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国际经验。本文拟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两方面详细分析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点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便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
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知,没有统一,但从根本上讲其认识还是有一致之处的,那就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即它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入手,在实施过程中又是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一)培养目标方面
自从1998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于2004年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培养目标方面,各高校都改变了过去精英教育阶段以单一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做法,而从本校、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出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1.研究型人才
目前高等教育虽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来完成的。因此,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入“985工程”和部分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要坚持精英教育标准,培养研究型人才。许多定位于研究型的重点大学都在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把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等特点的各个行业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作为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北京大学提出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
2.高级基础型人才
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
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早在1986年,在苏步青、卢嘉锡、朱光亚等老一代科学家倡议下,在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国家大力实施“863计划”,教育部也作出建立基础学科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和保护基础人才培养的重要决策。在“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支持下,从1991年起陆续建立了83个“理科基地”;1994年批准建立了51个“文科基地”,13个“经济学基地”;1996年批准建立45个“工科教学基地”。这些基地是经过重点大学申请、专家评审、教育部批准而建立的,涉及77所重点大学。各校拥有各基地点的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基础研究与教学的水平与实力。这些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推动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更新,为高等学校各学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其他高校和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这些基地的教学改革虽各具特色,但都注重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开展早期科学研究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和造就在21 世纪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的优秀人才、促进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意义。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办学七年显见成效,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科学培养了富有创新意识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优秀人才,也为与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培养了具有开拓精神和良好理科素养的新型人才。南京大学根据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要求,确立基础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从1989年起建立了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采取以学科群打基础、贯通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办法,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后备力量。1997年,又在原有的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基础学科教育学院,推广强化部的办学模式,扩大强化部的影响。
3.复合型人才
随着科技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趋势日益明显;而社会的快速变化,又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因而许多大学都倡导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是进行跨学科培养。为培养基础深厚、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条重要途径。武汉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教学资源优势,打破单一专业培养界限,利用跨学科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自1992年9月开办中法经济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以来,武汉大学又先后开办了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世界历史试验班、WTO试验班、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中法合作法语-法学双学士学位班等8个跨学科培养试验班,创立了多种学科复合、教学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些试验班按照跨学科打通培养的原则,重新调整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其基本特征是学科复合、专业交叉、基础打通。①
二是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双专业制培养。目前,主辅修、双学位教育、双专业培养已成为许多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学生所选修的辅
修专业应与自己的主修专业属跨学科大类的不同专业,学习了辅修专业的课程,并全部达到规定学分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为保证双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还要求参加双学位学习的学生必须通过第二专业两门课程的同等考试,完成第二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和毕业答辩,方可获得双学位。北京大学从2000年至2004年,获辅修和双学位证书的毕业生占到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中国政法大学实行双专业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完成入学专业全部学分的2/3以后,可以同时选修第二专业的课程。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如果完成和入学专业不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两个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毕业时可以获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和两个学科的学士学位证书。②青岛海洋大学在双专业改革中要求学生修读另一专业的总学分为50学分的12门专业主干课程,并参加该专业的毕业实践。③
三是特长+专业。有些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了跨学科、跨专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即“外语+专业”、“法律+专业”、“经济+专业”以及“工科+经济+管理”等形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是以一种更为普遍的主辅修制度来实现的,鼓励学生主辅修结合,培养“一专多能”。这就使得学生的就业适应面更宽,适应能力更强,更加符合市场快速变动的需要。比如山东大学就是通过英语与国际贸易、英语与国际政治、英语与法学、金融与数学、医学与生物学、医药与生物学、医学与英语、计算机与商务、公共卫生与法学等学科专业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
四是文理交叉、理工融合。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融通汇流的趋势日益彰显,反映在人才培养中,就是在一个专业中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其中比较典型的实现方式是理学与工学融合。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理工科教育格局中,理工分离、重工轻理现象比较普遍,这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调整我国现有的理工科教育格局,促进理工互动与理工融合的新理工科教育模式,已成为许多大学的改革目标。北京邮电大学在教学改革中确立了“工借理势、理势工发、亦理亦工”的理工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交通大学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提出以理工融合为专业特色,全面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模式。湖南大学进行了理学与工学融合的探索,继2001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项目——基础化学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之后,又进行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融合,两个专业的研究生按一级学科培养——按“完全融合模式”培养,本科生则尽量按“准融合模式”培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目标中明确定位为以工科为主、理工融合、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重点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将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受到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的理工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西安科技大学在2002年修订1999版培养计划时的原则之一是“扩大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的交叉”,努力做到理工融合、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4.个性化人才培养
我国高等教育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上,往往用单一的管理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划一性有余而特殊性不足。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已成为许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