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免疫应答[1]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名词解释(一)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名词解释(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名词解释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通过免疫细胞的活动来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
•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参与。
T细胞•T细胞(T lymphocyte)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白细胞。
•T细胞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与之结合,来产生免疫应答。
•例如,CD4+ 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CD8+ T细胞杀伤受感染的细胞,抵御病原体感染。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细胞。
•NK细胞可以直接杀伤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也可以杀伤病变细胞,如癌细胞。
•NK细胞通过特定表面受体与靶细胞结合,释放毒素,破坏靶细胞的生物膜。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是免疫系统的一种主要防御机制,主要通过体液中的抗体来抵御外来病原体侵害。
•体液免疫主要包括抗体的生成和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体•抗体(Antibody,Immunoglobulin)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从而协助其他免疫细胞杀伤病原体。
•例如,特定的抗体可以结合病毒,阻止其进入细胞,从而抵御病毒感染。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机体感知外来病原体后产生的一系列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包括早期应答和后期应答,早期应答以炎症反应为特征,后期应答以抗体和免疫记忆为特征。
•免疫应答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并对未来的感染提供保护。
以上是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名词解释及相关例子的介绍。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协调合作,提供全面的免疫保护。
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体液免疫应答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反应,发生在身体受到抗原刺激后,免疫系统释放出抗体和免疫细胞来攻击并消灭这些入侵的病原体。
以下是体液免疫应答的简述及其过程:
1. 刺激因素:病原体或其他刺激物质,如化学物质、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并影响免疫系统。
2. 细胞反应: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开始产生抗体和其他免疫细胞。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
3. 细胞介导反应:抗体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的酶类,导致细胞死亡。
这种反应被称为细胞介导反应,因为它由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4. 免疫记忆:当身体再次受到类似的病原体刺激时,免疫系统可以更快地识别和响应。
这种记忆可以通过T细胞和B细胞的长期记忆来实现。
5. 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可以监视并识别出病原体,防止它们在体内繁殖。
这种监视可以通过B细胞产生的抗体来实现。
体液免疫应答在身体抵抗病原体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身体受到感染时,体液免疫应答可以帮助身体更快地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从而减轻症状并防止疾病传播。
此外,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在疾病康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
除了了解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外,我们还可以探究免疫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例如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功能和行为。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体液免疫应答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例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
病时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体液免疫应答

TI-2Ag应答的特点: ①只使成熟B细胞应答,主要是B-1细胞 ②单信号激活B细胞,但交联过度或过低 则无应答。
④在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T细胞对B细胞的 激活及生发中心的形成有辅助作用。
在生发中心,B细胞继续分化 发育,发生Ig可变区基因的体 细胞高频突变,Ag受体亲和 力的成熟,Ig类别转换,记忆 B细胞形成及Ag受体编辑等。
⑶.B细胞活化的信号转导过程
Ag + BCR→BCR交联→激活 Blk、Fyn或Lyn激酶→Igα、 Igβ胞浆区磷酸化→Syk与磷 酸化的Igβ结合并活化→激活 PLC-γ和GEFs(鸟苷酸交换因 子)→后续过程与T细胞相同。
四、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
1.抗胞外菌,中和病毒,中和毒素。 2.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的吞 噬作用。 3.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及 病毒感染的靶细胞。 4.通过活化补体,引起溶菌、杀菌细胞毒 效应。 5.在某些情况下,抗体还参与引起免疫病 理损伤。
五.粘膜免疫应答
粘膜免疫应答是一类特殊的免疫应答, 起主要作用的是分泌性IgA。
2.B细胞识别抗原后的活化
⑴.B细胞活化的信号要求 B细胞进行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也需要两个信号的作用。抗原与SmIg的 可变区特异性结合产生第一活化信号。 第一活化信号的传递靠BCR相邻的Igα、 Igβ传递,从而激活PTK。CD19、CD21、 CD81对第一活化信号转导有辅助作用。
同时,B细胞将加工处理的TD-Ag以 Ag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形式 呈递给Th细胞,与Th细胞相互刺激, 使Th细胞活化增殖。而B细胞表面 表达的CD40分子与活化的Th细胞 表面的CD40L结合,产生第二活化 信号。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 后,即可发生胞内的生化事件,从 而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效 应分子抗体。
体液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体液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体液中的抗体和其他溶解的分子来对抗病原体。
以下是一些与体液免疫应答相关的名词解释:
1.抗体(Antibody):也称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能够特异性地结合病原体并协助免疫系统消灭它们。
2.免疫球蛋白类别(Immunoglobulin Isotypes):指不同类型的抗体分子,如
IgG、IgM、IgA、IgE和IgD等,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所差异。
3.中和作用(Neutralization):指抗体与病原体结合,阻止其侵入或繁殖的
能力,从而中和病原体的活性。
4.沉淀(Precipitation):是指抗体与可溶性抗原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导
致抗原沉淀下来。
5.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是一组血浆中的蛋白质,能够与抗体结
合,激活一系列的反应,促使病原体溶解、吞噬或标记,增强免疫应答。
6.白细胞(Leukocytes):是血液中的一类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
和T细胞等,它们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其他免疫分子。
7.免疫记忆(Immunological Memory):体液免疫应答还包括免疫记忆的形
成,即免疫系统对于曾经遭遇过的病原体具有持久的记忆,能够更快速和有效地应对再次感染。
这些名词解释涵盖了体液免疫应答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机制,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御系统。
humoral immune91 response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 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BCR直接识别抗原的特点
识别蛋白质、多糖、核酸、脂类 识别天然抗原 无MHC限制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初次应答 (primary response): 抗原激活静息淋巴细胞 二次应答 (secondary response): 抗原激活记忆性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初次应答
病原体初次侵入机体所引发的应答。 初次应答特点:
潜伏期较长;
产生抗体以IgM类为主;
BCR交联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二、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B 第1信号
IFN-g , IL-4, IL-5 没有Th 的帮助
活性封闭
B 第1信号 活化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D抗原与TI抗原
TD抗原(Thymus-dependent antigen):胸腺依 赖抗原,B细胞对此类抗原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 TI抗原(Thymus-independent antigen):为 胸腺非依赖抗原,B细胞对此类抗原应答无需要T 细胞辅助
体液免疫应答(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基
本
内
容
体液免疫应答概念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TI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抗 原 特 异 性 血 清 抗 体 滴 度 ( )
初次免疫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再次免疫
IgM
1
0 0 7 14 21 28 35 42
Log
天
数
二、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Ag的识别机制
•
•
TI抗原可分成TI-1和TI-2两类。
了解抗体产生规律的意义
• 是疫苗接种的理论基础;制定 最佳免疫方案 • IgM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细胞免疫应答与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区别
细胞免疫
介导 的 细 胞
参与的细胞 MHC - 限 制 性 引发的抗原 效应产物
体液免疫
B细 胞
B细 胞 、TH、APC 无 TD-Ag、TI-Ag Ab
T细胞 T 细 胞 、APC
有 TD-Ag TH细胞、Tc细胞 特异性细胞介导细胞毒 DTH
抗细胞内感染 抗肿瘤 DTH 移植物排斥反应
效 应方式
生物学
Ag-Ab复合物形成
抗感染 抗肿瘤(ADCC) I、II、III超敏反应 移植物超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功
能
B细胞对TI抗原应答的意义
1. 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2. 能有效地杀灭具有荚膜多糖的细菌。
讨论:B 细胞免疫应答的效应
抗感染免疫
• • • SIgA的局部抗感染作用 中和毒素和病毒作用 激活补体、ADCC效应、免疫调理杀灭病原微生物
免疫损伤机制
• • • 导致I、II、III型超敏反应 引起超急移植排斥反应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概念
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再次应答是指身体在第一次接触到某种病原体后,再次遭遇相同或相似病原体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应答过程。
其一般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记忆效应:在初次感染后,免疫系统会对病原体产生记忆效应。
这意味着,当再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应对感染,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
2. 抗体产生:再次感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特异性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这是因为免疫系统的记忆B细胞已经保存了之前的感染信息,并能够快速分化为抗体产生细胞。
3. T细胞参与:再次感染时,记忆性T细胞会被激活,快速增殖并释放细胞因子,以增强免疫应答。
4. 快速应答:由于记忆效应和T细胞参与,再次感染时,体液免疫应答的启动速度更快,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加,炎症反应加强,从而有效控制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
总之,体液免疫再次应答的一般规律是通过记忆效应、抗体产生和T细胞参与,实现对病原体更快速、更有效的应对。
这种应答机制使得身体对于再次感染具备更强的免疫保护能力。
新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 :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机体在遇到病原后,首先并迅速起防护作用的。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 1.抗原(antigen):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3.抗原决定基(antigen determinant):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4.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5.胸腺依赖性抗原(thymus dependent antigen,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 细胞辅助的抗原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7.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8.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只需要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激活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抗体(antibody) :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
2.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3.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仅能合成及分泌抗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4.ADCC(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通过对其表面表达的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直接杀伤靶抗原5.调理作用(opsonization):人体内抗体和细菌表面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使补体激活。
13章体液免疫

第二节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3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基本过程:三个阶段
B细胞特异性识别Ag阶段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效应分子抗体的产生及效应阶段
4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两个去向 一部分B细胞到淋巴结髓质,增殖分化为短寿命
的浆细胞产生IgM抗体; 另一部分B细胞到初级淋巴小结继续增殖分化形
成生发中心。
19
B细胞在生发中心的分化成熟
20
3 2
生发中心细胞
生发中心母细胞 1
21
B细胞在生发中心要完成 Ig亲和力成熟和体细胞高频突变 Ig的类别转换 浆细胞的形成 记忆B细胞的产生
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CR直接识别抗原表位
识别特点:识别多种抗原
无需APC提呈 不受MHC限制
5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B细胞活化 双信号
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由 第一信号 Igα/Igβ传入胞内 第二信号 活化Th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结合
6
TD-Ag
1
2
7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35
(二)B细胞对TI-2抗原的免疫应答
TI-2抗原
BCR
BCR适度交联
B1细胞
信号转导
36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抗体的产生一般分为4个时期
Th、B细胞相互作用
Th 细胞活化、增殖
未成熟DC 淋巴液/血液
外周免疫器官
(T细胞依赖区)
TD-Ag
第十三、四章免疫应答

Ti-Ag诱导免疫应答特点: ①不需Th细胞的辅助 ②只诱导IgM类抗体的产生
三、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及其特点
特 点 初次免疫应答 再次免疫应答
抗原剂量 大 小 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时产 初次接受某一抗原刺激时 生的免疫应答。 产生的免疫应答。 潜伏期 长,5~10 天 短,2~3天 抗体滴度 抗体类型 低 IgM为主 高 IgG为主
作业
2.选择题 (4)在初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5)下述哪种抗原为自身抗原?() A.肿瘤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病毒性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细菌抗原 (6)关于体液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需要抗原刺激 B.不需要APC参与 C.B细胞 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Ig仅在细胞外发挥效应 E.对TD抗原的应答需Th细胞辅助
㈠第一活化信号(Ag刺激信号)的产生 ㈡第二活化信号(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 1. Th细胞的活化
2. Th细胞辅助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B细胞作为APC将抗原提呈给Th细胞,在与 ①活化的 Th 细胞表达 CD40L 与B细胞的 B细胞、 Th 细胞表面的 多对协同刺激分子 Th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中,Th细胞受到双信 CD40 相互作用; B 细胞上的BCR (即 mIg )与抗原结合,产 相互作用(主要为 CD40 与 CD40L )产生第二 号的作用, Th细胞活化。 ②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辅助 B细胞的活化、 活化信号。 生第一活化信号。 增殖、分化。
第三节 T细胞的效应功能
2.活化的Th2细胞释放IL-4、5、6、10等诱导B
细胞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3.Tc细胞亚群可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因子, 直接发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体液免疫应答

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等调节B细胞的活化。
(二)B2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B2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 B2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 生IgG为主的抗体,部分B2细胞分化为记 忆性B细胞,在再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1. B2细胞的活化
第一信号:抗原识别信号 BCR特异性识别抗原(B细胞表位),产生抗原识别 信号,Igα/Igβ将抗原识别信号传递到B细胞内,共受 体复合物
Th细胞对B细胞应答的辅助作用
Th细胞的激活 外源性抗原由APC捕获,将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片 段,以MHC-II—抗原肽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 并提供第二信号,使其活化,分化为Th细胞。 (细胞免疫应答)
Th细胞提供B细胞第二活化信号 活化的Th细胞识别B细胞表面特异性p-MHC,诱导 表达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分子结合产生B细 胞活化所需第二活化信号。
Igα/Igβ将B细胞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
到B细胞内
B cell receptors (BCR)
---BCR即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 蛋白
---成熟B 细胞表达两种BCR
Ig: IgM 、IgD.两种
---BCR的胞内区非常短,仅
有三个氨基酸残基
BCR can recognize epitopes directl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浓度TI-1抗原是多克隆活化剂
TI-2抗原诱导的B细胞应答特点
TI-2抗原多属细菌胞壁与荚膜多糖成分,具 有高度重复的结构。使成熟的抗原特异性B 细胞的BCR发生广泛交联。且不易被降解, 使抗原信号延长和持续。,但过度交联可产 生耐受。
第六章 免疫应答

抗原递呈: 抗原递呈:降解产生的抗原肽在抗原递呈细胞内 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 与MHC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 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 复 合物,然后被运送到APCs细胞膜表 合物,然后被运送到 细胞膜表 面进行展示,供免疫细胞是别的过程。 面进行展示,供免疫细胞是别的过程。
抗原递呈细胞
概念: 概念:是指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递给 淋巴细胞而使其活化的细胞。 淋巴细胞而使其活化的细胞。
三、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效应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T细胞 细胞: 介导特异性免疫效应的 细胞:CD8CTL、 CD4Th1 、
通过释放多种可溶性细胞因子或淋巴因 子发挥作用,主要引起局部单核细胞浸润 子发挥作用, 为主的炎症反应。 为主的炎症反应。
四、细胞免疫效应
【APC】 APC】
---------------Ag+MHC II分子 Ag+MHCTCR+CD3 ---------------Ag+MHC-II分子 ----------------------MHC II分子 MHCCD4 ----------------------MHC-II分子 双识别 信号2 【 信号2 】 CD28----------------------CD28----------------------- B7
T细胞活化后可高表达 细胞活化后可高表达CD40L,可与 细胞表 细胞活化后可高表达 ,可与B细胞表 面的CD40结合,提供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结合,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面的 结合 细胞活化、 (协同刺激信号),协同刺激B细胞活化、增殖 协同刺激信号) 协同刺激 细胞活化 和分化。同时分泌IL-2、4、5和IFN-r等多种细 和分化。同时分泌 、 、 和 等多种细 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简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体液免疫应答是机体在遭受外来病原体入侵时,通过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应答来抵御病原体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
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识别、激活、增殖和效应。
在体液免疫应答的识别阶段,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能够识别并鉴别出外来的病原体。
这一过程依赖于机体内特异性的免疫分子,即抗原受体。
抗原受体能够与病原体上的抗原分子结合,从而触发免疫应答。
当抗原受体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后,体液免疫应答进入到激活阶段。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B细胞的激活。
激活B细胞的关键信号来自辅助T细胞。
辅助T细胞通过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并释放出细胞因子,来激活B细胞。
激活的B细胞开始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在激活阶段之后,增殖阶段开始。
被激活的B细胞开始大量增殖,形成大量的细胞克隆。
这些细胞克隆分化为两种类型: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主要负责产生抗体,而记忆B细胞则可以长期存留在机体内,以便在再次遭受相同抗原侵袭时能够更快地启动免疫应答。
在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浆细胞开始产生并释放大量的抗体。
抗体能够与病原体上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些复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如中和病原体、促进病原体的吞噬和消化等。
此外,抗体还可以激活补体系统,进一步加强对病原体的清除。
总结起来,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包括识别、激活、增殖和效应四个阶段。
这一过程依赖于多种细胞和分子的相互作用,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侵袭的重要防线。
通过深入了解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控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免疫应答

APC
CD4
MHCⅡ类分子 Ag TCR
B7 ICAM-1
CD28 LFA-1
LFA-3 LFA-2
Th
信号1
信号2
TH与APC相互作用示意图
Th与APC相互作用中,受到 MHCⅡ类分子的限制。
Activation of a Naive T4-Lymphocyte by an Antigen-Presenting Cell
信号1
信号2
CD40 ICAM-1
CD40L LFA-1
Th与B细胞相互作用示意图
Th与B细胞相互作用于中,同 样受到MHCⅡ类分子的限制,
B细胞 两个信号的刺激
B细胞活化
IL-2、IL-4、 IL- 5、IL-6、IFN等
浆母细胞
Bm 浆细胞
抗体
B细胞的分化、增殖
2、对TI-Ag的应答
TI-Ag B细胞 浆母细胞
2、Th1介导的炎症反应
(1)Th1细胞(炎性T细胞)的形成
外源性抗原
APC
CD4+T细胞
CD4+T细胞活化 IL-1、IL-12
Th1细胞
(2)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再次相同Ag
Th1
细胞因子
IL-2、 IFN-、
TNF-β等
以淋巴细胞和单核巨 噬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Activation of a Macrophage by a Th1 Lymphocyte
CTL 穿孔素
插入靶细胞膜并聚 集,形成跨膜孔道
H2O进入靶细胞 靶细胞裂解
(2)介导靶细胞凋亡:
① CTL的FasL与靶细胞的Fas结合 激活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 激活内源性DNA内切酶
11 体液免疫应答

B2 B细胞
• CD5-, sIgM+, sIgD+,通常所指的B细胞; • 占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30%; • 主要位于周围免疫器官的淋巴滤泡中; •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16
17
MHC Ⅱ
mitogen receptor
18
B2 细胞表面重要的膜分子
19 19
一、体液免疫应答简介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22
TI 与 TD 抗原
TI-1 抗原 12
B1 细胞
TD 抗原
CD4
1 2
B2 细胞
CD40/CD40L
Th细胞
23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 BCR介导; • 抗原性质: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小分子化合物 等;游离抗原,不需APC呈递,无MHC限制性。
低浓度时,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
53
B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
54
(二)B细胞对TI-2抗原的应答
1、具有适当间隔、高度重复的B细胞表位,可导致 BCR交联,多为细菌胞壁和荚膜多糖;
2、TI-2抗原表位密度过低,不足以激活;密度过 高,耐受;
3、仅激活成熟B细胞,主要是B-1细胞; 4、主要产生IgM抗体; 5、细胞因子可增强其应答,并发生IgM IgG类别转
4
1、Th1的效应
IL-2: 促进抗原特异性Th、CTL细胞活化;为部 分CTL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IFN-γ: 活化MØ; 刺激B细胞产生IgG2a、 IgG3 (可以与三 种Fc γ 受体结合,有很强的免疫调理作用); 抑制Th2活化;
IL-3 、 GM-CSF:诱生、募集Mo/MØ; LT-α、TNF-α:活化Ne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B淋巴细胞分化、发育
B细胞对TD 抗原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识别 1. BCR识别抗原的B细胞表位 2. 特异性识别天然构象表位与线性表位,构象互补结合 3. BCR识别的抗原种类:蛋白质、多肽、核酸、多糖、 脂类和小分子化合物 4. BCR识别无MHC限制性
Ig过表面的Fc受体与IgG的Fc段结合,从而杀伤靶细胞 。
5.导致免疫损伤
参与I型超敏反应 IgE 介导
生发中心是B细胞对TD抗原应答 的重要场所
生发中心分两个区域: 暗区:生发中心母细胞(mIg-)紧
密聚集形成。 明区:生发中心细胞(mIg+)与
FDC、Tfh细胞形成。 生发中心是体细胞高频突变、 抗体亲和力成熟、抗体类别转 换及 浆细胞、Bm细胞形成的场所
1.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
(三)B细胞的增殖和终末分化
细胞因子
双信号刺激 B细胞活化
活化B细胞 增殖,分化
信号 2
细胞因子
IL-4
B
Tfh
IL-5 IL-6
IFN-g
TGF-
Y
信号 1
浆细胞(AFC) 记忆细胞 (Bm)
B
B BB
BB
B
B B
BB
BB B
Bm PC
增殖和分化
细胞因子在B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
生发中心的形成
生发中心B细胞的转归
经体细胞高频突变后 ,表达高亲和力BCR的B 细胞克隆与抗原结合,进 一步活化、分化为浆细胞 表达高亲和力的抗体。而 表达低亲和力BCR的B细 胞克隆发生凋亡。此过程 也称B细胞的阳性选择, 也是抗体亲和力成熟的机 制之一。
Cell death depends on Fas (CD95). Need a strong BCR signal AND strong Tfh help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death signal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规律
1.初次应答(Primary response )
特定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 特点: ①潜伏期长
②Ab效价低 ③Ab类型: IgM(主),IgG ④免疫力维持时间短 ⑤Ab的亲和力低
⒉再次应答(Secondary response)
➢ 同一抗原再次侵入机体,Bm细胞可迅速高效、特异地 产生应答; 也称免疫记忆。
⑵ B细胞提供协同刺激分子 B7,与Th细胞表面的CD28结 合,产生Th细胞活化的第二 信号。
⑴ 活化的Th细胞提供协同刺 激分子CD40L,与B细胞表面 CD40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 第二信号;
⑵ 活化Th细胞分泌多种CKs ,如IL-2、IL-4、IL-6等 ,诱导B细胞的活化、增殖 与分化。
ICAM LFA-1
Th
Th
分泌细胞因子
浆细胞
Tfh
CD40L CD40
BCR
抗原
B 细胞扩增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
TI-1抗原:又称B细胞丝裂原,与BCR及丝裂原受体结合 可直接非特异性的激活多克隆B细胞
TI-2抗原:单一B细胞表位高密度重复出现,通过交联多 个BCR激活B细胞
2. Ig的类别转换
每个B细胞在分化为浆 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中,首先 分泌IgM,但随后可表达分 泌IgG、IgA或IgE,而其Ig V区不发生改变,这种可变 区相同而Ig重链类别发生转 换的过程称Ig的类别转换。
3. 浆细胞的形成: 抗体形成细胞(AFC),B细胞分化的终末细胞。 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 不再表达BCR和MHCII类分子 大部分迁入骨髓,在较长时间内可持续产生抗体
注①B细胞表位
BXm
②丝裂原
抗体形 成细胞 (AFC)
抗体 IgM
X
再次应 答反应
• TI-1抗原(B细胞丝裂原,LPS),成熟或 不成熟B均可被诱导产生低亲和力IgM; 不形成Bm.
• TI-2Ag:荚膜多糖,鞭毛蛋白; 激活成熟B-1细胞(约5岁发育成熟); 细胞因子可B-1细胞的免疫应答,发生 抗体类型转换,产生IgM及IgG。
➢ 特点: •①潜伏期短 •②Ab效价高 •③Ab类型:IgG(主),IgM,IgA •④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⑤Ab的亲和力高
Distribution
➢ IgG:血液 组织夜中
➢ IgM:血液中 ➢ sIgA:局部粘膜 ➢ IgE:皮肤粘膜下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特性比较
特性
诱发应答抗原剂量 潜伏期
B细胞对TD抗原和TI抗原应答的比较
抗原 APC提呈 抗原识别 receptor 活化B细胞
TI-1抗原
LPS 不需要 Mitogen receptor
B1
TI-2抗原 多糖等 不需要 BCR
B1
TD抗原 蛋白質
需要 BCR
B2
类别转换
无
少数有
有
记忆B细胞
无
个别有
有
T细胞辅助
-
-
+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CD40-CD40L相互作用最重 要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模型
第1信号
没有Th
B
细胞的帮助
IFN-g , IL-4, IL-5
活性封闭
B
第1信号
第2信号
Th2
T cell help consist of production of soluble mediators and membrane contacts i.e. an immune synapse
4. 记忆性B细胞 Bm离开生发中心进入血液参与再循环 Bm不产生Ig,表型:CD27+CD44+ 再次遇到同一抗原,可迅速活化,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 Bm为长寿细胞
TD 抗 原 诱 导 体 液 免 疫 应 答 的 过 程
Th 细胞活 化、增殖
B7 CD28
MHC-II
CD4
TCR Th
APC
生发中心母 细胞分裂
VL/VH 基因高 频率的 点突变
BCR多样性 和应答中抗 体的多样性
抗体亲和力成熟:
初次应答时大量抗原可激活表达不同亲和力BCR 的B细胞克隆,产生大量低亲和力的抗体。再次应答 时少量抗原出现,该抗原会优先结合高亲和力的BCR ,仅使相应的B细胞发生克隆增殖,最终产生高亲和 力的抗体,此为抗体亲和力的成熟
(二)B细胞的活化
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 •1、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BCR与特异性抗原结合
Ig/Ig将信号转入B细胞内
CD19/CD21/CD81共受体的作用 ITAM 加强BCR复合物转导的信号,提高B 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
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转导
2. 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共刺激信号 由多对黏附分子相互作用所提供
体液免疫应答[1]
本章主要内容
体液免疫应答概念 B细胞对TD-Ag的免疫应答 B细胞对TI-Ag的免疫应答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体液免疫应答的生物学功能
体液免疫应答概念
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相应的抗 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进入体 液,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包括: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四、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
1、中和作用( Neutralization)
某些针对病原体的抗体,可阻断病原体与靶细胞的结合,抗 体的这种作用称为中和作用。
2、调理作用
抗体与病原体表面表位结合,其Fc段又可与吞噬
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使病原体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
3、参与补体的溶细胞或溶菌作用
4、ADCC
(一)B细胞对TI-1抗原的应答
(二)B细胞对TI-2抗原的应答
应答细胞: B-1细胞
TI-2抗原具有高度重复的 抗原表位,使B细胞的 BCR发生广泛的交联而 被激活。
产生较低亲和力的IgM
TI-Ag:荚膜多糖、多聚蛋白质及脂多糖;
TI-1Ag ① B1细胞 增殖
TI-2Ag ② 活化
分化
X
平台期抗体浓度 抗体维持时间 抗体类别 抗体亲和力
初次应答
较多 长,5~10天
较低 短
IgM为主 低,不均一
再次应答
较少 短,2~5天
较高 长
IgG为主 高,均一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意义 1、指导制定预防接种及动物免疫血清制备的最佳免疫方案 。
2、临床血清学诊断中应动态观察抗体,正确判断疾病病程 及转归。 3、新生儿脐血中检出IgM显著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
3. 细胞因子的作用 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IL-4,IL-5,IL-21为B细胞增殖 和分化所必需。
辅助B细胞活化的Tfh细 胞识别的抗原表位可以与 B细胞识别的表位不是同 一表位,但T、B细胞识 别的表位要来自同一抗原 。
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B细胞
Tfh细胞
⑴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识别 、 加工抗原,提呈抗原肽MHCⅡ类分子给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