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奥赛辅导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讲座 第六讲动物生理

第六讲动物生理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根据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纲要和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大纲(试行)要求,有关人体及动物生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免疫、调节(神经和激素)和生殖。
上述内容在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已有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这里只就竞赛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知识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生物电现象是指生物细胞膜在安静状态和活动时伴有的电现象。
它与细胞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以神经细胞为例来讨论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及产生原理(1)静息电位:细胞膜处于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如下图所示,将两个电极置于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表面任何两点时,示波器屏幕上的光点在等电位线作横向扫描,表示细胞膜表面不存在电位差。
但如将两个电极中的一个微电极(直径不足1μm)的尖端刺入膜内,此时示波器屏幕上光点迅速从等电位下降到一定水平继续作横向扫描,显示膜内电位比膜外电位低,表示细胞膜的内外两侧存在着跨膜电位差。
此电位差即是静息电位。
一般将细胞膜外电位看作零,细胞膜内电位用负值表示。
静息电位测量示意图A.膜表面无电位差B.膜内外两侧有电位差同类细胞的静息电位较恒定,如哺乳类动物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90mV。
安静时,细胞膜两侧这种数值比较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极化与静息电位都是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的标志。
以静息电位为准,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称为超极化;若膜内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称为去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向原先的极化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
从生物电来看,细胞的兴奋和抑制都是以极化为基础,细胞去极化时表现为兴奋,超极化时则表现为抑制。
(2)静息电位的产生原理:“离子流学说”认为,生物电产生的前提是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分布和浓度不同,以及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有差异。
据测定,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主要离子分布及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见下表。
生物奥赛辅导动物生理学(课件)

05 消化与吸收生理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大肠和肛门,是食 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消化腺
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 胰腺和肠腺,分泌消化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
消化道平滑肌
构成消化道管壁的主要肌 肉组织,通过收缩和舒张 推动食物在消化道内移动。
研究对象
包括各种动物,从低等无脊椎动 物到高等脊椎动物,重点研究其 生理功能、代谢过程、生殖发育 、神经调节、免疫机制等方面。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体内实验法
体外实验法
在保持动物体完整性的条件下,通过手术 、刺激、注射等方法研究动物体内部各种 生理过程和反应。
将动物组织、器官或细胞从机体内取出, 置于模拟体内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研究,如 离体器官灌流、细胞培养等。
与生物学的关系
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与生物学的其他分支如生物化学、遗传学、生 态学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生物学的发展为动物生理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手段 和方法,而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生物学的理论体系。
02 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 转运、信息传递、细 胞识别、细胞保护等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机械性消化
通过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将食物磨碎、混合并推向消化道 远端。
化学性消化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各种消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 子物质,如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等。
吸收
经过消化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循环,被机体细胞利用。 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3章 动物解剖和生理(精选.)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3章动物解剖和生理(精选.)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三章动物解剖和生理第三章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考点解读]本章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动物的各种功能及其原理和活动规律,包括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和营养、呼吸作用、血液循环、排泄、调节(神经和激素)、生殖和发育、免疫等几大部分。
根据IB0考纲细则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动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一、动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的细胞群,在机体内执行一定的功能。
动物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基本类型。
在这四种组织中,结缔组织包含的种类最多,很难分类。
1。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中的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形状规则,具有极性,细胞间质少。
上皮组织主要行使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
2.结缔组织由细胞及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起支持、连接、营养、防御、保护作用。
结缔组织是机体内分布最广、形状最复杂的组织,如皮肤上皮以下的真皮,真皮下面的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血液、肌腱、韧带、软骨和骨等。
它的特点是细胞少,细胞间质多,细胞间质内含丰富的纤维和无定形的基质。
3.肌肉组织由肌细胞(肌纤维)组成,均含有肌原纤维。
肌肉组织具收缩功能,能完成各种运动。
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骨骼肌含有大量有横纹的肌原纤维和发达的肌管系统,多核。
肌原纤维可见暗带(A)、明带(I)。
暗带的中部色淡,叫H线。
明带的中部色深,叫Z线。
肌原纤维中在两个Z线中间的一段叫做肌节,一个肌节指1/2I带+A带+1/2I带,它是组成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心肌心肌纤维有分支,核是单个的,同骨骼肌一样也有横纹,但是不如骨骼肌明显。
心肌细胞有两类:工作细胞(心房和心室的一般细胞)和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等,即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中的心肌细胞)。
生物竞赛辅导--动物生理6(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

D
课后思考: 课后思考
1,身体的正常姿势决定于多种刺激, ,身体的正常姿势决定于多种刺激, 有哪些感受器可接受刺激? 有哪些感受器可接受刺激? 2,为什么有的人易晕车,晕船? 2,为什么有的人易晕车,晕船?
3,讲述听觉的形成传导路. ,讲述听觉的形成传导路.
讨论: 当气温下降到5℃ 讨论: 当气温下降到 ℃时,人和青蛙的耗氧
一无脊椎动物的经神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经神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神经网: 2.梯形神经: 神经网: 梯形神经 梯形神经: 神经网
3.链状神经系统: 链状神经系统: 链状神经系统
注意: 注意:
①无脊椎动物神经节 的共同特征是神经细 胞体在周围, 胞体在周围,神经纤 维在中央. 维在中央. ②环节动物,软体动 环节动物, 物和节肢动物神经系 物和节肢动物神经系 统都有巨大神经
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 小脑 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12对 脑神经 对 外周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全是混合神经) 脊神经 对(全是混合神经) 间脑
"沿桥中间走" 沿桥中间走" 沿桥中间走
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
"运动感觉竖中央" 运动感觉竖中央" 运动感觉竖中央 额叶
视觉的形成: 视觉的形成: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物体反射光→ 角膜→ 房水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物体反射光 角膜 (折光系统) 折光系统) 视网膜上成像→ 视网膜上成像 倒反像) (倒反像)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成正像) (成正像) 晶状体曲度 感光细胞兴奋→ 感光细胞兴奋 视神经→ 视神经
问:眼睛如何看清物体的? 三重调节 瞳孔 眼睛如何看清物体的?
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与学习计划

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与学习计划1994--2006年9月一、培训与学习范围严格按照国际奥林匹克竞赛(IBO)纲要规定的内容、范围进行培训与学习。
根据国家冬训队要求,下列科目为第二阶段的重点内容: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与进化,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拉丁文,微生物学;需要进一步加强辅导的科目有:脊稚动物起源及演化、植物分类等科目;这些科目,要着重结合学科的实验内容进行培训与学习。
实验培训、学习根据国际奥赛纲要的内容进行。
实验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实验的科学工作技能(观察、测量、数据处理、实验预测、归纳结论、实验设计等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和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徒手切片、装片制作、动植物解剖、测量操作、检索表应用)。
仪器使用方面,对哪些先进的实验仪器要了解它们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二、培训方法培训采用自学,辅导课,实验训练,综合解题训练,考核与讲评等方式进行。
具体的做法是:1、自学(月)选手按照培训纲要细目,学习国际奥赛纲要的全部内容和规定的教材。
每一个科目将进行考核或考试。
这一阶段要求选手广泛阅读参考书和做有关练习,在知识积累方面要达到相应的优秀本科生水平。
考核试卷与评定由教练组负责。
(进度与考核见附件一)2、辅导课(月—月)对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由教练归纳、概括,使其条理化,以便选手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融汇贯通。
辅导课提倡讨论,并与实验培训和解题训练交叉进行。
每学科辅导完毕均进行一次较高难度的考核或考试。
(具体安排见附件二)3、考试和讲评由各科辅导教师分单元进行命题、评卷和讲评。
通过考核、讲评检查培训质量,进行查漏补缺(具体安排见附件二)三、培训纲要细目(仅作参考,以IBO纲要为准)(一)细胞生物学1、理论1)细胞(1)细胞膜:化学组成、结构与生理特点、物质运输方式,细胞连接(2)细胞质:A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前质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济宁一中奥赛辅导-----动物生理学

?密质:表层、坚硬
?松质:内部,疏松
骨髓
髓腔和松质内,幼年时有造血功能;成年时失去造血功能。骨骺的松质终生保持造血功能。
骨的成分
有机成分:35%,肌原纤维
无机成分:65%,钙盐
随着年龄增长,有机成分、无机成分减少,弹性、韧性和坚硬性都降低
骨骼的区分
中轴骨骼颅骨
脊柱躯干骨
胸骨
肋骨
附肢骨骼上肢骨
下肢骨
电子显微镜下:肌原纤维由肌小节构成
肌小节=粗肌丝+细肌丝收缩的机能单位
暗带:粗肌丝形成,肌球蛋白
明带:细肌丝形成,肌动蛋白
明带两个相邻的肌小节之间没有粗肌丝,只有细肌丝
Z线:明带中间有一条横向线
H区:暗带中间有一段明亮的区域,只有粗肌丝,没有细肌丝
肌丝滑动学说
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滑行,使两个Z线靠近,肌小节长度变短,肌肉收缩
关节
能活动的骨连接
基本构造
关节面
凸起的面叫关节头
凹进的面叫关节窝
关节囊
结缔组织构成,包围整个关节,连接两块骨骼
关节腔:密闭腔,内有润滑液
骨骼肌
体内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50%。
基本构成:肌纤维有血管和神经
肌肉收缩机理
肌细胞=肌纤维
肌细胞中有大量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直径1-2微米
光学显微镜下:肌纤维明显的特征是,有规则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单层柱状上皮:消化器官的粘膜、一些腺体的导管
单层纤毛上皮:小支气管、输卵管、子公内面
假复层柱状上皮:一些腺体的大排泄管,呼吸道等。
复层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皮肤的表皮、消化道及荫道等。在最下面一层为生发层,由此产生新的上皮细胞。?过度烧伤导致生发层破坏,所以不易恢复,被结缔组织取代。
经典竞赛辅导资料动物生理1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第1页 整理人:Zeeto 2010.4 QQ :285462536 E-mail :zeeto@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1. 区分刺激、兴奋与兴奋性这些概念 搭配下面的名词与概念 兴奋 能引起机体细胞、组织、器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
兴奋性 活组织因刺激而产生冲动(动作电位)。
刺激 可兴奋组织具有发生兴奋即产生冲动的能力。
2. 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1)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 RP )① 特点● 绝大多数为恒定的直流电位 ● 膜内为____、膜外为___● 不同类型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大小有区别。
② 产生机制● ____的平衡电位是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机制 ● Na +的少量扩散● _______泵的活动选择: 一般情况,Na +- K +泵每分解1分子ATP 可进行哪些离子转运活动?答( )A.3个Na +移出膜外;B.2个K +移入膜内;C.3个Na +移入膜内,同时2个K +移出膜外;D.3个Na +移出膜外,同时2个K +移入膜内。
填空: 1.C (K +膜内):C (K +膜外)=_______ ;C (Na +膜内):C (Na +膜外)=_______2.静息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____的通透性低,对___ 的通透性高,对___的通透性中等。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各种可兴奋细胞在具有一定RP 的基础之上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可逆、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
① 特点●● ● ② 产生机制● 填图:通道___,K +通道___,___流出细胞静息状态__极化____电位____通道 ____通道____电位 ____极化③ 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绝对不应期:紧接兴奋之后,出现非常短促的绝对不应期,历时0.3毫秒,兴奋性由原有水平(100%)降低到零,无论第二次施予的测试刺激的强度多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动物生理学

神经调节
特点 迅速、准确、局限、短暂。
反射弧
反射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最简单的是“二元反射”(图中伸腿的过程)
体液调节
—— 由体内的某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特殊化学物 质(主要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 hormone )经 体液运输到距离较远的部位而发挥调节作用。
动物生理学
你的热爱、努力 我的祝福、信任 脱水缩合成踏上新征程的载体
逐梦远航
第1节 生物学概述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 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 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科学。
1.研究对象:
活体~即有生命的物体
2.任 务:
正常功能活动的过程; 产生这些活动的内在机制; 各功能活动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3、常在离体及特定条件下进行。
4、阐明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普遍意义称为 “普通生理学”或“细胞生理学”;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以机体内各器官和系统为研究对象
1、研究某一器官或系统的功能;
2、研究该功能活动的内在机制、在整体 中的作用、各种因素对它的影响;
3、常用于生理学实验,以验证各器官和系 统的功能,称为“器官和系统生理学”。
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 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启前,心室的收缩
不 改变心室的容积。此时的收缩,会使室内压急剧 升高,为射血期做准备。
(2)射血期 • 快速射血期:约,射血量约占心室总射血量的2/3。 • 减慢射血期:约。 快速射血后留下的血量。
在心室舒张前期就有近70%的血液急速流 入心室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动物生理学(习题)--生物奥赛

1.(2006年全国联赛题)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下列哪种的作用最强?()。
A.唾液 B.胆汁 C.胰液 D.胃液2.某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常常伴有溃疡、牙佩出血、牙齿松动、关节痛等症状,原因是缺乏()。
A.水B.无机盐C.维生素CD.蛋白质3.胆汁的生理作用包括()。
A.在十二指肠中中和一部分胃酸,有利于食物的消化B.乳化脂肪C.促进脂肪酸的吸收D.促进维生素A,D,E,K的吸收4.人的胃不会自我消化,因为()。
A.其内壁为一层黏膜所覆盖B.胃中没有水解蛋白质的酶C.蛋白质消化酶不能水解产生它的机体的蛋白质D.分泌出来的蛋白质消化酶是无活性的酶原,只有在盐酸的作用下才会有活性 E.表皮的微小伤口迅速愈合5.某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常常伴有溃疡、牙佩出血、牙齿松动、关节痛等症状,原因是缺乏()。
A.水B.无机盐C.维生素 CD.蛋白质6.下列对肝脏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脏对糖类的代谢有调节作用B.肝脏是蛋白质代谢中负责转氨和脱氛的器官C.胆固醉是在肝脏中产生的,肝脏有调节血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D.胆汁不是由肝脏分泌的,它是由胆囊分泌的E.胚胎时期,肝脏可以产生红细胞F.肝脏有解毒作用G.肝脏参与营养物质的代谢,但却不能贮存营养物质H.红细胞死后,遗留的铁也贮存在肝脏中7.长时间行走后,脚上可能磨出了泡,用消毒针刺破该泡时会有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流出,此液体是()。
A.血浆B.血清C.淋巴D.组织液8.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到达右手必须经过()。
①心脏((1次) ②心脏((2次) ③不经过心脏④左、右肺⑤肝⑥脑A.②B.①④C.②④和⑥D.②④和⑤9.冬天某人入浴室后不久,突然晕倒,其血液动力学的原始因素是()。
A.全身血管收缩 C.血管容量增加B.心脏射血量不足 D.血流速度增加10.下列各项中流的是静脉血的是()。
A.肺动脉B.脐静脉C.肾小球动脉D.子宫动脉11. ( 2007年全国联赛题)当血压显著降低时,哪些器官的血流将明显减少?()。
江苏省高中生物生物竞赛辅导课件-动物生理学-10内分泌

不同激素发挥相反生理效应 胰岛素有降糖作用;降钙素有降钙作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Nhomakorabea血
糖
皮质醇
3、允许作用: 有的激素本身不能直接对某些器
(Permissive action) 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 但有它的存在,可使另一激素的 作用明显加强。
又称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Ⅰ和IGF-Ⅱ)
软骨、骨骼肌等细 胞上的IGF受体
GH在血中有游离型和结合型(40-45%),后者 与 生长素结合蛋白(GH-binding protein,GHBP:高 亲和力的GHBP1、低亲和力的GHBP2)结合。 ① GH受体(GH-R): GH-R二聚化后通过JAK2STATs, JAK2-SHC, PLC等途径产生多种生物效应 。 ② 生长激素介质(somatomedin,SM)或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
肽
促进MSH释放
促黑(素细胞)激素抑制因子 MIF
肽
抑制MSH释放
催乳素释放肽
PRF
31肽 促进PRL释放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PIF
多巴胺 抑制PRL释放
1. 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 2. g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 3.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 4. 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 5. growth hormone-release inhibiting hormone, GHRIH;
动物生理学 竞赛辅导资料

第一章消化第一节口腔内的消化消化过程是在口腔内开始的。
在口腔内,由于咀嚼和唾液的作用,食物成为湿润的食团,并有少量淀粉开始化学分解。
此后,食团由吞咽动作送入胃内。
一、唾液及其作用唾液由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分散舌和口腔粘膜的许多小唾液腺所分泌。
正常成人每日分泌唾液约1~1.5升。
唾液为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l)的液体,其中水分约占99%。
唾液的有机成份包括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尿素和尿酸等;无机成份有钠、钾、钙、氯、氨和巯氰酸盐等。
唾液的主要作用:①湿润和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
固体食物溶解后才能作用于味蕾,引起味觉。
②清洁和保护口腔。
唾液有保持口腔正常湿润状态的作用,能冲淡有害物质,消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或异物。
唾液溶菌酶还有杀菌的作用。
③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最适PH近于中性,氯离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
由于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口腔内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不大。
二、咀嚼和吞咽咀嚼是由咀嚼肌群顺序收缩所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受意识控制。
咀嚼时,牙齿将大块食物切割、碾磨,使食物变碎;同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而便于吞咽。
咀嚼对食物进行的是机械性加工,属于机械性消化。
咀嚼不充分,可使粪便中未消化的食物成分增多。
吞咽是使食物从口腔进人胃内的一系列反射动作。
吞咽时,首先是由于舌尖上举等动作,使食团进入咽部。
这是随意动作。
此时,由于食团对软腭的机械刺激,再引起一系列的不随意动作,包括: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使鼻咽通路关闭;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使咽与气管的通路关闭,呼吸暂停;由于喉头前移,食管上口张开,食团从咽部挤入食管。
此后,由于食团对咽和食管等处的机械性刺激,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蠕动,将食团送到胃内。
蠕动是消化管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
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
其特点为管腔内食物的前方消化管平滑肌舒张(舒张波),食物的后方消化管平滑肌收缩(收缩波);由于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不断前移,食物便被收缩波推向前(图6~1)。
全国重点中学生物奥赛教练员培训资料——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重点:比较的方法,横向(各系统器官)和纵向(系统进化顺序)脊椎动物的进化与分类(略)动物地理(略)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二,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咽鳃裂——数目增加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2, 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三胚层的出现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原条)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一)皮肤及其衍生物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中胚层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2,比较:文昌鱼:单层表皮,真皮原始结缔组织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鱼类衍生物:鳞片:盾鳞——硬鳞——圆鳞——栉鳞鳞式进化方向: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多细胞有管腺体:粘液腺(HE染色为淡兰色)浆液腺(HE染色有红色颗粒)爬行类:皮肤干燥,几乎无腺体(股腺)骨板和角质鳞片,真皮富有色素细胞(变色龙的植物性神经控制)鸟类:皮肤薄松软干,唯一的尾脂腺角质衍生物——羽色——物理性——化学性哺乳类:表皮和真皮均厚毛的结构,毛干的三层,毛色爪、蹄和指甲;角;腺体(皮脂腺和汗腺)穿山甲——角质鳞片,犰狳——骨质板二)骨骼系统:软骨和硬骨的概念并在切片上分别。
动物生理学(解析)--生物奥赛

1.解析唾液中只有淀粉酶;胆汁不含消化酶,仅起乳化脂肪的作用;胰液中含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胃液中只有胃蛋白酶。
答案C。
2.解析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龈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
答案C。
3.解析胆汁呈碱性,在十二指肠中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汁中含有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在肠内乳化成小颗粒,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有利于脂肪的分解;胆盐能促进脂肪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一醋的吸收;胆盐对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作用。
答案A,B,C,D。
4.解析因为胃黏膜细胞分泌一种略带碱性的豁液覆盖在豁膜表面,将胃液与胃的上皮细胞分隔开,而且使扩散进入勃液层的胃蛋白质消化酶失去活性。
B不对,因为胃中有水解蛋白质的酶。
C不对,胃蛋白质消化酶可以水解胃的蛋白质,但由于赫液层的保护作用使它不会与胃上皮细胞直接接触。
D不对,因为胃腺分泌出来的消化酶原是没有活性的,在胃腔中与盐酸接触后被激活。
E也不对,因为没有豁液层的保护作用,愈合的表皮也会被胃蛋白质酶所水解。
答案A。
5.解析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具有促进细胞间戮合物的形成,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
缺乏时,因毛细血管细胞间质不健全,致使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易出血,常见的是牙眼出血;骨膜下出血时,可使四肢肿胀、疼痛,即坏血病。
答案C。
6.解析 D项,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贮存于胆囊中;G 项,肝脏可以贮存许多营养物质,其余各项均正确。
答案A,B,C,E,F,H。
7.解析该液体不是从血管流出,也不是从淋巴管中流出,故只能算从细胞组织间隙中流出,是组织液。
答案D。
8.解析从胃与小肠来的血液先经过肝门静脉进人肝,再经大静脉回到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动脉进人左、右肺,经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大动脉到达右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赛辅导:(动物生理学)部分、选择题(从4个选项中选出1 个正确的,将其供码写在括号中)本人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5,总计30分)1、乙酰胆碱是怎样使突触后膜去极化的?①带正电的乙酰胆碱分子进入突触后膜;②引起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③引起突触后膜对K+通透性增加;④引起突触后膜对各种小离子(正离子)通透性增加。
答()2、下列哪种心肌组织的兴奋传导速度最快?①心房肌②房室结;③房室束④心室肌答()3、氧解离曲线右移是由于什么原因?①CO分压下降;②P H值升高③温度升高;④二磷酸甘油酸降低。
答()4、体温一词是用来表明何种温度的?①体表温度;②体核温度;③平均体表温度;④体核、体表温度的平均值。
答()5、肺泡的同缩力来自何处?①肺的弹力纤维和肺泡膜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②肺的弹力纤维和胸内负压;③胞壁弹力;④肺泡膜的液体分子层和肺内压。
答()6、促进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因素是什么?①血钙降低;②降钙素分泌增多;③血磷升高;④以上都是。
答()7、下列哪种激素是类固醇(甾体)激素?①甲状腺素;②雄激素;③降钙素;④肾上腺素。
答()8、影响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哪一种?①甲状腺激素;②肾上腺素;③生长激素;④下丘脑神经激素。
答()9、肾髓质高渗状态的保持有赖于下列何种作用?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③肾小管的逆流倍增作用;④直小血管的逆流作用。
答()10、肾小球位于肾的什么部位?①皮质;②外髓;③内髓;④皮质和外髓。
答()11、在尿形成过程中有关K+的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①在远曲小管中分泌出来;②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③由远曲小管分泌出去以交换Na+;④在盐皮质激素作用下,从尿中排泄减少。
答()12、一般情况,NS- K+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进行哪些离子转运活动?①3个移出膜外;②②2个K+移入膜内;③3个Na+移入膜内,同时2个“移出膜外;④3个NX移出膜外,同时2个“移入膜内。
答()13、下列哪一种因素能够剌激胆囊收宿素释放?①盐酸;②蛋白质分解产物;③淀粉及其分解产物;④以上都是。
答()14、对高热病人用冰帽、冰袋降温是利用何种散热方式?①辐射散热;②传导散热;③对流散热;④蒸发散热。
答()15、正常脑电图中的a波是在下列哪一种生理状态下出现的?①睡眠时;②清醒、一般工作条件;③清醒、安静、闭目条件下;④极度兴奋状态下。
答()16、有关基础代谢的下列叙述中, 哪项是错误的?( BMRB asal Metabolic Rate)①在基础状态下测疋的;②人体各种状态代谢中最低的;③BMR代表基础代谢率;④BMR用kj/h/m 2体表面积表示。
答()17、下列几种机能在人类大脑右半球哪种是占优势的①特殊感觉;②躯体运动中调节;③非语词性认识机能;④计算能力。
答()18、箭毒能阴断何种类型受体?①M型;②N型;③a ;④B。
答()19、耳蜗结构中鼓阶充满何种液体?①内淋巴液;②外淋巴液;③组织液;④血液。
答()20、同侧屈反射属于何种反射?①内脏反射;②二元反射;③多元反射;④条件反射。
答()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总计16分)1、静息时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的通透性低,对的通透性高, 对CL的通透性中等。
2、红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是一种_____________ 。
在转运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与载体特定位结合,导致载体_____________ 将葡萄糖分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
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时平台的形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内流与_____________ 外流各自所负载的正电荷大致相当。
4、肺活量= _________ + ______ _+ _5、LH与FSH的靶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主要来自,其释放的主要调节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奋。
7、由于柯蒂氏器和耳蜗神经损作引起的听觉障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聋。
8 动物界体温调节可概括为两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和______________ 调节。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括号中写“是”,错误的在括号中写“否”。
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扣1分,总分不少于0分。
)(本大题分15小题,总分15分I、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是“全或无”式的,不管膜的机能善如何,动作电位幅度均恒定。
答()2有髓鞘神经纤维与无髓鞘神经纤维比较,兴奋传导过程中消耗能量较少。
答()3、心电图的PR间期是从P波结束到R波开始的一段间隔时期。
答()4、神经干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与记寻电极处同步兴奋的神经纤维数目成正比。
答()5、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作用主要在口腔内完成。
答()6、人的主观意识不能调控血压,这表明大脑不参与心血管系统的调控。
答()7、视杆细胞的光敏感性很高。
1个光量子就可引起1个视杆细胞的兴奋,这在理论上已经到了光敏感性的最高限度。
答()8、碳酸酐酶是血浆中促进CO化学结合的重要催化酶。
答()9 、神经纤维冲动传导的最高频率大于绝对不应期的倒数。
答()10、在视网膜中,感光细胞位于最外层,离光源最远。
答()II、所有的可兴奋细胞受到剌激后都会产生去极化引发动作电位。
答()12、远视可在眼前加一凹透镜矫正。
答()13、完全切断动物的脊髓,断面以下的各种脊髓反射就会永远完全消失。
答()14、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没有影响。
答()15、人眼视网膜中黄斑中央凹区域只有视杆细胞,没有视锥细胞。
答()四、填图题(填写图上名称)(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名称1分,总计34分)1、图1为心脏活动时出现的三类图,请写出(1)~(2)的注解。
2、请为下列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血压图(图2)标记出①~⑤部分的血管名称。
3、图3说明ACTH分泌调节,请按编号①~④填上答案。
4、在图4的神经通路中,画出在剌激()作用下①〜⑤各处电信号的图形。
5、写出图5膝跳反射弧中①~⑧的名称。
5 M/时说孙崔剎9遐五、实验题(回答所提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5分)1、(本小题7.5分)应用哪些方法可延缓或制止血液凝固,为什么?2、(本小题7.5分)简述小白鼠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建立的实验步骤。
如何判断动物是否建立了此条件反射?、选择题1.④2.③3.③4.②5.①6.④7.②8.①9.③10.①11.④12.④13.②14.②15.③16.②17.③18.②19.②20.③二、填空题1.Na+K+2.蛋白质构象变化3.N<a Ca2+4.潮气量补呼气量补吸气量5.卵巢精巢6.肾上腺交感神经7.感音性8.生理性体温行为性体温三、判断1.否2.是3.否4 . 是5.否 6 .否7.是8 .否9.否10.是11.否12 . 否13.否14 .否15.否四、填图题1. (1)P波(2) Q波(3) R 波(4) S 波(5) T 波(6)心音(7)第一心音(8)第二心音(9)心房收缩(10)射血(11)快速充盈(12)缓慢充盈2.①主动脉与动脉②微动脉③毛细血管④微静脉⑤静脉与腔静脉3.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③糖皮质激素(皮质醇)④应激性刺激5.①伸肌②传入神经元③抑制性中间神经④伸肌传出神经元⑤屈肌传出神经元⑥屈肌⑦肌梭⑧中枢五.1.①血液接触光滑面,如试管内壁浸石蜡油可使血液中刘因子不易激活②低温。
将试管放入0C左右冰水中,可使管内血液中的酶活性降低。
(1.5分)③除去纤维蛋白。
用粗糙棍杆搅拌,纤维蛋白可附其上。
(1.5分)④应用抗凝剂。
肝素、抗凝血酶等。
(1.5分)4.(1.5 分)⑤除去ca2+加适量柠檬酸钠可除去血液中CaT。
(1.5分)2.①首先将小白鼠放入条件反射箱内适应数分钟。
(1 分)②正式进行逃避电击训练时,先给予无关刺激(节拍器声或灯光)3-5秒(1分), 再按下电刺激开关,给予非条件刺激(适宜的刺激强度)强化(1 分),并使两者重合10-15 秒(1 分)至动物逃入另一室时(1 分),两种刺激同时停止,这样每隔1-2 分钟重复一次(1 分),经多次重复训练即可形成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
(5分)③用非条件刺激的错后给予,来检测条件反射建立与否。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