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分类及编码003全草类

合集下载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的分类按功效分类一、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三、泻下药(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二)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四、祛风湿药(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二)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五、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六、利水渗水湿药(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三)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七、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八、理气药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八、理气药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九、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十、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十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收敛止血药白芨、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十二、活血化瘀药(一)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二)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藤、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三)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四)破血消症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禹白附(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英(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萎、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止咳平喘药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玲、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十四、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十五、平肝息风药(一)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二)息风止痉药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十六、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十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补阳药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十八、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附药:小麦)、糯稻根须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十九、涌吐药常山、瓜蒂、胆矾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按药用部位分类根类中药:何首乌、川乌、附子、白芍、板蓝根、甘草、黄芪、葛根、人参、三七、当归、柴胡、白芷、龙胆、萝芙木、丹参、黄芩、玄参、地黄、党参、桔梗、南沙参、麦冬、天冬、温郁金根茎类:绵马贯众、大黄、黄连、延胡索、川芎、白术、苍术、天南星、半夏、石菖蒲、浙贝母、川贝母、黄精、玉竹、知母、莪术、天麻、白及茎木类中药:关木通皮类中药: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黄柏、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叶类中药:银杏叶(银杏)、侧柏叶(柏子仁)、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颠茄、洋地黄、艾叶、淡竹叶花类中药:辛夷、槐米(花)、长春花、洋金花、金银花、菊花、红花、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马兜铃、五味子、白芥子、苦杏仁、山楂、决明子、补骨脂、枳实和枳壳、陈皮、小茴香、枸杞子、砂仁、豆蔻全草类中药:石韦、麻黄、细辛、仙鹤草、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藿香、茵陈、青蒿、石斛藻、菌、地衣类中药:昆布、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猪苓、雷丸、马勃、松萝树脂类中药:其它类中药:海金沙、松花粉(松香、松节油)、琥珀、儿茶、芦荟动物类中药:蟾酥、麝香、鹿茸、牛黄、珍珠、斑蝥、蜂蜜、海马、蛤蟆油、龟甲、熊胆、阿胶、羚羊角、地龙、石决明、牡蛎、全蝎、蜈蚣、僵蚕蛤蚧、蕲蛇、鸡内金、五灵脂矿物类中药: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铅丹、信石、轻粉、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硝石、硫黄、龙骨。

制造行业实施工具-14行业编码库-02 医药商品编码规则

制造行业实施工具-14行业编码库-02 医药商品编码规则

商品编码编制说明一、编码原则1、按照商品的自身属性,分列若干商品大类,每大类商品编码的第一位冠以一位固定数字,做为该大类商品的专用代码。

具体为:“1”——零税率“1”——中成药“2”——饮片、药材“3”——外埠中成药“4”——外埠饮片、药材“5”——“6”——西药制剂、医药器械、化学制剂、玻璃仪器“7”——保健食品、食品“8”——“9”——其它(计生用品、化妆品、百货等)2、每个商品编码均由九位数字组成,并划分为五个字段,每个字段因商品大类的不同,其含义亦有所不同,但划分方式相同。

图示 1 / 2 / 3 4 / 5 6 7 / 8 9□ / □ / □□ / □□□ / □□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第四字段第五字段3、凡基础信息不同的商品,其编码亦不相同。

二、各大类商品编码细则1、中成药本大类商品编码各字段含义□ / □ / □□ / □□□ / □□商品大类品种类别剂型商品流水号厂牌规格第一位:固定为数字“1”,表示该大类商品为中成药;第二位:品种类别。

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品种类别,具体为:“0”普通品种类“3”小品种类“4”旅游品种类“5”出口品种类第三、四位:剂型。

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品种剂型。

具体为:“01”——蜜丸“03”——水丸“04”——散剂“05”——膏药“06”——膏汁“07”——糊丸“08”——药胶、药锭“09”——药酒“10”——片剂“11”——浓缩剂“17”——胶囊“18”——软胶囊“19”——滴丸“20”——优质产品第五、六、七位:商品流水号。

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名称的商品在第三字段项下的序号;第八、九位:厂牌、规格。

用不同的数字表示相同名称、不同厂牌、规格的商品在商品流水号中的序号。

例:该编码所包含的商品信息为:中成药、普通品种类、蜜丸剂型、牛黄解毒丸、制药厂生产、规格为3g*10丸等。

2、饮片、药材本大类商品编码各字段含义□ / □ / □□ / □□□ / □□商品大类品种类别来源类别商品流水号规格等级第一位:固定为数字“2”,表示该大类商品为饮片、药材;第二位:品种类别。

物料代码编制方法

物料代码编制方法

物料代码编制方法一.原材料(中药材)代码为Y。

1.根及根茎类代码为01;2.果实种子类代码为02;3.全草类代码为03;4.花叶类代码为04;5.树皮类代码为05;6.藤木树脂类代码为06;7.菌藻类代码为07;8.动物类代码为08;9.矿石类代码为09;10.其它类代码为10。

二.辅料代码为F。

1.固体辅料代码为01;液体辅料代码为02。

2.具体辅料的代码由两位流水数字组成。

三.包装材料代码为B。

1.内包材代码为01;2.外包材代码为02。

3.内包材和外包材下具体包装材料的代码由两位流水数字组成。

四.成品(中药饮片)代码为C。

1.根及根茎类代码为01;2.果实种子类代码为02;3.全草类代码为03;4.花叶类代码为04;5.树皮类代码为05;6.藤木树脂类代码为06;7.菌藻类代码为07;8.动物类代码为08;9.矿石类代码为09;10.其它类代码为10。

五.中药材每个分类下具体品种的代码由三位流水数字组成。

六.成品(中药饮片)具体品种炮制方法的代码为大写英文字母A、B、C、D 等。

根及根茎类(代码01)Y01001人参(生晒参)Y01002红参Y01003西洋参Y01004党参Y01005丹参Y01006太子参Y01007北沙参Y01008南沙参Y01009玄参Y01010苦参Y01011拳参Y01012三七Y01013甘草Y01014当归Y01015当归头Y01016川芎Y01017地黄Y01018黄芪Y01019黄芩Y01020黄连Y01021黄精Y01022麦冬Y01023川贝母Y01024平贝母Y01025浙贝母Y01026白术Y01027白芍Y01028白芷Y01029白前Y01030白薇Y01031白蔹Y01032白及Y01033白头翁Y01034白茅根Y01035延胡索(元胡)Y01036牛膝Y01037川牛膝Y01038山药Y01039泽泻Y01040大黄Y01041天麻Y01042天冬Y01043木香Y01044川木香Y01045土木香Y01046郁金Y01047桔梗Y01048前胡Y01049柴胡Y01050银柴胡Y01051香附Y01052龙胆Y01053远志Y01054玉竹Y01055紫菀Y01056羌活Y01057独活Y01058防风Y01059小防风Y01060胡黄连Y01061赤芍Y01062天花粉Y01063巴戟天Y01064苍术Y01065知母Y01066续断Y01067秦艽Y01068升麻Y01069何首乌Y01070防己Y01071乌药Y01072藁本Y01073葛根Y01074粉葛Y01075刺五加Y01076三棱Y01077莪术Y01078板蓝根Y01079山柰Y01080射干Y01081高良姜Y01082干姜Y01083生姜Y01084绵萆薢Y01085土茯苓Y01086狗脊Y01087骨碎补Y01088石菖蒲Y01089茜草Y01090百部Y01091威灵仙Y01092姜黄Y01093甘松Y01094芦根Y01095山豆根Y01096山麦冬Y01097麻黄根Y01098猫爪草Y01099紫草Y01100地榆Y01101藕节Y01102漏芦Y01103千年健Y01104绵马贯众Y01105紫萁贯众Y01106仙茅Y01107薤白Y01108山慈菇Y01109重楼Y01110天葵子Y01111虎杖Y01112土贝母Y01113穿山龙Y01114徐长卿Y01115人参须Y01116百合Y01117北豆根Y01118红景天Y01119片姜黄Y01120紫花前胡根及根茎类(代码01)Y01121黑柴胡Y01122牛蒡根Y01123紫丹参Y01124小黄芩Y01125小茜草Y01126贯众Y01127红柴胡Y01128兰州百合Y01130小白及果实种子类(代码02)Y02001枸杞子Y02002砂仁Y02003五味子Y02004南五味子Y02005栀子Y02006牛蒡子Y02007紫苏子Y02008牵牛子Y02009沙苑子Y02010补骨脂Y02011车前子Y02012菟丝子Y02013葶苈子Y02014使君子Y02015女贞子Y02016王不留行Y02017苍耳子Y02018青葙子Y02019鸦胆子Y02020茺蔚子Y02021楮实子Y02022莱菔子Y02023芥子Y02024诃子Y02025蔓荆子Y02026川楝子Y02027葫芦巴Y02028韭菜子Y02029覆盆子Y02030薏苡仁Y02031金樱子Y02032木蝴蝶Y02033蛇床子Y02034地肤子Y02035莲子Y02036莲子心Y02037绿豆Y02038母丁香Y02039丝瓜络Y02040胖大海Y02041冬瓜子Y02042冬瓜皮Y02043花椒Y02044酸枣仁Y02045柏子仁Y02046苦杏仁Y02047桃仁Y02048郁李仁Y02049火麻仁Y02050吴茱萸Y02051山茱萸Y02052益智Y02053草果Y02054草豆蔻Y02055肉豆蔻Y02056豆蔻Y02057佛手Y02058香橼Y02059山楂Y02060青果Y02061西青果Y02062荜茇Y02063槟榔Y02064大腹皮Y02065瓜蒌Y02066瓜蒌子Y02067瓜蒌皮Y02068连翘Y02069橘红Y02070橘核Y02071黑芝麻Y02072青皮Y02073陈皮Y02074枳壳Y02075枳实Y02076鹤虱Y02077桑椹Y02078白果Y02079槐角Y02080荔枝核Y02081麦芽Y02082谷芽Y02083石榴皮Y02084路路通Y02085蒺藜Y02086猪牙皂Y02087大皂角Y02088柿蒂Y02089木瓜Y02090乌梅Y02091化橘红Y02092黑豆Y02093胡椒Y02094决明子Y02095罗汉果Y02096八角茴香Y02097小茴香Y02098核桃仁Y02099木鳖子Y02100大枣Y02101芡实Y02102龙眼肉Y02103白扁豆Y02104赤小豆Y02105刀豆全草类(代码03)Y03001广藿香Y03002细辛Y03003薄荷Y03004肉苁蓉Y03005锁阳Y03006大蓟Y03007小蓟Y03008麻黄Y03009茵陈Y03010蒲公英Y03011荆芥Y03012天山雪莲Y03013瞿麦Y03014淡竹叶Y03015泽兰Y03016佩兰Y03017益母草Y03018石斛Y03019冬凌草Y03020墨旱莲Y03021仙鹤草Y03022木贼Y03023金钱草Y03024广金钱草Y03025萹蓄Y03026车前草Y03027鹿衔草Y03028浮萍Y03029白花蛇舌草Y03029灯心草Y03030豨莶草Y03031香薷Y03032北败酱草Y03033紫花地丁Y03034青蒿Y03035北刘寄奴Y03036卷柏Y03037半枝莲Y03038半边莲Y03039淫羊藿Y03040紫苏梗Y03041竹茹Y03042鱼腥草Y03043马鞭草Y03044伸筋草Y03045铁皮石斛Y03046苦地丁Y03047穿心莲Y03048马齿苋Y03049老鹳草Y03050垂盆草Y03051珍珠透骨草Y03052鹅不食草花叶类(代码04)树皮类(代码05)Y04001金银花Y04002山银花Y04003菊花Y04004野菊花Y04005红花Y04006西红花Y04007款冬花Y04008旋复花Y04009辛夷Y04010密蒙花Y04011鸡冠花Y04012凌霄花Y04013丁香Y04014石韦Y04015夏枯草Y04016蒲黄Y04017桑叶Y04018紫苏叶Y04019枇杷叶Y04020大青叶Y04021番泻叶Y04022侧柏叶Y04023荷叶Y04024艾叶Y04025合欢花Y04026莲须Y04027月季花Y04028玫瑰花Y04029罗布麻叶Y04030银杏叶Y04031紫珠叶Y04032大叶紫珠Y04033槐花Y04034谷精草Y04035棕榈Y04036荆芥穗Y04037人参叶Y05001厚朴Y05002杜仲Y05003黄柏Y05004关黄柏Y05005牡丹皮Y05006桑白皮Y05007地骨皮Y05008五加皮Y05009香加皮Y05010祖师麻Y05011秦皮Y05012白鲜皮Y05013合欢皮Y05014椿皮Y05015肉桂Y05016地枫皮Y05017土荆皮Y05018苦楝皮中药材(代码Y)分类代码目录藤木树脂类(代码06)菌藻类(代码07)Y06001沉香Y06002檀香Y06003降香Y06004乳香Y06005没药Y06006血竭Y06007儿茶Y06008芦荟Y06009天竺黄Y06010苏木Y06011桑寄生Y06012槲寄生Y06013木通Y06014川木通Y06015桂枝Y06016桑枝Y06017通草Y06018小通草Y06019皂角刺Y06020钩藤Y06021忍冬藤Y06022鸡血藤Y06023海风藤Y06024络石藤Y06025油松节Y06026青风藤Y06027首乌藤Y06028大血藤Y07001茯苓Y07002茯苓皮Y07003茯神Y07004猪苓Y07005昆布Y07006海藻Y07007冬虫夏草Y07008雷丸Y07009灵芝Y07010马勃中药材(代码Y)分类代码目录动物类(代码08)矿石类(代码09)Y08001鹿茸Y08002羚羊角Y08003麝香Y08004鹿角Y08005牛黄Y08006海龙Y08007海马Y08008龟甲Y08009鳖甲Y08010珍珠Y08011珍珠母Y08012牡蛎Y08013水蛭Y08014石决明Y08015海螵蛸Y08016瓦楞子Y08017紫河车Y08018鸡内金Y08019僵蚕Y09020蝉蜕Y08021蛤蚧Y08022金钱白花蛇Y08023乌梢蛇Y08024蕲蛇Y08025蛇蜕Y08026全蝎Y08027土鳖虫Y08028地龙Y08029五灵脂Y08030九香虫Y08031蜈蚣Y08032蜂房Y08033桑螵蛸Y08034水牛角Y08035五倍子Y08036蜂蜜Y08037刺猬皮Y08038血余炭Y08039鹿角霜Y08040人工牛黄Y09001朱砂Y09002石膏Y09003龙骨Y09004龙齿Y09005滑石粉Y09006硇砂Y09007炉甘石Y09008赭石Y09009磁石Y09010皂矾(绿矾)Y09011禹余粮Y09012紫石英Y09013自然铜Y09014赤石脂Y09015硫磺Y09016白矾其它类(代码10)Y10001海金沙Y10002淡豆豉辅料(代码F)分类代码目录固体辅料(代码01)液体辅料(代码02)F01001生姜F01002干姜F01003食盐F01004白矾F01005白糖F01006麦麸F01007大米F01008甘草F01009河砂F01010蛤粉F01011滑石粉F01012黑豆F01013灶心土F02001黄酒F02002白酒F02003醋F02004蜂蜜F02005米泔水F02006菜籽油包装材料(代码B)分类代码目录内包材(代码01)外包材(代码02)B01001塑料袋(150mm×180mm)B01002塑料袋(200mm×250mm)B01003塑料袋(250mm×300mm)B01004塑料袋(300mm×350mm)B01005塑料袋(300mm×400mm)B02001编织袋(600mm×1000mm) B02002编织袋(800mm×1200mm)中药饮片(代码C)分类代码目录根及根茎类(代码01)C01001A人参(生晒参)C01002A红参C01003A西洋参C01004A党参C01005A丹参C01005B酒丹参C01006A太子参C01007A北沙参C01008A南沙参C01009A玄参C01010A苦参C01011A拳参C01012A三七C01012B三七粉C01013A甘草C01013B炙甘草C01014A当归C01014B酒当归C01016A川芎C01017A生地黄C01017B熟地黄C01018A黄芪C01018B炙黄芪C01019A黄芩C01019B酒黄芩C01020A黄连C01020B酒黄连C01021A黄精C01021B酒黄精C01022A麦冬C01023A川贝母C01024A平贝母C01025A浙贝母C01026A白术C01026B麸炒白术C01027A白芍C01027B麸炒白芍C01027C酒白芍C01076B醋三棱C01077A莪术C01077B醋莪术C01028A白芷C01029A白前C01029B蜜白前C01030A白薇C01031A白蔹C01032A白及C01033A白头翁C01034A白茅根C01034B白茅根炭C01035A延胡索C01035B醋延胡索C01036A牛膝C01036B酒牛膝C01037A川牛膝C01037B酒川牛膝C01038A山药C01038B麸炒山药C01039A泽泻C01039B盐泽泻C01040A大黄C01040B酒大黄C01040C熟大黄C01040D大黄炭C01041A天麻C01042A天冬C01043A木香C01043B煨木香C01044A川木香C01044B煨川木香C01045A土木香C01046A郁金C01047A桔梗C01048A前胡C01048B蜜前胡C01049A北柴胡C01049B醋北柴胡C01049C南柴胡C01049D醋南柴胡C01109A重楼C01110A天葵子C01111A虎杖C01050A银柴胡C01051A香附C01051B醋香附C01052A龙胆C01053A远志C01053B制远志C01054A玉竹C01055A紫菀C01055B蜜紫菀C01056A羌活C01057A独活C01058A防风C01059A小防风C01060A胡黄连C01061A赤芍C01062A天花粉C01063A巴戟天C01063B巴戟肉C01063C盐巴戟天C01063D制巴戟天C01064A苍术C01064B麸炒苍术C01065A知母C01065B盐知母C01066A续断C01066B酒续断C01066C盐续断C01067A秦艽C01068A升麻C01069A何首乌C01069B制何首乌C01070A防己C01071A乌药C01072A藁本C01073A葛根C01074A粉葛C01075A刺五加C01076A三棱C01078A板蓝根C01079A山柰C01080A射干C01081A高良姜C01082A干姜C01082B姜炭C01082C炮姜C01083A生姜C01084A绵萆薢C01085A土茯苓C01086A狗脊C01086B烫狗脊C01087A骨碎补C01087B烫骨碎补C01088A石菖蒲C01089A茜草C01089B茜草炭C01090A百部C01090B蜜百部C01091A威灵仙C01092A姜黄C01093A甘松C01094A芦根C01095A山豆根C01096A山麦冬C01097A麻黄根C01098A猫爪草C01099A紫草(新疆)C01099B紫草(内蒙)C01100A地榆C01100B地榆炭C01101A藕节C01101B藕节炭C01102A漏芦C01103A千年健C01104A绵马贯众C01104B绵马贯众炭C01105A紫萁贯众C01106A仙茅C01107A薤白C01108A山慈菇C01112A土贝母C01113A穿山龙C01114A徐长卿C01115A人参须C01116A百合C01116B蜜百合C01117A北豆根C01118A红景天C01119A片姜黄C01120A紫花前胡C01121A黑柴胡C01122A牛蒡根C01123A紫丹参C01124A小黄芩C01125A小茜草C01126A贯众C01127A红柴胡C01128A兰州百合C01129A毛叶赤芍C01130A小白及中药饮片(代码C)分类代码目录果实种子类(代码02)C02001A枸杞子C02002A砂仁C02003A五味子C02003B醋五味子C02004A南五味子C02004B醋南五味子C02005A栀子C02005B炒栀子C02005C焦栀子C02006A牛蒡子C02006B炒牛蒡子C02007A紫苏子C02007B炒紫苏子C02008A牵牛子C02008B炒牵牛子C02009A沙苑子C02009B盐沙苑子C02010A补骨脂C02010B盐补骨脂C02011A车前子C02011B盐车前子C02012A菟丝子C02012B盐菟丝子C02013A葶苈子C02013B炒葶苈子C02014A使君子C02014B使君子仁C02014C炒使君子仁C02015A女贞子C02015B酒女贞子C02016A王不留行C02016B炒王不留行C02017A苍耳子C02017B炒苍耳子C02018A青葙子C02019A鸦胆子C02020A茺蔚子C02020B炒茺蔚子C02021A楮实子C02022A莱菔子C02022B炒莱菔子C02023A芥子C02023B炒芥子C02024A诃子C02024B诃子肉C02025A蔓荆子C02025B炒蔓荆子C02026A川楝子C02026B炒川楝子C02027A葫芦巴C02027B盐葫芦巴C02028A韭菜子C02028B盐韭菜子C02029A覆盆子C02030A薏苡仁C02030B麸炒薏苡仁C02031A金樱子肉C02032A木蝴蝶C02033A蛇床子C02034A地肤子C02035A莲子C02036A莲子心C02037A绿豆C02038A母丁香C02039A丝瓜络C02040A胖大海C02041A冬瓜子C02042A冬瓜皮C02043A花椒C02044A酸枣仁C02044B炒酸枣仁C02045A柏子仁C02046A苦杏仁C02046B去皮苦杏仁C02046C炒苦杏仁C02047A桃仁C02047B去皮桃仁C02047C炒桃仁C02048A郁李仁C02049A火麻仁C02049B炒火麻仁C02050A吴茱萸C02050B制吴茱萸C02051A山萸肉C02051B酒山萸肉C02052A益智仁C02052B盐益智仁C02053A草果仁C02053B姜草果仁C02054A草豆蔻C02055A肉豆蔻C02055B麸煨肉豆蔻C02056A豆蔻C02057A佛手C02058A香橼C02059A山楂C02059B炒山楂C02059C焦山楂C02060A青果C02061A西青果C02062A荜茇C02063A槟榔C02063B炒槟榔C02064A大腹皮C02065A瓜蒌C02066A瓜蒌子C02066B炒瓜蒌子C02067A瓜蒌皮C02068A连翘C02069A橘红C02070A橘核C02070B盐橘核C02071A黑芝麻C02071B炒黑芝麻C02072A青皮C02072B醋青皮C02073A陈皮C02074A枳壳C02074B麸炒枳壳C02075A枳实C02075B麸炒枳实C02076A鹤虱C02077A桑椹C02078A白果仁C02078B炒白果仁C02079A槐角C02079B蜜槐角C02080A荔枝核C02080B盐荔枝核C02081A麦芽C02081B炒麦芽C02081C焦麦芽C02082A谷芽C02082B炒谷芽C02082C焦谷芽C02083A石榴皮C02083B石榴皮炭C02084A路路通C02085A蒺藜C02085B炒蒺藜C02086A猪牙皂C02087A大皂角C02088A柿蒂C02089A木瓜C02090A乌梅C02090B乌梅肉C02090C乌梅炭C02091A化橘红C02092A黑豆C02093A胡椒C02094A决明子C02094B炒决明子C02095A罗汉果C02096A八角茴香C02097A小茴香C02097B盐小茴香C02098A核桃仁C02099A木鳖子C02100A大枣C02101A芡实C02101B麸炒芡实C02102A龙眼肉C02103A白扁豆C02103B炒白扁豆C02104A赤小豆C02105A刀豆全草类(代码03)C03001A广藿香C03002A细辛C03003A薄荷C03004A肉苁蓉C03004B酒肉苁蓉C03005A锁阳C03006A大蓟C03006B大蓟炭C03007A小蓟C03007B小蓟炭C03008A麻黄C03008B蜜麻黄C03009A茵陈C03010A蒲公英C03011A荆芥C03011B荆芥炭C03012A天山雪莲C03013A瞿麦C03014A淡竹叶C03015A泽兰C03016A佩兰C03017A益母草C03018A石斛C03019A冬凌草C03020A墨旱莲C03021A仙鹤草C03022A木贼C03023A金钱草C03024A广金钱草C03025A萹蓄C03026A车前草C03027A鹿衔草C03028A浮萍C03029A灯心草C03029B灯心炭C03030A豨莶草C03030B酒豨莶草C03031A香薷C03032A北败酱草C03033A紫花地丁C03034A青蒿C03035A北刘寄奴C03036A卷柏C03036B卷柏炭C03037A半枝莲C03038A半边莲C03039A淫羊藿C03039B炙淫羊藿C03040A紫苏梗C03041A竹茹C03042A鱼腥草C03043A马鞭草C03044A伸筋草C03045A铁皮石斛C03046A苦地丁C03047A穿心莲C03048A马齿苋C03049A老鹳草C03050A垂盆草C03051A珍珠透骨草C03052A鹅不食草花叶类(代码04)树皮类(代码05)C04001A金银花C04002A山银花C04003A菊花C04004A野菊花C04005A红花C04006A西红花C04007A款冬花C04007B蜜款冬花C04008A旋复花C04008B蜜旋复花C04009A辛夷C04010A密蒙花C04011A鸡冠花C04011B鸡冠花炭C04012A凌霄花C04013A丁香C04014A石韦C04015A夏枯草C04016A蒲黄C04016B蒲黄炭C04017A桑叶C04018A紫苏叶C04019A枇杷叶C04019B蜜枇杷叶C04020A大青叶C04021A番泻叶C04022A侧柏叶C04022B侧柏炭C04023A荷叶C04023B荷叶炭C04024A艾叶C04024B艾叶炭C04025A合欢花C04026A莲须C04027A月季花C04028A玫瑰花C04029A罗布麻叶C04030A银杏叶C04031A紫珠叶C04032A大叶紫珠C04033A槐花C04033B炒槐花C04033C槐花炭C04034A谷精草C04035A棕榈C04035B棕榈炭C04036A荆芥穗C04036B荆芥穗炭C04037A人参叶C05001A厚朴C05001B姜厚朴C05002A杜仲C05002B盐杜仲C05003A黄柏C05003B盐黄柏C05003C黄柏炭C05004A关黄柏C05004B盐关黄柏C05004C关黄柏炭C05005A牡丹皮C05006A桑白皮C05006B蜜桑白皮C05007A地骨皮C05008A五加皮C05009A香加皮C05010A祖师麻C05011A秦皮C05012A白鲜皮C05013A合欢皮C05014A椿皮C05014B麸炒椿皮C05015A肉桂C05017A土荆皮C05016A地枫皮C05018A苦楝皮藤木树脂类(代码06)菌藻类(代码07)C06001A沉香C06002A檀香C06003A降香C06004A醋乳香C06005A醋没药C06006A血竭C06007A儿茶C06008A芦荟C06009A天竺黄C06010A苏木C06011A桑寄生C06012A槲寄生C06013A木通C06014A川木通C06015A桂枝C06016A桑枝C06017A通草C06018A小通草C06019A皂角刺C06020A钩藤C06021A忍冬藤C06022A鸡血藤C06023A海风藤C06024A络石藤C06025A油松节C06026A青风藤C06027A首乌藤C06028A大血藤C07001A茯苓C07002A茯苓皮C07003A茯神C07004A猪苓C07005A昆布C07006A海藻C07007A冬虫夏草C07008A雷丸C07009A灵芝C07010A马勃动物类(代码08)矿石类(代码09)C08001A鹿茸C08002A羚羊角C08003A麝香C08004A鹿角C08005A牛黄C08006A海龙C08007A海马C08008A龟甲C08008B醋龟甲C08009A鳖甲C08009B醋鳖甲C08010A珍珠C08010B珍珠粉C08011A珍珠母C08011B煅珍珠母C08012A牡蛎C08012B煅牡蛎C08013A水蛭C08013B烫水蛭C08014A石决明C08014B煅石决明C08015A海螵蛸C08016A瓦楞子C08016B煅瓦楞子C08017A紫河车C08018A鸡内金C08018B炒鸡内金C08018C醋鸡内金C08019A僵蚕C08019B炒僵蚕C09020A蝉蜕C08021A蛤蚧C08021B酒蛤蚧C08022A金钱白花蛇C08023A乌梢蛇C08023B酒乌梢蛇C08024A蕲蛇C08025A蛇蜕C08025B酒蛇蜕C08026A全蝎C08027A土鳖虫C08028A地龙C08029A五灵脂C08030A九香虫C08030B炒九香虫C08031A蜈蚣C08032A蜂房C08033A桑螵蛸C08034A水牛角C08035A五倍子C08036A蜂蜜C08037A刺猬皮C08038A血余炭C08039A鹿角霜C08040A人工牛黄C09001A朱砂C09002A生石膏C09002B煅石膏C09003A龙骨C09004A龙齿C09005A滑石粉C09006A硇砂C09007A炉甘石C09007B煅炉甘石C09008A赭石C09008B煅赭石C09009A磁石C09009B煅磁石C09010A皂矾(绿矾)C09010B煅皂矾(绿矾)C09011A禹余粮C09011B煅禹余粮C09012A紫石英C09012B煅紫石英C09013A自然铜C09013B煅自然铜C09014A赤石脂C09014B煅赤石脂C09015A硫磺C09016A白矾C09016B枯矾其它类(代码10)C10002A淡豆豉C10001A海金沙。

现代中医草药归类大全〔大公开〕

现代中医草药归类大全〔大公开〕

现代中医草药归类大全〔大公开〕(一)中草药临床应用〔1〕【降血压药】:菊花、羚羊角、辛荑、葛根、枯草、龙胆草、知母、草决明、珍珠母、木贼、莲只心、虎杖、生地、元参、丹皮、西瓜皮、蔓京子、白蒺藜、独活、五加皮、秦艽、桑枝、桑白、桑椹、豨签草、鹿含草、棉茵陈、泽泻、金钱草、车前子、五加皮、瞿麦、玉米须、山楂、鸡屎藤、络石藤、防杞、土青木香、紫金牛、川贝、银杏叶、海藻、昆布、厚朴、柿蒂、地榆、槐花、侧柏叶、荠菜、川芎、红花、藏红花、毛冬青、益母草、牛七、丹参、枣仁、夜交藤、石决明、代赭石、天麻、钩藤、罗布麻、全虫、地龙、党参、黄芪、蜂蜜、枸杞、石斛、桑寄生、黄精、冬虫草、肉苁蓉、仙茅、淫羊蒮、吐丝子、杜仲、破故子、麻黄根、五味子、山茱萸、大黄、香附、胖大海、花生衣、荷叶、西瓜皮、葫芦瓜、梹榔、金针菜等。

(稀签草、旱莲草对舒张压升高有降压作用)。

〔2〕【升血压药】:麻黄、干姜、樟树、陈皮、枳实、牛黄、玉竹、鹿茸、胡椒等。

〔3〕【降血糖尿糖药】:苍耳子、桑叶、桑白、葛根、生地、知母、人参、元参、丹参、西瓜皮、天花、地骨皮、苍术、赤小豆、泽泻、玉米须、红丝线、枸杞、玉竹、黄精、盘龙参、鬼箭羽、石斛、白术、土茯、冬虫草、芡实、荷叶、韭菜、淮山、绞股蓝、荔枝核、苦瓜干(肉桂具夷岛素功效治第二型糖尿病有)等。

〔4〕【除尿酸蛋白药】:车前子、萹蓄、秦皮、棉茵陈、土茵陈、老桑枝、虫衣、宽根藤、苍术、白茯、制草乌、制川鸟、蒲公英、鬼〔5〕【降血脂药】:银花、菊花、虎杖、莲叶、茵陈、山楂、全瓜楼、海藻、昆布、桔梗、莱菔子、枸杞、银杏叶、绞股蓝、女贞子(合柏子仁)、决明子、石决明、黄芪、泽泻、甘草、茯苓、桑寄生、杜仲、川芎、三七、丹参、灵芝、薏米、玉米须、生亚麻子等。

〔6〕【降转氨酶药】:龙胆草、败酱草、板蓝根、棉茵陈、五味子等。

【降胆固醇药】:草决明、泽泻、灵芝、人参、大黄、海藻、银花、茄子等。

〔7〕【扩张血管药】:(增加血流量1、可用于脑血管:菊花、葛根、白花前胡、络石藤、鹿含草、肉桂、茯神木、茵陈、防杞、天竹黄、制天南星制白附子、猴枣、田七、川芎、地龙、蜈蚣、全蝎、钩藤、玄胡、丹参、藏红花、姜黄、冰片、当归、杜仲、大蒜、泽漆等。

中药材分类目录[新版]

中药材分类目录[新版]

中药材分类目录[新版]植物全草类药材泽兰竹叶紫苏肿节风猪秧秧紫花地丁泻叶细辛香叶香茹小蓟徐长卿仙鹤草稀蔹草血见愁夏枯球夏枯草寻骨凤佩兰靛叶大芸灯芯大蓟大青叶灯心草淡竹叶荷叶瞿麦黑黎芦葫芦茶花细辛卷柏桔叶芥穗金石斛金钱草绞股兰石苇苏叶桑叶蛇草芡草石斛锁阳山椿苏梗伸筋草石见穿青蒿通草透骨草铁树叶霍香旱莲草荆芥荆芥穗艾叶鹅不食草薄荷半夏卜荷扁蓄半边莲败酱草半枝莲北龙胆扁蓄草败酱草白花蛇草不老草麻黄木贼磨盘草马齿苋猫眼草马鞭草茵陈益母草淫阳霍叶下珠鱼腥草甘松巨麦瓦松卧胆草鬼见羽鬼见愁谷精草老观草罗布麻龙葵草辽细辛鹿含草老鹳草落得打灵香草刘寄奴翻白草浮萍草凤眼草凤尾草侧柏叶长春花穿心莲垂盆草车前草南龙胆鸡骨草金佛草金生草金牛草薄公英平地木苦地丁 - - - - - 根及根茎类药材肉苁蓉何首乌怀牛夕黑附子黄精黄芪胡黄连黄莲花粉黄苓黄连须黄药子虎杖平贝炮姜片姜黄银柴胡川乌川牛夕川芎川断川贝比穿山龙刺五加炒知母草乌炒白术草乌炒白芍炒山药常山炒白赤勺柴胡苍术草河车浙贝泽泻紫苑知母紫草重楼珍珠杆炉贝良姜漏芦灵仙两面针狼毒龙胆草两头尖芦根西洋参茜草徐长卿仙茅泻白香附远志元参玉竹元胡郁金白参白术北沙参白芍白芷白前白薇白敛板兰根白头翁扁豆白芨半夏巴戟百部百合北豆根毕泻麻黄根白药子白附子白毛根党参丹参当归大黄独活当归头地榆山药三七参三棱山奈射干生地熟地升麻石菖蒲商陆色姜黄山茨菇苏根乌药莪术羌活葛根干姜骨碎补藁本贵众甘遂狗脊光茨菇甘草甘松明党参木香麦冬猫爪草毛茨菇蒙麻根墓头灰毛冬青太子参天麻天冬土大黄天葵子土贝母南星佛手参防风防已茯苓姜皮节菖蒲桔梗金果兰秦艽前胡灸黄芪苦豆根千年见藕节红参 - -花类药材合欢花怀菊花厚朴花槐米红花荷花金银花鸡冠花炙冬花菊花款冬花旋覆花辛夷花西红花雪莲花扁豆花白芍花贡菊花玳玳花杭菊花玫瑰花蒙花密蒙花野菊花玉米须洋金花玉果花月季花银花凌霄花啤酒花枝子花藏红花紫稍花马兰花腊梅花元花葛花桃花芜花冬花 - - - - - - - - -果实种子类药材砂仁苏子山楂山芋柿蒂蛇床子丝瓜络石莲子沙苑子使君子桑椹子山栀子石榴皮山芋肉沙苑子蛇床子索索葡萄刀豆大海豆鼓稻芽地肤子大枫子大茴香冬瓜子冬葵子大皂角大力子大腹皮莲房莲子连翘莱服子芦巴子路路通罗汉果荔枝核辽五味麦芽木瓜木榧子蔓荆子马兜铃母丁香柯子柯子肉苦丁香二丑川椒草果草蔻陈皮苍耳子充玉子禇实子川练子车前子赤小豆草决明炒青皮充蔚子炒麦芽炒薏米枣仁只壳只实栀子杏仁黑丑槐米红叩槐角藿香黄芥子黑胡椒火麻仁黑芝麻黑故子白果白蔻白丑筚拨巴豆槟榔白胡椒白莲须白芥子本别子白胡椒柏子仁白蒺藜八月折毕澄前白扁豆桃仁兔丝子葶苈子天葵子青果青皮芡实千金子青箱子芡石米乌梅芜萸乌豆王不留五味子桔核桔红桔络金缨子急性子巨胜子韭菜子江枳壳炙枳实金英子家桃仁决明子鹤虱肉叩软蒺藜佛手复盆子浮小麦覆盆子香元小茴香玉片玉果鸭旦子薏米郁李仁薏米仁益智仁云台子元肉谷芽桂芯公丁香枸杞子枳实紫蔻枳具子猪牙皂牛蒡子女贞子破故脂瓜蒌仁瓜蒌丝瓜蒌皮 , , , , , , ,叶类药材蒲黄苦丁茶桑叶苏叶荷叶艾叶艾叶炭把叶侧柏侧柏叶叶灰金灯大青叶夏枯秋罗布麻番泻叶番泻叶银杏叶公丁香功劳叶母丁香 , , , , , , , , ,皮类药材厚朴黄柏合欢皮地骨皮地枫紫槿皮五加皮土槿皮桂皮杜仲椿根皮苦栋皮官桂海桐皮肉桂丹皮白鲜皮桂碎桑皮秦皮棕炭 , , , , , , , , ,藤木类药材紫檀香皂刺松香苏木檀香桑枝石南藤松节桂枝勾藤海枫藤沉香血竭青风藤阿魏安息香沉香儿茶通草落石藤芦荟雷公藤降香鸡血藤寄生鬼箭羽天仙藤琥珀红藤白芸香文官木黑芸香忍冬藤乳香木通没药竹茹夜交藤 - -菌藻类药材茯苓茯苓皮冬虫夏草五倍子猪苓天竺黄灵芝赤茯苓昆布茯神海藻马勃 , , , , , , ,动物类药材 - 昆虫类药材 - 鱼类两栖类 - 爬行类药材 - 兽类药材鹿茸鹿鞭鹿角胶鹿角霜驴肾海马蛤壳海龙海螵蛸龟板水牛角龟板胶狗肾蛤蚧鳖甲鱼鳔水蛭珍珠母珍珠紫河车丝石决明桑蛸牡力羚羊角玳瑁龙齿瓦楞子象皮紫贝齿鸡内金牛羊草全虫蜂房蟾酥蜂蜜玛瑙僵蚕干蝉皮蝉退土元结阿胶穿山甲地龙蜗牛夜明砂刺猬皮五灵脂九香虫五灵斑毛雄蝉蛾白花蛇象牙粉蚂蚁乌蛇蜈蚣胆南星蕲蛇壁虎猴骨蛇退 , , , , , , , , ,矿物类药材珠砂钟乳石紫石英紫脑砂自然铜磁石赤石脂寒水石黑矾龙骨花芯石火硝滑石粉海浮石鹅管石苦矾龙骨禹粮土禹粮石石英石燕芒硝生石膏元明粉云母石秋石青蒙石硫磺雄黄铜绿阳起石白矾白脑砂炉甘石金蒙石代赭石 , , , ,其它类密陀僧海金砂棕榈子冰片樟丹南竹子淡豆鼓芮仁青黛臭梧桐藤罗子禾蝴蝶红曲神曲云皮肉桂子建曲樟脑大杂烩糯米根血余炭人工牛黄胶囊胶股兰硼砂百草霜艾条百合花土子人参叶。

中药材物编码与产地一览表

中药材物编码与产地一览表

干皮、 根皮及 枝皮
气香,味辛 辣、微苦

25 白芷 26 茯苓
27 大腹皮
28 半夏
29 红参
30 五味子
31 干姜
32
丹参
33川芎
34赤芍
35 红花 36 香附
河南、河北、浙 伞形科白芷 根
江、福建、四川等 或杭白芷
湖北、安徽、河 多孔菌科茯 菌核 南、云南、四川、 苓
贵州等 海南、云南、福 棕榈科槟榔 果皮
南、山东等
药用部 位 根

根 近成熟 果实 根 茎枝
新鲜或 干燥根 茎 地上部 分 叶

果实
花穗
性状(气、 味) 气微,味微甜 后苦涩
气微,味微 酸、苦、涩
气香特异,味 微苦 气芳香浓郁, 味辛辣而苦
气微,味微 苦、酸 气微,老枝味 微苦,嫩枝味 淡 气微,味甘
揉搓后有特殊 清凉香气,味 辛凉 气微,味微苦
成熟果 实
全草
气微香,味甜 气微,味淡
南、贵州等 18 广金钱 广东、广西、福

建、湖南等
豆科广金钱 地上部 气微香,味桅



19 葛根 湖南、河南、广 豆科野葛 根
气微,味微甜
东、浙江、四川等
20 金银花 21 菊花
山东、河南等
忍冬科忍冬
浙江、安徽、河 菊科菊 南、四川、河北、
花蕾或 气清香,味
气芳香,味苦
气微,味微甜 后苦
气微,味微酸 而苦
河北、山西、内蒙 唇形科黄芩 根 古、辽宁、吉林等
味微苦
山西、陕西、甘 桔梗科党
肃、四川、湖北等
参、素花党 参或川党参
内蒙古、甘肃、新 豆科甘草、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的分类按功效分类一、解表药(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三、泻下药(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二)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四、祛风湿药(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二)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五、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六、利水渗水湿药(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三)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七、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八、理气药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八、理气药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九、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十、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十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收敛止血药白芨、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十二、活血化瘀药(一)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二)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藤、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三)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四)破血消症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禹白附(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英(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萎、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止咳平喘药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玲、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十四、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十五、平肝息风药(一)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二)息风止痉药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十六、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十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补阳药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十八、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附药:小麦)、糯稻根须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十九、涌吐药常山、瓜蒂、胆矾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按药用部位分类根类中药:何首乌、川乌、附子、白芍、板蓝根、甘草、黄芪、葛根、人参、三七、当归、柴胡、白芷、龙胆、萝芙木、丹参、黄芩、玄参、地黄、党参、桔梗、南沙参、麦冬、天冬、温郁金根茎类:绵马贯众、大黄、黄连、延胡索、川芎、白术、苍术、天南星、半夏、石菖蒲、浙贝母、川贝母、黄精、玉竹、知母、莪术、天麻、白及茎木类中药:关木通皮类中药: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黄柏、五加皮、香加皮、地骨皮叶类中药:银杏叶(银杏)、侧柏叶(柏子仁)、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颠茄、洋地黄、艾叶、淡竹叶花类中药:辛夷、槐米(花)、长春花、洋金花、金银花、菊花、红花、果实和种子类中药:马兜铃、五味子、白芥子、苦杏仁、山楂、决明子、补骨脂、枳实和枳壳、陈皮、小茴香、枸杞子、砂仁、豆蔻全草类中药:石韦、麻黄、细辛、仙鹤草、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藿香、茵陈、青蒿、石斛藻、菌、地衣类中药:昆布、冬虫夏草、茯苓、灵芝、猪苓、雷丸、马勃、松萝树脂类中药:其它类中药:海金沙、松花粉(松香、松节油)、琥珀、儿茶、芦荟动物类中药:蟾酥、麝香、鹿茸、牛黄、珍珠、斑蝥、蜂蜜、海马、蛤蟆油、龟甲、熊胆、阿胶、羚羊角、地龙、石决明、牡蛎、全蝎、蜈蚣、僵蚕蛤蚧、蕲蛇、鸡内金、五灵脂矿物类中药:朱砂、雄黄、自然铜、赭石、铅丹、信石、轻粉、炉甘石、滑石、石膏、芒硝、硝石、硫黄、龙骨。

全草类中药性状鉴别

全草类中药性状鉴别

全草类中药性状鉴别全草类中药,用部位为草本植物新鲜或干燥的全体或地上部分,这类中药称为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因其包含了草本植物的全株,所以依靠原植物分类的鉴定则更为重要,原植物的特征(除颜色、表面特征、大小外),一般反映了药材的性状特征。

常用全草类中药:麻黄,采收加工,季节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

性状鉴别,1、药材。

(1)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3-2毫米,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

节明显,节间常2-6厘米。

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毫米、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

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

气香,味涩、微苦。

(2)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毫米,有粗糙感。

节上膜质鳞叶长2-3厘米,裂片3(稀2),先端锐尖。

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3)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毫米,无粗糙感。

节间长1.5-3厘米。

膜质鳞叶长1-2毫米,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2、饮片。

(1)麻黄,呈圆柱形的段。

表面淡黄绿色至黄绿色,粗糙,有细纵脊线,节上有细小鳞叶。

切面中心显红黄色。

气微香,味涩、微苦。

(2)蜜麻黄,形如饮片麻黄。

表面深黄色,微有光泽,略具黏性。

有蜜香气,味甜。

菌类中药药用部位主要为真菌的菌核、子实体或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的中药,称为菌类中药。

冬虫夏草主产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区。

甘肃、云南、贵州等省亦产。

乳香燃烧时显油性,冒黑烟,有香气;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其他类中药主要包括,植物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如儿茶、芦荟、青黛等,藤类植物的成熟孢子,如海金沙等;某些植物体上的虫瘿,如五倍子、没食子等。

全草类中药

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石斛(Herba Dendrobii)
[来源]木品为兰科(Orchidaceae)植物环草石斛
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黄草石斛D. chrysanthum Wall.、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et Lindl.或金钗石斛D. nobile Lindl.的新鲜或干燥茎。
中药鉴定学
叶粉末:鲜绿色。
①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 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 直径32~67μm,较大端有脐 样点痕,层纹波状。
②气孔:直轴式,副卫细胞大 小悬殊,少数为不定式。
③腺鳞:头部扁球形,4、6或8 细胞,直径27~33μm,柄仅 3μm。
④非腺毛:圆锥形,1~3细胞, 长至144μm,先端钝圆,基 部直径至40μm,具角质线纹。
[采收]绵茵陈苗高6-10cm时采收,茵陈蒿秋季花 蕾长成时采收。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性状]绵茵陈:
①多收缩卷曲成团块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被灰白茸毛, 绵软如绒。
②茎细小,一般长1.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绒 毛后可见明显纵纹,质脆,易折断。
③茎上或由基部着生多数具叶柄的叶,长0.5-2cm,叶柔软,皱 缩并卷曲,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线形,全缘。
有纵皱纹,多节, 节上有膜状叶鞘, 叶片有时残存,肉 质,多汁,易折 断,断面绿色, 平坦,气微,味 微苦而回甜,嚼 之带粘性。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2.金钗石斛:为金钗石斛 的干燥品,茎直径0.4~ 0.6cm.节间长2.5~3cm,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色, 有深纵沟,质硬而脆,断 面较平坦,味苦。

中药饮片编码

中药饮片编码

中药饮片编码中药饮片编码,拟采用的是根据中药饮片来源及包装形式、用药部位分类、炮制方法以及添加辅料的原则编制。

1. 1.用20——表示中药传统饮片;21——表示中药免煎颗粒;22——表示中药小包装饮片;23——协定处方2. 2.首先将中药饮片按药物来源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三大类。

以0开头的定义为植物类;以1开头的定义为动物类;以2开头的定义为矿物类。

药物来源及部位3. 3.01-09分别代表植物类药不同的入药部位。

01——根及根茎类;02——茎木类;03——皮类;04——叶类;05——花类;06——果实种子类;07——全草类;08——藻菌地衣类;09——其他类。

4. 4.不同的炮制方法及不同的辅料用00-99区分。

炮制方法及辅料5. 5.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再将每一类饮片按入库先后顺序依次排列。

6. 6.用“00—99”表示包装规格。

其中:单位为“公斤”的不同包装规格,用“01~09”表示;单位为“克”的不同包装规格,用“11~19”表示;单位为“瓶”或“支”的不同包装规格,用“21~29”表示;单位为“袋”的不同包装规格,用“31~39”表示;单位为“盒”的不同包装规格,用“41~49”表示;单位为“条”或“对”等等的特殊包装规格,用“51~59”表示。

条金钱白花蛇52对1对对蛤蚧99其他其他其他……7.7.中药饮片的编码由12个数字表示。

其中第1位“2”表示中药饮片;第2位表示包装形式,如“0”表示普通饮片;“1”表示免煎饮片;“2”表示小包装饮片;第3、4位表示中药饮片来源及用药部位;第5、6、7、8位表示该类饮片的入库顺序号;第9、10位表示该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及炮制用辅料;第11、12位表示该中药饮片的包装规格。

见图示:编码方式如下:例: 20-11-0003-00-112:中药饮片标识0:包装形式是中药传统饮片11:饮片来源及入药部位0003:饮片入库先后顺序排序00:炮制方法及主要辅料11:最小包装单位是克,计价单位是1克(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全草类中药(医疗班)

全草类中药(医疗班)

全草类中药全草类中药的含义及分类全草类中药是以草本植物干燥地上部分或其他部分入药的总称。

全草类药材包括以下类别:带根或根茎的全株:细辛、蒲公英。

地上部分的茎叶:广藿香、淫羊藿、益母草。

带花或果实的地上部分:荆芥、老鸛草。

小灌木的幼枝梢(草质茎):麻黄、石斛。

肉质茎:肉苁蓉、锁阳。

地上某一部分:荆芥穗、谷精草。

全草类中药的鉴别方法❑性状鉴定——主要依靠原植物分类鉴定。

❑显微鉴定——根据不同部分进行鉴定。

❑理化鉴定——根据不同成分进行检定。

总之:全草类中药的鉴别是一个综合性鉴别,要结全前面各章中的要求进行。

但通常比较最有鉴别意义的部位。

麻黄麻黄的采收和加工方法9~10月割取绿色的草质茎,阴干至7~8成干时再晒干。

注意−−如曝晒过久则药材颜色发黄!!!如受霜冻则药材颜色变红!!!−−两者均影响药效,故应注意避免。

鱼腥草鱼腥草的来源及特征三白草科蕺菜的全草.表面节明显叶心形,暗绿色或红棕色.花穗状,顶生搓之有鱼腥气味.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功效全草含挥发油约0.05%。

挥发油中具有特异气味的是癸酰乙醛及月桂醛,鱼腥气味正是由癸酰乙醛产生的。

性微寒,味辛,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

细辛细辛药材商品来源及品种细辛的性状共同特点北细辛根茎较短叶片心形,顶端短锐尖,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被钟状,顶端3裂,花被先端反卷花丝与花药等长果实半球形华细辛根茎较长。

叶片顶端渐尖,叶上面散生短毛,下面仅叶脉处散生长毛。

花被钟状,顶端3裂,先端沿水平方向展开。

花丝长于花药。

果实近球形。

马细辛(杜衡)根茎较长。

叶片心形,先端钝圆,两面无毛。

花被钟状,顶端3裂,花被裂片直立。

花丝极短果实半球形。

细辛化学成分及功效己知细辛属31种植物挥发油中均含甲基丁香油酚,可认为是细辛属的特征成分。

挥发油有一定的镇痛、镇静、降压和平喘作用。

传统功效: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金钱草类药材:1. 单叶2. 叶互生3. 叶全缘,肾形,先端微下凹———————————————————马蹄金3.叶非全缘4.叶片5~7掌状浅裂或深裂,每一小裂片顶端又三小裂—————天胡荽4.叶片边缘钝齿状—————————————————————积雪草2.叶对生5.茎方形,叶缘呈齿状———————————————————连钱草5.茎圆柱形6.全株近无毛,花腋生,侧脉不明显————————————过路黄6.全株有毛,花顶端集生,主脉和侧脉均明显———————聚花过路黄1.可见复叶互生,小叶1~3枚,叶片近圆形,全缘,羽状脉明显,正面无毛,背面被灰白色毛茸——————————————————————————————广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区别唇形科原植物的共同特征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

全草类1-071119

全草类1-071119


【性状鉴别】

共同点:叶均硬厚,革质,全缘, 叶背密布棕色星状毛。
庐山石韦
石韦
有柄石韦 矩圆状披针形
叶大,阔披针形, 长圆状披针形
基部耳形,不对称 基部楔形,对称 基部楔形,对 称 叶缘常内卷成 顶端渐尖 同左 圆筒状,最小 侧脉不明显, 叶背孢子囊群于侧 孢子囊群于侧脉 脉间排列,整齐 间排列整齐紧密 孢子囊群不整 齐


箭叶淫羊藿:称三枝九叶草 一回三出复叶, 小叶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 两侧小叶基部明显偏斜,外侧呈箭形 柔毛淫羊藿: 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 朝鲜淫羊藿: 小叶片较大,叶薄如纸而有弹性。
仙鹤草(龙牙草)
性平,味苦、涩。止血。
Agrimonia pilosa Ledeb. var. japonica (MIq.) Nakai
过路黄
报春花科
茎:圆柱形 叶:对生,心形全 缘,水浸后叶对光 看黑色或褐色条纹 。 花:单生叶腋,具 长梗,黄色 气淡
聚花过路
报春花科
同左 叶片或全株被 短柔毛;叶片 主、侧脉明显 ; 花2~4朵聚生 于茎枝顶端。
活血丹
唇形科
茎细,方形。 叶肾形或圆心 形,边缘有圆 齿,两面脉上 被短柔毛。 轮伞花序,浅 紫,花二唇形 气香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 童家赟
紫花地丁
【性状鉴别】 1、主根圆锥形 2、叶丛生(基生),披针形;先端钝, 基部平截或钝圆,边缘具钝齿,柄细 长,具狭翅。 3、花紫色,距细管状 4、蒴果3裂,形如谷壳状 5、气淡,味苦带粘性
广地丁
地方习用品:
广地丁
【来源】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干燥全草。 【产地】广东、广西。 【性状鉴别】 1、茎细,叶基生(丛生) 2、叶长圆形,两端渐尖,柄极短 3、花蓝紫,花冠漏斗状,萼筒状 4、具草青气,味稍苦。

中药鉴定学课件-全草类中药

中药鉴定学课件-全草类中药

(五)内在质量检测

浸出物:《中国药典》GAP
挥发油:适宜于具有香气的全草类:薄荷、青蒿
有效物质含量: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 法、气相色谱法等等

指纹图谱研制:不同产地广藿香GC-MS图谱特征研究
对药典3种麻黄中6种生物碱进行测定,结 果图谱及含量均有差异。
现行药典对162种药材313种中成药应用HPLC进行含量测定
植物形态

小灌木或草本状小灌木,木质茎短。 草质茎绿色,分枝、节间明显,表 面有细纵纹;节上鳞叶膜质鞘状, 上部2~3裂。 雌雄异株。雌球花单生枝端,苞片 4 ~ 5 对,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 红色,浆果状。 种子2。
草 麻 黄


木 贼 麻 黄
中 麻 黄
性状鉴别
三种麻黄的共性: ①均具节与节间。 ②表面具纵棱线。 ③叶退化成膜质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 ④折断时有粉尘飞出。 ⑤断面髓部红棕色(玫瑰心)。 ⑥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三、鉴别方法
(一)植物分类学知识 1、依据所属分类位置科属的显著特征进行鉴别。如: 麻黄类:均具节与节间。表面具纵棱线。叶退化成膜质 鳞叶,基部联合成筒状。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髓 部红棕色(玫瑰心)。味苦涩(生物碱、鞣质)。 唇形科:方茎,具四棱,对生枝叶,被毛,轮伞(聚伞) 花序,唇形花,小坚果,多香气。 菊科:茎圆柱形,有纵棱纹,叶互生,常被毛,叶分裂, 头状花序,有香气。

4、带花全草:
花及花序均为重要鉴别特征。花序类型及花的 位置及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毛茸数目、各 部位着生方式。花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金钱草花成对着生于叶腋中,伪品聚花过路黄
(风寒草)花生于茎端。 白花蛇舌草叶纤细,花单生叶腋,柄明显; 水线草叶宽,花梗纤细,花2~5朵集成伞房花序, 腋生。

全草

全草

金钱草药材
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
三、金钱草 Lysimachiae Herba
课堂活动 民间金钱草混淆品较多,注意观察过路黄原植物形态和 金钱草药材标本,说说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化学成分】含酚性成分,甾醇,黄酮类,氨基酸,挥发 油,鞣质,胆碱等。黄酮类有:槲皮素,槲皮素-3-O-葡萄糖 苷,山柰素,山柰素-3-O-半乳糖苷,对羟基苯甲酸,尿嘧啶 等。
【化学成分】全草含挥发油约0.05%,油中主要成分为 鱼腥草素(癸酰乙醛)、月桂醛、癸醛、癸酸、甲基壬酮、 α-蒎烯等。另含槲皮苷、异槲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 痈吐脓,痰热咳喘,扁桃体炎,热痢,尿路感染,白带, 痈肿疮毒。不宜久煎;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课堂活动 鱼腥草的主要性状特征是什么?它的鱼腥气味是由什 么成分产生的?
麻黄根药材
第十章 全草类药材
一、麻黄 Ephedrae Herba
案例分析
案例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多个省市已于2012年9月起,全面实施含 麻黄碱感冒药的限购政策。限购政策规定:药品零售企业要设置含麻黄碱 类复方制剂专柜,查验、登记购买者身份信息,除处方药按处方剂量销售 外,一次销售不得超过2个最小包装 。 案例2: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的要求,麻黄碱含量超过30㎎的复方制剂已从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管理。 案例3:2012年12月,两家佛山药品零售企业因3万盒麻黄碱类复方制 剂失踪被通报整改。如药店未按规定销售此类类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造成 滥用或流入非法渠道被用于制造毒品的,将直接追究零售药店的责任,并 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 分析: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作用及中枢兴奋作用,长期服用可引起病 态嗜好和耐受性。通过改造麻黄碱的化学结构而获得冰毒是国际上滥用最 严重的中枢兴奋剂之一,我国已把冰毒纳入一类精神药品进行严格管制。 另外,运动员在竞赛期间,不能服用麻黄来治疗风寒感冒,否则,兴奋剂 检测为阳性,按服用违禁药品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Q-089
C-Q-089
田基王
A-Q-045
B-Q-045
C-Q-045
石仙桃
A-Q-090
B-Q-090
C-Q-090
B-Q-019
C-Q-019
珍珠草
A-Q-064
B-Q-064
C-Q-064
石斛
A-Q-020
B-Q-020
C-Q-020
辣蓼草
A-Q-065
B-Q-065
C-Q-065
败酱草
A-Q-021
B-Q-021
C-Q-021
火炭母
A-Q-066
B-Q-066
C-Q-066
墨旱连
A-Q-022
B-Q-022
C-Q-057
荆芥
A-Q-013
B-Q-013
C-Q-013
九里明
A-Q-058
B-Q-058
C-Q-058
荆芥穗
A-Q-014
B-Q-014
C-Q-014
马鞭草
A-Q-059
B-Q-059
C-Q-059
瞿麦
A-Q-015
B-Q-015
C-Q-015
鬼针草
A-Q-060
B-Q-060
C-Q-060
淡竹叶
NO:03全草类:
品名
原料药材
包装材料
成品(饮片)
品名
原料药材
包装材料
成品(饮片)
广藿香
A-Q-001
B-Q-001
C-Q-001
声色草
A-Q-046
B-Q-046
C-Q-046
细辛
A-Q-002
B-Q-002
C-Q-002
独脚金
A-Q-047
B-Q-047
C-Q-047
薄荷
A-Q-003
B-Q-003
A-Q-016
B-Q-016
C-Q-016
倒扣草
A-Q-061
B-Q-061
C-Q-061
泽兰
A-Q-017
B-Q-017
C-Q-017
鱼腥草
A-Q-062
B-Q-062
C-Q-062
佩兰
A-Q-018
B-Q-018
C-Q-018
鹅不食草
A-Q-063
B-Q-063
C-Q-063
益母草
A-Q-019
毛麝香
A-Q-051
B-Q-051
C-Q-051
小蓟
A-Q-007
B-Q-007
C-Q-007
青天葵
A-Q-052
B-Q-052
C-Q-052
麻黄
A-Q-008
B-Q-008
C-Q-008
徐长卿
A-Q-053
B-Q-053
C-Q-053
茵陈
A-Q-009
B-Q-009
C-Q-009
金黄泽
A-Q-054
凤尾草
A-Q-086
B-Q-086
C-Q-086
半枝莲
A-Q-042
B-Q-042
C-Q-042
白眉草
A-Q-087
B-Q-087
C-Q-087
淫羊藿
A-Q-043
B-Q-043
C-Q-043
石斛
A-Q-088
B-Q-088
C-Q-088
莲梗
A-Q-044
B-Q-044
C-Q-044
半边莲
A-Q-089
B-Q-054
C-Q-054
土茵陈
A-Q-010
B-Q-010
C-Q-010
红水葵
A-Q-055
B-Q-055
C-Q-055
蒲公英
A-Q-011
B-Q-011
C-Q-011
金耳环
A-Q-056
B-Q-056
C-Q-056
土公英
A-Q-012
B-Q-012
C-Q-012
山茨菇
A-Q-057
B-Q-057
C-Q-076
灯心草
A-Q-032
B-Q-032
C-Q-032
委陵菜
A-Q-077
B-Q-077
C-Q-077
稀莶草
A-Q-033
B-Q-033
C-Q-033
垂盆草
A-Q-078
B-Q-078
C-Q-078
灵香草
A-Q-034
B-Q-034
C-Q-034
金沸草
A-Q-079
B-Q-079
C-Q-079
天仙藤
A-Q-070
B-Q-070
C-Q-070
扁蓄
A-Q-026
B-Q-026
C-Q-026
伸筋草
A-Q-071
B-Q-071
C-Q-071
金牛草
A-Q-027
B-Q-027
C-Q-027
三白草
A-Q-072
B-Q-072
C-Q-072
车前草
A-Q-028
B-Q-028
C-Q-028
马齿苋
A-Q-073
B-Q-038
C-Q-038
断血流
A-Q-083
B-Q-083
C-Q-083
青蒿
A-Q-039
B-Q-039
C-Q-039
颠茄草
A-Q-084
B-Q-084
C-Q-084
刘寄奴
A-Q-040
B-Q-040
C-Q-040
透骨肖
A-Q-085
B-Q-085
C-Q-085
卷柏
A-Q-041
B-Q-041
C-Q-041
B-Q-073
C-Q-073
鹿衔草
A-Q-029
B-Q-029
C-Q-029
老鹳草
A-Q-074
B-Q-074
C-Q-074
浮萍
A-Q-030
B-Q-030
C-Q-030
连钱草
A-Q-075
B-Q-075
C-Q-075
白花蛇舌草
A-Q-031
B-Q-031
C-Q-031
青叶胆
A-Q-076
B-Q-076
香薷
A-Q-035
B-Q-035
C-Q-035
肿节风
A-Q-080
B-Q-080
C-Q-080
石韦
A-Q-036
B-Q-036
C-Q-036
鸭跖草
A-Q-081
B-Q-081
C-Q-081
紫花地丁
A-Q-037
B-Q-037
C-Q-037
积雪草
A-Q-082
B-Q-082
C-Q-082
土地丁
A-Q-038
C-Q-003
天香炉
A-Q-048
B-Q-048
C-Q-048
肉苁蓉
A-Q-004
B-Q-004
C-Q-004
毛大丁草
A-Q-049
B-Q-049
C-Q-049
锁阳
A-Q-005苓
A-Q-050
B-Q-050
C-Q-050
大蓟
A-Q-006
B-Q-006
C-Q-006
C-Q-022
溪黄草
A-Q-067
B-Q-067
C-Q-067
仙鹤草
A-Q-023
B-Q-023
C-Q-023
凉粉草
A-Q-068
B-Q-068
C-Q-068
木贼
A-Q-024
B-Q-024
C-Q-024
穿心莲
A-Q-069
B-Q-069
C-Q-069
广金钱草
A-Q-025
B-Q-025
C-Q-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