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三节 大气压强导学案 新人教版
导学案:第三节大气压强
![导学案:第三节大气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ae13326a7fd5360cba1adbcb.png)
第三节大气压强【整体构思】1.大气压的存在,证明气体压强的一些现象。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测得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小等于1.013×105Pa。
3.气体压强受质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气体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当温度一定时,气体质量越大,气体压强越大。
4.知道一些常见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和利用大气压的实例,并注意证明和利用的区别。
【预习提示】1.大气压。
2.大气压数值。
3.托里拆利实验。
4.大气压数值变化。
【教学流程】一、学生展示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最早准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4.医生打针时,先把针管里的活塞推到下端,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中,担起活塞后,由于管内没空气,在管外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药液就被压入针管里。
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
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
6.大气压是由于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7.平原上生活的人在登山时,常会发生高山反应或叫高山病,在3千米以上会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加快。
四肢麻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8.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压强等于760厘米水银柱高B.大气压强的值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C.同一地方的大气压的值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D.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9.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º,则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A.不变B.变长C.变短D.无法确定10.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A.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B.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C.瓶塞遇冷收缩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二、目标定向演示实验:由实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之《玩转大气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之《玩转大气压》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3063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0.png)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PPT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创设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生活情境,如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实验器材,现场演示大气压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2.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等,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系统地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2.结合实验和观察,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如大气层的存在、分子的运动等。
3.通过实例分析Βιβλιοθήκη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如呼吸、气象、水利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之《玩转大气压》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大气压强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18ca62195f312b3169a5bd.png)
9.3《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
能说出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事例,并能进行简单解释。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4.认识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一、想一想、做一做1、不挤、不压,你能使桌面上的胶瓶变瘪吗?动手试一试。
2、将纸片放在倒立的空瓶口,纸片会落下吗?向瓶中装满水,再把纸片放在瓶口,瓶倒立,纸片还会下落吗?动手试一试。
然后转动瓶子,使瓶口朝不同方向,情况会怎样?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根据老师的要求,看书,完成下列题目1、大气压的存在:(1)哪些现象说明存在大气压?(说出两个)、。
(2)简要解释吸盘的工作原理:将吸盘内的空气压出,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内部就没有空气压力了,外部(填有或无)大气压力,这样外部大气压力(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吸盘就能被吸再墙上。
(3)小组讨论回答:覆杯实验除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外,还能说明大气压一个什么特点?。
2、大气压的测量:(1)根据P=F/s可知,要测量P必须测量出哪两个物理量?这各方法就是物理课中常用的间接测量。
物理课中还有那些物理量我们采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举一例。
(2)选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工具,请你说出测量大气压的过程。
将吸盘施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记下的读数,这就是吸盘受到的大气的,再用刻度尺量出吸盘的直径。
根据公式算出面积S。
最后根据公式算出大气压的值。
如F= ,S=1×10-4m2,则P= 。
(3)当管内水银柱不再下降时,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大气向上的压强就相等。
实验表明这段水银柱的高度是mm。
(4)从水银柱的高度我们是如何算出标准大气压1.013×105pa的?自已试一试。
(提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
水银柱的高度指槽中水银面以上的竖直高度)(5)大气压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6)简述自制简易气压计的方法?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的带色的水,带色的原因是为了取一根两端的细玻璃管,并让它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
八下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下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6d2666680203d8cf2f247c.png)
大气压强集体备课备注课型新课课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
(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大气压的测量三、预习感知1.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塌.空塑料瓶变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用注射器抽吸密封在药瓶中的药液,医生先向药液中注入一些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烧瓶中的水刚停止沸腾,现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4.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 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导致水的的缘故。
四、合作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
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3.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课本P87页“想想做做”2.通过演示介绍“托里拆利实验”(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
(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优秀导学案 章节合集(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9f782b844769eae009ed71.png)
第一节 压强一、课程实施标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压力。
2、理解压强的概念,能应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3、了解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难点:正确区分压力和重力。
三、知识要点 1.压力茫茫的雪地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一个陷下去了,而另一个却没有。
【答案】两个人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不一样,前者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大,后者与雪之间的受力面积小。
(1)__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通过实验,压强的方法、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2)方向:总是________于接触面并指向__________。
试画出下图中物体对墙面或斜面产生的压力。
图中的物体均保持静止。
【答案】垂直;垂直;受力物体(3)作用点:____ ____。
(4)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木块的重力为G,所受作用力为F,在图中支持面MN所受的压力有多大?【答案】受力物体中心;与外压力相同;F=G;F压=F+G;F压=F【答案】当于在重心上)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的用口器把皮肤刺破,重重的骆驼却不会深陷沙中,这是为什么?【答案】蚊子口器与皮肤之间受力面积非常小,所以轻而易举的可以刺破皮肤;骆驼体重虽然很大,但是它的脚掌与沙之间的受力面积也很大,所以骆驼不会深陷沙中。
2.压强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_______________有关,还跟___________有关。
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甲图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海面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在其放上一个砝码。
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归纳总结: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__________相同时,_______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上述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法,注意:形变材料同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9.3《大气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9.3《大气压强》](https://img.taocdn.com/s3/m/19c0e8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6.png)
教案:9.3《大气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 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
3. 探究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2. 能够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并解释其原理。
3. 能够探究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产生原因、测量方法以及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及其原理,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托里拆利实验器材、PPT课件。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覆杯实验,让学生观察水杯中的水不流出,引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如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3. 实验演示:进行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解释实验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大气压强与水银柱高度的关系。
5. 知识拓展:探讨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大气压强:1. 概念: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产生大气压强。
2. 测量方法:托里拆利实验。
3. 影响因素:海拔高度、温度。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2. 解释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实验现象。
3. 探究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温度等因素的关系,举例说明。
答案:1. 大气压强是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产生的压强。
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通过测量水银柱高度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1word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1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926bad9e3143323868933a.png)
《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强的数值。
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自学课本,完成以下题目1、思考:P86想想议议。
上一章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作用且有性,因而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同理,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也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举出生活中存在大气压的例子。
3、看P87图14.3.-3思考为什么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_______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Pa5、大气压的测量:气压计的种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大气压的大小与_______有关,还与______有关。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
根据此原理可以用气压计制造出高度计。
此种高度计的准确性很高吗?它的准确性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7、想想抽水机的工作原理怎样?二、课内探究:(一)新课引入实验:这里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不会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观察。
(二)、新课学习一、大气压的存在。
1、探究实验:真空玻璃罩中放置一个气球,气球外面套一个带孔的塑料球,将罩中的气体抽出来,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
2实验:用一个中医针灸的小瓷罐和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
把鸡蛋放在罐口,将落不下去。
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本实验说明,大气对周围都存在______。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dc9d5628ea81c758f578de.png)
【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和1标准大气压,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和大气压的变化受什么影响;2、经历实验探究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3.能利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及应用。
【学习重点】: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学习难点】:能利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学情分析】要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很大,并引导学生会用等效替代的方法进行大气压强值的测定。
【导学流程】自主学习内容1、大气压强的存在:(1)观察分析:阅读课本P43观察图9.3-9的现象,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的存在。
(2)产生原因:和液体一样,由于大气也受到_________的作用,具有_______性,所以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而且大气内部向____________都有压强。
(3)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___________,通常简称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折利实验:(1)器材:长约一米的玻璃管、水银槽,水银。
(2)步骤:在水银槽中倒入适量的水银;取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并注满水银;用带指套的手指堵住管口,然后倒放在水银槽中,再移开手指观察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变化。
(3)思考:①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银要灌满?答:使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_________。
②实验原理:p大气=p水银=_____________。
③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法,即用水银柱的高度差产生的压强表示大气压强。
④实验结论: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即p O=ρ水银gh水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______________Pa。
⑤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高度约为_______m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强。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
![9.3大气压强(导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63b514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7.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能通过实例说出大气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量级,能说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3. 能说出液体沸点跟气压的关系。
4. 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学习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学习难点】1. 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的测量。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大气压:因为空气有重力,所以对浸没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因为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像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把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
3.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合作探究】探究一、大气压的存在【想一想】地球被大气层笼罩着,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做一做,想一想】“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在实验(1)中硬纸片会落下;在实验(2)中,硬纸片不会落下来;在实验(3)中,硬纸片不会落下(均选填“会”或“不会”)。
【分析】硬纸片受重力作用,且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一定会受到向上的力的作用。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大气,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硬纸片不会落下,表明空气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大气压强 ①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②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压强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1ac4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f.png)
学校八年级下物理学科导学案班级:学生姓名:导学案编号:9.3 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日期:课题:§ 9.3大气压强〖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2.知道大气压强的变化。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大小。
训练课(时段:晚自习 , 时间: 20分钟)“科学学科素养三层级能力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水银柱高度不等于76cm ,就说明实验是有误差的B .在高山上烧水,水的沸点一定低于lOO ℃C .在同一座教学楼内,用气压计测不同楼层的大气压,结果应当是一样的D .一只氢气球在升空过程中,体积会渐渐变大,到达一定高度可能会自动破裂 2.如右图的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__。
3.如右下图,小明用水银气压计在甲、乙、丙三座山上测量大气压,分别得到甲、乙、丙水银柱,则压强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
4.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的沸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还与( )多选A .液面的气压大小有关B .大气压的大小有关C .加热的火焰大小有关D 加热的时间长短有关5.在海拔3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吗?_________。
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___导致水的___________的缘故。
6.登山运动员在攀登海拔4000m 以上高度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觉到乏力,出现头晕、耳鸣和恶心等现象,其主要原因( )A .山峰陡峭,人体能量消耗大B .高处气温太低C .高山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D .该运动员体质太差7.在海拔2000m 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气压减小1mm 水银柱,用水银气压计在山脚下测量地结果是758mm 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 水银柱,则山的8.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大气压强》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大气压强》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2fd99b4b35eefdc9d333b9.png)
《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3)、会解释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2)、通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体验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观察感知如何利用大气压强,体会物理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
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和生活现象的解释。
【教学用具】塑料杯、硬铁皮、水槽、注射器、小吸盘、烧杯、滴管、马德堡半球模型、试管【教学流程图】1.引入大气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证明大气压存在演示实验物理学史讲解自主体验让两个学生通过吸管饮料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得出大气压存在,学生自主验证大气压存在。
3.测量大气压原理讲解观看视频4.大气压应用例子讲解学以致用5.拓展、小结,巩固练习讲解大气压支撑水的原理,引出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和测量结果。
讲解利用大气压的方法,让同学们大气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提问式小结,说出本节课印象最深刻的知识,达到课堂小结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教师的教学行为容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生的学习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两个吸让两个学生吸两观察、好奇吸引学生的两个瓶子的饮料,引出大气压的学习个瓶子的饮料,对出现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兴趣,活跃课堂后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证明大气压的杯子不装水时、杯观看、思考、回答通过对比试存在1.覆杯实验2.马德堡半球实验子装水但杯子与外界的空气连通时、杯子装水且与外界的空气隔绝时分别用硬纸板托住杯口讲解马德堡半球进行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历史以及实验,体验大气压的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大气操作方法大小压强是很大的3.学生自主验证实验:利用小吸盘、针筒、巡视并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摸索体验滴管、水自主展示大开展实验气压存在的现象验证大气压的客观存在三、测量大气压原理讲解,观看视频解释:水柱没有继续下降,是因为大演示大气支撑水柱实气支撑着水柱,计观察、思考、回答验,解释利用水测量算出水柱的压强大气压强的原理,学便能知道大气压生观看大气压支撑水强的大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bd771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2.png)
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其含义。
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描述大气压强。
2.教授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技巧。
(二)问题导向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
2.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探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首先,提出问题,如“大气压强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分析问题,如“如何测量大气压强?”,引导学生探讨并得出结论。最后,解决问题,如“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景创设,以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例如,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设计实验情境,如托里拆利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了解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讲解吸管喝饮料、钢笔吸墨水、抽水机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如托里拆利实验,使他们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大气压强。同时,通过介绍大气压强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飞机飞行、气压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5f8015fbfc77da269b1d4.png)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3.记住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教学重、难点、考点重点:.知道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难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考点:.理解大气压的现象;学法提导:自学---合作----探究 ----交流课前导学一知识回顾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二预习引导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Pa;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课堂导学一课题引入1.以下这些图片说明什么?想想大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2.历史上著名的什么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3.阅读教材40页“大气压强的测量”框题的内容,并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视频,完成下列问题:(1)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思考: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
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都是利用什么工作的?你还能用大气压还能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三成果展示. 1、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2、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______,通常把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__Pa 。
四总结评价达标检测(一)当堂训练1.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压出笔胆里的空气,里面的压强___________,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墨水就被“吸”到笔胆中。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9.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案(1)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9.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d178df3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f.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瓶吸乒乓球[学生活动1]: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原因。
(2)学生代表分别说明,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或教师补充。
2、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引导学生设计粗测大气压的方案(实验改进创新)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我们来一下估测大气压强值。
首先复习计算压强的公式:P= F/S,P=ρgh方法一:如果选用P=F/S,怎样设计实验?学生活动:学生得出数据后进行交流,会发现他们的测量结果不同,而且可能差别很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用什么方法更准确一些呢?方法二:问题的引出:我们做过“覆杯”实验,不用纸板,你还有办法不让杯中的水流出来吗?引导学生用液体压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的思想。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学生活动:播放《科学向未来》栏目中用水来测量大气压的视频原理:P大气=P水银=ρ水银gh学生活动:让学生估算一下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多少个中学生压在一平方米的桌面上所产生的压强。
1、播放学生自制气压计并进行实验的作业视频,让学生理解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从物理走向社会。
(3分钟)(1)举例学生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夏天雷雨天气的闷热,老人的呼吸困难,腿关节痛;水中鱼儿跃出水面呼吸氧气(冬高夏低,晴天高阴天低)(2)回忆: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高压锅学生:液体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气压越小,沸点越低。
1.解释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2我们教室屋顶的面积大约是70m2 ,屋顶上表面收到的大气压力是多大呢?为什么没把屋顶压塌?3小刚一家人要外出两个星期,他担心家里的盆景因水蒸发而干掉,你能想办法为他设计一个自动浇水装置吗?4科学小作文:《假如没有了大气压》这次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去完成实验,如让学生怎。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cfc66884868762cbaed592.png)
9.3 大气压强预习案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现象。
(2)了解测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气压的现象.2。
预习范围教材第9章3节内容二、预习要点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2。
大气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产生的,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
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将________,随着海拔的降低,大气压强将_______ 。
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降低而 ________。
3.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三、预习检测1.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2。
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A.嘴把瓶子吸住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B。
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D.用抽水机抽水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大气压强的数值:(1)演示教材图实验:杯内的水产生不产生压强?水为什么不流出去呢?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呢?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2)托里拆利实验。
①开始水银为什么下降?后来水银柱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②试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③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多少? 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帕?结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能支持高水银柱.二、随堂检测1.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2.一个杯子的口径为10厘米,装满水后用硬纸板盖好,然后倒过来,水并没把纸板压下,其原因是 ( )A。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b6d2067c1cfad6185fa74a.png)
专题11:《大气压强》学习过程备注◆正面思考主动学习一、认识大气压强1、预习自学〔1〕观察右图,试分析:为什么抽掉一局部气体的两个半球很不简单被拉开?2、【知识点1】⑴气体因为受作用,所以对在大气中的物体有压力,从而物体产生。
⑵如图:①纸片不会掉落的原因是;②如何验证纸片不是因为水把纸片粘住而不掉落的:;③将杯口转动到不同方向纸片也不会掉落,可探究。
【典型试题】1.如下图,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二、测大气压强——托里拆利实验1、预习自学〔2〕——观察以下图,试分析:为什么管内的水银不会掉下来?2、【知识点2】⑴玻璃细管内水银不会掉落的原因是托起的。
⑵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的水银柱:①一个标准大气压= mmHg= Pa;②如果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 m高的水柱(3)影响水银柱高度的因素有:【典型试题】2.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将玻璃管略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B.将玻璃管略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3.〔2004•吉林〕将桶灌满水,用手堵住桶口倒立于水槽中,如下图,将手指移开,则桶中水的质量〔填“减少〞或“不变〞〕,假设将水长期置于空气上,在水蒸发过程中,在桶口未露出水面前,桶内水的质量〔填“减少〞或“不变〞〕。
三、用吸盘估测大气压:用如下图装置估测大气压的大小,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D .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 .根据p=F/S ,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1〕正确的顺序是 .〔2〕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蘸水后压在光滑水平板面上〞,其目的是为了 ;“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
9.3大气压强导学案
![9.3大气压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105af46294dd88d0d26be6.png)
9.3大气压强学习目标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2.通过实验探究测定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测定的方法、实验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论3.能利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的一些简单现象重点: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难点:设计实验测定大气压强一.忆——温故知新、温故复查液体压强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式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学习学展点活动一:感受大气压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可达上空几千千米,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厚厚的大气海洋的底层。
想一想,说一说:这厚厚的大气层受不受重力?对我们有没有压力?有没有压强?如何证明呢?活动二:大气压强1.问题:大气压有多大呢?你能否测量大气压呢?托里拆利试验并思考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常用的气压计有和。
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针对性练习:练1: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大气压可支持约_________米高的水柱。
请计算说明。
活动三:大气压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你知道吸管吸饮料的过程和原理吗?2、谈谈生活或生产中还有哪些现象用到了大气压强?3.请说一说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针对性练习:练2、登山运动员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其原因是()A.高山上气温太低B.高山上大气压小,水的沸点低C.炉火的温度低D.水沸腾的时间不够长.练3、大气压与生产、生活、科研紧密相连,下面几个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A.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B.人吸气时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变小,大气压将外部空气压入肺内C.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压强越大沸点越低D.用吸盘能将玻璃板提起是分子引力的作用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补充、归纳,然后小组内交流,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三.练--分层训练、拓展延伸基础练习1、著名的_____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首先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1标准大气压=_____毫米水银柱=_____Pa,在同一地区,海拔500 m处的大气压比海拔1000 m处的大气压要_____.用来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_____,常用的气压计有_____和_____两种.2、如图13—19所示,(a)将杯中装满水,(b)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c)用手按住纸片倒置过来,放手后纸片_____,杯子里的水_____,这表明_____.如果将杯口转到(d)、(e)所示的位置纸片_____,杯子里的水_____说明大气向_____.3、在用注射器吸药水前,先将活塞向里推,将针头插入药液内,再向外拉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_____, _____使药水进入针管.4、手指甲的面积大约是1 cm2,在标准大气压下,指甲受到的大气压力是_____ N.5、保温瓶中热水不满而盖紧瓶塞,过一段时间,瓶塞不易拔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大气压的存在;
2.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考点
重点:.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知道大气压的测量和数值。
难点:.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
考点:. 理解大气压的现象;
学法提导:
自学---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导学
一知识回顾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二预习引导
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厘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它的大小等于Pa;大气压的值随高度的增而。
课堂导学
一课题引入
1.以下这些图片说明什么?想想大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历史上著名的什么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而且很大?
二科学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阅读教材40页“大气压强的测量”框题的内容,并
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这样大小的大气压规定为。
思考: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观看视频然后回答问题。
4.阅读教材41-42页内容,讨论“想想议议”,完成下面的内容。
1、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
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强减小Pa.
2.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1)、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2)、气压计有和两种。
请分析两个气压计的优缺点。
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都是利用什么工作的?你还能用大气压还能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三成果展示
. 1、著名的_______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_______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答案: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
2、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为____________,通常把这个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_____Pa 。
四总结评价
达标检测
(一)当堂训练1
. 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压出笔胆里的空气,里面的压强___________,在_________的作用下,墨水就被“吸”到笔胆中。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口不离开槽内水银面,则将玻璃管稍倾斜一些,水银柱的长度________ ,水银柱竖直高度_______ 。
(填“变大”“变小”“不变“
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3.我的感悟和体会:
4.我还想知道……
拓展延伸及作业布置
.P43页3,4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