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步骤及药品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模板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45600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模板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篇1)1、了解实验设计的内容来源。
实验设计一般有验证类和探究类两种类型。
验证类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结论往往只有一个;而探究类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结论往往有多个。
但设计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一般包括(1)了解题目要求;(2)明确实验目的;(3)分析实验原理;(4)熟悉实验器材;(5)确定实验思路;(6)设计实验步骤;(7)预测实验结果;(8)得出实验结论。
2、实验设计原则:(1)对照性原则: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设置对照组,实验设计中可采用的对照方法很多,除了条件对照、剂量对照、位置对照外,还有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和空白对照等;(2)单因子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变量应为实验所研究的对象。
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
3、其他需要注意的内容:(1)实验顺序和步骤一定要合理,方法要简便易行,效果要明显。
自己完成实验步骤后可以多读几遍体会一下;(2)如果实验中用到几组器材或需要分几组实验,切记要进行编号,以保证不丢分;(3)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要简洁明了,讲得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越大;(4)题目中给的器材一般都要用上,列出的器材还会给出一定提示,如有凡士林则肯定有密封的要求。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篇2)一、实验原理: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
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3、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二、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三、实验用具:大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四、方法步骤:1、取材?①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③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④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高中生物必修1-12氧化碳的实验
![高中生物必修1-12氧化碳的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7603da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1.png)
高中生物必修1-12氧化碳的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碳水化合物的制备、氧化碳的含量及其特征。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烧杯、氧气瓶、磷酸、硫酸氢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尿素溶液和乙酸乙酯。
2.在烧杯中,加入15g磷酸和5g硫酸氢钠,加到60ml水中搅拌均匀。
3.将形成的混合液充分地加热,直到形成透明溶液。
4.将尿素添加到烧料中,混合均匀,使烧料迅速沸腾,维持30分钟。
5.用乙酸乙酯把反应液固定在烧杯底部,然后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6.在烧杯口处设置一个氧气瓶垫,将一根管子插入烧杯口内,将另一端的管子插入氧气瓶中,并把氧气源2— 3倍的流量进入烧杯。
7.当氧气瓶底部有少量压力以及在实验室纸上可见盐酸产生的气节,说明生成了氧化碳。
8.完成反应后,把气泵拆开,把反应液倒入大量温水中。
9.将氧化碳收集在一个大容器中,重复步骤2至步骤7。
10.重复步骤2至步骤7测量氧化碳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
实验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碳素后产生氧化碳,碳水化合物酸分解,反应释放出大量氢气和氧化碳,氧化碳可以通过氧气瓶收集,容
量可以通过改变流量来测量,氧化碳的含量可以通过补充耗材来测量。
实验(色素提取和分离)
![实验(色素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64d6c6a0700abb68a882fb34.png)
——滤纸会吸附色素,影响提取量 2、及时用棉塞塞住试管口
——避免色素氧化分解
2 实验步骤
2、层析分离(纸层析法)
(1)制备滤纸条: ★要求:干燥、剪角
(2)画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
★要求:层析
★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3 实验结果
同学们的作品
实验中使用的层析液等有毒,且易燃; 实验时请保持通风,安全操作; 实验结束后充分清洁双手。
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不同的叶绿体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 扩散速度不同。
2 实验步骤
1、色素的提取
(1)研磨提取 材料:绿叶
SiO2——使研磨充分 药品 CaCO3 ——防止色素破坏
95%乙醇—溶解、提取色素
2 实验步骤
(2)过滤收集 注意事项: 1、用单层尼龙 / 纱布 / 脱脂棉过滤
生物实验总结
![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dc109f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4.png)
生物实验总结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生物实验,旨在加深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分析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探究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4. 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表达调控。
5. 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植物细胞观察:取新鲜植物叶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2. 动物细胞观察:取动物组织样本,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细胞分裂实验:培养细胞,观察细胞分裂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基因遗传实验: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分析遗传规律。
5. 生物多样性调查:收集生物样本,进行分类和鉴定,了解生物多样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观察:观察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这些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2. 动物细胞观察:观察到动物细胞具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结构,这些结构对于动物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3.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到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证实了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4. 基因遗传实验:通过杂交实验,验证了孟德尔遗传定律,进一步理解基因的遗传规律和表达调控。
5. 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发现,生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多样性。
五、实验总结本次生物实验加深了我们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了生物学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们投身于生物学研究的决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生物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bbd03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c.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实验内容包括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以及液泡的观察。
实验操作过程1.细胞质:将新鲜的洋葱切片置于草醋中,待1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沥干水分,然后将细胞用显微镜放大观察。
2.细胞壁:将洋葱切片放入熬过的鞣酸溶液中,待20分钟后取出,用水清洗几遍,然后用显微镜观察。
3.叶绿体:将水葫芦的叶片放入50%的乙醇中,待片段变白后取出,用水冲洗后放到碘酒中,用显微镜观察。
4.线粒体:将豆芽的幼嫩叶片用细刀刮下后切成小片,加入去离子水中制成笔刷,在显微镜下观察。
5.液泡:将大葱叶子切成薄片,加入一些詹杨溶液中,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1.细胞质:观察到细胞内有大量细胞质存在,在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和线粒体。
2.细胞壁:观察到细胞壁坚韧而均匀,不同于一些纤维素细胞壁。
3.叶绿体:观察到叶绿体外形呈碟状,颜色为绿色。
4.线粒体:观察到线粒体呈椭圆形,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中心,线粒体较小,且密度较高。
5.液泡:观察到液泡为透明的结构,内部通常充满了大量透明的液体。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细胞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认识得到了加深。
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各个细胞的形态也各不相同。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植物细胞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一些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要对药品和实验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和维护,确保安全。
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归档,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中,要积极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深入了解和掌握植物细胞的知识。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受益匪浅,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a0ed25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5.png)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07级二中毕业班高三三班生物总结)这是一年前我们班每个同学在董雪老师的组织下总结出来的!希望各位今年参加高考的理科考生们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也算是我们高三三班心血的一种传承吧!大家都帮助着分享下呗~必修一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丁星宇)PartⅠ目的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PartⅡ材料用具:1.建议选用的观察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以上这些材料,做成临时装片后就可以观察。
也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材料。
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如果实验过程中需要染色,应准备常用的染色液。
PartⅢ方法步骤:一、使用高倍镜: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放到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二、制作临时装片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王胤杰丁星宇)PartⅠ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PartⅡ材料用具: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2、器材: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3、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42d1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a.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总结高中生物实验归纳1、经典实验的选材问题(1)制备细胞膜时,常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2)不能用观察叶绿体的材料来观察线粒体。
原因:叶绿体中的色素颜色会掩盖健那绿染色后(蓝绿色)的颜色变化。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应注意观察呈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
原因:正方形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状态,长方形的细胞可能是根尖的伸长区或成熟区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4)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所选的材料可以是动物的精巢和植物的雄蕊,而不宜选用动物的卵巢和植物的雌蕊。
原因:雄配子的产生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的细胞。
(5)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菠菜叶且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而数目较少。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
原因:含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7)观察染色体:选用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
原因:该时期染色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体形态最为稳定,容易观察。
2、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药品①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②Ca(OH)2溶液:鉴定CO2;③盐酸溶液: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④NaHCO3溶液:提供CO2;⑤NaCl: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于提取DNA;⑥酒精:用于消毒处理、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⑦蔗糖: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3、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汇总(1)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4)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死体染色法(7)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13)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志重捕法(14)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4、快速检验细胞内物质、产物或结构的检测方法(指示剂)①淀粉:碘液;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砖红色沉淀);③CO2:Ca(OH)2溶液、酸碱指示剂、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④乳酸:pH试纸;⑤有O2:余烬木条复燃;无O2:火焰熄灭;⑥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橘黄色或红色);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络合物);⑧染色体:碱性染料(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⑨DNA:甲基绿(绿色)/二苯胺(水浴加热——蓝色);RNA:吡罗红(红色);⑩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7b5ec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生物实验总结篇(一):高中生物实验知识总结实验一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原理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T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T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3、注意问题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实验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f2C2H5OH+2CO2+少量能量2、检测:(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考生物实验总结(绝密)
![高考生物实验总结(绝密)](https://img.taocdn.com/s3/m/c0edd88e7fd5360cbb1adb49.png)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第一部分课本实验考点知识归纳采用不同的试剂。
(2)鉴别类实验应注意的问题:①实验结论常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
②有些可不设立对照实验,若需设立,应增设一组,加入已知的待检测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③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试剂使用的特殊要求,如加热煮沸等。
①注意取材:根据观察对象采用合适的材料,如观察有丝分裂应选取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应选取成熟的植物细胞等。
②注意材料处理: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观察对象,做不同的材料处理,如浸泡、染色、解离、保持生活状态等。
③注意制片方法:显微观察实验要用装片,不同材料用不同的制片方法。
装片法(把整个实验材料制成装片,如用葫芦藓观察叶绿体),切片法(把材料切成薄片,以便观察,如脂肪鉴定),压片法(把材料压碎成一薄层.以便观察,如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④注意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表三:模拟、探究类实验探究性实验: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
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
相同:实验原理、所用材料、方法步骤相同。
区别:现象:验证性实验每个装置只出现一种现象,探索性实验分情况说;结论:验证性实验只有一种结论,探索性实验对每种现象分别作以说明。
表四:实习、研究性课题 说明: 此类实验常通过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调查结果往往与实际水平有一定实习、研究性课题 调查对象 统计方法 计算手段种群密度的 取样调查动物(活动范围较大)标志重捕法初次标记个体数植物(不活动或活动范围较小)样方法调查人群中 的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 汇总法调查环境污染 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程度汇总法的差距,要想缩小与实际水平的差距,在调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随机性调查,调查的群体足够大(一)生物实验设计题的设计原则。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92f15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4.png)
高中生物实验试剂归纳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
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
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
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
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
用于检测脂肪。
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
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7、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8、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
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
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
(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419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6f.png)
高中生物实验总结教案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果蝇的生物特性和生长规律。
2. 掌握实验中常用的果蝇培养和观察方法。
二、实验材料:1. 不同类型果蝇幼虫和果蝇成虫。
2. 培养培养皿、培养基、玻璃管等。
3. 显微镜、倒吊式显微镜等。
4.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步骤:1. 将不同类型果蝇卵放入培养皿中,用培养基培养。
2. 观察不同类型果蝇幼虫的发育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3. 观察果蝇的产卵和羽化过程,记录并比较不同类型果蝇的生长发育速度。
4. 利用显微镜观察果蝇幼虫和成虫的微观结构,了解其生物特性。
四、实验总结:1.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类型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发现不同类型果蝇在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
2. 通过实验,学生对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果蝇生物特性的认识。
3. 实验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记录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精神。
五、延伸拓展:1. 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果蝇的遗传规律和变异现象。
2. 可以探讨环境因素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六、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果蝇的观察条件和环境控制,确保果蝇的正常生长。
2. 在操作显微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显微镜碰撞造成损坏。
3. 实验结束后要清洁实验器材,并妥善保存培养皿和果蝇标本。
七、评价方式:1. 根据实验记录表和观察结果评价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让学生展示实验数据进行评价。
高中生物实验概述总结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概述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b8b3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高中生物实验概述总结教案
实验名称: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了解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
实验原理:种子的萌发包括种子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利用储存在种子内部的养分,经历发芽、生长、形成幼苗的过程。
种子的萌发受到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培养皿、水、温度计、尺子、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1.准备小麦种子,选取外观完整的种子进行实验;
2.将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水;
3.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萌发的时间、速度、形态等;
4.观察小麦幼苗的生长情况,测量幼苗的长度、根系和叶片的数量等;
5.分析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并进行讨论与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可得知,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小麦种子能够正常
萌发,生长并形成幼苗。
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则会影响种子的正常萌发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小麦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培养了观察
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能够
继续保持对生物实验的兴趣,更深入地探索生物学的奥秘。
实验教案编写人:XXX老师时间:XXXX年XX月XX日。
生物高中实验设计总结教案
![生物高中实验设计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e0872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b.png)
生物高中实验设计总结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对氧气生成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材料:
1. 植物:小苗或者水藻等;
2. 实验室玻璃器皿:试管、烧杯等;
3. 高亮度光源:荧光灯或者日光灯;
4. 氧气检测器:氧气电极、氧气测量仪等;
5. 氧气收集装置:氧气收集瓶等;
6. 蒸馏水;
7. 盐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植物置于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以使其细胞内的气体释出,取得较干净的“植叶气体”。
2. 将获取的“植叶气体”收集在氧气收集瓶中,并置于高亮度光源下。
3. 观察氧气收集瓶中的气体变化,并记录每隔一段时间内气体的体积变化。
4.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氧气生成量与照射时间的关系。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果及结论: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照射光线下,植物会释放氧气,并且氧气生成量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从而维持自身生存和生长。
扩展实验:
可以进行类似的实验,观察不同光强、光色、温度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机理和调控因素。
相关知识拓展:
可以介绍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反应方程式、过程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应用生物学知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常见生物药品及试剂使用注意事项总结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常见生物药品及试剂使用注意事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c79d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0.png)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常见生物药品及试剂使用注意事项总结1.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CuSO4):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注入待测组织样液,50-65℃水浴加热约2min,如待测组织样液中存在还原糖,则由蓝色转为砖红色沉淀。
2.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 的NaOH,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 CuSO4):向待测液中先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向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如待测组织样液中存在多肽或蛋白质,则由浅蓝色转为紫色。
3.质量浓度为0.01g/ml的苏丹Ⅲ染液:取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染液,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
4.碘液:鉴定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
5.健那绿(活性染色剂):用于检测线粒体,使线粒体染色呈蓝绿色。
6.酒精:①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在苏丹Ⅲ染液检测脂肪实验中用于洗去浮色。
②70%的酒精溶液:用于菊花组织培养实验中对操作者双手、超净工作台台面及流水冲洗后的外植体消毒。
③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和质量浓度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可用于解离根尖,使细胞分散开来;在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用于洗去卡诺氏液。
④预冷的95%的酒精溶液: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不溶于体积分数为95%的预冷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据此可以用于DNA的粗提取。
⑤100%的酒精溶液(无水乙醇):用于色素的提取。
7.盐酸: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
②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③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的盐酸:用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用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 稳定实验。
④质量浓度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作为解离液,可用于解离根尖,使细胞分离开来。
高中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f4f8a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6.png)
高中生物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帮助高中生了解和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材料•实验器材:–显微镜–酒精灯–针头和玻璃滴管–特定培养基–试管和培养皿–荧光染料•实验物质:–酵母菌–绿色植物叶片–蚯蚓–细菌培养物实验步骤实验一:观察酵母菌的单细胞结构1.准备一片玻璃片,并在其中滴上一滴培养基。
2.用针头挖取一小块酵母菌贴片,并放在玻璃片上的培养基上。
3.覆盖玻璃片,并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4.通过调节显微镜的倍率和焦距,观察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和运动情况。
实验二:观察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1.从一片绿色植物叶片上剪下一块约1cm²大小的组织样本。
2.将样本放置到玻璃滴管中,加入少量水,并用锡夹夹住。
3.将玻璃滴管置于煤气灶上的酒精灯烧热,直至样本变色。
4.取出样本并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
5.将样本放在玻璃片上,并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三:观察蚯蚓的运动和反应1.准备一个容器,并将一些湿润的土壤放入其中。
2.将蚯蚓放入容器中,并观察其表面的呼吸运动。
3.用手轻轻触碰蚯蚓,观察其反应。
4.将蚯蚓放在其他环境条件下观察,如光照、温度、湿度等。
实验四:观察细菌培养物的生长情况1.准备几个试管,并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细菌培养物。
2.将试管放在恒温箱中,并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3.每隔一段时间,观察细菌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细菌的生长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观察到了酵母菌的单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等。
•实验二观察到了植物叶片中叶绿体的存在,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构。
•实验三观察到了蚯蚓的运动和反应,蚯蚓对外界刺激有敏感反应。
•实验四观察到了不同细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情况的差异,探讨了细菌生长的影响因素。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必会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必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d9f50e763231126edb111b.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必会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6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实验知识-高中生物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总结
![实验知识-高中生物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c827ac9e31433238689316.png)
实验知识|高中生物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总结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质量浓度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大肠杆菌+伊红和美蓝(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用颜色标记法来确定原肠胚三个胚层的分化情况。
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某种元素的完全培养液一次对照,缺某种元素与加进去该元素后二次对照)。
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籽西瓜;用赤霉素处理如无籽葡萄;无性繁殖获取香蕉。
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植物杂交的方法: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
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测交;该显性个体自交,水稻可用花粉鉴定法。
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一个亲本形状即为显性;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若分离,则原性状为显性。
确定某一性状受核基因还是质基因控制:正反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实验步骤及药品总结
必修Ⅰ实验步骤及药品
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步骤: 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观察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
肤上皮细胞)。
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步骤: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0℃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1)方法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2方法二制作花生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a.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
b.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c.制片
选材: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如果用苏丹Ⅳ染液,染色1 min)。
清洗: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盖片: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d.观察
在低倍镜下寻找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影像调节清楚后换
高倍镜观察。
在视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 mL。
(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 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3)观察实验现象。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1)向试管内注入2 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材料:苹果或梨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豆浆,鲜肝研磨液。
器材: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架,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药品: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尿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
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步骤:
一、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2、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的碎屑的一端,放在上述载玻片上的液滴中涂抹几下。
3、点燃酒精灯,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
二、水解
1.在小烧杯中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小烧杯中。
2.在大烧杯中加入30℃温水。
3.将盛有盐酸和载玻片的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保温5min.
三、冲洗涂片
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四、染色
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2、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滴2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min.
3、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盖玻片。
五、观察
1、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2、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实验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用其它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
器材: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药品: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
A液: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g,加入100ml蒸馏水中溶解,放入棕色瓶中备用。
B液:取乙酸钠16.4g,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取乙酸12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稀释的乙酸钠溶液30ml和乙酸20ml ,加入蒸馏水50ml,配成pH为4.8的溶液),蒸馏水。
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步骤:
1、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
时装片。
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楚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
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
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并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实验材料: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器材: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步骤:
1、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镊子取一片藓类的小叶,或者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放入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观察叶绿体将制作好的叶片临时装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叶片细
胞后,换用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叶片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染液中涂抹几下,盖上盖玻片。
4、观察线粒体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经过染色的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可以看到蓝绿色的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实验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或菠菜叶、黑藻叶等)
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
药品: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1%的健那绿染液(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盐水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
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
步骤: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
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端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
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看细胞的中央液泡是否逐渐变小,原生质层在什么位置,细胞大小是否变化。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洋葱鳞片也表皮有浸润在清水中。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看中央液泡是否逐渐变大,原生质层的位置有没有变化,细胞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
器材: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药品: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七、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步骤:
1、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1、
2、
3、4,向各试管内分别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按序号依次放置在试管架上。
2、将2号试管放在90℃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的情况,并与1号
试管作比较。
3、向3号试管内滴入2滴FeCl3溶液,向4号试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仔细观察哪支试管的气泡多。
4、2-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号和4号试管内液面上方,观察哪
支试管中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实验材料: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如猪肝、鸡肝)研磨液。
器材: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
药品: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
八、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
步骤:
1、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