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括中国古代农业思想
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
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秦汉时期是我国区域农业开发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这一高潮的形成,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思想文化层面而言,秦汉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发展、重农思想政策化、世界地理观和秩序观的转变以及兼容并蓄、功利务实、崇大尚多的秦汉文化风尚,对秦汉时期区域开发模式、进程和特点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标签:秦汉史;区域农业开发;大一统思想;重农思想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一方面,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在纵深层次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体系的基础;另~方面,在横向层次上,农业的地域性拓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达到了尽可能的程度。
尤其是后者,不仅成就了中国历史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第一个鼎盛时期,而且奠定了中国传统疆域的基本界限,对后世的经济、文化、政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一历史景观的出现,是秦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聚合激荡的结果,可以说既具备了农业科技文化发展的内在基础与动力核心,又具有了相宜的政治环境、经济物质基础、交通条件以及思想文化氛围。
在思想文化领域,对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经营影响甚深的因素,主要包括大一统理念的发展变迁、重农思想的政策化以及世界地理观、秩序理念的变化。
一、大一统思想的发展传统时代早期的农业区域开发。
带有极为浓郁的政治、军事色彩,甚至可以视为在统一理念支持下的政治行为。
因此,对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理解,也可以从这一时期大一统思想的发展轨迹中找到一定的线索。
追溯我国大一统思想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产生了朦胧的一统意识。
《尚书·汤誓》有“听予一人之作酋”、“惟予一人有佚罚”等记载,可以看出,殷商时期的”王”已经有了唯一性的倾向。
春秋战国时期,权力一元思想更为明确,《诗经·小雅·北山》所谓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反映了结束长期战乱分裂局面的诉求,也包含了天下一统的基本理念。
农政全书
内容评析
徐光启认为,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西北方有着广阔的荒地弃而不耕;另一方 面京师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要从长江下游启运,耗费惊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他提出在北方实行屯垦,屯垦 需要水利。他在天津所做的垦殖试验,就是为了探索扭转南粮北调的可行性问题,以借以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生 活。这正是《农政全书》中专门讨论开垦和水利问题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就是徐光启写作《农政 全书》的宗旨。
目录
(上册) 张国维原序 张溥序 王大宪序 方岳贡序 潘曾沂序 ……
前言
《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先生,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出生于上海,进士出身,先 后任翰林院检讨、内书房教习、翰林院纂修、左春坊赞善、少詹事、洞南道监察御史、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终于宰相位。《明史·徐光启传》称:“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 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这是对徐光启一生政治生涯的简要概括。
《农政全书》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农书,犹如一座含金量很高的富矿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所以,岳麓书 社适应形势发展之需要。决定刊行以简体字排版的新校注本《农政全书》。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既便于阅读与研 究,又便于收藏的古典名著新版本,为弘扬优秀的优统文化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无疑是有益于社会的事。
感谢观看
整理之后的《农政全书》,“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书分为12目,共60卷,50余万字。12目中 包括: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 制造1卷;荒政18卷。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两则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文化背景《天工开物》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可以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两个方面来理解。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在宋元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农作物的耕种栽培技术更加成熟,特别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水稻种植,提供了一多半的全国口粮。
其他油料作物、经济作物也普遍推广,桑蚕养殖、甘蔗加工、棉花生产都空前繁盛,万历以后从国外引进的玉米、甘薯、落花生、西红柿等农作物新品种,增强了对气候、地况的适应性,扩大了食物种类。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江、浙、皖一带的纺织业、印染业非常发达,松江的织造、芜湖的浆染,闻名全国。
另外,南北方的瓷器生产也盛况空前,特别是江西景德镇,连绵十几里,烟火十万家,雇工数万人,形成了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的格局。
明代的造纸业也进入了集约化生产阶段,从造纸原料到名牌产品都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本人的情况。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明神宗万历十五年生于南昌府奉新县北乡牌楼宋村。
宋应星的曾祖宋景(1476—1547)是嘉靖年间的名臣,曾任山东参政、左布政使、南工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
牌楼宋村的“三代尚书第”“方伯第”“世进士第”等牌坊,所旌表之人,从宋应星的曾祖到族叔,都是宋家作为名门望族的历史见证。
宋应星出生时,家境“渐以萧条”,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与平民百姓接触,熟悉农业耕作、手工作坊的生产情况。
荣耀乡里的曾祖,一直是后来宋氏子孙景仰和效仿的楷模。
宋应星自幼聪颖,“数岁能韵语”(宋士元《长庚公传》),博学强记。
年轻时,致力于科举,以期金榜题名,重振门第。
万历四十三年(1615),宋应星与其兄宋应升同赴南昌应试,都中举人。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观点总结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观点总结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涉及到了农业、商业、物价、税收、货币、贸易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观点的大致总结:一、农业观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农业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耕至上:古代中国经济以农耕为基础,认为农业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2. 封建土地制度: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生产资料的基础,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以出租、交租的方式经营土地。
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限制了农民自身的发展。
3. 春耕秋收制度:中国古代经济中有春耕秋收制度,即在春季进行耕种,秋季进行收获。
这种制度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规律性和可持续性。
二、商业观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商业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外市场并重:中国古代经济认为内外市场都是重要的,内市是国内市场,外市是国际市场。
内外市场互相依赖,相互影响,是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
2. 义利并重:中国古代商业观点中强调义和利的统一。
商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遵守商业道德,做到公平、诚信,以维护商业的稳定和共同利益。
3. 集市制度:中国古代经济中有集市制度,即定期在城市或农村地区设立集市,供商人集中交易。
集市制度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场所,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换。
三、物价观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物价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价稳定:中国古代经济主张物价的稳定。
物价波动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物价的稳定。
2. 物价调控:中国古代政府实行对物价的调控,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来控制物价的波动。
比如设立市令、颁布价格法令等来调整物价。
3. 物价与养民政策:中国古代经济中重视物价与养民政策的关系。
通过控制物价来保护养民,保证养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维护社会稳定。
四、税收观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的税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徭役制度:中国古代采取徭役制度,即对农民进行征税和劳役,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探析
中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探析杨俊中(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摘要 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实践中,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农业文明和农业生态观,包括和谐共生的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及以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为核心的农业生态保护制度,并重视农业技术在农业生态保护中的应用。
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现代农业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探析,阐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态保护思想和保护制度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以及建立现代农业生态保护制度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明;生态保护中图分类号 F 3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8)19-08385-04Exploration and A nalysis o f A gro 2eco lo gical Protectio n Thought in Chinese A ncient Agriculture Y AN G Jun 2zhong (E nviro nmen t and Plan ning Co lleg e of Henan U niv ersity,K aifeng ,Henan 475004)Abstract U nder the influence o f co nfuci an culture,agricul tu ral civilizati on and eco lo gical tho ug hts w ere fo rmed in lo ng 2term Chi nese ancient agricultu ral practice,w hich were di fferen t fro m the o ne of foreig n cou ntries,i nclu ding harm oni ous coe xistence of agro 2ecol og ical protectio n tho ug ht,ag ro 2eco lo gical pro tecti on s ystem at the core of co m binin g d ays,geo g raphy and p hysical pro perties,and payin g attentio n to the applicati on o f agricul tu ral tec hno log y in the agro 2ecol og ical p ro tecti on..The reference meanin g o f pro tecti on tho ug ht and s ystem i n C hinese ancient ag riculture to the s ustain able d ev elop ment o f mod 2ern ag riculture and the i mp ortance o f establishin g mo dern ag ro 2eco lo gical protectio n sy ste m w as elab orated throu gh exp lori ng and anal yzin g the agro 2ecol og i 2cal pro tectio n tho ug ht in C hinese ancient ag riculture and the ecolo gical envi ro nmen tal pro blems in mo dern ag ricultural d ev elop ment.Key w ords A gro 2ecol og ical envi ro nm ent;A gricultural civ ilizatio n;Eco lo g y pro tecti on基金项目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B JJ003)。
史料解读:早期的农业
早期的农业1.神农氏与农业的出现〔材料一〕神农氏作,斫①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②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下》〔材料二〕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③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④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材料三〕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东汉〕班固《白虎通》卷一【解读】我国的农业起源很早。
在古文献中,多将我国农业的起源,托之于神农氏等传说人物。
以上三条材料是有关神农氏与农业起源的传说。
《易》亦称《周易》或《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旧传孔子作,据近人研究,可能是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作品。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又采阴阳五行之说,并入儒、墨、法、名等家,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
《白虎通》亦称《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东汉班固等编撰记录汉章帝时在白虎观讨论经学的结果。
该书将谶纬学说与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
这三条材料主要说明的问题是:神农氏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民农耕,种植五谷;神农氏还教人民辨别土地好坏,品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
关于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表明,是中国人自己的祖先发明了农业,而不是由外界传入的、学来的。
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等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我国早期农业的情况。
【注释】①斫:砍削。
②耨:除草。
③蠃蠬:蠃通“螺”,蠬通“蚌”。
④墝同“硗”,土地坚硬而瘠薄。
2.黄帝、后稷与农业的出现〔材料一〕(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①鸟兽虫蛾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材料二〕周后稷,名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
中国古代的土地及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 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 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 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历程"家天下"与土地国有制"私田"与土地私有制政局动荡与"屯田" 土地兼并与"限田" 安置流民与"授田"大土地所有制制约土地制度的延续2,奴隶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和特点由"家天下"形成的国家统治格局,实质是将管辖的全部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故称"公田". 在宗法制的作用下,通过"分土封侯",实现家族对全国的"分而治之". 在"土地国有制"下,土地的主人与耕种者结成奴役关系,采用"劳役地租"形态.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 《国语周语中》户籍制度的建立"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分土治民." 《商君书徕民》2,"屯田制"产生的背景和实质长处于战乱和动荡的政局中大量的土地荒芜大批逃避战乱的流民采用军事编制的方法,将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屯田客对土地只有使用权. 3,限田制背景: 土地兼并导致国家赋税减少. 农民失去土地,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动荡.实质: 西晋的占田制,不是国家对土地的分配,而是国家限定对土地的占有额度. 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 4,授田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背景和条件: 国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的局势中. 国家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大批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特点: 是国家向臣民(主要是农民)按一定标准授予土地的一种制度. 受田民拥有对所授土地的使用权,还享有对其中部分土地的占有权. 授田制与赋税制度相配套. 授田制的形式和实质以"均田"的名义进行授田. 自北魏到唐前期,共有7次均田. "均田制"主要以家庭为授田对象和单位. 用于授田的土地,仅限于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并非将全国的土地重新分配. 对于私人土地达到或超过授田标准者,不再授田,亦不退出超标土地. 授田制亦是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以便使其提供赋税. 北魏均田制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40亩.女子20亩. 初授田者,男子给桑田20亩为永业. 露田不得买卖,死后还官.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每头授露田30亩,限4头. 狭乡授田不足者,许迁宽乡. 隋朝均田制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布"均田令": 一夫授口分田(露田)80亩,妇人40亩. "一床"授永业田(桑田或麻田)20亩.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授田限4头,每头60亩. 唐朝均田制丁男(21—59岁),中男(16—20岁)授田100亩.内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 老男(60岁以上),笃疾残疾者授口分田40亩. 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 佛道授口分田:男者(比丘,道士)30亩,女者(比丘尼,女冠)20亩. 唐朝均田制的特点与前代相比,授田对象不同. 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松动. 允许官人买卖永业田和赐田. 允许百姓死后无力供葬时,出卖永业田. 从狭乡迁往宽乡时,永业和口分田均可出卖. 如需购置住宅,邸店,碾硙,亦可出卖口分田. 唐朝中期以后的土地问题土地兼并迅猛发展"如闻王公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并吞,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全唐文》卷35《天宝十载禁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自宋朝开始,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兼并者. 王安石变法制定"方田均税法". 张居正改革有"清丈土地". 土地兼并问题在农民起义口号中的反映唐末农民战争,黄巢打出"均平"的旗号. 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 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太平天国运动,倡导"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三)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构成和演进赋役制度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它在产生之初,起到确立私人对土地占有的作用.但在土地私有制产生后,又受制于大土地所有制. 赋役制度由地租,人头税(或户税),徭役(或兵役)三部分组成. 地租经历了劳役,实物(分成,定额),货币等几种形态的演进过程.2,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奴隶制社会,劳役制地租. 春秋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形态下的赋役制度. 公元前568年,齐国"案田而税". 公元前643年,晋国"作爰田".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公元前548年,楚国"量入修赋". 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 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土地和户籍为依据的赋役制度. "入顷刍稿,以其授田之数,无豤(垦)不豤(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 《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匿户,……弗令出户赋之谓也." 《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两甲." 《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3,西汉初期的赋役制度"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而齐民无盖藏."《史记平准书》"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编户齐民. 赋役制度的构成:田租,人头税(口赋,"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徭役.4,曹魏时期的赋役制度(屯田)曹魏时期,对屯田客实行分成制地租: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四六分成;不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对半分成. 对自耕农,于建安九年(204年)推行户调制:田租每亩纳粟4升,户调每户纳绢2匹,绵2斤. 曹魏的户调制,废止了汉代实行的口赋,算赋等人头税,改以户为征收单位;改分成制地租为定额地租.西晋的赋役制度(限田—占田) 西晋的赋税制度分为两项:课田,丁男课田50亩,纳租4斛;户调,纳绢3匹,绵3斤.5,北朝时期的赋役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租调制. 一床(一夫一妻)岁纳帛1匹,粟2石. 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及奴婢8人,耕牛20头,同一床. 另有徭役,属临时性征调. 北齐时,将力役订入租调制中. 北周时,确定丁男年服役1月.遂称为租调力役制.6,隋朝的租调力役制一床每岁出租3石,调绢1匹(4丈),绵3两,或调布1端(5丈),麻3斤. 丁男岁服役1月.开皇三年(583年),减调1匹为2丈. 男子自二十一岁起,岁服役20天. 开皇十五年(590年),令"民年五十,免役收庸."7,唐前期的租庸调法"诸户一丁,租粟二斛.其调各随乡土所出,绢,絁各二丈,布二丈五尺.输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 "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唐六典》卷三唐代租庸调法的特点征收对象从"一床"改为"一丁". 税额和力役天数.较隋朝少约1/3. 将"输庸代役"制度化. 在租,调这两种正税外,唐前期还有地税和户税. 地税作为义仓粮;户税作为军国传驿之用.8,两税法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改行"两税法":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 《旧唐书杨炎传》两税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适应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形势.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陆贽《陆宣公集》卷22《均节恤百姓第一条》扩大纳税者的范围. 简化赋税征收的项目. "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 杜佑《通典》卷79,一条鞭法"一条鞭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共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府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赋役合并,简化征收名目计亩征收赋役一律征银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总量与土地兼并的现实结合更加紧密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折银征收,亦使农民多受一层剥削10,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地丁银,丁随地起)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圣祖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 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人丁24621334口,丁银335万余两),作为永久定额.今后再滋生人丁,不增加丁银额. 摊丁入亩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将人口与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改为单一的土地税制. 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 使农民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 有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性和人口的增长. 摊丁入亩推行后,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总人口102750000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全国总人口208095796口道光十三年(1833年) 全国总人口398942036口(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特点赋役征收的依据和对象,主要是土地和户籍(人口).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构相适应. 赋役分地租,户调(口赋),徭役三项征收,其演进呈逐渐趋简的态势.唐"输庸代役",徭役可以"庸"代;明"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清"摊丁入亩",将口赋与地税合一. 地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采用分成制;魏晋时,始为定额制. 赋税以征实物(粮食,布帛)为主.自明始,赋役改征银(货币).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并存;后期独立存在,并逐渐与土地占有结合。
高中语文 《天工开物》两则
凡稻旬日失水
待夏潦已过
稻的收获和成熟情况
文本解析
稻的收获和成熟与什么有关?
南北气候和稻种的特性
为了保障稻能丰收和按时成熟 必须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农 业 是 一 门 最 为 务 实 的 科 学
第四段
重要文言词语
其再栽秧 六月刈初禾 任从烈日旱干无忧 幻出旱稻一种 滋益全无 不足尚 第二次 割 任凭 培育 滋养,营养 重视
第二段
等,等待 立刻,就 即使 结出果实
即栽于亩中
结果而已
概 括 该 段 内 容
水稻分载种前流程和注意事项
文本解析
归纳出分载种前流程
在原文中找出各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追 求 实 学 期 于 实 用 的 科 学 精 神
第三段
重要文言词语 凡秧既分栽后 则广南之稻 概 括 该 段 的 内 容
已经
是 十天 雨水大
《天工开物》简介 《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 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 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 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 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它不仅全面反映了当时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体 现了作者的农本(“贵五谷而贱金玉”)思想。 全书自始自终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动。
练习
1.对课文有关知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明代科学家。 B.《天工开物》属于说明文。 C.说明方法包括: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分 类别、下定义、夸张等。 D.《天工开物》是保留我国科技史料最丰富的一 部书。
练习
2.第一段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多”一句总 括其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作者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 等几个方面来说明稻的种类的。 B.在分类说明时,作者特别注意细致的区分。比如, 同为粘者或不粘者,禾苗与稻米都有不同的名称。 C.同一稻种因为晚收可以改变粘性,功用却不变。 D.有代表性的稻种,如长芒、短芒,都分别被作者冠 以著名产地的称号。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1、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
”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也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如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汜胜之书》第一次记述了区田,以后历代都有试种者,尤其到明、清盛极一时,先后有二十处以上。
区田的技术要点是集中施用水、肥,保证作物能够生长良好,获得丰产。
“量力而行”的思想提出也较早。
中国传统文化-农学之农业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之农学思想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古代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农”为天下之本。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中国人不仅重视积累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学体系,而且将农业经营和自然、社会、哲学思想相联系,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农学思想。
※农业中的所谓“三才”理论“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可见“三才”理论是讲天、地、人的变化与关系的。
它是战国时期比较流行的哲学观点之一,被人们运用于经济生活、政治活动和军事作战等各个方面。
《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这段话阐明了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天、地、人,而且把人的因素列为首要地位。
到汉代,天、地、人演变为“力”、“地”、“时”。
晁错说:“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
”这里的“力”,即人力,具有重视人工劳动的含义,改造自然的意味更浓厚些。
中国历代农学家都继承了在农业生产中强调人力作用这一思想。
农业生产中的“时宜”、“地宜”、“物宜”的“三宜”原则是“三才”理论的另一衍化。
其主要内涵就是农业生产必须根据天时、地利的变化和农业生物生长发育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宜”原则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明代农学家马一龙对之作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说明:“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浓厚特色的经营思想与中国古代国情相适应的农业经营思想,有的直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战国初,李悝在魏国为相时,作“尽地力”之教,是最早的集约耕作思想的表现;“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就是加强劳动强度,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产量之意。
汉代,通过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等方式,把精耕细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天工开物》两则同步学案2012 龚德国
《天工开物》两则同步学案一.疏通课文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jīng),米曰粳.(jīng);粘者,禾曰稌.(tú),米曰糯.( nuî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本来)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wù)源光之类),不可为.(酿)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外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水稻的品种最多。
不粘的稻叫秔,米叫粳米。
粘的稻叫稌稻,米叫糯米(南方没有粘黄米,酒都是用糯米造的)。
本来属于粳稻但晚熟而带粘性的米俗名为“婺源光”一类的,不能用来造酒,而只可以煮粥,这又是一种稻。
稻谷在外形来看,有长芒、短芒(江南将长芒稻称为“浏阳早”,短芒的叫“吉安早”)和长粒、尖粒以及圆顶、扁粒的不同。
其中稻米的颜色还有雪白、牙黄、大红、半紫和杂黑等等。
第一段:稻的种类。
分别从粘性、功用、稻谷形状和色泽几个方面加以说明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等到)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左右),其名曰秧。
秧生三十日,即.(就)拔起分栽。
若田亩逢早干、水溢,不可插秧。
秧过期老而长节,即.(即使)栽于亩中,生谷数粒,结果..(长出谷粒)而已。
凡秧田一亩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亩。
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后。
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
稻秧长到三十天后就要拔起分栽。
若稻田遇到干旱或积水过多,都不能插秧。
育秧期已过而仍不插秧,秧就要老而长节,即使栽到田里也不过长几粒谷,只能算是长出谷实而已。
一亩秧田所育出的秧,可供移栽二十五亩。
第二段:水稻的育种分秧:第一步湿种,第二步播种,第三步分栽。
2024年高考 信息类文本阅读(新教材新高考)第03讲 文本论证特点的分析与鉴赏(练习)(解析版)
第03讲论证特点的分析和鉴赏(基础题和拔高题)【浙江省七彩阳光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郑和开通了横渡印度洋的中非海上航线,直抵东非沿海诸国,成功开启古代的中非官方外交。
中非学界对此的研究,对打破以“欧洲发现非洲论”和“中国威胁论”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学术界长期讨论的重要话题。
郑和航行的目的历来众说纷纭,有“踪迹建文说”“贸易说”“外交说”以及所谓的“原始殖民主义说”等。
大部分史学家认为“踪迹建文说”经不起推敲。
“贸易说”是学界较多接受的说法。
不少学者认为,对外交往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因。
尽管国内学界大多在“外交说”和“贸易说”之间讨论,国外亦有不少学者表示赞同,但仍有一些海外学者强调郑和下西洋的军事性,甚至冠以“原始殖民主义”。
这些学者仅看到郑和率领了军队,却无视远洋航海防卫的必要性,诚可谓让偏见遮住了眼睛。
郑和使团虽拥有精兵,但并非用以征服他邦、掠夺别国领土、财富,而仅用以自卫。
总括诸说,可以发现,郑和远航非洲基于平等尊重而非高人一等,基于和平交往而非军事目的,基于平等贸易而非掠夺欺诈。
郑和远航开启了中非文明互鉴的新面貌。
首先,中非两大文明共同推崇的和平理念的思想根源是双方背后的哲学默契。
在非洲传统部落,人们信仰乌班图,以慷慨之心分享所得所有,建立稳固的团体关系。
很显然,这些基本理念与中国儒家哲学颇为契合。
例如,“仁”与“和”是中华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养成我们崇尚和平、亲仁和美、协和万邦的民族性格。
这种精神育于郑和身心之中,使他对到访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视同仁、一律平等,给予较高礼遇。
此外,中非文明之间的共通性还建基于双方的社会基础均植根于古代的农业文明。
这与追求海权与扩张、崇尚武力与征服、重视金钱与利益的殖民主义价值观形成鲜明反差。
从思想根源追溯,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传统注重冲突,轻视和合,很容易导致极端的排他性。
初中历史毕业试题及答案指导-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答案 A
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
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
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提升
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
(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 内容
1.知道明朝的建立。 通过了解明 通过皇权的强化和
清时期加强 八股取士,初步理解
皇权的举 皇帝专权的弊端
措,初步认 2.通过军机处的设置 识君主专制 与文化专制措施,认
带来的社会 识君主专制在清代
弊端 的极端强化
对应教 近三年考查情况 材课目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复台湾和清朝在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
台湾的建制;知 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
道册封达赖和班 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
禅与设置驻藏大 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
臣;知道西北边 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
疆的巩固。认识 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
台湾、西藏、新 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
疆是中国不可分 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 D
2.右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 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 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答案 B
3.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
高中语文选修《〈天工开物〉两则》
第一段:先从稻的种类谈起,以“凡稻种最 多”一句总括其事。接着,分别从粘性、功 用、稻谷的形状、稻米的色泽几个方面加以 说明。作者在分类说明时,非常注意细致的 区分。比如,同为粘者或不粘者,禾苗与稻 米都有不同的名称;同一稻种因为晚收可以 改变粘性,功用也随之不同;有代表性的稻 种,如长芒、短芒,都分别冠以著名产地的 称号。经过这样的介绍,让读者对稻的种类、 形态、功用在总体上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
第二段
②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 (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最迟者后于清明。 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 撒于田中,生出寸许,其名曰秧。
翻译:浸稻种的日期,最早在春分以前,称为“社种” (这时遇到天寒,有冻死不生的),最晚是在清明以 后。播种时,先用稻、麦秆包住种子在水里浸几天, 待生芽后撒播在田里,长到一寸左右高,称做秧。
第三段:谈水稻的收获及成熟期。
收获和成熟,都因南北气候及稻 种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也与水源丰枯、 地势高低有关系。可见,农业是一门 最为务实的科学,要因时制宜,因地 制宜,不可一概而论。
④南方平原田多一岁两栽两获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 非粳类也。六日刈初禾,耕治老稿田,插再生秧。其秧清 明时己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无水即死,此秧历四、五两 月,任从烈日旱干无忧,此一异也。凡再植稻,遇秋多睛, 则汲灌与稻相终始。 翻译:南方平原地区,多是一年两栽、两获。第二次 插的秧俗名叫晚糯稻,不是粳稻之类。六月割早稻, 翻耕稻茬田,再插晚稻秧。晚稻秧在清明时已和早稻 秧同时播种。早稻秧一天无水即死,晚稻秧经四、五 两月,任从烈日暴晒也不怕,这是个奇特的稻种。种 晚稻遇到秋季晴天多的时候,则始终都要灌水。
④农家勤苦,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则 死期至,幻出早稻一种,粳而不粘者,即高山 可插,又一异也。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 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无,不足尚也。
论《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学思想
论《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学思想1. 引言1.1 《齐民要术》及其背景《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农学经典之一,由南宋时期农学家王祯所著。
这部著作以“齐民要术”为题,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内容包括农田水利、耕作肥料、种植技术、果树蔬菜、养蚕畜禽等方面知识,是一部系统而综合的古代农业著作。
《齐民要术》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宋时期,农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农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术,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祯在《齐民要术》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内容包括了种植技术、农田水利、土地肥沃度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通过学习《齐民要术》,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农业生产的技术和经验,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为当代农业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在《齐民要术》中被充分体现,其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提倡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传统农业模式以过度开垦土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而生态农学则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上。
通过推广循环农业、土地保护等措施,生态农学可以有效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上。
生态农学倡导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利于人类健康的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可以为社会稳定提供保障。
生态农学思想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历程"家天下"与土地国有制"私田"与土地私有制政局动荡与"屯田"土地兼并与"限田"安置流民与"授田"大土地所有制制约土地制度的延续2,奴隶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和特点由"家天下"形成的国家统治格局,实质是将管辖的全部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故称"公田".在宗法制的作用下,通过"分土封侯",实现家族对全国的"分而治之".在"土地国有制"下,土地的主人与耕种者结成奴役关系,采用"劳役地租"形态.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公田不治."《汉书食货志》"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国语周语中》户籍制度的建立"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商君列传》"分土治民."《商君书徕民》2,"屯田制"产生的背景和实质长处于战乱和动荡的政局中大量的土地荒芜大批逃避战乱的流民采用军事编制的方法,将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屯田客对土地只有使用权.3,限田制背景:土地兼并导致国家赋税减少.农民失去土地,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动荡.实质:西晋的占田制,不是国家对土地的分配,而是国家限定对土地的占有额度.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4,授田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背景和条件:国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的局势中.国家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大批的农民无地或少地.特点:是国家向臣民(主要是农民)按一定标准授予土地的一种制度.受田民拥有对所授土地的使用权,还享有对其中部分土地的占有权.授田制与赋税制度相配套.授田制的形式和实质以"均田"的名义进行授田.自北魏到唐前期,共有7次均田."均田制"主要以家庭为授田对象和单位.用于授田的土地,仅限于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并非将全国的土地重新分配.对于私人土地达到或超过授田标准者,不再授田,亦不退出超标土地.授田制亦是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以便使其提供赋税.北魏均田制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40亩.女子20亩.初授田者,男子给桑田20亩为永业.露田不得买卖,死后还官.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每头授露田30亩,限4头.狭乡授田不足者,许迁宽乡.隋朝均田制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布"均田令":一夫授口分田(露田)80亩,妇人40亩."一床"授永业田(桑田或麻田)20亩.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授田限4头,每头60亩.唐朝均田制丁男(21—59岁),中男(16—20岁)授田100亩.内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 老男(60岁以上),笃疾残疾者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佛道授口分田:男者(比丘,道士)30亩,女者(比丘尼,女冠)20亩.唐朝均田制的特点与前代相比,授田对象不同.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松动.允许官人买卖永业田和赐田.允许百姓死后无力供葬时,出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时,永业和口分田均可出卖.如需购置住宅,邸店,碾硙,亦可出卖口分田.思考题二如何评价均田制的作用和影响唐朝中期以后的土地问题土地兼并迅猛发展"如闻王公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并吞,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全唐文》卷35《天宝十载禁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自宋朝开始,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兼并者.王安石变法制定"方田均税法".张居正改革有"清丈土地".土地兼并问题在农民起义口号中的反映唐末农民战争,黄巢打出"均平"的旗号.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太平天国运动,倡导"耕者有其田"的思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三)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构成和演进赋役制度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它在产生之初,起到确立私人对土地占有的作用.但在土地私有制产生后,又受制于大土地所有制.赋役制度由地租,人头税(或户税),徭役(或兵役)三部分组成.地租经历了劳役,实物(分成,定额),货币等几种形态的演进过程.2,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奴隶制社会,劳役制地租.春秋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形态下的赋役制度.公元前568年,齐国"案田而税".公元前643年,晋国"作爰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公元前548年,楚国"量入修赋".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土地和户籍为依据的赋役制度."入顷刍稿,以其授田之数,无豤(垦)不豤(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匿户,……弗令出户赋之谓也."《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两甲."《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3,西汉初期的赋役制度"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而齐民无盖藏."《史记平准书》"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编户齐民.赋役制度的构成:田租,人头税(口赋,"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徭役.4,曹魏时期的赋役制度(屯田)曹魏时期,对屯田客实行分成制地租: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四六分成;不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对半分成.对自耕农,于建安九年(204年)推行户调制:田租每亩纳粟4升,户调每户纳绢2匹,绵2斤.曹魏的户调制,废止了汉代实行的口赋,算赋等人头税,改以户为征收单位;改分成制地租为定额地租.西晋的赋役制度(限田—占田)西晋的赋税制度分为两项:课田,丁男课田50亩,纳租4斛;户调,纳绢3匹,绵3斤.5,北朝时期的赋役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租调制.一床(一夫一妻)岁纳帛1匹,粟2石.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及奴婢8人,耕牛20头,同一床.另有徭役,属临时性征调.北齐时,将力役订入租调制中.北周时,确定丁男年服役1月.遂称为租调力役制.6,隋朝的租调力役制一床每岁出租3石,调绢1匹(4丈),绵3两,或调布1端(5丈),麻3斤.丁男岁服役1月.开皇三年(583年),减调1匹为2丈.男子自二十一岁起,岁服役20天.开皇十五年(590年),令"民年五十,免役收庸."7,唐前期的租庸调法"诸户一丁,租粟二斛.其调各随乡土所出,绢,絁各二丈,布二丈五尺.输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唐六典》卷三唐代租庸调法的特点征收对象从"一床"改为"一丁".税额和力役天数.较隋朝少约1/3.将"输庸代役"制度化.在租,调这两种正税外,唐前期还有地税和户税.地税作为义仓粮;户税作为军国传驿之用.8,两税法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改行"两税法":"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杨炎传》两税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适应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形势."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陆贽《陆宣公集》卷22《均节恤百姓第一条》扩大纳税者的范围.简化赋税征收的项目."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杜佑《通典》卷79,一条鞭法"一条鞭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共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府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赋役合并,简化征收名目计亩征收赋役一律征银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总量与土地兼并的现实结合更加紧密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折银征收,亦使农民多受一层剥削10,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地丁银,丁随地起)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圣祖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人丁24621334口,丁银335万余两),作为永久定额.今后再滋生人丁,不增加丁银额.摊丁入亩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将人口与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改为单一的土地税制.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使农民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有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性和人口的增长.摊丁入亩推行后,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总人口102750000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全国总人口208095796口道光十三年(1833年)全国总人口398942036口(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特点赋役征收的依据和对象,主要是土地和户籍(人口).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构相适应.赋役分地租,户调(口赋),徭役三项征收,其演进呈逐渐趋简的态势.唐"输庸代役",徭役可以"庸"代;明"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清"摊丁入亩",将口赋与地税合一.地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采用分成制;魏晋时,始为定额制.赋税以征实物(粮食,布帛)为主.自明始,赋役改征银(货币).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并存;。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三点: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我国古代农业是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汇中向前发展的。
一、起源的多源和发展的多元以往人们把黄河流域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认为我国农业首先发生在黄河流域,然后逐步传播到其他地方。
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已从根本上推翻了这种观点。
七十年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近七千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完全可以和同时代黄河流域的粟作文化相媲美,而文化面貌却有明显的差异。
这一惊人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农业文化的摇篮。
又从现有材料看,华南地区农业发生也相当早。
这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中,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往往直接叠压在旧石器文化层上,时代则可以追溯到距今近万年甚至一万年以上,其经济生活虽然仍然以采猎为主,但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农业的因素。
如适于垦辟耕地的磨光石斧,点种棒上的“重石”,与定居农业相联系的制陶,人工饲养的猪等等。
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有关民族志的材料看,这里的农业很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等块根块茎类作物开始的。
远古时代不同作物种植区农业有各自独立的起源,这是比较明显的,但同一作物种植区内农业文化的源头恐怕也不止一个。
农业起源和作物起源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当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某种内在要求的时候,当地居民就会从采猎生活逐步转变为农业生活,而他们种植的作物,可能是独立驯化的,也可能是引进的。
因此,同一作物区内也可能有不同的农业源头。
从考古发掘情况看,截至八十年代中,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已发现七千余处,分布在从塞北到岭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广阔地域上。
考古学家把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区分为不同的区系类型,各家划分方法虽有差异,但无不承认各地区新石器文化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形成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不可替代的特点,他们不是出自某一中心文化的传播,而是从本地区旧石器文化中发展而来的。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8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Word版含解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解析:选A。
题干材料“率时农夫,播厥百谷”“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故选A项。
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的内容不符,B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C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D项错误。
2.(2020·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C.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D.秦国统一六国成为其时民心所向解析:选A。
据题干材料“秦以牛田,水通粮”可知,秦国用牛耕田,用河流运粮食,这段记载说明秦国已经使用牛耕技术,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用河流运送粮食,不能得出水路是主要运输方式的结论,故B项错误;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至全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国的强大而非其统一六国的趋势,故D项错误。
3.下面是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
收薪炭三月……可粜黍。
买布四月……可粜穰及大麦。
收敝絮五月……粜大小豆、胡麻。
籴穬,大小麦。
收敝絮及布帛A.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D.无须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解析:选B。
汉代田庄是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与材料中“内部交易情况”不符,故A项错误;田庄的产品种类丰富,材料中“汉代田庄内部交易”表明自给自足,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手工业生产数量和规模,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没有涉及同外部市场联系不等于无须联系,故D项错误。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苏州大学胡火金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与自然同源同体。
“天人合一”是人类早期自然理性的深刻体现。
采摘狩猎时期,人类依赖天然的动植物资源,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得生存繁衍机会。
昼夜交替、寒来暑往、草木枯荣、鸟兽出没等等直接关系到食物的获取,关系到他们的生存繁衍。
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熟悉了自然规律,渐渐掌握其大致的规律,指导采集狩猎生活。
人类起初与天地自然万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累积了关于自然事物的零散的经验和知识,由此结成了最原始的天人关系。
农业文明起始于动植物的驯化,动植物的驯化是人与自然共生、亲和的产物,由动植物驯化到农业的发展,人们必须依赖和珍视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依赖地理、气候条件和动植物资源,维持生存繁衍。
农业文明及其前期,人与自然趋于“一体”、“共生”和“亲和”的关系,这是人类各族的共同特征(!)。
自然环境及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决定着民族的生死存亡。
随着人类适应性的加强和智能化活动的加剧,人类不断改变着生存环境,各种背景差异导致了民族及区域的不同选择,由此形成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分别,西方走向“天人二分”,中国则固守“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主要是“天人合一”思想和天地人“三才”论,三才论也即天地人宇宙系统论,这是一种直观的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是中国有机自然观的突出体现。
这种整体思维取向,影响和透渗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思维特色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源远流长,“究天人之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永恒主题。
总括中国古代农业思想
总括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促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如教材所讲到的商鞅变法中规定“农民耕田织帛产量高的,免除徭役”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秦的强大!除此外还有北魏实行“均田制”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分给农民一定土地,隋唐继续实行均田制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重视水利的兴修,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清朝设置专门负责治理黄河兴建水利项目的“河道总督”一职,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农耕促进我国古代农业质的飞跃。
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这些也都极大促进农业的发展。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
(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括中国古代农业思想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
统治者为什么重视农业?
因为农业的发展:(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其规律为:农业发展→农民生产安定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矛盾缓和→稳固统治;或者:农业发展→治民→治国。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3)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促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l)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保障农时、奖励耕织、抑制土地兼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如教材所讲到的商鞅变法中规定“农民耕田织帛产量高的,免除徭役”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秦的强大!除此外还有北魏实行“均田制”一定程度抑制土地兼并,分给农民一定土地,隋唐继续实行均田制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重视水利的兴修,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清朝设置专门负责治理黄河兴建水利项目的“河道总督”一职,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农耕促进我国古代农业质的飞跃。
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这些也都极大促进农业的发展。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
(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先进的生产
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7)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8)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如汉代耧车、“代田法”、“区田法”等的出现体现我们当时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2)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3)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
(4)水利大面积兴修;
(5)政府收入增多,人口增殖;
(6)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并推广种植;
(7)农产品商品化;
(8)形成一些特色经济区域。
如明清农业生产中的茶、桑、棉花等经济作物,成为一些地区农民的专业经营,出现了专业化区域;
(9)农学著作的问世。
如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汉代《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清的《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著名的农学著作。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有“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等伟大贡献、优点。
但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1)农业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代价太大。
为了开垦土地,大量烧荒伐林大片森林消失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2)科技含量低。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些新工具新技术的改进使用,但总体看中国农业走的是一条依赖劳动力投入的粗放型经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一点甚至到新中国建立前都很突出;
(3)一直未突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范畴,商品化程度低;这一点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我们都可以看的很明显;
研究学习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发:(1)农业经济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人民的辛勤劳动;
(2)稳定的政治局面,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3)只有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农业经济才有长足发展,所以要把发展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大结构下思考;
(4)发展农业发展经济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甚至可以说要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