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性 阐述 。
其发 光性质 的研究及 应用 , 内外 动态 , 国 未来 发 素钇 ( 和 5 Y) 7~ 7 1的 镧 ( a 、 ( e 、 ( r 、 ( d 、 L ) 铈 c ) 镨 P ) 钕 N ) 钷 成及反应机理 , ( r 、 ( m)镱 ( h 、 L ) 共 1 E )铥 T 、 Y ) 镥( u , 7个元 素。由于稀土离子
稀土元素是 指周期表 中Ⅲ B族 ,1号元素钪 ( c 、9号元 2 S)3
( m) 钐 ( m) 铕 ( u 、 ( d 、 ( b 、 ( y 、 ( o 、 P 、 S 、 E )钆 G )铽 T )镝 D发光机理 , 土配合 物 的合 稀
Absr c :Ra e e rh c mplx sb c me e c le tl mie c n e mae as,a a t a ie in t e u irc a a — ta t r a t o e e e a x eln u n s e c tr l i s ln h nd o s wih p c la h r c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 使其 与适 当的有机配体 配合后 发 出的 荧光兼有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 , 色纯和激发能量低 , 颜 荧光效率 高等优点 。近年来 , 土元 素作 为光学 高新材料 的价值 和应用 稀
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 国, 稀土资源 占世界储量 的 8% , 0 在稀土 研究方面 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稀 土有机配合物发 光是无机发 光与有机发光、 生物发光研究 的交叉学科 , 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 意义及应用 研究价值 。它 已越来 越广泛地应用 于工业 、 农业 、 医 药学及其它高技 术产业 , 而这些 应用研究 又促进 了有机化 学及

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引言: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们以其独特的性质,如光电性、荧光性、磁性、催化性和生物活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传感器、催化剂、发光材料、药物控释和持久污染物的修复等。

本文将介绍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一、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方法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

1.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反应条件,可以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反应速率,从而得到不同形貌和结构的功能配合物。

该方法适用于合成纳米材料和复杂结构的配合物。

2. 水热法:水热法是在高温高压的水介质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功能配合物的方法。

水热法不需要有机溶剂,操作简单,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

同时,水热法可以控制物质的结晶生长和形貌形成,制备出具有特殊形貌和结构的功能配合物。

3. 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液pH值等条件,使反应物生成沉淀物,再通过沉淀物的分离和洗涤得到功能配合物。

沉淀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大规模合成和工业生产需求。

二、功能配合物在传感领域中的应用1. 光电传感器: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荧光性质使其成为理想的荧光探针。

通过设计与合成不同配合物,可以用于气体传感、离子传感和生物传感等方面。

例如,利用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可以实现对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的高效检测和分析。

2. 催化剂: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的催化性质使其在化学合成和能源转化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调控配合物的结构和组分,可以实现对于有机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提升。

例如,钼系配合物在不对称催化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应用,可以用于合成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

三、功能配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 光电材料: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配合物在光电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实验研究(精)

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实验研究(精)

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的实验研究
稀土配合物所发出的荧光有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颜色纯正,又有有机化合物所需激发能量低、荧光效率高、易溶于有机溶剂的优点,为人们探索新的发光能源、发光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对稀土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进行研究,合成出系列光效率高的光致发光材料Eu_(1-x)Tb_x(BA)_3Phen。

选用发光效率较高的铕离子,同时引入可以敏化铕离子的铽离子,有机配体选择苯甲酰丙酮(BA)和邻菲罗琳(1,10-phen),制备稀土有机发光材料。

本文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发光谱、荧光光谱、和Z-扫描实验等实验手段,系统研究了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谱性质、相互敏化的过程与机理、能量传递过程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结果表明,目标稀土配合物Eu_(1-x)Tb_x(BA)_3Phen是一种发光性能良好的稀土配合物。

【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光学; 稀土配合物; 双核; Eu1-xTbx(BA)3Phen; 敏化
【作者相关信息搜索】:新疆大学;光学;葛文萍;王睿;。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稀土配合物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潘洁明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摘要:稀土元素是21世纪具有战略地位的元素、凭借其独特的光、电、磁等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

[1] 最近几年,新型稀土抗菌材料,由于其具有毒副作用小、低毒、热性能好以及广谱抗菌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国稀土含量丰富,约占世界稀土资源总量的80%。

[2] 近年来,因为稀土元素及其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同时还有很好的抗菌、消炎、抗肿瘤的功效,稀土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并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

稀土的作用机理倍受关注。

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和证实稀土离子具有抑菌作用,但是,稀土离子的抑菌作用不强,较常用的抗生素、消毒剂、化学杀菌剂弱,而且低浓度的稀土对有些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人们从稀土元素和配合物对细胞壁、生物膜、蛋白质、遗传物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其抑菌机理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稀土离子及其配合物对微生物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稀土元素,配合物,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方法稀土元素(Rare-Earth),其特征是内层的4f电子轨道里一个一个的往里填充电子,元素包含处于化学元素周期表里IIIB族的原子序数为57—71的15个稀土元素(La镧、Ce饰、Pr镨、Nd钱、Pm钷、Sm衫、Eu铕、Gd礼、Tb斌、Dy镝、Ho钬、Er辑、Tm链、Yb镱、Lu镥),用Ln代表;另外,III B族的钪(^'Sc)和紀(39Y),由于这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镧系元素的化学性质类似,因此,人们常常将Y和Sc与镧系元素归于在一类,统一称之为稀土元素,一般公认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

.因其性质上的微小差异,又划分为轻稀土(铈组元素)和重稀土(钇组元素)两个部分。

[3] 20世纪以来,稀土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包括用于抗炎、抗菌和抗凝血等医药及植物抗病等领域。

[4] 概述有机稀土抑菌方面的研究现状。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稀土元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元素,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显示器、激光材料等领域。

其中,铕离子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在生物医学成像、发光二极管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铕离子的荧光性能和稳定性,可以通过掺杂铕离子和有机配体相结合来制备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主要分为两步:铕离子选择和有机配体选择。

在铕离子选择方面,可选择具有较高荧光效率的铕离子。

而在有机配体选择方面,可以选取具有良好附加性能和适配铕离子的有机配体。

首先,在制备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铕离子至关重要。

常见的铕离子有Eu2+和Eu3+,其中Eu3+离子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

在选择Eu3+离子时,需要考虑其光化学稳定性和电子结构。

同时,也要考虑到铕离子的化学性质和与有机配体的相容性,以确保制备的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

其次,在选择有机配体时,需要考虑其在稀土离子激发下的能量传递和光致发光性能。

有机配体可以通过配位氧、硫、氮等原子与铕离子形成配位作用,并通过能级分裂和电子转移来实现有效能量传递。

同时,有机配体还要具有适当的结构,以便与铕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键。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其中,溶剂热法是较常用的方法。

在溶剂热法中,首先将铕离子和有机配体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然后在适当的溶剂中加热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溶解和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形成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

在制备完成后,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技术来研究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常用的表征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热重分析等。

通过这些表征技术可以确定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波长、荧光强度、稳定性等性能。

稀土掺杂铕有机配合物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总结

稀土元素稀土配合物研究进展稀土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这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

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划分为三组:La-Nd为轻稀土,Sm-Ho为中稀土,Er-Lu加上Y为重稀土。

稀土离子发光具有线性、不重叠的和可辨认的发射谱带,更特殊的是它们比有机荧光团和半导体荧光纳米晶体(NCS)的谱带宽度更窄。

这是由于发射激发态和基态具有相同的fn电子结构,并且f轨道被外层的s和p层电子所屏蔽。

同样的原因,稀土离子的发射波长不受环境影响,不像有机荧光团,它们会随溶液性质[3]或pH值而改变发射波长。

镧系稀土离子在可见和紫外光谱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吸收系数,故无机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强度低。

有些有机配体吸光系数比较高,与稀土离子配位后,配体分子(天线)在靠近稀土离子的位置使其敏化,通过天线效应提高了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这种有机稀土发光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羧酸是合成稀土配合物的一类常用配体。

羧基可以多种方式与稀土离子络合,同时具有芳香环的羧酸类配体,它们在结构上具有刚性和稳定性,已被广泛用于稀土离子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稀土配合物的配位特性配体中含有负电荷的氧原子时,一般可以形成较稳定的稀土配合物。

N-酰化氨基酸一般以阴离子形式通过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而氨基中氮与酰基中氧都不参与配位[4]。

对于稀土离子来说,H2O也是一种很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的络合能力比较强。

在选择配体时,不能选择比水配位能力弱的配体,因为水会与配体竞争配位,因此要选择在极性比较弱的溶剂中反应。

而含有羧基的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后可以在水溶液中析出相应的稀土配合物,但是这种稀土配合物往往会含有配位水分子,而含配位水的稀土配合物的脱水是非常困难的[5]。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1. 简介-对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定义和作用进行简述-介绍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的基本信息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稀土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 稀土配合物的量子效率和发光性质研究3. 稀土有机配合物作为转光剂的应用研究- 稀土转光剂的应用范围- 稀土配合物在固体发光材料、生物成像、荧光传感等方面的应用4.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展方向- 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方法的发展- 稀土配合物的荧光机理和量子效率的提高- 稀土配合物的应用领域的扩展5. 结论和展望-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研究及其在应用中的优势-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1. 简介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是一类具有重要光电功能的化学物质,具有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可见光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荧光标记、生物成像、LED等领域。

稀土有机配合物是由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组成的配合物,在研究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篇论文将对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进行研究和应用的相关进展进行梳理和介绍。

稀土元素是化学周期表中的一类元素,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可以被激发产生荧光、磷光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和电子学领域。

然而,稀土元素普遍存在于矿物中,不容易从天然资源中提取出来,并且其纯度和结晶度要求较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的发展。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

有机配体是指一类具有机基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稀土有机配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稀土元素离子配位形成稀土有机配合物。

有机配体具有广泛的化学结构和易于修饰的特性,可以对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进行调节,对稀土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也有重要的影响。

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由稀土元素和有机配体组成,具有可控的发光波长和发光强度,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和制备。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和荧光机理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稀土元素的基本知识。

2、理解光致发光的基本原理。

3、熟练掌握稀土盐和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4、熟悉荧光光谱仪、差热-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的结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1、基本知识简介(1)稀土元素的发光稀土元素主要包括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都含有4f轨道,具有镧系收缩现象。

稀土离子因为存在着4f轨道,所以能级结构非常复杂,有些能级之间的跃迁就会产生发光现象。

单独的稀土离子一般来说很难发出较强的光,通常都是稀土离子与有机配体首先形成稀土配合物。

然后在光照或者通电流的情况下,能量通过配体吸收,然后传递给稀土离子,稀土离子能级从激发态跃迁回基态的时候会产生发光现象。

只有能级匹配的稀土配合物才能够发射出较强的可见光。

(2)基态和激发态基态是指分子的稳定态,即能量最低状态,当一个分子中的所有电子的排布完全遵从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时,分子处于基态(ground state)。

如果一个分子受到光的辐射使其能量达到一个更高的值时,这个分子被激发,分子中的电子排布不完全遵从构造原理,这时的分子处于激发态(excited state)。

激发态是分子的一种不稳定状态,其能量相对较高。

分子受到激发后,其中一个电子从低能量轨道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这个过程称为“跃迁”。

电子跃迁到高能量轨道后,激发态的自旋状态有可能出现不同于基态的情况。

本实验主要研究的内容是在光照情况下产生发光的,称之为光致发光。

光致发光的过程中,激发光源将能量首先传递给能够接受激发光能量的有机配体分子,有机配体从基态跃迁到激发单重态(S0),然后通过系间窜跃(ISC)将能量传递给激发三重态(T1),接着激发三重态的能量再传递给稀土离子的最低激发态,最后发生稀土离子激发态到各个基态的跃迁过程,此时能量将会以光能的形式发出来,这就是光致发光的能量传递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中 Ⅲ B 族 , 21 号元素钪 ( Sc ) 、 39 号元 素钇 ( Y) 和 57 ~ 71 的镧 ( La ) 、 铈 ( Ce ) 、 镨 ( Pr) 、 钕 ( Nd ) 、 钷 ( Pm ) 、 钐 ( Sm ) 、 铕 ( Eu ) 、 钆 ( Gd ) 、 铽 ( Tb ) 、 镝 ( Dy) 、 钬 ( Ho ) 、 铒 ( Er) 、 铥 ( Tm ) 、 镱 ( Yb) 、 镥 (Lu) , 共 17 个元素 。由于稀土离子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 使其与适当的有机配体配合后发出的 荧光兼有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 ,颜色纯和激发能量低 ,荧光效率 高等优点 。近年来 , 稀土元素作为光学高新材料的价值和应用 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 ,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 80% ,在稀土 研究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是无机发 光与有机发光 、 生物发光研究的交叉学科 , 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 意义及应用研究价值 。它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 、 农业 、 医 药学及其它高技术产业 , 而这些应用研究又促进了有机化学及 生命科学的研究 , 因此 , 深入开展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 , 使 其在国民经济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 本文从光致发光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稀土配合物的合 成及反应机理 ,其发光性质的研究及应用 , 国内外动态 , 未来发 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 。
关键词 : 稀土元素 ;配合物 ;发光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 tion of Rare Earth O rgan ic Com plex
LUO Cheng - w en, WAN G Z heng - ping, ZHEN G Cheng
( College of Chem istry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006, China ) Abstract: Rare earth comp lexes became excellent lum inescence m aterials, as lanthanide ions w ith peculiar charac2 teristics . They were very important for fundamental and app lied research. The rare earth comp lex lum inescence mecha2 nis m , lum inescence features and the trend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c comp lexes were described. Comp rehen2 sive comments on the app lication of the rare earth organic comp lex mechanis m of lum inescence materials in analysis chem istry, biology and m edical, and p rospects of the rare earth comp lex lum inescent trends were summ arized. Key words: rare earths; comp lex; lum inescence
2+ 3+ 要涉及 Eu2 + 、 Yb 、 Ce 等低价态离子 , 由于 f - d 跃迁吸收强
2. 1 稀土 β - 二酮类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β - 二酮对稀土离子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和对光有高的吸收 系数 ,是研究稀土离子跃迁的优良配体 . 在稀土 β - 二酮配合物 3+ 中存在配体到中心离子 (特别是到 Eu3 + 、 Tb 等离子 ) 的高效能 量传体和稀土离子形成的三元配合物较二元配合物具有更 高的发光量子效率 。 β - 二酮与镧系离子形成稳定的六元环 , 直接吸收光并有 效地传递能量 β - 二酮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结构通式 [ 6 ]表示如 图 2。
2. 2 稀土大环配体配合物的发光研究
超分子配合物是指配合物配体之间通过静电 、 氢键 、 分子间
图 1 稀土有机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过程示意图
S0 :基态 ; S1 :最低激发单重态 ; T1、 T2 :激发的三重态 ; a~e:稀土离子振动能级
力等作用形成了特殊的配体环境 ,构成一种特殊的大分子结构 。 穴状镧系超分子配体是这类研究的前沿 , 发光镧系超分子将镧 系离子激发态能级跃迁的优点和配体宽吸收带 、 有效传能的特 点结合起来 ,从而成为理想的发光体 。 具有 f - f 电子跃迁特征的三价稀土离子和具有 f - d 电子 3+ 跃迁特征的低价态稀土离子 (如 Eu2 + 、 Ce 等 ) 均可与大环配体 形成络合物 。但是 , 后者的化学稳定性较差 , 所以为研究其发 光性能带来了较大困难近年来 ,以联吡啶 (或邻菲咯啉 ) 为结构 单元 ,建构包含多个联吡啶 (或邻菲咯啉 )的穴状配体 ,配位能力 适中 ,色团在紫外去具有强吸收 , 切能有效地传递能量 , 是优良 的 Antenna效应配体 。其中 ,镧系元素是当前发光镧系超分子研
配体在紫外区有较大的吸收 , 并通过有效的分子内能量传递过 程将其激发态的能量传递给稀土离子的发射能级 , 从而极大地 提高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发射 ,发射出特征荧光 ,稀土离子这种发
作者简介 : 罗成文 ,男 ,广州大学在读研究生 。 E - mail: paradise234@163. com
β - 二酮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结构通式 图 2
3+ 3+ 式中 RE为 Eu3 + 、 Tb 、 Sm 等稀土离子 。其中取代基的特
性对中立离子的发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 R1 基团为强电子给 予体时 , 发光效率明显提高 , 并有噻吩 >萘 >苯的影响次序 ; R2 基团为 - CF3 基团时敏化效果最强 , 原因在于 F 的电负性高 , 可 导致金属 - 氧键成为离子键 。因而一些含 - CF3 基团的脂肪烃 类 β - 二酮 也可螯合稀土离子而发光 [ 7 ] 。常用的几种 β - 二酮 有 : 乙酰丙酮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 苯甲酰三氟丙酮 ,β - 萘甲酰 三氟丙酮等 。目前稀土 β - 二酮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溶液 析出法和溶剂萃取法 2 种 。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 年 38 卷第 3 期
光现象称为“ 稀土敏化发光 ” 。这种配体敏化中心离子发光的效 应称为 Antenna效应 。 在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体中 , 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主要有
2 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研究
到目前为止 ,已研究过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配体主要有 : 各种类型的 β - 二酮 : 环状的 ,直链的以及具有吡酮环的 ; 芳香环 化合物 : 芳香羧酸 , 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 ; 杂环化合物中有联吡 啶、 邻菲罗啉及其衍生物 、 8 - 羟基喹啉和吲哚等衍生物 ; 中性配 体有三苯基氧膦 、 二烷基亚砜 、 吡啶氮氧化物 ; 大环类有大环聚
・26・
广州化工
2010 年 38 卷第 3 期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罗成文 ,王正平 ,郑 成
(广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006 )
摘 要 : 稀土金属配合物因镧系离子独特的电子结构而成为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的发光材料 ,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
值 。本文综述了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发光特性以及有机配体研究等发展情况 ,针对光致发光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 材料在分析化学 、 生物 、 医药中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 ,展望了稀土配合物发光的发展趋势 。
1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能量传递过程
稀土元素的显著特点是大多数稀土离子含有能级相近且未 充满的 4f电子 ,并且 4f电子处于原子结构的内层 , 受到 5 s2 5p6 电子对外场的屏蔽 ,因此其配位场效应较小 ,其中 ,除 La3 + , Lu3 + 之外的镧系离子的 4f电子可在 7 个 4f轨道之间任意分布 , 从而 产生各种光谱项和能级 ,而由于稀土元素位于内层的 4f电子可 以在不同能级之间进行跳跃 , 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吸收和荧光光 谱信息 。它们的能级跳跃达 20 万余次 ,可以发射紫外到红外各 种波长的电磁辐射 [ 1 ] 。三价镧系稀土离子的颜色呈明显的对称 性 ,没有 4f电子的 La3 + 离子和 4f层全满的 Lu3 + 离子以及半充满 的 Gd3 + 离子为无色 ,其他稀土离子的颜色具体见表 1 [ 2 ] 。
4f组态与相反宇称的组态发生混合 , 使原来禁阻的跃迁变得允
许 ,使得 f - f 跃迁的光谱具有谱线强度较低 ,呈线状和荧光寿命 长等特点 。正因为 f - f 跃迁的吸收强度很低 , 才使它们与具有 吸光系数高的有机配体结合在一起 , 通过分子内能量传递 , 获 得高发光效率的三价稀土有机配合物 。对 f - d 跃迁的稀土 , 主
f - f 跃迁和 f - d 跃迁 。对 f - f 跃迁 , 主要涉及的稀土离子有 Eu 、 Tb 、 Sm
3+ 3+ 3+ 3+ 3+ 3+ 3+ 3+ 3+ 、 Dy 、 Nd 、 Ho 、 Er 、 Tm 、 Pr 等 。由于
广州化工
・27・
醚、 大环多酮 、 卟啉类 、 酞菁类和多烯化合物 、 聚酰胺以及聚醚醚 酮等 。羧酸类的配体一般为芳香羧酸 , 如邻苯二甲酸 、 水杨酸 等 。由于芳香环具有较大的共轭的刚性平面 , 以及它可以通过 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 , 因而形成的稀土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发 光性及稳定性 。羧酸类的配合物当加入其他不发光稀土离子时 也有共荧光效应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