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发展现代农业始终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着力点
支持和参 与 ,是决定 “ 承诺 双 双
公 开 双 评议 ”活 动 能 否取 得 成 效
的 根本 因素 。 “ 承 诺 双 公 开 双 双
评 议 ” 活 动 要 以 群 众 满 意 不 满
意 ,是 否推 动 发展 作 为 检验 标
准 。 承诺 事 项 要 紧紧 抓 住 影 响 农 村 改革 发 展 稳 定 的主 要 问 题 、农
扩 大 民主 、完善决策 议事程 序 、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为 目的 。不 能 重 形
式 、轻 实 效 ,凡 是 农 民群 众 关 心 的热 点 、疑 点 、 难 点 问题 ,凡 是 涉 及农 民群 众 切 身 利 益 的事 项 , 都 要 公 开 。 注 意 评 议 结 果 的 运 用 ,及 时 兑 现 奖 惩 ,保 证 活 动 不
一
是第一产业改变了独立状态,实现了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传统农业以种植和
养殖业为主,而且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基本脱节、 产加销脱节、部门相互割裂、
断创 新 的 思路 。创 新 是 推 进 工 作 的不 竭 动 力 和 力 量 源 泉 。 “ 承 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城乡界限明显。现代农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 售 、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半径大为
发展现代农业始终是建设 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着力点
刘 新 会
( 中共成 阳市委 党校 , 西 成 阳 7 2 0 ) 陕 10 0
【 摘 要】 发展现代农业 , 对于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力提高农业
民群众关心 的重点 问题 、农村基
层 组 织 和 党 员 干 部 队 伍 中 存 在 的 突 出 问题 。党 务 、村 务 公 开 要 以
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着力点
发展农 村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现代
农业 ,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 的转变 , 约 节 使 用 自然资源 和生产要素 ,优 化农业 和农村经济结构 , 发展多种经营 , 繁荣
纳入科学发展 的轨道 。 可以说 , 无论是
,
产能力 , 促进粮食稳 定增 产 , 保障国家
1 农 财 与 务o年 1 4 村 政 财 2 第1 0 7 期
维普资讯
厅 局领 导 谈 “ 农 " 三
粮食安全。 总之 ,只有充分 认识 到发展现 代 性 收入的增 长幅度 ,尽快形成新农村 建设稳定 的资金 来源 ,进 而加强农 村 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 。 同
农业的重要性 ,牢固树立发展 现代 农
业是新 农村建设 首要任务 的观念 , 才
现代农业不同于传统 农业 。现代
农业涉及农 业的科技 创新 、农业 的组 织 经营方式 、 农业 的市场化水平 、 农产 品加工 以及 农村 的人才 队伍建设等多 个方面。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扎 扎实实解决好这些 问题 ,就要夯实新
粮食生产 比较效益 。充分利用资源和
的产业基础上来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 ,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 用 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现代经营
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 农业 , 用培养新型农 民发展农业 , 提高
展的现状和条件 , 反映农 民意愿 , 满足
农民需要 , 尊重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 既着眼长远 ,又围绕 当前迫切需要解 决的 问题 , 住重点 , 抓 扎实 推进 , 确保
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促进农业生产观
现代农业规模化的五大着力点
党 的十八大 明确提 出 ,坚持和完
经
济 观 察
应” , 使绝 大多数靠 家庭 经营的农 民无
力竞 争 , 增收更难。 二是在 “ 带 动” 农民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发展 多种形式 规模 经营 , 构建 集约化 、 专 业化 、 组 织 化 、社会化相结合 的新 型农业 经营体
刘
潮 。诚然 , 只有规模化 才便于机械化 、
代农业规模化 内容丰富 , 涵盖面广 , 土
现代农业规模化的五穴着力点
口
标准 化 、 现代化 , 才 能提高 效率 , 但 现
地规模化仅仅是其 中一个方 面 ,也并 非是必要条件 。 日本等 一些 人多地少 的国家 , 小规模 家庭经营 , 同样 可以建 成现代农业 , 实现农业 现代化 。因此 , 我 国人多地少 的基本 国情 ,决定 了现 代农业在规模化 问题上 不能只在土地 上动脑筋 , 土地只能适 度规模 , 需 要特 别狠下功夫 的应在如下五个方面 。
或出现风险 ,被流转了土地的农 民收 益没了 , 在公司打工 的机会也没 了 , 他
们 的后 顾 之 忧 难 以 解 决 。 “ 公 社 +社
作用下 ,认为现代农业规模化 就是土
地的规模化 ,土地 的规模化就是 土地
员” 是政府在种地 , “ 公 司 +农户” 是企
业在种地 , 政府种不好地 , 企业 同样种
业 布局缺乏科 学谋划 , 发 展 的产 业过 多 , 重点 不突 出 , 需要打造一条包涵一 、 二、 三产 的完整 的产业链 条。从 散乱零碎 , 规模太 小 , 形不成拳头 。在园区的经营上 , 不 更宏 观层面上看 , 这 一产 业链条 的打造 , 也是 统筹 城乡 少地方还 采用 “ 大 园区 、 大业 主” 贪大求 洋的惯性 思维 , 发展 、 逐步改 变城乡二元 经济结 构 , 促进 工业化 、 信息
发展“现代农业”:山西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20 06年 1 2月闭幕的 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 明确提 出, 要把发展 现代农业作 为推进 社套 主义新 农村建设 的 着力点。 目前 山西仍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过 渡 阶段 。 推进现 代农 业的任 务非 常 繁 重。发展现代农业, 成为山西新 农村建设 的着 力点。 关键词 : 现代农业 新农村 着力点
山西省尽管农 业总量 小 、 发展 条件差 , “ 但 于插秧 、 牛耕 田” 的传 式 统 田园农业生产方式 , 已不适 应新农村 建设 的新形 势 。 须与时俱 进 , 必 开阔视野 , 树立现代农业 的理念 , 学习 和借鉴 国外省 外 的先进 经验 . 积 极创造条件 , 用现代物质 条件 装备农业 , 用现 代科学技 术改造 农业 , 用 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 , 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 农业 , 促进农 业生产 的高 产、 优质 、 高技 、 生态 、 安全 和可持 续发展 , m具 有 山西特色 的现代 农 走
维普资讯
●区域 经济
《 经济师}o7 2o 年第 2 期
民经济的全面 、 速 、 快 稳定 、 发展 和建 设新 农 村 目标的实现。 因此 , 须通 过发 展现 代农 业增 必 加农 民收入 , 并把 发展 现 代农业 作为 推进 山西 新农村 建设 的着力点 。
业发 展 道 路 。 三、 山西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的 基 本 思 路
党的十六大提 出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 目标 和任务 。实现 这一战 略部署 , 必须紧紧抓住 本世纪 头 2 年这一重要 战略机 遇期, O 按照科学发 展观的要求 , 正确处理 好新 阶段人 口、 资源 、 环境和 食物带 来的 巨大压 力和突出矛盾 . 从根本 上说 , 是要 转变农业 生产 方式 和组织 方式 . 就 大 力推动和发展现代农业 , 实现农 业和农村经 济可持续 发展 。20 0 6年初 颁布的“ 十一五” 规划纲要 , 发展现 代农 业 ” 把“ 单列 一章 , 出“ 持把 提 坚 发展农业 生产力作 为建 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 的首要任 务。 2 o ” o 6年 1 2月 『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明确 提 出, 把发展 现代 农 业作 为推进 社会 引 要 主义新农 村建设 的着力点 。 前 山西仍处在 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 过渡 阶段 , 推进现代农业 的任务非常繁重 。发展 现代农业 + 成为 山西新农 村
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
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三农”工作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新时代,“三农”工作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领域的突出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现代化、农村振兴、农民生活保障三方面着手,浅析新时代“三农”发展的着力点。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新时代,我国农业产业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包括资源利用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不稳定、农艺人才短缺等。
因此,要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品质和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高端品牌化和集约化。
首先,要加快培养农业科研和技术人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短缺,导致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
加强科技创新,支持新农技的研发和应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其次,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加对农民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业态,推动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水平不断下降,农村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形势。
因此,要积极推进农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首先,要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基本设施。
其次,要发挥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农产品市场的不平衡和农村资源配置的不适应,适度调控农业供给,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
三、加强农民生活保障保障农民的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
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
浅论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摘要:现代农业是一种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包括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休闲农业等几大类型,发展现代农业应着力从科技、政策、农业保险等方面入手,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休闲农业一、引言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
现代农业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与技术支持,灵活适用市场杠杆,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生产的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其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着力点。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现代农业具有科技化程度高、产值收益高、综合效益高、环境污染少等传统农业不可比拟的优势,而现代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推动作用也日益加强,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10年公布的数据,2008年美国现代农业总产值已达3821亿美元,比重占美国工农业总产值10%左右,并持续以每年9.3%的增长率递增,远远高于制造业3.2%的增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关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类型(一)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的生态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我国不同种类的生态农业的试点已达3000多个。
但由于生态农业的前期投入较高,科技水平要求较高,而我国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科学研究与技术储备相对较为薄弱,导致后发动力不足,实际上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还未达到推广量产规模。
浅谈“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代化 道 路 , 扎实 推 进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建 设 , 我 们 面 临 的 重 大 时 代 课 是
维普资讯
观 察 思 考
浅淡“ 三农 " 工作 的 统筹点 力点和支撑点 着
孙 孺 声
党 七业 村 大、 “好出 的 农农 解 指 十 : 决
、
统 筹兼 顾 ,是 我们 党
领 导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重 要
农 民 问 题 事
关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大
动 ,以城市 建设 带 动农 村建 设 , 加 快 社 区化 管理 的步 伐 , 又要 坚持 城 市科 教 资源 向农 村 转移 , 以先进科 技文 化 武装 农 民 。坚持 城乡 一体 、 城 乡统 筹 、 动 农 村 、 持农 村 的 带 支 方针 , 进 城镇 基础 设施 向农 村延 促
伸 ,城 镇 公 共 服 务 向农 村 覆 盖 , 城
型光荣 户 一行 业文 明联创 ” 创 建 等 活动 , 断深化 “ 主议政 日” 活 不 民 等
动 , 力 营 造 文 明 和 谐 、 居 乐 业 努 安 的生活环境 。
市文 明 向农村 辐 射 , 实现 城乡 资源
共 享 、 势 互 补 。把 农 村 政 治 文 明 、 优
‘
、
化 ,实 现农村 经济 社会 发
展相协 调 。
( )城 甫 与 乡村 一 二
把 “ 化
‘ ”发 展 作 体
为 水思 路
2 《 2 6 * 0 6 0 8
维普资讯
观 察 思 考
体 。城 乡统 筹协 调 发展 , 能实 现 才 资 源共享 、 势互 补 、 优 降低成 本 、 互 促共 赢 。推 动城 市 乡村 一体 , 先 首 把 城镇建 设 与农 村建 设统 盘 考 虑 , 推进 城乡 发 展规 划一 体化 ; 立 与 建 现代农 业 发展 相适 应 、 工业 化 城 与 镇化 相配 套 的新 型农 村产 业体 系 , 推进 城乡 产业 发展 一 体化 ; 快 城 加
发展现代农业的三大着力点
一
设 加大投 资力度 ; 要利用城市现有 的培训机构 和师资力
量, 发展农 民职业教育 ; 要从 统筹生产 与技术 服务 、 产 生 与销售 、 产与金 融 的大视 角构建 农业 服务体 系; 从 生 要 配合 国家 整 个经 济结 构调 整 的 高度 , 推进 农 业结 构 调 整, 优化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布局结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力 , 中共 是《 中央关于推进农 村改革发展若 干重大问题 的决 定》 中提
出的新形式下推进农村改革 发展 的重要 战略任 务之一。 基于我国发展现代农业 的艰 巨性 、 复杂性 和当前 的国内 国际经济发展环境等各 个方面 的实际情 况 , 理清发展 理
20 0 9年 3月
学 习论 坛
TRI BU NE F o STUDY
Ma 0 L 2 09 V0 . 5 No 3 12 .
第2 5卷
第 3期
发 展现代农 业 的三大着 力点
梁 丹
( 中共 河南 省委 党校 经济 管理教研 部 , 南 郑 0 4 0 0 ) 河 1 , 5 0 2 1
( ) 二 以发 展 现 代 工 业 的 理 念 指 导 农 业 发展 的 各 个
环 节
、
用 现代 理 念 指 导 农 业 发 展
发展 现代 农 业 , 须 用 现 代 的 理 念 作 指 导 , 底 纠 必 彻
正以往封闭 、 隘的农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 狭
( ) 统 筹城 乡发 展 、 一 以 工农 业 协 调 发 展 的理 念 指 导
( ) 二 发挥 公共 财政 的作 用 , 立工 业反哺 农 业、 建 城 市支持农村 的长效机制 , 以多种形式 支持农 业的发展 近年 , 国政 府对 农 业 的投入 逐 年增 多 , 我 各种 支 持
建设现代农业的两个着力点
、
要 把握 的第一个 着力点 , 就 是建设现
代农业应该 努力发展和提高农业 的生产 力
农业 生产 力 是人们 在农 业 生产过 程 中与 自然 界 的关系 ,是 将具有 一 定生产 经 验和 劳动 技能 的劳 动 者 及 其所 使 用 的 生产 资料 结 合起 来 后 产 生 的力 量 , 也就 是人 们 在 生产 过 程 中征 服 自然 和 改 造 自然 、 并
特
稿
建设现代农业的两个着力点
■ 袁 以星
当前 。我 国农 业和 农村 发 展 已经 进入 一个 新 阶 科 学技术 是第 一生产 力 。因此. 发展 现代 农业先 进生 产 力 的标 志应 该是 科技 化 、标准 化 、设施化 和 知识
化。
段 。一方 面 农村 劳动 力 大量 流动 . 农户 兼 业Fra bibliotek , 村 庄
获得 自己所 需要 的物 质 资料 的能力 。生 产力 要素 包 括 生产 者 、 生 产 资料 、 生产 工具 、 生产 对象 , 其 中特 别 重要 的是 : 具有 一定科 学 技术 知识 、 生产 经验 和 劳动 技 能 的劳动 者 ; 同一 定 的科 学技 术相 结合 的、 以生产 工具 为主 的生产 资料 。 因为 , 劳动 者 是生产 力最 重要 的要 素 , 生产 工 具是 生产 力发展 水 平 的物 质 标志 , 而
空心化 , 人 口老 龄化 , 城镇 化率 按 居住地 统计 已超 过 5 0 %, 特 别是 大 多数青 壮 年农 村 劳动 力 已转移 进城 ; 另一 方面人 多地 少水 缺 的矛盾 加剧 ,农 产 品需求 总
首先 ,科 技进 步 已经成 为农 业经 济发展 的决 定
性 力量 。要 实现农 产 品的有效供 给。 需要 依靠科 技培 育 新 品种 。 提供 强 有 力 的支撑 : 要 实 现 农业 生态 环 境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资源的不断需求,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产业。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
那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着力点是什么呢?一,基本特征(一)科学技术化。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都是基于经验的,但是现代农业生产则需要把握各种科学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基因改造、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运用都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二)高效化。
现代农业需要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现代农业的高效性也是令人注目的一个特征。
例如采用精确灌溉、施肥、种植等技术就有助于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了能源和环境的消耗。
(三)多样化。
现代农业需要考虑到市场多元化、顾客的需求多样化等条件,农产品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外,还需要有多样的品种、包装、质量等特征。
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品牌经营等方式推广不同类型和品质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得到更广泛的占有领域。
二,着力点(一)绿色化。
农业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因此“绿色化”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细农业等,将绿色农业当作发展方向,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的受损和资源的消耗,实现农业真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规模化。
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可以减少人类的消耗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使农产品的成本更为合理。
如的家庭农场、规模化的农业企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转型。
(三)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化农业需要不断加强对国际农业的学习和借鉴,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将各自的优势互补,实现农业的高效化、绿色化和现代化。
(四)智能化。
现代化农业需要采用智能化的科技和设备,以达到更高效的生产和管理。
例如农业无人机、传感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农业生产过程更智能化。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已不再是传统农业中的耕作和收割,而是更加注重科技化、高效化、多样化以及可持续发展。
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
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建设的前提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水利化、集约化、信息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收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同时实现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资源节约可持续利用。
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模拟,我们应根据中国的国情、河南的省情,走一条有中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走什么样的道路,不同的学者根据地域的差别提出了不同的对策,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可谓“百花齐放”。
本文从微观的农超对接,到中观的工商、金融业,再到宏观的市场体系,不同的角度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农业现代化。
一、微观层次:农超对接,架起通向农业现代化的桥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途径,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对接——为“农超对接”试点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构建农村流通网络,扩大农村消费”专题新闻发布会中,商务部发言人又明确指出要在“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农超对接”项目,以建立健全城乡双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自此,“农超对接”将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
这里的“农”指的是农产品,“超”指的是超市。
现代农业: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 区
恶化的范围在扩大, 程度在加剧 , 危害在加重 。与传统农 业不同, 现代农业 的发展方 向是生态化 , 从一定意义上 说, 现代农业也即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在突出高新技术 先导性 、 农工贸一体性、 产业开发多元性 的基础上, 坚持
别在于传统农业的增长主要依 赖资源开发与资源投入 ,
摘
要 : 阐述现代农业 内涵及特 点的基础上, 在 论述 了新农村建设必须发展现代农 业, 并结合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 实际, 提
出 了以创 新 为 动 力 , 快 现 代 农 业发 展 的 理念 。 加 关 键词 : 农 业 ; 农 村 建设 ; 新 现代 新 创 中 图分 类 号 :303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 0 — 5 1 20 )8- 16- 3 f 2. ’ A 1 1 88 (08 0 03 0 0
近几年 , 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 坚持把“ 三农” 工作放在重 中之重 的位置 , 出台了一系列
支 农 惠农 的政 策措施 。特 别是 党 的十六届 五 中全会 明确
化、 产业化和市场化。 13 经营形式产业化 . 传统农业 的生产经营 , 主要 以土 地为基本生产资料 , 是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 以生产传 统初级产品为主的一种小生产 , 生产经营规模小 , 经营主 体散, 组织化程度低 , 经营效率差。经过多年探索 , 实行 了经济承包制的我 国农 民找到了一种新 的组织形式 , 这 就是农业产业化 , 实行种养加、 产供 销、 工商一体化经 农
经济体制下 , 由政府行政机制运作的, 主要 生产什么 、 生
产多少 、 产品往哪里销 , 均由政府计划导 向。与传统农业
以自 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不 同, 现代农业大 部分的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之中, 产品的商品率 农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点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归结为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按逆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集群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服务业引领型融合等5条路径,可辨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可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着力点放在3个方面,即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搭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创新能力的平台、创新农村服务业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
标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政策导向。
同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正式发布,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等战略高度。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其全部六部分30条内容中,专列第三部分共4条内容部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当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技术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资生产和流通业、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的融合渗透与交叉重组,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集约配置,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及其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带动农村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通过以下路径或模式来实现。
路径1:按顺向融合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立足农业,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直销、餐饮、农产品物流等农村服务业等顺向融合,如兴办农产品产地加工业、建立农产品直销店等,甚至直接形成链接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消费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参见案例1)。
浅淡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
浅淡“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孙孺声党的十七大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为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发展基本规律指明了方向,对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应深刻理解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三农”工作的思想指导,努力探索“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社区化管理,城镇化社保的“三农”新特色,不断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一、把握统筹点,把“五位一体”发展作为基本思路统筹兼顾,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新要求,树立一体化发展新观念,统筹配置各种资源,努力构筑起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工贸与生态、农业与科技、生产与生活“五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一)经济与社会一体。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成果的转化和体现,二者相辅相应,不可偏废。
必须坚持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一手抓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的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发展的成果更多体现到农村民生改善上,逐步达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城市与乡村一体。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降低成本、互促共赢。
推动城市乡村一体,首先把城镇建设与农村建设统盘考虑,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配套的新型农村产业体系,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辐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城市教育、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对农村的扶助,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三)工贸与生态一体。
工贸发展是带动农村一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生态良好是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检验标尺。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作者:陶月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中》2013年第12期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江苏省、市政府在“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
如何加快推进响水县农业现代化进程,重抓哪些着力点,是摆在农业一线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效及不足(一)主要成效响水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响水县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工作连续几年走在省、市先进行列,2011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2012年,全县粮食总产达52万吨,突破10亿斤,同比增长1.8%,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可出栏生猪62万头,被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生猪调出大县。
二是农业三大载体稳步推进。
省道326沿线已建成设施蔬菜近2万亩,2013年10月份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推进。
三是农业物质装备水平逐步提升。
全县农机化水平已达75.5%,被列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基本实现玉米全程机械化创建示范县并在省市考评中获得优秀等级。
四是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林木覆盖率已达24.36%,超过了省定23%的农业现代化指标。
全县已申报认定了“润响”牌有机稻米、“加乐”牌西兰花等135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的“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55.02%。
(二)不足之处从总体来讲,响水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上级要求还存在很多不足与差距。
一是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较小,高效设施农业比例不高。
全县高效设施农业比重只有9.8%,与省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相比差距达11.4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响水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只有0.2,与省定农业现代化目标2.2相比,差之甚远。
三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没建立,收入水平不高。
预计2013年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9970元,与2019年省定农业现代化目标23000元相比,差距达13000多元。
湖南: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 0 0 9年 的 2 5 6 0亿 元 增 长 2 倍 多 ,年 均 增 长
2 1 . 9 % ;农 产 品 加 工 业 产 值 占全 省 规 模 工 业
产 值 的 比例 达 到 1 9 . 9 % ,成 为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的重 要 力 量 ;现 有 国家 重 点 龙 头 企 业 4 7 家 ,省 级 龙 头 企 业 3 5 3家 ,涉 农 上 市 公 司 l 5 家 。2 0 1 3年 省 级 以 上 龙 头 企 业 完 成 销 售 收 入
1 . 基 ̄ ' 1 1 1 况
进 全 省 现 代 农 业 建 设 , 组 织 编 制 了 业 振兴规 划
日 南省农 产 品加 工
( 2 0 1 1 年 一2 0 1 5 年) 》 ( 湘政办发[ 2 0 1 1 1 4 0
号 ),提 出 了 重 点 发 展 八 大 主 导 产 业 、 打 造 三 大 千 亿 产 业 、实施 龙 头企 业 培 育 “ 5 2 5 5 ”工 程 ,以及 到 “ 十二 ・
Te l : 0 3 51 - - 46 0 6 08 6
特 别报 道
Te b i e B ao d a o
E - ma i l : n e p j g @1 6 3 . c o m
固
湖南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
推 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口 湖南省 乡镇 企业局
达到 4 0 5家 , 比 2 0 0 9年 的 2 2 8家 增 加 近 1倍 。 全 省 农 产 品加 工 企业 联结 规 模化 种 植 基地 4 5 0 0万 亩 ( 1亩 为 0 . 0 6 7 h m2 ,下 同 ),带 动 农 户 7 6 0万 户 , 直 接 安 排 农 民 就业 1 8 0万 人 , 人 均 发 放 工 资 1 . 5 2万 元 , 为 加 快 湖 南
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三大因素
Cover Story 62封面文章品牌兴农自1954年首次提出农业现代化概念以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不断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历经半个世纪,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潮流。
我国农业现代化受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影响,依然面临着很大的差距和挑战。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提前一年实现较2010年翻番的目标。
虽然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夹杂着众多需要解决的难题,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国家政策引导这三方面,是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三因素。
解决生产力发展面临的多种难题第一,以种子和耕地为代表的生产要素存在薄弱环节。
日前,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调研时指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种子和耕地成了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
城乡居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日益注重农产品质量,而农产品供需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调结构、提质量,更加注重种子创新。
但是,种业的育繁推环节关联依然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依然较慢。
种子研究机构和种子企业基础科研投入依然较低,种业创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耕地方面,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也使耕地长期高强度利用、退化加剧。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优质耕地资源更加紧缺。
因此,有关部门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同时大力提升耕地质量,并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抓手。
此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依然不够。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的网络、通讯、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仍有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农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摘要】:现代农业是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农业,是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要实现价值取向从自给型向市场型转变,产业结构从分割型向联动型转变。
为实现这个转变,政府必须抓紧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现代农业;“十三五”时期;传统农业;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发展必须审时度势,找准着力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当前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新环境,明确“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这也对“十三五”时期的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近些年来,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日趋严峻,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日益凸显;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
要解决上述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尖锐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的可持续性。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资源利用率、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形成的农产品供需由紧平衡转向相对宽松,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的追求,国际农产品价格长期下降趋势有利于利用国际市场解决国内需求等,这些都有助于实现目标的转换,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有以下几个重点任务:
一是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新形势下,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返乡创业人员融入特色专业市场,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集群。
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因地制宜围绕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农村服务业等开展创业,稳定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
二是重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的转变,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公司农场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十三五”时期要不断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重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
三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贯穿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为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者和其他经济组织提供中间投入服务的产业。
以中间投入品为主、涉及知识和资本的交换、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要重点打造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以供销社等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
四是打造农业产业新业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农业也开始步入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信息传递的扁平化、透明化,正对应于传统农业生产的产业链长、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传统的农业营销模式带来的成本高企、物流损耗、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加以解决。
通过“互联网+”创新现代农业新业态,要重点打造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出口创汇农业、
高新科技农业和智慧农业等现代农业为标志,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农业产业新业态。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速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路网、水网、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以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构筑规模种植、养殖配套设施,建立一批设施农业基地。
坚持走农旅结合之路,延伸农业功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
实施品牌兴农工程,创建一批特优农产品品牌商标。
二是加速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
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划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具有区域性服务功能的大中型农产品中转基地,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
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顺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及应用,扩大农产品网销网购规模。
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育强壮大农业企业和农村新兴经营组织,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经营组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健全农业保险政策,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机制,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