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常见的违法行为
特种设备(含附件)的检验周期及违法行为处罚清单

特种设备(含附件)的检验周期及违法行为处罚清单像据《特种核备妥必法》及相关规程整理2021/11/4[键入公司名称]maszhc特种设备(含附件)的检验周期及违法行为处罚清单目录一、特种设备定义 (4)二、纳入我国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有8种类型 (4)三、定期检验要求 (4)四、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检验(检定)周期一览表 (6)五、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及处罚依据一览表 (9)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及违法行为处罚清单一、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国家对特种设备实行目录管理。
二、纳入我国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有8种类型1、承压类设备3种,即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2、机电类的5种,即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
其中:(1)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2)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 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3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1]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起重机械分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门座式起重机、升降机、缆索式起重机、桅杆式起重机、机械式停车设备。
(3)客运索道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柔性绳索牵引箱体等运载工具运送人员的机电设备,包括客运架空索道、客运缆车、客运拖牵索道等。
(4)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者等于2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者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
特种设备安全法违法行为及处罚

20
75
擅自制造设计文件未经鉴定的特种设备
停止制造设计文件未经鉴定的设备
没收设备,5-50万元罚款
76
特种设备未经型式试验即投入制造
停止制造未经型式试验的设备
限期整改—3-30万元罚款
21
77
特种设备出厂时,未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随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按TSG的要求随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
限期整改-停止制造、销售,2-20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及时告知使用单位并向监管部门报告
人员
14
92
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造成事故的。
吊销从业资格
吊销从业资格
注:对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处罚(第89、90、91条)、对检验检测单位和人员的处罚(第93条)、对监管部门和人员处罚(第94条)等未列入表内。
生产经
营使用
单 位
13-2
86—1
未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作业人员
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检测、作业人员
限期整改-停止使用设备或停产停业整顿,1—5万元罚款.
14
86-2
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作业工作
使用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
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限期整改—5—20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生产许可证。
锅炉清洗过程未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
销售单位
27
82-1
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淘汰、报废的特种设备
停止经营
没收设备、违法所得,3—30万元罚款.
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特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和特殊使用性质的设备,如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
特种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际管理中,特种设备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1.管理体制不完善:特种设备管理牵涉多个部门和职能,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标准,导致管理难度大、效率低下。
2.监管力量不足:特种设备数量庞大,但监管部门力量有限,无法做到全面监管,容易出现漏洞。
3.监管手段滞后:特种设备管理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物联网等,但目前普遍存在技术应用滞后的问题。
4.违法违规行为严重: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未按规定进行设备检验、超载使用设备等,对设备安全构成威胁。
5.安全意识不够:一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设备安全重视不够,缺乏安全意识,忽视了设备使用和维护中的风险。
二、对策:1.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特种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加强不同部门的协作与合作,提高管理效率。
2.加强监管力量建设:增加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人员数量,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全面监管。
3.推进技术应用:加强特种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4.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的执法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违法者的惩罚感。
5.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管理习惯。
特种设备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确保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发展。
特种设备安全法违法行为及处罚

按规定设置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标记
39
未对XX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
对XX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
未对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校验
对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校验
40-1
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申报/接受检验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申报、接受检验
44
未按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
在未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前不得继续使用
48-1
未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依法履行报废义务,并办理使用登记证书注销手续
48-1
61-3
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特种设备(指硬件)
查封、扣押(小于30天)
48-2
61-4
使用、销售达到报废条件/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有许可的充装单位
生产经
营使用
单位
13-2
86-1
未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作业人员
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检测、作业人员
限期整改—停止使用设备或停产停业整顿,1-5万元罚款。
14
86-2
使用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检测、作业工作
使用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
设备安全管理、检测、作业工作
电梯维
保单位
45-1
88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电梯维护保养
停止进行电梯维护保养
1-10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45-2
未按本法及TSG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
电梯制
造单位
22
80
未按TSG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调试
特种设备违法使用查处制度

特种设备违法使用查处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和个人。
二、职责分工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违法使用的查处工作。
2. 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合法、安全使用。
三、违法行为界定1. 违法使用特种设备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 超过特种设备规定参数使用。
- 使用已经报废或者注销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
- 操作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
四、监督检查1.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使用单位应配合监督检查,提供必要的文件和资料。
五、违法查处1. 对于违法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警告、罚款、吊销使用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2. 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事故处理1. 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报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2.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事故调查,查明原因,依法处理。
七、举报奖励1. 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特种设备违法使用行为。
2. 对于查证属实的举报,应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新法律法规执行。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特种设备行政处罚种类与幅度

有证主体, 指取得许可 1、责令限期改正; 的安装、改 2、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万 造、维修的 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
第七十条
移交使用单位的有关技术资料 的范围,以安全技术规范的规 定为准。
特种设 备 生产 环节 (包括 设计、 制造、 安装、 改造、 维修)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 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 制造过程 的制造过程,未经国务院特种 的监督检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 验 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 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出厂 的,
特种设 备 生产 环节 (包括 设计、 制造、 安装、 改造、 维修)
安装、改 造、重大 维修过程 的监督检 验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 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 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 程,未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 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进行监督检验,交付使用的,
特种设 备 使用 环节
使用单位 包括企业、 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 个体工商户 和自然人
1、责令限期改正; 2、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 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 3、情节严重的,器4-6年,电梯1年。
以定期检验报告为准
(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 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 事故隐患 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 入使用的; 措施预案 (七)未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 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
1
特种设备行政处罚种类与幅度
关于本条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附件是指锅炉、压力 容器、压力管道等压力设备上 用于控制温度、压力、容量、 液位等技术参数的测量、控制 仪表或装置,通常指安全阀、 爆破片、液(水)位计、温度 计等及其数据采集处理装置。 2、安全保护装置是指电梯、 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游乐设 1、予以取缔,没收非法制造的产 施等机电产品上,用于控制位 品,已经实施安装、改造的,责令恢 置、速度、防止坠落的装置, 复原状或者责令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 通常指限速器、安全钳、缓冲 位重新安装、改造,处5万元以上20 器、制动器、限位装置、安全 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十七条 带(压杠)、吊具、门机及其 2、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 联锁装置等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 3、制造是指在固定的、封闭 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 的生产场所内,通过一些特定 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 的加工、测试、调试等工序, 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生产特种设备或其主要部件的 过程。特种设备的关键部件、 关键工序和整机安全性能检测 必须由制造企业负责完成。 4、安装是指在特种设备设置 场所,把特种设备零散部件组 装成完整产品的过程。 5、改造是指对更换在用特种 设备受损部件的活动。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常见违法行为

责令限期
故隐患,未及时告知电梯使用单位并向条二款处理
生产单位 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报告的。
不再具备生产条件、生产许可证已经过违反十八条第一项,按
10 期或者超出许可范围生产的
八十一条一款处理
责令限期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生产,处五万元以上五十
改正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生产许可证
35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 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
违反四十五条第二款、 第三款,按八十八条第
电梯维 保单位
责令停止 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 违法行为 收违法所得
维护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 违反三十六条,按八十
备专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28
录制度
十五条一款第一项处理
责令改正
移动式压
29 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移动式 违反四十九条二款,按八 力容器、 责令改正
压力容器和气瓶进行充装
十五条一款第二项处理 气瓶充装
单位
30
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 违反四十九条一款,按八
或者气瓶充装活动
十五条二款处理
予以取缔
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吊销充装许可证
七条第一项处理
电梯、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
客运索
37
用前,未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违反四十三条第一款, 道、大 未对安全附件和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 按八十七条二项处理 型游乐
责令限期 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或者停
查确认
改正 设施的
产停业整顿,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参考(含答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参考(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____制度。
A. 责任制B. 管理制度C. 操作规程D. 维护保养制度答案:A2.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必须遵守____的规定。
A. 国务院B. 安全监察部门C. 生产厂家D. 有关法律、法规答案:D3. 特种设备____负责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A. 安全管理人员B. 操作人员C. 维护保养人员D. 使用单位答案:D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应当进行____。
A. 定期校验B. 定期维修C. 定期更换D. 定期检测答案:D5. 特种设备停用一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采取____等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启用。
A. 隔离B. 封存C. 保养D. 报废答案:B6.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____,并作出记录。
A. 定期校验B. 定期维修C. 定期更换D. 定期检测答案:A7.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____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特种设备安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特种设备作业。
A. 监护人B. 操作人员C. 管理人员D. 维护保养人员答案:B8.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用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____应当持证上岗。
A. 维修人员B. 操作人员C. 生产人员D. 销售人员答案:B9.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____。
A. 自行检查B. 专项检查C. 定期检测D. 安全评估答案:C1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____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 15 天B. 30 天C. 60 天D. 90 天答案:B11.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特种设备条例第83条自由裁量标准

附:十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经责令改正逾期未改的(一)法律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三条第(一)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一)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二)裁量标准1、【轻微】(1)违法情形自下达责令改正之日止,违法行为持续时间不足15天的(2)处罚标准处2000元罚款2、【一般】(1)违法情形自下达责令改正之日止,违法行为持续时间15天以上30天以下的(2)处罚标准处5000元罚款3、【较重】(1)违法情形自下达责令改正之日止,违法行为持续时间30天以上45天以下的(2)处罚标准处10000元罚款4、【严重】(1)违法情形自下达责令改正之日止,违法行为持续时间45天以上60天以下的(2)处罚标准处15000元罚款5、【特别严重】(1)违法情形自下达责令改正之日止,违法行为持续时间60天以上的(2)处罚标准处20000元罚款,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十八、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经责令改正逾期未改的(一)法律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八十三条第(二)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二)裁量标准1、【轻微】(1)违法情形缺少(或记录不全)第26条规定的安全技术档案2项以下的(2)处罚标准处2000元罚款2、【一般】(1)违法情形缺少(或记录不全)第26条规定的安全技术档案3项的(2)处罚标准处5000元罚款3、【较重】(1)违法情形缺少(或记录不全)第26条规定的安全技术档案4项的(2)处罚标准处10000元罚款4、【严重】(1)违法情形缺少(或记录不全)第26条规定的安全技术档案5项的(2)处罚标准处15000元罚款5、【特别严重】(1)违法情形未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的(2)处罚标准处20000元罚款,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特种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电梯、起重机、锅炉、压力容器等。
这些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而作为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旦违反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定义与职责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指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其职责涵盖了从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到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使用单位首先要确保所选用的特种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购置特种设备时,应审查制造单位的资质、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
设备安装、改造和维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按照规定进行监督检验。
在日常使用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类型1、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最常见的法律责任形式。
这包括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罚款等。
例如,如果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或者未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2、民事责任如果特种设备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使用单位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包括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等。
民事赔偿的数额通常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使用单位的过错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3、刑事责任在某些严重情况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如果使用单位明知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仍强行使用,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相关责任人可能会被以重大责任事故罪等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电梯特种设备常见违法行为及现场处置措施

2、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
3、整改单位逾期向特检院报检,完成检验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完成整改。
4、逾期未整改的进入执法程序。
特种设备检联系方式
4
合格标志、警示标记和安全注意事项未固定在电梯的显著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条第二款: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定期检验标志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河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保持电梯紧急报警装置与救援服务的联系通畅。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电梯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二)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和通话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
1、现场填写检查记录表。
《河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1、现场填写检查记录表。
2、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
3、同时进入执法程序。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联系电话:
特种设备稽查执法部门联系电话:
5
电梯内设置的报警装置是否可靠,畅通;呼层、楼层等显示信号系统功能是否有效;防夹装置是否可靠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使用特种设备未按照规定办理使用登记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有关特种设备,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特种设备安全法违法行为汇总清单

特种设备安全法违法行为汇总清单一、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未取得相应许可,擅自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的行为。
比如,某企业未获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却私自生产压力管道元件。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因为未经许可的生产单位可能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障体系,无法确保生产出的特种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二、生产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进行。
如果生产出的特种设备在材料、结构、性能等方面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就属于违法行为。
例如,某锅炉制造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不合格的钢材,导致锅炉的承压能力不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未经监督检验或者监督检验不合格擅自出厂或者交付使用特种设备在出厂或者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监督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就擅自出厂或者交付使用,将对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比如,一台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电梯就被安装并投入使用,这极有可能导致电梯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
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维护保养定期的维护保养是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如果使用单位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项目和要求对特种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就可能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故障增多,甚至引发事故。
比如,某化工企业未按时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致使容器出现腐蚀和裂纹,险些发生爆炸事故。
五、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特种设备自行检查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进行自行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如果未进行自行检查或者检查不认真、不规范,就无法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
例如,一家商场的自动扶梯未按要求进行每日开机前的自行检查,结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造成人员受伤。
六、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如操作人员、检验人员、管理人员等,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定性与处罚对照

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定性与处罚对照一、引言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工程、科研等活动中使用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电梯等。
由于特种设备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对其安全管理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定性和处罚对照两个方面,探讨相关法律法规,并总结违法行为与处罚的关系。
二、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定性特种设备违法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的生产、销售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特种设备的生产、销售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方可开展相关活动,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2. 生产、销售伪造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检验证书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伪造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检验证书的行为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擅自改变特种设备结构、参数或故意使用不合格材料特种设备的设计、结构和材料都需要经过严格检验和测试,擅自改变这些参数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将会极大地增加设备的安全隐患。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这种行为也被视为违法行为。
4. 违反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规程、规范进行使用、维修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必须按照相应的规程和规范进行,违反这些规定将给设备的安全性带来严重风险。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这种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
三、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处罚对照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处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产处罚对于特种设备违法行为,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单位采取罚款的处罚措施。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的生产、销售单位可以被罚款五万元至五十万元,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对于生产、销售伪造特种设备安全使用证书、检验证书的行为,可以被罚款五万元至五十万元,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2. 刑事处罚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特种设备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将构成犯罪。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适用于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检验、检测、使用、监察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工作。
第二章专业技术要求第三条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检验、检测等工作应遵循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四条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按照规定进行制造,确保设备的质量安全。
第五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力量,按照规定进行安装、改造,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六条特种设备的维修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力量,按照规定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监察与检验第七条特种设备的监察工作应由国家特种设备监察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八条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监察时,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监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第九条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可以授权有关单位或者专业机构进行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对特种设备的检验结果负责。
第四章使用与维护第十条特种设备用户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用户应组织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维修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二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特种设备制造单位、安装、改造单位、维修单位和用户,特种设备监察机构有权采取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
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和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特种设备监察机构职责和权限规定》3、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等相关技术标准【法律名词及注释】1、特种设备:指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定和国家安全检验标准确定,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专门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的各类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等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常见的违法行为
(一)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大问题。
1. 未经许可从事相应生产活动;
2. 不再符合许可条件;
3. 拒绝监督检验;
4. 产品未经监督检验合格擅自出厂或者交付用户使用。
(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重大问题。
1. 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2. 未办理使用登记;
3. 使用报废的特种设备;
4. 使用存在故障、异常情况经责令改正而未予改正的特种设备;
5. 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6. 使用未经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
7. 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严重事故隐患:
(一)使用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使用的特种设备缺少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失灵的。
(三)使用应当予以报废的特种设备或者不符合规定参数范围的特种设备的。
(四)使用超期未检或者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
(五)使用有明显故障、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或者使用经责令整改而未予整改的特种设备的。
(六)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严重违法行为:
(一)明知故犯或者屡次违规、违法的。
(二)妨碍监督检查的。
(三)转移、毁灭证据或者擅自破坏封存状态的。
(四)伪造有关文件、证件,或者作假证、伪证,或者威胁证人作假证、伪证的。
(五)发生一般及其以上事故(按新事故分级标准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