们对毒品产生幻想和依赖,并最终陷入毒品犯罪的泥沼。

我们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能力。

毒品供应链的扩大也是导致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国家力度加大,毒品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打击,将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市场。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将毒品直接销售给青少年,加剧了青少年毒品犯罪的严重性。

我们需要加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毒品犯罪的预防和治理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分子的链条,从根源上遏制毒品的扩散。

论文: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

论文: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

民法论文浅谈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摘要娱乐场所涉毒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如何应对新情况,有力打击娱乐场所涉毒现象,将成为公检法等机关需予以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将着重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对策。

关键词娱乐场所毒品。

娱乐场所涉毒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娱乐场所涉毒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如何应对新情况,有力打击娱乐场所涉毒现象,将成为公检法等机关需予以重视的课题之一。

一、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新特点。

娱乐场所涉毒屡禁不绝,特别是近年来“清吧”、“私人会所”、“桌游室”等新型娱乐场所的出现,娱乐场所涉毒问题日渐突出,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一)涉毒场所具有极强的封闭与隐蔽性。

一些打着“私人会所”、“清吧”、“桌游室”等幌子的涉毒娱乐场所,其设置的包房与外界隔离并且相对封闭,提供的服务也并非对所有的消费者开放,或是实行会员准入制,或是熟人介绍生人免进,或是须事先预约场所内部人员订场,取得场所确认后才被放行进入。

其严格的准入制度确保了场所的封闭与隐蔽,使其在合法的外衣下实施容留他人吸毒等犯罪行为的滋生。

(二)涉毒场所背后一般均有或大或小的保护伞。

当前毒品问题一个必须正视的关键点所在就是毒品犯罪背后的渎职犯罪。

在查获的经营时间较长的涉毒娱乐场所中,大部分场所老板均与当地管理娱乐场所的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的工作人员打过交道,私下甚至有过不正当交易,打点关系成为该行业的潜规则,也成为这些工作人员渎职犯罪的导火线。

(三)内部组织严密,反侦查意识强。

一般涉毒的娱乐场所组织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经理负责拉客陪客,服务员负责毒品调制、提供吸毒托盘和吸管的提供,专业DJ 负责操作包房音响设备打碟,播放强劲音乐为毒品吸食者助兴,门口保安人员负责放人进出,有些场所还有“编外人员”专门拿“干股”,干的是通风报信和保护伞工作。

另外,涉毒娱乐场所常安排一些人员在场所附近望风,遇有情况立即使用暗语通风报信,使场所内部人员能够及时藏匿毒品,从而躲避公安机关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娱乐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了娱乐歌舞场所青少年使用毒品造成的相关危害;其次,分析了导致欧盟国家娱乐歌舞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的成因;最后,简要介绍欧盟国家在预防和减少娱乐歌舞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以及降低毒品滥用导致的相关危害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欧盟;娱乐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
一、娱乐场所毒品滥用的危害
众所周知,毒品滥用可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

其中包括急性健康问题(如丧失知觉)和长期的健康隐患(如毒品成瘾和对大脑组织的破坏等)、过激行为和暴力、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毒品之后驾车肇事等。

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使用迷魂药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和其他替环安非他明对人体造成的近期影响包括食欲不振、口干、心跳过速、潮红等;长期影响则包括失眠、抑郁和头痛等。


二、欧盟国家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成因分析
大量研究表明,毒品使用行为与特定的个体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特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以下将简要从外部因素和个人因素两方面分析影响欧盟国家青少年在娱乐歌舞场所滥用毒品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特定的外部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对毒品滥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些因素包括,毒品是否容易获得、周围的人群是否大多吸食毒品选择吸食毒品是否与某种特定的社交活动紧密联系等。

而娱乐歌舞场所恰好大多具备这些诱因。

此外,移动的日渐便利使得人口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流动日益频繁,增大了青少年参与各国举办的歌舞集会的机会。

而盛大的音乐集会往往会伴随着狂欢,饮酒和尝试使用各种娱乐毒品的行为来“尽兴”,随之也提高了尝试和吸食毒品的可能性。

(二)个人因素
娱乐场所毒品滥用高发不仅仅是外界环境的诱发,个体因素也必须予以考虑。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情况等其他个人因素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人大多具有尝试新事物的特性,对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缺乏考虑,同时青少年人群体的“跟风”行为,都可能促使该群体较之其他群体更易受到毒品的诱惑而使用毒品。

三、欧盟国家娱乐场所青少年毒品滥用的应对措施
娱乐歌舞场所青少年滥用毒品逐步蔓延的趋势以及其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区域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在2009-2012年欧盟毒品行动纲要(EU Drug Action Plan)和近期欧盟委员会通过的决议中对娱乐歌舞场所的毒品滥用问题都有所涉及。

而欧盟各成员国为应对娱乐歌舞场所的毒品滥用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在该类场所使用毒品的现象,也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立法变革和政策调整。

(一)国际和欧盟的举措
无论是从国际层面还是在欧洲范围内,专门针对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问题的立法相对稀缺。

然而,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Narcotic Drugs )和欧盟委员会(Council of p2002年,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代表共同通过了一项针对预防娱乐用毒品的决议。

尽管未对各成员国政府设定必须承担的义务,但是其明确提出建议将此作为相关政策的优先项进行考虑。

③此外,根据欧盟2005-2008毒品行动计划的规定,各成员国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场所的毒品问题采取预防措施,其中就包括了对娱乐歌舞场所的滥用预防项目。

④该行动计划指出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的预防措施首先需要在公共健康政策的框架下制定;此外还需要与娱乐歌舞场所的行业合作,采取策略减少在娱乐歌舞场所提供非法毒品的行为。

(二)各欧盟成员国采取的应对措施
1.立法
在国家层面,欧盟成员国中没有针对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问题的预防和减少相关危害的特别立法。

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是,在规制娱乐歌舞场所的立法中对毒品使用问题有所提及。

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在那些可能导致危害社会行为的情形,法律特别规定地方机构有权对通常仅给以最低处罚的持有毒品供个人使用的行为给予较为严重的处罚。

而在荷兰,各个行政区自行建立的相关规制制度包括:规章、规则、协议,针对活动举办地的场所所有者的建议,以及与业主的协作等。

2.政策调控
大多数国家尽管没有通过立法的形式对活动组织的相关事宜作出规定,但是其对此有政策性调控。

例如在挪威,活动组织者有义务向警察报告活动的时间,场地以及预期的规模。

而相应的安保措施甚至可能包括进入活动场所之前的搜身检查,任何非法器具和毒品都将被没收。

此外,欧盟的许多国家都有通过营业资格的审核来控制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问题的相关规定。

而对毒品滥用问题而采取的最普遍的处罚体例就是吊销营业执照。

例如在爱尔兰,1997年的《执照法案》就规定:如果在其营业场所发生毒品违法行为则该场所将被永久吊销营业资格。

3.环境策略
环境策略旨在建立更为安全的空间从而减少毒品相关问题的滋生。

环境控制策略包括:控制区域内经营场所的密集度;对不同场所的营业时间进行调配,防止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密集的人群涌向街道;控制室内温度,保持良好通风,控制音乐音量等;提供免费引用水、避孕套和耳塞等;及时清除空瓶子,以及破碎的玻璃等其他一些可能威胁安全的锋利物件;对厕所等封闭空间进行不定期检查,防止意外发生;加强室内及街道照明,减少黑暗角落的毒品贩售行为等。

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还包括,改进娱乐场所和活动举办地的公共设施,如变更的士或班车停靠点从而提供更为安全的晚间交通,更好地照明和减少噪音等。

4.个体防控
个体防控主要是指针对那些经常出入娱乐歌舞场所的青少年开展的毒品及其危害的相关信息普及。

该类措施在许多地区都被广泛开展,其形式包括:向该类人群散发关于使用毒品危害的宣传手册;建立涉及该类信息的网站,为浏览者提供详尽的有关毒品,毒品相关危害的信息以及如何避免沾染毒品建议等。

四、结语
预防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并减少其相关危害,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群体,一味地“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配合有效的“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

青少年精力旺盛,好奇心强,面对各种诱惑的抵制能力差,在各种娱乐歌舞场所,鱼龙混杂,很容易受不良影响沾染毒品,并可能由此导致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给其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和整个社会都带来危害。

因此,政府要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调动各个部门的合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给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的娱乐休闲环境,使其在闲暇之余能够将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中而不至于沾染毒品。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政府在调动各部门、各民间力量开展预防和减少娱乐歌舞场所毒品滥用策略时可以考虑听取青少年的意见建议,以期制定的各项措施能够更具针对性。

[注释]
①防止青少年在娱乐和休闲时使用毒品,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第四十五界会议执行主任的报告,联合国文件号E/CN.7/2002/3:3.
②防止青少年在娱乐和休闲时使用毒品,执行主任的报告,麻醉药品委员会第四十五届会议,2002年3月,维也纳联合国文件E/CN.7/
2002/3.
③Draft resolution of the Council and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Member States 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recreational use of drugs. Cordrogue 2 Rev 3,
15.4.2002.
④Objective 9 of the EU drugs action plan 2005-08. OJ C 168,8.7.2005,p. 1.
[参考文献]
[1]防止青少年在娱乐和休闲时使用毒品,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第四十五界会议执行主任的报告,联合国文件号E/CN.7/2002/3。

[2]Amador Calafat and members of the Pompidou Group Prevention Platform,Prevention Interventions in Recreational Settings,August 2010.
[3]Babor T. F.,Caulkins J.,Edwards G.,Fischer B.,Foxcroft D.,Humphreys K.,Obot I.,Rehm J.,Reuter P.,Room R.,Rossow I.,and Strang J. (2010)Drug Policy and the Public Good. Oxford:Oxford UP.
[4]Ferrence,R. (2001),…Diffusion theory and drug use‟,Addiction,96.
[5]Draft resolution of the Council and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Member States 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recreational use of drugs. Cordrogue 2 Rev 3,15.04.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