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雾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西安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
西安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李会霞;史兴民【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6(025)002【摘要】PM2.5是危害环境及人体健康的重要空气污染物之一,但目前对 PM2.5的时空分布及气象成因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为了更好地控制ρ(PM2.5),利用西安市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的PM2.5逐日质量浓度、首要污染物数据及气象数据,分析PM2.5逐日质量浓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ρ(PM2.5)的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
结果表明,PM2.5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ρ(PM2.5)年超标率高达42.1%,在季节上具有冬秋季高、春夏季低的特征,月变化呈现“V”字形变化。
各类型站点的ρ(PM2.5)总体空间分布状况为:道路参照点污染最严重;居民参照点、工业参照点次之;商贸参照点及文化、生态参照点的 PM2.5污染较轻,基本处于良好状态;PM2.5的空间分布状况及站点间的变动幅度会随季节而有所不同。
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建立的ρ(PM2.5)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ρ(PM2.5)拟合值均能较好的反映ρ(PM2.5)的变化规律,ρ(PM2.5)与气象条件有一定的关系。
【总页数】6页(P266-271)【作者】李会霞;史兴民【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6【相关文献】1.石嘴山市2014—2016年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J], 何佳;李政林;李荣;李文琛2.合肥市颗粒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研究 [J], 程龙;季冕;耿天召;朱余3.湖北省PM2.5与PM10比值分析及PM2.5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陈楠;操文祥;丁青青;刘丹;胡辉;全继宏;田一平4.西安市PM2.5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李凤;纵孟;晁代强;易俊5.2015—2018年江西省PM2.5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J], 樊建勇;黄玲;李翔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市PM2.5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1 西安市 P M 2. 5 的 时 空 分 布 规 律 及 污 染
评 估
1 . 1 西安 市 P M 2 . 5质 量浓 度的 时 间变化 规律
从 图 1可 知 , 西 安市 2 0 1 3年 1 月 1日至 4月 2 6 日的 日均 P M 2 . 5浓 度 在 5 O~5 0 0 I  ̄ g / m 变 化 。 从
摘 要: 在研究 西安 市 2 0 1 3年 1 — 4月份 的 P M 2 . 5污染水平 的基础上 , 对P M2 . 5质量浓度逐 日变化规 律和各月 份
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 结果显示 西安 市 1— 3月份的 P M2 . 5污染较 为严重 且质量浓 度值震荡性显著 , 4月份 P M2 . 5质 量浓度值相对偏低且较平稳。然后 通过每个观测点统计各级别 A Q I 出现 的频率 , 描述 每个观测点 的污染状况 , 计算 A Q I 指标各监测物质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性矩阵 , 结 果显示 P M1 0与 P M 2 . 5的相关性最大 , C O、 S O 和 N O :与 P M 2 . 5呈显著正 相 关, 结合西安市 的实 际情况分 析 P M 2 . 5指标 的成 因。 关键词 : P M2 . 5 ; 污染特征 ; 相关性矩 阵
污 染较 为严 重 的西 安 市 为研 究 对 象 , 选 取 覆 盖 西 安
日期 ( m m— d d 1
市 主要 区县 的 1 3个 P M2 . 5质 量 浓 度 监 测 点 , 对 其
2 0 1 3年 1— 4月份 P M2 . 5污 染 的特 征 及 其成 因进
行 分析
图1 2 0 1 3年 1— 4月 份 西 安 市 P M2 . 5 全 市 平 均 质 量 浓 度 变 化 规 律 图
陕西省关中地区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料 、高 时 空密度 机场 逐 时能见 度数 据E 、环境 监
测数据 [ 6 。 ] 、城市 发展 统 计指 标 。 。 等 在 内的 多种 数据 源 ,研 究结 果表 明 ,霾天 气受 到 当地 自然地 貌 、气 候 、城市 化水 平等 因素 的影 响 ,总会 在 时 问和 空间 上表现 出其 特有 的规 律 。关 中地 区 ,北 靠 黄 土高原 南缘 ,南 依秦 岭 山脉北坡 ,西起 宝鸡 峡 ,东 至潼 关 ,自宝 鸡 向东逐 渐变 宽 ,形成关 中 盆地 ,冬 春季 降水少 ,较 为 干燥 ,这种 地形 地貌 和气候 特 征为霾 的形 成 气 时 空分 布特 征
周 辉 ,权 文 婷 ,赵 青 兰
( 陕 西省农 业遥 感信 息 中心 ,西安
摘
7 1 0 0 1 4 )
要 :利 用 国家 气 象 信 息 中 心 提 供 的数 据 产 品 —— 雾 霾 数 据 集 ( v 1 . 0 ) ,筛 选 整 理 出 l 9 8 3
国家 气象信息 中心于 2 0 1 3年 6 月 制作 了雾霾 数据集 ( v 1 . O ) ,该数据 集采用 中国 3 1 个省 ( 区、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2 —0 2
作 者 简 介 :周 辉 ( 1 9 7 9 ~) ,男 , 山东 金 乡 人 ,学 士 ,工 程 师 ,从 事 卫 星遥 感 与 G I S应 用 。
其 中有 1 3站 连 续 1 0 a 无 霾 日, 占关 中站 点 的 2 7 。 关键 词 :关 中地 区 ;霾 ; 时 空分 布 特 征
中 图 分 类 号 :P4 6 8 文 献标 识 码 :B
近 年来 ,霾 逐渐 成 为 人们 熟 识 的天气 现 象 ,
关于西安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PPT课件
第四,尽量少吸烟。
2021/3/10
7
如何防护雾霾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
戴口罩 文献记载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
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 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 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 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 滋生细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 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 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
2021/3/10
5
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西安市空气重污染应急 预案(暂行)的通知》,将空气污染危害分为四个 等级,当启动极重污染应急措施时,除公交车、出 租车及其他特种车辆外,全市机动车每日限行两个 尾号,当日限行机动车禁止驶入三环路内。根据空 气质量监测结果对应的空气污染分级,预案分别采 取相应的预警应急措施,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 议性污染物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物减排措施。随 着污染程度加重,应急措施逐级加严并升级。
2021/3/10
8
外出尽量别骑车
雾霾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尽量选择在10— 14时外出。同时,要多喝水,少吸烟并远离 “二手烟”,减轻肺、肝等器官的负担。习 惯骑单车、电动车上班或出门办事的人,尽 量避开早晚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尽量改换 搭乘公交车。这是因为汽车尾气里有很多没 有完全燃烧透的化学成分,会随着空气里面 细小颗粒漂浮。当你骑单车或电动车时,身 体需要供氧,肺就会吸入大量空气。
2021/3/10
6
个人减少雾霾方式
第一,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如家庭燃煤、焚烧 垃圾等)。燃煤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垃 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许多地方 的农民有焚烧秸秆的习惯,大量烟尘被排放到空气 中,严重污染周边城市的环境,加重雾霾天气。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了西安市空气质量的重大问题。
雾霾天气不仅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展开分析,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1. 大气污染源西安市人口众多,工业发展迅速,大气污染源十分丰富。
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灰尘等排放的有害物质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
2. 地理环境西安市地处盆地地形,气候湿润,加上大气层中的温度逆温现象,易造成空气污染物聚集不散。
盆地地形限制湿气的扩散,导致湿气中的污染物滞留在空气中,从而形成雾霾天气。
3. 自然气象因素西安市的冬季湿度较高,气候条件导致水蒸气中的颗粒物悬浮于空气中。
冬季温度逆温的频繁出现,使得颗粒物难以扩散,进一步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雾霾治理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西安市应加大对高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推动传统工业向清洁生产转型,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转型过程中,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应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控和管理,推行清洁能源汽车的使用,并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
3. 精细管理建筑工地建筑工地是城市中常见的扬尘源,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扬尘管理,加强现场检查和督导,强制实施精细施工管理措施,确保工地的环境污染最小化。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对减少雾霾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市应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公园和绿地的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
同时,还要加大对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的保护力度,严禁野外违法开发和破坏。
5. 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通过提高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企业改造升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的监测和执法,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格处罚,以建立起严格的污染监管机制。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1. 引言雾霾是一种由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与气体混合形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长期以来,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西安地区雾霾天气的变化规律,本文对1960年至2012年西安地区的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2. 资料来源与处理本研究主要基于西安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包括雾霾日数、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
初步筛选后,从1960年至2012年的观测数据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连续观测序列。
为了更好地分析其变化规律,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筛选和归纳。
3. 雾霾日数变化趋势分析在1960年至2012年的53年间,西安地区的雾霾日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从1960年到1980年,雾霾日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为最高峰。
1980年之后,雾霾日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尤其是1990年至2010年间,雾霾日数显示出明显的增长态势。
而自2010年以后,雾霾日数开始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表明相关的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4. 气象因素对雾霾日数的影响气象因素是影响雾霾形成与传播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风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气温对雾霾日数的影响较为显著。
高温加速了雾霾颗粒物与气体的反应速率,导致雾霾日数增加。
降水量与雾霾日数呈现负相关关系,降雨能清洗空气中的颗粒物,减少雾霾形成。
相对湿度与雾霾日数呈现正相关关系,高湿度能促进雾霾颗粒物的凝结和聚集。
风速与雾霾日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较高的风速能更快地将雾霾颗粒物吹散。
5. 雾霾发展与经济变化的关联性近年来,雾霾日数的增加与西安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大量释放,导致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增加,进而增加了雾霾的频发。
清洁能源的推广与能源结构的调整是防治雾霾的重要措施。
西安市一次严重霾污染天气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2-)-%+ &!$!%/%(%Y)#,(#%+0)$)%+ ,+0 #P,/,#$!/)-$)#-%" , -!F!/!P,\!Q%((’$)%+ )+ ‘)c,+’ #P)+,
7<!CD jJ:F:9:/’"& " D!, V9:’"& " B!CD "?E:2 !’-"?EE:\9_QLP9:@9EM!@E3G1ULNO:P9QL:1G:REM"@9G:@G" X91 E: ]’66(’")?9:E& &-"?EE:\9O:/9:GGQ9:/WG@?:LML/U$GTGEQ@? )G:RGQLN_LMMJR9L: $G3J@R9L:" X91 E: ]’66(’")?9:E&
?@引@言 近年来"我国 城 市 霾 污 染 天 气 不 断 加 重" 霾 日 数
!%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项目!&6’&oWH#62F6’# ’
收稿日期$&6’5 ^68 ^&4
从 &66’ 年开始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 ’ 霾污染天 气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能见度"还会对 人体健康造成严 重 危 害 (&F() "并 可 造 成 巨 大 的 经 济 损 失(]) ’ 王明洁等(A) 通 过 对 深 圳 市 近 26 年 不 同 等 级
ABC @ 样 品 采 集 与 数 据 处 理 _V&-5 和 _V’6 监测 数 据 来 自 西 安 市 ’2 个 环 境 空
西安市灰霾天气时间和区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环 境 工 程
96
2009 年 10 月第 27 卷第 5 期
1 西安市灰霾天气时间变化特征
1.1 年际变化
由 1961 —2005 年逐年灰霾日数来看 , 西安最多 ,
年均高达 103.0 d , 其次蓝田 62.5 d , 长安 55.5 d , 其他 依次为 :户县 29.8 d , 高陵 15.5 d , 周至 12.7 d , 临潼最
0 引言 灰霾是由大量细微的灰尘 、工业粉尘 、烟尘 、各种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气溶胶粒子均匀地悬浮在空气 中 , 使水平能见度 <10 km 的空气混浊现象 。 能见度 在 8 ~ 10 km 属于轻度灰霾 , 5 ~ 8 km 属于中度灰霾 , 3 ~ 5 km属 于重度 灰霾 , <3 km 则是严 重的灰 霾现 象 。一般在较长 时间无降水过 程产生 , 空 气湿度较 小 , 风速较小或静风[ 1] , 以及接地逆温较厚或低空逆 温底部较低时 , 大量空气气溶胶粒子无法迅速扩散稀 释而悬浮在空气中 , 致使大气混浊 , 能见度降低 , 形成
西 安 1965 —1981 年 各年 灰0 d 以上 , 其余各年低于多年均值 , 基 本在 100 d 以 下 , 其 中 1977 年 最 多 , 高 达 284 d ,
1971 —1979 年均在 200 d 以上 , 2000 年 最少仅 4 d ,
2 .The Climate Center of Shaanxi Province , Xi' an 710015, China ; 3.Shaanxi Provinc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Xi' an 71000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observed ash haze data from seven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Xi' an City , in Huxian, Lantian, Gaoling and Zhouzhi counties, and in Chang' an and Lintong districts over 45 years from 1961 to 2005 , it was analyzed the tim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ash haze weather , and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average number of the ash haze days per month and the corresponding main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n the recent ten years from 1996 to 2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the ash haze weather days in Xi' an city reached the peak in 1970s and then decrease gradually .The central area emerging ash haze weather moves towards the southeastern suburb , and the lower the temperature , the rainfall and the wind speed , the less the sunshine and the higher the barometric pressure , it is more likely to form the ash haze weather . Keywords:Xi' an city ;ash haze weather ;time and area ;distributive characteristic;influencing factor
负氧离子、PM2.5分布格局
负氧离子、PM2.5分布格局文章主要对西安近三年城区和林区负氧离子浓度和PM2.5时空分布状况和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
研究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最大值以自然保护区最高,为7600个/立方厘米,均值以2014年最高,为4400个/cm3,达到《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分级标准》I级水平,极利于人体健康,而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负氧离子浓度绝大多数观测值低于正常阈值,属于质量不达标。
标签:负氧离子;PM2.5;分布格局引言负氧离子是空气新鲜度和评判当地人居环境质量的正向指标,是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服务产品之一,与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各级政府和公众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2013年9月国家林业局发布的《推進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中,将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负氧离子监测能很好的反映空气、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价值。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会直接干扰肺部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
PM2.5也是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促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长、输送距离较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空气中负氧离子比海洋性气候地区少,加之近年来以雾霾为典型表现形式的空气污染加剧,研究负氧离子浓度和PM2.5时空分布格局对于建设新型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 监测场地和方法1.1 监测单位及场地监测工作由四家单位配合完成: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监测点;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负责“楼观台森林公园”监测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负责“长安区大兆街办”监测点;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西安市西稍门”监测点。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近年来,雾霾天气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其中,西安地区也受到了雾霾天气的严重困扰。
为了深入了解西安地区雾霾天气的变化规律以及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对1960年至2012年的雾霾日数数据进行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雾霾日数的定义。
雾霾日数是指在一年内平均每天大于2小时的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日数,其是衡量雾霾天气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使用1960年至2012年西安地区的实测数据,对雾霾日数进行了详细分析。
数据表明,在1960年至2012年的53年间,雾霾日数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然而,雾霾日数的增加速度并不是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波动。
从1960年到1970年,雾霾日数增加较为缓慢,平均每年不到10天;而在1970年到2000年之间,雾霾日数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约增加4天,其中在1980年代,雾霾日数增加尤为迅速。
进入21世纪后,雾霾日数的增加速度进一步加剧,平均每年增加8天。
这个趋势与西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是密切相关的。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与雾霾日数相关的几个主要气象因素。
首先,大气温度是影响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在1960年到2012年期间,西安地区的平均温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尤其是在1980年代之后,平均温度上升幅度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雾霾日数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
这表明温度的升高与雾霾日数的增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其次,湿度也是影响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显示,西安地区的相对湿度在1960年至2012年间呈现出波动向上的趋势。
特别是在1980年代之后,相对湿度的增加速度更加明显。
相对湿度与雾霾日数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湿度的增加有助于雾霾形成。
此外,风速和风向也对雾霾天气具有重要影响。
数据表明,西安地区的平均风速在过去几十年间没有明显变化。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西安市作为中国的古都名城之一,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又成为了大气污染的重灾区之一。
其中,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对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针对西安市的雾霾天气,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对西安市的空气质量改善,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1.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是导致西安市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工业、交通等方面,废气和废水排放严重,其中一些污染物进入大气,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2.天气形势不利西安市长期以来处于关中平原,地势低平,加之秋冬季节稳定的气压条件下,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聚积和扩散难度大,从而形成了高强度的雾霾天气。
3.地形地貌的影响西安市靠近黄土高原,土地和沙漠的特殊地貌对其大气污染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尤其在旱季节,风速较小,沙尘天气会加剧西安市的空气污染。
二、西安市雾霾治理措施1.加强废气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西安市政府应该严格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减少企业废气排放,尤其是VOCs等有机污染物。
同时,在提高生产效益的情况下,提升废气处理的效率和处理效果。
2.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水平提供更为便捷的公共交通,减少私人车辆使用量。
加强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进行强制检修和更新落后或污染严重的车辆。
鼓励推广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如自行车、电动车,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3.加强天气监测和气象预报建立更为完善的天气监测体系,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数据,做到更加准确可靠,帮助人们预防雾霾天气。
4.压实环保监管加强环保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加大对排污行为的罚款力度,罚款金额要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提高环保部门的专业化和行业化水平,提高现场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鼓励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参与,建立健全的环保举报机制。
5.提高大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大众环保意识。
西安地区环境空气PM2.5污染与雾霾治理研究
西安地区环境空气PM2.5污染与雾霾治理研究西安地区环境空气PM2.5污染与雾霾治理研究近年来,西安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PM2.5污染和雾霾问题的日益严重,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
那么,我们就来进行一项关于西安地区环境空气PM2.5污染与雾霾治理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PM2.5污染和雾霾的形成原因。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燃煤、汽车尾气、工业排放以及沙尘天气等排放源。
而雾霾是由大气中PM2.5等颗粒物和湿度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针对西安地区的PM2.5污染和雾霾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采集空气样品,使用仪器对样品中的PM2.5进行监测和测量,了解其浓度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不同区域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探究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调查和了解西安地区的工业排放情况、交通状况以及建筑施工情况,从而找出主要的污染源。
再次,我们可以分析西安地区的气象因素,如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等对PM2.5污染和雾霾的影响,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西安地区的PM2.5污染和雾霾问题,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首先,应加强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减少尾气排放、限制燃煤等行为。
同时,应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
其次,应优化交通管理措施,减少机动车数量,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
再次,应加强建筑施工的环保监管,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和气体排放。
另外,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进行治理,如利用高效过滤器、湿式除尘器等设备捕捉和清除颗粒物。
对于西安地区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再次采集空气样品,并与之前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估治理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关注雾霾天气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变化,分析其与治理效果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治理措施的认可程度,从而为进一步改进提供建议。
西安雾日和霾日时空特征分析
西安雾日和霾日时空特征分析王珊;孟小荣;金丽娜【期刊名称】《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年(卷),期】2013(014)007【摘要】在1960 - 2012年西安7气象站的信息分析了有雾的日子,迷雾日和朦胧的日子的特点。
结果表明,在西安1960 - 2012年,雾日在山区和山区大部分地区发生平原中很少;有雾的一天在城市中的大多数和郊区很少发生;朦胧的一天在城市中大多数发生,其次是内外郊区。
西安的平雾日从增加变为减少;有雾日增加了9.0 d / 10 a;朦胧的日子在-7.7 d / 10 a中逐渐减少。
在西安的53岁,有雾的日子以单谷形状显示,夏季最低出现,冬季出现最大值;有雾日在“v” - shape 中显示,最低(7.6 d)在6月份出现,12月最高(3.8 d);朦胧的日子在5月至9月的“u” - shape中显示出来1月(6.1)。
%利用1960〜2012年西安区域7个气象站历史了地区资料,统计日及西安地区雾日,轻雾日及霾日变变化。
结果闻明,1960〜2012年西安の雾日分布呈山区多,平台寿会;轻雾日的分布呈城荷丝多发,郊区批发的特价;在日本在城堡为高发诗,近郊次之,远郊远郊少。
西安地区年平面雾日日呈现先呈现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性,轻雾日数量9.0 d / 10 a的速率呈波性增加趋势,霾日以-7.7 d / 10 a的速率呈波动词显着减少减少。
西安地址雾日汇在年份内呈单位分布,全年最低值出现在夏季6月(0.2 d),冬季12月出现最高度(3.8 d);轻雾日汇在年份内内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呈布布布布布布布在6月(7.6d),冬季12月份更多(17.4 d);霾节数在年份内“U”型分布,春末(5月)〜初秋(9月)霾日出现频率在年内变化绕线上游为一个个个的“U”型底部,在冬季1月份上升至高度(6.1 d)。
【总页数】5页(P1037-1040,1048)【作者】王珊;孟小荣;金丽娜【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陕西省西安市气象局,陕西西安710016【正文语种】中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范文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西安市频繁遭受雾霾天气的困扰,空气质量日益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西安地处内陆,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易出现逆温现象。
逆温层使得空气流动性差,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地形地貌: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周围地势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大量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2)交通尾气: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
(3)生活污染:燃煤、生物质燃烧等生活污染也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三、治理措施分析1. 源头控制(1)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产业的比重,鼓励发展绿色产业。
(2)加强工业排放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治和关停。
(3)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使用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燃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
2. 治理措施(1)绿化建设: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2)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推广新能源汽车。
(3)提高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市民减少燃煤、生物质燃烧等生活污染。
四、结论与展望通过对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出,治理雾霾天气需要从源头控制、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等多方面入手。
只有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西安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2 0 1 5
Vo 1 . 4 3. NO . 2
A pr .2 01 5
M ETEOROLOGI CA L S CI ENCE AND TECHNOLOGY
西安 霾 天 气 时 空 分布 特 征 与影 响 因子 分 析
金 丽娜 曲静 张雅斌 赵 荣 翟 园
中, 霾定 义为 : “ 大 量 极 细微 的干 尘 粒 等 均匀 地 浮 游
度 和风 速 降低 、 气 溶 胶 光 学厚 度 增 加 等 是华 东 雾 和
霾 出现 频率 变化 的主要 原 因 。诸 多学 者也 进行 了有 关 霾 和气溶 胶污 染 的研 究E ¨ 。西 安 近 1 0年霾 天 气 频发 , 受 自然 和人为 因素 共 同影 响 , 霾 天气 出现后
关键词 西安 ; 霾; 影 响 因 子
引 言
呈 现逐 渐增 多 的年 际变 化特 征 , 气 象条 件 的变化 、 区 域 城市化 和 土地利 用变 化 以及 大 气污染 物排 放量 增 加 所导 致 的气温 升 高 和城 市 热 岛 效 应增 强 、 空气 湿
中国气象 局《 霾 的观测 和预报 等级 》 ( 2 0 1 0 ) 规 范
选用 1 9 7 1 —2 O 1 3年 西安 市 ( 西安、 周至、 户县 、
目前 , 国 内外许 多 专 家 开展 了霾 天气 气 候 特征 方 面 的研究 [ 5 , 史 军 等口 分 析华 东 雾 和 霾 日数 的
变 化 特征及 成 因 , 华 东 雾 日数在 全 年 及 四季 均呈 现 先多 后少 的年 际变 化特 征 , 霾 日数 在 全 年 及 四 季则
④ 霾 日与 雨 日成 反 比 , 与 连 续 无 降 水 日数 成 正 比 , 月 均 最 长 连 续 无 降 水 日数 低 值 区 为 4 — 9月 , 霾 日数 均 不 多 ; 各月
西安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7西安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程 博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 710125摘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空气质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大气污染是中国北方普遍面临的环境挑战,探讨了2013—2021年西安市13个空气监测站6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O3在春季和夏季占主导地位,PM10在秋季和冬季占主导地位。
除NO2外,其余大气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工业SO2和烟尘排放强度(EI)均呈下降趋势,环境规制强度(ERI)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表明西安市的环境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X5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7–0186-03随着中国大中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愈发严重,空气质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
研究发现,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成效较为显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中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浓度逐年降低。
但西安市目前大气污染问题仍不容忽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西安市大气污染研究主要集中于气象因素方面,而针对大气污染的时空格局和经济相关性的研究较少。
鉴于此,应对西安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时空分布调查,并探究空气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可为大气污染治理和城市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位于黄河流域中部(107°40′~109°49′E,33°39′~34°45′N),面积约为10 108 km2,人口稠密,约1 300万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因此交通密度较高。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分析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雾霾天气的困扰,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也不例外。
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一、雾霾天气成因分析1.工业排放与能源消耗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西安市工业活动频繁,大量的工业排放物进入大气中。
此外,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2.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对雾霾天气产生重要影响。
冬季是西安市雾霾天气最为频繁的季节,低温、逆温和高湿度的天气条件容易导致污染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延长,形成较为严重的雾霾。
3.地理环境因素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地理条件使得大气稳定度较高,其致雾霾的天气形势与地形地貌、气象要素运动等密切相关,基于这个原理,雾霾形成更为容易。
二、雾霾治理措施分析1.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为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西安市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燃煤烟尘的排放,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提高工业排放标准加强工业企业的治理,提高工业排放的标准。
对于高污染行业,如钢铁、化工等,加强监管,推动其进行环保改造,对于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企业,必须及时采取关闭、整合或迁移等措施,以减少其对空气污染的贡献。
3.加强交通管理限制城区机动车尾气排放量,推行环保车辆管理政策,加大对燃油车的限制并扩大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使用比例。
此外,建设更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促进人们减少使用个人车辆,以降低尾气排放。
4.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工业和家庭燃煤污染的治理。
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的收集和利用,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5.科学预警和信息公开加强大气污染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对雾霾天气的预测准确性。
在雾霾天气即将来临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市民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减排措施。
西安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西安市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西安市主要⼤⽓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及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朱常琳;孟双双;张荣国
作者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陕西省环境⼯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学环境与市政⼯程学院陕西省环境⼯程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5;南宁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530029
来源:环境⼯程
ISSN:1000-8942
年:2017
卷:035
期:012
页码:86-91
页数:6
正⽂语种:chi
关键词:西安;⼤⽓污染物;空⽓质量指数;相关性;空间插值分析
摘要:为深⼊了解西安市⼤⽓污染程度,对2015年西安市主要⼤⽓污染物(SO2、NO2、CO、PM2.5、PM10、O3)的空⽓质量指数进⾏了逐⽇变化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SO2、NO2、CO、PM25、PM10空⽓质量指数春冬季⾼于夏秋季,⽽O3空⽓质量指数则是春冬季低于夏秋季.11⽉和12⽉份污染较为严重.在4个季度中,PM2.5和PM10与⽓态污染物
SO2、CO、NO2均呈正相关,说明PM2.5、PM10与这3种⽓态污染物具有同源性.SO2与CO、NO2均呈显著性正相关,三者均受化⽯燃料燃烧及机动车尾⽓影响.O3与CO、SO2相关性不⼤,与NO2在⼆季度呈现正相关.SO2、
NO2、PM2.5、CO、PM10多聚集在⾼新西区、莲湖区、碑林区、经开区、雁塔区、长安区,O3多聚集在阎良区、未央区和灞桥区.。
陕西省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
延安%
宝鸡%
汉中%
铜川%
安康%
渭南%
西安%
咸阳%
商洛%
榆林&
图 !#aA%CB 浓 度 年 平 均 时 段 值
‘,46!#K,/0+23O0.WaA%CB J.*J0*1-21,.* ,* 2**O23/02*
’# 雾霾污染的月变化分布特征& 由图 % 可知$在 月 度 序 列 数 据 上" !! aA%CB # 总 体 呈* E+ 型变化 趋 势"表 现 为 秋 末 至 初 冬 骤 然 上 升’ 春 末夏 初 骤 然 下 降 的 特 征& 具 体 特 征 为$ ’&,’’ 月 !! aA%CB # 急剧 上 升"’% 月 达 到 最 高 值"此 时 雾 霾 现 象 最为严重%进入春季!!,B 月# 呈下降趋势"春末形成
‘,46’#f921,23T,X1-,[O1,.* .WaA%CB 2+0-240J.*J0*1-21,.*
’%$
环#境#工#程
第 !" 卷
##由图 ’ 可知$陕 西 省 aA%CB 浓 度 值 空 间 分 布 表 现 为中间高两边低"其中关中地区的浓度值最高"主要 包括 西安 ’咸阳和 渭 南 等 地% 陕 南 和 陕 北 地 区 浓 度 值 较低"空气质量较好& 另外还表现为块状分布"以西 安’渭南为核 心向周 围地 区 逐 渐 减 弱 的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结合时间和空 间 可 以 发 现"陕 西 省 aA%CB 浓 度 值 从秋季开始增大"空间范围由关中地区的咸阳’渭南 等地扩散到周边地区& FEF C 雾 霾 污 染 时 间 分 布 特 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雾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韩浩;解建仓;姜仁贵;柴立【摘要】通过对西安市雾霾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为认识雾霾成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13-2015年西安市13个监测站的雾霾天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月空气质量状况报告,采用统计方法分析西安市雾鑫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时间上,西安市雾霾天气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持续时间较长,雾霾在冬、春季交际时最严重,其中11月至翌年3月期间PM2.5空气质量指数为严重污染;空间上,西安市北部区域雾霾污染程度比南部区域严重,西部区域雾霾污染程度比东部区域严重,市区雾霾污染程度比郊区严重.通过相关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污染物对PM2.5的影响程度,说明PM2.5与PM10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与O3呈负相关关系.【期刊名称】《环境污染与防治》【年(卷),期】2016(038)005【总页数】5页(P73-76,81)【关键词】雾霾;时空分布特征;PM2.5;西安市【作者】韩浩;解建仓;姜仁贵;柴立【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48【正文语种】中文空气质量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1]。
参考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雾霾的定义,雾是指大量微小水滴浮游在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的天气现象;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天气现象[2]。
在中国气象局2010年颁布的《气象标准汇编》中,在能见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对湿度的概念,对雾霾做出进一步的界定,即能见度小于10 km、空气相对湿度≥95%的天气现象定义为雾;能见度小于10 km、空气相对湿度<80%的天气现象定义为霾[3]941。
2012年,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将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浓度作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从2013年1月1日起,西安市环境保护局首次将PM2.5浓度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
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影响交通安全,且空气污染严重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患者增多[4],破坏生态环境,城市经济发展也受到阻碍。
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对雾霾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认识雾霾成因及其如何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叶光营等[5]根据1968—2007年福州地区9个气象站的历史资料,对福州雾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监测站的雾霾日数存在着区域差异和季节变化。
钱峻屏等[6]利用1980—2003年广东省26个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广东地区雾霾天气下能见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
樊文雁等[7]收集北京325 m气象塔对雾霾天气过程大气细粒子浓度的观测资料,分析雾天、霾天、晴天大气细粒子浓度垂直分布变化的特征。
曹伟华等[3]950利用2009年北京地区雾霾天气高时间分辨率资料,分析了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的阶段性特征。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其工业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市区内道路翻修与建筑物扬尘、大量机动车的尾气尘[8]等造成了颗粒污染物排放增加,导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加重了城市空气的污染程度[9]。
在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全市空气中的PM10、PM2.5浓度均超过GB 3095—2012规定的限值,而颗粒污染物的吸入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王珊等[10]利用1960—2012年西安市7个气象站的历史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雾霾日数和气象要素变化规律,发现53年来西安市雾霾日数有增加趋势,且风速越小和不降水日数越多越有利于雾霾天气的形成。
刘翠等[11]分析西安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发现,PM10和PM2.5等微小粒子是影响雾霾的主要因子。
韩月梅等[12]采用离子色谱法对11种无机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探究了西安市大气颗粒污染物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
笔者通过研究西安市雾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深入认识西安市雾霾天气形成及分布规律的现状,也可作为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制定有效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的参考依据,对于减少一定时期内雾霾天气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2013—2015年的西安市高压开关厂、高新西区、小寨、纺织城、草滩、广运潭、长安区、市人民体育场、临潼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兴庆小区、阎良区13个监测站的SO2、NO2、PM10、CO、O3、PM2.5的观测资料来源于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官方网站,用于分析13个监测站全年雾霾的日、月变化和空间分布。
西安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来源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74个城市每个月的空气质量状况报告。
1.2 处理方法在研究13个监测站的PM2.5与其他5项指标(SO2、NO2、PM10、CO、O3)相关性分析中,需要对采取的资料数据进行Z标准化处理,即每一个指标变量的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指标变量的标准差,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2.1 西安市雾霾的时间分布特征2.1.1 日变化根据资料数据分析,西安市13个监测站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与全市平均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日变化趋势相同。
2013、2014年,PM2.5空气质量指数均先减少后增加;1—3、10—12月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均偏高,雾霾日数增加;6—9月的PM2.5空气质量指数较低,雾霾日数减少。
空气质量指数大于100,表示污染级别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污染级别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大于300,表示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
因此,每年1—3、11—12月的污染级别为严重污染。
西安市春、冬季降水量较小[13],在12月至翌年1月,气候干燥,气温也较低,雨水量少对颗粒物清除作用较小,导致其扩散能力低、易于持续集聚,因此这个时期PM2.5持续较高,是全年污染程度最严重阶段,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1.2 月变化图1显示了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西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趋势(2014年12月数据缺失)。
图1反映了当前西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月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雾霾对空气污染的季节影响。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综合考虑了SO2、NO2、PM10、CO、O3、PM2.5等6项指标的污染情况,其值越大则污染程度越严重。
由图1可知,总体来看,西安市每年的1—3、12月污染程度最严重,6—8月污染程度较轻,2015年相比2013年有逐渐降低趋势。
通过日、月变化比较发现,西安市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冬、春季,在此期间西安市的雾霾污染程度较严重。
2.2 西安市雾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西安市13个监测站位置分析,市人民体育场、小寨、兴庆小区监测站均位于市区,市人民体育场监测站靠近市中心区,兴庆小区监测站附近居民住宅区较多,小寨监测站附近是商业区,人口密度大且建筑物高大密集;高新西区和高压开关厂监测站均靠近西部的工业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监测站在南部,属于文化产业聚集区;草滩和经开区监测站均位于北部,草滩监测站临近渭河;广运潭和纺织城监测站均在东部,广运潭监测站靠近浐灞生态区,纺织城监测站附近主要有众多纺织企业及水泥厂;长安区、临潼区监测站均距离市区较远,长安区监测站位于市区西南部,临潼区监测站位于市区东北部;阎良区监测站距离市区最远,是航空工业区。
图1 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西安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月变化趋势Fig.1 The monthly trend of air quality comprehensive index of Xi’an from January 2013 to April 2015图2 2014年西安市13个监测站空气质量状况天数统计比例Fig.2 The statistical days proportion of thirteen stations air quality condition of Xi’an in 2014图2显示了2014年西安市13个监测站空气质量状况天数统计比例。
由于草滩监测站处于西安市北郊,且西安市北有黄土高坡,年降水量较低,故雾霾颗粒物长期聚集,不易扩散造成局部空气污染程度严重,草滩监测站全年的污染天数比例(含轻度、中度、重度、严重污染,下同)为77.6%,居13个监测站之首,其中严重污染级别天数为48 d。
高新西区、高压开关厂、市人民体育场、小寨监测站均处于市区,常年燃煤烟气、工业扬尘、机动车尾气的现象较严重,且市区内高大建筑物较密集,阻碍空气对流运动[14],因此大量的PM2.5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不利于污染物短时间内扩散,导致空气污染程度较严重,其全年的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63.6%、64.4%、69.4%、61.0%,其中前3个监测站均超过了全市平均污染天数比例(62.2%)。
全年污染程度较轻的是临潼区、纺织城、曲江文化产业集团、长安区监测站,其全年的污染天数比例分别为56.1%、56.9%、51.5%、54.8%,由于这些监测站所在区域离市区相对较远,其发展以旅游和文化产业为核心,工业污染相对较少。
经开区、广运潭、兴庆小区、阎良区严重污染级别天数均在29 d以上,介于13个监测站中污染程度较严重和污染程度较轻之间,全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雾霾污染。
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市区常年盛行东北风,年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
草滩、广运潭、经开区等监测站均位于西安市的北部区域,根据观测的空气污染天数统计分析,其与位于西安市南部区域的长安区、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监测站相比,污染天气比例明显偏高,说明北部区域雾霾污染程度比南部区域严重;高新西区和高压开关厂监测站均位于西安市西部区域,纺织城和临潼区监测站均位于西安市的东部区域,西部区域雾霾污染程度比东部区域较严重。
表1 PM2.5和其他5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able 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M2.5 and the other five indicators指标SO2NO2PM10COO3高压开关厂0.56280.61420.84440.6495-0.5662兴庆小区0.63120.33700.80720.8293-0.5534纺织城0.52760.37000.88790.7773-0.4430小寨0.68240.10860.82830.5438-0.5589市人民体育场0.53350.72240.68630.3179-0.3190高新西区0.62940.33410.76750.6232-0.4476经开区0.34680.14130.71020.3514-0.5232长安区0.52530.45390.74680.3397-0.3764阎良区0.56280.19790.82760.69340.1175临潼区0.62110.60250.77740.7555-0.5051曲江文化产业集团0.41440.61670.91370.7577-0.4859广运潭0.63670.67030.80040.5786-0.3922草滩0.58050.58510.72750.4469-0.4237全市平均0.68720.55420.79200.7483-0.57702.3 不同污染物与PM2.5相关分析SO2、NO2、CO、PM2.5、PM10、O3是评价雾霾天气的6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