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通用5篇)

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通用5篇)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1《8、7加几》一课是苏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8、7加几”的凑十方法,同时在比较中优化计算方法,以便能准确熟练的口算8、7加几。

本节课的内容与苏教版旧教材相比已有所改动,旧教材在“9加几”之后,单独学习了“8加几”;而新教材却将8、7加几融为一课时,我个人认为教材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为了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而不是死授一种方法将学生束缚住。

首先,出示例题,指导学生看图说图意:左边的盒子里有8把小喇叭,右边的盒子里有7把小喇叭,一共有多少把?并列出算式8+7=?利用学生学习9加几的基础,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8和7两部分,让学生思考:怎样能一眼看出多少根小棒呢?学生很自然说出把8凑成10,或者把7凑成10,这时候再让学生思考验证:是不是两种方法都可以呢?动手移一移,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

在此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明用“凑十法”计算8+7的口算过程,知道:“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看到7,想到3”;理解这一题“可以把8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也可以把7凑成10,就把另一个数分成3和几”,为学生掌握8、7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直观的感性基础。

“试一试”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7+9。

完成计算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把7凑成十,也可以把9凑成十,或是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去想。

此时要启发学生比较:“怎样能很快想出得数?”“怎样算简便?”“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哪道加法题的得数相同?”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9+7=16,算出7+9=16。

在综合练习时,除了巩固8、7加几的凑十方法,我还考虑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得数即可。

第八单元《8加几》的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8加几》的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8加几》的教学反思《8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8单元的第三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8加几》作为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我设计了“8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如:1. 探索新知。

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贴出了左边8个,右边6个的彩色小圆点,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本意是想利用直观的物体,通过移一移或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凑十的过程,但是课堂上我竟然把这环节漏了。

2. 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我出示了“8+□=1□”,让学生说一说□里可以填哪些数。

这里应该可以让学生说的更多一些,说出每种可能性,同时是对8加几的练习,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整理成有序的算式,从而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而课堂上,我却只让学生随便说了几种可能性,就直接将答案用课件显示了出来。

3.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其中一道练习题我设计了套圈游戏,在介绍游戏规则时,我假定了每种动物只能套一次,这其实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很不利。

本身套圈游戏就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不能想到同种东西可以套两次,而我却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定住了。

记得指导老师说过,一节课的教案至少需要修改三次,第一次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备课,第二次和参考资料对比后修改,第三次修改则是在课上完之后,发现课堂中的不足后再次修改教案。

如果每节课能做到这样,那新教师一定能进步的非常快。

我想我会不断努力,勤思考、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8课时 8、9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P52及练习十一第4、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去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3.让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

【教具、学具准备】:8个小五星,9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问: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数2.师:请你打手势表示下面各题圆圈中该填什么符号。

7○8 8○9 8○6 9○53.猜一猜。

(1)一个数比9小,这个数可能是几(2)一个数,它既比9小,又比7大,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4.揭题。

师:上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8和9,而且还学会了8和9的写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进一步认识8、9,了解8和9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板书课题:8、9的组成)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8的组成。

2.创设情境。

一天,老师买了8个小西瓜,可是用一个网兜又装不下,于是呀,老师就把它们分别装在两个网兜里。

你知道老师可能会怎样分装这8个小西瓜吗3.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请你拿出8个五角星来代替8个小西瓜,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

分分看,看看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同桌合作,并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所有组成。

(3)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分五角星,知道8的组成有这么多,可是要把这么多的组成都记下来,可真不容易。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上8的组成,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减少一些记忆的内容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找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看一个,记两个,看到4。

师: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我们可以由l和7组成8,想到7和l组成8,由2和6组成8,想到6和2组成8,由3和5组成8,想到5和3组成8。

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8加几"是一个基础的加法运算,它不仅涉及到简单的数学技能,还涉及到对数的理解和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我对"8加几"教学的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我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8加几的运算原理,掌握加法的基本步骤,并通过实际例子加深理解。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能够计算出结果,而且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直观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使用计数器、小棒等实物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字的增加过程,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学生参与度在课堂上,我注意到学生的参与度对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我努力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提问。

我发现,当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时,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深刻。

个别差异的应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速度都有所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尝试通过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提供了一些拓展题目,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给予了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耐心的指导。

教学评价的反馈课后,我通过作业和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8加几的运算,但仍有少数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

对此,我在课后进行了反思,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

教学资源的利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来辅助教学。

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加法的概念。

然而,我也意识到,过度依赖多媒体资源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控制多媒体的使用频率和时长。

教学反思的总结通过这次"8加几"的教学,我认识到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第【1】篇〗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和巩固了8、9的组成,为今后熟练地口算打基础。

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一图四式。

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看一幅图列出两个算式的基础,所以列出加法算式相对容易一些,而列出减法算式则是这部分的难点。

利用老师的语言和动作引导,让学生以看图说话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初步感知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其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摆小棒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四式,并掌握了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接着直接出示算式5+3、3+5、8-3、8-5计算,提问: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鼓励学生说出多种计算方法,使计算方法多样化(如:数数、想数的组成与分解、调换加数的位置、算减法想加法等)。

最后,通过送信游戏和课堂练习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多,放手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的时间不够。

另外,在列减法算式的时候,仍有发现个别学生用多的一边减去少的一边,因此在后面的练习过程中还要再次对学生强调,列减法算式时要用总数来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第【2】篇〗在本课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对于加减法计算方法的体验和‘一图四式’的学习,设计了让学生总结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中的规律的教学环节。

这样就把课本的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学会一些学习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

如:在本节课教学中要学习8、9的加减法,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学习的体验,接着去根据中的要求进行列式,然后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学会计算,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生“考虑”。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整一节课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学生的思维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二是突出“精讲多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强把学生拉入自身的教学设计中,先进行“填鸭式”的讲解,再实施“题海战术”。

《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上课伊始我采用唱找朋友的歌曲引出小青蛙找朋友,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由动画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为新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探索出8+5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

然后鼓励学生摆脱学具,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它试题。

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

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握凑十法。

最后是脱离实物,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2、注重学生初步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关键处、在学生有话想说的地方,让同桌互相说一说。

如,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在学生独立操作学具计算8+5后,又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

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不仅能相互启发,体验算法多样化,而且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

让同桌互相交流,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起始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将逐渐形成合作意识。

3、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全课借助在动画形象小青蛙找朋友的串引下,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同时,小青蛙这一形象贯穿全课,使全课浑然一体。

4、优化算法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还认识到凑十法是一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以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

同时,教师尽量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算法进行评价,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动手操作学具,进一步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及时内化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第【1】篇〗周五的数学课学习了第五单元10以内加减法的第5课时——8、9的加减法。

课前就想着10以内的加减法在学前班的时候都学过,学生接受起来应该很容易。

和预想的一样,由于孩子们对所学知识已经有了认知,所以,学的过程中信心很足,对于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也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按着设计的环节逐步进行着。

到了讲第二个例题时,题中出现了学生没见过的大括号,对学生讲解了大括号的名字及作用,告诉他们在这里大括号和分解符号的用法一样,然后问他们懂了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懂了!”看他们接受的快,心里挺高兴。

可在做练习册上的习题时却让我目瞪口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把带大括号的题做错了,分不清大括号哪部分代表总数,哪部分代表部分数,该用加法的用减法,该用减法的用加法,原来我看到的是假象,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反思:其实原因主要在我的身上。

首先没抓住对于孩子来说的知识的重难点,只考虑本节课的知识在学前班都学过,觉得他们在接受上不成问题,却忽略了这个新知识点,只进行了讲解而没进行必要的练习巩固。

最重要的一点是,课堂上我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从做练习题的情况来看,平时能力强的孩子都做对了,错的都是接受能力差的孩子,而我在课堂中的表现恰恰是把他们放在了同一水平线上,这对于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就有些困难了。

其实课堂中的他们还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随着能力强的同学他们可能会说出正确的答案,可是让他们独立完成就不行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第【2】篇〗本节课,是在教学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两式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

有了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并不会感到陌生,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知识点的迁移。

因此,本节课上起来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1、教学例1恐龙图的时候。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8加几时,施金玲老师是按照书上的课时安排,把8、7加几放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教学,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学得糊里糊涂,计算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很是麻烦。

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尝试拆开教学,8加几安排第一课时,7加几安排在第二课时,那么这节课的中心就是教学8加几,使学生能理解算理,正确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以学生都喜欢的闯关游戏引入,设计了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复习,第二关学习8加几,第三关解决问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关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第二关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动画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探索出8+4、8+7、8+3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

然后脱离图画,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计算8+5、8+6,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填,巩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巩固练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计算8加几,再通过心算,直接说得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第【1】篇〗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

数的时候要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有引导,但可能我语速太快没有说清楚,部分学生没按顺序数。

还有在有学生说到有8个字时,我只让学生带大家数了一下是不是8个,居然忘了说是“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字,也就忘了渗透保护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实在是不应该。

第二个活动是学生准备学具小木棒,圆和三角形图形让他们摆一摆,课堂氛围比较好。

应该说课堂中多采用这种活动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我在这方面要注意的问题是没有把握好时间,占用课时太长导致后面的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完。

在教学数序时,我采用了直尺图,让学生来填上空缺的数。

比较大小在教学过程中的采用的是我点子图让学生到讲台当一位学生来数来比较大小,一位来评价学生比较的是否正确,这样做让学生更印象深刻。

整节课来说我课前教学准备充分,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课堂纪律也非常好,教学助手运用较熟练,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孩子的评价机制太过单一,评价不够及时,语言不够精炼,语速太快。

教学方法应该在灵活一些贴近生活,让他们数一数教室或者身边的事物数量,从而感受数学贴近生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反思第【2】篇〗紧张有序的高二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经受了磨砺和考验的我,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业务水平方面更有了进步,这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同组的有经验的老师的支持和帮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而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务必具备精湛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这一年来我认真钻研数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虚心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同时用心主动的学习老教师的实际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我努力做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精推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第【1】篇〗反思成功之处:在《8、9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通过经历一图四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善于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

不足之处:这一节课上下来,却让我充满了困惑。

困惑一:学生对于数学信息不够敏感。

当我出示笑脸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半天也说不到正题上来,无奈我只好又提示:你能用带有数字的话来说说这幅图吗?才勉强让学生说出图上有5个红色的笑脸,3个粉色的笑脸。

困惑二:学生不会提数学问题。

在上《8和9的加减法》以前的教学中,我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提数学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共还剩这类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从这节课来看,收效甚微。

学生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是数学问题什么是答案,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却不知道怎样表述出来。

困惑三:学生会计算,却说不出算法。

当我出示一张口算题〖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有了上节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对怎么想加减法算式得数的方法已掌握得很好了。

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会看图说几句话。

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主题例图,引导学生看看图中是怎样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也能说出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教师再强调加法的含义,紧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提出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列式。

在本堂课过程中8、9的加、减法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加上扩线和问号的学习,使理解题意变得更加有难度,在8、9的加减法中,减法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难点,加法则是学习减法的基础,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如果让学生充分理解扩线和问号的意义,明白问号在哪问题就在哪,减法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而在加法的授课过程中,我虽然注意了对扩线的理解,也由于学生对问号的学习没有出现问题,对图意理解得非常清楚,就忽视了对问号的讲解,学生对于问号在哪,就是对哪进行提问的意识不够强烈,导致了减法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准确说明图意,提出问题现象的出现。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上《8加几》教学反思《8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内容。

在这之前,学生对10以内加减法差不多熟练把握以及对20以内的两位数充分认识,通过前一时期《9加几》的学习,差不多初步感知并学会运用凑十法。

在此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10加几的简便,所有的这些都为在数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得强化凑十法奠定了基础。

8加几的学习是智障学生对加法学习的延伸。

8加几的思想方法也是凑十法,是学生思维方法的扩展。

8加几的学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进位加法的明白得,通过学习,学生能充分建立起一个进位加法的模型。

本课的教学目标要紧表达在:1、结合情形图,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凑十的合理性。

2、能够运用凑十的方法运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中的重点是把握8加几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而难点则落实在明白得用凑十法运算8加几的思维过程。

本课教学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情境,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的进入数学课堂并参与活动。

成功之处:1、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如数的组成,把几分成2和几;填空,8加几等于10;9加几的运算并要求A类生说算理这些知识的复习,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究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2、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课上知识我是利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让学生自己感知学习8加几的运算方法,把具体形象的动画过程与抽象的运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边演示边说,汇报交流,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感知了凑十法。

3、注重培养问题意识:我注重培养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草莓图、桃子图,问发觉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观看中发觉,在发觉中质疑。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8加几》一年级教学反思
1、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顽强的错误呢?
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受‘9加几”的影响,学生深刻记得‘9l加几”要拿走一根给“9”。

这和预设的正好相反,原以为学生会深刻记得“凑十法”,但结果正好相反。

学生没有发现两者算法的相同之处是“凑十法”,不同之处是“凑成十拿的`根数不同。


因此,我猜测,学生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凑十法”意识,没有体验到“凑十法”的优势。

学生只掌握技能“拿一个给9”,但不知道“拿一个给9的”目的是凑成十,凑成十的目的是好算。

2、从上课情况来看,学生都会模仿用凑十法计算,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用“凑十法”,仿佛都是老师的强制灌输。

那么,《7加几》该怎么设计,才能让学生主动要求“凑十法”?并且感受到凑十法的好处呢?
3、我又想,如果我们在前面“10-20数的组成”中,就让学生感受到10加几很简便,是不是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凑十法”意识会更强?再相,如果在起始课《9加几》中,更注重、更花时间对“凑十法”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那么后续的课,是不是就更简单?学生会主动进行正迁移呢?因为数学中,方法与经验是可以实现迁移的,而知识技能,学生掌握一点就是一点,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三生万物”。

明年,我要教一年级了,这次的听课,又让我收获很大。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闯关游戏,通过摘苹果游戏复习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口算题,又利用的方式复习了数的分成为这节课所学的新知识8加几做好铺垫。

新课我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8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重视方法的统一和优化,在教学中注意体现数学课的数学味和生活味的有机结合。

注重分层次进行练习,练习题设计的由易到难,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8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用好方法计算出结果。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前面动手操作的时间耽误了不少时间,导致了后面练习时间过于紧张,显得有点匆匆忙忙,以后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的安排。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一年级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8 加几是在学习9 加几的根底上教学的,也就是在学 8 加几之前,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理解,而 8 加几只是对进位加法的稳固和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探究。

上课之前,对于课件的制作也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完8 加几后,对这一节课进展了深化的反思。

准确的说,这节课不是完好和漂亮的一节课。

和我料想的效果相差太远,因此,自己反思后,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也认真听取了各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可以改正缺乏,使以后的教学可以更成熟。

缺乏之处:
1、复习题过多,应该精简。

虽然每一到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但是可以减少数量。

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是这节课更完好。

2、复习题中引出8 加几的题型可以改为放在最后,这样就节约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节约了时间。

3、复习题的计算题比较多,设计也很实用,但是让孩子答复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

比方: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兴趣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4、对于教法应该优化。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得孩子对教法的探究很有好处,但是应该在教学中优化一种或者是两种方法,有利用计算速度的进步。

5、应该提出问题后多给孩子考虑的时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的训练。

6、对于能耐心听取孩子答复以下问题这个好习惯应该坚持。

7、对于孩子们的鼓励语用的很好。

比方:学数学,学方法。

上课多听一分钟,下课多玩非常钟。

数学越学越简单。

即灌输好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口号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加9教案与反思第【1】篇〗《8和9的认识》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53—54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和9的物体,体会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初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重点:8和9的基序数教学难点:8和9的写法及序数的理解教学用具:课件点子图橫式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不仅要坐在课堂上,在教室里学习数学知识,只要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知识。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0~7这几个数,你们知道7后面是几?8的后面是几?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漂亮的,大家想不想看●二、讲授新课1.师:请你观察一下图上有什么数学信息?生:8个小朋友,8只蝴蝶,9盆花,9个人(个别有疑问的上讲台指一指)2. ①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8个小朋友,8只蝴蝶,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②9盆花,9个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8和9这两个新朋友3.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点子图),你能数一数有几个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8和9)4. 我们已经认识了8和9这两个新朋友,你们再想一想,咱们见过的什么事物可以用8和9来表示?生:买了8颗苹果,8支铅笔5.①这么多地方可以用到8和9,说明他们很有用,想不想做摆图形的游戏?②请从你的圆片中数出8个,摆成你喜欢的图形③请从你的小棒中数出9个,摆成你喜欢的图形展示图形并且汇报(我用几根小棒摆成了我喜欢的….)6.橫式计数器的运用①7个红色的珠子,这是几?再拨一个绿的,这是几?这个8是怎么得来的?②9同上7.出示直尺这是什么?以起来念一下这些数字0到7,()里填几?正着念一遍,倒过来念一遍8. ①小精灵说,你们已经知道8和9的顺序了,就应该会比较大小了,我想出两道题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7()8 8()9②小精灵又说,小朋友们你们学得这么认真,表现得这么棒,我真为你们自豪。

《8加几》教学反思(精选7篇)

《8加几》教学反思(精选7篇)

《8加几》教学反思〔精选7篇〕《8加几》教学反思〔精选7篇〕《8加几》教学反思1“8加几”是在学习“9加几”的根底上教学的,也就是在学8加几之前,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理解,而8加几只是对进位加法的稳固和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探究。

上课之前,对于课件的制作也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完“8加几”后,对这一节课进展了深入的反思。

准确的说,这节课不是完好和漂亮的一节课。

和我料想的效果相差太远,因此,自己反思后,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也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可以改正缺乏,使以后的教学可以更成熟。

对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复习题过多,应该精简。

虽然每一到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但是可以减少数量。

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是这节课更完好。

2、复习题中引出“8加几”的题型可以改为放在最后,这样就节约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节约了时间。

3、复习题的计算题比拟多,设计也很实用,但是让孩子答复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

比方: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兴趣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4、对于教法应该优化。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得孩子对教法的探究很有好处,但是应该在教学中优化一种或者是两种方法,有利用计算速度的进步。

5、应该提出问题后多给孩子考虑的时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的训练。

6、对于能耐心听取孩子答复下列问题这个好习惯应该坚持。

7、对于孩子们的鼓励语用的很好。

比方:“学数学,学方法。

”“上课多听一分钟,下课多玩非常钟。

”“数学越学越简单。

”……即灌输好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口号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还有很多收获就不一一列出来了,但是我应该多反思,多考虑,坚持用的好的地方,改良不好的地方,使自己能尽快成熟起来。

《8加几》教学反思2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进展着。

看,周五我班就迎来了一年级的数学老师,由我执教一年级《8加几》进展“借助几何直观促算理理解的研究”的微课堂验证。

最新《8加几》教学反思

最新《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计算的方法与上节课相同。

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觉得应该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8、7、6加几。

如果不用操作,只让他们凭借头脑中的“给9凑十”的方法,想象着解决8、7、6加几。

怎么做效果会更好些。

于是我在我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不同教学。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出8+7、7+4、6+5这三个算式后,在三班我没准备任何学具,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算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出结果,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在汇报中,出现了很多种方法,有的方法是我事先都没有预料到的,例如8+4=就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法:(1)、把4分成2和2,8和2凑成10,10再加2得12。

(2)、我是把8分成2和6,6和4凑成10,10再加2得12。

(3)、我知道8+5=13,那么8+4得数就应该比13少1,是12。

(4)、我是这样算的,10+4=14,8+4得数要比14少2,是12。

在我们班,上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学具,有很多同学充分利用了学具,我清楚:这些同学都是用“凑十”的方法解决的,全班大约10人的学生没动学具,这些同学可能用到了其它方法解决。

但在集体汇报时,我发现只出现了唯一的方法,那就是“凑十”法,我还不甘心,尽力的启发:“还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孩子想出了看小数分大数的方法,其他方法没有想出来。

通过两个班的比较,明显的看出,由于学习9加几时是用学具掌握的“凑十法”,所以用学具操作的四班沿袭了9加几的“凑十法”,思维明显受到限制。

而另一班因为没有用学具,反而没有受“凑十法”的束缚,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

我想动手操作加强感悟,这是低年级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的障碍,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8加几》教学反思
“8加几”是在学习“9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在学8加几之前,孩子们已经对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而8加几只是对进位加法的巩固和对各种计算方法的探究.上课之前,对于课件的制作也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完“8加几”后,对这一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准确的说,这节课不是完整和漂亮的一节课.和我预想的效果相差太远.对此,我作了了以下几点总结:
1、复习题过多,应该精简.虽然每一到复习题都是我精心设计的,但是可以减少数量.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是这节课更完整.
2、复习题中引出“8加几”的题型可以改为放在最后,这样就节约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节约了时间.
3、复习题的计算题比较多,设计也很实用,但是让孩子回答的方式可以再多样化一些.比如:开火车、抢答、卡片、小黑板等形式呈现,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加了实用性.
4、对于教法应该优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得孩子对教法的探究很有好处,但是应该在教学中优化一种或者是两种方法,有利用计算速度的提高.
5、应该提出问题后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的训练.
6、对于能耐心听取孩子回答问题这个好习惯应该坚持.
7、对于孩子们的激励语用的很好.比如:“学数学,学方法.”“上课多听一分钟,下课多玩十分钟.”“数学越学越简单.”……即灌输好的思想,也可以作为口号提醒孩子上课注意力更集中.
还有很多收获就不一一列出来了,但是我应该多反思,多思考,坚持用的好的地方,改进不好的地方,使自己能尽快成熟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