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_解病痛之苦_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主任钱林学谈超声介入的特色疗法

合集下载

揭开超声介入的面纱,让你见证它的神奇魅力

揭开超声介入的面纱,让你见证它的神奇魅力

揭开超声介入的面纱,让你见证它的神奇魅力超声介入在现代医学上其实就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超声介入也就是进一步满足在超声显像在临床上的诊断以及治疗而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

最近的几年,超声介入技术被医学界重视以及应用,在我国超声介入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超声介入的原理超声介入主要就是在B超的引导之下,将细针直接穿刺到病灶的区域,比较清晰的吸取囊液或者是对病灶区注入药物,使得囊肿可以不开刀不打孔的状况下消失、纤维化,使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患者也不需要住院治疗、病情也不会复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也没有痛苦,超声介入是典型的后代医学的治疗理念。

超声介入在临床上的应用超声介入因为具有很强大的优势,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可以针对患者各个部位的囊肿或者是脓肿进行精准的诊断以及治疗,主要有:(1)诊断性超声介入,①对肝、胆、肾等内脏器官进行穿刺活检,确定患者的病症。

②对胸腹积水以及囊中脓肿等进行抽液进行化验。

③对肝、肾、乳腺等肿瘤部分进行超声的留影进行检查。

(2)使用超声介入进行治疗:①肝,对于肝部位,可以有效的针对患者出现的肝囊肿、肝管血瘤甚至肝癌等进行治疗。

②肾,对患有肾囊肿等比较大的大囊腔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③可以有效的治疗甲状腺囊肿,对于2厘米左右具有出血症状的甲状腺肿块、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射频消融,也可以对甲状腺的微小结块进行细针的穿测活检。

④在妇科的应用上,可以有效的对卵巢冠囊肿、盆腔脓肿等都可以进行有效的治疗。

⑤对于患者胸腹腔以及关节腔的积液等都可以进行超声介入引导抽液。

⑥对于恶性的肿瘤或者是肿块可以使用超声介入对肿瘤进行射频消融。

超声介入的技术优势(1)超声介入因为是在实时的检测之下对患者进行额穿刺,因此穿刺的准确性有着大大的提高,并且对于一些比较小的病灶以及移动性强的器官穿刺是不受到影响的,还可以同步的展示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患者体内的情况。

(2)超声介入的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所受到的损伤以及合并症比较小,是相对于很安全的一种治疗方法。

介入超声科普文章

介入超声科普文章

介入超声科普文章
介入超声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性治疗技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介入超声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成像技术,对病变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和引导,通过穿刺针将治疗器械或药物直接送达病变部位,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

介入超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肿瘤的消融治疗、脓肿的引流、胆道的引流和支架植入、肾脏的穿刺活检等。

介入超声可以避免传统手术带来的大创伤和高风险,同时也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介入超声的操作过程相对简单,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超声图像实时监测穿刺针的位置和路径,确保治疗器械或药物准确送达病变部位。

介入超声虽然是一种微创性治疗技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疼痛等。

因此,在进行介入超声治疗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介入超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性治疗技术,它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技术属于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基于超声显像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各种囊肿的穿刺、引流,以及各种脏器组织的穿刺活检等。

1、超声介入的概述超声介入指的是在超声的监视或者引导下,以穿刺针代替手术刀进行的介入治疗(比如各种穿刺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插管、注药、消融治疗等操作),超声引导定位准确、没有辐射,可以对治疗区域、治疗效果进行实时的观察,从而避免进行某些外科手术且能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

超声介入治疗的原理:在B超的引导下,将穿刺针直接放置在病灶区域,对囊液进行抽吸、注入药物等,使囊肿发生萎缩,缩小或者消失,而腺肌瘤、肌瘤在经过注药后会瞬间变性、坏死、萎缩,最后纤维化使临床症状也随着得到缓解。

常用的穿刺针探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探头与导向器,包含导向装置)种类特别多,作用、性能等也不一样,如相控阵探头、机械扇形探头、凸阵探头、线阵探头和阴道探头。

2、常用的几种介入治疗操作介绍穿刺活检:一般用于乳腺、前列腺、肾脏、肝脏、甲状腺等部位的淋巴结活检、结节活检。

具体通过在超声图像实时引导、监视下,使用穿刺针切取病灶的组织,用来进行病理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和依据等。

穿刺抽吸、注射药物:一般用于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胸腹腔积液性质的判断、关节积液的治疗等,具体是在超声引导作用下把穿刺针放置在发生病变的部位,然后进行液体抽吸、注射药物等。

超声引导下消融治疗,一般用于肝脏、乳腺、甲状腺等部位的肿瘤治疗,其中化学消融、热消融使用较多。

对肝、肾、甲状腺、卵巢囊肿进行硬化治疗多采用化学消融,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针将囊液抽出后注入硬化剂,从而使得囊肿缩小或者消失;热消融治疗是利用消融针的高温使病灶凝固坏死(要将穿刺针先送入病灶区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置管输液或者引流:一般用于透析、各部位脓肿、胸腹腔积液、胆囊炎置管等,是在超声引导下将引流管送入到病变处来进行液体的引流,或者把中心静脉管放入到血管内,从而用来进行临床治疗。

超声介入的科普知识,你知道多少,一文了解

超声介入的科普知识,你知道多少,一文了解

超声介入的科普知识,你知道多少,一文了解一、什么是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在人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超声技术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它可以在人体内部给予精确的检查和治疗,而无需进行开放手术。

超声介入技术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疾病,并且可以减少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疾病。

它还可以用于治疗血管疾病和癌症。

超声介入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它可以减少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它可以更快、更精确地检查和治疗疾病。

它可以更安全地检查人体内部结构,因为它不会对健康的组织造成任何伤害。

此外,它也可以用于实时监测治疗的过程,从而更好地控制治疗的结果。

二、超声介入的技术超声介入技术的要点是:首先,需要使用专业的高频超声仪,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进行有效的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并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第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行为,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运用超声介入技术,以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第四,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神经科、心血管科、肝胆科、普外科、儿科、妇科等。

它可以用于检查脑动脉瘤、胆囊结石、血管畸形,以及定位和取石等情况。

超声介入技术也可用于治疗血管畸形、动脉瘤及其他疾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准确、快速、实时的记录,以及有效的操作,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超声介入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超声介入的优缺点超声介入的优点: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无创性技术,它不会损害患者的健康,也不会产生手术创伤,更不会引起其他感染。

另外,超声介入技术的操作简单,时间短,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技术。

巧用超声治顽疾

巧用超声治顽疾

38保健医苑 2019年第 7 期◎文/北京友谊医院 郑杨巧用超声治顽疾年逾花甲的程先生,静脉曲张10多年了,时常感觉小腿酸胀。

他尝试过吃药不见效果,穿弹力袜又难以坚持。

虽说不是什么大病,却也备感困扰。

曾有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可他因为害怕,拖延10余年也没有下决心手术。

后来程先生在医院门诊做彩超检查时,得知该院超声科开展了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微创治疗技术,万分欣喜。

经过仔细的术前检查,医生认为程先生的病情非常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于是为他定制了大隐静脉主干射频消融加小腿曲张静脉点状剥脱的治疗方案,并为他安排了门诊手术。

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在超声的实时监视下,扩张的大隐静脉主干在射频消融针的作用下完全闭合,小腿上曲张的静脉团也被顺利剥除,只留下了几个小切口。

程先生开心地说,“手术全程我基本上没有痛感,术后也不需要住院,医生用绷带包扎好我的患肢,再穿上弹力袜,向我交代好注意事项,我就直接走路回家了。

”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钱林学主任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疾病,在我国成年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以上。

该病早期表现为下肢酸胀、水肿及静脉曲张等,随着病程发展,可出现较严重的皮医普园地保健医苑肤色素沉着甚至溃疡,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下肢静脉曲张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放式外科手术,即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剥脱和小腿曲张静脉点状剥脱,但存在切口过大、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长、不能很快恢复活动等缺点。

目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国际上广泛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优势有:门诊即可完成手术;局部麻醉避免了老年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缺点;术后立即能感受到腿部的改变,曲张的静脉也会消失;术后基本不留瘢痕;手术过程温和、安全、无痛。

超声介入工作总结

超声介入工作总结

超声介入工作总结
超声介入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在体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医学领域,超声介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肿瘤、神经和妇科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超声介入工作,并在此进行总结。

首先,超声介入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超声介入技术,医生可以在患者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内部进行检查和治疗。

例如,超声介入技术可以用于导管放置、血栓溶解、动脉狭窄的扩张等。

这些治疗方式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其次,超声介入技术在肿瘤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超声介入技术,医生可以在肿瘤组织内部进行精准的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超声介入技术可以用于肿瘤的消融、射频治疗、介入化疗等。

这些治疗方式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有着显著的提高。

此外,超声介入技术在神经和妇科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神经介入方面,超声技术可以用于神经阻滞、神经刺激等治疗方式,对于神经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妇科介入方面,超声技术可以用于宫腔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为妇科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式。

总的来说,超声介入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和安全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在未来的发展中,超声介入技术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和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超声介入技术,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

行走在“针尖上的艺术”——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超声学术会议上,超声介入被证实确定,它是以超声显像为基础,致力于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一门新技术。

因为超声介入具有微创性、精准性的特征,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安全系数较高,且实时、可视,所以又被称为“针尖上的艺术”。

那么什么是超声介入?它有哪些特点与意义?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应用范围又是什么?下面为您一一介绍。

一、什么是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以超声图像为实时引导,使用特定的针具从体表穿刺进入靶器官或病灶中,然后实施穿刺、置管、抽吸等,根据实际要求完成相应的诊断或治疗操作。

超声介入的治疗原理是:在B超的引导下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抽吸囊液或注入药物,除去囊肿,使腺肌瘤或肌瘤在药物的作用下坏死、萎缩,最后纤维化,从而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超声介入无需开刀、打孔,仅用细针进行穿刺,有着安全、创伤小、无痛苦、不易复发等优势,符合后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

二、超声介入的特点及意义(一)超声介入的特点超声介入具有许多的优点,能够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细针穿刺,直接作用在病变区域,抽取其中的囊液或是注入相应的药物,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超声介入治疗不需要开刀,也不需要打孔,它是微创的、无痛的,适用于多数患者,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感,易于患者接受;超声介入是以实时超声为监控所实施的,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行超声介入治疗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超声介入的操作比较简单和迅速,能够重复操作。

(二)超声介入的意义就目前来看,超声介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多用于囊肿、脓肿等疾病的治疗以及活检(活体组织检查)中。

实际操作中,经超声引导,直接使用细针穿刺到达病灶,然后注入与疾病相关的药物,破坏囊肿结构,使囊肿萎缩。

在药物的作用下,脓肿或囊肿逐渐坏死、萎缩,然后纤维化,此时症状会有所缓解。

超声介入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介入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介入治疗肝血管瘤作者:暂无来源:《健康博览》 2010年第11期文/郑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年过50的周女士,体检时B超发现肝脏长了一个6.2×8.4厘米的肝血管瘤。

因没有明显症状,当时医生建议她不必急于治疗,可先观察一段时间。

可是,没过半年,周女士便出现了腹部胀痛、饭后不适甚至不能弯腰、下蹲等症状。

经医院复查,周女士的血管瘤甚长到8.1×9.8×7.0厘米,体重也减了5千克。

此时周女士有些担心了,肝血管瘤这样长下去可不得了,她接连走访了多家医院以寻求最佳治疗方案。

大多数专家建议她手术治疗,切除长有血管瘤的左肝叶。

超声介入疗法让患者免受手术之苦要切除部分肝脏,对于周女士来说确实是不小的打击。

一方面,她担心自己不足45千克体重的身体能否扛得住这一手术;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不手术,血管瘤会‘继续增长,进一步加重病痛的折磨。

经过反复思鳖和慎重考虑,周女士还是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切除长有血管瘤的左肝叶。

有了进行手术的决心,周女士开始在医院配合医生做术前的系列检查。

正当进行8超检查时,恰巧遇到了医院超声科主任钱林学博士,钱主任仔细看完检查后认为,周女士左肝叶的血管瘤可以进行超声介入治疗。

如果顺利,只需要2~3次介入治疗就可解决问题。

不用手术就可以洽疗这样大的血管瘤?这让周女士喜出望外。

择日,钱烹任向周女士详细介绍了超声介入治疗方案,周女士欣然接受了钱主任在超声引导下用21G PTC针穿刺瘤体中央,然后注入血管硬化剂,仅用不到1 0分钟就完成了一次介入治疗。

复查时,周女士的血管瘤已缩小至7.5x 6.2×4.9厘米。

半个月后,周女士再次接受超声介入治疗后,瘤体进一步缩小至3.4×4.8×4.0厘米。

经过2次介入治疗,周女士先前的所有症状都逐渐消失,饭量开始渐增,体重也接近50千克了。

周女士高必地说,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自己没有感到任何痛苦,治疗前的所有担心和恐惧都荡然无存。

医学影像学的超声介入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超声介入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超声介入技术超声介入技术是医学影像学领域中一种常见的、无创且具有较高精确度的介入技术。

它结合了超声成像和放射学,为医生提供了准确的实时导引和定位,以进行多种治疗和诊断操作。

本文将就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基本原理和优势进行详细阐述。

一、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范围超声介入技术广泛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肿瘤治疗:超声介入技术可用于肿瘤的定位、穿刺活检和肿瘤的消融治疗。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针头穿刺,医生可以准确取得病灶组织,对肿瘤进行诊断及评估,以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2. 血管介入治疗:超声介入技术在血管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可以精确地放置支架、开展血管内手术,并监测治疗效果。

此外,超声介入技术还可以用于血栓溶解和血管成形术。

3. 疼痛治疗:超声介入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引导下的局部麻醉注射或神经阻滞技术,准确定位和处理引起疼痛的神经或组织。

二、超声介入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介入技术主要基于超声成像技术和超声多普勒技术。

具体而言,它使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和反射,通过接收反射超声波信号来形成图像,并结合多普勒效应以进行血流速度的检测。

超声介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预操作准备:医生会在患者身上涂抹凝胶以利于超声波的传导,并将超声检测探头放置在感兴趣区域。

2. 即时成像:超声仪器将通过探头发送超声波并接收反射的超声波信号,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延迟来生成实时的影像。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图像来确定操作位置、定位目标和评估治疗效果。

3. 血流检测:超声多普勒技术可用于检测血流速度和方向。

医生通过多普勒效应可以确定血管的通畅性及血流情况。

4. 操作导向:根据实时成像和血流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准确地操作治疗设备,如将针头引导到特定的病灶区域或固定血管内的疏通支架。

三、超声介入技术的优势超声介入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手术和放射学介入技术具有许多优势:1. 安全性: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无创且无辐射的检查方法,相较于放射学技术,对患者的辐射暴露大大降低。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简称IOUS)是指结合超声成像技术与介入性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内窥检查和治疗的一种介入性诊疗技术。

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安全、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呼吸、泌尿、神经、消化等多个临床科室。

以下将从临床应用价值、技术特点、适应症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对介入性超声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谈谈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介入性超声技术与传统诊断超声相比,具有更强的方向性和精准性,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病灶定位和评估。

在心脏介入治疗中,IOUS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心内各部位解剖结构,引导介入治疗的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IOUS可以实时监测消融范围,避免伤及正常组织,保证治疗效果。

因此,介入性超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其次,介入性超声的技术特点也是其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IOUS与其他介入性诊疗技术相比,操作更加简便、痛苦更小、创伤更轻。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成像实时监测操作过程,减少操作盲区,提高操作精准度;同时,IOS能将病灶立体显示在屏幕上,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病变的性质和特点,有效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之,介入性超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等突出技术优势。

再者,介入性超声适用的病症范围广泛,适应症明确。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IOUS可应用于冠脉介入治疗、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等多个方面;在胸部疾病方面,IOUS可用于胸腺穿刺活检、胸腔积液引流等操作。

此外,在泌尿系统、食管、肝脏、肾脏等多个领域,IOUS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最后,介入性超声技术作为医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介入性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技术也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诊疗手段。

介入超声——小针解决大问题

介入超声——小针解决大问题

介入超声——小针解决大问题介入超声是一种新型的超声成像技术,它的优势是通过实时的声像图引导,或者是在检视的情况下,对于身体内部存在的病变、目标,经过穿刺或者是置管的技术,以此来实现各类活检、引流及注药治疗等相关的操作,以实现深入诊疗的主要目的。

介入超声的优点介入超声具有的优点: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疾病并非是一定要实施开刀手术,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甲状腺囊肿、卵巢囊肿,以及肾盂积水引流管放置等等,我们可以通过介入超声的方式进行治疗,相比于开刀手术,其有以下优点:(1)精准显示病灶实时超声仪可以精确地将病灶部位显示出来,并且可以在人的体表,寻找出进针的最佳位置,还能够对进针部位、角度、方向等进行确定。

此外,还可以显示出人体的不同解剖层级,能够将针尖通过的身体部位、进针的方向,精确地呈现,保证针尖不会把胆道及血管刺破,并对针尖的方向、位置,进行随时的调整,选择最佳的进针路线,刺中靶目标,以将穿刺危险降至最低。

(2)放射性损伤——最健康的诊疗措施不论是在X引导、CT引导、磁共振引导,患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核污染,或者是放射性的污染,一、两次的危害,或许较小,但是多次重复之后,所受污染便会愈多,如介入肿瘤的治疗,可以分成多个疗程,每一疗程又能够细分成若干个层次,并分阶段的来完成。

超声引导能够有效预防多次污染,并更好的限制其他形式引导的介入频数。

(3)操作迅速且简便。

其他的影像学引导,准备时间相对较长,仪器移动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在超声引导下,则非常的迅速、简便,而且超声仪器比较轻巧便携,重要是没有放射污染,可以移动到床旁,监护治疗的病房、手术室、门诊等有需求的场所,用来进行引导介入性的操作,为患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一次活检仅仅需要十几分钟,即便是囊肿穿刺治疗,也不过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使得诊疗的时间明显缩短。

(4)患者组织损伤小,痛苦小患者的组织损伤,可以不断地减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1)超声实时选用最好的进针路线,对于多余组织的脏腑器官,不会造成损害;(2)合理选择穿刺的器具,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损伤降低,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中风超声介入治疗方案

中风超声介入治疗方案

一、引言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介入治疗成为治疗中风的一种新方法。

本文将对中风超声介入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风超声介入治疗原理中风超声介入治疗是利用超声技术,将药物或治疗设备直接送达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目的。

超声介入治疗具有以下特点:1. 定位准确:超声介入治疗通过实时超声成像,能够精确地定位病变部位,提高治疗效果。

2. 安全性高:超声介入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对患者伤害较小,安全性较高。

3. 恢复快:治疗过程中,药物或治疗设备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能够快速恢复患者功能。

4. 费用低: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超声介入治疗费用较低。

三、中风超声介入治疗方案1. 适应症(1)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后3小时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梗死。

(2)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脑出血。

2. 治疗流程(1)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治疗方案。

(2)超声引导:采用实时超声成像技术,确定病变部位,指导介入操作。

(3)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穿刺,建立介入通道。

(4)药物或治疗设备输送:通过介入通道,将药物或治疗设备输送至病变部位。

(5)治疗:根据病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溶栓、抗凝、去纤等。

(6)术后观察: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 治疗方法(1)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可采用溶栓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阿替普酶等。

通过介入通道,将溶栓药物输送至病变部位,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

(2)抗凝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可采用抗凝治疗。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华法林等。

通过介入通道,将抗凝药物输送至病变部位,抑制凝血功能,减少出血。

(3)去纤治疗:对于急性脑出血,可采用去纤治疗。

通过介入通道,将去纤药物输送至病变部位,溶解血栓,减少出血。

超声科科普:介入超声--为穿刺活检装上“大眼睛”

超声科科普:介入超声--为穿刺活检装上“大眼睛”

超声科科普:介入超声--为穿刺活检装上“大眼睛”1.介入超声的原理是什么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结合超声成像和实时引导的微创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穿刺活检和治疗过程中。

它为医生提供了实时的图像引导和定位,使得穿刺过程更加准确和安全。

超声介入技术利用超声波的声学特性,通过将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皮肤上,通过组织的声波反射来生成实时的影像。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超声影像来引导穿刺器械的准确定位。

1.介入超声的应用(1)穿刺活检:超声介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引导穿刺器械,从患者体内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它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囊肿等病变的诊断,如肝脏穿刺活检、乳腺穿刺活检、甲状腺穿刺活检等。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可以精确地选择穿刺点和角度,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和准确性。

(2)引导治疗:超声介入技术可用于引导治疗操作,如经皮射频消融、经导管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在肿瘤治疗中,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引导穿刺将射频电极精确放置在肿瘤内部,通过射频能量破坏肿瘤细胞。

此外,超声介入技术还可用于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经皮经导管肿瘤注射治疗等。

(3)病变消融:超声介入技术可用于病变的消融治疗,如肝脏肿瘤的经皮射频消融、肾脏肿瘤的经皮微波消融等。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在患者体内精确放置治疗探头,对病变进行热或冷冻消融,以达到治疗的效果(4)引导物质注射:超声介入技术可用于引导药物、封闭剂或其他物质的精确注射。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医生可以使用超声引导将抗肿瘤药物或酒精注射到肿瘤内部,实现局部治疗效果。

1.超声介入技术的应用优势(1)非侵入性:超声介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引导技术,不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或大切口。

通过超声探头的外部放置,可以实现对人体内部结构的准确定位和引导,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2)实时性:超声介入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引导,医生可以在操作过程中直接观察到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位置。

这使得医生可以在实时中进行准确定位和调整,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什么是超声介入疗法

什么是超声介入疗法

什么是超声介入疗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医院数量增加,医疗设备科技含量迅速升高,医生素质更上一层楼。

在此基础上,大量微创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其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超声介入疗法。

超声介入疗法利用超声波,使患者的病灶得到及时处理,同时,超声波疗法直达病灶,无需开胸、开腹,所以对患者的危害较小,恢复期较短。

本文将具体解释什么是超声介入疗法。

一、超声介入疗法基本定义超声介入治疗是一门新兴的疾病治疗方法,是医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超声介入疗法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类分支,其原理依据为超声波。

超声波是一类频率高于2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在介质传播中,震动的频率很高,且其传透性极强,方向性良好,是一类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医学方面既可以用于清洗,又能起到捣碎病灶,杀菌消毒的作用,是医学科研方面的重要研究对象。

超声介入充分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既可以透现人体内部脏器,使其快速成像;又可以通过其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等软化组织,增强机体渗透,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组织。

超声介入治疗可利用反射产生机械效应,从而引起机体若干反应,例如:通过超声的细微震动,可使细胞浆流动、细胞发生旋转、摩擦,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推动人体康复治疗进程。

就目前的医疗结构而言,超声介入疗法多应用于囊肿、结石的治疗,以及各类疾病的筛查。

虽然超声介入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也因其具有优越的治疗效果,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未来发展也十分可期。

二、超声介入疗法的具体应用2.1超声介入疗法的适用人群超声介入疗法主推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愈后效果良好。

因此,其适用人群十分广泛,既可以为嗷嗷待哺的婴幼儿进行超声介入治疗,也可以为耄耋之年的患者服务。

某些顽固疾病在超声介入疗法中,甚至不需要全麻开刀就可以解决好。

超声介入疗法中的机械作用使患者无需周期性输液,即可推动液体的融化,在机体内形成周期性的堆积,最后在机体免疫作用下,排出体内;其次,超声介入疗法的温热效应可以使机体自动发热,催化体内各项反应,甚至会加速某些物理化学反应。

介入性超声专栏导读

介入性超声专栏导读

介入性超声专栏导读
曹军英
【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
【年(卷),期】2018(46)1
【摘要】介入性超声作为超声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完成各种肿瘤消融、穿刺活检、超声造影及置管、抽吸、注药等操作,从而达到各种诊疗目的。

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及各种穿刺针具、导向装置、导管的不断革新,介入性超声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

【总页数】2页(PI0001-I0002)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导读;超声实时引导;穿刺活检;超声医学;肿瘤消融;超声造影;超声仪器
【作者】曹军英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内镜超声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J],
2.超声介入治疗:解病痛之苦--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主任钱林学谈超声介入的特色疗法 [J], 罗辉
3.打造精品特色专栏助力战胜新冠疫情——"新冠肺炎防控专栏"导读 [J], 樊嘉
4.介入性超声在阑尾周围脓肿治疗中的应用——(附34例介入治疗与30例传统治疗对比) [J], 陆卫中;朱丹
5.“超声电机新型功能材料及高精度测量控制技术”专栏导读 [J], 范大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穿刺方法的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穿刺方法的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穿刺方法的应用体会张庆;钱林学;龚海马;雷荣强【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08(005)003【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两种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1例患者的134个肾盂扩张肾脏,在超声引导下随机用"一步法"或"两步法"行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结果对肾盂分离≤2.5 cm者,"两步法"穿刺造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6%)高于"一步法"(72%,P<0.05),而肾盂分离>2.5 cm者两种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无差异."一步法"与"两步法"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在术后血尿、肾周出血、发热、管腔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肾盂轻度扩张患者,采用"两步法"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术可获得更高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页数】3页(P231-233)【作者】张庆;钱林学;龚海马;雷荣强【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1.2【相关文献】1.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治疗中重度上尿路梗阻性积水36例疗效观察 [J], 杨光斌;周雄;谢富彬;林凯师2.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治疗中重度上尿路梗阻性积水36例疗效观察 [J], 杨光斌;周雄;谢富彬;林凯师;3.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治疗中重度上尿路梗阻性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张贵军;殷明;李烽;孙勤学4.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对肾结核孤立肾输尿管梗阻的疗效观察 [J], 曹兵生;张更臣;邓娟5.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治疗4例继发性尿瘘 [J], 王肖辉;张瑞芳;荆自伟;宋新浩;张涛;柴耸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介入是什么?超声介入能做什么?

超声介入是什么?超声介入能做什么?

超声介入是什么?超声介入能做什么?身为瘢痕体质的你,还在为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疤痕增生而烦恼吗?追求美丽的你还在因为瘢痕,夏天不敢露肉吗?超声介入或许能够帮助你。

超声介入是新一代的微创技术,被誉为是“针尖上的医术”,具有定位精准、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在实时超声的引导下,凭借一根小小的穿刺针,超声介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疾病,完成穿刺活检、体液抽吸、注药,还可以用于消融治疗。

目前我国将超声介入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想要知道超声介入的原理、禁忌症、适应症等更多具体细节知识吗,一起往下看看吧!一、超声介入是什么呢?1、超声回顾超声技术的发展史,还得从18世纪意大利科学家拉扎罗·斯帕拉杰发现蝙蝠飞行的原理讲起。

在之后的岁月里,科学家们不断探寻超声的秘密并挖掘超声的运用技术,20世纪40年代,超声诊断的“元老”A超被运用于临床,于70年代逐渐被B超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

超声检测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在医学中被广泛运用。

检查技术从二维超声成像到三维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成像、血管内超声等,诊断的结果越来越精确、科学。

超声介入的出现与应用,更是促进超声技术实现从诊断到临床治疗的跨越式发展。

2、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以穿刺针为工具的一种微创技术。

超声介入的临床应用开启于在1972年,Holm和Goldberg分别使用中心有孔的穿刺探头进行活检,超声介入学科确立于1983年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

之后,随着各类穿刺针具、导管、超声仪器的不断改进,超声介入技术不断提高,适用范围逐渐扩大,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达到了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效果。

二、超声介入的原理是什么呢?超声介入技术利用超声成像原理,在实时超声指导下,使细针或导管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组织穿刺、抽吸囊液或注射药物,使囊肿萎缩消失,使腺肌瘤或肌瘤活检在药物注射后变性坏死、萎缩,最终纤维化,达到检查和治疗的目的。

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张晓丽;钱林学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11(19)22
【摘要】胃间质瘤是消化系统常见的间叶组织肿瘤,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等,组织学上具有非定向分化特性,超声技术在其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2311-2315)
【关键词】超声造影;超声内镜;胃间质瘤
【作者】张晓丽;钱林学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超声内镜在胃间质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J], 秦炳照
2.超声技术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J], 孟凡荣;张梅;陈松旺
3.内镜超声指导应用结扎技术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价值[J], 余福兵;何夕昆;张冰;郝玲;盛娟;左赞
4.口服有回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在胃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J], 邓忠
5.浅谈超声造影在诊断胃外生高危胃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J], 林涛;闻卿;徐永远;潘敏强;张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整word版,介入超声(友谊进修总结)

完整word版,介入超声(友谊进修总结)

•肝肾囊肿硬化(钱林学操作)• 1.用的19G针,(21G针更安全,慢一些)。

• 2.囊肿表浅时,易划破囊壁,酒精易漏到腹腔产生严重并发症,一是穿刺时尽量通过一部分肝组织;二是注射酒精量一定要小,压力小防漏。

• 3.肾囊肿硬化前必须做CTA,硬化前囊液做蛋白实验(几滴囊液滴入无水酒精,变白色为含蛋白阳性)阳性说明不与肾盂相连,再硬化。

• 4.冲洗法:囊液不抽干净,针尖更易显示;反复冲洗能保证酒精的浓度在90%以上。

如计算为50ml的囊肿,抽出30ml后剩余20ml,注入利多卡因冲洗后抽出相同的量,注入20ml无水酒精,抽出20ml,再注入20ml无水酒精,再抽出20ml,这样反复4次,酒精浓度为93%,不用保留即刻全部抽出一滴不留,结束手术。

(反复3次浓度为87%,也可以。

)抽液过程中,囊肿逐渐变小,要保证针尖在囊肿的中央,上下稍微摆动探头,保证针尖也没有贴上下壁,否则趁囊液没有抽净时再次穿刺到囊肿的中央。

• 5.钱林学观点—--也可以先置管,后注入、抽出酒精。

•肝血管瘤硬化治疗(钱林学操作)• 1.用的是21G PTC针(也可用21G 带侧孔的酒精注射针)。

• 2.平阳霉素,每支8mg,每次最多注射两只,多了易产生恶心反应,大肿瘤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次。

一定要先做CTA,证明确是血管瘤,有一次打了2次平阳霉素无效,结果是炎性假瘤。

边注射边退针。

介入手术前的物品准备•一·穿刺物品准备•1·穿刺包:手套一只(用于装探头)、套袖(套住探头导线)\滤纸(附着穿刺标本)等穿刺物品。

•2·其他物品:穿刺针(18G×150mm)、标本瓶、利多卡因、络合碘、创可贴等、一次性(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盒。

•二·探头引导支架的消毒与处理•1·穿刺前消毒:戊二醛消毒液侵泡20分钟以上;•三·预备药品•常规抢救药品、抗过敏药品、止血药物(生物胶)等术前准备:•1·查出、凝血时间、血凝、肝肾功能、心电图•2·术前谈话•3·家属或本人同意并签字甲状旁腺射频消融(上海长征医院陈主任)1、不用探头支架,一人操作,局麻后,超声直视下用普通注射器向甲状腺被膜内甲状腺与颈总动脉之间注射生理盐水,隔离颈总动脉,清楚显示颈总动脉与甲状腺之间的液性暗区,再在直视下经甲状腺后缘向甲状腺被膜内后方注射生理盐水,隔离后方的喉返神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