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2bffd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17.png)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水的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式,而膜分离技术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再生水的处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从膜分离技术的概述出发,系统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优势,其次分析了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中的应用环节,最后分析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应用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指出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水处理;发展前景目前,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扩大,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都面临的一大难题。
而随着水资源问题的日益严峻化,我国已经将再生水视做了水资源的一种替代性资源。
所谓的再生水资源主要是指经过一定技术手段处理后达到特定标准的雨水、海水或者废水等,再生水的利用对于缓解我国目前的水源危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与常规的水处理工艺相比,作为二十一世纪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的膜分离技术有其特有的优势,具有处理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以及资源消耗低的优点,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相关概述1.再生水回用主要途经1.再生水回用于景观用水现今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不断加剧,为了减少优质水资源的浪费,许多城市都选用再生水运用于景观用水。
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政府以大连、天津等大城市为依托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试点。
与此同时我国还在泰安建立了再生水用于景观用水的示范性工程。
而在“十五”期间我国全面开展了以“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课题,为再生水的后续利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再生水回用于生活杂用水所谓的生活杂用水,主要包括家庭卫生用水、马桶冲洗、洗车、城市绿化以及花草灌溉等。
在人们每天的水源需求当中,仅有饮用水、煮菜和做饭的水对水质要求较高,但这只占人们日常用水的一小部分,大约为每人每天12升,而其他譬如冲厕所、打扫卫生等都无太高的水质要求,因此可以使用经过处理过后的再生水。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中的应用及膜污染研究进展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中的应用及膜污染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4889c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6.png)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中的应用及膜污染研究进展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对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离的技术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溶质进行筛选和截留,从而实现液体、气体或固体溶质的分离和纯化。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再生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膜污染研究的最新进展。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工艺。
其中微滤是一种通过孔径为0.1-10μm的膜对悬浮固体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再生水处理中,微滤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微生物。
超滤是一种孔径为0.01-0.1μm的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去除水中的胶体、大分子有机物和病毒等。
纳滤则是一种孔径为1-100纳米的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
反渗透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溶质进行截留的技术,可以去除水中几乎所有的溶解性物质,包括矿物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的应用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等特点。
其次,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质的精细控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膜进行处理,以保证水质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达到水资源的可再利用,对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膜分离技术在再生水处理中也面临着膜污染的挑战。
膜污染是指膜表面或孔道被污染物堵塞或吸附,导致膜通量下降和分离效果降低的现象。
常见的膜污染方式包括凝胶层阻塞、颗粒物淤积、有机物吸附和微生物附着等。
目前,针对膜污染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改变膜材料的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来减少膜污染的发生;采取逆洗、化学清洗和超声清洗等方法对膜进行维护和清洗;利用电场、超声波和氧化还原等方法来清除膜表面的污染物。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开发新型的抗污染膜材料和抗污染膜模块,以提高膜的稳定性和抗污染能力。
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e9e8522a32d7375a41780d6.png)
膜污染解决措施: (1)原料液预处理 在原料液中加入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预絮凝、 预过滤或改变溶液Ph值等,从而提高过滤流速。 (2)膜表面改性 制膜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可溶性高聚物,提高 膜的抗污染性能和过滤速率。 (3)错流过滤并选择合适的压降、提高过滤速率 传统过滤操作,料 液流向与膜面垂直,膜表面的滤饼阻力大,透过通量很低。而错流过滤, 流体流动平行于过滤表面,产生的表面剪切力带走膜表面的沉积物,防止 滤饼的不断积累,减轻了膜污染,提高了流过速率(图1)。
一、膜分离技术原理及分类
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膜分离通常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过程,可以做到将相对分子量为几
千甚至几百的物质进行分离。
第二,膜分离过程耗能低,大多数膜分离过程都不发生“相”的变化。
第三,多数膜分离过程的工作温度在室温附近,特别适于对热过敏物质
的处理。 第四,膜分离设备本身没有运动部件,很少需要维护,可靠度很高。 第五,膜分离由于分离效率高,通常设备的体积比较小,占地较少。
(4)膜的清洗 一般选用水、盐溶液、稀酸、稀碱、表面活性剂
、络合剂、氧化剂和酶溶液等。 (5)提高膜的耐用性 一方面要根据不同的过滤介质开发更加高
效耐用的分离膜材料;另一方面,要合理设计膜组建;此外还应注意减
少组件结构中的死角,防止物质在此堆积、变质。
Thank you!
一、膜分离技术原理及分类
三、膜分离技术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浓差极化,造成膜过滤流速下降。 在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 过膜的溶质受到摸得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高于主体浓度, 造成浓差极化,溶质析出,附着在膜表面,形成阻力层,使有效压差减小 ,透过通量降低。 (2)膜污染严重,且清洗困难。 膜污染来源于:a、浓差极化引起的凝胶层;b、溶质在表面的吸附 层;c、膜孔堵塞;d、膜孔内的溶质吸附。 (3)膜的耐用性差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22de4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5.png)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基于膜作为过滤媒介的分离方法,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混合物中的溶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膜的微孔、多孔或半透膜特性,通过溶质在膜上的分配差异,使溶质实现传递或吸附从而分离出来。
膜的通透性决定了它能够与哪些溶质有效交互,因此膜材料的研究与发展是膜分离技术进展的基础。
2. 膜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膜材料的选择对膜分离技术的性能至关重要。
目前主要有有机膜、无机膜和复合膜三种类型的膜材料。
有机膜分为聚合物膜、纤维素膜、磺化膜等;无机膜分为陶瓷膜、金属膜和无机有机复合膜等。
近年来,多孔材料、纳米材料和功能化材料等新材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1)多孔材料: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高选择性,可以通过调节孔隙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对不同溶质的有效分离,如炭材料、炭纳米管等。
多孔材料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膜的通透性、分离效率和抗污染性能。
(2)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大小效应和表面效应,可以调控溶质在膜上的传递和吸附行为,提高分离的效果和选择性。
研究者正在研究纳米孔道膜、纳米复合膜等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
(3)功能化材料:功能化材料通过改性和修饰膜材料表面,增强膜的亲水性、抗污染性和抗菌性能。
例如,添加活性炭、纳米银等抗菌材料可以抑制膜表面的生物污染。
3.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反渗透、超滤、微滤和气体分离等。
在反渗透技术中,通过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将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和微生物。
在超滤和微滤技术中,通过调节膜的孔径,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794b0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f.png)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一、膜技术的原理膜技术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对混合液体进行分离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膜的孔径和表面特性来选择性地分离和浓缩混合物中的组分。
膜分离一般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方式,通过不同的孔径和选择性来分离不同大小和性质的溶质。
膜技术比传统的过滤、沉淀和溶剂萃取等方法更加高效、节能,而且可以进行连续操作,因此在水处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微滤膜和超滤膜用于去除水中浮游颗粒、胶体、细菌等微生物颗粒,纳滤膜用于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反渗透膜用于去除水中的离子和微生物,使得水质更加纯净、清澈。
膜技术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和臭味物质,提高了饮用水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污水处理中,膜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颗粒物等,同时也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药物残留、重金属离子等,并且可以实现废水回用,达到资源化利用和减少排放的目的。
膜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中的难题。
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得到淡水的过程。
而反渗透膜作为海水淡化中的核心技术,因其高效、低能耗和不受水质变化影响等特点,已成为海水淡化的首选技术。
通过反渗透膜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得到高品质的淡水,并且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淡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1. 膜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膜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如传感器的应用、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建立等,将有效提高膜技术的操作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和维护难度。
未来膜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如利用新型材料和结构设计,降低膜的运行压力和能耗;开发绿色和可再生的膜材料,提高膜的抗污性和寿命,减轻膜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膜技术将更加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工业用水、农村饮用水、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领域,为解决全球水资源问题贡献更大的力量。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4203c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4.png)
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越来越紧张。
海洋作为覆盖地球表面70%的水域,其海水资源是我们解决水问题的无限宝藏。
然而,海水含有大量的盐分和杂质,不能直接作为我们需要的清洁用水。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膜分离技术。
一、膜分离技术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以膜作为隔离层,利用膜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和气体分离等领域。
膜的主要分类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
其中,反渗透膜在海水淡化中应用最广泛。
二、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1. 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是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其工作原理是将海水加压通过反渗透膜,使得水分子穿过膜孔径而盐离子无法通过,从而达到除盐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除盐效率高、处理量大、设备投资低等优点。
同时,该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较小,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适用于岛屿、沙漠和偏远地区等无法获得淡水资源的地区。
2. 膜结晶技术膜结晶技术是将海水通过特制的膜,将海水中的溶解物在膜上结晶形成固体颗粒,然后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获得淡水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能源消耗低、便于控制、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但是,该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膜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1)除盐效率高: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的除盐效率高达99%,可以满足我们对纯净淡水的需求。
(2)资源利用高效: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为我们节约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环境友好:海水淡化技术不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2. 挑战(1)成本高:目前海水淡化技术的设备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难以普及。
(2)水处理难度大: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杂质,对反渗透膜等膜材料的稳定性和寿命提出了高要求。
(3)能源耗费大:海水淡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如电力、热能等,需要寻找更加节能的途径。
《2024年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范文
![《2024年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ae491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0.png)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热点与进展。
二、膜分离技术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膜材料对溶液进行分离、提纯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在压力、电场、浓度差等驱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膜的孔隙或表面特性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等操作。
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多种形式。
三、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微滤和超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微滤和超滤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大分子物质,提高水的浊度、色度等感官指标。
同时,它们还可以用于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2. 纳滤和反渗透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纳滤和反渗透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等小分子物质,提高水的纯度和安全性。
它们在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废水回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热点1. 膜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目前,膜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新型的膜材料具有更高的通量、更好的抗污染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提高膜分离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
2. 膜组件与系统的优化:膜组件与系统的优化是提高膜分离技术性能的关键。
通过优化膜组件的结构、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可以降低能耗、提高产水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3. 复合膜的研究与应用:复合膜具有多种功能层,可以同时实现多种分离过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目前,复合膜的研究与应用已成为膜分离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
五、膜分离技术的进展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新型的膜材料和制备技术的研发,提高了膜的通量、抗污染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膜组件与系统的优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膜分离技术的能耗降低、产水率提高、运行成本降低。
膜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d72e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1.png)
膜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快速的工业化进程所导致的大量工业污水亟需合理的处理。
膜技术分离工业废水已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其具有处理效率高,资源损耗小的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对不同类别的膜技术对于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对废水处理技术推广有所帮助。
关键词:膜技术;MBR;污水处理引言:膜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在MBR工艺中,能充分发挥膜技术的优势,满足污水处理的要求。
目前,MBR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中还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1膜处理技术概述1.1膜处理技术概念膜处理技术就是使用过滤膜来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有害分子进行去除,提升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目前的膜处理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种类型,由于两种膜在过滤原理和处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技术人员会结合需要来进行膜技术的选择。
1.2膜技术的特点1.2.1 不会导致二次污染很多污水处理技术往往都会导致二次污染的出现,因为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其他污染物质,从而导致对水环境的破坏。
使用膜处理技术时,可以对污水中的物质进行选择性过滤,整个过滤过程中,不会有新的物质生成,仅仅是在成分比例上出现变化,因此可以有效控制因为净化所导致的二次污染。
1.2.2 具备优良的经济特性膜处理技术的应用方法比较简单,所以只需要简单的净化工作就可以完成对污水的净化工作,能广泛应用到废水的处理当中,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膜处理技术需要的经济投入较低,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
1.2.3 协调性好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需要,可以对膜的种类进行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膜之间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可以满足不同类型污水的处理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出污水处理的效果。
2 MBR工艺2.1 MBR工艺介绍MBR是膜生物反应容器的缩写,该技术使用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全新水处理技术,在应用中,包括分置式、一体式和复合式三种,其中分置式膜组件和生物反应器分开设置,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由循环泵推动进入膜组件的过滤段,然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混合液中的液体会透过膜,一些污染物组分会被膜过滤掉,实现对水的净化处理。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24a9c4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a.png)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
例如,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海水淡化,通过反渗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去除,从而得到纯净的淡水。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微孔过滤膜和超滤膜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蛋白质和细菌等。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处理工业废水,通过特殊的膜进行分离和浓缩,从而实现废水的回用和资源化。
膜分离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膜在生物分离和纯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酶、抗体等生物大分子。
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调节膜孔径、表面性质等来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具有高效、可控性强的特点。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在气体分离、有机物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天然气中的CO2回收和H2的制备,通过选择性透过不同气体的膜进行分离,实现对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中的溶剂萃取、分馏等过程,代替传统的精馏和萃取工艺。
在膜分离技术的研究方面,近年来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开发新型的膜材料,如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等,以提高膜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利用纳米技术、表面改性等手段进行膜的结构调控,以获得更高的通量和分离效果。
此外,研究人员还致力于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如电化学、光化学等,以实现新的分离方式和效果。
总的来说,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应用范围广泛,研究进展也较为迅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研究进展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61cfd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5.png)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安全、健康的饮用水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饮用水处理技术,是通过膜将目标物与水体中的其他物质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在饮用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目前最有效的饮用水净化技术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一、膜分离技术概述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运用半透膜分离与过滤原理制取物质的方法。
半透膜即为有选择性的过滤膜,能够让水分子通过,但能截留除水分子以外的高分子物质,包括溶解于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胶体悬浮物以及微生物等物质。
通常采用的半透膜分为微孔膜和超滤膜两种,其中微孔膜的过滤精度为0.1-0.01μm,而超滤膜的过滤精度则为1000-50000Da。
二、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由于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饮用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去除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主要包括沉淀物、胶体粒子等,它们是饮用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会对饮用水的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目前,微孔膜被广泛应用于悬浮物的去除。
对于胶体颗粒而言,由于其粒径较小,因此选择微孔膜可以取得更好的除菌效果。
2.去除溶解性无机盐水中溶解性无机盐包括钙、镁、钠、铁、锰等离子体,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采用离子交换、反渗透和电渗析等传统技术去除溶解性无机盐,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
与这些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特别是反渗透膜可去除大部分溶解性无机盐,是目前去盐处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3.去除有机物和微生物水中有机物污染主要包括自然有机物、人工有机物和微量有机物等。
对于这些污染物,膜分离技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膜稳定去除。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7d57a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7.png)
水电工程解决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关键之一。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新兴科技,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膜分离技术在对污水处理和净化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同时生产成本也在进一步降低,可以为水生产企业带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一、膜分离技术概述当前对于现代化的建设,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膜分离技术进行相关阐述,此技术在发展中逐渐成熟,通过各种有机分子和材料做出多孔薄膜影响整个效果,在各类小分子物质能够穿过薄膜,而大分子物质则会被阻截掉,实现有效的分离。
当前自动技术在应用到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加强水分子的减小。
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利用率较大,淡水资源不足,在生活生产中的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处理满足。
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建立节约型社会,在膜分离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多种技术进行分离的加强,促进高效用水。
二、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微滤法处理。
微滤法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是指借助溶液本身的重力作用作为引导动力,将溶液引导流经薄膜处进行处理的过程,一般在水压在50Pa至100kPa内的处理效果都能够达到要求。
由于微滤法是一种压力过滤法,微滤法所使用的薄膜会比其他薄膜略厚一些,防止出现破损和划伤的情况。
微滤法的薄膜微孔直径大约在0.1μm至20μm之间,即超过20μm的物质会被隔离在薄膜之外,对于溶液中的悬浮物和不溶于水的物质都能够有效去除。
因此,微滤法的处理过程被广泛应用在了悬浊液的处理中。
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微滤法所使用的薄膜材质有聚酰胺、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等。
薄膜的结构是将材料烧制使其表面形成一些微孔,再与生物反应器耦合后制作成可以直接使用的微滤器。
2.渗透法处理。
渗透法所使用的薄膜微孔孔径很小,一般小于0.002μm,可以实现溶剂与溶质的分离,得到的纯水多用于工业生产、化学实验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外,渗透法可以将溶液中的贵金属离子进行过滤和回收,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能够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是一种绿色环保、经济价值较高的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847cde2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2.png)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开发高效、经济、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新型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根据膜的性质和分离机制的不同,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广泛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的分离能力。
膜孔径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溶质进行有效分离。
微滤和超滤主要用于去除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等,而纳滤和反渗透则可以去除溶解性盐类和微小颗粒等。
因此,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膜分离技术具有节能的特点。
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无需加入化学药剂,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化学废物的产生。
而且,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连续操作,不需要额外的停工和启动过程,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膜分离技术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
膜的材料和孔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以适应不同水质和处理目标。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如与吸附、氧化、电化学等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水处理效果。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
通过微滤和超滤等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细菌等,提高水的透明度和卫生安全性。
其次,膜分离技术也被用于工业废水处理。
通过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小颗粒等,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
此外,膜分离技术还可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回用和资源回收等领域。
然而,膜分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膜的污染和结垢问题较为突出,会导致膜的通量下降和寿命缩短。
关于膜法水处理技术运用于农村饮水安全的分析
![关于膜法水处理技术运用于农村饮水安全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f784f50722192e4436f6b6.png)
96049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膜法水处理技术运用于农村饮水安全的分析一、膜法水处理技术的简介膜分离技术比较简单,具体是以污水作为驱动的压力,通过具有亲水性质的多微孔膜表面,水从中穿过,留下大分子杂质。
膜在过滤过程中的过滤形式多是普通方式和错流方式。
普通流动会污水穿过膜的表面,大分子杂质被筛除,此方式比较容易出现堵塞、结垢的情况,必须要回流确保膜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此外,错流过滤方式属于更为先进的膜设计技术,如污水平行于膜表面,那么水能够穿过,污染物则停留在膜的表面,污垢的形成难度增大,横向流动也使得清洗频率大大下降,适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膜法水处理方式一般应用于有机物、无机物以及病毒细菌等分离,针对一些独特的溶液体系也可以发挥重要的分离作用。
比如说,对溶液大分子和无机盐进行分离。
此种方式的分离设备也比较简便,容易操作和控制,维修保养也比较简单,和常规水处理方式进行对比而言,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处理效率非常高。
二、农村饮用水净化膜处理工艺2.1普通苦咸水淡化工艺普通苦咸水淡化工艺主要是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反渗透脱盐,以及部分原水进行掺和。
该种工艺大多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制作流程,选择一级二段的布置方式,因此系统的运行压力不低。
工艺流程方面,反渗透设备出水和部分原水进行一定的掺和,确保系统出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小于750mg/L,最终保证水利用率大约是78%,出水水质能够超过生活饮用水的指标限值。
如果原水TDS含量低于2000mg/L时,那么选取这种工艺是比较合适的。
因为浓水的TDS含量超过8000mg/L,第二段膜组件会产生结垢。
膜进水中可以适当增加一定量的阻垢剂,以避免膜结垢。
2.2高浓度苦咸水淡化工艺这种设计工艺是结合了预处理技术和反渗透脱盐工艺技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苦咸水淡化工艺,大多是选择一级二段的布置方式,因此系统的运行压力比较高。
这种工艺是指原水经过预处理环节之后,进入到反渗透设备开始脱盐,反渗透膜的脱盐率不小于96%,可对水中盐分、大分子有机物进行脱除;反渗透设备出水的总溶解性固体小于150mg/L,水利用率大约是70%。
膜分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膜分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1b39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4.png)
膜分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已经在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膜分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预测。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混合物分离为两个相互分离的部分的过程。
传统的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杂质,从而达到水的净化和再利用的目的。
然而,传统的膜分离技术存在着脆弱性、低通量、易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不断推出新型膜材料和膜结构,以提高膜分离的性能。
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兴起为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纳米膜在分离过程中具有高通量、高选择性和抗污染等优势。
除此之外,仿生膜、复合膜、多功能膜等新型膜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
这些新的发展使得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也极大地推动了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未来,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膜分离的性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
通过修饰膜表面、调控孔径大小以及优化膜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膜分离技术的选择性、通量和抗污染性能。
此外,结合纳米技术,开发出更加高效的纳米膜,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其次,节能和降低成本也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虽然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仍面临能耗高和成本昂贵的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通过改进膜材料的制备工艺、提高膜分离的能源利用率,以及开发新的低成本原材料来降低膜分离技术的成本。
另外,提高膜分离技术的抗污染性能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由于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浓度不断变化,膜分离技术容易受到污染而影响分离效果。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开发出更加抗污染的膜材料和技术,以提高膜分离技术在复杂水质环境中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膜分离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11a6b7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0.png)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一、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膜技术是利用多孔或非多孔膜对液体、气体、固体进行分离、浓缩、纯化的一种物理分离技术。
在水处理领域,膜技术主要应用于脱盐、浓缩、除污、回收等方面,其应用范围涵盖了饮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目前,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海水淡化:由于淡水资源的匮乏,海水淡化技术成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盐分和杂质,而且能够实现能源消耗低、操作简单等特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膜技术可以有效分离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工业废水的可持续利用率。
3.城市污水处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膜技术可以对污水进行高效过滤和净化,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
4.饮用水处理: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而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尽管膜技术在水处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膜污染、脆弱性、能耗高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发展:1.提高膜材料的性能:膜材料是膜技术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膜的分离效率、耐用性和成本。
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开发和改进高性能的膜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优化膜工艺技术:膜工艺技术包括前处理、分离、膜清洗等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工艺参数、操作条件、膜结构等因素,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膜分离过程。
3.降低能耗和成本: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能耗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改进设备结构和操作方式,降低能耗和材料成本,提高膜技术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4.开发新型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膜技术如纳米孔膜、薄膜蒸馏等不断涌现,为水处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053b6addccda38376baf35.png)
泛 。根据 有 关数 据 的统 计 显 示 : 国 占 5 美 O% , 目本 占l 8%, 欧 占 2 西 3%阁 。膜 的工 业应 用 领 域 如表 1
所示[ o q 。
表 1膜 分 离 的工 业应 用
工 业领 域 应 用
徐新 阳等 人用 道 了利 用 反渗 透 法 处理 垃 圾填 报
用 化学 品的途径 ;通过 该技 术不 但 能回收有 用 的化
第2 2 卷
快速搅拌器加混凝剂生产饮用水 ,当加入混凝剂为 1 g 时 , 阻力最小 , .m / 1 L 膜 电势接近 于零 , 时具有 此
很 好 的处理 效果 。
超滤技术 2 纪 8 0世 O年 代 开 始 用 于 饮 用 水 处
净化 、 浓缩 、 消毒 、 替蒸馏 、 代 副产品回收 金属 回收 、 污染控制 、 富氧 燃烧 余热 回收 、 药剂 回收、 染控 制 污 代替蒸馏 、 污染控制 、 纤维 及药剂回收
去 除有 机 和 无机 成 分 。 过 液 可作 为工 艺循 环 水使 滤
吹脱 与厌 氧 工 艺进行 预 处 理后 ,采用 膜 生物 反应 器
法 处理 城 市 垃圾 填 埋场 产 生 的渗沥 液,获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纺 织 印 染 业 工 艺 过 程 中 会 产 生 大 量 高 盐 度
(%、 > )高色度( 5 数万至十几万)高化学需氧量(o 、 cd 数万至十几万)可生化性差的废水1经过超滤只能 、 9 1 。 部分去除色度、 不能被去除小分子有机染料。 所以超
些发 达 国家 ,膜 分 离 技 术 应 用 领 域 尤 为 广
废 水 处 理 一 直 是 我 国乃 至 世 界 在 环保 方 面 一 直 关 注 和 亟 待 解 决 的 问题 ,而 利用 膜 技术 处理 废 水 . 能 得 到 可 达 标 的水 源 。 能有 效 地 利用 废 水 既 又
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2638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a.png)
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使得水处理技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众多水处理技术中,膜分离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以便读者对膜分离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膜分离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文章还将对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包括新型膜材料的研发、膜组件的优化设计、操作条件的优化控制等方面。
文章也将探讨膜分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膜污染、膜寿命短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
本文将对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行总结和评价,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推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膜分离技术原理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分离技术,已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实现对不同尺寸、形状和电荷的溶质分子的分离。
膜分离技术中的膜,根据其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
在膜分离过程中,溶液在压力驱动下,通过膜的一侧,而溶质分子则因膜的选择性阻挡作用,被截留在膜的另一侧,从而实现溶液的分离和纯化。
微滤膜主要截留颗粒和悬浮物,超滤膜则可以截留大分子有机物和胶体,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则能够截留更小的溶质分子,如无机盐、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等。
同时,膜材料的选择范围广,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需求,选择适合的膜材料和膜分离工艺。
然而,膜分离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膜污染、膜通量下降等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解决。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黄泽楷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黄泽楷](https://img.taocdn.com/s3/m/9d3bc5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0.png)
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黄泽楷发布时间:2023-06-02T05:45:46.805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6期作者:黄泽楷[导读] 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同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导致了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优缺点。
身份证号码:44522419960204xxxx 摘要:随着人类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同时,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导致了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环境工程;水处理;应用引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工程领域。
膜分离技术通过特殊材料制成的半透膜将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实现水的净化和回收。
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
通过优化膜分离技术的操作条件、预处理工艺、清洗和维护频次以及膜组合等方面的策略,可以进一步提高膜分离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实现更加高效、可靠、环保的水处理。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将混合物分离成两个或更多的组分的一种分离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溶液中不同物质分子的大小、形状、电性、亲疏水性等特性,在压力、浓度梯度或电场作用下,使其中一部分物质通过膜孔洞,而另一部分物质则被阻挡在膜表面,从而实现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逆渗透、气体分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班级:环境工程10-1
姓名:王艳琪
学号:10036128
日期:2012/12/25
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分类、特点,综述了超滤、反渗透的原理及其工业应用,提出了膜分离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膜分离、超滤、反渗透。
引言
膜分离技术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 年代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作为新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方法,与传统分离操作( 如蒸发、吸附、萃取、深冷分离等) 相比较,过程不发生相变,可以在常温下操作,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简单等特点,受到世界各技术先进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促进膜技术迅速发展,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广泛应用于纯水生产、海水淡化、苦咸水淡化、锅炉脱盐水、含油废水等处理过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介绍膜分离技术在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面的几项应用做简单说明。
1、膜分离过程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膜分离是以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膜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一种或多种推动力,使原料总的某些组分选择性的优先透过膜,从而达到混合物的分离和产物的提取、浓缩、纯化等目的。
膜分离过程有多种,不同的分离过程所采用的膜及施加的推动力不同。
表1【1】列出了集中工业应用膜过程的基本特征及适用范围。
表1.几种工业化膜过程的基本特征
过程膜类型推动力传递机理透过物截留物
微滤(0.05-10μm)均相膜、非对称
膜
压力差筛分
水、溶
剂溶解
物
悬浮物
微粒、细
菌
超滤
(0.001-0.05μm)非对称膜、复合
膜
压力差微孔筛分
溶剂、
离子及
小分子
生物大
分子
反渗透
(0.0001-0.0 01μm)非对称膜、复合
膜
压力差
优先吸附、毛细
孔流动
水、溶
剂溶解
物
溶剂、溶
质大分
子、离子
渗析非对称膜、离子
交换膜
浓度差扩散
低相对
分子质
量溶
质、离
子
相对分
子质量
>1000
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电位差反离子迁移离子同离子、水分子
膜电解离子交换膜电位差、
电化学反
应
电解质离子选
择传递、电极反
应
电解质
离子
非电解
质离子
气体分离均相膜、复合
膜、非对称膜
压力差、
浓度差
筛分、溶解-扩
散
气体
难渗气
体
渗透汽化均相膜、复合
膜、非对称膜
压力差溶解-扩散蒸汽
难渗液
体
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膜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与其他方法相比能耗较低,能量转化效率高;
(2)膜分离可以在常温下进行,特别适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
(3)通常不需要投加其他物质,可节省化学药剂,并有利于不改变分离物质原有的属性;
(4)在膜分离过程中,分离和浓缩同时进行,有利于回收有价值的物质;
膜分离装置简单,可实现连续分离,适应性强,操作容易且比较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2】
2、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主要应用
下面以超滤和反渗透为例介绍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2.1超滤
超滤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 以膜两侧的压力差为驱动力, 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 在一定的压力下, 当水流过膜表面时, 只允许水、无机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膜, 而阻止水中的悬浮物、胶体、蛋白质和微生物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是目前保障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的最有效的技术,故该技术常用于饮用水的净化;【3】在采用双膜法进行海水淡化和苦咸水淡化方面,超滤膜常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系统,最终的出水水质优于饮用水标准;在分离前进行絮凝和常规过滤等预处理后可采用超滤的方法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膜分离法几乎适用于处理所有的制浆造纸废水,特别对于漂白废水的毒性、色度和悬浮物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对于在工业废水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重金属废水,利用超滤不仅可以使废水达标排放,而且还可以回收有用物质;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超滤膜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在焦化废水、制药废水、制糖废水、含酚废水、乳化液废水、啤酒废水、味精废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4】。
超滤膜的研究重点今后应集中在如下方面: 开发以超滤为核心的组合水处理工艺, 研究更加经济、有效、可行的多种膜法组合技术, 优化工艺参数, 推广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研究膜改性技术, 努力提高通用膜的综合性能, 提高膜的通量、强度、耐污染能力、使用寿命等, 采用不同工艺开发高截留性能的膜,
并研究耐热、耐溶剂、耐酸碱和抗污染的膜品种; 进一步改进现有膜组件制备工艺, 发展组件和系统配置技术, 严格制备和检测工艺标准,生产高质量产品并使之规模化; 加强膜污染和膜清洗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推广。
2.2反渗透
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常指水)通过反渗透膜(一种半透膜) 而分离出来,是依靠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5】现如今则依赖其筛分原理广泛应用于各种液体分离系统,该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技术,依靠压力推动将水和离子分离, 从而达到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该过程无相变, 一般不需加热, 能耗低, 具有运行成本低, 无污染, 操作方便运行可靠, 产水水质高等诸多优点。
首先反渗透系统脱盐率高, 单支膜脱盐率高达99%, 系统脱盐率达98% 以上; 反渗透系统和离子交换系统相比, 反渗透系统节约90% ~ 95% 以上的酸, 且其本身不消耗碱, 大大节约了酸碱的开支; 反渗透系统节约大量酸碱, 这有利于减轻废酸、废碱对城市地下水水源的污染, 环保效益相当明显;反渗透系统适用水源范围宽,:反渗透技术的开发起初是为了使海水淡化,同时也是海水淡化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在淡化过程中不仅把海水中大部分的盐截留在浓缩海水中而且也把海水中大部分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有机物质如氯气消毒过程产物的卤代烷、病毒、细菌等均截留下来,【6】因而淡化水质十分优良。
现在,反渗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饮用纯净水的制取,矿泉水的净化,饮料用水药厂用水的制备等。
反渗透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的应用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应用将越来越广,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总结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方法,在技术进步、产品结构调整、节省能源及污染防治方面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能力。
但目前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仍受到几个方面的制约:膜产品的价格;膜污染;膜分离性能的提高等。
如果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很好的得以解决,膜分离技术将会在水处理方面有更
加重要的应用,而这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试验来改进。
可
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膜分离技术将更加完善,它将在水处理过程中更加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胡洪营、张旭、黄霞、王伟 2011
[2]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胡洪营、张旭、黄霞、王伟 2011
[3]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s of Ultra Filtration Technology to Water Treatment LI Lin lin, Xu min, GAO Li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Nov. 2010
[4]APPLICATION OF ULTRAFILTRATION AND NANOFILTRATION FOR TREATMENT OF
RURAL MICRO-POLLUTED WATER YANG Xin-xin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Aug. 2008
[5]ManamJSanderson E.Membrabe bioreactors,In:Water Treatment:Membrane Process [M].Megaw Hill(Ed)1996,Chapter 17
[6]Roberts J A,Sutton P M,Mishra P N.Application of the 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 system for combined sanitary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J] .Int.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2010,46: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