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3章 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第四章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进入壁垒与进入壁垒的基本涵义、形成原因与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进入壁垒,退出壁垒。
教学难点进入壁垒的产生原因。
本章主要从新企业进入市场(产业)与原有企业退出市场(产业)角度,对进壁垒与退出壁垒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考察市场经济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复杂的市场竞争行为,揭示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对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的影响。
为政府通过提高进入壁垒与降低退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向优质企业与行业集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提供政策思路。
第一节对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一、进入障碍的基本涵义进入障碍是指阻止外部企业进入并与原有的企业进行竞争的各种障碍因素。
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定义进入壁垒,如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
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施蒂格勒(G.stigler)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这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克拉克森等经济学家也持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进入壁垒可定义为“寻求进入某个行业的厂商而不是由已在该行业内的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
”显然,在他们看来,进入壁垒就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生产成本。
但事实上,除了生产成本外,还必须存在其它影响新企业进入的因素,因此,进入壁垒是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
简单地说,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进入特定产业(或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课堂提问:请同学们举一个进入壁垒的实例?二、进入壁垒的种类及其原因进入壁垒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经济性壁垒与非经济性壁垒。
经济性壁垒具有自发性,它是新企业在对进入产业后的预期收益与竞争对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进入新市场(产业)的一系列障碍因素。
与此同时,经济性壁垒具有平等性,它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阻碍,甚至对于行业中已有的企业。
产业经济学各章知识要点
第二章产业分类1、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2、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业的统称,它是指其应用的技术代表了世界技术高水平的新的发展趋势,且在经济发展中增长较快的产业。
3、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
4、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起着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的产业。
5、先行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因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必须优先发展的产业。
6、产业分类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产业分类方法产品的最终用途不同马克思两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特点的不同农轻重分类法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霍夫曼分类法产业发展层次顺序及其与自然界关系不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程度不同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产业地位分类法产业技术先进程度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统计标准标准产业分类法第三章产业结构1、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按照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不同进行排序,越是排在前面的产业占得比重越大,地位越重要。
在图形上表现为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和倒金字塔型等四大类型。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来说,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不断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主要是产业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的要求。
4、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又称高级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
5、产业结构有哪些类型?(一)三次产业构成不同的类型:金字塔型,鼓型,哑铃型,倒金字塔型。
产业经济学作业 考试重点三
进入壁垒是指当某一行业的在位厂商赚取超额利润时,能够防止新厂商进入的那些因素,可以分为结构性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进入渗透率是进入者对市场份额的占有情况,它反映了新新进入厂商对市场的冲击强度及其占领的市场的市场份额,用公式表示为:进入渗透率(%)=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结构性进入壁垒产生于欲进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即进入某一行业时遇到的经济障碍以及客服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技术、成本、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障碍。
退出壁垒是指当某一行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正常利润(亏损)决定退出时所担负的成本,或者说已经投资还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在退出时依然还不能收回,即沉淀成本。
1进入有那几种方式?答:一,从进入者采用技术的角度,进入可以分为“模仿”和“创新”两种方式。
模仿方式的进入者是指那些全部或部分“复制”在位厂商经济活动的进入厂商;创新方式的进入者是指进入者通过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过程,不断向消费者提供具有不同特征的产品与在位者竞争。
二、从进入者创立企业方式的角度看,进入可分为全新进入(白手起家)、收购和内部发展(多样化)三种方式。
全新进入是一切从零开始,但其成功率较低,通过收购进入是指购买一家企业而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内部发展进入即企业进行多样化经营,也会涉及新业务实体的创立。
2简述进入壁垒的形成因素答:一,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
在位者较大规模、稳健经营专利技术、特许经营等所产生的低成本是新进入厂商难以超越。
二,规模经济。
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三,必要资本量。
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
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四,埋没费用。
在企业能够筹集资金进入,且在进入早期遭到失败后,若按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或只能转卖一部分设备,剩下的不可能回收的资金称为“埋没费用五,产品差别。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路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影响,新企业在进入必然面临这一壁垒。
产业经济学第3章进入壁垒-PPT课件
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用户从一种网络
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取决于消费网络现有的用户基数。
在直接的网络中,某个网络的用户基数越大,
越能吸引新的用户加入,而新用户的加入又使原有
用户在不用增加付费的情况下增加了可连接性,用 户基数的扩大增加了网络对新老用户的价值。 在硬件/软件系统网络中,一种硬件的用户基 数越大,就意味着与这种硬件产品相兼容的软件产 品的需求越大,因而会吸引软件产品生产商来生产
进入壁垒分类
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
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 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 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即进入阻挠,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
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 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 入者进入的壁垒。
一个产业的 MES 越大,且在 OM 中所占份额越
大,则该产业客观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
入壁垒较高。产量小于 OB 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绝 对值越大,表明产量小于MES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劣势 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高。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 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进入壁垒(如图)
西”。
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
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
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 (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
第3章 第2讲 战略性壁垒
第3章 第2讲 战略性进入壁垒•战略性进入壁垒与结构性进入壁垒有何不同?•战略性壁垒具有与结构性壁垒不同的特点。
结构性壁垒是“无意”的壁垒,而战略性壁垒则是在位厂商刻意利用在位者的优势采取一定的可信的战略性行为,以改变潜在进入者的预期,达到阻止其进入的目的。
战略性进入壁垒影响潜在进入者利润预期形成进入壁垒达到阻止目的厂商的战略行为影响进入厂商未来的相对成本结构:在位厂商通过大规模投资于降低成本的R&D 活动等方式,降低自己未来产品的成本。
或者在位厂商可以通过大规模战略性广告行为来提高潜在竞争对手的未来成本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在位厂商可以通过产品扩散战略,创造出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差异性产品,对产品需求空间进行先占性的占有,从而影响进入者的预期需求函数。
战略性进入壁垒——厂商的战略行为战略性壁垒案例分析浏览器大战•1990年,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
•1993年1月,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在Unix平台上开发出了第一个图形化的网页浏览器Mosaic。
•1994年Mosaic研发的核心成员马克•安德森和几何图形发生器的发明人吉姆•克拉克共同创立了网景公司。
•1995年,微软在取得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授权后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代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 1.0于同年8月开始在其新版32位操作系统Windows 95中搭售,是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起点。
•1997年10月微软推出IE4.0版本的时候网景依然拥有72%的市场份额。
•伴随着Windows 98系统的发售以及微软与ISP以及主机厂商的合作;可以加入IE专属标签的FrontPage软件的普及;对CSS( 层叠样式表)的抢先支持;以及网景公司的错误决策。
网景逐渐败下阵来。
•为了扭转颓势,1998年2月23日。
网景公司内部成立Mozilla组织。
•1998年 3月31日,网景决定依托NPL(网景公共许可证)开放的网景源代码,意图在于吸引来大量的开发者完善软件。
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
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引言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市场竞争的规律。
随着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产业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的现象及其影响。
壁垒的定义与种类壁垒是指在特定领域中,阻碍其他参与者进入的障碍或限制。
在产业经济学中,壁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市场壁垒和技术壁垒。
市场壁垒是指已有公司在市场上建立的优势地位,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品牌认知度、渠道和客户关系等因素来实现。
技术壁垒是指特定技术或专有知识的拥有者可以通过其独特的技术或专利来限制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的原因第一原因:资金需求进入某个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市场营销费用、技术研发费用以及生产设备等。
这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
第二原因:技术专利很多行业都需要依靠特定的技术或专利来保持竞争优势。
这些技术专利不仅可以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还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润。
第三原因:品牌认知度在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知名品牌的认知度对于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已有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市场宣传和品牌建设来确保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从而形成壁垒。
第四原因:政府管制政府的管制政策也可能形成进入壁垒。
某些行业需要获得政府的许可或资质才能进入市场,这对于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壁垒的影响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的现象对于市场竞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首先,壁垒可以导致市场上的垄断现象增加。
已有企业通过建立壁垒来限制其他企业的进入,由此形成市场垄断。
这种垄断现象导致了市场效率低下和消费者利益受损。
其次,壁垒可能导致创新和技术进步受阻。
已有企业由于拥有独特的技术或专利,他们可能没有必要进行创新和技术改进。
这种创新壁垒阻碍了新技术和创新的发展,从而限制了产业的长期发展。
此外,壁垒还使得市场竞争缺乏活力。
已有企业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少,缺乏竞争的压力,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服务水平下降。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讲稿
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和市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结构与组织,以及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一门新兴应用经济学分支。
第一节SCP分析框架:理论渊源与方法论特征一、产业组织l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问题l 从竞争状态来说明产业内部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核心是产业组织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l 提问:竞争与垄断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二、竞争机制与资源配置效率l 长期以来,竞争机制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最好方式;保护和促进竞争的政策,就成了各国经济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l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最早论述了竞争机制促使社会福利的增加,通过“invisible hand”自发调节经济运行。
l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说,这实际上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
l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由于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地从经济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
l 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三、规模经济、垄断与“马歇尔冲突”l 20世纪初英经济学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将组织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引入经济分析。
l 马歇尔重点研究了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l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n 生产量的扩大推动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质量n 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n 生存能力的增强n 竞争会促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集中导致生产集中和企业规模扩大,从而导致垄断因素的增强——与竞争的初衷是矛盾的n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其结果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加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产业经济学ch3-市场集中与进出壁垒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 程度进行分类研究的是贝恩教授,他将集中类型分 成6个等级,并依据这种分类对当时美国产业的集 中程度进行了测定,见表3—3。
大纲
• 市场集中 • 进入与退出壁垒
市场集中
1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 2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3 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 4 市场集中与利润率
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
在经济领域,集中是指国民经济和部分产业中 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通常可以 分为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
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3.E.I即E指数,又称熵、埃思塔罗比指数 (Entropy Index)。其公式为:
市场的集中程度越是接近垄断和寡占,E指 数就越小(一家企业,EI=0)。反之,越是接 近于完全竞争状态,E指数就越大(N家企业, EI=logN)。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4.R.I亦称罗森布拉斯指数(Rosenbluth Index),用公式表示为:
一过剩生产能力投资二干中学learningdoing三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第三节策略性进入壁垒59编辑ppt二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原有企业除了利用策略性行动来获取未来竞争的成本优势外也可通过策略性行为增强消费者者对自己产品的忠诚度从而使未来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已由此可能锁定消费者偏好或市场需求最终使进入者在寡占市场中的需求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节 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
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等于零 时,即意味着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反之,当基 尼系数越大时,意味着阴影部分的面积越大。企业 规模分布越不均匀。
产业经济学3
CR4与HHI对应关系
公司的市场份额
10家各占10%的公司 6家各占16%的公司 5家各占20%的公司 4家各占25%的公司
CR4 40 64 80 100
HHI 1000 1536 2000 2500
3家各占33%的公司
100
3300
洛仑兹曲线(lorenz curve)
相对指标 市场占有率与市场 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 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 关系。 当所有企业的规模 完全相同时,洛仑兹 曲线与45度线重合。
贝恩有关产业集中度划分
Ⅰ极高寡占型产业:CR4>75% Ⅱ高集中寡占型产业:65%<CR4<75% Ⅲ集中寡占产业:35%<CR4<65% Ⅳ低集中寡占型产业:30%<CR4<35% Ⅴ原子型产业:CR4<30%
CRn指标评价
测度相对容易,反映了企业数量和规模。 不足: 首先:反映的只是最大的几个企业的总体 规模,忽略了其余企业的规模分布情况,不全 面; 其次:无法反映最大的几个企业之间的相 对情况; 再次:难以反映市场份额和产品差异程度 的变化情况。
贝恩的实证研究
20世纪50年代贝恩对美国部分产业的进入壁垒 进行了分类: 进入壁垒高的产业:当价格比平均费用(包括 平均利润)高10%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 如:农用拖拉机、卷烟、汽车和钢笔等。 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高6%~8%,如:钢铁、 铜、炼油、肥皂等。 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4%以下,如:橡胶 轮胎、水泥、面粉、人造丝等。
θij代表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含义:当j产品价格变化而i产品价格不变时,如i产 品的需求量有较大变化,说明二者有较高的可替 代性,也说明两种产品的差别不大;反之,则差 别较大。 收集数据难度大,所以实用性有限。
产业经济学进入和退出壁垒
其竞争性较强(而程度比较稳定)。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市场集中度提高↗,垄断程度提高 • ↗,竞争程度下降↘。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 市场集中度下降↘,垄断程度下降 • ↘ ,竞争程度提高↗ 。
• ① 埋没费用(沉没成本)壁垒 • ② 解雇费用壁垒 • ③ 经营联系(结合生产)壁垒, • 如:石油精炼产业 • ④ 政策法律壁垒
(3)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高; • 而进入垒垒较低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低。 • 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3)进入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越高, • 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 • 进入壁垒越低, • 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2、退出壁垒
(1)概念: 所谓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 的行为,它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 况。
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市场时所遇到 的阻碍,即退出壁垒
(2)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的产业呢? • 存在,如建筑业
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退出壁垒 也较(越)高,
• ② 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 也较(越)低,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
1、进入壁垒
(1)概念: 又叫进入障碍,它是指产业内已有企
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 所拥有的优势,
或者说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 不利因素或限制。
这里的新企业,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 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 产业领域。
产业经济学: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
防御绝不是单纯的盾牌,而是由巧妙的打击组 成的盾牌! ——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
2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进入壁垒概述 结构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3
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壁垒的分类
4
进入壁垒的概念
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量小于 MES 的企业的
生产成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高。
14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 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策法律制度等。 规模经济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必要资本量 网络效应 产品差别化 政策法律制度
之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
性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 集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7
第一节 进入壁垒概述
进入壁垒的分类
不同学者把进入壁垒按各自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色罗普:把进入壁垒分为“无意的”进入壁垒和“策略性的” 进入壁垒。 冯·威泽克:把进入壁垒划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 入壁垒。
对进入壁垒的这种分类只是为了方便理论分析,现实中的进入壁
垒并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既包 括结构性因素又包括策略性因素 。
10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 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策法律制度等。 规模经济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必要资本量 网络效应 产品差别化 政策法律制度
产业经济学第3章
进入壁垒的类型
网络效应壁垒
定义: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
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
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 卡茨和夏皮罗(Katz and Shapiro)网络效应分为两种:‚直接的网 络效应‛和‚间接的网络效应‛。 ‚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 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 ‚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 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 是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
界定可口可乐的市场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试图兼并佩珀博士公司。当时,可口可乐是美 国国内最大的碳酸软饮料销售厂商,而佩珀博士公司则是第四大。这次 兼并违反了《克莱顿法案》第7条的规定:禁止任何可能导致大量减少竞 争的企业股票与资产的兼并行为。 在联邦法官格塞尔采取行动之前,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已经介入 了调查。很明显,可口可乐是在寻求商机进行兼并,以便更加充分地利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定性方法
条件三:同一地域市场。
如果产品是处于不同地域的市场的,那么即便它们有相似特征 和使用场合,它们也不是替代品。 一般来讲,两种产品处于不同地域市场,如果 它们在不同地域销售; 运输商品的成本高昂; 对于顾客来说,长途跋涉去购买该商品的成本高昂。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B.定量方法
第一节 市场的界定
奔驰与沃尔沃的私家轿车就具有以下相同的产品 性能特征: 1.高‚外形魅力‛和高品牌声誉 2.高可靠性 3.强劲的发动机与可靠的方向盘与刹车系统 4.大量特色配臵,例如皮座与压缩唱片播放机 5.配备5个舒适的座位 基于以上罗列内容,我们可以认为这两种产品属 于同一市场。但是,我们可以将吉普车从该市场 中排除出去。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整理]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1、形成壁垒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及埋没费用产品差别绝对费用政策法律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等等。
(1)由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占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比重很大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
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2)必要的资本量壁垒。
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
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3)埋没费用壁垒。
如果在企业能够筹集资金进入,并且在进入早期遭到失败后,能够将设备、厂房按接近于原值的价格卖给其他企业,那么必要资本量的巨额化不能成为强大的壁垒。
但如果按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或只能转卖一部分设备,剩下的不可能回收的资金称为“埋没费用”,因此,埋没费用的大小成为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
(4)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路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由产品差别(设计、广告等)形成的成本对新厂商更高时,产品差别才成为进入壁垒。
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心理上的认同感颇深。
对于原有企业来说,他们在广告宣传上只保持原有的力度或稍加改变即可,无需花费巨额的支出。
但对于新企业,万事需从头做起,在解决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点之后,还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这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例如在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里,原有企业建立了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推销网和服务网,新企业要建立与之相匹敌的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因此原有企业的产品差别程度便成为一道进入壁垒。
(5)绝对费用形成的进入壁垒。
既存企业一般都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要素和资源,购买这些要素和资源所付费用是很大的,这就是绝对费用。
相对于新企业,既存企业在绝对费用和资源占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对资源的占有、技术、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垄断,以及对本行业的专家和技术工人的拥有等各个方面,因而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
产业经济学第三章 进入壁垒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 、绝对成本优势 、 必要 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企 业的最小有效规模( 业的最小有效规模(MES)是其长期平均成本最小时企业能生产 ) 的最小产量。 的最小产量。 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 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 ,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 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 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 ,如果再 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业都可能亏损。 有新企业以同样的产量进入 , 则所有企业都可能亏损。 这时新企 业无法通过进入这一产业获利,规模经济成为进入壁垒(如图) 业无法通过进入这一产业获利,规模经济成为进入壁垒(如图)
进入壁垒分类
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 按照进入壁垒的成因把它划分为两类:结构性进入壁垒 和策略性进入壁垒 。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 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企业自身无法支配的、外生的 , 由产品技术特点、 资源供给条件 、 社会法律制度 、 政府行 由产品技术特点 、 资源供给条件、 社会法律制度、 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指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 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进入壁垒(如图) 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进入壁垒(如图)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04.进入与退出壁垒_产业经济学(王俊豪版)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卡尔·夏皮罗 卡尔 夏皮罗(Carl Shapiro)是 夏皮罗 是 加州伯克利哈斯商学院的经济 学教授, 年毕业于MIT, 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 年毕业于 ,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发表的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论文涉及产业组织、竞争政策、 论文涉及产业组织、竞争政策、 专利、创新经济学和竞争战略。 专利、创新经济学和竞争战略。 目前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反垄断 经济学、知识产权等。 经济学、知识产权等。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乔治·斯蒂格勒( 乔治 斯蒂格勒(George J 斯蒂格勒 oseph Stigler),已故的芝 ) 加哥大学教授, 信息经济 加哥大学教授,“信息经济 学”和“管制经济学”的 管制经济学” 创始人, 创始人,第十四届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 经济学奖获得者。
第一节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含义
第二节
结构性进入壁垒
第三, 第三,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 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 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 成本上处于劣势。 成本上处于劣势。 第四, 第四,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 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性。 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性。由于消费者已经了解在位企业 的产品质量, 的产品质量,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 未知的, 未知的,因此新企业就必须向消费者提供更高的销售折 扣率或比在位企业支付更高的单位营销费用来吸引消费 者试用自己的产品, 者试用自己的产品,新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成本上处于劣 从而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 势,从而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4
21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进入博弈的扩展形式(如图)
这一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不进入,斗争)和(进入,默许)。 但进入阻挠均衡(不进入,斗争)并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因 为在位企业的斗争策略是不可置信威胁,在给定进入者已经进入的 情况下,在位企业如果实施斗争策略将使自己遭受损失,在位企业 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选择默许,因此进入企业不会被斗争威胁所吓倒, 惟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进入,默许),进入企业将选择进 入。
2020/10/14
22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2020/10/14
23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有效的进入阻挠(如图)
2020/10/14
24
进入阻挠的一般模型
利用逆向归纳法分析该博弈,如果
,则已进行策略性投
资的在位企业的最优选择就是斗争,而进入者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进
入市场,此时在位企业的利润水平为
。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消极
如果学习周期很长或很短,在位企业所能获取的优势都不会很大。
学习周期很短时,新进入企业会较容易赶上在位者。学习周期很长
时,在位企业只能稍稍领先,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当学习周期趋中
时,干中学的策略效应比较明显,在位企业能通过在干中学上的策
略性投资阻止进入,并获取较高的利润。
2020/10/14
30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2020/10/14
16
网络效应壁垒
在存在直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市场上,正反馈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潜 在进入者,可能很难获入壁垒。
在间接网络效应中,在位企业的硬件产品可能已经拥有大量的配 套软件产品,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在位企业与进入企业在辅助 软件产品上的数量差异会迅速扩大。另外,转换成本、培训和学习 成本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在位企业相对于进入者处于明显的优势, 建立在用户基数之上的辅助软件数量上的不对称成为存在间接网络 效应市场上的主要进入壁垒。
在位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 进入者观察到。(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在位者的策略空间和支付 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 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 收或不可逆的,具有承诺价值。
行动,则进入者就会进入,在位企业的利润为 ,因此只有
,
并且
时,即
时,存在一个子博弈精炼纳
什均衡,在位企业的均衡策略是(采取积极行动,如果发生进入就
进行斗争),潜在进入企业的均衡策略是不进入,均衡结果是在位
企业通过对相关战略资源的投资有效地阻止了进入并使自己获得了
经济利润。
2020/10/14
25
沉没成本(sunk cost)与进入阻挠
策略性进入壁垒:即进入阻挠,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
地位,获取垄断利润,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
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2020/10/14
8
结构性进入壁垒
构成进入壁垒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 资本量、产品差别化、网络效应和政府管制等。
2020/10/14
17
产品差异化壁垒
产品差异:指产业内相互竞争的厂商所生 产的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不完全性。产品差 异主要来源于市场中的消费者对有关企业的 产品在长期中所形成的消费者偏好的差异, 而且还会因企业的广告宣传活动以及商标法、 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而得到加 强。
2020/10/14
18
产品差异化壁垒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品设计方面的 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 了高品质产品的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等方面所树立 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直接的网络效应”: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增加而直接导 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就属于“直接的网络外部性”。
“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该产品
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是
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
2020/10/14
15
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
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在位企业采取策略性行为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可以使自己获得 成本上的优势,从而达到阻止进入的目的。
在位者提高竞争对手成本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垂直一体化
利用政府管制
利用产品的互补性和配件生产
提高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
2020/10/14
31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影响未来的需求结构,在位企业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策略性行为 主要有三种:
2020/10/14
27
Starckberg模型的扩展
模型假设 模型推导 讨论 结论
2020/10/14
28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在很多产业中,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为提高产出, 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投入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位企 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 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利用已投资 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 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在位者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 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2020/10/14
13
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新企业筹措资 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 度也就越大,这就是必要资本量壁垒。 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在位企业高 的原因为: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信息不对称和风险 。
2020/10/14
29
常见的进入阻挠策略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指随着企业所生产的累计产量的增 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经验的积累使企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 生产的平均成本下降。
干中学能使在位企业获得多少优势取决于两点:(1)在位企业通
过干中学能比新进入企业降低多少成本;(2)学习需要花费的时间。
沉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 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回收或不可逆 性产生的承诺价值。
2020/10/14
26
沉没成本(sunk cost)与进入阻挠
在位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和先动优势,通过 策略性投资使潜在进入者改变对进入后产业内竞争状况 和利润的预期,从而使潜在进入者降低进入规模或根本 不进入市场,在位企业的沉没成本的比例越大,进入者 进入的动力越弱。
第4章 进 入 壁 垒
2020/10/14
1
前言
产业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 影响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 厂商拥有超额利润的根本源泉
2020/10/14
2
主要内容
4. 1 4. 2 4. 3 4. 4
进入壁垒概述 结构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2020/10/14
3
进入壁垒的概念
2020/10/14
20
策略性进入壁垒
策略性行为是寡占市场中企业通过对影响竞争对手选择的资源进 行投资从而改变竞争环境的行为。
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 的基础之上,进入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 业的博弈过程。
由于在位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 可逆的投资或通过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 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 进入。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壁垒的研究重点也从分析消费者的 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等外生因素转向分析在位企业为了减 少未来的竞争,通过自己的策略性行为影响市场结构而形成的 内生性壁垒。
色罗普(Salop):如果在位企业采取某项行动目的是想把潜在的 竞争对手排挤在市场之外,从而使自己免受进入者的进入威胁, 那么由此形成的进入壁垒就是“策略性的(strategic)”进入壁垒
2020/10/14
9
规模经济壁垒
成平 本
均
C
需求D
D
LRAC
O
A
B
M
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
产量
2020/10/14
10
规模经济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①市场容量OM的大小; ②最小有效规模产量OB相对于OM的大小;③产量小于OB时平 均成本曲线斜率的大小。一个产业的MES越大,且在OM中所占 份额越大,则该产业客观上只能容纳少数企业存在,从而进入 壁垒较高。产量小于OB时平均成本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 明产量小于MES的企业的生产成本劣势越大,进入壁垒也就越 高。
如果一个产业中企业数量很多、集中度很低,这就意味着几 乎不存在限制企业进入的结构性因素,同时由于产业中企业之 间的竞争以及大量企业的存在,使得单个企业很难通过策略性 行为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但是如果一个产业中长期存在高集 中度和高利润,那么这个产业中必然存在进入壁垒。
2020/10/14
7
进入壁垒的分类
进入壁垒定义为(干春晖):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 使在位者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 度的因素。
2020/10/14
6
进入壁垒的概念
把超额利润和高集中度作为进入壁垒的判断标准,原因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