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所有函数知识点总结.doc

合集下载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唯一的因变量的值。

函数通常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2. 函数的表示方式函数可以通过方程、表格和图像等方式来表示。

方程表示函数时,可以使用变量和常数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表格则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值以表格形式列出。

图像则以直线、曲线或者其他形状来表示函数的变化规律。

3.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而值域是因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

定义域和值域的确定需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和判断。

4. 常见的函数类型初中阶段研究的函数类型包括线性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指数函数等。

线性函数是一种最简单的函数类型,它的方程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分别代表斜率和截距。

二次函数的方程形式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分别代表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的系数。

5. 函数的图像特征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斜率和截距、顶点坐标、对称轴和开口方向等特征来描述。

对于线性函数,斜率代表图像的倾斜程度,截距代表图像与y轴的交点;对于二次函数,顶点坐标代表图像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的位置,对称轴代表图像的对称线。

6. 函数的应用函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函数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关系和变化的问题,例如求解方程、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在实际生活中,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各种现象和规律,例如汽车的加速度、温度的变化等。

总结:初中函数知识点包括函数的概念、表示方式、定义域和值域、常见的函数类型、图像特征和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提高数学能力。

以上是初中函数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函数初高中总结知识点

函数初高中总结知识点

函数初高中总结知识点一、初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点总结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它将每一个自变量的取值都对应唯一的一个因变量的取值。

数学上通常用字母来表示一个函数,比如y=f(x)。

其中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f(x)表示函数关系的表达式。

2. 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可能的自变量值的集合,值域是所有可能的因变量值的集合。

在初中阶段,我们通常研究的是一元函数,也就是函数的自变量只有一个。

(2)奇函数和偶函数当函数f(x)满足f(-x)=-f(x)时,称函数f(x)为奇函数;当函数f(x)满足f(-x)=f(x)时,称函数f(x)为偶函数。

奇函数的图形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形关于y轴对称。

(3)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性质。

如果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两个不同的自变量值x1和x2,当x1<x2时,有f(x1)<f(x2),则称函数f(x)在定义域上是递增的;如果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两个不同的自变量值x1和x2,当x1<x2时,有f(x1)>f(x2),则称函数f(x)在定义域上是递减的。

3. 函数的图像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函数的图像,一般是一元一次函数、一元二次函数和一元绝对值函数的图像。

一元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一元绝对值函数的图像是一个V形。

以上就是初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点总结,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高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点。

二、高中阶段的函数知识点总结1. 函数的概念在高中阶段,我们将学习更多种类的函数,如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都是我们在高中数学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2. 函数的性质(1)函数的奇偶性除了初中阶段学习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外,高中阶段还要学习更多类型的奇偶函数,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

这些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具有很大的影响。

(2)周期性在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到周期函数的性质。

函数初中知识点总结

函数初中知识点总结

函数初中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常用f(x)或者y来表示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例如f(x) = x^2,也可以用一个表格来表示。

2. 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入变量,因变量是函数中的输出变量。

自变量通常用x表示,因变量通常用y表示。

3.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通过函数的公式或者图像来确定。

4. 初等函数的分类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初等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绝对值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这些函数在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5. 函数的符号表示除了用f(x)或者y来表示函数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函数,例如g(x)、h(x)、p(x)等。

二、函数的性质1.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还是关于y轴对称。

具体来说,如果对于任意的x,有f(-x) = -f(x),则称函数是奇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有f(-x) = f(x),则称函数是偶函数。

2. 增减性函数的增减性是指函数图像在定义域上的变化趋势。

如果对于任意的x1和x2,当x1<x2时有f(x1)<f(x2),则称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当x1<x2时有f(x1)>f(x2),则称函数是减函数。

3.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性。

如果一个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或者减函数,则称函数在该定义域上是单调的。

4. 周期性如果对于任意的x,有f(x+T) = f(x),其中T是一个常数,则称函数是周期函数,T称为函数的周期。

5. 有界性如果存在一个常数M,对于函数的定义域上的任意x,有|f(x)|≤M,则称函数是有界的。

三、函数的图像1. 直角坐标系中的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曲线或曲线段。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自变量的取值与因变量的取值进行对应关系,用数学符号表示为y=f(x)。

二、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定义域是指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表示为{x,x满足其中一种条件}。

2.值域是指函数中因变量的取值范围,表示为{y,y满足其中一种条件}。

三、函数的图像表示: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的所有点(x,f(x))在坐标系中所组成的图形。

四、函数的分类:1. 一次函数:f(x) = kx + b,k和b是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斜率k表示函数图像在x轴方向的倾斜程度,正数表示上升,负数表示下降。

-截距b表示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y轴上的坐标。

2. 二次函数:f(x) = ax² + bx + c,a、b、c是常数,且a≠0。

-a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正数表示开口向上,负数表示开口向下。

-函数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

3.反比例函数:f(x)=k/x,k是常数,且k≠0。

-函数图像的特点是经过原点(0,0)并且没有定义域为0的取值。

4.幂函数:f(x)=xⁿ,n是常数,且n≠0。

-当n>0时,函数的图像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增长。

-当n<0时,函数的图像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增长。

五、函数的特性:1.奇偶性:-函数f(x)为奇函数,当且仅当f(-x)=-f(x)。

-函数f(x)为偶函数,当且仅当f(-x)=f(x)。

-一次函数和绝对值函数是奇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是偶函数。

2.单调性:-函数f(x)在区间I上单调增加,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x₁和x₂,若x₁<x₂,则f(x₁)<f(x₂)。

-函数f(x)在区间I上单调减少,当且仅当对于任意的x₁和x₂,若x₁<x₂,则f(x₁)>f(x₂)。

3.极值和最值:-极大值:若f(x)在特定点x₀处取得最大值f(x₀),则称f(x₀)为函数f(x)在区间I上的极大值。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一、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函数是一个数到数的映射关系,通常用f(x)表示。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所有能够使函数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输出的值的集合。

函数可分为一对一函数、多对一函数和一对多函数。

二、常见函数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直线,表达式为f(x) = ax + b,其中a和b为常数。

a决定了直线的斜率,b决定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

2. 平方函数平方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抛物线,表达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

a的正负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

3. 根号函数根号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表达式为f(x) = √x。

函数图像只有非负数的x值对应有效。

4.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图像为一条非零常数的双曲线,表达式为f(x) = k/x,其中k 为常数。

函数图像不包括x = 0这一点。

三、函数的变换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可以将函数的图像沿着x轴或y轴上下左右移动。

平移的规律如下:- 向左平移a个单位:f(x) → f(x + a)- 向右平移a个单位:f(x) → f(x - a)- 向上平移b个单位:f(x) → f(x) + b- 向下平移b个单位:f(x) → f(x) - b2. 压缩与拉伸变换压缩与拉伸变换可以改变函数图像在x或y方向的大小。

压缩与拉伸的规律如下:- x方向压缩:f(x) → f(kx),其中k > 1- x方向拉伸:f(x) → f(kx),其中0 < k < 1- y方向压缩:f(x) → kf(x),其中k > 1- y方向拉伸:f(x) → kf(x),其中0 < k < 1四、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 函数的奇偶性- 奇函数:f(-x) = -f(x),即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f(-x) = f(x),即关于y轴对称2. 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复合是指将一个函数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即f(g(x))。

初中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初中函数的知识点总结函数的基本概念:定义: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一个变量(自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相应变化。

表示方法:常用解析式(如 y = x^2)、列表法和图像法来表示函数。

函数的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两个双曲线。

学生应学会根据函数表达式绘制相应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读取信息。

一次函数:标准形式:y = kx + b(k ≠ 0)。

性质:斜率 k 决定了函数的增减性,截距 b 决定了图像与 y 轴的交点。

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线性关系,如速度与距离、价格与数量等。

二次函数:标准形式:y = ax^2 + bx + c(a ≠ 0)。

性质: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

配方与化简: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 y = a(x - h)^2 + k。

应用:描述抛物运动、优化问题等。

反比例函数:标准形式:y = k/x(k ≠ 0)。

性质:图像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当 k > 0 时,函数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 k < 0 时,函数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应用:描述反比例关系的问题,如力与距离的关系等。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或关于 y 轴对称(偶函数)。

单调性:函数在某一区间内的增减性。

最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函数的应用: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数据等。

函数与方程的结合:解方程可以理解为求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值。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初中函数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不同函数的图像和表示方法,并能够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完整版)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9、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10、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取值范围:① k ≠ 0; ②在一般的情况下 ,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可以是 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 ③函数 y 的取值范围也是任意非零实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的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图像中每一象限的每一支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Y轴但不会与坐标轴相交(K≠0)。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注:对于y=kx+b 而言,图象共有以下四种情况:
1、k>0,b>0 2、k>0,b<0 3、k<0,b<0 4、k<0,b>0
4、直线y=kx+b(k≠0)与坐标轴的交点.
(1)直线y=kx与x轴、y轴的交点都是(0,0);
(2)直线y=kx+b与x轴交点坐标为 与 y轴交点坐标为(0,b).
5、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关系式;
(2)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函数关系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
(3)解方程得出未知系数的值;
(4)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中得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

初中函数知识点

初中函数知识点
(1)设解析式
(2)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3)解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知识点
一、一次函数
(1)解析式:y=kx+b(k≠0)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
二、二次函数
(1)解析式
①一般式y=ax²+bx+c(a≠0)
②顶点式y=a(x-h)²+k(a≠0),,顶点坐标为(h,k)
③交点式y=a(x-x1)(x-x2)(a≠0)
当c < 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3)公式
①对称轴:x=﹣
②顶点标:(﹣,)
三、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且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1)解析式:y =
(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四、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一般式:已知抛物线上三点,通常选择一般式.
顶点式:已知抛物线的顶点,通常选择顶点式.
交点式: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通常选用交点式.
(2)a、b、c的取值范围
①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
②a、b同号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a、b异号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③当c > 0时,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初中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基本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对应关系,它把一个数集中的每一个数映射成另一个数集中的唯一一个数。

2. 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函数中,自变量是输入的值,因变量是输出的值。

3. 函数的表示:一般来说,函数可以用表格、图像、公式或者文字描述。

4. 定义域和值域:在函数中,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几何表示。

2.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三、基本初等函数1. 常数函数:常数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C (C为常数),它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2.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kx + b (k和b为常数,k≠0),它的图像是一条斜线。

3.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ax² + bx + c (a、b、c为常数,且a≠0),它的图像是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4. 幂函数:幂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xᵐ (m为常数),它的图像是经过原点的曲线。

5.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aˣ (a为正实数,且a≠1),它的图像是逐渐上升或逐渐下降的曲线。

6.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表达式是f(x) = logₐx (a为正实数,且a≠1),它的图像是一条拐点在(1,0)处的曲线。

四、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和、差、积、商:函数的和、差、积、商分别对应于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

2. 复合函数:复合函数是指一个函数的自变量被另一个函数的因变量代替。

3. 反函数: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D,值域为R,则对于D中的任意一个数x,能使f(x) = y成立的y是唯一的,那么函数y=f(x)的反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为R,值域为D。

五、函数的应用1. 函数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函数的运用十分广泛,包括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生活中的购物花费、投资收益等。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图文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图文

一、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上。

通俗来讲,函数就是可以输入一个值并返回一个值的规则或者过程。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它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条曲线。

3. 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函数中,自变量是输入的值,因变量是通过函数规则得到的输出值。

4.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入值的集合,值域是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

二、函数的表示和性质1. 函数的表示函数可以用各种形式表示,比如用表格、公式、图像等。

2. 函数的性质函数可以是奇函数、偶函数、增函数、减函数等。

奇函数在定义域内满足f(-x)=-f(x),偶函数在定义域内满足f(-x)=f(x);增函数有f(x1)<f(x2)当x1<x2,减函数有f(x1)>f(x2)当x1<x2。

三、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加减法给定两个函数f(x)和g(x),它们的和函数是f(x)+g(x),差函数是f(x)-g(x)。

2. 函数的乘法给定两个函数f(x)和g(x),它们的乘积函数是f(x)•g(x)。

3. 函数的复合给定两个函数f(x)和g(x),它们的复合函数是f(g(x))。

表示为h(x)=f(g(x))。

1. 反函数如果函数f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D和R,对于任意的y∈R,方程y=f(x)有唯一解x∈D,那么就存在一个函数g:R→D,使得f(g(y))=y,并且g(f(x))=x,此时g就是f的反函数。

2. 反比例函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k/x表示,其中k≠0是常数,那么y与x成反比例关系。

五、函数的应用1.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函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都会用到函数来描述各种关系。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通过观察图像可以发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极值等重要特征。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1.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2.函数的表示方法:可以用方程、图表和映射关系三种方式来表示函数。

3.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是指函数输入的有效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输出的有效值的集合。

4.函数的种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5. 一次函数:函数的形式为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6.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正表示函数递增,斜率为负表示函数递减。

7.一次函数的图像:可通过求其任意两个点的坐标,或者利用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来绘制。

8. 二次函数:函数的形式为y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且a ≠ 0。

9.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若a>0,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的最小值在顶点处取得;若a<0,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的最大值在顶点处取得。

10.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顶点坐标为(-b/2a,f(-b/2a)),其中f(x)表示函数值。

11.二次函数的轴对称线:轴对称线的方程为x=-b/2a。

12.幂函数:函数的形式为y=xⁿ,其中n为常数。

13.幂函数的性质:当n>1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也随之增大,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中上升;当0<n<1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逐渐减小,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中下降。

14.指数函数:函数的形式为y=aˣ,其中a>0且a≠115.指数函数的性质:当a>1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也随之增大,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中上升;当0<a<1时,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逐渐减小,函数图像在第一象限中下降。

16. 对数函数:函数的形式为y = logₐx,其中a > 0且a ≠ 117. 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是互逆的,即logₐaˣ = x。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总结本节主要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2)函数的三要素与函数相等.(3)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知识点一 函数的概念初中学习的函数的传统定义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也称y 是x 的函数. 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 ,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B A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x f y =,A x ∈.其中,x 叫作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作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A x x f y y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对函数的近代定义的理解(1)只有两个非空的数集之间才可能建立函数关系.定义域或值域为空集的函数是不存在的.如x x y --=11就不是函数.(2)注意函数定义中的“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和唯一性.任意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都要考虑到.存在性: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存在对应元素y .唯一性:在集合B 中,与每一个元素x 对应的元素y 是唯一的.(3)集合B 不一定是函数的值域,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在集合B 中,可以存在元素在集合A 中没有与之对应者.例1. 讨论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式为()02≠++=a c bx ax y ,为整式函数,所以其定义域为R ,其值域的确定分为两种情况:①当0>a 时,函数的值域为⎭⎬⎫⎩⎨⎧-≥a b ac y y 442; ②当0<a 时,函数的值域为⎭⎬⎫⎩⎨⎧-≤a b ac y y 442. 注意:上面讨论二次函数值域的结果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若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R 的子集,则其值域的确定要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的简图来确定.经过后面的学习可以知道,求函数的值域前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知识点二 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三要素分别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在函数的三要素中,只要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了,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定义域 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或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定义域时,要从两个方面考虑:(1)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2)符合客观实际.对应关系 用f 表示,对应关系又叫对应法则,它是函数的本质特征,是沟通定义域和值域的桥梁.对应关系的作用相当于对自变量x 施以某种运算,类似于程序的作用.值域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所有对应的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例2. 讨论反比例函数()0≠=k x k y 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反比例函数()0≠=k xk y 的定义域为{}0≠x x ,值域为{}0≠y y . ()()A a a f ∈与()x f 的区别与联系)(a f 表示当a x =时()x f 的函数值,是其值域内的一个值,它表示的是常量;)(x f表示自变量为x 的函数,它表示的是变量.如x x f 2)(=表示的是一个函数,()63=f 是它的一个函数值,是常量.知识点三 具体函数的定义域的确定方法所谓具体函数,指的是给出解析式的函数,与之相对的是抽象函数.根据函数解析式的特点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1)如果函数解析式是整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即R .(2)如果函数解析式中含有分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集;(3)如果函数解析式中含有二次根式,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实数集;(4)如果函数解析式中含有零指数幂或负整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底数不等于零的实数集.(5)如果函数解析式含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特点,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每一部分有意义的实数集的交集.(6)如果函数解析式是由实际问题得到的,则函数的定义域还要符合客观实际.知识点四 函数的相等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相等,即为同一个函数. 对函数的相等理解时要注意:(1)当一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了,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所以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时,两个函数才相等,即表示同一个函数.(2)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二者中只要有一个不相同,两个函数就不相等.(3)定义域和值域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不一定相等.如函数2)(-=x x f 与函数x x f 2)(=的定义域都是R ,值域都是R ,但它们表示的不是同一个函数,两个函数不相等.(4)因为函数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与用什么字母表示自变量,用什么字母表示因变量没有关系.如函数1)(2+=x x f 与函数1)(2+=t t f 表示的就是同一个函数.(5)对)(x f 中x 的理解:如果两个函数解析式的右边相同,但f 施加关系的对象不同,两个函数也不相等.如函数2)(x x f =和函数2)1(x x f =-表示的就不是同一个函数.例3.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x x f =)(,()2)(x x g = (B )1)(2+=x x f ,()12+=t t g(C )1)(=x f ,xx x g =)( (D )x x f =)(,()x x g =分析:这是判断两个函数相等的问题.只有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分别相同时,这两个函数才相等,即为同一个函数.所以,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二者中只要有一个不相同,两个函数就不相等.解:(A )选项中,函数x x f =)(的定义域为R ,函数()2)(x x g =的定义域为{}0≥x x ,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B )选项中,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相同,所以它们是同一函数,与用哪个字母表示自变量没有关系;(C )选项中,函数1)(=x f 为常数函数,其图象为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其定义域为R ,函数xx x g =)(的定义域为{}0≠x x ,它们的定义域不相同,所以它们不是同一函数;(D )选项中,函数x x f =)(与函数()x x g =的定义域均为R ,但二者的对应关系不相同,它们不是同一函数.选择【 B 】.例4.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22---=x x x y ; (2)x x y -⋅-=11; (3)x y --=113; (4)2253x x y -+-=.分析:例4给出的三个函数均为具体函数,求具体函数的定义域的方法是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要表示成集合的形式或区间的形式.解:(1)由题意可知:⎩⎨⎧≠--≥-023202x x x ,即⎪⎩⎪⎨⎧-≠≠≤2120x x x 且,解之得:x ≤0且21-≠x . ∴函数2322---=x x x y 的定义域为⎭⎬⎫⎩⎨⎧⎩⎨⎧-≠≤210x x x 且; (2)由题意可知:⎩⎨⎧≥-≥-0101x x ,解之得:1=x . ∴函数x x y -⋅-=11的定义域为{}1=x x ;(3)由题意可知:⎩⎨⎧≠--≥-01101x x ,即⎩⎨⎧≠≤01x x ,解之得:x ≤1且0≠x . ∴函数x y --=113的定义域为{}01≠≤x x x 且;(4)由题意可知:⎩⎨⎧≥-≥-050322x x ,即⎪⎩⎪⎨⎧≤≤--≤≥5533x x x 或 解之得:5-≤x ≤3-或3≤x ≤5. ∴函数2253x x y -+-=的定义域为{}5335≤≤-≤≤-x x x 或. 注意: (1)函数的定义域要表示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2)若函数的解析式为综合型,则定义域为解析式各部分有意义的交集.若交集在数轴上表示有两部分,则这两部分之间用“或”字.知识点五 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设b a ,是两个实数,且b a <,规定:(1)满足不等式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b a ,;(2)满足不等式b x a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b a ,;(3)满足不等式a ≤x b <或x a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表示为)[b a ,,](b a ,.这里的实数b a ,叫做区间的端点.在用区间表示连续的数集时,包含端点的那一端用中括号表示,不包含端点的那一端用小括号表示.区间的数轴表示(几何表示)实数集R 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把满足不等式a x >,x ≥a ,b x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表示为()+∞,a ,)[∞+,a ,()b ,∞-,](b ,∞-.对区间的概念及其表示的理解:(1)区间用来表示连续的数集,并不是所有的集合都可以用区间来表示,如集合{}3,2,1就不能用区间来表示.(2)区间的左端点必须小于右端点.(3)区间符号里的两个字母或数字之间用“,”隔开.(4)在将连续的数集表示为区间时,包含端点的用中括号表示,不包含端点的,用小括号表示.(5)在用数字表示区间时,包含端点的,画成实心点,不包含端点的,画成空心点.(6)若a 为区间的左端点,b 为区间的右端点,则把a b -叫做区间的长度.区间的长度必须大于0.(因为a b >)(7)连续的数集既可以用集合表示,也可以用区间来表示.例5. 函数513)(-+-=x x x f 的定义域是【 】 (A ))[∞+,3 (B ))()[+∞,44,3(C )()+∞,3 (D ))[4,3分析:不等式(组)的解集为连续的数集时,既可以用集合表示,也可以用区间来表示.在用区间表示数集时,一定要弄清是否包含端点,包含端点的用中括号表示,不包含端点的,用小括号表示.解:由题意可知:⎩⎨⎧≠-+≥-05103x x ,即⎩⎨⎧-≠≠≥643x x x 且,解之得:x ≥3且4≠x . ∴函数513)(-+-=x x x f 的定义域用集合表示为{}43≠≥x x x 且,用区间表示为)()[+∞,44,3 .选择【 B 】.知识点六 复合函数与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概念如果y 是u 的函数,记为)(u f y =,u 又是x 的函数,记为)(x g u =,且)(x g 的值域与)(u f 的定义域的交集非空,那么y 通过u 的联系也是自变量x 的函数,我们称y 为x 的复合函数,记为))((x g f y =.其中u 叫做中间变量,)(x g u =叫做内层函数, )(u f y =叫做外层函数.对复合函数概念的理解由复合函数的定义可知,内层函数的值域是外层函数的定义域或定义域的子集,外层函数的定义域和内层函数的值域共同确定了复合函数的定义域.例6. 下列函数中,是复合函数的是【 】(A )32)(x x x f += (B )1)(+=x x f(C )x x f =)( (D )xx f 2)(= 分析:判断一个函数是不是复合函数,就是看它是否是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 解:函数1)(+=x x f 是由函数u y =和1+=x u 两个函数复合而成的,是复合函数.选择【 B 】.抽象函数的概念没有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叫做抽象函数.知识点七 求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理解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要明确以下几点:(1)函数)(x f 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 的范围.(2)函数))((x g f 的定义域是自变量x 的范围,而不是)(x g 的范围.(3))(x f 、))((x g f 两个函数中,x 、)(x g 在对应关系f 下的范围相同. 求抽象函数或复合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已知)(x f 的定义域为A ,求))((x g f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x g 的取值范围为A ,求x 的取值范围;(2)已知))((x g f 的定义域为B ,求)(x f 的定义域,其实质是已知))((x g f 中的x 的取值范围为B ,求)(x g 的范围(值域),此范围就是)(x f 的定义域.(3)已知))((x g f 的定义域,求))((x h f 的定义域,要先按(2)求出)(x f 的定义域. 例7. 已知函数xx x f 3)(+=,则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 】 (A ){}1,4-≠-≥x x x 且 (B ){}1,2≠-≥x x x 且(C ){}0,2≠-≥x x x 且 (D ){}1,4≠-≥x x x 且分析:本题需要根据具体函数)(x f 的解析式,先求出函数)(x f 的定义域,然后再确定抽象函数)1(-x f 的定义域:函数)(x f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与()1-x 的范围相同,从而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组),解集即为函数)1(-x f 的定义域. 解:∵函数xx x f 3)(+= ∴⎩⎨⎧≠≥+003x x ,解之得:x ≥3-且0≠x . ∴函数xx x f 3)(+=的定义域为{}03≠-≥x x x 且. 对于函数)1(-x f ,则有:⎩⎨⎧≠--≥-0131x x ,解之得:x ≥2-且1≠x . ∴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1,2≠-≥x x x 且.选择【 B 】.例8. 已知()12-x f 的定义域为[]3,0,则)(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分析: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3,0,指的是x 的取值范围是[]3,0,而不是()12-x 的范围.先根据[]3,0∈x ,求出()12-x 的范围,此范围即为函数)(x f 的定义域. 解:∵()12-x f 的定义域为[]3,0∴0≤x ≤3,根据二次函数的知识可得:1-≤12-x ≤8∴)(x f 的定义域为[]8,1-.例9. 若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2,21,则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 分析:本题为已知已知))((x g f 的定义域,求))((x h f 的定义域,要先确定)(x f 的定义域.解:∵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2,21 ∴21-≤x ≤2,∴121+-≤1+x ≤12+ ∴21≤x ≤3 ∴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3,21. 对于函数()1-x f ,则有:⎪⎩⎪⎨⎧≤-≥-31211x x ,解之得:23≤x ≤4 ∴函数()1-x f 的定义域为⎥⎦⎤⎢⎣⎡4,23. 知识点八 求函数的函数值(1)若函数为具体函数,把自变量的值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得对应额函数值;(2)求抽象函数的函数值,常采用赋值法求求解.例10. 已知xx f +=11)(()1-≠x ,2)(2+=x x g . (1)求)2(f 和()2g ;(2)求()()2f g ,())(x g f ;(3)若()4)(1=x g f ,求x . 分析:函数的本质是对应关系f ,()f 表示的是对括号里的内容施以某种运算.计算())(a f f 的值时,应从内到外依次计算.解:(1)31211)2(=+=f ,()62222=+=g ; (2)()()9192313122=+⎪⎭⎫ ⎝⎛=⎪⎭⎫ ⎝⎛=g f g ()31211)(11)(22+=++=+==x x x g x g f ;(3)∵()4)(1=x g f∴43112=+x ,432=+x ,解之得:1±=x . 例11. 已知函数()x f 对任意实数b a ,,都有()()()b f a f ab f +=成立. (1)求()0f ,()1f 的值;(2)若()()q f p f ==3,2(q p ,为常数),求()36f 的值. 解:(1)∵函数()x f 对任意实数b a ,,都有()()()b f a f ab f += ∴令0==b a ,则有:()()()000f f f += ∴()00=f .令0,1==b a ,则有:()()()010f f f += ∴()01=f .(2)∵()()q f p f ==3,2∴()()()()()p f f f f f 22222224==+=⨯=()()()()()q f f f f f 23233339==+=⨯=∴()()()()q p f f f f 22949436+=+=⨯=.例12. 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对任意正实数y x ,都有()()()y f x f xy f +=,且()24=f ,则()=2f_________.解:∵()()()y f x f xy f +=,且()24=f∴令2==y x ,则有:()()()()222224=+=⨯=f f f f ,∴()12=f . 令2==y x ,则有:()()()()122222=+=⨯=f ff f∴()212=f.知识点九 求函数的值域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有观察法、配方法、分离常数法、换元法、图象法、判别式法、反表示法等.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函数解析式的简单变形,利用熟知的基本函数的值域或利用函数图象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观察求得函数的值域. 如函数211xy +=,因为12+x ≥1,所以y <0≤1,即该函数的值域为{}10≤<y y .方法2 配方法常用于求二次函数的值域.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结合函数的定义域来求函数值域的一种方法.注意:在求函数的值域时,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方法3 分离常数法形如bax dcx y ++=的函数常用分离常数法求值域.分离过程为: ()b ax a bc d a c b ax a bc d b ax a c b ax d cx y +-+=+-++=++= ∵0≠+-b ax a bcd ,∴a c y ≠ 所以函数的值域为⎭⎬⎫⎩⎨⎧≠a c y y .方法4 换元法形如d cx b ax y +++=()0≠a 的函数常用换元法求值域.具体做法是:先令d cx t +=(t ≥0),用t 表示出x ,并标明t 的取值范围,并代入函数解析式,将y 表示成关于t 的二次函数,最后用配方法求出值域.用换元法求函数的值域时,注意换元后要标明新元的取值范围.方法5 图象法有些函数的图象比较容易画出,可以通过其图象得出函数的值域.方法6 判别式法形如fex dx cbx ax y ++++=22(d a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的函数常用判别式法求值域.具体做法是:先把函数转化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方程有实数根,判别式∆≥0,求出y 的取值范围,即为原函数的值域.(注意对二次项系数的讨论).方法7 反表示法根据函数解析式用y 表示出x ,根据原函数中x 的取值范围列出关于y 的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即为原函数的值域. 例13. 求函数1-=x y 的值域. 分析:采用观察法求其值域. 解:∵x ≥0(x ≥0) ∴1-x ≥1-∴函数1-=x y 的值域为)[∞+-,1.例14. 求函数322+-=x x y 的值域,其中)[3,0∈x .分析:求二次函数的值域常用配方法.通过配方把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的简图求解. 解:∵()213222+-=+-=x x x y∴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1 , 2 ) ∵)[3,0∈x ,1)[3,0∈ ∴函数的最小值为2.∵()()633233,303=+⨯-==f f∴函数的值域为)[6,2. 例15. 求函数312-+=x x y 的值域. 分析:求形如bax dcx y ++=的函数的值域,常用分离常数法.解:()3723732312-+=-+-=-+=x x x x x y∵037≠-x ,∴2≠y ∴函数312-+=x x y 的值域为()()+∞∞-,22, .例16. 函数12++=x x y 的值域为__________.分析:形如d cx b ax y +++=()0≠a 的函数常用换元法求值域. 解:令12+=x t ,则t ≥0∴212-=t x∴()1121211222-+=+-=++=t t t x x y ∵t ≥0,01<- ∴y 随t 的增大而增大 ∴当0=t 时,21min -=y ,无最大值.∴y ≥21-. ∴函数12++=x x y 的值域为)⎢⎣⎡∞+-,21.注意:用换元法求函数的值域时,必须要根据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求新元的取值范围,例17.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123422--+-=x x x x y ;(2)3274222++-+=x x x x y . 分析:对于形如fex dx cbx ax y ++++=22(d a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的函数,若分子、分母能进行因式分解并化简,在化简后再求其值域;若不能化简,常用判别式法求其值域.要求会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解:方法一(分离常数法):∵123422--+-=x x x x y∴()()()()()()1227211227122112312131+-=+-+=+-=+---=x x x x x x x x x y (1≠x 且21-≠x ). ∵()01227≠+x ,∴21≠y当1=x 时,3211231-=+⨯-=y∴函数的值域为⎪⎭⎫⎝⎛+∞⎪⎭⎫ ⎝⎛-⎪⎭⎫ ⎝⎛-∞-,2121,3232, .方法二(反表示法):由上面的方法得到:123+-=x x y (1≠x ) ∴y y x 213-+=(21≠y ) ∵1≠x ,∴1213≠-+y y ,解之得:32-≠y ∴函数的值域为⎪⎭⎫⎝⎛+∞⎪⎭⎫ ⎝⎛-⎪⎭⎫ ⎝⎛-∞-,2121,3232, .(2)∵3274222++-+=x x x x y∴整理得:()()0732222=++-+-y x y x y . 当2=y 时,0723≠+⨯,不符合题意,舍去;当2≠y 时,∵函数3274222++-+=x x x x y 的定义域为R∴()[]()()2734222-+--=∆y y y ≥0,解之得:29-≤y ≤2. 综上,函数的值域为)⎢⎣⎡-2,29.例18. 已知函数41)(xx x f -+=,求函数)(x f 的值域. 分析:先把函数解析式里面的绝对值去掉,化为分段函数的形式,然后画出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得出函数的值域.解:∵41)(xx x f -+= ∴()()⎪⎩⎪⎨⎧<+≥=021101)(x x x x f ,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只有为](1,∞-.例19. 求函数122+--=x x xx y 的值域.解:方法一(配方法):∵122+--=x x xx y∴4321111111112222+⎪⎭⎫ ⎝⎛--=+--=+--+-=x x x x x x x y ∵43212+⎪⎭⎫ ⎝⎛-x ≥43,∴4321102+⎪⎭⎫ ⎝⎛-<x ≤34∴31-≤14321112<+⎪⎭⎫ ⎝⎛--x ∴函数的值域为)⎢⎣⎡-1,31.方法二(判别式法):∵122+--=x x xx y∴x x y xy y x -=+-22,整理得:()()0112=+-+-y x y x y∵函数122+--=x x xx y 的定义域为R∴关于x 的方程()()0112=+-+-y x y x y 有实数根.当1=y 时,01≠,不符合题意,舍去;当1≠y 时,有()()1412---=∆y y y ≥0,解之得:31-≤y ≤1综上,31-≤1<y∴函数的值域为)⎢⎣⎡-1,31.★例20. 已知)(x f 的值域为⎥⎦⎤⎢⎣⎡94,83,试求())(21)(x f x f x F -+=的值域.解:∵)(x f 的值域为⎥⎦⎤⎢⎣⎡94,83∴83≤)(x f ≤94,∴98-≤)(2x f -≤43-,∴91≤1)(2x f -≤41 ∴31≤)(21x f -≤21. 令)(21x f t -=,则⎥⎦⎤⎢⎣⎡∈21,31t ,∴()212t x f -=∴()()112121)(22+--=+-==t t t t F x F . ∵⎥⎦⎤⎢⎣⎡∈21,31t ,∴)(t F 随着t 的增大而增大.∴当31=t 时,()971131212min =+⎪⎭⎫ ⎝⎛-⨯-=t F当21=t 时,()871121212max =+⎪⎭⎫ ⎝⎛-⨯-=t F ∴)(t F 的值域即()x F 的值域为⎥⎦⎤⎢⎣⎡87,97.。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一、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由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组成的数学关系。

对于每一个自变量的取值,函数都有一个确定的因变量值与之对应。

2.函数的表示:函数可以用函数表、函数图、函数解析式等形式来表示。

3.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输入值,因变量是对应的输出值。

4.定义域:函数可以接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5.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值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

二、常见函数的性质和图像1.奇偶性:奇函数满足f(-x)=-f(x),偶函数满足f(-x)=f(x)。

2.单调性:增函数在定义域内满足f(x1)<f(x2)当x1<x2,减函数在定义域内满足f(x1)>f(x2)当x1<x23.分段函数:定义域被分为不同区间,每个区间内可以使用不同的函数关系来表达。

三、常见的数学函数1. 线性函数:f(x)=ax+b,其中a和b为常数,表示一条直线的函数关系。

2. 幂函数:f(x)=ax^n,其中a和n为常数,表示自变量的n次幂关系。

3.反比例函数:f(x)=a/x,其中a为常数,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4.指数函数:f(x)=a^x,其中a为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表示指数和对数之间的关系。

5. 对数函数:f(x)=log_a(x),其中a为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表示指数和对数之间的关系。

6.三角函数:如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主要描述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7.复合函数:由多个函数通过代数运算组合而成的函数。

四、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函数的相等:两个函数f(x)和g(x)在其定义域内的每个点上的值都相等时,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2.函数的复合: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得到的新函数称为复合函数。

3.函数的逆函数:若一个函数f(x)的定义域和值域互换,且满足f(f^(-1)(x))=x和f^(-1)(f(x))=x,则f(x)的逆函数为f^(-1)(x)。

初中函数总结大全(很强很好很全)

初中函数总结大全(很强很好很全)

函数总结大全一次函数一、定义与定义式: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 (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 (k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 轴和y轴的交点)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式y=kx+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 …… ①和y2=kx2+b …… 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

设水池中原有水量S。

g=S-ft。

六、常用公式:(不全,希望有人补充)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注:根号下(x1-x2)与(y1-y2)的平方和)二次函数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 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初中函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1 函数的引入在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已知椭圆的长轴、短轴的长度,我们可以求椭圆的面积;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我们可以求它的体积,这些问题都是函数的具体例子。

函数研究的对象是一对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

1.2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如果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都有唯一的因变量y和它对应,那么这个变量x和它所对应的y就构成函数。

通常记作y=f(x)。

1.3 自变量、因变量和函数符号在函数f(x)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而f(x)则是函数的符号表示。

1.4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当自变量x取不同的值时,因变量y也会随之变化。

这种变化规律可以用图象或公式来表示。

1.5 函数的图象对于函数y=f(x),其图象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曲线。

曲线上的每一个点(x,y)都满足方程y=f(x)。

1.6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对于函数f(x)=x^2,其定义域是实数集R,值域是非负实数集[0,+∞)。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2.1 列表法通过若干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对照,列出所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就是列表法表示函数。

2.2 公式法用一个能够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等式来表示函数。

2.3 函数关系图象法可以通过函数的图象来表达函数。

三、函数的性质3.1 函数的奇偶性当自变量为-x时,若f(x)=-f(-x),则函数f(x)为奇函数;当自变量为-x时,若f(x)=f(-x),则函数f(x)为偶函数。

3.2 增减性与极值若在自变量的某一邻域内,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则称此函数在此邻域内是增函数;反之,则是减函数。

当函数在某一点上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称这个函数在这一点有极值。

3.3 奇偶性与周期性若f(x+T)=f(x)对于一切x都成立,则称T为函数f(x)的周期。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一)平面直角坐标系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第一象限:(+,+)点P(x,y),则x>0,y>0;第二象限:(-,+)点P(x,y),则x<0,y>0;第三象限:(-,-)点P(x,y),则x<0,y<0;第四象限:(+,-)点P(x,y),则x>0,y<0;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0)。

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横,纵坐标都反号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 (x,y )的几何意义:点P (x,y )到x 轴的距离为|y|,点P (x,y )到y 轴的距离为|x|。

点P (x,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2y x + 8、两点之间的距离: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AB|||12x x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CD|||12y y -=已知A ),(11y x 、B ),(22y x AB|=212212)()(y y x x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AB 的中点则:M=(212x x +,212y y +) 10、点的平移特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将点(x,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将点(x,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将点(x,y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完整word版,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完整word版,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a b c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是常数,0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的性质:y ax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的性质:(上加下减)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1: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2: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与2y ax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x b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 ()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y y y y1 1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含典型例题)
二次函数概念:
1・:次曲效的慨念:•心地•形如严.宀2心・h.常数・"()》的慚珈.叫做•:次函取
叽需妥强调:和元:次方程类似.二次烦系数a*0.而氛c可以为冷.二次函救的定义坡;.
2
2.・次说放y三亦斗加y的九哪J待征匕
⑴弄号左边是函熬,冇边足淡HT变肛•的二决式,x的J5髙次数足2・
⑵X h.c臨加a&Z次换系数.b艮•次顶系妆.cl^;M.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I.:坎廁以AE公形儿卜一川的血几
3桅对值越大.拢物线的开口越小。

2. y = ax"十c的性庚:
上加卜•賊.
3.厂0(・丫-/”•的Ft质:
左加右
4.」i心-")•事*的加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所有函数知识点总结
1、一次函数
2、二次函数
3、反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
1、正比例函数的求法
形如y=kx(k为常数,且k不等于0),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图象做法:1.带定系数2.描点 3.连线
图象是一条直线,一定经过坐标轴的原点
性质: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求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它可以无限地接近坐标轴,但永不相交. 性质: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形如y=kx+b(k为常数,且k不等于0),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求法
正比例函数过原点(0,0),属于一次函数
k>0,b>O,则图象过1,2,3象限
k>0,b<0,则图象过1,3,4象限
k<0,b>0,则图象过1,2,4象限
k<0,b<0,则图象过2,3,4象限
4、二次函数求法
二次函数:y=ax^2+bx+c (a,b,c是常数,且a不等于0)
a>0开口向上
a<0开口向下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反之,再y轴右侧
|x1-x2|=根号下b^2-4ac除以|a|
与y轴交点为(0,c)
b^2-4ac>0,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2-4ac<0,ax^2+bx+c=0无实根
b^2-4ac=0,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对称轴x=-b/2a
顶点(-b/2a,(4ac-b^2)/4a)
顶点式y=a(x+b/2a)^2+(4ac-b^2)/4a
函数向左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d)^2+(4ac-b^2)/4a,向右就是减
函数向上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2+(4ac-b^2)/4a+d,向下就是减
当a>0时,开口向上,抛物线在y轴的上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上无限延伸;当a<0时,开口向下,抛物线在x轴下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下无限延伸。

|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
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sin):角α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α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α的对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