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六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原文及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16-20助读译文
16. 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面前,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没有曾不与书在一起的。
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经进屋的又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啊,这象鸟窝。
”17. 董遇谈“三余”勤读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
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
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
”常言道:“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
”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
”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会有(不出工,可以读书)。
”18. 智永与“退笔冢”永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
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
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
人谓为“铁门限”。
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坟)”。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后来有十瓮(缸)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百斤(那么重)。
《文言文助读》第1-16篇
1.邴原泣学邴原少孤.()。
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苟欲学,不须资也。
”于是遂就书。
苟欲学,不须资也。
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葛洪卖薪买纸葛洪,丹阳人,贫无僮仆,篱落不修.(),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
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
负笈徒步,借书抄写5.任末削荆为笔任末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6.欧阳修发奋苦学先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文言文助读
149一举而三役济祥符年间,皇宫中失火,(烧毁了很多宫室)。
当时,丁晋公负责经管营修被烧毁的宫室,他担心修复被烧毁的宫室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土。
他就命令工人挖掘四通八达的大道来取土,没有几天,那些四通八达的大道都成为深沟。
于是他就又命令挖开汴河的大堤,让汴河的水灌入深沟中,然后让各地运竹木的排筏以及用船运输的各种建筑材料,都从深沟中运到宫门前。
宫室修复以后,他再让人将废弃的砖瓦杂土填充到深沟中,将深沟恢复成四通八达的大道。
他的这项措施一举解决了取土、运料和处理垃圾三件事,总计节省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
150曹玮诱敌曹玮驻守边镇防御外寇,有一次和敌人交战,刚刚取得初步胜利,探子回报说敌人已经走远,于是曹玮就命令部下驱赶牛羊辎重等战利品班师,为此整个队伍秩序大乱,不成阵营。
看到这个情形,有部属深感忧虑,对曹玮说:“战场上牛羊能派上什么用场呢,不如放弃这些东西,赶紧整饬部队纪律回营去吧。
”曹玮不予理睬。
西蕃族士兵本来已经撤退到几十里外,听说曹玮因为贪图战利品而导致师容不整,连忙回师进行偷袭。
曹玮的部队行军缓慢,沿途见到一处有利的地形,干脆停下来准备回头反击西蕃进攻。
西蕃兵快到的时候,曹玮竟然大违常理地派人迎上去告诉他们说:“你们行军这么长的时间,一定人困马疲,我不想乘人之危,你们不如先休息一下,我可以稍候片刻再与你们决一死战。
”西蕃士兵正为疲困忧虑,听此一说,无不面露喜色,主将令队伍排好阵形,就地休整。
过了好一会儿,曹玮才派人通告:“如果你们休息好了,就放马过来吧。
”于是,对阵双方都鸣金击鼓开始了杀伐,一个回合下来,把西蕃兵打得落花流水,曹玮这时才命令手下将士放弃牛羊战利品回师,他沉着地对手下人解释道:“我知道西蕃兵疲惫不堪,于是故意装出贪图小利的样子引诱他们。
等他们果然上当又追回来时,差不多又要行军近百里路。
这个时候,如果让他们鼓足余勇即刻交战,胜负之数犹未可知;可是他们是刚刚经过长途跋涉的人,这时候如果稍稍休息一下,就会下肢麻痹,无法站稳,人的精气神也会比较低迷,我就是用这个办法取胜的。
高中文言文助读1-224
105 何易于挽纤何易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和通过什么途径做官的。
他担任益昌县令。
益昌离州有四十里远,刺史崔朴曾经在春天带着宾客乘船路过益昌附近,找百姓来挽纤拉船。
何易于亲自挽纤拉船。
崔朴惊讶地问情况,何易于说:“现在正是春天,百姓都在耕种养蚕,惟独我没事做,可以担负那劳役。
”崔朴惭愧,和宾客们急忙骑马离开了。
106 李离过听自刑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
他听了下级官吏错误的汇报而判人死罪,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了死罪。
文公说:“官职有贵贱之分,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的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
”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高位让给下级官吏;我领取的俸禄很多,也不曾把利益分给下属。
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转嫁下级官吏,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
”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
文公说:“你如果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狱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
您因为臣能审察不明显的案件和判决疑难的案件,所以让我做狱官,现在我听取了下级官吏错误的汇报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
”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伏剑自刎而死。
107 龚遂治渤海郡汉宣帝刘询即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渤海及其邻郡年成不好,盗贼纷纷出现,当地郡守无法捉拿制服。
皇上想选拔善于治理的人,丞相、御史推荐龚遂可以胜任,皇上任命他做渤海郡太守。
当时龚遂已经70多岁了,被召见时,身材矮小,宣帝远远望见,觉得跟传闻中的龚遂不相合,心里轻视他。
宣帝对他说:“渤海郡法纪废弛,社会动乱,我很担忧。
先生想用什么办法平息那里的盗贼,使我称心满意呢?”龚遂回答说:“渤海郡靠近海滨,距京城很远,没有受到陛下圣明的教化,那里的百姓被饥寒所困,而官吏们不体恤,所以使陛下的百姓在渤海郡偷盗玩弄您的兵器罢了。
您现在是想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听了龚遂的应对,很高兴,就回答说:“选用贤良的人,本来就是想要安抚百姓。
高中文言文助读下篇翻译全
1.萧颖士傲物自侮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
自恃才华,傲慢无比,自以为没人能比得上他。
经常携着一壶酒到野外去喝。
有一次,在一家旅社休息,自己喝酒吟诗。
正赶上暴雨狂风。
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到这里避雨。
萧颖士见老人闲散平常的样子,口出不逊,凌侮对方。
很快风雨停了,云去天晴。
很快来了车马,老人上了马,侍卫们前拥后护着走了。
萧颖士急忙打听,有人告诉他这是吏部王尚书。
?过去萧颖士去求见了好几次,没有接见,此时很惊愕。
第二天写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
王尚书让人把萧颖士领到厢房的廊下,坐下来责备他,并说:“遗憾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我一定要狠狠地教训你。
”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自恃才名,所以才傲慢到这个样子,中个进士就到顶了吧。
”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陆贾说汉高祖陆贾说是不是在(皇上)面前演说称赞《诗》、《书》。
汉高祖刘邦骂他说:“你老子在马上得到天下,哪儿用得着(攻读)《诗》、《书》?”陆贾说:“在马上得到天下,难道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取天下而后用仁义治理天下,文德武功一起使用,是维护长久的方法啊。
……假如秦国吞并天下之后施行仁义,效法古代的圣贤君王,陛下怎能获得天下呢?”高帝没有发怒反而面露惭愧。
于是对陆贾说:“请先生为我写出秦失去天下的原因和我得到天下的原因以及古代成功与失败的国家是怎么回事。
”于是,陆贾大略地记述国家存亡的原因,一共著作十二篇。
每上奏一篇,皇帝没有不称赞好的,在皇帝身边的人高喊万岁,称那本书为《新语》。
3. 郭进敬工徒郭进很有才华谋略,立过不少战功。
曾在邢州担任刺史,现在的邢州城就是郭进当时修建的。
邢州城城墙有六丈厚,至今完好坚固。
他制作的兵器、铠仗做工精细,连保藏都有法度规矩。
郭进在城北盖房子,住宅建好后,邀宴亲友举行落成典礼时,连土木工匠也在宴请之列,他在东廊设席招待工匠,在西廊设席让他的儿子们落座。
有人就对他说:“你自己孩子怎能与工匠们比邻相坐?”郭进就指着那些工匠说:“这些都是替我建房屋的人。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目录上编一、志向•学问1.范仲淹有志天下2.陈蕃愿扫除天下3.班超投笔从戎4.宗悫乘风破浪5.祖逖闻鸡起舞6.画家赵广不屈7.苏武牧羊北海上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项羽志大才疏10.孔门师徒各言志11.顾炎武手不释卷12.欧阳询揣摩古碑13.文徵明习字14.王冕僧寺夜读15孙权喻吕蒙读书16.陆游筑书巢18.智永与“退笔冢”19.匡衡凿壁借光20.张溥与“七录斋”21.晋平公炳烛而学22.高凤专心致志23.叶廷珪与《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25 任末好学勤记26.王充市肆博览27.欧阳修“三上”作文28.林通论学问29.欧阳修诲学30.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二、教育•修养31.李存审出镞教子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33.陶母责子退鲊34.诸葛亮“诫子书”35.陆游家训36.孟母三迁37.曾子杀猪明不欺38 子路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40.墨子怒责耕柱子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42.陈万年教子谄谀44.王荆公旁听文史45.大树将军冯异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47.曾参不受鲁君邑48.贤妻桓少君49.魏徵论自制50.吕蒙正不记人过51.石勒不计前嫌52.韩信袴下受辱53.世评华歆王朗54.周处改过自新55.齐宣王好谀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三、人才•品性57.萧何追韩信58.汉高祖论“三杰”59.东吴四英杰60.治本在得人61 齐桓公登门访士62.陆贽论人才63.物各有短长64.汉武帝下沼求贤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66.唐太宗论举贤67.何充直言不讳68.吕僧珍不仗势69.刘庭式娶盲女70.范式言而有信71.王坦直言惊益王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73.“殿上虎”刘安世74.娄师德与狄仁杰75.司马迁赞李广76.何岳得金不昧77.钱金玉舍生取义78.郑玄谦让无私79.李绩煮粥侍姊80.海瑞遗物81.腹黄享大义灭亲82.闵仲叔辞侯霸83.杨震论“四知”84.祁黄羊去私85.宋濂不隐真情86.裴倍姑父外廉内贪87 李林甫口蜜腹剑88.秦桧专横跋扈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四、治国•为政90.治国犹栽树91.陆贽论审察群情92.齐威王行赏罚93.治国不私故人94.孟子对膝文公95.晏子论“社鼠”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97.用心不倦98.魏徵论隋炀帝99.创业与守成100.子奇治县101.管仲答绮乌封人102.商鞅立木建信103.张释之执法104.子产不毁乡校105.何易于挽纤106.李离过听自刑107.龚遂治渤海郡108.陶侃二三事109.徐有功断狱秉公110.强项令董宣111.岳飞与岳家军112.宋襄公治军113.周厉王止谤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五、友情•识见114. 荀巨伯探病友115.管仲与鲍叔牙116.柳子厚风范117.黄仙裳鼎力相助118.季札挂剑119.包惊几笃于友谊120.伯牙与钟子期121.萧何远虑122.赵人养猫123.汉文帝誉周亚夫124.疏广论遗产125.杜太后遗嘱126.商鞅事魏127楚庄王伐陈128.伊犁凿井129.华佗治病130.曹绍夔捉“鬼”131.曲突徙薪132.治水必躬亲133 及之而后知134.蒲元识水135.白圭经商有道136.避风行船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六、文艺•智慧138.李泰伯指瑕139.王安石改诗140 王充论文与道141 一铀鼠画142.农评《斗牛图》143.指头画144.林之栋画兰145.逸马杀犬于道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47.蒲松龄博采148 王勃拟腹稿149.一举而三役济150.曹玮诱敌151.李广智退匈奴军152.贾诩论战153.张良计封雍齿154.刘邦急中生智155.诸葛亮空城计156 秦使者巧对157.曹冲智救库吏158.曹操许下屯田159.拷打羊皮定案160.孔融捷辩161.牧竖逮狼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下编七、成语•典故162.多多益善163.歧路亡羊164.指鹿为马165.奇货可居166.望洋兴叹167 庸人自扰168.一字千金169.入木三分170.强弩之末171.呕心沥血172.孤注一掷173.乐不思蜀174.丧家狗175.逐客令176东道主177.江东父老178.人鉴179.问津180.泰山181.苛政猛于虎183.只许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八、寓言神话184.武平之猿185.饿死狙公186.蝜蝂之死187.哀溺188.中山窃糟189.南歧之见190.若石遇害191.吴王射狙192.鲁侯养鸟193.晋人有好利者194.盲人摸象195.治驼196.慕名失实197.叶公好龙198.泽人网雁199卫人教女200.不龟手之药201.共工怒触不周山202.女娲补天203.刑天争神204.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九、传闻•趣谈205宋定伯捉鬼206.鬼避姜三莽207黎丘丈人208.义猴209.螳螂攫蛇210.王昭君出塞211.张丞相“草”书212.和氏璧213.歌女韩娥214.杨生之狗215.顾况戏白居易216.李白之死217何梅谷化妻218汉世老人219.空桑生李220.秦士好占221.撞车222中贵人讲书223.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自习方法十、文言文自测题224.李自成入京前夕225.富翁227.郭子仪轶事228.自有史官书之229.黠鼠230.识弓与治国231.师旷撞晋平公232.商鞅治秦233.桥玄论曹操234.子贡论孔子235孟子对齐宣王236.小儿不畏虎237.蹇材望其人238.学问之道239.陆贾说汉高祖240.田不满怒斥骷髅241.孟子对梁惠王242.渑池道中243.六国与秦244.坚忍不拔245伶人智谏246.南方多没人247.曹竹虚言248.魏徵其人249.天仙配250芮伯献马附:参考答案扩展阅读短文篇名索引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古代文化常识索引前50篇原文与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
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高中文言文助读短文100篇(含翻译)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161-170
161.牧竖逮狼翻译:两个牧童入山到狼窝里,窝里有两只小狼。
(他们)谋划着分别抓一只。
(他们)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距离几十步远。
一会儿,老狼来了,它钻进狼窝,不见小狼,神情非常惊慌。
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脚和耳朵,故意让它号叫。
老狼听到叫声,仰头看,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又刨又抓。
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急促地号叫。
老狼听到声音四处张望,才看见,就.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棵树,象刚才那样奔跑嚎叫。
先前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转身奔向第一棵。
口中声音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几十趟,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衰弱;不久,(就)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很久都不动。
牧童下树一看,气息已经断绝了。
【注释】1.跑号如前状:状语后置。
象刚才那样奔跑嚎叫.162.多多益善翻译: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论及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
各有高低。
刘邦问:“像我,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帅十万人。
”刘邦说:“对你来说怎样?”韩信说:“我(统帅士兵)越多越好。
”刘邦笑道:“统帅士兵越多越好,为什么被我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统帅将领,这就是韩信被陛下控制的原因。
况且陛下是(人们)说的上天赐予(的能力),不是人力(能达到的)。
”【注释】1.不:通“否”。
2.几何:多少。
3.将:名做动。
4.所以:…的原因。
163.歧路亡羊翻译: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差他的亲属,又请杨子的童仆追赶羊。
杨子说:“哈哈,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追它的人这么多?邻居说:“有许多岔路。
”回来了。
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道:“丢了。
”杨子说:“怎么会丢了呢?”邻居回答道:“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
所以就回来了。
”164.指鹿为马翻译:赵高想作乱,恐怕群臣不听从,就先设下计谋试验。
他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说鹿是马。
”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说是马来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暗地里给那些认为是鹿的人用刑法惩处。
高中文言助读100篇
高中文言助读1~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6、画家赵广不屈赵广,合肥人。
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
文言文助读
高中文言助读100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
叔父炳高尚不仕。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
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
”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
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高三语文晨读资料之十六
晨读资料之十六一、文言文翻译(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4分)(2)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5分译文:(1)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遇石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
评分建议:“或”、“辄”、“相”,语句通顺,各1分。
(2)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
评分建议:“非”、“遂”、“栖遁”、状语后置句,语句通顺,各1分。
二、文言实词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更:改变,更加、经过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对自己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三、古代文化史常识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
《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
”“建亥”即农历十月。
【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序数纪日法】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
”【干支纪日法】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 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高中文言文助读11到58译文
11、鲁宗道为人刚直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
作谕德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曾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鲁宗道)入宫,使者到了门,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
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
”使者说:“那么你会获罪的。
”(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
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啊!”真宗果真问了,使者就把鲁宗道所说的详细地告诉了皇上。
皇帝问了鲁宗道,他(“他”指鲁宗道)(向皇上)谢罪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就到酒店去喝酒。
”皇帝认为鲁宗道忠诚与诚实,可以重用。
12、李勉埋金有书生游学住在宋州。
当时李勉年少穷困,和一个书生住在同一个店里。
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
书生临死告诉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命啊。
”于是从口袋里把两百两金子送给李勉,说:“你为我处理后事,余下的钱送给你了。
”李勉答应他为他办后事,剩下的金子秘密放在墓里。
几年以后,李勉做了开封县尉。
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打听书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主持的丧事,专门到开封面见他,问金子的下落。
李勉向上级请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
13、武训兴义学武训,山东堂邑人,乞丐。
他本来没有名字,人们根据他在家中的排行称他为武七。
武训自幼丧父,家里贫穷,随母亲在街市上乞讨为生,讨到钱就一定买美味的食物给母亲。
母亲去世后,他也渐渐长大,边乞讨边给人家做些零工。
他遗憾自己不识字,发誓要攒钱兴办免费的学校。
把行乞所得的钱存在富豪家,放贷收利息。
积攒三十年后,拿钱买下二百三十多亩地,仍出去行乞。
衣服破旧,仅遮到小腿,白天出去行讨,晚上织布。
有人劝他娶妻子他拒绝了。
又过了几年,在柳林庄设立了免费私塾,建这学校花了他四千多缗钱,还将自己积攒下的田地全部捐助给私塾。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全)161-200_0心轮0_新浪博客
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
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
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
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
的蹄子,扭它的耳朵,让小狼叫得更惨。大狼停下来,四处一望,又发现了“目
标”,于是舍了这里奔向那里,不停的又跳又叫,和先前的形状一模一样。
这时候,先前那树上的小狼又被树上的牧童扭得直叫,大狼又转身子跑回来,嘴
里不停地嚎叫,四只蹄子不停地奔跑。在往返跑了几十趟之后,大狼的来回奔跑
速度逐渐慢下来,嚎叫的声音也逐渐微弱了。又过了一会儿,终于体力不支倒在
168.一字千金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
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
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
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
宾客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列入被驱逐的名单之中,李斯于是上书劝谏秦王:
……秦王就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
的官位升到廷尉。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推尊秦王政为皇帝。任
用李斯做丞相。
176东道主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烛之武去见秦穆公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翻译(全)161-200_0心轮0_新浪博客博客首页 排行榜 点播单(0) 博友庆祝国庆:我们家的60年 注册 帮助 博文综合
文言助读11-20(答案)
(十一)顾炎武手不释卷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1.解释下列词语询其曲折询()则即坊肆发书而熟复之发()即呼老兵退卒即()2.下列对“无足留意”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没有足够的重视B.没有足迹留下所表明的意思C.没有足以留下注意D.没有值得留心注意3.翻译句子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自随。
4. 上文中描写的第一件着重表现了顾炎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学精神;第二件着重表现了顾炎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治学精神。
答案:1、询问;打开;就。
2、D。
3、凡是顾炎武外出游历,(都要)用许多马和骡子载书随行。
4、尊重事实;勤奋好学,一丝不苟。
(十二)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马宗霍《书林纪事》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尝:()书:()驻:()良久:()复:()伫立:()及:()布:()因:()宿:()方:()2.欧阳询观古碑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 写 / 停留 / 很久/ 又 / 长时间的站立/ 等到/ 铺开/ 于是/ 过夜/ 才。
2.博采众长,才能自成一体。
或要想擅长什么,必须要精深下去,必须要专心致志,刻苦磨练。
(十三)文征明习字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出自《书林记事》)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遂:()苟且:()少:()当意:()2.解释下列“以”的用法日以十本为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好事者船以入()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皆以美于徐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3.解释下列句中“益”的意思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澭水暴益。
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_50)
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及原文(1_50)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100篇原文+译文)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100篇原文+译文)一、志向?学问1.范仲淹有志天下2.陈蕃愿扫除天下3.班超投笔从戎4.宗悫乘风破浪5.祖逖闻鸡起舞6.画家赵广不屈7.苏武牧羊北海上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9.项羽志大才疏10.孔门师徒各言志11.顾炎武手不释卷12.欧阳询揣摩古碑13.文徵明习字14.王冕僧寺夜读15孙权喻吕蒙读书16.陆游筑书巢18.智永与“退笔冢”19.匡衡凿壁借光20.张溥与“七录斋”21.晋平公炳烛而学22.高凤专心致志23.叶廷珪与《海录》24.为人大须学问25 任末好学勤记26.王充市肆博览27.欧阳修“三上”作文28.林逋论学问29.欧阳修诲学30.王安石伤方仲永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二、教育?修养31.李存审出镞教子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33.陶母责子退鲊34.诸葛亮“诫子书”35.陆游家训36.孟母三迁37.曾子杀猪明不欺38 子路受教39.孔子因材施教40.墨子怒责耕柱子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42.陈万年教子谄谀43.钱大昕默坐观弈44.王荆公旁听文史45.大树将军冯异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47.曾参不受鲁君邑48.贤妻桓少君49.魏徵论自制50.吕蒙正不记人过51.石勒不计前嫌52.韩信袴下受辱53.世评华歆王朗54.周处改过自新55.齐宣王好谀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三、人才?品性57.萧何追韩信58.汉高祖论“三杰”59.东吴四英杰60.治本在得人61 齐桓公登门访士62.陆贽论人才63.物各有短长64.汉武帝下沼求贤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66.唐太宗论举贤67.何充直言不讳68.吕僧珍不仗势69.刘庭式娶盲女70.范式言而有信71.王坦直言惊益王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73.“殿上虎”刘安世74.娄师德与狄仁杰75.司马迁赞李广76.何岳得金不昧77.钱金玉舍生取义78.郑玄谦让无私79.李绩煮粥侍姊80.海瑞遗物81.腹黄享大义灭亲82.闵仲叔辞侯霸83.杨震论“四知”84.祁黄羊去私85.宋濂不隐真情86.裴倍姑父外廉内贪87 李林甫口蜜腹剑88.秦桧专横跋扈文言文阅读知识(三)——词性活用四、治国?为政89.治国必先富民90.治国犹栽树91.陆贽论审察群情92.齐威王行赏罚93.治国不私故人94.孟子对膝文公95.晏子论“社鼠”96.唐太宗“五事”治天下97.用心不倦98.魏徵论隋炀帝99.创业与守成100.子奇治县101.管仲答绮乌封人102.商鞅立木建信103.张释之执法104.子产不毁乡校105.何易于挽纤106.李离过听自刑107.龚遂治渤海郡108.陶侃二三事109.徐有功断狱秉公110.强项令董宣111.岳飞与岳家军112.宋襄公治军113.周厉王止谤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五、友情?识见114. 荀巨伯探病友115.管仲与鲍叔牙116.柳子厚风范117.黄仙裳鼎力相助118.季札挂剑119.包惊几笃于友谊120.伯牙与钟子期121.萧何远虑122.赵人养猫123.汉文帝誉周亚夫124.疏广论遗产125.杜太后遗嘱126.商鞅事魏127楚庄王伐陈128.伊犁凿井129.华佗治病130.曹绍夔捉“鬼”131.曲突徙薪132.治水必躬亲133 及之而后知134.蒲元识水135.白圭经商有道136.避风行船137.裴旻射虎文言文阅读知识(五)——常见句式六、文艺?智慧138.李泰伯指瑕139.王安石改诗140 王充论文与道141 一铀鼠画142.农评《斗牛图》143.指头画144.林之栋画兰145.逸马杀犬于道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47.蒲松龄博采148 王勃拟腹稿149.一举而三役济150.曹玮诱敌151.李广智退匈奴军152.贾诩论战153.张良计封雍齿154.刘邦急中生智155.诸葛亮空城计156 秦使者巧对157.曹冲智救库吏158.曹操许下屯田159.拷打羊皮定案160.孔融捷辩161.牧竖逮狼文言文阅读知识(六)——复音虚词与固定句式下编七、成语?典故162.多多益善163.歧路亡羊164.指鹿为马165.奇货可居166.望洋兴叹167 庸人自扰168.一字千金169.入木三分170.强弩之末171.呕心沥血172.孤注一掷173.乐不思蜀174.丧家狗175.逐客令176东道主177.江东父老178.人鉴179.问津180.泰山181.苛政猛于虎182.刺股183.只许州官放火文言文阅读知识(七)——句子成分的省略八、寓言神话184.武平之猿185.饿死狙公186.蝜蝂之死187.哀溺188.中山窃糟189.南歧之见190.若石遇害191.吴王射狙192.鲁侯养鸟193.晋人有好利者194.盲人摸象195.治驼196.慕名失实197.叶公好龙198.泽人网雁199卫人教女200.不龟手之药201.共工怒触不周山202.女娲补天203.刑天争神204.精卫填海文言文阅读知识(八)——文言文的翻译九、传闻?趣谈205宋定伯捉鬼206.鬼避姜三莽207黎丘丈人208.义猴209.螳螂攫蛇210.王昭君出塞211.张丞相“草”书212.和氏璧213.歌女韩娥214.杨生之狗215.顾况戏白居易216.李白之死217何梅谷化妻218汉世老人219.空桑生李220.秦士好占221.撞车222中贵人讲书223.圣琵琶传闻文言文阅读知识(九)——文言文自习方法十、文言文自测题224.李自成入京前夕225.富翁226.直道可行227.郭子仪轶事228.自有史官书之229.黠鼠230.识弓与治国231.师旷撞晋平公232.商鞅治秦233.桥玄论曹操234.子贡论孔子235孟子对齐宣王236.小儿不畏虎237.蹇材望其人238.学问之道239.陆贾说汉高祖240.田不满怒斥骷髅241.孟子对梁惠王242.渑池道中243.六国与秦244.坚忍不拔245伶人智谏246.南方多没人247.曹竹虚言248.魏徵其人249.天仙配250芮伯献马附:参考答案扩展阅读短文篇名索引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古代文化常识索引前50篇原文与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高中语文文言助读之十六
[启发与借鉴]
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
[思考与练习]
1.成语“响遏行云”中的“遏”读,解释为,这成语的意思是。
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
[思考与练习]
1.钱大昕看下围棋的教训是
2.解释:①失算;②对局;③益苦;④终日。
188.晏子谏齐景公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文言知识]
君。“君”指“君主”,又指“对人的尊称”。上文“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中的“君”,指“国君”,意为国君不该把百姓的悲痛作为欢乐。又,“君不胜欲”中的“君”,指“您”或“您国君”。至于用在对人的尊称,那在文言中常见,如“愿君早愈”,意为希望您早日痊愈;“日暮,君可留宿”,意为天晚了,您可以留下住宿。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方;②索;③覆。
2.翻译:是方啮也,何为遽死耶?
3.老鼠用什么方法脱逃?
186.绿衣使者
唐明皇时,长安杨崇义妻刘氏与邻人李氏私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欲杀崇义。崇义喜鹦鹉,常自喂之。一日崇义醉归,刘氏与李谋而杀之,埋枯井中,僮仆皆不知,惟鹦鹉见之。刘氏故(故意)令僮仆觅夫,并告官。官日夜捕贼不得,诣家(到杨家)索寻,架上鹦鹉忽叫:“杀家主者,刘与李也。”官捕二人拷问,具招实情,遂置二人于法,并奏明皇。明皇称鹦鹉义(能主持正义),遂喂于宫中,封为“绿衣使者”。
秉(拿)烛者徐徐逼之(靠近雁),更举烛,雁奴惧啄,不复叫矣。搏者乃高举烛,持棒者齐入雁群,击杀之,所获甚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冻儿艾子有孙,年十许,顽劣不学,每杖而不悛(改)。
其子但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曰:“吾为若教子不善!”杖之益峻(严厉)。
其子无奈。
一日大雪,孙嬉雪于外。
艾子见之,去其衣,令跪雪中。
寒战之色可掬(本指两手捧,此指见得到)。
其子不敢复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儿有过,应受此罚,汝何受此罪?”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啼笑皆非。
[文言知识]许。
文言中的“许”,除了解释“同意”、“答应”外,多作约数“左右”、“光景”用。
上文“年十许”,意为年龄在十岁左右或十岁光景。
又,“潭中鱼百许”,意为水潭中的鱼有一百条左右;“死者十许人”,意为死掉的十来个人。
[启发与借鉴]溺爱只会把孩子越宠越坏。
[思考与练习]1.艾子的儿子为什么要脱下衣服跪在雪地里?用上文中原句回答2.解释:①是;②恒;③啼笑皆非182.华佗巧治病有一郡守(郡的长官)病,延华佗治。
佗视疾,以为其人盛怒则瘳(病愈)。
乃多受其酬而不加治。
无何(没多久)弃去,且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
郡守子知佗意,嘱使勿逐。
守不得佗,瞋恚(愤怒)至极,吐黑血数升,病遂愈。
[文言知识]延。
现代汉语中的“延”,指“延长”;而文言中的“延”,主要指“邀请”。
上文“延华佗治”,意为邀请华佗治病。
又,“延至家”,意为邀请到家里;“延四方之士”,意为邀请四面八方的人。
[文化常识]1.华陀生活在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
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外科尤为擅长,施针用药,简而有效。
他发明的“麻沸散”,可给患者麻醉后施行腹部手术。
他还创立“五禽戏”——一种强身的体育运动方法。
2.升。
上文说到“吐黑血数升”,“升”是什么东西呢?升是旧时的一种量器,也作容器用。
木制,方口,呈倒梯形状。
旧时量器的最小单位是“合”,1合约1两;10合为1升;10升为1斗;10斗为1斛。
那郡守吐黑血数升,看来是吐了好多瘀血。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以为;②酬2.翻译:嘱使勿逐183.雁奴雁宿于江湖之岸,动辄(动不动就)千百,大者(领头的)居中,令雁奴围而警。
南人有捕者,俟(等候)天色阴暗,或无月时,于瓦罐中藏烛,持棒者数人,屏气潜行。
将欲及之,则略举烛,便藏之。
雁奴惊叫,大者亦惊。
顷之,乃定。
捕者又举烛,雁奴又惊,如是者三四。
大者怒,啄雁奴。
秉(拿)烛者徐徐逼之(靠近雁),更举烛,雁奴惧啄,不复叫矣。
搏者乃高举烛,持棒者齐入雁群,击杀之,所获甚多。
[文言知识]及。
“及”指“到”、“达到”。
上文“将欲及之”,意为捕雁的人快要到那里时。
又,“及格”即达到规格;成语“望尘莫及”,本义为看着车后扬起的灰尘但已赶不上了,比喻达不到别人的水平;成语“懊悔莫及”,意为即使后悔也没法补救了。
[思考与练习]1.翻译:秉烛者徐徐逼之,更举烛。
2.捕雁者的成功在于;“大者”的错误在于184.胡岐兄妹胡岐兄妹,少孤。
母以织席为生,治家甚勤。
及兄妹长,母病不起。
兄妹相商:兄赴京营生,妹于家侍母。
兄去,妹昼日劳作田间,夜则陪侍母,甚孝。
邻有刘二者,欲图(打坏主意)胡妹。
妹斥之,遂怀恨于心。
刘投书胡岐而匿其姓名,状(说……情况)其妹诸(种种)不孝事。
兄疾返乡探视,值母卒,乃责其妹曰:“吾与汝二人,无母则无以(没办法)成人,尔何为不孝?”妹泣曰:“无有是事,冀兄询邻里。
”邻里皆曰:“汝妹至孝,举乡皆知,此必有人诬之。
”兄遂出书示众人,众人视之,乃刘二所书。
乡人共愤,执而鞭之。
[文言知识]书。
“书”既可作名词用,也可作动词用。
作名词用,可指“书籍”、“书本”、“信”,上文“投书吴岐”与“兄遂出书”中的“书”,指“书信”。
作动词用,指“写”、“书写”,上文“乃刘二所书”中的“书”,即指“写”。
[启发与借鉴]恶有恶报,刘二活该![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匿;②疾;③冀;④举。
2.翻译:值母卒。
185.黠鼠苏轼(宋朝著名文学家)夜读,有鼠方啮,击床而止之。
既而复作(发出声音)。
使童子烛之,有橐(皮箱)中空,中嘐嘐之声,出于橐中。
童子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也。
”发(打开)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童子惊曰:“是方啮也,何为遽(一下子)死耶?向(早先)为何声,岂有鬼耶?”覆而出之,鼠堕地疾走,虽有敏也,亦手足无措。
[文言知识]见。
“见”是个多义词,其中一个义项是作被动词用,相当于“被”。
上文“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也”中的“见”,即指“被”,意为被关闭住。
又,“见笑”指被人嗤笑;“见杀”即被杀。
[文化常识]床。
我国古代最早的床是指坐具,北方少数民族使用,后传入中原。
以后逐渐发展成坐卧两用的家具。
它与今天只用来睡觉的床不同。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方;②索;③覆。
2.翻译:是方啮也,何为遽死耶?3.老鼠用什么方法脱逃?186.绿衣使者唐明皇时,长安杨崇义妻刘氏与邻人李氏私通(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欲杀崇义。
崇义喜鹦鹉,常自喂之。
一日崇义醉归,刘氏与李谋而杀之,埋枯井中,僮仆皆不知,惟鹦鹉见之。
刘氏故(故意)令僮仆觅夫,并告官。
官日夜捕贼不得,诣家(到杨家)索寻,架上鹦鹉忽叫:“杀家主者,刘与李也。
”官捕二人拷问,具招实情,遂置二人于法,并奏明皇。
明皇称鹦鹉义(能主持正义),遂喂于宫中,封为“绿衣使者”。
[文言知识]具。
文言中的“具”,作“都”、“全部”或“一一地”、“详细地”解释。
上文“具招实情”,意为全部招供出真实情况。
又,“十人具杀”,意为十个人全部被杀;“具不答”,意为都不回答。
[文化常识]唐朝的长安,一般人都认为就是现在陕西的西安,这种说法当然也可以。
但若认真考察,长安不等于西安。
现在的西安市要比唐朝的长安大得多。
又,今天的南京市古代叫“金陵”或“石头城”等,但古代的金陵远比今天的南京市小。
[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现代的邮递员也叫“绿衣使者”?2.解释:①惟;②令;③觅;④奏。
187.观弈予观弈(下围棋)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嘲笑)其失算,辄欲易置之(想叫他改变投子的位置),以为不及己也。
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很)易之(轻视他)。
甫(刚)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占了优势);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予赧(因羞愧而脸红)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己。
[文言知识]予及其他。
在文言中表示第一人称的有“予”、“吾”、“余”、“我”等。
“朕”也是第一人称,但从秦始皇起,只有皇帝可以用,其他人是没资格用的。
[启发与借鉴]有句谚语叫“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连连跌”,意思是旁观者说风凉话是极容易的,真要自己动手就难了。
钱大昕观弈的教训是:为人要谦虚。
[思考与练习]1.钱大昕看下围棋的教训是2.解释:①失算;②对局;③益苦;④终日。
188.晏子谏齐景公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
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
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
”景公乃止。
[文言知识]君。
“君”指“君主”,又指“对人的尊称”。
上文“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中的“君”,指“国君”,意为国君不该把百姓的悲痛作为欢乐。
又,“君不胜欲”中的“君”,指“您”或“您国君”。
至于用在对人的尊称,那在文言中常见,如“愿君早愈”,意为希望您早日痊愈;“日暮,君可留宿”,意为天晚了,您可以留下住宿。
[文化常识]“钟”及其他。
“钟”是古代的打击乐器,有大有小。
所谓“编钟”,是把大小不等的钟编排在一起,演奏时可发出不同的乐声。
打击乐器除了钟外,还有磬、鼓等,其他还有管乐器与弦乐器。
古人很讲究音乐,尤其是宫中,所以齐景公要筑台,在台上置钟。
[思考与练习]1.本文中五个“为”,分别写出它们的解释:①;②;③;④;⑤。
2.翻译:是重敛于民也。
189.何易于挽纤何易于,不详何所人,及何以进(做官),为益昌令。
县治距州四十里,刺史崔朴常乘春与宾属(部下)泛舟出(路过)益昌旁,索民挽纤(拉纤)。
易于身引舟。
朴惊问状。
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文言知识]与。
“与”在文言中作“和”、“跟”、“给”用,这是容易理解的。
上文“与宾属泛舟出益昌旁”及“与宾疾驱去”中两个“与”,均作动词用,指“带领”,意为崔朴带领宾属路过益昌及带领宾客骑马赶快离去。
[文化常识]“县治”与“州治”。
“治”有一个义项指地方行政长官办公的所在地。
“县治”即县令办公的地方,“州治”即州的长官办公的地方。
唐朝实行州、县制,即在中央下全国分若干州,州的长官叫刺史,县的长官叫令。
州治犹今天的省会,县治犹今天的县城。
[思考与练习]1.崔朴和何易于同样是官,但他们对百姓的态度完全不同,崔朴是,而何易于是。
2.翻译: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
190.李白嗜酒李白嗜酒,于长安日与饮徒醉于酒肆(店铺)。
唐玄宗度曲(谱写乐曲),欲造(填写)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
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拿)笔,顷之成十余章(篇),帝颇嘉之。
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土(当时最有权势的太监)脱靴,由是斥去(被排挤而离开京城)。
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
[文言知识]颇。
“颇”这个字的含义很特殊,它既相当于“很”,又相当于“稍微”,虽然都表示某种程度,但两者差距很大。
如“在当地颇有名”,既可理解为在当地很有名气,也可理解为在当地稍有名气,因此会产生歧义。
所以一定要从上下文来确定“颇”的含义。
上文“帝颇嘉之”中的“颇”,相当于“很”,因为从全文看,唐玄宗是极欣赏李白的。
[文化常识]高力士是唐玄宗时的大太监,权倾朝野,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有他一份“功劳”。
太监古已有之,因为他们接近皇帝,皇帝常言听计从。
有些小皇帝本来就是太监抚养长大的,更把太监当作最忠诚的人。
历史上有好些朝代是太监专政,他们横行不法,高力士也是其中之一。
清朝的大太监李莲英干了很多坏事,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饮徒;②亟;③顷之;④嘉。
2.翻译: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
191.响遏行云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勿止,饯于郊衢(郊外大路旁),抚节(打着节拍)悲歌(唱出雄壮的歌声),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飘动的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文言知识]穷。
“穷”在文言中主要作“处境困难”用,另外它还指“尽”。
成语有“无穷无尽”、“山穷水尽”。
上文“未穷青之技”中的“穷”,指“尽”,意为还没有全部掌握秦青的技巧。
[启发与借鉴]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是学习的大敌![思考与练习]1.成语“响遏行云”中的“遏”读,解释为,这成语的意思是。
2.翻译:薛谭乃谢求反。
192.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不该)食我也!天帝使我长(做首领)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