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10)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囚绿记》全文,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的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囚绿记》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分析和欣赏《囚绿记》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探讨文章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文学特色分析,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把握,情感表达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叶被囚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由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巩固词汇。
3. 作者和背景介绍:介绍陆蠡及其创作《囚绿记》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文章分析: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深入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典型题目,指导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囚绿记》2. 主要内容:生字词、作者介绍、文章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3.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黑板空间,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词语:束缚、羁绊、执着、憧憬。
(2)分析文章中“囚绿”和“放绿”的意义。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略。
(2)囚绿:束缚、禁锢;放绿:自由、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阅读陆蠡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绿”的象征意义。
2. 理解作者对“绿”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难点:理解“绿”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与绿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在生活中的意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囚绿记》。
2. 新课呈现(20 分钟)
-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
-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 学习文章中的生字词,如“淅沥”、“婆娑”、“涸辙”等。
- 引导学生分析“绿”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绿”的情感。
3. 课堂练习(10 分钟)
-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绿”的理解和感受。
- 选小组代表发表观点。
4.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文章的主题、“绿”的象征意义等。
5. 课后作业(5 分钟)
-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绿色的印象。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通过朗读和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 (10)
1.以情感线索为基点,重点剖析中心环节 “囚绿” ,引导学生探讨“绿”的一般象 征含义和深层象征义。
“绿”的一般象征含义:生命、希望、慰安、快 乐 “绿”的深层象征含义:对自由光明的追求。
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 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 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 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太平洋 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 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 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 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 时年34岁。
陆蠡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找出本文的写作思 路及其相对应的情 感变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体研读
既然题目为“囚绿记”,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 “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 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 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用与 “囚绿”形式相同的动宾短 语概括。
局部探讨: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后来为什么又放绿?
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 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 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 “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 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 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故珍重开 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 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 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 《囚绿记》。
日军残害中国人民 1937年卢沟桥事中变国人民奋起抵抗
1937年“卢沟桥事变”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 将情与景联系起来的?
情
托物言志
完成教学重点 景
2023囚绿记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5篇)
2023囚绿记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5篇)囚绿记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学习目标:1、读一读2、画一画3、说一说4、赏一赏重点和难点1、掌握象征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导入:你喜欢绿色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1、用“.”圈出文中生字、难字;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__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四、理清层次在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寻绿(1 - 4)赏绿(5 - 7)囚绿(8 -12)放绿( 13)怀绿( 14)五、研读课文: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六、探究写法;1、【知识链接】①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②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__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七、拓展延伸:1、__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
囚绿记公开课一等奖教案2学习目标: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__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优秀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进入高中以来,学生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尤其是在文中做圈点、批注的方法特别重要;但高一的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不是很强,这时就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使用这一方法。
【教学目标】1、方法目标——从解读题目入手,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知识目标——概括作者笔下“绿”的特点,理清“绿”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多元解读文章主题,感受优秀作品恒久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由“遇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升华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批注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9月23日,5天前,9月18日的警报声大家还记得吗?当天我们鸣起警报声既是哀悼沉痛的历史,也是警醒世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
9月份还有一个沉甸甸的日子——9月3日,同学们知道它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请看大屏幕: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所以说,从2014年起,每一年的9月3日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今天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位抗战革命烈士,他就是《囚绿记》这篇文章的作者——陆蠡。
二、首先我们来缅怀英雄——陆蠡。
(请一位同学大声的朗读大屏幕上作者简介)(1908一1942),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
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巴金认为他是一位真诚、勇敢、文如其人的作家。
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
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1942年4月13日,陆蠡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在金华被扣,日本宪兵队追踪到上海,查封了书店,没收了全部《文学丛刊》。
陆蠡不顾胞妹的劝阻,亲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关押。
不久被日本宪兵拘留,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临刑时年仅34岁。
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优秀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优秀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优秀教案高一下册语文《囚绿记》优秀教案(精选)教案其实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教案标题:《囚绿记》教案一等奖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囚绿记》,学生将了解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
2. 提问学生对于文化革命的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阅读理解:1. 学生阅读《囚绿记》的第一章,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3. 学生阅读《囚绿记》的其他章节,并完成相关阅读理解题,以巩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批判性思维: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扮演小说中的不同角色,讨论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并探讨他们在文化革命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要冲突和反思,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和表达: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项目,要求他们选择一个主题,例如友谊、自由、权力等,通过创作短剧、绘画、写作等形式来表达他们对该主题的理解。
2. 学生展示他们的项目,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
评估:1.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囚绿记》的书面作业,包括对小说主题的分析和个人观点的表达。
2. 教师进行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的评估,并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
延伸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其他与文化革命相关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写作,展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学术能力。
教学资源:1. 《囚绿记》小说文本2. 阅读理解题和讨论问题3. 角色扮演活动指导材料4. 创造性项目指导材料5. 评估表格和反馈表通过以上教案步骤,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囚绿记》这部作品,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个教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国家一等奖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梳理,借鉴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对写作线索的归纳,完成对情感线索的梳理。
通过设问、追问、情节设置来解读文章主题,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多层主题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倔强,学习作者寄托于其中的民族气节。
通过深度解读文本,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理性地看待“爱”的方式。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高一(5)班,是一个文科普通班,这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但是课堂上很灵动,很活泼,很有表现力。
重点难点:通过设问、追问来解读文章主题,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多层主题内涵;完成生命教育。
借助对课文中蕴含的多层主旨的解读,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教会学生理性地、辩证的看待“爱”。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设置情境,以短片《绿》启发学生的遐思,启发学生畅谈自己对绿色的解读活动2【讲授】交代学习目标评论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
本节课目标为:1.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
总结思维导图。
2.品析文字,解读作者在文字中的自我3.个性化解读,探寻文章的主题内涵。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梳理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随着他对这抹绿色的行动有变化吗?请整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
1.小组合作:整合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用思维线索图表现出来。
2.小组展示成果活动4【讲授】品析文字,找寻心声1.这常春藤本是常见之物,却让作者如此矛盾。
一个如此平常的举动,一个如此平凡的植物,何以下笔成文呢?还能与现代散文公认的大家之作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相提并论,你是怎么理解的呢?2.教师小结,设问:这小小的一抹绿色的常春藤就是他写作的突破口。
作者在文章中的所要传递的心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作者的心声。
《囚绿记》教案优秀
《囚绿记》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具体内容为《囚绿记》。
本文通过对一片绿藤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由的渴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学习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会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通过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抽象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绿藤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绿色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课。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思考文章主题。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讲解作者如何通过绿藤表达情感。
4. 例题讲解:分析文中关键句子,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抽象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身边的事物,尝试用类似的方法表达情感。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囚绿记》2. 作者:陆蠡3. 主题思想:生命的感悟、自由的渴望4. 艺术特色:象征、寓意、对比5. 语言风格:含蓄、深刻、优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感悟。
2. 答案示例:以一只蝴蝶为例,描述它在花丛中飞舞的场景,表达出对自由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抽象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描绘自然事物的文章,如《荷塘月色》等,进一步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示例的引导性。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四、拓展延伸
1、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变成伤害的爱?
2、我们现在还需不需要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探讨、交流。
理解文章现实意义,有所收获。
五、总结
象征手法;坚韧不屈的品格
再次领悟文章深刻的情感。
体味手法,加深理解
六、作业
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和收获体验
练笔,加深理解
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形成初步阅读体验,提出疑问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学会质疑
三、合作探究,解答疑惑
1、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绿藤?
2、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3、11段,绿藤快要死了,作者“同情它”,为什么不放走它?
4、在侵华战争全面开始之际,作者写了赞扬绿坚强不屈的文章,有没有什么深意?
速读勾画,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展示成果,引导点拨,达成共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导入
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一株曾经感动过你的绿色?它可能是在干旱盐碱事物沙漠上屹立千年的胡杨;也可能是雷劈斧凿后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大树;也可能是在板结的土地上茁出新绿的嫩芽。今天,一起感受陆蠡笔下的一枝之绿
回顾以往经历,引发思考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
《囚绿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赞颂。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研读、合作探究、引导点拨、多媒体教学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探究文章的思想情感和“绿”的象征意义,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提升。
教学设想: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由品味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语句入手,通过几看课题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赏悟能力。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走进陆蠡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美。
神游荷塘,我们品味到月色下缕缕的荷香;独立朔漠,我们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壮;夕阳西下,我们咀嚼到“古道西风瘦马”的苍凉……在文学里融入自然,总会别有一番风味。
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一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品读课文、体悟情感1. 检查预习,解读字词piēhézhéxǐyàxīsuōyīxùn瞥见涸辙移徙揠苗助长淅沥婆娑猗郁蕈菌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呢?读一篇散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抓住文章的线索,下面让我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勾画出有关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①绿指什么?(常春藤-爬山虎)②作者为什么要囚绿?(爱绿)③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④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线索)3. 美读课文,感受“绿”意(1)提问:作者为什么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学生自由朗读并圈点批注,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指导朗读5-7段。
(2)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来造句。
4.精读课文,品味“情”感(1)过渡语:是啊,绿色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寂寞而又温柔,犹如温润的玉在胸中融化。
《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作为必修二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梁实秋的《囚绿记》将生动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自由。
我们认为自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利,但是它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的,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教师可以通过这篇小说来讨论这个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由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们能够加深对自由的认知,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自由权。
3.学生们能够提高理解英语文本的能力,并通过朗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二、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主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教师应该先介绍一下“自由”这个概念,然后询问学生们对自由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来引导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把重点放在小说中的主题上,并解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2.阅读小说:由于小说篇幅较短,可分为几段阅读讨论。
如第一段,阅读内容是描述主人公所处环境,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个关押于牢狱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强制措施和深度痛苦的感受。
第二段讲述主人公是如何逃离押后之后,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穿新衣、偷东西、值夜、打工等。
英汉对照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音和读音。
3.测验:在阅读和讨论之后,可抽出10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答题的答案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意见,他们需要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例子来支撑他们的回答,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和讨论中认真思考,详细回答问题。
4.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提出“保护人类自由权”的计划方案。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讨论出一个完整有效的保护自由的计划。
每个小组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的计划,并给出他们相互的反馈。
学生们需要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逻辑和理解能力。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囚绿记》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以李杨晚清小说《囚绿记》为教学资源,旨在通过学生阅读文本、讨论文本、解析文本中的文学元素以及其他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了解该作品背景、主要情节及人物,分析其艺术特点,并通过写作描绘视觉画面,以更好地理解文本。
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理解《囚绿记》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了解《囚绿记》的艺术特点,包括文学元素及其运用;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4.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通过描绘视觉画面来理解文本。
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阅读并研究《囚绿记》;2. 教学资源准备:《囚绿记》文本、图书馆或网络资源、笔记本、写作工具。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提问:你知道《囚绿记》是谁写的吗?它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2.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回应,并简要介绍李杨、晚清小说。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囚绿记》的前几章节。
2. 教师提问:- 你对故事情节有什么初步的理解?- 你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个背景下?是否能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
步骤三:文学元素分析(30分钟)1. 教师介绍《囚绿记》的文学元素和艺术特点,包括:- 故事结构及情节安排;- 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 情感描写及语言运用;- 主题及寓意等。
2. 教师指导学生逐一分析这些元素在《囚绿记》中的表现,并请学生就其中一个元素进行深入讨论。
步骤四:描绘视觉画面(40分钟)1. 教师要求学生选取《囚绿记》中的一个重要场景,通过写作描绘该场景的视觉画面。
2.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3. 学生完成后,彼此交流作品,展示出描绘的视觉画面。
步骤五:总结与互动(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目标的达成和收获。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 3篇
《囚绿记》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味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学习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法学习本文主题,圈点批注法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学习绿色所象征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语:绿,是生命的舞蹈者,是大自然的天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
它是多么使人迷醉,让人向往!中国现代散文家陆蠡,他对“绿”情有独钟,痴心的想把“绿”囚禁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优美散文《囚绿记》,感受作者的囚绿情结。
二、作者介绍:学习新课内容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作者情况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他1933年开始散文创作,前后共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即《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1942年4月被捕。
在监狱里,面对刑审,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不久即惨遭杀害,年仅34岁。
陆蠡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均极短暂,作品也不丰盛,但他卓异的人格和独特的文格都将魅力长存。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研读课文从字词的掌握情况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还是不错的'。
下面我们来研读课文。
当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马上产生一个疑问。
我们在第一模块学过“优美的汉字”,知道“囚”是会意字,本意是把一人关起来,它使用的对象一般是人,但作者在这却给文章起名为《囚绿记》是不是有些欠妥,动宾搭配不当?还有疑问就是:他为什么囚绿?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想法?(找同学们回答)这节课,我们就用反复诵读法来学习这篇文章,解答同学们心中的各种疑惑。
一读:快速浏览课文,通过解决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感情基调1、文章题目是“囚绿”,那文章哪几自然段是写囚绿呢?2、作者在囚绿之前、之后又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类似“囚绿”这样动宾结构的二字词语概括文章其他部分内容,理清全篇思路。
3、通过浏览课文,同学们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绿怀有怎样的情感?(感情基调)(1——4段):“遇绿”;(5——7段):“赏绿”;(8——12段):“囚绿”;对绿的喜爱之情。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囚绿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囚绿记》教学设计一等奖
《囚绿记》教学设计一等奖《《囚绿记》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囚绿记》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
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
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
(第8-11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过程与方法
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入课文,赏析文本句段,体会作者得到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寓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绿”的象征手法,升华思想。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欧亨利的短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说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得了癌症的生命垂危的女孩,在弥留之际望着窗外萧瑟飘落的秋叶,说道:“等到最后一片叶子飘落的时候,我的生命就到尽头了吧。
”然后画家听到了这句话,便在树上画了一片苍翠的绿叶,一整个冬天过去了,树叶还在,而小女孩儿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二)解题
师;“记”,本单元学的都是散文,“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生答:常青藤。
师:“囚”,看到这个字大家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被禁锢,没有自由。
师:同学们请来看多媒体上的这个囚字,一个人被框到方框框里,是被囚禁没有自由的状态,然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当中,被囚禁着没有自由的是谁啊?
生:常春藤。
(三)整体感知
师:这时候大家都产生了好奇之心,为什么要囚禁一根常春藤呢,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绿后来又怎样了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解决多媒体上的这几个问题。
问题一: 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好,现在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
首先,绿在文中指的是常春藤,刚在解题中已经解决过了这个问题。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生答:“喜欢绿”
问题三: 囚绿的结果是什么?
生答:释绿、怀绿。
(四)深入探究
现在给大家两到三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同桌互相讨论,快速找出作者对常春藤的称呼的变化,并结合称呼的变化来并分析体会其中情感的变化。
(注意要用圈点批注的方式将重点的词句圈划出来)。
1、绿影。
(情感:欢喜,一见钟情)
原因:我便是因为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间房间的。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间,高广不过一丈,地面是砖铺的并且十分潮湿,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窗上有一个大孔隙。
太阳从早上五点照到十一点半。
而这个房间如此的简陋而又炎热,作者却在还没看清这片叶子时便毅然选择了这间公寓,说明了作者对绿的一见钟情。
2、绿色(情感:喜爱,安慰)
同学们,通过称呼的变化,我们发现感情更深刻了,从匆匆一瞥的一见钟情到了爱意满满而缠绵。
其次称呼绿色能体现作者对绿的理性思考,作者赋予了绿一系列的积极的意义,爱和幸福以及年华等。
原因:句1 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用一系列比喻以及排比直接的表现了作者对绿深深地爱。
而“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焦急,渴盼,需要,作者已经不能正常的去等待。
句2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色和我对语。
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这样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作者把当成了朋友,尤其是“对语”这个词,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体现作者对语的喜爱,已经将绿视为可以倾诉的朋友。
句3 “因为我在这古城中是孤独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这里体现了绿陪伴着作者,让困境中作者感到了无比的安慰。
(没有从作者对绿的动作以及作者对绿的描述来单纯的看,而是从作者的心理状况的角度来分析,更细致而准确)。
句4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
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首先,一个月两个月体现了时间之长,这么长时间作者都留恋于这片绿色之中,体现了作者喜欢的深刻。
而用到沙漠者和航海冒险家这两个例子,更形象生动的展现了作者对绿的需要和渴望。
)
句5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学习作者对绿的写法,并着重分析“揠苗助长”这个词)齐读5/6/7段观绿的部分,感受作者笔下优美的文字,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3、绿友(情感:生的欢喜- 恼怒- 可怜)
分析:(1)、请同学们找出作者在发出囚绿这个动作的过程中所用到的动词(伸、牵)分析着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伸(把手给对方,展现出了信任)
牵(就像是丈夫牵着妻子,父母牵着孩子,又或是我们在面对年迈的父母发出的动作,表现出了关爱、关怀)
(2)、而面对这样的关爱,绿有什么表现,而我是什么样的情感?
起初:(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象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情感这让作者感受到了生的欢喜。
发展:(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作者的情感变成了恼怒。
后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象病了的孩子. 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作者因绿枝条病损的状态而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作者为绿枝条可怜。
(分析“魔念”,指的是囚禁绿的魔念)
齐读8/9/10/11段,体会作者在囚绿过程中对绿的情感变化。
4、绿囚(情感:敬重、祝福)
临行时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因为常春藤的生机蓬勃、永向光明、坚强不屈让作者敬佩。
)
(四)升华思想
想一想,作者写下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绿的喜欢吗?
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1、找找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生存状态?
句子: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
但我并不感到狐独。
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
(可以看出作者奔波在异乡且孤独陌生)
2、作者当时为什么是这种生存状态呢?结合写作背景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可以体现时代背景的句子。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曰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
时代背景:抗日战争爆发,当时的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
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滨逊》等。
陆蠡本是上海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当时编辑社发往西南的抗日书籍被扣押,日本兵又循迹查封了书店,陆蠡不顾胞妹的阻拦只身前往前去巡捕房与日本兵交涉,由于陆蠡面对日本兵依旧坚持自我不肯支持南京政府不肯低头,而被日兵折磨致死。
在了解完时代背景,大家想想绿在本文中到底象征了什么?
象征了像作者这样的个人,也象征了千千万万个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
就像常青藤一样,在面对日寇的侵略,面对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况,依旧会充满希望,永向光明,面对挫折与打压会坚强不屈,绝不低头。
(五)小结
学习完本篇文章,带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2、爱的误区:爱不是占有,喜欢一样东西并不是将它据为己有。
3、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六)作业
发挥想象,想想如果作者后来有幸再见到那根常春藤,他会和常青藤再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他会对常青藤说什么?把它写下来。
(七)板书
囚绿记陆蠡
绿影欢喜一见钟情永向光明
绿色喜爱安慰个人中华民族
绿友生的欢喜 - 恼怒 - 可怜坚贞不屈
绿囚敬重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