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应元:被遗忘的民族英雄 杀满清三王十八将

合集下载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民族英雄,你最佩服哪一个?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民族英雄,你最佩服哪一个?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民族英雄,你最佩服哪一个?在华夏5000年历史上,名人辈出,有很多为了民族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民族英雄。

在诸多的民族英雄当中,作为后人,有十个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对民族的贡献实在太大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民族英雄,看看你最佩服哪一位!第十位,壮志凌云祖车骑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别号祖车骑,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当时北方处于“五胡乱华”时期,但他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关于他的典故有“中流击楫”和“闻鸡起舞”。

其中,北伐时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拍打船舷发誓:北伐不成功,不荡平中原胡虏,绝不再过这条大江。

第九位,将门虎子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汉族,山东蓬莱人,17岁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在他的指挥下,通过10年时间,肃清倭寇。

后来被调到宣大,成功抵御蒙古的“打草谷”。

第八位,扬眉四海郑成功郑成功(1624-1662),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两件事:一是抗清,一是收复台湾。

1661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再度恢复华夏在台湾的统治。

第七位,大漠狂飙霍去病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山西临汾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他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他曾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明他的理想抱负。

第六位,孤胆英雄王玄策王玄策,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朝官员、外交家,四次出使印度,是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

公元642年,王玄策被卷入印度玛卡达国的王位篡夺事件,后来通过借异国兵击溃印军,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战绩。

阎应元文言文翻译

阎应元文言文翻译

崇祯十四年(1641年),阎应元调任江阴县典史。

上任伊始,正值江上强盗数百
艘船,张帆扬帆,乘涨潮侵入内地,将至江阴县城。

此时,县令外出代理政事,县丞、主簿胆怯无决断,束手无策,居民四处奔逃。

阎应元闻讯,手持刀箭,策马飞驰于街市,大声呼喊:“好汉们,跟我一起去杀强盗,保卫亲人!”言辞激昂,感召人心。

不一会儿,上千人聚集于他身边。

然而,众人手中无兵器。

阎应元急中生智,飞驰至竹行前高喊:“情况紧急,每人先借一根毛竹,货款将来由我统付!”众人闻言,纷纷借来毛竹,手持如刀枪,排列在江岸,形成一道人墙。

阎应元来回飞马射击,箭无虚发,射死强盗三人,士气大振。

强盗见状,连忙扯帆逃走。

此事传至巡抚耳中,巡抚为之赞叹,遂以皇帝名义,让阎应元参同都司官衔,执掌巡回检查县尉职权,外出可以乘车加黄盖,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后通过。

这是惯例中所没有的待遇,当地人都引以为荣。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阎应元被推举为江阴抗清领袖。

面对
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阎应元率领十万义民,守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阎应元的一生,忠诚爱国,英勇无畏,守城八十一天,顽强抵抗清军入侵,成为明末抗清的典范。

赵翼曾评价他:“何哉节烈奇男子,乃出区区一典吏。

”阎应元的英勇事迹,流传千古,成为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

【高中文言文阅读】《阎应元》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阎应元》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阎应元》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阎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迁江阴县典史。

阎应元,起初担任掾史,做过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调任江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严英元,齐石,官方大使静仓。

崇祯在位14天,他搬到江阴县学习经典历史。

阎应元,起初担任掾史,做过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调任江阴县典史。

这座城市的城墙下有10万名士兵。

应渊明用铁叶包裹门板,穿过铁皮?保护它;把空棺材装满泥土,放在腐朽的地方。

在这座城市里,箭很少。

在元朝,月亮黑的时候,你可以是一个拿着杆子和灯的人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

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又遣壮士夜缒城入营,顺风纵火;军乱,自蹂践相杀死者数千。

接近这座城市的清军已达10万人,被数十层楼包围,城市的矮墙已被炸毁。

严颖媛命令用铁叶包裹门板,用一根大铁绳堵住裂缝,然后在空棺材里放土堵住坍塌。

当城里没有箭的时候,应远利用无月之夜,把一根稻草杆绑成了人形。

每个稻草男人的竹竿上都挂着一盏灯,站在女人的墙壁之间,环绕着整个城市。

士兵们埋伏在矮墙后面,击鼓叫喊,好像要把人绑起来攻击敌人的营地。

清军非常害怕,向这座城市发射了秘密箭雨点。

黎明时分,你会得到数不清的箭。

晚上,他还派壮士进城,潜入清朝军营,放火焚烧。

清军搞得一团糟,互相践踏,杀害了数千人。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帅刘良佐拥骑至城下,呼曰:“吾与阎君雅故,为我语阎君,欲相见。

”应元立城上与语。

良佐遥语应元:“弘光已走,江南无主,君早降,可保富贵。

”应元曰:“某明朝一典史耳,尚知大义。

将军胙②土分茅,为国重镇,不能保障江淮,乃为敌前驱,何面目见吾邑义士民乎?”良佐惭退。

清军撤退,在离城三英里的地方驻扎。

司令员刘良佐在骑兵的簇拥下来到城内,喊道:“我和闫军是老朋友,请代我告诉闫军,我要见他。

江阴人民的噩梦:江阴八十一日中抗清名将阎应元英勇赴死

江阴人民的噩梦:江阴八十一日中抗清名将阎应元英勇赴死

江阴人民的噩梦:江阴八十一日中抗清名将阎应元英
勇赴死
本文导读:
训导冯厚敦,身穿大明公服在明伦堂自缢而死。

江阴百姓在英雄们的感召之下,依旧与清军拼死巷战,清军疯狂屠城,江阴男女老少赴水、蹈火、自刎、投缳者不计其数。

由于起事到城破共计八十一天,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一些记载夸大了江阴八十一日的战果,声称江阴义军让清军阵亡“三王十八将”,是不符合史实的。

但江阴百姓的反清斗争坚持了整整八十一天,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的重大牺牲,让清军付出了损失七万五千多人的重大代价,举世震惊、可歌可泣!至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鉴于统治已经稳固,下令编纂《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和《钦定国史贰臣表传》。

对明末清初富有民族气节的忠烈之士褒奖表彰,对叛国降清、奴颜婢膝的无耻之徒斥责鞭挞。

对领导江阴抗清的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分别赐予“忠烈”、“烈愍”、“节愍”的谥号,以示纪念。

著名学者纪连海老师在讲到江阴八十一日时,动情地说道:“因为扬州十日是史可法带领正规军打的,是一个政权面对另一个政权的
斗争,虽然也很了不起,但这是你政府的职责。

青门台记的原文和译文

青门台记的原文和译文

青门台记的原文和译文阎典史传〔清〕邵长蘅译文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始家北直隶之通州,为通州人。

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将薄城,而会县令摄篆旁邑,丞簿选愞怖急,男女奔窜。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械。

应元又驰竹行呼曰:“事急矣,假一竿,值取诸我。

”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巡抚状闻,以钦依都司掌徼巡县尉,得张黄盖,拥纛,前驱清道而后行。

非故事,邑人以为荣。

久之,仅循资迁广东英德县主簿,而陈明选代为尉。

应元以母病未行,亦会国变,挈家侨居邑东之砂山。

是岁乙酉五月也。

当是时,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

豫王大军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

弘光帝寻被执。

分遣贝勒及他将,略定东南郡县。

守士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

自京口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

而江阴以弹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后下,盖应元之谋居多。

初,剃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众拜且哭,士民蛾聚者万人,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

明选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

”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

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馕无所出。

应元至,则料尺籍,治楼橹,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

已,乃发前兵备道曾化龙所制火药火器贮堞楼。

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听。

”国子上舍程璧首捐二万五千金。

捐者麕集。

于是围城中有火药三百罂,铅丸、铁子千石,大炮百,鸟机千张,钱千万缗,粟、麦、豆万石,他酒、酤、盐、铁、刍、藁称是。

已,乃分城而守:武举黄略守东门,把总某守南门,陈明选守西门,应元自守北门,仍徼巡四门。

部署甫定,而外围合。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抗清名将阎应元?阎应元如何以十万百姓杀清军七万?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抗清名将阎应元?阎应元如何以十万百姓杀清军七万?

中国历史故事-如何评价抗清名将阎应元?阎应元如何以十万百姓杀清军七万?阎应元是明末著名抗清名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虽然官卑微微,但是却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率领江阴义民与清军抵抗八十一天,死守孤城。

城破之日,也凌然不跪,绝不向外族投降。

江阴的八十一日,是中国战争史光辉的一笔,虽然悲壮却荣耀,虽然惨烈却骄傲,后世绝不能忘。

《江阴城守后纪》:“阎应元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面赤有须。

每次巡城,身边有一人执大刀跟随左右,颇有云长再生之感。

清兵望见,以为天神。

”阎应元是一位军事能力显著,射箭功夫了得的武将。

他官至江阴典史,相当于今日的科级公安局局长,相比于大将元帅,地位实在低微。

但是他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却十分出众,后世人有赞:“何哉节烈奇男子,乃出区区一典吏。

”阎应元在崇祯年间受命为典史,任职初期就遇到大海盗带领两百战船来犯。

面对心狠手辣,在海上驰骋的冷血海盗,阎应元凌然不惧,率兵抵抗。

在第一个照面,连发三箭,箭箭皆有人应声倒下。

如此出众的箭艺,一下子就威震了对江阴虎视眈眈的海盗。

强大的气场,使得海盗最终选择了退去,此后未曾再来犯。

阎应元是一个铁血真男儿,号令严肃。

在面对苟且偷安,不受法纪之人,必然严惩,警醒众人。

他不畏权贵,不管是百姓还是乡绅豪强,但有所犯,都受到他严厉处置。

在面对强大而数量众多的清兵之时,也未曾畏惧,从容指挥迎战。

后人做了一个对比,当时前来围攻江阴的清军为精兵二十四万。

江阴城中,不说士兵,就说老幼百姓加起来都才十万人。

数量差距明显,实力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尽管百姓誓死守城,但是结局其实已经显而易见了。

阎应元看的通透,不可能不知道未来自己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但是在面对清朝多次招降之时,他都坚持心中正义,未曾有过一丝动摇。

这样一个铁血气节的男人,却也有着柔情的一面。

在战士困苦的时候,他亲自熬药斟酒,温言慰劳。

有人遇难,他必购置灌木,哭奠而殓葬。

正是他以身作则,诚恳对人,才让江阴人民与他一道,心甘情愿的渡过了那最艰难的八十一天。

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生平简介

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生平简介

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生平简介阎应元,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崇祯十四年(1641年),阎应元赴任江阴典史。

上任之初,海寇顾三麻子率数百艘战船进犯黄田港,应元领兵据守,连发三箭,皆有人应弦而倒。

海寇心惊胆战,不敢再犯。

他任内平定盐盗,平服民乱,政纪突出,江阴百姓感激他的恩德,在社学中为他画像留念。

南明朝廷本想调他转任广东韶州英德县主簿。

因母亲病重,且道路堵塞,没能成行,全家便在江阴城外砂山脚下散居。

江阴抗清弘光元年(1645年),江阴降清,明朝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清知县方亨继任,循例颁布剃发令。

阴历六月二十八日乡耆何茂、邢觳、周顺、邢季、杨芳、薛永、杨起、季茂、辛荣等人议请留发。

方亨破口大骂。

众人大怒,也骂道:'你身为大明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鞑靼知县,不知道羞耻吗?'方亨羞愧不已,暂停所议。

闰六月初一日清晨,方亨以上香为名,召集地方诸生百余人及乡绅、百姓会于文庙。

众人问道:'现在江阴已尽归顺,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方亨道:'只剩下剃发了。

刚才所差四兵,便为押人剃发之故。

'众人道:'发可以不剃吗?'方亨道:'这是大清律法,不可违背。

'说罢就回衙了。

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

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

阎应元:一个被遗忘的英雄,130年后获乾隆赐谥

阎应元:一个被遗忘的英雄,130年后获乾隆赐谥

阎应元:一个被遗忘的英雄,130年后获乾隆赐谥本文导读: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这首明末民族英雄阎应元在必死之际写下的绝命诗,至今读起来仍让我深受震撼。

三百年前江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吧。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但李自成也仅仅占领北京42天就被吴三桂联合满清在山海关打败,随后满清入主中原,发布了那道剃发令,最开始的时候没有留头不留发这么残酷,因为南方还没有平定,等到后来清军攻下南京俘获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后,满清统治者认为天下已定。

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江阴降清,清知县方亨继任,循例颁布剃发令。

阴历六月二十八日市民请愿留发留衣冠。

方亨破口大骂。

众人大怒,骂道:“你身为中国进士,头戴纱帽,身穿圆领,来做鞑靼知县,不知道羞耻吗?”方亨羞愧不已,暂停所议。

此后,方亨召集诸生百余人及乡绅、百姓会于文庙。

众人问道:“现在江阴已尽归顺,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方亨道:“只剩下剃发了。

”众人道:“发可不剃吗?”方亨道:“这是满清律法,不可违背。

”说罢就回衙了。

诸生许用等人聚集不去,在明伦堂共同立誓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我中国男儿岂可失身!!”正在这时,常州府发来严令剃发的文书,其中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话。

方亨叫书吏把府文写成布告张贴,书吏写到这句话时,义愤填膺,把笔扔到地上说:“就死也罢!”消息很快传遍全城,立刻鼎沸起来。

方亨见士民不从,秘密报告常州府请上司派兵“多杀树威”。

这封密信被义民搜获,于是在初二日擒住方亨,斩杀清差,推陈明遇为首,以“大明中兴”为旗号,江阴义民正式反清复国。

江阴百姓起义的消息传开后,伪清常州知府宗灏派兵丁三百人赶来镇压,被江阴义民歼灭于秦望山下。

江阴军民在陈明遇的带领下又多次打退小股清寇的进攻。

闰六月二十一,伪清贝勒博洛命汉奸奴才刘良佐统重兵包围江阴城,二十四日,刘良佐作招降书一纸,从东城外射进。

明末清初文人介绍

明末清初文人介绍

嘉定三屠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 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嘉定城城破,李成栋下令屠城,大 约有三万多人遇害。 李成栋大屠杀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 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义士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 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反屠杀运动,处死了归降清 军的汉奸和清军委派的官吏。李成栋又领着军士直杀入城里,把许多还在 睡梦中的居民杀个精光,积尸成丘,然后放火焚尸。清军杀得兴起,嘉定 又惨遭“二屠”。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 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 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 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满清入关后在中国制造的大屠杀:扬州十日、嘉 定三屠、苏州之屠、南昌之屠、赣州之屠、江阴之屠、 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海宁之屠、济南之屠、金华之 屠、厦门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 潭之屠、南雄之屠、广州之屠、泾县之屠、大同之屠、 四川之屠以及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泌州之屠、泽州 之屠
清军入关,凡烧杀三十九年始定。当时全国各省都爆发了 抗清斗争,因而清兵屠戮百姓甚众,而且具体数目已难以 统计出,只能通过一些史料推算。明万历六年(1578年) 全国有人口6069万,但因当时按照人丁收税,故民间隐匿 了大量人口。因此许多专家认为明朝人口顶峰在一亿以上, 著名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教授认为明末人口接近两亿。 由于明末的瘟疫、大饥荒和农民起义导致了大批人死亡, 因此清军入关时的人口应在8000万到一亿五千万之间。而 清军入关战争后数十年的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人丁 数仅2464万余,当时的总人口也应在6000万左右,所以估 计清军入关导致至少5000万人民丧生,最多可能超过一亿。 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死于战乱。

湮没的辉煌优秀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优秀读后感

湮没的辉煌优秀读后感湮没的辉煌优秀读后感湮没的辉煌读后感这篇散文,是一篇大情怀的力作。

你都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推荐了湮没的辉煌读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湮没的辉煌优秀读后感篇1不附庸风雅,不无病呻吟,只是以一种高远旷达的眼光来审视生命。

以理性的思考,和敏锐细致的情感,不偏不倚地书写一段段历史章节,这正是此书的特点。

而在看多了众多苍白文字的今天,静下心来细细阅读这样一本书,放下所有成见旧识,全心跟随作者的笔触在历史沉浮中走上一遭,既是一次极好的心灵洗礼,也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引领着我们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作者深邃的眼光注视着逶迤绵长的中华文明史,以断垣残简为出发点,并以此为依托,追述历史现象,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很多个朝代的更替。

也把那一些个文明碎片重现昔日辉煌后呈现在我们面前。

仿佛历史巳穿越宇宙时空,幻化为一幅广阔无垠的星空图,又如一桢大手笔的精装卷画,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而在每一个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中,作者更是细细剖析了它背后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底蕴。

李唐王朝的洒脱达放,孕育了恢宏瑰丽,气象万千的盛唐文化,而唐太宗"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的雄才伟略,又保持了一代盛唐的强大。

云蒸霞霭的李唐盛世,纵然是在今天,依然是足以让我们后人肃然起敬的。

宋王朝,禀承着不杀文人的秘训。

这种对文人独无仅有的优容宽厚,铸就了一个文风尉然的年代,但在此同时也铸就了一种阴柔萎弱的时代性格,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也难怪令王朝始终难脱衰微的阴霾。

再来看看明清两朝文-字-狱:“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是每一个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再熟悉不过的了,而那一种大杀戮的高压之下,则注定了文化人需谨小慎微。

乾嘉之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汇聚成的整体性功业。

既然不敢从事经世致用之学,不敢吟诗作文,那么只有泥古,考据。

乾嘉大师们的学养和毅力,足以让我们后人汗颜,但横观当时的世界历史,则未免有点让人遗憾了。

关于坚贞不屈的故事简短的

关于坚贞不屈的故事简短的

关于坚贞不屈的故事简短的1.形容坚贞不屈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

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

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

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

后来父母去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

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

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以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

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

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

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

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

“头可断,发不可剃”

“头可断,发不可剃”

“头可断,发不可剃”清军攻占长江中下游的时候,曾经发布过剃发令。

汉族男人历来是把头发束起,盘在头顶或脑后。

满族男人却是留辫子,把前面的头发剃去。

如今,清朝硬要汉族人按满族的风俗剃去头发。

他们限定人们在十天以内,一律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违抗命令的,砍头处死。

剃头匠每天挑着担子沿街行走,只要碰见束发的人,不由分说,拉来就剃。

谁要稍一反抗,便被拉去砍头,然后把头挂在剃头担的竿子上示众。

一时间,江南一带到处充满了恐怖的气氛。

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夏天,剃发令传到江阴(在江苏省南部)。

江阴老百姓听说以后,先向知县方亨请愿,要求留发。

方亨不但不答应,反把请愿的人大骂了一顿。

人们本来憋了一肚子火,这时候就都爆发出来了,怒斥方亨说:你本来是明朝进士,可如今身穿圆领官服,来做清朝知县,羞不羞,丑不丑啊?过了几天,全城人都罢了市,四乡的农民也闻讯赶进城里,很快聚集起十多万人。

秀才许用等一百多人,来到文庙集会。

许用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挂起来,和大家一起参拜。

接着,他激昂地说:束发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岂能剃发?如今,我们只有横下一条心:头可断,发不可剃!人们摩拳擦掌,准备和清军拚了。

当天下午,一队乡兵手持武器冲进县衙,抓住方亨,把他关了起来。

大家推举典史(县衙管缉捕和监狱的官)阎应元和陈遇明为首领,共同商议抗清守城大事。

这时候,清军已经开始攻城了,由于兵力悬殊,伤亡很大,形势非常危急。

阎应元把大家召集起来,说:我们这次起事是诸位自愿,既然如此,就不能再顾及个人的生死了。

众人齐声说:对!我们都听您的号令。

阎应元按户把全城居民组织起来,让每户派一名男子登城守卫,其余的人供应茶饭;又命人把城里的火药集中放在城楼上,以备急用。

全城百姓踊跃捐献,很快凑起了一些铅丸、铁子、大炮、弓箭和钱粮。

阎应元吩咐各队人马分守四门,他自己带兵守卫北门。

不久,清军集中了十万大兵,依山列营好几百座,把小小的江阴城团团包围起来。

他们用炮火作掩护,派士兵用云梯攻城。

学术道路上永远不懈的跋涉与求索(续)——记一代学术大家冯其庸先生

学术道路上永远不懈的跋涉与求索(续)——记一代学术大家冯其庸先生
编, 主要从事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山西大 学学 报 (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 )

“ 天 地 间最 大 的一 部 大 书 ” 读
上的追求 , 也构成其治学 的一个突出特点。 有 意思 的是 , 其生平第一篇学术文章就是经过实地考察 之后 写下 的。2 3岁时 , 他在《 大锡报》 上发表《 澄江八 日记》,
记 录 了他 亲 往 江 阴 访 察 清 顺 治 二 年 江说 : 不看实 际的东西 , “ 光看书本 , 是很危
险的, 至少是会有片 面化 的毛病。 “ ” 在文史研 究 中, 调查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往 许 多 新 的 思 想 、 的 发 现 , 来 自实 地 调 往 新 是
即便是在政治气氛令人压抑 、 动辄得 咎的时期 , 的考 他
察 也 没 有 停 止 过 。 16 94年 “ 清 ” , 寻 找 机 会 登 上 了 唐 四 时 他
查 。 因此他既耐得住寂 寞 , 时间坚坐书城 , ” 长 不知疲倦 地搜
集 书 面 资料 , 常 常走 出 书 斋 , 了验 明 某 个 学 术 问 题 而辛 又 为 勤 跋 涉 , 历 四方 , 调 查 出土 文 物 和 历 史 文 化 遗 迹 。他 把 游 去
唐盛世宫殿的浩大气势 ; 在周 至县参谒了鸠摩 罗什舍利塔所 在 的草 堂寺 , 还参谒 了他 当年译经的处所青峰禅寺 ; 在长安
收稿 日期 :0 9— 2— 8 20 0 0
作者简介 : 叶君远 (97一) 男 , 14 , 北京人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 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古代 、 近代文学研 究》 主
20 0 9年 7月
第3 2卷
第 4期

寂寞的小石湾

寂寞的小石湾

寂寞的小石湾(有删节)夏坚勇江阴的小石湾依偎在要塞古炮台下。

正值落日黄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阳的余辉里。

衰草寒烟中,坟堆倒有不少,但细细找过去,始终没有发现一块属于典史阎公的小石碑。

据说当年抗清英雄阎应元被杀之后,一位乡民把他从死人堆中背来,偷偷葬在这里,兵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

阎应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史,却在国家危亡之秋,率六万江阴义民拒二十四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八十一天,让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余人。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而柔靡的晚明夕照图中。

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然而,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

只有一个名气不大的文人邵长蘅,洋洋洒洒写下一篇《阎典史记》。

顺治二年七月初九夜间,已离任的阎应元应义民之邀悄然进入江阴主持守城军务。

这场力量悬殊、根本无法打赢的战争,悲壮惨烈地进行了八十一天。

三十六计中能用上的计谋,差不多都用上了,诈降、偷营、火攻、草人借箭、装神弄鬼、小股出击、登陴楚歌,无不闪烁着创造性的光芒……阎应元在城破被俘后挺立不跪,被刺穿胫骨,才“血涌沸而仆”。

阎应元和江阴义民用喷涌的热血和强悍的生命作为牺牲,去祭奠那生生不息、怆然傲岸的民族精神。

然而,同为南明①英烈,史可法死后封忠烈公②,名垂青史,而阎应元的光芒却要黯淡得多。

这种死后哀荣的差距,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实也无需深思,归根结蒂,恐怕还是两人生前的地位使然。

史可法是南明弘光朝的兵部尚书,大人物以气节自许,相当难能可贵。

阎应元是个粗人,他担任那个典史只能称为“吏”。

阎应元站在江阴城头上回答清将刘良佐③劝降时说了句大白话:“自古有降将军,无降典史。

”但这句话却石破天惊地撩开了历史的面纱:太平盛世,天下是达官贵人的天下,可到了国将不国的时候,那些旧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屁股转得比谁都快,而小人物则合当提着脑袋去冲杀。

但是阎应元毕竟“略输文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本身固有的光芒,因为史书都是文人写的,他们更欣赏那些富于文化气质的志士贞臣。

历书上的英雄豪杰

历书上的英雄豪杰

历书上的英雄豪杰有岳飞、文天祥、张世杰、于谦、阎应元等。

1、岳飞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

道号浮休道人、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3、张世杰张世杰(?—公元1279年),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

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

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

早年随吕文德征战四方,历任诸军都统制、知高邮军等职。

不久后因形势危急,张世杰升任保康军承宣使,带兵抵抗元军入侵,期间互有胜负。

随后又先后担任制置副使、保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等重要职务。

4、于谦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5、阎应元阎应元,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

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

南明血泪史 清军入关时那些凄惨的故事

南明血泪史 清军入关时那些凄惨的故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南明血泪史清军入关时那些凄惨的故事
导语: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李自成逃出北京城,清朝入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李自成逃出北京城,清朝入主北京,一个时代即将宣告开始。

虽然崇祯死后,江南带甲持戈者不下百万,但是形势并不容易乐观,由于藩王之间群龙无首,最终导致纷纷自立门户,例如唐王政府,鲁王政府,福王政府等等,还有自称监国者不计其数,让人实在既可笑又觉得可恨,一群不肖子孙,国难当头,尚在鹬蚌相争,拱手将半壁江山送给了清军。

这些藩王是指望不上了,但是还有一班不屈的大臣还在竭诚效忠,企图做一块补天之石,挽回大明的江山,但是这已经成为了幻梦,大明灭亡不是灭于清军,也不是灭于流寇,而是灭于自己,朝廷中党派林立,互不相统,使大明王朝这个日暮西山的老人再也经不起折腾,终于在1644年轰然倒塌,但是我们没有忘记那些敢于殉国,坚持抗争的英雄们,其中有一个名字值得我们后人铭记,他就是阎应元。

阎应元是大明朝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公务员,或者都算不上官员,因为他是江阴县城中一个小典史而已,根本不入流,甚至给知县打杂都被人嫌多余的那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不入流的小官,却在江阴保卫战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一座小城让他守了81天,打死清王朝三王十八将,最后清军死在城外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九万七千多人,而阎应元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城内的老百姓死伤十万余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争,今天从史书中读来仍然觉得热血沸腾。

生活常识分享。

盘点中国十大壮烈牺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盘点中国十大壮烈牺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盘点中国十大壮烈牺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本文导读:1、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作为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将领,所以将他放在了第一位,因为不仅仅是张自忠将军一人,更是代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为了中华民族之存亡而牺牲的抗日英烈。

张自忠将军在日军四面围攻之下,身中七弹,弥留之际只说了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凭这一句话,张将军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2、崖山一战天下亡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

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

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

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

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

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

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

最后,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3、文天祥宁死不屈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

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是为了反对蒙元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

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

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祥兴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败被俘。

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诗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赴难。

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阎典史的抗战

阎典史的抗战

阎典史的抗战作者:陈良来源:《月读》2017年第12期义利之辩,在和平时期,还能够以舌以笔一争高下,在战争时期,则要用生命和鲜血做出选择。

明末小吏阎应元的选择,是危难关头,主动担当,舍生而取义。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

清军趁乱入关,“定鼎燕京”,主宰中原。

是年,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政权,次年改元弘光。

弘光元年(1645),清军大举南下,攻克扬州,屠城十日;不久南京沦陷,弘光帝被俘。

随后,清军分头出击,攻打东南郡县。

南明郡县官吏闻讯,不是献城投降,就是望风而逃;也有一些官吏召集军民抵抗,可惜坚持不到十天,城池就被攻陷。

自镇江以南,一月之内有数以百计的名城大县落入清军手里。

这一年闰六月朔日,江阴县入过学的生员聚集在孔庙明伦堂,对着悬挂的明太祖画像跪拜痛哭,哭声震天。

成千上万的士民闻声而来,与生员们一起评议时事,商讨对策。

谈起清军的暴行,人人义愤填膺,纷纷表示“头可断发不剃”。

最后,大家一致推举县尉陈明遇(一作陈明选)为首领,主持城防事务。

陈明遇当即谦让,坦言自己智勇不及典史阎应元,城防事关重大,必须由阎典史主持。

陈明遇的谦让是有道理的。

崇祯十四年(1641),阎应元到江阴任典史。

当时,一伙江洋大盗拥有百艘船只,经常登陆抢劫。

一天,强盗船只进入江阴地段,准备洗劫县城。

县令因为还兼代邻县知县,此时恰巧不在本县,县丞、主簿等官员束手无策,男女老少慌忙逃窜。

阎应元携带刀箭,骑着马沿街呼喊:“好男儿,跟我一起杀盗贼,保护家室!”一时间,响应者多达千人,但是没有器械。

阎应元立马前往竹行,以个人名义担保,赊购竹子分发给众人。

大家将竹子一端削出矛尖,迅速集合到江边。

千人布列江岸,持矛林立,嚴阵以待,势如堵墙。

阎应元骑在马上驰射,每发一矢,就射死一个盗贼;盗贼接连被击毙三人,恐慌不已,只好扬帆逃遁。

阎典史率众赶走强盗,很快在江阴传为佳话,家喻户晓。

一书馨香盈怀袖

一书馨香盈怀袖

龙源期刊网 一书馨香盈怀袖作者:王仁兴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19年第09期距首次出版二十三年后,夏坚勇先生《湮没的辉煌》又再版了。

二十三年,对人的一生来说有点漫长,而对一本好书来说,经历时间的洗礼,更加能凭着独特的文字魅力,散发出迷人馨香。

《湮没的辉煌》是我时常翻阅的枕边之书,最早买的一本有夏坚勇先生的亲笔签名,封面几乎磨烂了。

在我看来,《湮没的辉煌》无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让人读得兴趣盎然。

阅读过程中,似乎有情窦初开时看情书那种仔细揣摩的甜蜜:馨香而愉悦,憧憬且感动。

每一篇都有独特的见识、颇有韵致的语段、精辟到位的议论。

书中《寂寞的小石湾》令我颇为着迷。

阎应元墓在江阴小石湾,但是,史無明载,坟无标志,若非《阎典史传》,恐怕他“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满清铁骑连折三王十八将,死75000余人”的壮举,也要化为烟尘。

为何如此?作者笔锋一转,谈起史可法,夏坚勇先生指出,“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史可法)想得更多的不是怎样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后的造型”。

换言之,这是一种对不朽的渴望。

“他太知书识礼,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环,他那种对千秋名节纯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眼前刀兵之争的创造性谋划。

可以想象,统帅的悲观情绪将如何软化着10万大军的脊梁。

”直接的结果就是周旋数日,土崩瓦解,光荣就义成就了史可法一世英名。

“在浩浩狼烟和刀光铁血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与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夏坚勇先生在历史长河中钩索点滴沉隐,探求历史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寻觅历史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干瘪的历史细节丰满、生动、鲜活起来。

一处坍塌的颓垣断壁或许掩埋着风雷激荡的历史事件;几页仅存的青史残稿可能风干了惊天动地的血流漂杵;数行未成的诗稿也许湮没了当年的金戈铁马,或者还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相关史实在夏坚勇先生别具匠心的重新梳理与链接后,散发出睿智的光芒,照亮了读者的思想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阎应元:被遗忘的民族英雄杀满清三王十八将如果要在明末清初的铁血舞台上推举出几个慷慨赴死的大忠臣,大凡有点历史知识的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来;但如果要推举的是集忠臣良将于一身的人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而江阴前任典史阎应元便可以算是一个。

偏偏历史对他一直吝啬得很,虽然中华英烈灿若繁星,然而这位小小的典史却一直只能出现在江阴的地方志上。

这种遗之青史的不公平,常使我扼腕叹息。

一前些时看到一份资料,说明末抗清英雄阎应元墓在江阴小石湾。

我一直认为,如果要在明末清初的铁血舞台上推举出几个慷慨赴死的大忠臣,大凡有点历史知识的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来;但如果要推举的是集忠臣良将于一身的人物,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而江阴前任典史阎应元便可以算是一个。

偏偏历史对他一直吝啬得很,虽然中华英烈灿若繁星,然而这位小小的典史却一直只能出现在江阴的地方志上。

这种遗之青史的不公平,常使我扼腕叹息。

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叹息也没用,且到小石湾找阎典史去。

小石湾依偎在江阴要塞古炮台下。

在这个升平年头,又正值落日黄昏,一切都寂寞在夕阳的余辉里。

衰草寒烟中,坟堆倒有不少,而且大多修葺得很讲究,细细找过去,那些“先考”“先妣”皆名讳凿凿,却始终没有发现一块属于“典史阎公”的小石碑。

问一位搞文物的老先生,他说,当年阎应元不屈被杀之后,一位乡民把他从死人堆中背出来,偷偷葬在这里,兵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到底是哪座坟,现在已经搞不清了。

我无言,说不清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

二一个小小的典史,按今天的说法,最多不过相当于一个正科级的县公安局长。

在那个民族危亡之秋,率义民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碧血81天,使清军铁骑连折3王18将,死75000余人。

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百姓幸存者仅老幼53口。

如此石破天惊的壮举,在黯淡的晚明夕照图中,无疑是最富于力度和光彩的一笔。

然而,江阴城沸沸扬扬的鲜血和呐喊,在史家笔下却消融得了无痕迹,洋洋大观的《明史》和《清史稿》对此竟不著一字。

倒是有一个在江苏巡抚宋荦门下当幕僚的小文人,于清苦寂寥中,推开遵命为主人编选的《诗钞》,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阎典史记》。

他叫邵长蘅,江苏武进人氏,武进是江阴的近邻,阎应元率众抗清时,邵长蘅大概10岁,因此,他的记载应该是史笔。

“当是时,守土吏或降或走,或闭门旅拒,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自京口以南,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计。

”这是邵长蘅为江阴守城战勾勒的一幅相当冷峻亦相当低调的背景图。

大局的糜烂,已经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

那种望风而降的景观,恐怕只有借用历史上一个巴蜀女人的两句诗才能形容: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川人嗜辣,诗也辣得呛人,这个女人也是在亡国之后发出如此诅骂的。

是的,腐朽的南明小朝廷已经没有一点雄性的阳刚之气了。

但史可法呢?这个鼎鼎大名的“忠烈公”,难道还不算奇男子、伟丈夫?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史忠烈公。

就在江阴守城战爆发两个多月前,史可法以大学士领兵部尚书衔督师扬州,与清军铁骑只周旋了数日便土崩瓦解。

史可法固然以慷慨尽忠的民族气节而名垂千古,但10万大军何以一触即溃?当史阁部走向刑场时,难道不应该带着几许迷惘、几许愧赧吗?给史可法立传的全祖望比邵长蘅的名气可要大得多,这位在清乾隆年间因文字狱治罪幸而免死的大学者也确实是文章高手。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即扬州)围急,督师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梅花岭记》一开始,作者就把文势张扬得疾风骤雨一般,让史可法在危如累卵的情势中凛然登场。

“势不可为”是客观现实。

正如后来“史公墓”前抱柱楹联的上联所述:“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

当时福王朱由崧昏聩荒淫,权奸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上上下下都在肆意作践着风雨飘摇的南明江山。

骁勇强悍的八旗大军挟带着大漠雄风,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扬州城下,而南明的各镇兵马偏又不听史可法调遣。

从军事上讲,孤城扬州很难有所作为。

史可法登场了。

他的第一个亮相不是在督师行辕里谋划军事,也不是在堞楼城壕边部署战守,而是召集诸将,安排自己的后事。

他希望有一个人在最后帮助他完成大节,也就是把他杀死,副将史德威“慨然任之”,史可法当即认其为义子。

之后他又上书福王表明自己“与城为殉”的心迹,并当众再三朗读奏章,涕泪满面,部将无不为之动容。

最后他遗言母亲与妻子:“吾死,当葬于太祖高皇帝之侧;或其不能,则梅花岭可也。

”这就是说,仗还没有打,史可法就先想着怎么死,如何全节。

这如果是作为激励将士拼死决战的手段,本也无可非议,中国战争史上诸如破釜沉舟或抬着棺材上阵的先例都是很有光彩的,但史可法给人的只是无可奈何的庄严。

兵临城下,将至壕边,他想的更多的不是怎样把仗打好,而是如何完成自己最后的造型。

当年隋炀帝在扬州揽镜自叹:“好头颈谁当斫之!”那是末日暴君的悲哀。

而史可法是统率10万大军的督师辅臣,不管怎么说,10万人手里拿的并非烧火棍,即便是“势不可为”,也要拼个鱼死网破。

说一句大白话:打不过,也要吓他一跳。

再说一句大白话:临死也要找个垫背的,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可惜史可法不会说这些粗陋的大白话,他太知书识礼,也太珍惜忠臣烈士的光环,他那种对千秋名节纯理性的憧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眼前刀兵之争的创造性谋划。

可以想象,统帅的悲观情绪将会如何软化这10万大军的脊梁。

这支本已惶惶如惊弓之鸟的御林军,无疑将更加沉重地笼罩在一片失败的阴影之中。

到了这种地步,战争的结局只是个仪式问题了。

仪式或早或迟总要走过场的,接下来是清兵攻城,几乎一蹴而就。

史称的所谓“扬州十日”,其实真正的攻守战只有一天。

史可法既没有把敌人“吓一跳”,也没有能“临死找个垫背的”,古城扬州的血雨腥风,不是两军惨烈的决斗,而是八旗将士野蛮而潇洒的杀人表演。

弄到后来,连史可法本人苦心安排的全节,也得靠敌人来成全。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刀”,终于被俘。

清豫王多铎劝降不成,冷笑道:“既为忠臣,当杀之,以全其节。

”史可法遂死。

平心而论,史可法不是军事家,这位崇祯元年的进士,其实只是个文弱的儒生。

儒家历来信奉的是“修、齐、治、平”之道,这中间,“修身”是第一位的。

史可法个人的品德修养毋庸臵疑,一个颇有说服力的例证是,他年过不惑而无子,妻子劝他纳妾,他叹息道:“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终于不纳。

这样洁身自好的君子,在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中相当难能可贵。

若是太平岁月,让这样的人经营国事自然没有问题,但偏偏他又生逢乱世,要让他去督师征战,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在浩浩狼烟和刀光血影面前,他那点孱弱的文化人格只能归结于灭寂和苍凉,归结于一场酸楚的祭奠和无可奈何的悲剧性体验。

这里,我得说到一桩政治文化史上的轶闻。

就在清军兵临扬州城下的几个月前,清摄政王多尔衮曾致书史可法劝降,史可法有一封回信——《复多尔衮书》,写得相当精彩,今天我们捧读时,仍旧会感到那种澎湃涌动的凛然正气。

关于这封回信背后的作者,历来有多种传说,但可以想见,当初作者在起草回信时,必定是相当投入的。

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封回信,把史可法的文化人格挥洒得淋漓尽致。

吟读之余,史可法或许会想到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古往今来的不少好文章都是两军决战前“羽檄交驰”的产物。

首先是那位叫陈琳的扬州人,他替袁绍起草的《讨曹操檄》使曹操为之出了一身冷汗,久治无效的头风病也因此痊愈。

南朝梁文学家丘迟致陈伯之的劝降书写得那样文采瑰丽,把政治诱导和山水人情交融得那样得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谁能相信这样清新明丽的句子会出现在冰冷的劝降书中呢?“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更不愧是大才子,他的那篇《讨武氏檄》,连被骂的武则天看了,也拍案叫绝,惊叹不已。

这些千古佳话,史可法此刻大概不会不想到,因此,他很看重这篇署名文章。

事实上,就凭这一篇《复多尔衮书》,后人就完全有理由认定他是一位文章高手,而忘却他是南明弘光朝的兵部尚书、节制江北四镇的督师辅臣。

无论这篇文章是不是史可法的手笔。

说史可法很看重这篇文章,还有一个颇有意思的旁证。

据说史可法对自己的书法不甚满意,便四处征求书法高手执笔誊写。

这时,书法家韩默正好在扬州,便到军门应召。

关于韩默其人,我知道得很少,但仅从史可法对他的赏识来看,大概档次也是不低的。

韩默笔走龙蛇时,史可法和诸将都在一旁观摩,只见那素笺上气韵飞动,从头到尾一笔不苟,虽微小到一点一画,也不离“二王”的笔法。

书毕,史可法赞赏再三,这才令快马送出。

今天我们很难猜测史可法站在督师行辕门前的台阶上,目送快马远去时的心态。

对国事的惆怅?对明王朝的孤忠?对江北四镇防务的忧虑?实在说不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刚刚发出的这封复书的几许得意。

中国的文化人总是把文章的力量夸张到十分了得,似乎一篇檄文就可以让人家退避三舍,最典型的莫过于李白表演的“醉草吓蛮书”,凭半壶水的洋文便震慑住了觊觎唐帝国版图的番邦。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说“笔尖儿敢横扫五千人”,牛皮吹得还不算大。

诗圣杜甫就有点豁边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支舞文弄墨的纤纤之笔,简直有如上帝的魔杖。

既然文章有这样无所不能的造化之功,人们便生生世世地重视考究起来,斟酌推敲起来,咬文嚼字起来,好像一字一词的差异,就真能演化出天壤之别的大结局来。

北宋末年,开封城陷,宋金议和,赵桓(钦宗)递降表,文中有“上皇负罪以播迁,微臣捐躯而听命”之句,金将粘罕不满意,一定要叫易“负罪”二字为“失德”。

讨价还价不得,战败者只好屈从。

其实,“负罪”也好,“失德”也罢,都改变不了战场上的事实。

不久,赵桓父子全被敌人掳去,算是给用字之争加了一道注脚。

还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看得清。

早几年在山西晋祠发现了他写的一副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这就说得再明了不过了,文章固然需要,但天下毕竟是打出来的,真正有力量的还是“武器的批判”。

不过这副对联是集的杜诗,唐太宗生活在杜甫之前差不多100年,当然不可能出自他的手中。

但即使是后人的假冒,也假冒得很得体,太宗皇帝就有这样的强梁霸气。

三扯远了,还是回到江阴小石湾。

江阴和扬州完全是两种格调,两种情韵。

这里没有扬州那么多的诗文书画和歌吹人云的绮丽风华。

扬州是历史文化的渊薮,是令帝王、文士、妓女们销魂的舞榭歌台。

只要是个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到了扬州,便总要弄出点风流韵事来,舍此似乎对不起这里的清风明月。

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中并没有半点忏悔的意味,十足是一种洋洋自得的炫耀。

而江阴只是一座要塞,一片驰马冲杀的战场,战事多了,自然便无暇去吟风弄月。

即使像王安石这样的大家站在这里,也只能挤出几句干巴巴的“黄田港口水如天”,这样的句子,应该说是相当蹩脚的。

大词人辛弃疾在江阴做过签判,但令人遗憾的是,洋洋大观的《稼轩词》中,却没有一句是与江阴有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