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31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

考点31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年真题】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

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 项。

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

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3.(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 项错误。

4.(2018·天津高考·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时间为1830年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的科学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讲述一个英国学者分析英国正在丧失科技优势,并不是说丧失优势地位,且1830年英国当时英国属于世界工厂,故B项错误;题干中“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推知查尔斯·巴利奇强调业余科研衰退现状,呼吁科学要作为事业对待,而不是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故C 项错误;题干中“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推知工业革命革命的扩展,科学家、科学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故D项正确。5.(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33).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1755 1797 1835

指数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答案】D

【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6.(2017年天津卷6).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所以才会出现火车时刻表,和全国时刻表的改变,但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述过于笼统,不能细致的反映全国时刻表变化和“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的深刻意义,故A项错误;从材料“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可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不再依照自然条件变化而进行,而是有了严格的时间限制,反映出科技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制约,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统一的标准化的时间对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强调时间精确是生活必要,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统一的时间是为了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没有体现统一时间对国家管理的影响,故D项错误。

7.(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答案】A

【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8.(2016·浙江文综·20)下表所示为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利兹市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收入状况工种数典型工种例举

最高9 机械安装工、枪炮制造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

居中16 印刷工、铁匠、石匠、初纺工、羊毛分类工、染匠

最低 6 裁缝、泥水匠、鞋匠、梳毛工、手织工

①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②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

③“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④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和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据所学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慢慢发展到动力和交通等重工业的革命,从材料所反映的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来看,纺织业等轻工业工种数量相对较少,收入最低,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工种数较多,收入最高,可以得出结论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职业的结构变动,故①正确;材料中最高收入的都是机器制造或生产的相关工种,有制造工、安装工、铸铜工、机修工、铁模工,可以得出结论大机器生产使工人出现了新的分化,故②正确;材料中的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均是由于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而推动而革命或产生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蒸汽”的力量催生出新的技术行业,故③正确;材料所反映的是1838年英国工业重镇各行业工种收入状况,反映不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没有涉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问题,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9.(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答案】A

【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10.(2016·上海单科·14)有人描述某一时期英国人生活的情景:以前,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艰苦,却很悠闲。现在,社会的节奏变快了。时间支配了整个社会,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生活节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市化 D.电气化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英国农业文明下悠闲生活方式被取代的主要原因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需要人们养成守时的观念,因此“时钟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故A项正确;信息化出现在20世纪中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不是直接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电气化出现在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是直接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11.(2016·海南单科·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

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C项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

12.(2015·四川文综·10)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卡莱尔注意到了英国( )

A.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B.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D.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答案】D

【解析】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的说法与题干所要表达的思想毫无关系,故A项错

误;题干中卡莱尔所发出的感叹并不是要描述社会财富激增的社会现象,而是想表达社会财富急增之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故B项错误;题干并不能表现出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对立现象,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卡莱尔所提到的“整个国家……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这句话可知其想表达出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却逐渐缺失的观点,故D项正确。

13.(2015·上海单科·35)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答案】 B项3分,A、D项1分,C项0分

【解析】这篇论文的提纲1反映出能源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总体看这篇论文的提纲,一方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最为全面,故B项是最佳选项;“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只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只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之一,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14.(2014·上海单科·20)“万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当瓦特研制成功这项动力技术时,中国正值( )

A.开元盛世 B.戊戌变法C.康乾盛世 D.清末新政

【答案】C

【解析】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开元盛世属于唐朝,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1898年,故B项错误;康乾盛世时间段为1681年至1796年,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清末新政为1901年至1905年,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5.(2014·广东文综·20)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

A.牛顿经典力学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D.计算机

【答案】C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是科学知识,与题干“直接推动”的要求不符,故A项错误;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思想,此时题干中动力来源的转变已经实现,且进化论与动力来源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人类生产活动的动力由人力、畜力转变为蒸汽动力,而蒸汽机以煤为燃料,故C项正确;1946年计算机出现,而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16.(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答案】A

【解析】从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和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

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故D项错误。17.(2014·浙江文综·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答案】B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大工业仍使……”、“大工业创造了……”、“它(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可知材料强调了大工业即工业革命的影响,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A、C、D项错误。

18.(2014·福建文综·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加剧贫富悬殊,拉大城乡差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劳动力,推动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阅读材料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把农村人口抛进城市之中,反映工业革命推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说明推动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而不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故D项错误。

19.(2014·四川文综·10)图1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D.莫斯科、圣彼得堡

【答案】C

【解析】据图表可知1800—1850年间,该国城市化迅速发展,联系该时段阶段特征,可知此时发生了工业革命,而此时段中国还未开始工业化,故城市化在短时期不会迅猛发展,且图表中人口规模远小于北京,故A项错误;日本此时还处于闭关锁国,还未进行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此时率先完成工业化的主要是英国,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利物浦、曼彻斯特均为英国城市,故C项正确;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才开始大规模向俄国扩张,故19世纪上半叶,俄国城市不会出现图表中所述的飞速发展,故D项错误。

20.(2013·天津文综·4)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答案】C

【解析】紧扣题干中“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联系教材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选C。A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4、15世纪,B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均与题干时间不吻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故ABD都排除。

21.(2013·上海单科·18)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 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改变,为改善生活,争取政治权利,工人阶级展开斗争,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缓和阶级矛盾。故选C。22.(2012·江苏单科·14)右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答案】C

【解析】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随着棉纺织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就会出现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选C 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

23.(2012·福建文综卷·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图8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的升高的。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奴隶贸易在十九世纪结束。

24.(2012·天津文综·8)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能力。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5.(2012·山东文综卷·16)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18世纪的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分别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影响了欧洲及整个世界。法国政治革命中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亚洲,鼓舞那里的仁人志士为争取独立而奋斗;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通过对外扩张最终确立对全世界的统治。

“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它们都具有世界影响力。26.(2012·安徽文综卷·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答案】A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说过,“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

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题目材料大意: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最终确立西方国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27.(2012·上海单科卷·14)受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曼彻斯特一家别针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致使别针的产量增长。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 )

A.16世纪中叶 B.17世纪中叶

C.18世纪中叶 D.19世纪中叶

【答案】C

【解析】18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棉纺织厂实行工厂化管理,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受它的影响,别针工场进行制作工艺的分工,每名工人单独完成一道工序,提高了工人的专业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28.(2011·重庆文综·21)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正是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引发了技术的变革,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改变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城市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29.(2011·海南单科·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答案】C

【解析】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707~1754),排除D项;材料中“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无法反映贵族阶层日趋没落,排除A项;同时材料中介反映了各阶层之间的竞争,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空前加剧,排除B项;而从“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故选C项。

30.(2010·天津文综·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51年伦敦“水晶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首届世界博览会展出的主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②。

31.(2010·全国Ⅰ卷文综·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C

【解析】注意时间:1830年。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至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而才有题中“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的说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及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32.(2010·江苏单科·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

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33.(2018.4·浙江高考·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早在1800年前,英国的矿山已经使用“铁路”(铁轨),马拉的货车,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1829年,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时速16英里。当时,有铁路公司的董事们指出“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到1835年底,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9世纪中期,通车的铁路整整五千英里。此时的欧洲正处于建设铁路的时代。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左右。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4分)

【答案】(1)原因:运送物资的需要;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生产成本低;政府支持。

(2)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解析】(1)材料一“将煤运到运河或者海边”,运送物资的需要;“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在新建成的铁路上行驶”,蒸汽机车发明与使用;“用机车牵引比用马力牵引可节省经费百分之三十”,生产成本低;“议会相继通过了五十四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政府支持。

(2)材料二“铁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和世界市场形成等方面分析。

34.(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答案】(1)因素: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3)问题: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解析】(1)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据材料一上海“依港兴市”,材料二曼彻斯特“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可得出两者都有便捷的交通;据材料一上海

“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材料二曼彻斯特“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可得出两者都有工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一“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了曼彻斯特的发展,可得出两者都有工业化的推动;据材料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打破计划经济束缚,发展称为国际化大都市,材料二曼彻斯特“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可得出两者都有制度的突破。

(3)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据材料二“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可得出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年模拟】

1.(2018·无锡期中调研)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冲天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许多人并非溺死,而是因为喝了污染的河水。与泰晤士河的污染关系密切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动机的勃然兴起

C.内燃机的大面积推行D.汽车、飞机的普及率高

【答案】A

【解析】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巨大污染,源于其动力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故A项正确。

2.(2018·无锡一模)1831年,英国《人民之声报》发布工人阶级政纲,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工人们是中间和上层阶级的支持者”;1834年,英国“全国各业统一工会”宣布“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只有社会中真正有用的和有智慧的阶层,才能管理国家事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B.认识到世界工人联合斗争的必要性

C.英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

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英国工人运动

【答案】C

【解析】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使工人阶级逐步认识到自身的作用,故C项正确。

3.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 )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4.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某学者指出:“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该学者强调的是,工业革命( )

A.与技术进步无关

B.孕育于特定的历史条件

C.只能发生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

D.是偶然发生的文化现象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技术的进步,故A项错误;“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即工业革命是在欧洲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故B项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向外传播,工业革命也可以在落后地区发生,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发生的,故D项错误。

6.(2019·四川成都调研)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历史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推进

C.混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D.政府强有力的政策

【答案】B

【解析】工业革命推进,带来了工业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和比例下降,符合乡村“持续衰落”,故B项正确。

7.(2017·山东潍坊调研)“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据此说明工业革命后( )

A.社会分工渐趋细化

B.平等观念日益加强

C.社会分配日趋合理

D.家庭稳定性逐渐提高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家庭为生存而组成,说明维系家庭的是经济,工业革命后,维系家庭的纽带是情感,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为劳动妇女提供走出家庭机会,她们拥有和男子平等的经济地位,工业革命前后维系家庭纽带的变化反映了平等观念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

8.下表反映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据此可以合理推论出( )

时间社会经济状况

1760~1830年水渠长度增加了3倍

1850年英国修建了大约9 654千米的铁路

1852年英国生产的铁总量约为300万吨

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

A.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

B.19世纪早期的伦敦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C.交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19世纪中期的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答案】A

【解析】根据1800~1850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236%可知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收入情况,不能推断出贫富差距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虽提到修建铁路,但只能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无法直接得出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信息,故D项错误。

9.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包括( )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年代1600 1670 1750 1801 1851 1861

城市人口占总人

8.25 13.5 21.0 27.5 51.0 62.3

口比例(%)

①圈地运动开展②工厂制度确立③电力设施应用④交通工具变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圈地运动开展使英国大批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向城市,故①正确;工厂制度确立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大部分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转入工业生产,故②正确;电力设施应用属于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③错误;交通工具变革为人口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10.(2017·吉林长春调研)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答案】 C

【解析】推行重商主义、奖励对外贸易经济政策的是荷兰,故A项错误;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的也是荷兰人,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他们追求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故C项正确;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是美国,故D项错误。

11.(2018·云南昆明第八次考练)17世纪,英国传统的毛纺织业遇到了来自印度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的竞争。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这一法令( )

A.推动了英国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B.标志着英国经济思想的转变

C.保护了英国纺织业的海外市场

D.延缓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毛纺织业开始遭到棉纺织业的排斥与竞争,而政府不得不采取禁止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说明英国棉纺织技术急需革新技术,降低成本,故A项正确。

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高三历史)

第三课时第一次工业革命 [循着线索·理一理] [由表及里·想一想] 1.“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我们应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这一句话? [提示]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导致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要,因此需要工业技术与模式的革命。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既是技术革命也是社会革命?

[提示]①技术革命:引起生产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社会革命: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1835年托克维尔谈论曼彻斯特时说道:“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如何理解“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应该怎样正确应对文明转型? [提示]理解:工业文明在取代农业文明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断加紧剥削工人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应对: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史论术语·背一背](先填后背) ①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②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③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④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高考历史三次工业革命

三次工业革命(补充内容) 1、三次科技革命中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对工业布局产生什么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新兴工业部门:产生了棉纺织业、金属冶炼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工业布局的趋势: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河流峡谷走近煤炭产地,轻工业发展迅速。 (2)第二次科技革命 新兴工业部门:产生了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 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世界工业带和工业城市群形成。 (3)第三次科技革命 工业部门:电子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信息产业等 工业布局:总体趋势是分散,发达国家以分散为主,发展中国家以集中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2、三次工业革命特点比较 (1)第一次工业革命 A、首先发生在英国,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 B、开始于轻工业(棉纺织)部门,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C、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与技术结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C.有许多国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科技革命 A.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B.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C.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3、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三次工业革命影响比较

4、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什么是破坏性和建设性?前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破坏性使命”、“建设性使命”表现在哪些方面? (1)所谓“破坏性使命”是指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破坏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原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即消灭了旧的社会。 所谓“建设性的使命”是指客观上资本主义国家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为建立西方式的社会奠定了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破坏性:

2020高考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近代西方文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02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点 1?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剧烈变革 (1)经济上: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商品市场,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英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2)政治上: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3)对外关系上: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参与殖民掠夺,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等欧洲强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思想上:16世纪英国进行了“国教”改革,建立了民族宗教;早期启蒙思想家最早在英国出现,如托马斯·霍布斯、洛克等人,推动了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考点 2?从通史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 工业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两大对 立阶级 垄断资产阶级逐渐控制了国家政权 政治制度英美资产阶级代 议制逐步确立、巩 固 法德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英美日益完善代议制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 国际工人运动呈现出新特点;列宁主义诞生 国际政治格局西欧成为世界政 治舞台的中心,英 国确立世界霸权, 逐渐形成“东方 从属于西方”的 美、德等工业强国冲击了英国的霸权,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 完全从属于西方

格局 (续表) 比较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武力扩张;商品输 出;殖民体系初步 形成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 文学艺术现实主义文学、绘 画、音乐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 考点 3?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革新,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着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转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使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工业化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类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考点 4?工业革命与思想、文学和影视艺术发展的关系 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尖锐,促使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并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研究成果,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画派出现。 (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宏的歌剧,等等。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31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 考点31 第一次工业革命 【十年真题】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 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 项。 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

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2.(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3.(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机”不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D 项错误。 4.(2018·天津高考·4)1830年,剑桥大学数学教授查尔斯·巴利奇出版《论英国科学的衰退》一书,分析了欧洲各国的科学状况,指出英国的业余科研传统正在使英国丧失曾经拥有的优势。他呼吁英国人必须将科学作为一项事业来加以关注,科学家应受到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并成为一种职业。这反映出( ) A.欧洲其他国家科学水平超越英国 B.英国丧失原有优势地位 C.英国科学家普遍缺乏培养和教育 D.工业革命的不断扩展 【答案】D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第七单元第21讲工业革命含答案

第21讲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经济条件 资本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动力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 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 教材补缺圈地运动 14~15世纪,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2.过程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3.影响(1)经济上

(2)社会上 城乡结构 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社会变革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3)思想文化上: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潮流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4)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④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 ⑤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 二、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条件 市场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 交通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表现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 市场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影响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1.前提和条件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3单元 第42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Word版含答案

第42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国际工人运动 目标解读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有关巴黎公社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理论贡献。△ 重大史实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贡献。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背景 ①经济: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在工业化的早期阶段,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 ②阶级基础:法国1831年和1834年两次、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要求普选权的请愿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③思想:英法的、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意志的古典哲学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知识拓展】空想社会主义 在19世纪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以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也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他们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设想和实践都无法真正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④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工人运动当中,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1846—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还加入了德意志流亡工人的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帮助该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2)标志:1848年2月《》的问世。 ①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斗争。 ②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专题: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及答案

2020届高考历史通用专题: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及答案 **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选择题 1、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 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760年到1850年”说明这一时期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确立是在工业革命前,故A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时期也是在工业革命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生产,不是农产品的商品化,故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原棉数量的增加,这说明英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2、阅读关于英国的重大历史事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优越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

B.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 C.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让其成为欧洲霸主 D.工业革命是其成为世界殖民霸主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解析上述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优越的地理环境,也并非英国崛起的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是英国崛起的基础,故B项正确;英国在与邻国的殖民战争中获胜,成为欧洲霸主,没有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故C项错误;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是在其开始工业革命之前,故D项错误。 3、托克维尔指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对此观点的全面理解是() A.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 B.工业文明创造了环境污染 C.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 D.工业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 答案 D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故A项错误;材料并非说明工业文明创造了环境污染,故B项错误;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说法有误,且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可知工业文明带来了双重影响,故D项正确。 4、以下是1400~1800年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表(单位:百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02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与练习-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2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与练习-第一次工业 革命 【课文出现】

【考点解析】 1、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2、第一开始的国家:英国棉纺织业 3、第一在英开始: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条件: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积存了丰厚资本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4、重大发明: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同时纺出多根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进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美国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后来又发明更为先进的“火箭号”机车:人类迈入“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人们活动范畴。 6、性质:既是一场技术革命,又是一场社会变革。 7、阻碍: ①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最重要的阻碍) ○2产生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3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的过渡。 ④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⑤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 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截了当相关的名词是工厂 【典型例题】 1、[2020·雅安]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水力B.畜力C.蒸汽D.人力 2、[2020·南京]18世纪60年代,英国领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A.珍妮机B.火车机车C.发电机D.内燃机 3、[2020·滨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相伴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但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阻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4、[2020·成都]表1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要紧缘故是

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了解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及成就,掌握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分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分析材料,提升自己的材料分析能力 3.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1.重点: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2.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知识梳理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背景:17世纪末,①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开始国家:英国。 3.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4.主要发明: (1)1733年,②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③发明了“珍妮机”,提高了生产效率。

5.工业革命:珍妮机发明以后,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④”。 ①英国君主立宪制②飞梭③哈格里夫斯④工业革命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蒸汽机 (1)背景:早期发明的蒸汽机用于抽干矿井中的积水,很不完善。 (2)蒸汽机的应用: ①1785年,⑤改进的蒸汽机(核心)首先在⑥部门使用。 ②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⑦。 ③到⑧,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蒸汽机的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⑨,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2.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背景:⑩制成的改良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远离河流,规模越来越大。 (2)现代工厂制度确立: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⑪所替代,⑫

九上历史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 1.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不属于“若干因素”的是() 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①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①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①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A.①B.①C.①D.① 2.如下图为英国1771-1812年英国原棉需求量增长示意图,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 A.蒸汽机车的发明B.蒸汽机的应用 C.内燃机的推广D.电动机的普及 3.1810年10月1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正式颁布《关于工厂释放不卫生或妨害安宁的气味的帝国法令》,其立法理念对于法国环境法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法令颁布的背景是() A.石油工业蓬勃兴起B.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4.1803年时英国共有1203户贵族,占英国家庭总数的0.6%,平均每户收入3778英镑;相比之下,44.5万个工匠家庭平均每户收入55英镑。工匠是体力劳动者中的富裕者,下层劳动者和他们之间还有约一倍的收入差距。据此可知当时英国面临的问题是() A.人口数量激增B.贫富分化严重C.环境污染严重D.工业化程度低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加速了欧洲城市化的进程》 B.《美国人瓦特在交通领域的率先突破》

D.《工业革命从珍妮纺纱机的使用开始》 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 A.八小时工作制度B.纳税制度 C.现代工厂制度D.资本主义制度 7.瓦特在回忆自己产生创造灵感时说:我走过那家老洗衣房,进入到公园。当时,我思考着那台发动机的问题。当走到赫德剧场时,有一个想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由于蒸汽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因此,凡是有真空的地方,它就无孔不入;如果在气缸和排气室之间有一条通道的话……当这些在我的头脑里考虑成熟的时候,我还没有走到高尔夫球场,瓦特的经历告诉我们 A.公园的面积非常大B.要抓住稍纵即逝的灵感 C.理论和实践要结合D.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8.某项科技成果的广泛使用,导致了下图中A-B区间内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该成果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计算机9.1843年,英国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英国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是()A.内燃机的广泛应用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迅速发展D.环保意识普遍提高 10.“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高考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5·河北省名校联盟高三质检)“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技术垄断 2.(2015·湖北武汉市高三调研)阿瑟·扬写道:“当英国工业的特殊才能用在铁、棉、玻璃或瓷器上面时,就如此卓越地表现出冒险的热情、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而这正是你在毛纺工业中所不能看到的。在毛纺工业中,一切都是呆钝的、不活泼的、无生气的……”这段话着重强调() A.工业革命主要在毛纺工业以外开展 B.毛纺工业是英国最古老、保守的工业 C.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天条件不足 D.日益扩大的市场促进了工业发展 3.(2015·江西师大附中模拟)“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如果引用这段材料,最适合作为下列哪一论题的论据() A.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论英国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C.论英国何以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D.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4.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5.(2015·衡水中学模拟)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骨相学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的两次工业革命考点归纳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两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复习建议 两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复习的时候,列表比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有利于帮助我们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从高考考查的角度来说,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成果”一般考查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知识清单

考点聚焦 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向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过渡的全面社会改造过程。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又是生产关系的深刻革命。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资本条件: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海外贸易进行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 5.市场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 如图: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蒸汽时代”。 (三)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长期居于“世界工厂”地位。不久(19世纪中期),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方面: ①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发展 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人受到严格纪律的约束,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附属品。 ②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革命使国家的经济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工业革命使各工业国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拓展殖民地,加剧了东方的贫困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在客观上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意识。蒸汽火车和轮船也便利各地联系,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如图所示: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汇系列考点7.3 工业革命 含解析

精讲考点汇总表 题号考点难度星级命题可能 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7近代法国政治制度★★★○○○ 18工业革命★★★★○○○○ 21赫鲁晓夫改革★★★○○○ 2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26对外开放★★★○○○ 【原题再现】1856年,英国发明酸性底吹转炉炼钢法,首次解决了大规模生产液态钢的问题,随后的十几年中,英国钢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上述状况说明 A。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B.科技进步催生垄断组织 C。科技是生产推动力D。英国传统工业世界领先 【答案】C 【解析】 工业革命

★★★★ ○○○○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条件: ①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财富。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③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海外贸易扩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⑤原料---—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2。工业革命过程流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新→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轮)→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大机器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提高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组织形式: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业比重上升,城市

化进程加快。 (3)社会关系: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4)政治上: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5)经济思想:自由主义盛行。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6)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1.易混易错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凯伊的飞梭。 错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 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2)“工场"和“工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样的。 错误。前者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后者实行大机器生产,集 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错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步训练及解析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 1.李晓玲同学在课堂上记录了以下学习笔记,由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背景:英国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 结果: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评价: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 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2.随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该材料可用来说明工业革命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结果 D. 影响 3.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了工业革命的起点。由此,英国工业革命最先进行技术革命的部门是( ) A. 农业 B. 交通运输业 C. 棉纺织业 D. 面粉加工业 4.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这一“革命性变化”的发明首先开始于( ) A. B. C. D. 5.美国工业革命的奠基者是塞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出生于英国。1789年他去了美国,凭借记忆复制成功纺纱机,在罗得岛建立美国第一座机器棉纺织厂。他逝世时,总财产被估算作近100万美元,控制着美国13家纺织厂。由此可见()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有发明都来自英国 B. 英国的工业革命客观上带动了欧美其他国家

C. 塞缪尔·斯莱特是纺纱机的发明者 D. 美国的工业是后来居上,超过了英国 6.“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A.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C. 将人类带入“铁路时代” D. 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 7.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B. 英国纺织工人数量的增加 C. 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 “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8.1863年,英国一家报纸报道,有个贫穷的鞋匠因工厂不洁空气造成疾病,失去了两个孩子,发生此事件的原因很可能是() A. 蒸汽机的使用 B. 计算机的使用 C. 发电机的使用 D. 汽车的使用 9.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A. 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 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 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 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10.乔治·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由山涧河谷地带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促使他搬迁工厂的决定性因素是()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 内燃机的发明 C. 蒸汽机的改良 D. 火车、轮船的出现 11.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B. 交通运输业的发达 C. 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程 D. 只有火车才能对抗封建制度 12.“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 飞机的发明 B. 汽车的发明 C. 火车的发明 D. 汽船的发明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2020年四川南充)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可知,工业革命技术革新是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B正确;A结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相结合,C错误;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之一。D错误。综上故选B。 2.(2020·海南二模)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见,德、法建立学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长的需要 B.社会人士的呼吁 C.顺应工业化发展潮流 D.提高大众文化水平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可知德、法建立学校是为了顺应工业化的发展,尽快培养一批批技术人才,故C符合题干;ABD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故本题选C。 3.(2020·广西平桂·初三零模)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CD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完成,A明显错误。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20年四川德阳)读如表,当时的英国应填写在表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很多地方成为英国市场,促进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故1850——1870年英国对外贸易总额快速增长,A正确;②③④中1870年的贸易总额不足①中的一半,由此可判断②③④不是英国,BCD排除,故选A。 5.(2020年贵州铜仁)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

2020年高考历史原创专题卷:《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原创历史专题卷 专题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考点20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颗星 考点31 新航路的开辟及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2颗星 考点32 工业革命 5颗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C.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2.【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 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 A. 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 B. 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 C. 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 D. 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3.【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点31 难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王朝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对年龄在13岁至20岁之间的贵族子弟进行系统的音乐教育。与此同时,乐与礼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政治制度。西周王朝对“乐”的重视() 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完善B.有助于维护宗法分封秩序 C.导致了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D.消弭了统治阶级内部纷争 2.如图为东汉田庄画像石拓片。拓片图案分三层:上层为山间猎鹿,一人正弯弓射鹿;中层为兵器林立,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下层为完整的酿酒过程,周围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此画像石拓片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时期() A.小农生产比较普遍B.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 C.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渔猎与农耕已经结合 3.唐朝前期诗人陈子昂在《答洛阳主人》一诗中,抒发了不凡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良城璧,三陟平津侯。”这折射出唐朝前期() A.士人建功立业的情怀B.科举考试提升了儒生文学修养 C.文学主题世俗化明显D.诗歌成为主流的文学艺术形式 4.宋代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由此可见,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反映了崇文抑武策略D.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 5.清代小说《林兰香》成功地描绘了一大批市井人物,其中有侠客高士、僮仆侍婢、恶霸奸商等,全书人物达三百二十人之多。几个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如燕梦卿的逆来顺受、耿朗的卑劣、任香儿的嫉妒和任自立的贪婪等。这折射出当时() A.主流文学题材发生变化B.世俗文学得到一定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