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教学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教学?教学、教育与智育、教学与自学有何区别与联系?
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即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
但不能把两者等同。
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流动等才能全面实现,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教学还与学生在教学中的自学相紧密联系。
教学由教与两方面组成,其中,学既包括学生在教师的直接教授下的学习,也包括学生为配合教师上课而进行的预习、独立作业等自学活动,而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能独立自主地自学。
但是教学与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有严格的区别,后者是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的学习,根本不同于教学中的预习、复习和作业。
教学不包括这种学生自主进行的自学。
2、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基础知识:是指构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及其系统。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和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德国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理论(五段论教学法)---“传统教育”:注意运用心理学于教学,重视系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领导作用,
加强了课堂了教学并使上课规范化,这都使教学得到改进、质量得到提高。
但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传统的教学理论与做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弊病。
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忽视学生个人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变成千篇一律的五个阶段(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僵化格式,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学的改进。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现代教育”: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确实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
这些积极的方面,符合工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所以这种活动教学很难组织好,要求儿童事事经过实践获知识,违反了生学习的特点,忽视了教师和教材的作用,因而使学生学不到系统的科学知识,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
6、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代表的教学理论:
他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概括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提出并阐明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
他确实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发扬了传统教学论的优点,纠正了实用主义教育忽视系统知识偏向,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由于过于强调学习书本知识、教师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尽管也提到要领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发展他们的智力,实际上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所忽视,对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强调不够,暴露出类似“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病,这就不能不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7、赞科夫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他进行的“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中的一般发展不等同于智力发展,它包括了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在教学过程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
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
他的实验成绩是显著的,但在理论上除提出教学应推动发展和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为主导、使学
生理解学习过程等著名教学原则外,对教学过程的结构则未作明确的论述。
8、布鲁纳的教学过程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他关心的是教育质量与智育目标,主张搞好中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
”发扬了杜威教学理论中的积极因素,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发现、探索活动掌握知识,但和杜威不同,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张在发现与讲述“两者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
他认为,教学过程应依据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第三个是评价。
他的教学过程理论与杜威的相比,有较大的改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
但他的学科结构理论很难掌握,教学内容现代化的要求过高,对发现法的作用也估计过头,片面强调了教学过程的智力目标,所以他的理论很难被教育工作付诸实践。
9、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他以系统论研究教学过程,较全面、具体地阐述了教学的实际进程。
这有助于教师最优地制定教学方案和组织教学过程以获得最佳效果,但是,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过于繁琐,要为广大教师掌握与推广,尚需作很大的改进。
10、认识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弄清教学过程的性质,弄清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
下面是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的认识:
①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要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②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地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11、教学过程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掌握教学过程规律对教学工作有何意
义?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表现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上和教学过程内部一些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上。
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阐明教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指导我们比较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2、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这些阶段之间联系得很紧密,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转化得极快,每个阶段的功能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
所以我们在动用是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13、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
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③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④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⑤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14、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有何联系?
直接经验: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间接经验:他人的认识成果,主要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而成的书本知识,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两者之间必然联系: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②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5、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①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②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③防止单纯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16、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之间有何联系,由知识转化为思想有何条件?
①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②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③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定能够提高思想,因为由知识转化为思想还有一个态度问题、情感问题,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只是听听而已、态度消极、漠然置之,那么他们掌握的知识很难转化为他们的观点,因此要使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影响,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念、爱憎情感和价值追求。
只有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吸取知识,科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信念,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17、智力活动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非智力活动:主要是指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
智力活动:主要指为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和想象等心理因素。
①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②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教务。
18、怎样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③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19、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各有哪些合理因素与片面性?
形式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知识的传授则是无关紧要的。
实质教育论认为的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到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显然,两派的主张都是片面的,都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人为地割裂开来了。
形式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智力加以训练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智力的发展依靠于知识的掌握,离开
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去进行思维形式的训练,其效果是不好的。
实质教育论者虽然强调了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必要,但是他们看不到认识能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区别,以为掌握了知识也就是自然地发展了智力,实质上忽视了智力的发展。
如在今天的教学中出现的“双基”教学,就是认为双基教学好了,学生的智力就自然地发展了,这也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