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初一语文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
①准确地划出语音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童趣》教案设计。
②理解只有善于观察,善于联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③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④理解文章叙事顺序,了解各层大意。
二、教学重点。
①反复朗读,领会课文大意。
②初步了解古文与现代文的异同词,掌握学习古文的规律。
③理解怎样借助观察、想像,获得生活乐趣。
三、课前准备。
这是学生进入中学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
课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能正确地读出停顿,那么句意也就容易掌握了。
四、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领会课文大意。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香港是弹丸之地,高楼林立,将道路挤得没有了,楼与楼之间没有空间建路、相通,怎么办?建筑师们就带着画好的图,来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在楼与楼之间划上路,孩子们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就在楼与楼的空隙间画上楼梯,楼梯间搭上天桥,几分钟内就把成人们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解决了。
这说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们看来微不足道小事,通过孩子们的想像,都会生出许多的趣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童趣》。
这是一篇记叙童年怎样借助观察、联想、想像,获得生活乐趣的文章。
它告诉我们,只有观察得仔细,想像得丰富,才会有乐趣。
(二)朗读课文。
第一遍,教师范读。
第二遍,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为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停顿),第三遍,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跟读。
第四遍,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藐(miao)、项为之强、鹤唳(li)、怡(yi)然、凹凸(aotu)、为壑(he)、癞(lai)虾蟆。
(三)要掌握文言文的规律。
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大多数,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就可以了;有的词,可用同义词解释,不大好变的词语,就是你要特别加深印象记住的。
穆旦·理想教学设计
《理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通过对诗歌的阅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领会诗歌所要表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
(三)通过对诗歌具体意象分析,体验诗歌中所要表达的迷惘、疑惧、苦闷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鉴于本诗的意境化抒情的特点。
本课难点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品味,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岁月蹉跎,人生无常,在坎坷复杂的人生之旅中追求理想的不易。
教学难点:第一节写理想的重要性,第二节写追求理想的复杂与困难更甚会使人误入“迷宫”和“鬼火”。
看似两节的关系不大,还有矛盾。
实则浑然天成,把第一、二节如何衔接起来,理清之间的联系,本诗的立意也就弄清楚了。
这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指引法、讨论法、问答法四教学工具:幻灯片教学五教学思路:通过诵读法将同学们导入课堂;简要地介绍一下作家作品,并且进行题解;扫除阅读障碍后朗读课文,使同学们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精读课文,精读并分析课文,分小组讨论,通过提问思考的的方式深化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课堂测验;总结全文。
六课时:1个课时七课型:新授课八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1.对于理想,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失去前进的力量——列夫托尔斯泰人,只要有一种理想,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同学们在你们心中对理想的认识是怎样的呢?生:******老师: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理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首诗歌,看看在诗人穆旦的笔下他的理想与其他名人心中的理想有什么异同。
(二)作家作品介绍穆旦原名查良铮,原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曾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1948年赴美留学,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迫害,1977年病逝,1979年平反。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校里的教育也逐渐地走向了提高质量和创新意识的方向。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想便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七年级《理想》教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的主要内容围绕了“理想”这一主题展开,分别从“何为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三个方向进行阐述。
开课前,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讲解,将“理想”这个概念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并深刻体验到“理想”的重要性。
我还会将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追求理想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路上勇往直前,不放弃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何为理想”放在了教学的第一部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我还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理想是什么、为什么理想这么重要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一个新概念。
我还会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围绕理想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在“追求理想”这一部分,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只有设定得正确、方向确定得清晰才能朝着理想发展。
同时,我还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动权,逐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我会在“实现理想”这一节课中让学生了解并反思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启迪他们为实现美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我认为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初中《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初中《理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理想》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查阅并整理资料,了解流沙河;独立使用字、词典,扫除生字词;养成积累使用词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独立质疑,在合作中继续发现并解决问题;联系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和练习朗读的技巧。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和理解诗的含义,积极探究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设计:1.以学生交流有关作者、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的资料导入。
2.听录音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本文需要把握的感情基调。
(让学生在朗读体验中把握感情基调,以此正确处理诗节和诗句间的停顿,准确传达诗的意蕴和语言特色。
)3.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序号代表小节数)__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
(可以这样串:理想是前进的方向①。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②,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③。
但实现理想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④,但这些挫折和失败也磨炼着你的意志,提升着你的人格,使你成长为乐观向上的人⑤,淡泊利⑥与名⑦的人。
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⑧。
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⑨,但是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⑩,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⑾。
树立理想吧,现在正是实现理想的好时光⑿!)4.合作探究:(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独立地边读边悟;合作并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可以是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诗句,谈谈你对理想的看法。
(老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实例印证自己的感觉,从而体会诗情)(比如: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你同意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的这些说法吗?)(2)在体会的基础上,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自信地读给全班同学听(老师可以适当从感情的把握、重音的确立、节奏的划分、语气语调的变化上加以指导)。
《理想》教学设计4
人教七年级上《理想》教学设计(李从勋)一、课题:理想二、教学目的:1.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优美,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追求美好人生,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三、教学重点1.诵读;通过关键的诗句,探究全诗的脉络,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构思精巧、语言精美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意象。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七、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像法、讨论点拨法。
八、教具:写好生字词的小黑板、录音机、朗诵带。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熟悉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解读诗歌1~7节。
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理解诗中众多的意象,揣摩诗中含蕴丰富的哲理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理想是什么?一本词典上说,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一本词典上说,是对美好未来的设想。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理想。
如果了解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民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如果我们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那么,读这首诗就会感到分外亲切。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彻底结束民族屈辱的历史。
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已经完成了。
”这就是说,那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奋斗的结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个历史伟业,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已经奋斗了50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再经过50年的奋斗,也必将胜利完成。
”这就是说,今天中国人民的理想是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我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我们的手中实现,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我们志存高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理想》教案设计
《理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并形成努力实现理想的信念。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教学内容1.理想的定义和重要性。
2.理想的种类和培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个人的理想,并意识到实现理想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健康心态。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促使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
2.帮助学生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认识理想不是空想,而必须付诸实践。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用具体案例来阐述理想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培养理想,如何把理想落实到行动中去。
3.视频教学法:通过涉及到具体人生追求的电影或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理想。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最近一个月中自己觉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并通过分享、交流方式来互相了解。
第二步正文(30分钟)1.利用案例分析法,讲述理想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
2.跟随着教师的指引,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如个人理想、家庭理想或是国家理想等)写在卡片上,并在班级中交流分享。
3.召开班级讨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理想,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这些理想。
第三步观看视频(20分钟)1.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或视频来感悟人生追求的真谛与困难之处。
2.观赏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视频中主要表达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对比身边人的现状与自己的理想,以明确自己的目标及方法。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教师汇总授课内容,让学生回忆课上学到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写一篇小结,表达自己对课程主题的理解,梳理自己对于理想的认识及实践安排。
积极评价1.整体教学设计紧扣考试大纲,注重学生结合自己的现实、探究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分别注重理论阐述、理论分析和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2024秋(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教案-3.2 学习成就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22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3.2学习成就梦想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新生活中的成长(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以“新生活中的成长”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孕育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是各单元内容设计的基础。
围绕“新生活中的成长”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初中阶段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引导学生关注发展中的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激励自己,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带领学生树立梦想,把个人梦想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连,引导学生走进学习新天地,建立学习新概念,拓展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激发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学会学习。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生活价值提取出“热爱生活,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单元大概念。
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立足“新生活中的成长”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新生活—新自我—新梦想”为主线,构建筑梦篇、发现篇、学习篇的三个切入完整成长链条,构成了以生活逻辑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
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
(三)主题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初中语文 理想教案
初中语文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理想》。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作者对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理想》的阅读与理解。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
3. 讨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4. 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理想》的作者和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合作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重点词语和句型学习(1)教师讲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和表达(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5. 分析课文观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文观点的合理性。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的词语和句型运用能力。
3. 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理想》的文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课堂讨论和表达的工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20篇)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二、教学重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三、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列表法五、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二)整体感知: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领会说明性语言的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
(三)课文研讨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列表: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谚语:“云交云,雨淋淋”“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山戴帽,大雨到”“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
(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六、总结课文,延伸探讨: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七、布置作业: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3、课文作业本八、教学反思:云和天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科学知识是可以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加以掌握的,但最好的效果是放在具有文学性欣赏的过程中进行,而不是纯科学的学习,可在提问的方式上多样化,用文学的形象化充实科学的东西,这样驾驭语文教材的能力会提高的更快,除了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外,也不应忘了对其表达能力的提高。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
初中理想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名为《理想》。
课文通过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不同人物对于理想的追求和坚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
2.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课文的标题《理想》,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理想?为什么要有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翻译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精讲点拨: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如:词语“坚定”、“执着”、“热爱”等;句型“的理想是”、“认为……”等。
5. 情境教学: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如:课文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仍然坚持追求理想的情景。
6. 问题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他们是如何坚持追求理想的?7. 情感升华: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理想》教案(优秀9篇)
《理想》教案(优秀9篇)《理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激发热爱大好河山的情感2、进一点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3、可用学过的各种方法作画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主题创作的作画方法2、多种方法的运用电教、教具、学具准备:范画数幅教学过程:一、听歌谣空气新鲜,清泉甘甜,鸟语花香,绿水青山,来来往往,是朋友们的车般——这才是我理想的家园。
二、谈话家园是每一个人最熟悉和最热爱的地方那么,你心目中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的呢?每个人理想的居住环境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小朋友向住美丽的风景、有小动物陪伴的居住环境,有的小朋友希望住在游乐场的旁边,有的小朋友喜欢住在有很多图画书的书店旁边……三、同学大胆想像四、欣赏范画,指导创作1、欣赏世界各地小朋友的画2、创作过程(1)鼓励同学把最好的内容画进自已的创作中,让他人一看,就知道画的什么地方。
打稿,对素材要有取舍。
要舍去与主题无关或影响表示主题的东西。
(2)着色可采用多种表示手法如:水彩、水粉、蜡笔……在着色时,采用你变为最合适的方法,色彩搭配和谐中求变化。
五、同学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师生共赏作业教后札记:1、构图过满。
2、透视也存在问题:房子的透视不准。
理想主题班会教案篇二一、班会目的:通过多种形式,在热烈的气氛中,同学们开怀畅谈自己的理想,憧憬未来,同时下定决心要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并且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二、班会过程:主持人(女):理想是个诱人的字眼。
主持人(男):理想是灯塔,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照亮人生前进的路程。
主持人(女):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雪儿没有翅膀,就像打桩的没有设备。
主持人(男):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主持人(女):罗勃朗宁曾说过:人类的伟大不在于他们在做什么,而在于他们想做什么。
主持人(女):当一个人达到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成功的人,那么你对成功是怎么样看的呢?同学1:我觉得要像先生那样做时代的伟人才是成功的人;同学2:我认为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人就是成功的人;同学3:我觉得凡是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算是成功的人;同学4:我觉得一个能在逆境中站起来,勇于向困难宣战的人便是一个成功的人;主持人(男):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请黄晓钢同学们谈谈“成功的人”;黄晓钢同学发言(略)主持人(女):对,只要我们从小便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我们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主持人(男):是啊,今天的收获才是最重要的,明天的收获有赖于今天的播种和辛勤的耕耘;主持人(女):那,怎么样才能在今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呢?主持人(男):我想我们的同学们心中早就有答案了,请同学们说说好吗?同学1;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不让自己有后悔的一刻;同学2: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同学3: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为困难所吓倒;……主持人(女):是啊,我们必须从今天做起,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努力;主持人(男):不仅仅这样,我们还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与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结合起来,现在,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可以说是全国人民一个共同的理想,我们更应该从我做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
关于树立理想教案(7篇)
关于树立理想教案(7篇)关于树立理想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想是指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正确甚至崇高的理想,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每个人都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3、知识:明确理想对于个人的重要性,知识理想也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
教学重点: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变化教学难点: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理想实现的条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教师用导语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什么是理想学生回答(略)实例感悟:(多媒体展示材料——袁隆平的“梦”)“泥腿子”科学家袁隆平的超级水稻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长,比扫帚还长,子粒比花生还大,很高兴,我就在稻穗下乘凉,这是我的一个梦,现实还差得远……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从而明确什么是理想。
畅谈个人理想:①互相交流并把它写下来②教师现场采访学生的理想(请学生回答自己的理想)2、理想是变化的教材分析:①让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空间”——《我的理想》②分析认识理想是变化的以及为什么会变化②学生讨论:鲁迅三易其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3、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影响②讨论: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畅所欲言:观点一:理想很重要,没有理想的人生不可想象。
观点二:有没有理想无所谓,没有理想的人生照样活得精彩。
你赞成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反面示例: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马加爵的材料②讨论回答:看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何感想?正面引导:提问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讨论回答)4、理想和幻想、空想是有区别的课件展示材料——理想、幻想、空想的对话讨论问题: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怎样帮助“理想”摆脱困境?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明确。
(三)诗歌欣赏《理想》〈多媒体展示〉关于树立理想教案【篇2】一、策划准备1、成立策划组、筛选主持人2、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真心英雄》3、相声《理想的翅膀》4、演讲稿《8年后的我们》二、预设方案(一)、营造气氛,明确树立理想的重要意义(二)、畅谈理想,明确自己人生目标(目标、座右铭)(三)、规划自己的人生(四)、总结性演讲,结束班会三、活动过程(一)、营造气氛,明确树立理想的重要意义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用flash,穿插班级学生活动照片) 主持人(男):尊敬的老师们!主持人(女):亲爱的同学们!主持人(合):大家好!主持人(男):伴随着这首催人奋进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拉开了我们《畅谈理想规划人生》主题班会的序幕。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理想》原文及教案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理想》原文及教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理想》原文理想流沙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二、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课题名《做有梦想的少年》教材分析本课在认识中学阶段和认识自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本课引导学生从改变自己扩展到为时代助力,本课时和学生一起讨论梦想的含义、作用、少年梦想特点,为下一课时鼓励学生勇于追梦打下基础,更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少年梦与中国梦的关系,明确自己的梦想建立在时代发展的基础上又要助力时代发展,助推中国梦的发展,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清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培育家国情怀,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感。
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
教学重点梦想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少年梦想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设计问题与活动,准备图片素材/视频。
学生准备:课前自主学习,课下搜集资料教学过程【教材梳理】七年级上册新教材【2024秋新版本】共四个单元,13课,每课2框。
先从谈梦想,谈自己,谈亲情,谈师生,谈友情,扩展到集体、珍爱生命,规划人生。
即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追求美好人生为目标,以道德教育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为主题,围绕如何开启初中生活、如何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等问题。
教材从少年有梦、认识自我开始,讲述了如何徜徉在成长的空间,如何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最后落脚于如何追求和塑造美好人生。
一.新课导入欣赏奥运会主题曲:这世界我来过导语:在巴黎奥运会上,我们看到这些体育健儿,经过艰辛的付出,终于迎来了她们人生的高光时刻,这每一块奖牌都灌满了金灿灿的梦想,那就是为国争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站在国际领奖台上。
让我们向他们学习,去努力拼搏,做一位追梦的少年吧!【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有梦想(作用)?2、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3、怎样做追梦少年?二、新知讲解【生活观察】教师:大家都知道我们第一单元的单元名称叫少年有梦,所以第三课就是围绕梦想来展开的。
(初一语文教案)《理想》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抱负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抱负教案一.导语:第一课学的是在山的那边,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抱负,有了抱负,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
二.: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
作品出版20种。
三.整体感知:这首诗多的是“是字句〞,多的是“使字句〞,一连串的“抱负是……〞,一连串“抱负使……〞,大赞抱负的意义。
最终一节说“请乘抱负之马,挥鞭从今起程〞,期望人们树立远大抱负,为抱负而努力奋斗。
总而言之,这首诗是说,人生肯定要有抱负。
诗人从多种角度赞美抱负,一连串形象的比方,蕴含丰富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1.第1节四个比方,喻意是什么不必孤立地体会每个比方的喻意,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方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前两个比方为第三个比方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方上。
“黎明〞指抱负境界。
漫漫黑夜里,抱负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抱负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抱负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抱负是前进的方向。
联系实际,就很好懂。
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先进分子树立了××共产主义抱负,这个抱负像灯一样,照亮了夜行的路。
这个抱负像路一样,引中国人民走到光明的新中国,引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
前两个比方,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抱负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抱负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
2.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月有不同的抱负,抱负有时代性,对吗除此之外,还包含什么意思说得对。
抱负有时代性,抱负有层次性。
社会不断进步,抱负也不断提高。
社会是逐步开展的,抱负也是逐步提高的。
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抱负。
初中《理想》教案
初中《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
(3)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和坚持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激励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的理解和解读。
(2)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3)学生对理想的认识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
(2)学生对自身理想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个理想。
2. 阅读理解:(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发言。
4.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关于“我的理想”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理想。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教师鼓励学生坚持追求和实现自己的理想,并给出一些建议和鼓励的话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
2. 朗读与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写作练习:学生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理想,并能够合理组织语言。
七年级理想教案
七年级理想教案 七年级理想教案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把握诗体特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朗读指导是本设计的 特点。
以朗读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调动学生思维的、 语感的、 情绪的、 创造的激情投入, 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 领悟诗理, 品尝诗味,习得技法,从而了解诗歌,喜爱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赛说关于理想的名句。
二、一读,解诗意。
1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 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等。
2 评说式朗读课文,理解各节大意。
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说内容,读一节,评说一节。
3 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
明确第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 奋斗;2、3 两节谈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 节谈理想的人格意义,8、 9、10、11 节谈理想的人生意义。
朗读指导要读好任何一首诗,都要先理解诗意,这样在朗读时才能把 握感情基调,正确处理诗节和诗句间的停顿,准确传达诗的意蕴和语言特 色。
如果离开了对诗意的正确理解,朗读技巧就失去了灵魂。
三、二读,悟诗理。
1 自由朗读课文,在最能打动你的诗句下作上标记,并说说它为什么 打动你。
学生自由谈,答案不拘一格。
有些诗句能很快激起我们的共鸣,如第 2 节、第 5 节、第 7 节、第 8 节、第 11 节中的一些诗句,老师可重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实例来 印证,从而体会诗情。
有些诗句如长者的谆谆告诫,不妨让学生多读读,领会其意味。
如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 了, 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 以后要当心! 请乘理想之马, 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有些诗句富有哲理,如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 及,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老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理想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朗读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2品味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3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树立远大理想,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品味语言.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树立远大理想,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象征理想的境界。
那么,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二、朗读诗歌唱响赞歌1 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诗歌,用铅笔勾画你不能理解的语句,或是对你很有启发的语句。
在每一个诗节前面标注诗节序号,边思考:我们要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明确:读准字音;把握语气语调;读出抑扬顿挫;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第1节——明朗坚定的语气第2—8节——悲壮和沉思的语气第9一11节——劝告和警醒的语气第12节——欢快和奋发的语气2 掌握了诗歌朗读的方法,我们现在就来检测一下,分角色朗读课文(第1节——老师朗读,用明朗和坚定的语气;第2—8节——男生朗读,读出悲壮和沉思的语气;第9一11节——女生朗读,读出劝告和警醒的语气;最后第12节——全班用欢快和奋发的语气齐读。
)3 不难看出,诗歌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理想”,本文围绕理想大胆抒情,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再一次欢快奋发的朗读最后一诗节。
明确:最后一节。
主旨: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4 “理想”是诗歌的诗眼,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来抒写理想的?(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提示:先善于抓关键字词,明白各节大意,然后把相近的归并在一起,分别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老师示范一例。
第 1小节:总的论说理想的意义;第2—3节:“年代”“古今”“历史”等词语,“理想的历史意义”第4一7节:“导引方向”“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说的是理想可以明确方向,要有坚韧毅力;“微笑”“倔强地”“天真”“洗濯自私心”“副产品”“不幸”等词句,“理想的人格意义”第8—11节:讲述有理想的人,就算浪子也回头;没有理想的人生将会怎样,将碌碌终生。
“理想的人生意义”可见,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
开头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全诗的脉络就清楚了。
第二课时三咀嚼诗歌问题研究(一节节朗读•分析)1. 总述理想的意义(1)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的修辞方法。
作用:语言生动形象,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阐述理想的意义。
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2)第1节四个比喻,喻意是什么?从石到火,从火到灯,从灯到路,四个比喻是连环的,这在修辞手法上又叫“顶针”。
前两个比喻为第三个比喻作铺垫,诗意主要在后两个比喻上。
“黎明”指理想境界。
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所以说“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可见,这一节的意思主要是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前两个比喻,从星星之火,到点燃熄灭的灯,说的是理想传播的过程,例如李大钊等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时,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是星星之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有如一盏明灯了。
2.理想的历史意义(1)第2节诗是说,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有时代性,对吗?对此我们树立理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说得对。
理想有时代性,理想有层次性。
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
社会是逐步发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
一种需要满足了,就会产生新的需要,新的理想。
树立理想时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时代要求确立理想,我们现在的理想应该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2)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跟第2节有什么联系?有关提示: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的理想,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不同历史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整个历史的前进。
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与第二节相照应,“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这个“照”字,既承接“莹莹光”,又照应第1节诗里“照亮”的“照”,先辈的理想照亮了子孙前进的道路。
概括地说,这节诗的意思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3.理想的人格意义(1)第4节诗意的重点是什么?重点在后两句。
前二句都在说这种理想是必然能实现的。
后二句说的是,理想的实现,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越到后来越是认识其艰巨性、长期性。
(2)分析第5节的大意,说说理想对我们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先要理解每一句诗。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这是说,理想使人乐观。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这是说,理想使人充满斗志,顽强不屈地奋斗。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就是说,理想使老年人的心理年龄非常年轻,他壮心不已,奋斗不息,是理想使他充满活力。
概括起来一是乐观,二是斗志,三是活力,。
积极作用: 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
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
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
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诗的大意,可以概括为,理想给人力量。
(3)第6节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牺牲”是不是指黄金梦被敲碎,自私心被洗濯?对。
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决不是什么黄金梦。
为崇高的社会理想而奋斗,顾不得种种个人利益,他所获得的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个人利益。
追问:你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
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4)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
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
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
追问:1为什么“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就是寂静、空旷。
怀有崇高理想的人要改变现状,却被误解。
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反对理想者,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2 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胸怀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志士,处境尽管寂寥,但是他享受着斗争的欢乐,所以有“寂寥里的欢笑”。
但是,他毕竟遭人误解,被当成异类,所以欢笑里又有酸辛。
4 理想的人生意义(1)第8节的中心意思是什么?第8节分两个大句,每个大句上下两个小句之间都用分号。
第一大句的第一小句是承接上一节说的,“不幸”就是指“被误解的寂寥”和“酸辛”。
上下两句意思是转折的,“理想固然使忠厚者常遭不幸,但是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这一节说的是理想对人生的意义,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
所谓“大写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2)第9节是什么意思? 跟上一节有什么关系?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他也可以获得新生;即使是浪子,一旦树立了理想,“浪子回头金不换”。
“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是说,罪人之所以为罪人,是因为丧失了灵魂,为非作歹。
树立了理想,就恢复了良知,恢复了正常人的灵魂,就能重新做人。
“理想是慈爱的母亲”,是说,理想能引导着浪子走上正轨。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
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
(3)第9节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第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
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4)第10节所说的“理想被玷污”“理想被扒窃”究竟是指什么?联系历史背景并插入作者介绍。
十年浩劫,“四人帮”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他们那套假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被他们糟蹋了,玷污了。
理想之所以会被扒窃,在自己一面,也因为不够执著,所以说一要找回来,二要提起警戒,“以后要当心”,要把理想视为生命。
(5)第11节与上面有什么联系?上一节说“被扒窃”,这一节说“失去”,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观抛弃的,有层进关系。
与第8节又构成正反对照,“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而“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二者是逆向的,对比非常鲜明。
正反对比,更突出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追问(1)“夸耀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可厌”?“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可笑”?夸耀自己当年的功勋,不再立新功,是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当然可厌。
“诅咒着眼前的环境”,却不愿为改变眼前的环境而奋斗,当然可笑。
(2)诗人说:“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你同意这些说法吗?与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己交流,答案不拘。
(3)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5 树立理想第12节“理想开花”两句比喻什么?结尾为什么不照应“照亮夜行的路”,而说“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理想开花”两句是说,今天的理想之花,就是明天的甜果,今天的理想之芽,就是明天的浓阴,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象征大好形势。
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四畅谈理想绘制蓝图1 这是诗人流沙河眼中的理想,我相信刚刚步入嘉祥的你们各有远大的理想,说说你的理想,我们一起分享。
2 只是倾听或述说我们的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借船出海,这首诗最大的一个修辞方法就是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我们就借比喻这条大船杨帆出海,抒写“理想”,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
教师示例:理想是风,卷来浓密舒适的云;理想是云,化作学习的及时雨;理想是雨,滋润心灵久旱的树;理想是树,为你撑起一片绿阴。
五综合阅读寻找联系我们学习了二篇现代诗歌,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
明确:两首诗的内在联系是主题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
1 《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