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传统农学
宋代儒学的发展
宋代儒学的发展宋代儒学的发展一、从晚唐到宋代1、从晚唐到宋代,儒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既保守古典的儒家思想,又融入新的思想观念和流派,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尤其在儒家本体论、正念论、哲学与禅宗、礼学与伦理学、道家论与佛家论、农学与藏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2、从学术角度看,晚唐至宋代期间,儒家学者积极开展整理历代经学及其他学术研究,推进了大量经学相关的研究,编写和汇编各类宋代经典,推动儒家学术与思想发展。
二、重要代表人物1、当时活跃的儒家学者有江淹、程颢、王安石、曾巩、陆九渊、张溥、陆羽、司马光、韩愈、王贞白、孙思邈、林逋、穆桂英、朱熹等。
2、他们重新整理、系统概括整理各类儒家思想,研究传统中国文化和重大理论问题,推动儒学发展。
同时,也赋予儒学新的活力,促进了原始儒家思想与现代思想的深层融合。
三、儒学思想形成1、自宋代以来,宋代儒学融入了道家、法家、法相宗、佛教等思想,糅合形成了具有显著特征的儒学思想体系。
2、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总括儒学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礼记》,这四部儒家经典被称作“四书”,被大家视为儒家最基本的学说,其中的思想被宋人深深的所吸收。
四、宋代学术界思想碰撞1、宋代学术界出现了学术碰撞的局面,南宋学者穆桂英提出了以“定宗”系统论为核心的归本主义理论,他的理论以“统一仁政”为宗旨,以“明断仁义”为标准进行道德与法令的研究,否定儒家内部的本体论观点。
2、宋人的另一位大学者黄庭坚,以儒家多元化思想批判归本主义,认为“三宗”各有其所长,应当取长补短,并以和谐为本,追求多元思想融合。
五、代表作品1、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被称作儒家新经典的《重训礼记》,它是程颢和陆九渊编撰的礼学思想文集,汇集了无数儒家重要思想,奠定了宋代儒家新思想的基础。
2、《礼论》、《春秋左氏传》等也是宋代儒学的重要著作,这些著作增强了对《诗经》《易经》的重视,以及对道家经典的理解,如《论语》、《孟子》等,体现了宋代儒学在思想上的求索。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览表吧
1、元明清:士大夫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特点?
2、京剧形成,同光年间京剧成熟。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民本、德治与当今的“以德治国”2、儒家思想与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和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而不同”思想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样性。"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与市场经济。
(1)重经验与重实验
(2)重综合与重分析
(3)重实用与重理论
(4)服务于农业和服务于工业
中国文学发展特点:
1、一代有一代之胜。
2、诗歌比重大。
3、逐渐平民化、通俗化。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一览表
4、明后期: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4、明清之际思想新在何处:反君主专制的民主色彩、倡导求实精神、提倡个性解放。
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巨著。但是未能顺利实现向近代科技的转化,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迟滞。
中国古典小说达到高峰。原因是什么?
3.大一统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和“正身自省”修己安人“等修养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1、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2、中国明清科技落伍的原因。
3、中西科技比较:
时期
思 想
科技
文学
艺术
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1、百家争鸣的原因、意义
2、儒道法的治国思想
3、为什么儒家不受重视而法家受重视?
4、列出各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儒家文化
歌手:刘家昌
歌手:关德辉
弟子规
歌手:周笔畅
从前 从前 孔夫子的语言 我们沉淀 那论语学而篇 两代之间 从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的 那天学会分辨 默默许愿 一千两百多年 好长好长的一大段时间 渐渐渐渐 在康熙的年间 那弟子规 微笑登场出现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亲爱的 仔细听 这些事 要用心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亲爱的 不能等 对的事 要认真
祭孔乐舞表演
据说吃了祭拜的果 实可保平安
孔学的几经波折
1、古代 孔学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在 于孔学的核心思想是“君君臣臣”的 “礼”。说穿了,是要人们“忠君”, 甘作顺民。否则,就是大不敬。其实, 这是奴化教育,是麻醉人性的精神鸦片。 所以,两千多年来,人们在造反时,就 必然要批判孔学,以挣脱“礼”的枷锁。 一旦新王朝建立,为了维护其统治,让 老百姓听话,便又把孔老二抬出来,宣 扬其学说,其目的不言而喻。这似乎成 了一条历史规律。
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 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1.儒家注重道德以及维持人际间的关系,有一整 套的礼仪规则,这些都是有利于规范人们的日常 行为,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的目的。 2.儒家的仁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从本源上理解并 付诸去“和谐”,以达到“恕”到准则。有利于 人们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和谐的观念,自动并 自愿走上“和谐”之路。 3.儒家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琴瑟和谐,中庸 之道等,为人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精神世界, 提供整套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人民的实 践。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 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 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 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 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 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 之初,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 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 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 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
中国古代农学
中国古代农学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农学是中国古 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国古代农学 的研究、传承和创新工作,让 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
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我们也应该将中国古代 农学的智慧应用于现代农业的 发展中,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创新进步
10
中国古代农学的国际 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的国际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中国古 代农学的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中国古代农学的作物品种选育、农 田管理、灌溉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古代农学的国际影响
1
总之,中国古代农学对世 界农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为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提
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同时,中国古代农学的思想和文 化价值也丰富了世界农业的文化 内涵,成为世界各地了解和学习
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 发展
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发展
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推进,中国古代农学的未来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 地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农学,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3 研发和创新中,可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例如,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农学的有机农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
8、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主 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 A、荀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9、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 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 治的理论武器
9.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农书》 D、《农政全书》
10.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是 A、张衡 B、郭守敬 C、王祯 D、徐光启 11.被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2.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是 A、印刷术 B、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13.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 的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发明地动仪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西汉记录太阳黑子 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出现在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5.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 ③以珠算为计算工具 ④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九九乘法口诀最早出现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7.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突出表现在 A、九九乘法口诀 B、筹算计算法 C、数学专著和圆周率的计算 D、正负数加减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8.下列对《农政全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总结历 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 ②书中附有详细的 农器图谱 ③ 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④注重 吸收当代最新实践成果 ⑤注重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
《齐民要术》哲学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书的代表作之一,它是由北宋崔鲁编撰而成,后经明朝陆玑修订,成书于北宋太宗乾德年间。
《齐民要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管理知识,是中国古代农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除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外,《齐民要术》还融合了许多哲学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
本文将就《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展开研究。
一、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齐民要术》中融入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体现在对家庭伦理、社会秩序、国家治理等方面的论述上。
在《齐民要术》中对农业家庭的规范与伦理十分重视,提倡孝道、慈爱等传统儒家价值观念,强调农民应该以家为本,守望相助,和睦相处。
这与儒家提倡的“家国合一”、“有为者立,无为者废”的理念是一致的。
《齐民要术》中还提及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这些哲学思想的体现,展现了儒家文化对《齐民要术》的深远影响,并使得它具有了丰富的时代价值。
二、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道”、“无为”、“自然”等。
《齐民要术》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也体现了一些道家思想的影响。
在对农事的论述中,强调了顺乎自然、顺应气候、依循时令的原则,提倡农事上的无为而治。
书中还反复强调了“天地自然,始成万物”,主张尊重自然规律,避免过度干预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这些观念与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等思想相一致,显示了《齐民要术》对道家思想的借鉴与继承。
这种观念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体现了其时代价值。
四、时代价值的总结通过对《齐民要术》中的哲学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的探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这部古代农书不仅仅是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更是一部凝聚了中华古代哲学思想的百科全书。
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社会秩序,道家思想的“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农家思想的务实精神等,融入了《齐民要术》的方方面面。
中国古代的世界观
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在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和理解。
中国古代的世界观主要由玄学、儒学、道家、佛学等多种思想构成。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哲学等方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的世界观。
自然学观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宇宙论,二是自然科学。
在宇宙论方面,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通生通灭。
在《易经》中,阴阳两气被视为宇宙的基本概念,阴阳交替、相互转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
道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万物互相依存、互为因果,宇宙是一个“无量无边”的有机整体,在宇宙中万物不断变化、永无终止。
而佛家则认为万物皆生皆灭,生灭循环不已,宇宙万物的常态是矛盾的,而真理则在矛盾之中。
在自然科学方面,中国古代人们的医学、农学和天文学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如《黄帝内经》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医学理论;《诗经》、《礼记》、《农政全书》等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农学知识。
中国的天文学也有很长的历史。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的天文学家编写天文表,推算出了一系列日、月、星等的运行规律,如古代“三纪曆法”、“太初曆”等。
哲学观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中,儒学和道家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体系。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的修养和思想引导,崇尚仁义道德。
而道家则讲究自然,强调顺应自然,忽略人的道德修养,主张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学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学通过对人生的苦与乐、生死轮回等方面的思考,提供了超越儒道思想的思考角度。
佛学强调人生的无常和空寂,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慈悲之心。
佛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也影响了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文化和哲学。
伦理观在中国古代的伦理观中,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公德被强调。
在儒家思想中,仁爱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孔子经常强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打击报复和过分的争斗。
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
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基础,而儒家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共同为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观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耕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
农耕文明的形成主要是在农业生产经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以中国为例,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中国舞阳遗址出土的粟、黍、豆等农作物种子和农具,就表明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8000多年前。
农耕文明的出现,不仅使人们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渐转变为农业生产的方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耕文明为社会的分工和生产关系提供了契机,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相对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农耕文明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和兴趣爱好。
农耕文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影响了其思想观念和文化传承。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以儒家思想和经典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以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为代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义、礼等核心价值观念。
儒家文化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儒家文化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强调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和谐关系,倡导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等传统观念。
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对中国人民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耕文明与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紧密相关,相互影响。
农耕文明为儒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耕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呈现出稳定的农业生产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从事文化和道德修养。
农耕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加了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强调尊重大自然、劳动、顺应天命等观念,这与儒家思想的道德理想相契合,为儒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儒家文化从农耕文明中吸取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风貌。
中国农学史pdf
中国农学史
中国农学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学科,其中包括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农业技术、农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农学史可以分为多个时期,其中包括:先秦时期的农学、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学、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和明清时期的农学。
在不同的时期,中国农学的发展特点和成就也有所不同。
在先秦时期,中国农业开始逐步发展,出现了铁犁牛耕等技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农学著作,如《诗经》、《夏小正》等。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农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农学家,如贾思勰、王祯等。
在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农学的发展达到了巅峰,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农学著作,如《齐民要术》、《农桑辑要》等。
在明清时期,中国农学的发展逐渐走向了衰落,但是农业技术仍然在不断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农学家,如何钅尊、徐光启等。
总之,中国农学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文化-农学之农书
氾胜之像 中国传统文化-农学之农书悠久的农业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农学和农业技术知识理论。
从很早起,我国就出现了不少农学的专著,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在向大自然进军中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成果。
传到现在的最早的农学论文和农书,距今至少有两千多年。
两千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古农书,包括现存和已经散失的,总数共有三百七十六种。
这三百多种农书,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农书,一般以作物栽培、园艺、畜牧和蚕桑作为基本内容,而又以大田生产为主。
另一类是所谓专业农书,包括关于天时、耕作的专著,各种专谱,蚕桑专书,兽医书籍,野菜专著,治蝗书等。
下面介绍几部在我国农学史上、甚至在世界农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的农书。
※《氾胜之书》《氾胜之书》的作者氾胜之生年、卒年、籍贯,都已没有可信的史料供作参证。
我们仅仅能从《汉书·艺文志》的“本注”,知道他“成帝时为议郎”,即在公元前32年至公元前7年在朝廷担任过“技术顾问”之类的官。
此外,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引有刘向《别录》中“使教田三辅;好田者师之。
徙为御史”这么几句。
据记载,《氾胜之书》原为十八篇两卷,现存材料则只有三千五百多字。
是从《齐民要术》等一些古书中辑集而成。
这三千多字包含耕作的总原则,十二种作物的栽培,有着从选种、播种、栽培、收获至储种止的各个细节。
还有一些带神秘迷信色彩的“卜种”、“藏谷”方法。
此外有两项极特别的内容,是“治种”(处理种子)和“区(音o ū)种”(窝种)。
对耕作原理提出了一条基本法则:“趣(赶)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趣时”,是赶上雨前雨后最合适的耕地时间。
“和土”,是耕、锄、摩平、消灭土块,保持松软细密。
“务粪泽”,则是极力保持土壤的肥沃与水分。
这三件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精耕细作中,尽最大可能让土壤接受足够的降水,同时减低自然蒸发,用这些措施来“保墒”,而不多依靠灌溉。
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怎样以人类自己的努力,适应时令、气候与土壤条件,争取较好收成的灵活方法。
先秦儒家农业思想浅论
先秦儒家农业思想浅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个崇尚农业的民族,以农立国,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最早的谷物记录是仰韶文化区的西安半坡村地窖成堆小米,仰韶文化地域以黄土高原为主,就地质而言,黄土高原的形成多半是数十万年来由戈壁吹来的黄沙覆盖而成,土质松软多孔,具有较强的渗水性,且蒸发缓慢,有利于赖旱作物生长。
譬如前而提到的小米。
与之相对应华东沿海的河姆渡文化、江汉流域新石器文化区域,这里地理气候多雨湿热、地理环境低洼起伏不大,与这种地理环境相适应,产生了“稻作文化”,目前所知世界人类最早水稻栽培记录,就产生于此。
历经漫长的农业积淀,中华先民逐步悟出农业与四季更替、气候变化以及日、月、星、辰位移等自然现象密切相关,进而有了农业文化,孕育在这块土壤中的思想主流儒家学人,在吸收前辈农事规律、经验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思维。
一、朴素的“农本”整体性农业思维儒家思想里外就是“人本”二字,个体生命为现实关切起点,其前提以人为最贵。
“贵人”是儒家哲学的根本理念,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人,主张“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贵也。
安人、安百姓是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命题。
作为入世人本情怀,儒家整体性农业思维特色不外乎“养民”“富民”。
(一)养民儒家养民是在君与民对立矛盾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是一种以民为根基王道思维观。
其源头大概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只有先满足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然后才能讲礼仪道德。
古人云:“仓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耻。
”基于此,儒家提出一些相容性养民命题,孔子《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里节用是对统治者而言,人是相对广大百姓而言,爱则体现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思维,意思是省开支,不奢侈浪费,且爱戴百姓,正确的使用官役,在恰当的时间内安排百姓农事。
中国古代农学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农学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农学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从原始社会的采集、耕种、渔猎阶段,到农耕文明的出现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生产体系。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
一、原始农业时期中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资源的采集和自然生长,同时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耕种和栽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种植粮食的重要性,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农业活动,如种植稻谷、小麦、豆类等农作物。
同时,人们还利用广大的草原进行畜牧业,养殖牛、羊、马等家畜,使农业生产逐渐得到了改善和发展。
二、原始农业到农耕文明时期在原始农业时期的基础上,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经验的积累,中国农业逐渐进入到了农耕文明时期。
这个时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靠手工耕作,人们开始利用农具,如犁、耙、锄等进行耕作。
同时,农民也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的一些技术,如育种、灌溉、施肥等,使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三、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农学在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农具方面,犁、耙、锄等农具的发明和使用使耕种方式更加高效和便捷;在肥料方面,人们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中的翻耕、施肥、薄草等技术,使得农作物的生长更加健康和充足;在水利方面,人们在农田中修建了水坝、灌溉系统等设施,使得农作物可以得到更好的生长和发展。
四、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业生产体系。
这个体系不仅包括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需的工具、技术和知识,还包括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的体系。
这个体系的形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科学的管理和营销,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农学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从原始农业时期、农耕文明时期到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中国古代农学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简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农学著作
简述中国古代主要的农学著作
中国古代农学著作非常丰富,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农学著作:
1. 《齐民要术》: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是一部系统介绍农业生产技术和食品制作的著作,涵盖了种植、畜牧、水产、收割、储存等多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农学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
2. 《农书》:作者是明朝的张景岳,是一部全面介绍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种植、养殖、水利、农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了介绍,如深耕细作、稻田养鱼等。
3. 《农政全书》:作者是明朝的徐光启,是一部详细介绍农业生产技术和财政政策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种植、养殖、水利、农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了介绍,如深耕细作、稻田养鱼等。
4. 《稼穑纪事》:作者是清朝的吴其樑,是一部介绍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著作。
书中介绍了种植、养殖、水利、农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对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了介绍,如深耕细作、稻田养鱼等。
5. 《农具谱》: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辛弃疾,是一部介绍各种农具的著作。
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农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并对一些先进的农具进行了介绍,如犁、耙、蓑衣等。
这些著作对中国农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广泛引用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农学之农业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之农学思想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农”为天下之本。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人不仅重视积累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而且将农业经营和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相联系,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农学思想。
※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
”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020高考历史二轮3.儒家伦理下的传统文化
返回
考向三 两汉至魏晋时期的儒家思想及科技文化
真题感悟
1.(2019·课标全国Ⅱ,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
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
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C.现实统治需要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 2 3 变式训练 4 5
解析 C对: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主要是 因为西汉初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实行道家的 “无为而治”思想;而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是为了适 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的需要。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1 2 3 变式训练 4
解析 A对:材料中强调的“孝”“悌”等思想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 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和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 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中的“孝”“悌”等思想无 关,C项错误。 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孝”“悌”等思想的产生无关,D 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认知深化
1.诸子百家思想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变动的阶级关系 (1)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 通过“仁爱”“德治”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2)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 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 平社会的愿望。 (4)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 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 “君舟民水”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 治的愿望。
农学的历史和发展
农学的历史和发展农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是对植物、动物、土壤等进行研究,以提高农作物和畜牧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农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它在不断的演进与发展中,对于国家和人民的生计和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农学的起源农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千年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开始种植小麦、玉米、稻米等农作物并养殖牛、羊、猪等家畜动物。
早期的农业生产还十分原始,农具和工艺比较简单。
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农学家和农艺家开始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写成传统的农业农村书籍,比如《齐民要术》《诸葛军书》《田赋》等。
这些书籍成为了古代农学发展的基础和经验。
二、农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学也跨越了巨大的进展,并在中世纪以后开始出现真正的理论体系。
以下为农学的主要发展阶段:1. 古代农业发展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主要依靠自然条件进行种植、养殖、捕猎等农业活动。
随着农业技术和劳动力的提高,原始的耕种方式开始向轮耕、犁耕等发展,并开始发明一些农具。
古代的农业文化和农具制造技术被传承,成为后世的基础。
2. 科学化农业的发展随着农技的进步和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中叶开始了真正的科学化农业的发展,例如高产水稻的引进与推广以及化学肥料的使用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3. 现代化农业的兴起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了现代化农业的实践。
这种农业覆盖了高技术、精细管理、科学化决策等多方面内容,涵盖了生产、贸易、市场化、品牌化等多个方面。
三、农学的未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全球性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再次凸显。
因为农业是各国基础工业,对于国民经济和人类生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未来,农学发展的趋势将逐步推进到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建设过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物联网、精准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
同时,生产、贸易和市场化等方面也将得到深度拓展。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学必将在未来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更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农学成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部著作:
1. 《齐民要术》:该书由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2. 《农政全书》:该书由徐光启所著,系统总结了明代以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是传统农业生产的集大成之作。
3. 《梦溪笔谈》:该书由北宋的沈括所著,以笔记形式纵论政治、军事、历史、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各个领域,是作者对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成就的总结。
4. 《天工开物》:该书由明末宋应星所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这些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农学的不同方面和时期,对了解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孔子研究》目录041019133322
《孔子研究》目录(2000年——2010年)·综合·儒家生态学基本观念的现代阐释: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胡伟希 00.1 儒学面临的挑战崔大华 00.1 儒学世俗化的现代意义蒋国保 00.1 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命运:全球化经济发展与儒学及儒商的定位成中英 00.2 冲突、契合、互补优化——论儒家伦理与现代市场经济唐凯麟罗能生 00.2 儒教经济伦理观念“差序格局”界论刘增合 00.2 中华人文精神之元典内涵试探潘立勇 00.2 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程梅花邹林 00.3 礼失求诸野:东汉后齐鲁文化在文艺领域的展现魏建贾振勇 00.3 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景海峰 00.3 儒家文明论纲刘文英 00.4 孔子仁与礼的管理学诠释张增田 00.4 宋元明清儒家学派的类型蔡德贵 00.4 “让”的伦理分析吕耀怀 00.5 儒秘同源论张先贵 00.5 从忠君到天下为公——儒家君臣关系论的演变王国良 00.5 孔孟仁孝观与宋儒的重医倾向徐仪明 00.5 儒家经济思想及其特点陈启智 00.6 儒家文化与科学技术黄世瑞 00.6 终身教育理念的拥有与人文关怀的亟需——孔子及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论刘炳范 00.6 中国传统政治诸喻论张颂之 00.6 儒家“礼”的观念与现代世界陈来 01.1 传统的文化功能与主体的现实责任——以希尔斯的理论为参照樊浩 01.1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张光鸿 01.2 中国传统思维笼统说辨吾敬东 01.2 论儒学中“自由”的向度及其得失郑少翀 01.4 六艺、六经与素质教育钱钢 01.4 论孝传统的形成及现代际遇吴锋 01.4 中国古代父子疏离、祖孙亲近现象初探汪文学 01.4 中国的四大创新周桂钿 01.5 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理论特质佘正荣 01.5 儒家的民本与人权李存山 01.6 中国传统社会的职业及其伦理龚群 01.6 绚丽之美与儒家美学观的内在矛盾魏家骏 01.6 道·言·智·境:中国哲学诠释学传统及其问题胡伟希 02.1 儒学是宗教吗?蒙培元 02.2 儒家对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思考崔文魁 02.2 “温良恭俭让”与行政决策王世明 02.3 德治及其中国路径的比较与反思——兼论原始儒学现代化的一种选择梁晓杰 02.3 儒家“六天”说辨析陈中浙刘钊 02.3 “全德之名”和仁圣关系——关于“仁”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的思考白奚 02.4 传统宇宙观的崩溃与王国维早年的思想危机赵利栋 02.4 从“疑古”走向“正古”——试论中国古典学的发展方向郭沂 02.4 儒学二重性:既是哲学又是道德宗教赵吉惠 02.4 信用伦理及其现代解释万俊人 02.5 儒家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化鄯爱红 02.5 名士精神与汉魏之际孟子地位之沉浮徐国荣 02.5 一个新道德主义者的生命本体论刘士林 02.5 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百年回顾刘绍瑾朱华英 02.6 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研究述评聂永华 02.6 20世纪中国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傅永聚韩钟文 03.1 当代东方儒学兴起的背景——东方文化与东方哲学刘宗贤 03.1 儒家社会学何以可能李英灿 03.1 评中国思想家对道德与法律之关系的探索崔永东龙文懋 03.1 论理学对中国“画气”说的影响朱良志 03.2 六经图碑述考吴长庚 03.2 近二十年来十六国北朝儒学研究述评王华山 03.2 孔子对中华文明的五大贡献 王修智 03.3 “俭”的道德价值——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二吕耀怀 03.3 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论蔡德贵 03.4 儒家真精神——“时中”董根洪 03.4 论儒家的管理哲学孙聚友 03.4 儒学与中国古代农学——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说起乐爱国 03.4 孔子质文说与汉代文家特质宋艳萍 03.4 由康有为论近代人道主义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张应凯 03.4 继承优良传统建设先进文化张树骅 03.5 “儒学与当代社会双向互动”刍议颜炳罡 03.5 论儒家“孝道”原则与现代“人人共享社会”刘炳范 03.5 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的现代阐释董平 04.1 不是六艺胜似六艺——读《史记》与《论语》的学术关系陈桐生 04.1 《孔子家语》辨疑李传军 04.2 仁学与人类文明王国轩 04.3 孔学与全球化 周立升 04.3 和平、发展、合作──儒家文明在世界文明对话中的地位和价值 张立文 04.4 “中和”: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理性”丁原明 04.4 中国古代“孝”文化的两重性李锦全 04.4 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 马新 04.4 早期儒家品德伦理学与“孝”德 王云萍 04.4 《孔子家语》研究综述 张岩 04.4 论儒学基本原理与民主政治的兼容与接轨徐克谦 04.6 思想批判与心理承传——鲁迅与孔子张永泉 04.6 论儒家伦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北宋理学家吕大临的思想的个案分析为例文碧芳 05.1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滕玉成李文明 05.1 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任现品 05.1 1996-2004年中国大陆儒学研究的新进展张亚宁 05.2 自本体与对本体:中西哲学的诠释学基础胡伟希 05.3 中西早期的“适度”思想及适用范围的扩展——从人间伦理到生态伦理王中江 05.3 如何推进儒教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的融合王晓朝 05.3 中国文化的苦恼意识与现代中国哲学唐文明 05.3 忠恕之道与世界和平及环境保护李存山 05.4 感物言志说的再诠释邓军海 05.4 关于“儒家思想与科技的关系”问题田辰山 05.5 “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景怀斌 05.5 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全球价值单纯 05.6 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陈治国 05.6 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陈炎赵玉 06.1 和平之道即进化之道凯文·德拉图尔西蒙娜·德拉图尔 06.1 解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及其统一性钱耕森 06.1 古代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段庸生 06.1 孔子形象塑造之我见周峰 06.1 儒家道德在小说叙事中的历史演化江守义 06.1 实用是儒学的优秀传统蔡德贵 06.2 儒家思想的内在特质朱进有 06.2 说“家”钱永生 06.2 从社会学合理性之主题和预设看儒家文化合理化的潜力陆自荣 06.3 “慎”的两个维度——中国传统德性分析之三吕耀怀 06.3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模型——“文化三层论”邓立先 06.3 孔子文献类型探析周洪才 06.3“吾日三省吾身”的境域高予远 06.3 《论语》书名新解——兼与敖晶先生商榷余群 06.3 孔子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现代转化李锦全 06.4 儒家伦理人文主义生态之维及其现代回应牛庆燕 06.4 “六经”的内容、流传与古代文明研究江林昌 06.4 儒学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吴光 06.6 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徐诚寿杨宾 06.6 论儒家天命信仰的特色单纯 06.6 论孔颜乐处殷明耀 06.6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杨柱 07.1 钱明“《王阳明全集》未刊佚文”句读正误陈清春张都爱 07.1 国学现代化与中国哲学史——几个方法论问题金春峰 07.2 原“仁”王艳勤 07.2 长春文庙祭孔的文化反思杨海龙楚燕洁 07.2 “实学”研究方法述评朱康有 07.2 儒家动物生态伦理思想新探田海舰 07.3 儒家关于营造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与启示贾岩 07.3 敦煌儒家文献的分类韩锋 07.3 敦煌《论语》写本S.3339校笺周文 07.3 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差等——平等结构的特质及其消极影响易小明 07.4 谈季羡林先生的序跋王树英 07.4 儒家政治秩序的基本设计体系胡锐军 07.6 20世纪以来《春秋穀梁传》研究综述秦平 07.6 人生终极的理性自觉——儒家“命”的观念崔大华 08.2 《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张固也赵灿良 08.2 乡土经济伦理的传统特色探析王露璐 08.2 中国古代的客礼徐美莉 08.4 儒家道统与民族精神张允熠 08.5 也论儒教的历史与形态吾敬东 08.5 中国古代“趋时”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吴全兰 08.5 论大学之道的成德进路、体知基础及其当代意义胡治洪 09.1 自然情感与道德原则的双向涵摄——儒家之仁对传统中国人的型塑王雅 09.1 儒家民本观的现实意义周桂钿 09.2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优先观徐克谦 09.2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两个原则程勇 09.2 论儒家“成物”思想杨胜良 09.3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探析——以“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为对象陈业新 09.4 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及其道德调节传统肖群忠 09.4 等级、本分与补偿: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的结构和功能探析黄义英 09.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价值的现代审视栾爽 09.5 “礼”的自然法思想之探讨林丛林明 09.5 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与“名教”之关系周文玖 09.5 父兄的叮咛——宋人“字说”解析刘欣 09.6 本然、实然与应然——儒家“天人合一”论的内在理路苗润田 10.1 儒家哲学中“知己”与“絜矩之道”的方法论意义龚建平宁新昌 10.2 关于“儒教”概念的考察及其思考杨义芹 10.4 三十年来老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韩国良 10.4 试论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陈尚胜 10.5 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及其演变探析秦翠红 10.5 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李锦全 10.6 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郭齐勇 10.6 孔子“父子相隐”思想的现代法律精神解读张本顺 10.6·笔谈·学习孔子思想心得董日臣 00.1 《论语》校证一则单承彬 00.1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正诂王功龙 00.1 从几则文人笔下的商人形象说中国古代的商人与道德董伟 00.2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新解朱去非 00.2 关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释读盖莉 00.3 《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章疏证俞志慧 00.3 子贡与孔子朱国华 00.3 《论语》“色难”新解裴传永 00.4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傅允生 00.4 儒学与市场经济宋志明刘成有 00.5 自任以天下为重孙明君 00.6 《论语》学而篇首章易解唐文明 00.6 “耳顺”众解平议及我见王勇吴长城 00.6 先秦私学的纲领——《论语·学而》篇首章释义及其他张富祥 01.1 “宰予昼寝”新解杜贵晨杜斌 01.1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杨朝明 01.2 关于《邶风·燕燕》的错简张剑 01.2 《论语》中的“利仁者”与“安仁者”的类型比较祝安顺 01.2 “九人”“十人”辨韩府 01.2 《春秋左传注》中关于“昭穆”的两条互相抵牾的注释李衡眉 01.2 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养生与宋明诸儒的读书治学活动李平 01.3 “贫而乐,富而好礼”校证单承彬 01.3 马融易学浅议张涛 01.4 读《易传》札记伏俊琏 01.5 《周易·涣》筮辞解周乾溁 01.5 应辩证地看待儒学的功能解光宇 01.5 《论语·子路》中“南人有言”之“南人”考孙以楷 01.6 关于《论语》中的两条注释张松辉 01.6 孟子以及儒家的“事天”说——评《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李申 02.2 何谓天?何谓苍天?——对陈詠明《学术研究的豆腐渣工程》的回应之二李申 02.3 《论语》闲考三则马固钢 02.3 《论语》“侍坐”章考释辨析傅新营 02.4 关于宁武的“愚”——《论语》斟疑之三兼答瑞士胜雅律先生韩府 02.4 “矜而不争”考辨王功龙 02.4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危机卢风 02.5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释义牛多安 02.5 论孔子对妇女是尊重而非轻视李惠钦 02.5 从先秦恋俗看孔子的出生杨军 02.6 孔子“生于空桑”民俗考论王政 02.6 孔子与瞽者蔺文锐 03.1 阙里考略黄立振 03.1 《论语·述而》“不保其往”辨徐前师 03.1 “宰予昼寝”正诂邵丹 03.2 “为己之学”——孔子之论“学”杨胜良 03.3 李翱论“诚”林耘 03.3 论孔子的“道德金律”之逆定律不可推何红斌王田葵 03.4 《论语》中的“诚”与“信”李现臣 03.4 从自我认同的角度看原始儒家的诚信观念唐文明 03.5 析“时中”在孔子生存境域中的魅力李智 03.5 皮锡瑞“年三十始治经”说辨误吴仰湘 03.6 诚与凿韩叔美 03.6 云南尊孔源流考杨知秋 04.1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别解曹海东 04.1 “老庄”并称始于《淮南子》辨正若水 04.2 明代曲阜孔庙缘何会有“梁祝读书处”陈金文 04.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探诂 张诒三 04.3 “沐椁”新解 蒋佩春 04.3 也谈“老子是殷商派老儒”解光宇 04.4 与孔子并称圣人的周公王修智 04.5 《易传》的圣人观及其他谭德贵 04.5读史二则王修智 05.1 论“和”为儒学之精义修建军 05.3 论儒家诗教原则的确立刘炳范赵歌东 05.3 简论纬书《河图》的小说特性聂济冬 05.3 儒教研究的理论意义李申 07.1 关系主义的儒教模式李向平 07.1 儒学与儒教之争辨析张荣明 07.1 从“三纲五常”看儒家的宗教性景海峰 07.1 儒教的类型特征加润国 07.1 《论语·先进》“小子”解陆忠发 07.4 《论语》“夫子矢之”之“矢”及相关问题徐前师 07.5 《论语》“色斯举”章辨析雷庆翼 07.6 《论语》“蓧”字解诂于智荣李立 07.6 儒家视角下的“民权”与“国权”李早 08.4 儒家文化:定位、定义与功用王钧林 08.5 儒家价值观中的“廉”刘东超 08.5 儒家的仁爱政治观与循吏文化林存光 08.5 抨酷政孔子择婿 俞荣根 08.5 《论语·先进》“小子”正解颜春峰 08.5 《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考辨张诒三 08.5 《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新诂李永 08.5 儒家礼乐文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意义丁鼎 08.6 刍议儒家的教化文化杨朝明 08.6 儒家生态文化的思想与实践乔清举 08.6 《论语》考辨三则朱翔非 08.6 孝:常情与变异唐凯麟陈仁仁 09.3 儒商文化的时代要求戢斗勇 09.3 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书院郭齐家 09.3 科举考试与西方文官制度施忠连 09.3 《论语》训解释疑两则张诒三 10.2·比较研究与对话·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郭齐勇 00.4 劳动实践精神与人为践履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比较刘清平 00.4 血亲情理与道德理性的鲜明反差——孔子与苏格拉底伦理观之比较刘清平 01.1 儒家修养论与基督教修行论的比较研究叶蓬 01.4 《论语》郑玄与朱熹解释之比较匡鹏飞 01.4 儒家的道德人格是自律的吗?——一种比较分析的视角王云萍 02.1 从《五经正义》到《五经大全》——关于唐、明二代经学统一的比较秦学颀 02.1 儒法道治国方略比较研究吕明灼 02.3 《论孟古义》与《读四书大全说》的比较方光华 02.6 中西形而上学的异通发微宁新昌 03.1 从历代史志著录顺序的不同看《论语》《孝经》的经部地位窦秀艳 03.2 从自然之物到表现功能——先秦语言意识的发育及儒道比较王毅 03.4 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陈炎邓东 03.4 儒家的宗教性及其与西方基督教精神之比较牛冬梅 03.5 “知”“德”之辨——苏格拉底与王阳明比较研究田薇 03.6 《圣经》的上帝观与《论语》的天神观夏丽志 04.6 成于乐的圆成之境——论牟宗三的美学世界及其与康德美学的不同王兴国 05.1 “无”的领悟及中西形上学的一个向度——王弼与海德格尔的视域比较王中江 05.1 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乐知在上海所办《万国公报》为中心孙邦华 05.2 穆斯林学者眼中的儒教与孔子——回儒对话:基于文化自觉之上的文明对话杨文炯 05.2 孔子与苏格拉底言说方式辨正——与邓晓芒先生商榷讷言 05.4 海德格尔与老子关于“无”的对话聂中庆 05.4 传统与现代之间:犹太教改革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傅有德 05.5 康德、牟宗三对自由意志的解读歧异及中西人性论比较的伪公度性杨顺利 05.5 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季羡林 05.6 朱熹与王守仁的知行观胡小林 05.6 《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议“伪古文《尚书》”不伪郑杰文 06.1 孔子和柏拉图财富思想之比较研究魏悦 06.1 许衡对韩国曹南冥思想和人格的影响刘学智 06.2 汉末魏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郝虹 06.2 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彭国翔 06.3 中国和海外近邻文庙制度之比较孔祥林 06.3 圆融与机体——论方东美、程石泉二先生的核心思想俞懿娴 06.3 论蜀汉经学之嬗变——与两汉蜀地本土经学传统相比较焦桂美 06.3 中庸:一种古典的政治哲学精神——孔子政治哲学的精神追求马云志 06.4 北宋诸儒论孔子李祥俊 06.4 察识与涵养相须并进——张栻与朱熹交涉论辩管窥王丽梅 06.4 黄宗羲与孟子的政治思想辨析孙宝山 06.4 “义”“利”“害”观念的现代诠释——以叶适功利伦理学说为进路兼以朱学为基本参照麻桑 06.5 “存人”与“原人”——颜元《存人编》与宗密《华严原人论》思想比较研究陈坚 06.5 “色”与“礼”的关系——《孔子诗论》、马王堆帛书《五行》、《孟子·告子下》之比较曹峰 06.6 许衡与张载人性论的承接和诠释林乐昌 06.6 晚明至清代前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以顾、黄、王、袁等人为例陆宏英 06.6 试述孟子诠释思想本体论内涵——兼论中西诠释思想之异同李凯 06.6 中国古代立法文化精神溯源——关于先秦诸子立法理论的初步研究史广全 07.1 不同历史境遇下的中西和谐美学话语——儒家的“中和美”与古希腊的“和谐美”比较孟庆雷 07.1 实学与西学的互释——西学东渐的学术范式转换李志军 07.1 对葛瑞汉和陈汉生先秦哲学“理性”的考察刘玉宁 07.1 “回儒”与“西儒”之比较金刚 07.3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胡瑞琴 08.1 论太虚人间佛教儒学化的特色欧阳镇 08.1 《论语》注解中的“公羊学”取向——刘逢禄《论语述何篇》和康有为《论语注》比较马永康 08.3 儒佛道“三教一家”的奥秘吕明灼 08.3 儒佛“孝”道观的比较陈坚 08.3 文道合一与诗乐合一——朱熹与邵雍文学本体论之比较程刚 08.5 汉晋间蜀地江东地区儒学的传播与地域性发展夏增民 09.1 儒道反阐释观之异同探析——兼与西方反阐释观比较韩模永 09.2 歌德,欧洲的孔子——再谈辜鸿铭眼中的歌德方厚升 09.4 对话哲学与《论语》的关系性君子观顾红亮 09.6 孔子与柏拉图论人际关系的比较杨豹 09.6 利玛窦向中国文人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意义[韩]宋荣培 10.1 基督教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似与同赵玉陈炎 10.1 在道儒之间:道教经典《太平经》政治伦理的儒家意蕴李广义 10.3 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洪修平 10.4 中西乌托邦观念:比较研究及文化启示张彭松 10.4 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兼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比较刘海龙 10.6·先秦·论六经并称的时代兼及疑古说的方法论问题廖名春 00.1 孔子美学的潜体系邓承奇 00.1 文野之辨——孔子关于文艺的基本思想辨正李旭 00.1 “以田赋”及孔子的道德考量朱代湘 00.1 初论《老子》与礼学在思维谱系上的家族相似扬举 00.2 “中”、“中庸”、“中和”平议雷庆翼 00.3 中庸: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思想方法田广清 00.3 郭店楚简研究散论李存山 00.3 郭店楚简儒家乐论试探蔡仲德 00.3 略论郭店楚简《五行》思想丁四新 00.3 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欧阳祯人 00.3 试论孔子的情商思想薛永武 00.4 “仁且智”与孟子的理想人格论杨海文 00.4 孟子周游列国年代考刘培桂 00.4 从孔子“生平的开端”看其“仁学”思想的实践本质邹元江 00.5 “述而不作”之于孔子——一个阐释学角度的解读王毅 00.5 孔子网络的基本特征及其资源效应裴蓉 00.5 《礼记》与《仪礼·丧服》经、传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丁鼎 00.5 《论语·先进》“侍坐”章辨疑两则杨树森 00.5 《论语》中“束脩”一词释义商榷赵艳 00.5 仁是孔子理想社会关系的概括李蹊 01.1 孔子人道思想的结构钱永森 01.1 谈“子不语”谌中和 01.1 孔子高足学术大师——谈子夏的历史贡献徐鸿修 01.1 论子思的臣道思想席盘林 01.1 荀子批判诸子及儒家之学术检讨马育良 01.1 上古两大主导文化系统及其思想影响郑杰文 01.2 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陈开先 01.2 论孟子对西汉今文经学的特殊贡献陈桐生 01.2 文化生成意义上的孟子仁政模式张实龙 01.2 《系辞》的儒家思想新论任俊华 01.2 《太玄》对“易”“老”的会通与重构周立升 01.2 论卦辞深层结构司马朝军 01.2 先秦儒家的义理开合与逻辑建构颜炳罡刘光本 01.3 从理想到现实——论孔孟荀韩“仁”“义”“礼”“法”思想之承接张京华 01.3 从《性自命出》看儒家性善论的形成理路丁为祥 01.3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王杰 01.4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对“仁”的新认识杜豫 01.4 《论语》“色”的意义的现象学分析厉才茂 01.4 老子与孔子语言观之比较刘永凯 01.4 孔子对鬼神的怀疑和否定郭瑞祥 01.4 孔子的殷宋情节陈连敏 01.4 试论孔子“信”伦理观念的教育价值李保强 01.5 论先秦儒家的生命价值观陈川雄 01.5 帛书《易经》与西周法制崔永东 01.5 荀子美学思想研究马征 01.6 《周易》时的哲学发微王新春 01.6 《性自命出》、《中庸》、《孟子》思想的比较研究许抗生 02.1 《太一生水》与先秦儒家性情论欧阳祯人 02.1 论老子思想的历史发展晁福林 02.1 关于郭店楚简《缁衣》篇的两处异文杨泽生 02.1 孟荀学风之比较张小稳 02.1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与上博藏简《性情论》陈来 02.2 关于《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的篇名与作者彭林 02.2 上博《诗论》简的形制和编连廖名春 02.2 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性质考辨单承彬 02.2 《周易》的生存智慧与中国家训文化尹旦萍 02.2 《易传》的哲学体系与《乐记》的文艺理论体系赵东栓 02.2周代“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的方方面面赵东玉 02.2 论《周易》对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影响李平 02.3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黄玉顺 02.4 保民而王:一个充满温情的王政话题马育良 02.4 试论荀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李晓春 02.4 西周卿大夫之“德”释论张怀通 02.5 子夏及其传经之学考论杨朝明 02.5 简帛《五行》新探——兼论《五行》在思想史中的地位梁涛 02.5 先秦儒道死亡思想之比较靳凤林 02.5 孔子与《易经》——马王堆帛书《易》之经传中的新发现程石泉 02.5 试论《仪礼》的作者与撰作时代丁鼎 02.6 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周炽成 03.1 关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几个问题陈东 03.2 竹简《文子》新探王三峡 03.2 郭店楚简《语丛》丛释连劭名 03.2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评述聂中庆 03.2 孔子之思的美学意义刘旭光 03.2 先秦音乐与儒家的礼乐理想金尚理 03.2 试论荀子哲学的特质及其对儒家道统之意义路德斌 03.2 《孔丛子》中的“孔子诗论”李存山 03.3 上博简孔子《诗论》“仲氏”与《诗·仲氏》篇探论——兼论“共和行政”的若干问题晁福林 03.3 楚竹书《孔子诗论》中“邦风”及“夏”之名称意义蔡先金赵海丽 03.3 孔子论《诗》与上博简《孔子诗论》之比较曹建国 03.3 儒家成德精神动力的心理学分析景怀斌 03.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试解——“君子”现象分析唐子奕 03.3 通以显体——从老庄道论看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学说李景林 03.3 谈先秦时期的“诵”伏俊琏 03.3 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冯浩菲 03.4 孔子“忠”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孔祥林 03.4 “美是顺乎‘天性’的发展”献疑周淑萍 03.4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臆解何中华 03.5 孟荀的“性—情”结构论及艺术本体性盖光 03.5 “皇帝”称号与先秦信仰崇拜周新芳 03.5 孔子所述吕望氏名身世辨析刘信方 03.5 今本、帛本、汉唐本《系辞》异同考——并论帛本《系辞》胜于今本《系辞》刘大钧 03.5 试论《论语》文学表现的诗化特征王志民 03.6 “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裴传永 03.6 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程梅花 03.6 《淮南子·缪称训》所见子思《累德篇》考郭沂 03.6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解义李学勤 04.1 试论楚简《鲁邦大旱》篇的内容与思想廖名春 04.1 早期儒学语境中的“时”范畴析解张军 04.1 由上博简《诗说》的体例论其定名与作者江林昌 04.2 楚竹书《孔子诗论》“类序”辨析吕绍纲蔡先金 04.2 《论语》与《孔子诗论》的学术联系与区别陈桐生 04.2 《孔子诗论》与春秋时期诗学观念之比较张明华 04.2 “四始”新证李锐 04.2 《论语》:一种可能的情感解读马育良 04.2 《论语》篇序传刘纯泽 04.2 孔子“欲居九夷”探析郭墨兰 04.3 孟子“以意逆志”说考论 周光庆 04.3 易道象数之维的图式结构 倪南 04.3 儒家智者的逻辑——析荀子正名论 孙中原 04.3 关于孔子梦见周公的几个问题 刘文英 04.4 孔子识“鸟”、观“鸟”及其他刘康德 04.4 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 于龙斌 04.4 商鞅礼学思想研究 陆建华 04.4 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唐凯麟陈科华 04.6 孟子论牛羊之别新解彭锋 04.6 西周初期人文意识与历史观念的转变及其意义李建 04.6。
儒家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正负面影响
充分表现。有些学者甚至认为 : 儒家文化就是农业文化 。 文围 文化的停滞和 落后 。 本 “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 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设新 , 绕新农村建设 的“ 二十字方针 ”对 传统文 化与新农村 建设 的关 , 农村 , 必须夯实物质基础 。没有 生产力 的提高 , 没有农 民生活 的 系, 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 ’ 改善 , 新农村建设 就成 了无源之 水 、 本之木 , 无 就失 去 了经 济基 础 , 民也会失去积极性 。要实现新农村 “ 农 生产发展 、 生活宽裕” 儒家文化与农 业生产发展 的美好 目标 , 有赖 于对儒家文化 的去粗取精 , 既要传承儒家遵循 农业作为传统产业 , 传统文化 的痕 迹尤其深刻 , 以从农业 可 客观规律、 重视农业生产 的思想 , 还要建立起现代社会所赖 以生 生产 、 农业技术 以及农业经 营管理 理念 等方面 , 进行其 文化底蕴 存 的市场经济观念 , 培育农 民的进取意识 和创造意识 。 的调查和分析 。 .
利 从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养育 了无数代 中华儿女 ,其 中传统 点 。要 求人 有 理 性 地 开发 、 用 自然 , 而 达 到 天 人 的和 谐 。 在如今的新农村 建设 中, 同样必须将 “ 自我扩张 ” 自我约 与“ 文化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念对农业的稳定发展起 了不 可 的关 系理顺 。儒家传统有时过分强调 自我约束 , 最轻微 的 自 忽视的积极作用 。先秦儒家的农业经济思想大致构成 了后来农 束” 我扩张行为都被 当成严重罪行加 以无情整肃 。如今却走 向了另 政制度的框架 ,汉以后封建统治阶级 的重农政策 吸收了儒 家的 部分社会成员完全丧失 了 自我 约束 , 变成 了惟私利所 民本 、 农本思想 , 从而 不断完善与发展 了以农业 垦殖政策 、 管理 个极端 : 图 的拜金主义者 、 奸商或腐败分子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 过程 中 , 制度 、 推广政策 、 利政 策、 水 农贷政策等为内容的制度体 系。 这一 政 工程 , 保护 体系虽然是以巩固封建 地主经济与封建统治为 目的,但对扶持 要 防止 出现 借 口发展经济而不顾 生态保护 的“ 绩” 好农民群众 的长远利益 。 小农 经济也起 了重要作用 。
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孙军红
【期刊名称】《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36)4
【摘要】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传统文化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曾经孕育了辉煌的古代科技,特别是在医学、农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领域.科技知识的伦理化、历算学的工具化、科技著作的经学化,揭示出儒家文化中包含的科技因素以及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总页数】4页(P123-126)
【关键词】古代科技;儒学;特征
【作者】孙军红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论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胶融性 [J], 齐鹏
2.论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学思想 [J], 谷洪彦
3.试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J], 乐爱国
4.论儒学与中国古代科技的胶融性 [J], 齐鹏
5.儒学不是束缚而是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从汉宋二朝儒学与科技同时涌现高潮谈起 [J], 刘英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学与中国传统农学儒学对于农学发展的阻碍,源于儒家思想对于士人务农的鄙视。
这里的务农不仅包括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同时也包括与农业有关的学习、研究和著述。
最典型的就是孔子鄙樊须的故事。
"樊迟请学稼。
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视务农为小人之事,并非孔子所独有,孟子也有同样的看法。
儒家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鄙视,又源于儒家的社会分工思想。
孔子在斥樊迟为小人之后,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矣,焉用稼。
"认为只要统治者讲究礼、义、信,统治好老百姓,就不用自己直接去从事农业生产。
儒家的社会分工思想,最典型的表述见于孟子对于许行的批评。
许行号称是神农学说的门徒,主张自食其力,"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餮而治。
"而孟子则认为社会有分工,百工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为用,同时又主张社会分工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
孟子说:"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农业者,食人之事;务农者,劳力之人。
因此,务农之人自然也就是小人。
何谓"小人"?何谓"君子"?孔子还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农之为事,重在地利,理当属于小人之事。
因此,自樊须之后,中国知识分子都不愿轻易地谈论有关农业的问题,更不愿意躬亲农耕,或从事与农业有关的研究和著述,以远小人之嫌。
以致于在整个中国古代出现了一种"农者不学,学者不农"的现象。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农学的发展,明代马一龙在谈到他著《农说》的宗旨时说:"农者不知道,知道者又不屑明农,故天下昧昧不务此业。
"而一些从事农业研究和著述的人则往往有一种"作贼心虚"的感觉。
贾思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在提到《齐民要术》的写作宗旨时,说"鄙意晓家童,未敢闻之有识,故丁宁周至,言提其耳,每事指斥,不尚浮辞。
览者无或嗤焉。
"这虽然可以看作是贾思勰的谦虚之词,但自谦中流露出了自卑的心态。
这种因自卑而怕人耻笑的心态,在后世一些农学家身上也得到了反映。
如,唐韩鄂在《四时纂要》"序"中说到,该书"虽惭老农老圃,但冀传子传孙。
仍希好事英贤,庶几不罪于此。
"又如,有的农书直接用"鄙"字来命名,而农书的作者则不敢留下真名实姓,如无名氏的《鄙记》和借托明代刘基所编著的《多能鄙事》。
这多少有点自嘲的意味。
农书以外的一些著述中,也流露出同样的情绪。
如许多地方志在记载各地农作物时都非常简略,何以如此,以宋嘉泰《吴兴志》为例,访该书在记录了10个水稻品种名称之后,接着说:"询之农人,粳名不止此数种,往往其名鄙俚,不足载。
"当然,这也可能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人类的一种通病,如法国著名的遗传育种学家法布尔(J.H.Fabre)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历史赞美尸骨累累的战场,却不屑于谈论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姓名,却不能告诉我们小麦是从那儿来的,这就是人的愚蠢之处。
"但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儒家思想对于这种愚蠢是负有责任的。
有趣的是,"多能鄙事"一词竟出自孔子之口,《论语》载:"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些农学家在自卑的同时,力求心理平衡的一种努力。
这种努力,后世称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
他们不仅借假圣人之口,而且还尽量附庸风雅,倾注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以区别于一般务农的"小人"。
因此,深知务农为小人之事的贾思勰在作农书时不得不"采捃经传",以抬高自己的身价。
元代的王祯《农书》亦是如此,明阎闳《新刻东鲁王氏农书》序曰:"是书据六经,该群史,旁兼诸子百家,以及殊方异俗咸著,亦用心矣。
"经传的影响不仅闪烁农书的字里行间,甚至在书名上受其影响。
《齐民要术》或许正是受到了"经传"的影响,"齐民"即治理人民之意,也就是"序"中所说的"安民",贾思勰总结了历史上统治人民经验,认为"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而富而后教的倡导者最早便孔子,此外,孔子还提出了"齐民"的思想,《论语·》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记·缁衣》亦言:"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贾思勰将农书命名为"齐民要术"或许正是从此而出。
清代包世臣在其所著的一书中,也借用了"齐民"一词,称为《齐民四术》,他的意义很明确,即治理百姓的四种法术,具体说来就是农、礼、刑、兵四种统治百姓的法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农以养之,礼以教之,不率教则有刑,刑之大则为兵。
"书中虽然记载了一些农业生产技术,但并不是为农而谈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治平之枢在郡县,而郡县之治首农桑。
"所以写作"农政"的目的就在于治平。
农只是一种手段,政才是目的。
这是做为农学家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寻求心理平衡的一种选择。
也是做为政治家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是名符其实的农学与政治相结合的产物。
尽管书中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书中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这就是徐光启的治国治民思想,所以尽管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农政措施,二是农业技术。
前者是全书的纲,而后者则是实现纲领的具体措施。
于是《农政全书》与先前的一些大型的农书相比,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它增加了许多屯垦、水利和荒政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尤以荒政的篇幅最多,占六十卷中的十八卷。
这是前所未有的。
何以如此?除了当时社会存在某种危机以外,传统观念的影响是其主要原因,因为在徐光启的心目中,农业只不过是一种"齐民"之术。
有些农书虽然在书名上看不出任何为政治服务的倾向,如清代刘应棠的《梭山农谱》,但书中的字里行间却充满着各种政治主张。
如果说刘应棠的《梭山农谱》还属于借题发挥的话,杨双山的《知本提纲》则完全是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信条来演说其道理,因此,农业生产技术只在其中占有很小的部分,后来作者又把这本书有关修身、齐家的部分提纲挈领地缩写成《修齐直指》一书。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影响之深,他不仅影响了一般人对于农业生产的看法,也影响了古代农学家著书立说,他们一方面著作农书,一方面又耻作"农家者流",而以治国、平天下相标榜。
有些农学家深知自己人微言轻,无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便希望通过一些有识之士来推而广之,以达到作为社会良心的目的。
例如,陈甫在《农书》序中说:"自念人微言轻,虽能为可信可用,而不能使人必信必用也。
惟藉仁人君子,能取信于人者,以利天下之心为心,庶能推而广之,以行于此时而利后世,少裨吾圣君贤相财成之道,辅相之宜,以左右斯民。
"而书中"动不动就以'先王'、'先圣'来教训人,完全是儒门理学家'圣贤'的一副面孔。
"可见即使是象农学家陈甫这样隐士,也不能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以天下为己任,而并没有为农业而研究农业,而是为了政治的需要而研究农业,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农业毕竟是"小人之事",而只有将其与大人之事联系起来才显得有意义。
更多的农学家则是通过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来掩饰自己,以求得内心的平衡。
因此,所有的农书一开始就总是连篇累牍地引用过去典籍中有关农业的典故,借以强调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寻找理论上和历史上的根据,为自己因写作农书而产生的自卑心理开脱。
这就使得古代一些农学家处在一种十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从内心里觉得农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而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写作农书是一件不大光彩的事。
比如,陈甫一方面深知农桑为"孔门所不学",另一方面,又摆出一幅儒门理学家"圣贤"的面孔,以"先王"、"先圣"来教训别人,指责:"士大夫每以耕桑之事为细民之业,孔门所不学,多忽焉而不复知,或知焉而不复论,或论焉而不复实。
"这就使得他的指责多少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然而,无论他们是如何看待别人,至少他们超越了自己,也正是有了这种超越,他们才成了农学家。
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真正能超越自己成为农学家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
虽然说非仕即农是古代士人的最佳选择,但很多士人从事农业生产,甚至从事农业研究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出于无奈。
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就是一个例子。
他本是程朱理学的继承人,明代灭亡以后,他家居讲学,著作多种,其中《思辨录》为其代表作,书中"修齐篇"的一部分讲述了区田种法,亦算是有所发明,其中尤以对农业中的三才理论阐述最为值得称道。
但陆世仪并非一开始就立志于从事农业研究的。
他在书中写道:"自甲申、乙酉以来,教授不行,养生之道几废。
乙酉冬季,学为贾,而此心与贾终不习。
因念古人隐居,多躬耕自给。
予素孱弱,又城居,不习田事,不能亲执耒耜,但此中之理不可不略一究心。
虞九江兄向有水四在西郭,已躬耕有年矣,为予略说其概。
予有薄田二十亩,在二十三,佃甚贫,不能俱种。
予乃出工本买牛具,自往督而佐之。
一则古人省耕、省敛之方;一则稍欲涉猎其事,以验农田水利之学也。
"可见陆世仪涉猎农业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其实历史上何止陆世仪一人这样,其他农学家也都莫不如此,真正以农为职业的除了靠了侍耕为命的农民以外,就没有第二人把自己一生从事农业研究,因此,严格说来,中国古代并没有农学家,而所谓的"农学家",不过是一些写作过某种农书的官吏,隐士和一些居家讲学的教书先生,而即便是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