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22《四季之美》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 教学反思2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
美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四季之美》
四季之美》是一篇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文章。
作者清少纳言热爱自然,用敏感的心灵和女性的宽容,选取了XXX、夜晚、黄昏和早晨四个时刻,来咏唱四季的美。
她的文字细腻真挚,充满感情,体现了她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反思教学过程,我认为应该有以下改进:
一、以读带讲,促使学生感悟
我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并让他们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合作研究能力。
但是,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环节上,我做得还不够到位。
下一步,我应该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受,并互相评价改进。
二、深入挖掘教材,将课本知识延伸到课外
在新课程中,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因此,我设计了联系生活实际的环节,让学生想一想自己眼中最美的四季时刻,并用优美的语句表达。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观察自然的惯。
但是,我也意识到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以及在指导学生朗读方面还需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资源共享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五年级上册)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了解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
5.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重点】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4.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
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出示课件3)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5)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
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
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设计四季之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写景文章的研究要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本设计依题导入,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展开语文研究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中,通过了解作者、研读感悟、情境感染和读写结合等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生字词卡片;学生准备阅读描写四季美景的文章或同龄人的作。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1.板书“四季”和“之美”,引导学生联想春夏秋冬、大自然、雨雪霜雾等,再联想到春天美得生机盎然、夏天美得郁郁葱葱、秋天美得天高云淡、冬天美得银装素裹等情境。
2.齐读课题,引导学生猜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3.课件出示作者清少纳言的资料,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作家?她的作品语言有什么特色?设计意图:从文章题目入手,由“四季”到“之美”逐渐构建清晰的自然景色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想象画面和依题猜想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将要研究的内容,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文章内容,使学生经历语言重组的简单实践运用,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文研究方法。
二、初读感知,研究字词1.自由读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留心生字,用喜欢的方法自主研究。
2.课件出示生字,检查预。
1)第一组:“XXX、冽、逸”。
要求:读准字音,借助生字带出词语,初步理解字义。
(“凛冽”是刺骨地寒冷的意思,所以部首是两点水旁。
“逸”别忘写“兔”的点。
)2)第二组:“黎、晕、漆、幕、愈、旷、怡、逸、免。
”要求:从易错字形、多音字、形近字等方面汇报自学收获。
①“晕”是多音字,“光晕、月晕、红晕”中“晕”都读四声,“晕倒、晕厥、晕头转向”中“晕”都读一声。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

22. 《四季之美》(精读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背诵课文,丰富语言,增加积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3.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描写景物,了解一年四季中不同的景色,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抓住关键句段,联系上下文,体会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
5.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美的氛围。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旷、怡、凛、冽、逸”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晕、蒙”等,会写“黎、晕”等9 个生字,会写“翩翩飞舞、比翼而飞”等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具准备】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朝霞、迷人的萤火虫、南归的大雁、早晨的白霜。
认真观察图片,你能判断出每幅图片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吗?你能判断出图片中描绘的是一天中的那段时间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片中美丽的景色吗?(学生欣赏图片,互相交流。
)展示图片:教师提示:春天,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夏天,烈日当空,晴空万里;秋天,天高气爽,金灿迷人;冬天,雪白一片,北风呼呼。
一年四季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22 四季之美)学生齐读课题。
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眼中的一年四季的美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播放一年四季的风光图,通过欣赏图片,使学生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神奇世界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趋力,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四季之美。
部编版《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案(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2.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全文四个自然段,春、夏、秋、冬各为一段。
三百多个字,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后面语句作者就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
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
这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
善于观察,才有所感。
在清少纳言的眼里,四季之美在四时:春天的黎明,鱼肚色的天空与红紫云彩交融;夏天的夜晚,萤火虫着实迷人;秋天的黄昏,点点归鸦、比翼联飞的雁群,传递着回家的温暖;冬天的早晨,火盆是和谐的保障。
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细腻而真挚的情感,溢于言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
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1. 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 个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 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2《四季之美》(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四季之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四季的特点,认识四季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懂得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课以四季为线索,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特色和美丽。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四季的喜爱和珍惜。
2. 生字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阳光、花朵、草地、海洋、雪花、温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认识四季的美丽。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四季特点的归纳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1)课文课件或黑板。
(2)四季图片。
(3)生字词卡片。
2. 学具:(1)课本。
(2)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四季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四季的喜爱和感受。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讨论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四季之美2. 板书内容:(1)春:花朵、草地(2)夏:阳光、海洋(3)秋:丰收、金黄(4)冬:雪花、温暖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第22课《四季之美》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四季之美相关的主题,如“春天的花朵”、“夏天的绿荫”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四季之美。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的处理。在讲解课文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季之美的描绘非常感兴趣,但在具体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图示、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其次,课堂实践活动的设计。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绘画活动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下次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紧紧围绕主题进行。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觉得在时间分配上可以适当调整。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显得有些仓促,没有充分展示他们的思考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提问、讨论、实践等,让学生们在互动中学习。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我意识到在课堂上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部分学生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困难,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 四季之美》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描绘了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特点,通过优美的文字展示了四季的魅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本文将引导学生感受四季之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对于四季的特点和美好之处,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进一步体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感受课文中四季之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四季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
2.难点:感受课文中的诗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想象和感受的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问、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写作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四季之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四季图片、音乐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文文本。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四季的认知和感受,从而引出课题《四季之美》。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四季之美。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通过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分析
《22四季之美》是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围绕四季交替的美好景色展开,通过描述春夏秋冬的风景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四季的认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能力。
2. 教学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描述四季的景色变化,体会四季交替的美好;
•能够通过欣赏四季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四季交替的景色,引发学生对四季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课文
•第一遍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分段解读课文,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学生谈谈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3. 欣赏四季图片
展示四季美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描述不同季节的景色。
4. 小组活动
分组让学生设计一个四季主题的小故事,并进行小组展示。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22四季之美》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视频、课文朗读、图片欣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教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了对四季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然而,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充足,有时候学生表达意见的时间偏少,下节课可以适当延长交流讨论的时间。
同时,也应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四季的变化,促进情感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上是针对《22四季之美》这篇课文设计的教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贴近儿童生活的诗歌。
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
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特别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教学本课时不仅要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学生状况分析】由于刚入学不久,学生的朗读存在较严重的唱读现象,只有个别同学朗读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又由于广州四季不分明,学生对四季的特征不是十分了解,给理解课文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讲课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朗读好的学生来起示范作用,课前要让学生去了解四季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学习卡片等。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师:上一节课,我们到四季王国认识了那里的字娃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开火车去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开火车读词语)2.师:今天还想去四季王国那里吗?(电话铃响)师:老师先接个电话,喂!您好!谁呀!噢是小熊乖乖呀!好的、好的,欢迎欢迎!正好小熊乖乖打来电话,它想与咱们同学同行一起去四季王国,你们欢迎吗?(欢迎)好,就与小鹿打声招呼吧!小:小朋友你们好。
生:小熊乖乖好。
小:能与你们一起去四季王国我可真高兴,四季王国里有四位漂亮的姐姐,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随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师:老师听说这四位姐姐的本领可大了,她们可以让草儿变绿、花儿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可以让黄澄澄的橘子挂在枝头;还可以呀,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
大家想去见见这四位姐姐吗?(想)二、精读课文,了解四季特征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王国吧!1.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61页,我们先听录音,在听之前,谁能给自己提个要求?(如:认真听、一边听一边跟着小声读)师:我们就按照xxx的要求,一边听一边小声跟着读,小手指(点课本)2.师:这么美的季节你喜欢哪个呢?(出示课文四幅图)生:我喜欢春天。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案内容来自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四季变化的美丽之处,通过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四季之美,感受自然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丽的感知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四季之美,感受自然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季之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22《四季之美》2.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四季的图片或视频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四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四季的特点。
2. 学习课文让学生阅读《四季之美》,理解每个季节的描述,和同学分享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不同季节的理解,每组派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创作活动让学生分组创作四季的诗歌或小故事,表达对四季之美的感受。
5. 展示分享每组选取代表展示他们创作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
七、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四季之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变化。
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自觉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
九、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四季之美展开,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感知。
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多观察自然,用心感受四季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四季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部编5年级语文《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4篇

部编5年级语文《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4篇第一篇: 部编5年级语文《四季之美》公开课教学设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课件揭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朗读、背诵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在愉悦中完成读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法对话交流法【教学媒体】1、课件、生字卡片、头饰、磁带。
2、引导学生课前收集四季的图片,了解每个季节的特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演示: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以动画的形式展现课文中的四季美景图)看到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四季的景色可真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四季的诗歌。
(板书课题)2、展示: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你喜欢哪个季节?请你把课前收集到的图片展示给组内的同学看。
看到这些图片你有哪些想法?(板书课题)二、对话平台1、欣赏:每个季节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2、识字: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想办法把字音读准,边读边画出生字。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前后桌读,同座读,组内读。
)⑵出示“圆、秋、雪、肚”4个带拼音的生字(将这四个字的偏旁涂上红色),这些偏旁你认识吗?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偏旁的?这些偏旁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生字有什么不同?⑶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座交流识字方法。
(先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再互相检测)⑷请你来当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在识字的时候注意什么?(比如:“说、是”是翘舌音;禾+土=秋,月+土=肚,口+十=叶;“是”和“足”“惊”和“就”长得像,别记混了等等。
)⑸开火车认读生字和生词。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2《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22《四季之美》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四季之美的含义;2.能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四季之美的感受;3.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并体会其中的情感;4.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诗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四季之美进行思考;2.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表达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3.通过诗歌创作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欣赏四季之美的情感;2.通过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四季之美的内涵;•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通过诗歌创作,表达自己对四季之美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相关图片和诗歌的课件,以便展示给学生;2.课前准备:备好教案、课件、诗集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诗歌,引入主题《四季之美》。
步骤二:学习诗歌1.给学生阅读本节课的主要诗歌,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步骤三:诗歌朗读1.分组或个人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诗歌的美和情感。
步骤四:诗歌创作1.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四季之美的感受,创作一首诗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五:课堂讨论1.分享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课堂讨论,促进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理解了四季之美的含义,通过诗歌的朗读和创作,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培养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六、作业布置1.练习朗读本节课的诗歌;2.完成一篇关于四季之美的短文或诗歌创作。
七、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此节课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四季之美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四季之美》一课,主要介绍四季的不同美丽之处。
具体内容包括:春天的花朵、夏天的蝉声、秋天的果实和冬天的雪景等。
2. 教学目标1.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美丽之处。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美丽之处,并通过朗读课文和表演四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四季的美丽,感受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4.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抛砖引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四季之美,并通过朗读课文、画画、写作和表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时间引入用图片、视频等呈现四季5分钟导入让学生表述和描述四季的美丽10分钟发现给学生阅读课文《四季之美》15分钟讲解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法5分钟感受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丽10分钟表达让学生用画画、写作、表演等方式表达对四季的理解和感受25分钟总结回顾本堂课学习内容5分钟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能够自然地感受到四季的美丽,并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提高。
2. 教学不足本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最后总结环节时间较短。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未能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的机会,需要再改进。
3. 教学改进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下次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所学。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练习环节,如课文朗读、对话练习等,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
此外,还可以调整时间分配,为总结环节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便更好地总结本堂课程的内容和效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反思第【1】篇〗1.这是一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散文。
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中最有特点的美。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这些描写,来体现四季之美。
同时,我还对写作进行了指导,效果良好。
2.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运用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激励性评价较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教学反思第【2】篇〗《四季》是新教材中的一篇有趣的课文,它的儿歌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
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色彩艳丽,文中要求会认字有10个。
我设计的这节课以识字为主,同时也加了朗读训练。
反思本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我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散识字、分散难点,生字多次复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识字,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
在课初,我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随着学生的回答,我出示了写有季节名称的词卡,然后让学生读读。
这几个字,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很容易读出来,于是我便问:“你们都在哪认识的?”有的学生是在人名中认识了“冬”和“夏”字,有的通过读课外书认识的,还有的是别人教的,有的学生先记“禾”再记“”火“和起来就是“秋”字,熟字加熟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学生识字的途径很多,除了从课堂中去学,只要认真观察,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认识到汉字,汉字无处不在。
这样在随同识字等多种形式识字时,分散了识字量,从而降低了难度。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2 四季之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描绘了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特点,通过优美的文字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热烈、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静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让学生感受四季之美,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四季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四季之美的事物描绘和情感体验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课文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美好时光的思想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四季之美。
2.难点: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四季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四季之美。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语言,体会四季之美。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四季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四季图片、音乐等。
2.黑板:板书关键词。
3.教学用具:教材、教案、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四季之美,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
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四季之美的句子。
教师选取代表性句子进行解读。
3.操练(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四季之美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齐读课文,巩固对四季之美的理解。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晕”和“着”。
2、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4、背诵课文。
摘抄优美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能抓住表示时间的词了解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感受四季之美。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2、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课题
1.师:屏幕出示四组描写四季的四字词语,问同学们“同学们请观察这些四字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万物复苏
绿树成荫挥汗如雨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秋雨绵绵稻谷飘香
冰天雪地冬日暖阳鹅毛大雪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跟季节有关,第一组是描写春天的词语、第二组是描写夏天的词语、第三组是描写秋天的词语、第四组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师:你们可真棒!那你能用上你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那个美丽季节吗?
师:春天给人以生机,夏天给人以热情,秋天给人以丰盈,冬天给人以沉静。
作家们以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色彩缤纷的四季。
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徜徉在四季的美景中,你们愿意吗?(板书课题:四季之美)生:齐读课题。
2.作者简介
清少纳言,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公元1000年前后,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文学家。
她生于社会低微的贵族家庭,父亲清原辅是著名歌人。
公元991年前后,她入宫做了皇后定子的女官,数年后,定子卒,她结束了宫中生活。
清少纳言聪颖而富有才智,精通和汉文学,有散文随笔集《枕草子》和《清少纳言集》传世,《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散文随笔集,共三卷约三百段,在这部书中,作者运用细腻的文笔,描绘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宫中的礼尚往来,人世的悲喜交加;不愧为日本平安文学中一枝永放异彩的奇葩。
清少纳言的散文诗作文字简洁精当、诗意醇厚,感情真挚,娴静委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章的那一部分?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四季的美?
四、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你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你有积累过哪些描写四季的诗歌?谁能背上一两句?那么今天咱们就来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去欣赏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
二、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用过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2.哪位同学能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3.谁能说一说,春天最美是什么?
(生:春天最美是黎明。
)
4.师范读,学生跟读这一自然段。
5.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那过了春天,就会迎来美丽的——夏天!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呢?
过渡:师:是啊,夏天确实美,那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第二自然段夏天的美!
6.齐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夏天最美是什么?
(夏天最美是夜晚)
7.课件出示萤火虫动态图,是啊,看,夏天的夜晚确实很美!翩翩飞舞的萤火虫给给夏夜增添了无限的乐趣!那谁能用欢快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过渡:(课件出示树叶飘落的动态图)看,树叶开始飘零,我似乎感
觉到了一丝丝寒意,此时,让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手指着秋天卡片)
8.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进入秋天的黄昏!哪位同学愿意跟你的好朋友一起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找出这段中的四字词语。
(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心旷神怡)
8.是啊,秋天那么美,叫人感到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让我们再回到秋天最美的黄昏,全班齐读。
过渡:多么美丽的画面,真的叫人心旷神怡,这么美的秋天,哪怕秋雨绵绵,也叫人觉得温暖了。
秋去冬来,我们就可以穿上厚厚的雪地靴去滑雪了,多么有趣!让我们一起进入冬的世界!(课件出示冬天图片)
9.冬天哪一个时刻最美呢?哪个组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冬天最美是早晨。
)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多么美四季呀!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四季之美吧!(播放录音)师:老师是伴着音乐读的,你们也想这样读吗?(播放音乐)
生:伴着音乐读课文。
(美美的读)
师:你们读的太美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谢谢你们。
(若时间允许,试着背诵)
四、小练笔
师:播放一首跟四季有关的歌曲。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四人小组写一写!
五、小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四季之美”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对于四季景物的观察,体会到四季景物的变化,四季里景物的不同的美,表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的高雅情致,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阅读其它关于四季的文章。
七、板书:
四季之美
春天黎明色彩
夏天夜晚光亮
秋天黄昏心旷神怡对自然对生命的爱
冬天早晨和谐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四季美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体会文章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我的教学目标,首先,我在课前已要求学生查阅有关的书籍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四季之美诗词、文章,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加深对四季美的感性认识。
其次,为了更好地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一方面,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以时间为顺序感受四季独特的美,抓住题眼“美”字;另一
方面,我还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由于品读优美语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
此外,我还出示优美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优美的句子,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使学生和老师是多么喜欢这篇课文,如果朗读不够投入,那种诗情画意的画面感依旧没法出来。
这就要求,老师朗读的基本功必须扎实进行,其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给学生泛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