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战略创新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31•【字号】•【施行日期】2014.07.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根据《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全市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特提出本意见。
一、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推动力,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扩大劳动就业的主要载体。
2011年全市县域工业经济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577.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09.9亿元的47.7%;县域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达52%左右;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3.74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员从事工业或与之相关的工作。
国内发展较快地区实践表明,工业发展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
因此,发展县域工业对壮大县域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是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全市县域工业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较强的县工业基础好、发展快、总量大,但存在产业层次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形势严峻等问题;欠发达县工业基础弱、总量小,亟需扩张总量、扩大规模。
现阶段全市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县域工业既面临传统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增大、资源保障可持续性难度较大的严峻挑战,也面临云南桥头堡建设、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国内产业转移带来的新机遇。
因此,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县域工业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加快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开拓创新,强化措施,推动全市县域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摘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与机遇。
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概述,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结合战略创新理论和实践案例,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的对策。
在探讨实施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因素和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启示,以期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对策、实施路径、展望、建议、未来发展、研究意义、研究目的、背景介绍、概述、分析、理论、实践案例。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使得各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宏观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在这种背景下,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比如资源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需求狭窄等问题,需要通过战略创新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
如何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的议题。
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战略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案例,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实施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的对策和实施路径,为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段落至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论述,以及指出本研究对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也可以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以及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和启示。
在文章中要突出强调研究对于指导政府决策、引导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重要指导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间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2005年,喀喇沁旗提出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的“三新”战略,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们对“三新”战略实施方案又进行了完善,除了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外,今年又进一步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包扶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四是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积极鼓励和吸引企业、团体、组织和个人等各种社会力参与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整合资源,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高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2)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径
培育特色工业园区,是打造产业集群,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利用工业园区的形式,加强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使产业集群的功能更加完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说,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农业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为目标。
1、以市场化为导向。就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推进城乡商品和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城乡产业整合和城乡企业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重组,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县域经济发展新体制和新机制。
3、以工业化为主导。就是依托已有工业体系对县域工业化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确定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乡工业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产业作为县域扩大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科技应用型和产业配套型的工业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
以企业为创新重要载体,多元共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以企业为创新重要载体,多元共建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作者:阮崇信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06期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
新形势下,县域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新昌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县域发展,从资源匮乏的小县城到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省第一技术创新县。
2019年,“全面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
“新昌模式”所探索出的道路为县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国家创新型县(市)一、县域科技创新研究背景及意义县域科技创新是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指出:支持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要全面的核心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现创新发展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快慢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县市的发展速度。
重视科技产生的新兴技术,提升生产要素质量,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对县市发展有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转移升级,未来快速发展背后一定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
县域经济要持续长期快速发展就要依靠科技和创新不断挖掘寻找新的增长点。
县域科技创新是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县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
以科技创新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带动工业快速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新昌现状新昌县隶属浙江省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绍兴南部,南边与台州市天台县交界,西南与金华市东阳市、金华市磐安县交界,西、北两面与嵊州市交界,与嵊州市同属新嵊盆地,县域面积1213平方千米。
2024年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计划
2024年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计划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4年,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合本县的工业发展模式,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强县战略目标。
以下是我们的思路和计划。
一、总体思路1.聚焦核心竞争力:以县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围绕重点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
2.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的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产业升级的合力。
4.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税收、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重点任务1.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并扶持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水平,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加强企业发展支撑: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供创业支持、融资支持等服务,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5.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7.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推动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宽市场和资源渠道。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规划: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序言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下的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区域分工协作更加明显,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也潜藏难得的优势和机遇。
作为重要的经济门户,X县在全市发展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再造X经济新优势,提升X县域竞争力,就必须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实施。
这是X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X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更是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分工、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推动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紧紧抓住并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加快X 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回顾与展望第一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有利因素县域经济具有显著的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根据发展阶段论,X县域经济目前已走出发展的幼稚期,正步入升级换代的成长期,也即由“规模扩张”向“层级提升”迈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潜质。
X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三化”为载体,多措并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县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初步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明显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X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全县GDP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财政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同比增长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X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分别增长X%和X%。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打算工作计划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打算工作计划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响应国家关于工业强国的号召,我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强县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明确发展目标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
我们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
短期目标是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工业产值的稳步增长;中期目标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长期目标则是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将我县建设成为工业强县,实现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为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我们必须优化产业布局。
我们将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工业集群。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将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深化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支持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六、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加强对工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库和人才服务体系。
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小结
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小结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我国不断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对这一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一、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的重要性县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也是实施工业崛起战略的重要载体。
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带动经济增长: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提高市场竞争力。
2. 拉动就业增长:工业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县域工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二、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的主要举措为了实现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1. 完善政策体系: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支持县域工业崛起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优化税收政策、鼓励创新政策、加强金融支持政策等,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2. 增加投资力度:加大对县域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引导各类资金向县域工业项目倾斜,加大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 加强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县域工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吸引知名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县域。
4.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县域工业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投入,通过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培养机制,提高县域工业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5. 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工业发展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工业产出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的成效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我国加强工业崛起推进县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经济增长加快:县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超过10%,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关于促进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战略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五转”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步伐,特制定以下若干措施。
一、鼓励招大引强1.鼓励企业轻资产。
鼓励支持园区采取“订单式”统规统建用于企业入驻的生产性用房,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鼓励园区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代投设备等多种方式,支持重点工业项目建设。
入驻标准厂房的企业,可享受经开区关于标准厂房相关优惠政策,条件成熟后可按成本价购买标准厂房作为企业资产。
2.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对当年新落户园区的企业,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不含土地购置费用,下同)达到1亿元以上(含1亿元,下同)、3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并且一个完整纳税年度内税收贡献率达到标准(现代服务业税收贡献率达到20万元/亩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贡献率达到10万元/亩以上)的企业,分别按照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金额的0.3%、0.5%、0.8%给予奖励。
单家企业只享受一次投资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300万元。
3.鼓励发展总部经济。
对新入驻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前2年,按企业对地方税收贡献额的80%给予奖励,后3年税收保持环比增长的基础上按企业对地方税收贡献额的40%给予奖励。
对原有总部企业,本年度比近三年纳税最高年度对地方纳税额新增20%以内,按增量的60%给予奖励;新增20%至50%部分,按增量的70%给予奖励;新增50%以上部分,按增量的80%给予奖励。
二、培育龙头企业4.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20亿元、10亿元、5亿元的企业,增幅超过10%且税收有增长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
5.鼓励企业贡献上台阶。
对年度实际纳税额(扣除各项退税部分,下同)达到1000万元至X万元(含)、X万元-3000万元(含)、3000-5000万元(含)、5000-10000万元(含)、1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给予突出贡献奖,分别奖励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质量与扩大总量并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这对做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工作非常重要。
面对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探索一条体现区域性、注重科学性、富有创造性的工业发展之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经途径。
为此,本文论述了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实现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
标签: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形势和问题思路0引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工业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加快工业发展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的迫切需要。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和腹地,相对独立,功能齐备的经济体系。
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后劲,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1县域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资料表明,大部分工业基础较好的县,财政收入的80%来自工业,工业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要保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能结合县的实际又快又好发展,还要解决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比较突出:二是龙头、支柱企业的规模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三是产业链还不完整,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还没形成。
四是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水平还要大幅度提高。
环境保护方面的制约和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的解决办法。
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式势,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一是有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
二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能更多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三是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培育优势企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招商引资平台,有利于工业在一个较高和较好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县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县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型升级,县域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县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县域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
一、县域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结构多元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县域产业结构已经从单一的农业发展向多元化发展,涵盖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一些拥有地理、资源或人力优势的县域,经济结构更为多样化和完善。
2. 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创新是县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越来越多的县域在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县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3. 产业协同发展:县域之间和县域内部的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协同,不同县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补发展,提高了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4. 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县域开始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同时强调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这有利于传统农业的升级换代,使县域产业链更加完整和有序。
二、县域产业发展的趋势1. 绿色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对县域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
未来,县域产业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
2. 信息化和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县域产业将更加注重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
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将在县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
3. 科技创新:未来县域的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政府将加大科技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和高端化迈进。
4. 人才引进和培养:未来县域的产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与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政府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吸引人才的福利待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县域工业的特点、作用、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创新-创新发展战略的意义
县域工业的特点、作用、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创新:创新发展战略的意义县域工业的特点、作用、发展趋势、发展战略创新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展好县域工业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县域工业也是我国工业化的一条独特道路,县域工业的发展,既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县域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新世纪,要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只有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了,才能使县域经济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发展。
发展县域工业经济,必须结合目前的实际,要有新思维,要进行新的战略创新。
一、县域工业发展的特点我国县域工业的发展从其过程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工业自其诞生起,就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县域工业几乎很难从国家计划的大盘子里分到一勺羹,逼迫着县域工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哪个领域有市场,县域工业就进入哪一个领域,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出来后再到市场上接受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市场,开拓市场。
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几万、几十万的县域工业企业新冒出来,同时每年也有几万、十几万的县域工业企业破产关门。
经过市场经济的反复洗礼,县域工业得以快速发展。
.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县域工业发展之所以迅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生因素便是县域工业企业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县域工业企业从经营决策、发展战略、营销方式、用人制度到内部分配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和积累机制。
同时,国家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县域工业的发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一系列实际的激励措施,为县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而县域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并且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的对策建议
பைடு நூலகம்
众多 中小企业 围绕大型骨干企业发展 的格 局 , 因而 难 以把小企 销联盟或 以产业集 群形式联合拓展市场等给 予补助 。() 4 加快
一
场 占有率。加快产业共性技术 的研 究和 引进 , 发展 一批科技型 中小企业 ,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 升级 。() 2 加大招商 引资力度。一
、
县 域 工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题
() 1企业 管理机制缺陷 。在县域 发展起来 的绝大 部分工业 是创 新招商引资方式 。积极拓 宽思路, 采取政府 倡导与 民间组 企业属 非公有制经 济 , 以民营企业 为主 , 而且 以家 族式组织 管 织 、 中推介 与分散推广、 出去与请进 来相结合等方式 , 集 走 大力 理形式居 多, 在管理体制和机制 创新上存在较大缺 陷。虽然家 开展 各种形式 的上 门招商 、 专业招商 、 托招商、 委 设点招商和 网 族制组织形式在创业初 期具有一定优势 , 但企业发展到 一定规 上招 商。 是明确招 商引资重 点。 区域方面 , 二 在 按照“ 立足 国内, 模 和较 高层次后 , 存在一 些管理 上的缺 陷, 大 了企业 拓展 拓展 国外 ” 就 加 的思路 , 定期召开招 商洽 谈会 , 并积 极主动参与项 目
二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经济的思考和建议促进县域工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各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依托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品牌创建不断创新政府服务举措综合性地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类困难努力提高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提升工业经济的总体水平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摘要】该报告围绕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经济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探究了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狭窄、技术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等问题。
为了促进县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培养和引进相关人才。
【关键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策略一、引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核心,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对某县域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域工业经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公路、水电、通信等设施较为完备,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产业结构该县域工业经济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和轻工业占比较大,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结构相对狭窄。
3. 技术创新该县域工业经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足。
企业研发实力不强,技术更新周期长。
4. 人才状况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高素质人才,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稀缺,高技能人才匮乏,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不足。
三、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狭窄该县域工业经济产业结构狭窄,依赖传统制造业,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难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2. 技术创新不足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3. 人才短缺该县域工业经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支撑,技术研发和创新人才匮乏,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四、发展方向和策略1. 产业结构调整政府部门应制定产业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关于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工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决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所在,是推进县域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
本文以渠县为例,分析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不足,并对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措施。
一、工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渠县坚持“以产兴城”的发展思路,“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稳步提升,产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弥补,新兴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日益强劲,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税收规模逐年扩大,收入增速持续加快,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规上企业发展迅猛,由最初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0项制造业发展到覆盖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20多个行业类别,工业集聚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二、当前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渠县工业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效益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渠县工业存在着科技含量不高、产业优势不强、区位优势难以转化为市场优势等问题。
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渠县工业在量与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一)产业层次整体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渠县现有的工业发展主要仍为资源驱动型模式,依托县域内丰富的农副产品、煤、水、盐矿等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煤电、盐化工等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工业经济产业层次和素质总体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大部分产业都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行业和企业发展难以迅速适应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二)企业总体规模偏小,龙头引领效应有限近年渠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百余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60多家,十亿企业仅几家,企业规模整体偏小,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够。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加强人才培训和教育
加大对人才培训和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人才素质和技能水平,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优化人才服务
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包括住房 、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解除其后顾之忧。
强化政策执行力
3
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发挥其预期效果。
加强科技创新驱动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01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产学研合作
02
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共同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
培养科技人才
03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
04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展望
发展前景展望
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将以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提升 县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乡村振兴战略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将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村经济发 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将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推进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建议 •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展望
01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总体经济规模
近年来,山东省县域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0年,山东省县域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5.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51.7%。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十四五”时期省县^经济n发展形势及对策笔议I『里士』r麗■文/马萧萧搞要:去前安徽省县域经浒i 要存在产止特色不突出.承裁铋力不强、体 制机制禾活著间题。
进入“十四五”时期.安徽墙县域径济面对项S 、创浙、资金、 人口鲁方面旸新桃战,在抵倍帝场经济体制改革、(D ^d )际"双循秌”构建、 重太敌策支持、长三角一钵化著历史机遇,立足城镇、乡村2个基点,打胳特 色产止.承裁铋力、改革丹放“3铱牌”.加快推动安徽省真域经济高貭量疚展。
县治,天下安。
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指出,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 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
目前,安徽省下辖61个县(县 级市)。
依据2019年安徽省16 个地市的统计年鉴,县域面积 占全省的79.0%,人口占全省 的73.2%,经济总量占全省的 46.1%,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 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 展,对安徽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具 有重要意义。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开发园区整合 优化、物流体系建设,行政体制、 财政体制及农业农村改革等方 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问题。
(一)产业特色有待提升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安 徽省于2019年设立了 27家县 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在政 策支持引导下,该批集群(基地)在产业规模、创新能力、项目建 设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
但 目前其中19家集群(基地)的 特色产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 值的比重不到30%,特色不够 突出,整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产业领域上,部分集群(基地) 以机电、汽车零部件、新材料为 主导,行业定位宽泛。
聚焦不足 易导致资源低效利用和同质化 竞争。
(二)承载能力有待增强改革开放40年来,安徽省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2.3%提总第249期| 41高到55.8%,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2024年县工业经济年度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县工业经济年度计划范文【标题】2024年度县工业经济年度计划【摘要】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024年度县工业经济年度计划,目标是推动县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计划内容包括发展重点产业、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坚持绿色发展等。
【正文】一、背景与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待调整、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
为此,制定2024年度县工业经济年度计划,旨在推动县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二、发展重点产业1.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力争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2. 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区域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和旅游接待能力。
三、加强创新驱动1. 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2. 建设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创业孵化、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服务,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落户发展。
3. 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推动产业升级1.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培训,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注重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
2. 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3. 推动企业加强国内外合作,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兴市场,提高产品出口比重。
五、加强人才培养1. 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提高企业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
2. 政府引导培养和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资源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阳新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研究
阳新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研究阳新县是湖北省黄石市辖县,地处鄂北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鄂北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区之一。
近年来,阳新县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阳新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阳新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区位优势。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占县域面积的60%,有助于发展生态产业和旅游业;地处江汉平原的中部,交通便利,便于资源的输送和产品的销售。
2.阳新县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围绕“精准定位、产业支撑、空间布局、政策引导”的发展思路,阳新县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3.阳新县加大了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政策,包括财政补助、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并且积极引进了各类投资,加大了对新型工业化的资金投入。
4.阳新县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加,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为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1.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
阳新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升级。
2.人才短缺和创新能力不足。
新型工业化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而阳新县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环境治理。
4.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
新型工业化需要不同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而阳新县的产业协同发展还亟待加强。
三、未来发展趋势1.加大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
阳新县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域工业的特点、作用、进展趋势、进展战略创新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进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进展好县域工业对促进县域经济进展,特不是对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展县域工业也是我国工业化的一条独特道路,县域工业的进展,既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迅猛进展,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县域经济甚至国民经济的进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新世纪,要使县域经济健康快速进展,必须大力进展县域工业经济,只有县域工业经济进展了,才能使县域经济在真正的意义上得到进展。
进展县域工业经济,必须结合目前的实际,要有新思维,要进行新的战略创新。
一、县域工业进展的特点我国县域工业的进展从其过程来看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县域工业自其诞生起,就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即使在打算经济时代,由于县域工业几乎专门难从国家打算的大盘子里分到一勺羹,逼迫着县域工业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哪个领域有市场,县域工业就进入哪一个领域,生产要素从市场中来,产品出来后再到市场上同意检验,在那个过程中不断地适应市场,开拓市场。
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几万、几十万的县域工业企业新冒出来,同时每年也有几万、十几万的县域工业企业破产关门。
通过市场经济的反复洗礼,县域工业得以快速进展。
.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县域工业进展之因此迅速,其中一个特不重要的内生因素便是县域工业企业具有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
在市场竞争中,县域工业企业从经营决策、进展战略、营销方式、用人制度到内部分配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约束机制和积存机制。
同时,国家在宏观政策取向上对县域工业的进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尤其是一系列实际的激励措施,为县域工业的进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而县域工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法则,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灵活高效的决策机制,同时必须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县域工业企业中,企业的决策自主权也是受到充分爱护的,尤其是分配激励制度,使企业职员的收入与企业的绩效紧密挂钩,使职员的劳动能得到尊重,制造力能得到尊重,这无疑为企业进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进展迅速。
从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年间,我国县域工业进展迅速,其产值年递增率达.%。
尤其是横向与国有企业的比较更能够看出县城工业的进展势头,国有企业从年产值亿元到万亿元用了年时刻,而县域工业实现同样的跨越仅仅用了年时刻。
自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县域工业更是以异乎平常的进展速度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县域工业进展的作用县域工业的进展对国民经济的进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要全面实现小康,必须高度重视县域工业的进展,积极推进县域工业的进展。
综合来讲,县域工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县域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促进县域经济进展的要紧力量。
首先,县域经济在其进展过程中,逐步成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如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净增量的.%,税收净增量的.%,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的净增量的.%,均来自县域工业。
其次,县域工业占县域经济净增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县域工业的利润用于农村各项事业的数值也是年年递增的,这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进展。
.县域工业与都市大工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离的壁垒政策,导致在单纯依靠都市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窄。
随着时代的进展,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都市化的产业活动扩散到郊区和农村,从而拉动县域工业的进展,打破了城乡在生产领域各自孤军奋战的封闭式怪圈,并进而形成了城乡合力、相得益彰的新格局。
都市大工业为进展自己,走出城门,到农村去查找自己的市场,支持并兴办县域工业,逐步走上了农村工业化辅助都市工业化的城乡一体化稳定协调进展的道路。
都市大工业的拉动,使县域工业在技术上得到提高,设备上得到更新,产品上得以升级,生产水平也由低级走向高级。
县域工业为都市大工业解决了劳动力、场地、资金不足等困难,提高了工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
.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遇到一个最大的难题是,所需投资远远不足。
在国家财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县域工业担当起了反哺农业,缓解谷贱伤农矛盾的重担。
据资料显示,年至年的年中,全国县域工业及其它乡镇企业直接用于补农建农资金达亿,相当于国家同期对农业投入的.%,县域工业已成为农业投入的主体。
县域工业的进展,与农业增长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效应。
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组等单位调查,县域工业越发达的地点,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速度越快,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生产越进展。
县域工业成为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推动力量。
.县域工业化推动农村都市化进程。
“现代的历史是乡村都市化的历史”,世界历史进展验证了如此一句话,农村都市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底子又薄,都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因此,我国的都市化道路不可能走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大都市的道路,而只能走农村就地转移,农村都市化的道路。
县域工业一般集中在农村小集镇,它的崛起,推动了以县域工业为主干的农村城镇化建设。
我国目前有大量农村建制镇,差不多上差不多上依托县域工业产业的进展而逐步形成的,其中许多已初具现代化都市的雏形。
这些新型的农村都市和城镇,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为繁荣经济、稳定社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并制造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转化模式和都市化进展道路。
.县域工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不、城乡差不的要紧途径。
我国长期实行的都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经济结构,差不多上堵死了缩小工农差不、城乡差不的途径。
建国多年后,我国的城乡差不不仅没有缩小,反而逐步扩大。
县城工业的进展,为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由穷变富,开发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县域工业进展的进展趋势一外向化趋势市场的作用与经济的联系是没有国界限制的客观存在。
世界经济进展到今天,已日益呈现全球化趋势。
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加快县域工业市场国际化进程,是持续进展县域经济的必定道路。
放眼世界,县域工业正面临全球中小企业跨国合作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正在接着把劳动密集型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进展中国家转移,它为县域工业与世界中小企业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来年,各地区县域工业企业抓住机遇,双向开拓:一方面“请进来”,吸引外商到中国来投资兴业;另一方面“走出去”,积极组建“海外兵团”,大胆探究跨国经营,走国际市场的新路子,建立和拓展县域工业产品转换升级的渠道。
由于外贸体制的改革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面增大,外商向县域工业投资的热情日益高涨,与外商合资合作企业迅猛增加。
东部沿海各省市都把进展外向型经济作为实现县域工业飞跃的突破口来抓。
中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进展也专门快。
同时,通过批准,县域工业企业在国外办厂的也越来越多。
这为县域工业积极利用国外生产要素,增加出口创汇开发了又一条新渠道。
二特色化趋势我国幅员宽阔,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之间以及三个地区的不同地域之间,由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人口情况、经济基础、各种条件差异专门大,各地区在进展县域工业的战略和战术上都不能一个模式,搞一力切,那样,只会造成县域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严峻趋同化,增加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白费和损失,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县域工业持续进展尤为不利。
其于上述认识,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在确立自己县域工业进展的战略重点时,坚持从不同地域、地区的不同资源、人员、位置、基础、功能等实际动身,区不情况,因地制宜,分区定位,分类指导,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各有特色的县域工业良性进展的路子。
东部地区如上海市,市委市政府将全市各区县布局分成四个层次:市中心个区和其余个区组成上海的第一环和第二环,近郊区和远郊区构成上海特大都市的第三环和第四环。
市领导依照上海郊区第三环和第四环的不同区位特点,明确了各自不同特色的县域工业的进展目标。
要求作为市中心与郊县连接点的近郊区,积极发挥两个扇面的辐射作用,重点进展县域高科技工业,逐步向一流水平的上海工业卫星城和中心城的延伸方向进展。
远郊的县是上海中心都市向外延伸拓展的扇形黄金辐射带,要依托沿海杭州湾、沿江黄浦江、沿边江苏、浙江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进展各具特色的县域工业。
中部地区如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在对省情和县域工业进展现状深入分析后,提出了江西县域工业进展的“山海战略”。
即对全省县域工业进展实行“两手抓”,一手抓“山”,一手抓“海”。
“山”确实是抓重点县、乡、村和骨干企业、“三资”企业,上科技、上规模、上水平,造成县域工业群山林立之势;“海”确实是放手进展户办、联户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提倡变厅堂为作坊,形成县域工业进展的汪洋大海。
“山海战略”为整个江西县域工业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西部地区如甘肃省,省委省政府为了有效实现全省工作重心向县域工业的转移,立足省情,提出了进展县域工业的“双带整推战略”,即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整体推动县域工业的进展。
这一战略的实施,对甘肃县域经济的进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聚拢化趋势县域工业的进展相对集中,有利于节约建设资金,节约耕地,降低工业成本,也有利于加快农村都市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农村都市化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展的必由之路。
农村都市化的关键是县域工业布局的聚拢化。
基于这种认识,全国各地近年来力图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功能互补、配套进展原则,以县域工业布局聚拢化为主导,逐步改变县域工业布局散而乱的不经济状况,切实抓好县域工业小区的综合开发建设,在综合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连片大规模进展县域工业,不断提高县域工业的聚拢效益和全社会的宏观效益。
如江苏省的苏州市从实际动身,相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快县域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使县域乡镇工业布局聚拢化优势日趋明显。
全市个乡镇都已认真规划自己的工业小区,有个乡镇工业小区实施了开发,有近个乡镇工业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