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意思-全诗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意思|全诗赏析出自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初至中/ 入山寄城中故人》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作者:佚名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叙述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此处原为宋之问别墅,王维得到这个地方后,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
他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信中说: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辄便往山中,憩感兴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这段描述可以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时的乐趣。
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
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
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当我们面对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时,总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当我们意识到大海所包含的无尽的奥秘和力量时,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大海的辽阔和深邃让人无法忽视,它是如此的神秘和强大,让人不得不佩服和仰望。
大海有时温柔如水母般的触感,有时喧哗如巨浪般的激越。
置身于大海之中,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那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奇迹。
大海的美丽和震撼令人难以忘怀,仿佛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无穷奥秘和无限可能。
大海给我们的解读是:无须多言,一路向前、一往无前。
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学会谦卑,学会敬畏,学会欣赏。
大自然无需我们的去解释和解剖,只是提醒我们要善待自然,善待环境,好生保护这个给我们栖息的美好家园。
在面对人生的坎坷和挑战时,我们更要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的艰辛,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态度,坚韧的意志,一路向前,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人生就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可能会遇到风浪、暗礁,可能会在无边的大海中迷失方向,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信念,始终不忘初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出路。
或许在困难面前,我们会止步不前,甚至对前途充满迷茫和疑虑,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我们便不会在困境中迷失自己,最终能够找到成功的道路。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一片水穷处。
当磨难和挫折来临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力和迷茫。
当我们坚定信念,积极面对,团结一心时,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
在那片水穷处,我们不用绝望,而是坐着看云起时,看着新的希望和前程涌现,看着幸福和成功在望。
坐看云起时,我们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期待着新的风向、新的航程。
前路或许会有坎坷,有挑战,但正是这些艰难和挫折才能更好的磨练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沉稳,坚韧。
只有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才能够真正展现自己的勇敢和智慧。
坐看云起时,是一种等待,是一种期盼。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多家解释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2007-6-26 19:40提问者:红魔石头| 浏览次数:287844次2007-6-26 19:55最佳答案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
他的两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
有一个可能是该处为山泉的发源地,掩于地表之下。
另一个可能是下雨之后汇集而成的涧水在此地干枯了。
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
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
此时不防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
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
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
初发心就是初发菩提心的时候。
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对修行的方法、观念都不了解。
你先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弃。
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如果用这种诗境来看待,处处会有活路的。
另外,据说现在北京樱桃沟的一处山亭上还刻着王维的这两句诗呢。
有兴致的话可以去看看,亲身领略一下这两句诗的意境。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山水田园之美本文主要对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中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进行了赏析,从诗句的字面意义、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诗人隐居山林时的悠闲自得、洒脱自在、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佛教禅理的体悟和领悟。
本文认为,这句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哲学思想。
一、诗句字面意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终南别业》中的名句。
全诗是:《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描写了王维在终南山里潇洒自在逍遥的生活,无拘无束,随性而为,自然而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精华部分。
从字面意义上看,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步时的一幕:当他走到溪水的尽头时,就坐下来欣赏天空中飘浮变幻的云彩。
这是一种非常平常而又自然的动作和景象,没有任何夸张或修饰的成分。
但是,在这种平淡中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哲理和情趣。
二、创作背景《终南别业》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有两处别业:一处是辋川别墅,在长安城西南郊区;另一处是终南别业,在长安城南郊区。
《终南别业》就是写他在终南山里隐居生活的感受。
终南山是秦岭山脉中段最高峰之一,海拔2600多米,山势雄伟壮观。
王维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小别墅,并在附近修建了一座佛寺。
他经常来这里避暑修道,与山林为伴。
三、艺术特色《终南别业》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如何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如何赏析?展开全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出自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解答,包括这首名诗多年来的解读,基本上说什么的都有吧。
把“水穷”解读成人生至暗,而“云起”解读为柳暗花明;把“水穷”解释为才思枯竭,把“云起”解释为另辟蹊径。
各种各样的解释都有,可偏偏没有对原诗的解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王维一个人出去山里瞎逛,跟着水流朔溪而上,走到了水源的尽头。
这地儿呢,也挺高了,人也走累了,就坐下来,静静地看着山谷里白云渺渺,慢起慢落。
就是这个意思。
至少王维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的,都是后人引申,甚至附会。
当然了,并非没有道理。
王维在画出这幅山水画的时候,留白不仅仅是留白,本身就有了很多历经沧桑始归真的意境在里面。
他留出来的白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所有的引申、附会、阐述,都只是在他的留白里面挑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解读。
诗词有“有我”、“无我”两境界,《终南别业》看似“有我”,实则“无我”。
修佛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终南别业》里面的“水穷”、“云起”在王维心中就是水和云罢了。
你以为有别的意思,那只是还只达到了第二层境界。
何必过多解读?“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就有了比较浓厚的向道之心,晚年更是把家安在终南山边上。
这里的向“道”,是指修佛么?可能,也不一定。
虽然后人给他安了“诗佛”的名头,但是大唐的国教是道教,佛教是武则天上台后强推的,官员一般都是佛道双修。
我们在王维的诗里同样可以读到很多道教用语和意境。
终南山边就是王维买下来原来宋之问的庄园,即辋川别墅,所以他的集子又叫做《辋川集》。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一来了,就一个人去爬山。
碰到有开心的事情也就一个人偷偷开怀。
这就是一退休老头嘛,时间自由,心情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词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种深沉的体验,一种宛如心灵的洗礼。
水的尽头,云的升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感受到自然的美妙。
这样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中,让人感到无比宁静和神秘。
水穷处的景色总是那么惊艳,那么动人。
清澈的水面倒影着天空和云彩,让人感到仿佛是在一幅画中行走。
水的尽头,是一种终点,也是一种新的开始。
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一切烦恼,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感受心灵的宁静和美好。
坐看云起时,是一种与自然的对话。
云朵的升腾,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智慧和力量。
它们形态各异,变幻莫测,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不息运转和奇妙。
在云起时,人们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思绪,让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
在这里,人们可以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宇宙的无限宽广和深远。
这样的体验,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态度。
水穷处,并非终结,而是一种新生。
在水穷处,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转变和变化。
水虽然穷尽,但它会在另一处重生,让生命得以延续和传承。
这样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无穷可能和奇迹。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和洗礼。
在这里,人们可以释放自己的内心,放飞自己的思绪,让心灵得到升华和净化。
水穷处的景象,云起时的景象,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奇迹,让人们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第二篇示例: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一幅唯美的画面,让人心生向往。
水穷处,意味着万物生长的尽头,也是一种历练和沉淀;而坐看云起,是一种放松和享受,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体验。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总是被各种烦恼和压力所困扰,很少有机会能够静心去感受自然的美好。
当我们来到水穷处,坐下来,看着远处的云起,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内心仿佛被一种力量所触摸,让我们感到放松和平静。
水穷处往往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可能是一处静谧的小溪,也可能是一片湖畔或者海边。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诗原文翻译及注
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诗原文翻译及注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注释】①终南,指终南山。
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注解】中岁:中年。
道:这里指佛理。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胜事:美好的事。
值:遇见。
林叟:乡村的老人。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翻译】(我)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韵译】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译文】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的理趣【诗词欣赏】(编)
⾏到⽔穷处,坐看云起时——诗的理趣【诗词欣赏】(编)“⾏到⽔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王维《终南别业》⾥⾯的两句。
游览⾛到⽔尽头处,⽆路可⾛,可以坐下来休息,欣赏云的起来,是写景物,但能悟出⼈⽣不必悲观、可以静观事物的变化、随遇⽽安的道理;透过景物描写,透露⼀点⼼情,道理含蓄⽽不点明,这就是诗的理趣。
“理趣”就是通过形象来表达含蓄的道理。
据钱钟书考证:“理趣”这⼀说法,始于乾隆三年虞⼭释律然所著《息影斋诗抄》:“诗贵有禅理禅趣,不贵有禅语。
”钱在《谈艺录》⾥说:“鸟语花⾹,⽽浩荡之春寓焉;眉梢眼⾓,⽽芳菲之情传焉。
举万殊之⼀殊,以见⼀贯之不贯,所谓理趣者,此也。
”禅宗在唐代确⽴后,就在诗⼈中产⽣了⼴泛的影响,诗⼈们谈禅、参禅,诗中有意⽆意表现了禅理,禅趣。
禅和诗建⽴了⽐较密切的联系。
诗和禅的沟通,表⾯看似乎是双向的,其实主要是禅对诗的单向渗透。
诗赋予禅不过是⼀种形式⽽已,禅赋予诗的却是内省的功夫,以及由内省带来的理趣。
苏轼有⾸《琴诗》:“若⾔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虽然不少选集选了,严格说作为诗是不⾜观的,说不算诗也可以,但富有理趣。
《愣严经》上有:“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若⽆妙指,终不能发。
”这个⽐喻本来就有趣,经苏轼点化后更有机锋,在⼉童般天真的发问中,包含着耐⼈寻思的理趣。
所谓“理语”就是在诗中说理,是抽象的。
举例如:王维的“⼭河天眼⾥,世界法⾝中。
”天眼指佛家能看到⼀切⼈们看不到处,法⾝就是佛家所称佛法所成的⾝,即⼭河世界都在佛法笼罩之中,在讲佛法。
孟浩然的“会理知⽆我,观空厌有形。
”从理和空来说,知道⽆我,讨厌有形,是说理。
⽩居易的“⾔下忘⾔⼀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也是说理。
“诗不能离理,然贵有理趣,不贵下理语。
”《谈艺录》⾥举了不少有理趣的诗句,抄录⼀些:王维:“松风吹解带,⼭⽉照弹琴。
”松风吹、⼭⽉照时,不必感到孤独寂寞,正可以解带弹琴,领略幽静意味。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试析王维山水诗的禅意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的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人独自在山水间游玩,感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这首诗简洁而充满禅意。
"行到水穷处"描述了一个人在山水间行走,走到了水的尽头,象征着他在自然界中寻找深刻的感受。
"坐看云起时"描述了他坐下来观看云的升起,感受自然的动态变化,并在内心深处寻找宁静。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展现了他对自我内心探索的热爱。
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全诗
《终南别业》全诗及注释、译文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别业:别墅。
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陲(chuí):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南山,即终南山。
陲,边缘,旁边,边境。
胜事:美好的事。
空:白白地。
穷:穷尽,尽头。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归的准确时间。
【译文】
我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常游山水。
兴致来了,就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与他谈论山间水边之事,相与留连,忘了回去的时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生活的路途中,我们时常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困厄,但也会有一些机遇和欢乐。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坏事,也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好事。
当我们走到水的尽头时,我们不必气馁和绝望,因为这只是对于未来更好的告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段旅途,我们会遇到过往的风景,会经历幸福和痛苦。
正如一首诗所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望无际云端外,寒江滚滚三千里。
”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而理解和洞察。
当我们行至水穷处,即迎来困境时,不妨静下心来,坐下来看看身边的风物。
目光所及,云起时,我们会看到无边无际的云彩,仿佛是寒江滚滚的三千里。
这是想要告诉我们,即使面临挫折和困苦,也要保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因为风景即将改变,云会卷起,迎来美好的一天。
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的试炼。
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要逃避和绝望,而是应该勇敢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就像当我们行至水穷处,即将无所依靠时,却看到远处有云起,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这样的困境和困苦,是我们前进的机会和动力。
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努力的态度,就能战胜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人生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会一直被困苦困境所笼罩。
当我们行至水穷处,面临再多的困境和问题,我们也不能放弃对云起的期待和追求。
因为在困苦之后必定会有好的一面出现。
当我们坐下来,静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发现云起,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和希望。
这样的云起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努力和付出的结果,同时也是对我们坚持和信心的回报。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理解和思考,更是一种心态和状态。
面对困境,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和惋惜,而是应该坚持,继续前行。
因为只有坚持下去,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的云彩,迎来成功和梦想。
这样的精神和理念,积极而向上,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面对困境,更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和激情。
人生就像一段旅途,困苦和挫折是无法避免的。
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不要绝望和气馁,而是应该坐下来,静心观察,迎接云起的那一天。
古诗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析
古诗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朝:王维hángdàoshuǐqióngchù,zuòkànyúnqǐsh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通仄仄平仄仄通平仄平◆时【上平四支】今:平仄仄平仄仄通平仄平◆时【十三支,(-i)(零韵母)】出自:唐代·王维《终南别业》作品原文: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义】:本意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随意地看着白云在天上漂浮.含义:人生不应灰心,即使人生走到山穷水尽之时也能有闲心看白云悠悠;面对逆境,也能看行船流水,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问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什么意思?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
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其实是指人生境遇中虽然会遇到困境,貌似已到了尽头,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地的开端呢!人们应该在困境中坐看云起,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态,因为那“云”就是上升的龙,也就是新的希望啊!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什么意思?“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
此诗大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之后,是王维晚年的作品。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行到水穷处》全诗解释
《行到水穷处》全诗解释
《行到水穷处》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首诗,而周梦蝶则是诗中的一个形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解释:
《行到水穷处》是一首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一个行者在水的尽头所产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这首诗的题目“行到水穷处”意味着行者走到了水的尽头,暗喻着人们在生活中遭遇到困境、瓶颈或人生的边缘。
诗中的行者正是在这个极限的境地中进行思考和探索。
诗的开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描绘了行者坐在水边,看着云彩升起的情景。
这一景象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云起代表着新的希望和转机。
行者在困境中触发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通过对孤城和万仞山的描绘,表达了行者的孤独和面对巨大困境时的无奈。
而“羌笛何须怨杨柳”则表达了行者对于命运的坚定和无怨无悔的态度。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整首诗的高潮和转折点。
春风不度玉门关暗喻了机遇的错失和无法越过的障碍。
行者意识到困境的存在,但也表示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行者在水穷处的思考和观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希冀。
它启示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坚持追求理想,面对挫折要勇敢前行。
周梦蝶作为诗中的形象,象征着在逆境中仍然
坚守信念的人。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思想,传达了朱自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描写湖泊河流的环保问题诗句
描写湖泊河流的环保问题诗句垃圾不可随手丢,废物不可随处排,绿化不可乱破坏;水电资源要珍惜,废物利用要懂得;花草树木多种植;携手共建好家园;保护环境起做起。
环境治理诗人类生存的地球,今年环境遭污染。
要查问题的根源,主要工业城市建。
烟囱高高冒黑烟,有害气体排上天。
污水乱排流四边,江、河、湖、海都被染。
臭气直冲大街边,把人熏的头发颠。
白色污染成泛滥,有害食品餐桌见。
广告成了风景线,噪音污染一大片。
垃圾堆的成了山,座座城市围中间。
人均耕地时时减,自然灾害常侵犯。
水土流失直上线,粮食安全成关键。
国土资源乱开发,森林只顾砍了赚。
野生动物难逃难,滥扑滥杀没心肝。
病毒事件不停变,身体健康成危险。
要问这些怎么办,听听我的好意见。
政府制定新方案,绿色环保要在先。
资源合理来利用,持续发展记心间。
保护环境天天喊,破坏事件天天见。
快让法律来把关,遇到破坏拿法办。
绿色环保的观念,人人都要遵守看。
呼吁人们快清醒,破坏事件都别干。
信息社会以来到,绿色环保别忘掉。
科技发展要有度,绿色节能放在先。
为了人类的明天,保护环境最关键。
快来加入环保站,希望大家多参与。
节能环保常宣传,环保责任记心间。
今作环保诗1篇,以表本人的心愿。
大家互帮都来干,人类才有好明天。
夜晚的屋里开着灯,我在玩电脑,妈妈在熨衣服,爸爸在看电视。
灯要用电,电脑要用电,熨斗也要用电,电视更要用电。
电是机器的生命,电是我的生命,电也是每个人的生命,电无一不是社会的生命。
没有了电,就不能烧水。
没有了电,机器就不能运转。
我们离不开电,更要珍惜电!电三.1 盛天宇你是多么神奇,你是我们的另一种生命。
如果世界上所没有电,国度将是一片漆黑。
煤气给了我们光明,有线给了我们娱乐,电脑给了我们知识。
电是这么的伟大,所以我们都要节约它!水三.1 侯舜祥水,你是地球的血液。
没有你,地球上就没有灵性。
水,你是地球的命脉,没有你,地球上就没有人类文明。
大家一定要节约用水。
水,水,水,有了你,地球上总算会有生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当你行到水穷处,是否停下脚步,静静地看一看四周的风景?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大地上,微风轻拂着你的脸庞。
你沿着小溪漫步而行,溪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条镶嵌在大地之中的翡翠。
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发,听到了小鸟的欢快歌唱。
忙碌的生活仿佛暂时停滞,你的心灵也跟着放松下来。
水穷处,是指小溪走到尽头,再没有流下去的地方。
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停顿的地方,可以暂时歇歇脚,休息片刻。
但是亦有人会选择坐下来,看一看云起时。
你坐在水边的石头上,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在身上的轻拂。
你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展翅高飞,在蓝天白云中尽情翱翔。
你意识到,水穷处并不是停滞不前,而是一个重新起航的起点。
水虽然不再流动,但它和大海相通,永远不会干涸;而你,也可以选择重新出发,去追寻更加广阔的天空。
你睁开眼睛,用手指在水面上轻轻涟漪,触动起心灵的波澜。
你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这里竟然有那么多令人敬畏的事物。
在水中游弋的鱼儿,它们从不停歇地追逐着食物,没有被水穷处束缚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古话在你脑海中回响起来,你明白了人也应该像鱼儿一样,敢于冒险,懂得拼搏。
你回想起自己走到水穷处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压力太大,心灵已经疲惫不堪,需要一个停顿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前方的路途漫长,需要时间做出决策;可能是因为迷茫,需要找回方向。
无论何种原因,你都需要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
正如云起时,你看到源源不断的白云从天边升起,飞速飘过,消散在天空中。
你想到自己的梦想,它们是否也应该像云朵一样,从遥远的地方远离尘嚣,飘荡在浩瀚的天空中?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也许只是需要一个重新启程的机会。
在这个水穷处,你不仅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也可以重新理清自己的内心。
人生的道路万千,像水一样宛如大海,水穷处只是人生路途的一个节点。
重要的是,如何从这个节点起航,选择哪条路径。
求索的人,将会在琳琅满目的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2)意思-全诗赏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2)意思|全诗赏析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突出了偶然二字。
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
行到水穷处又是偶然。
偶然二字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
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
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作者:佚名全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
道,指佛家道义之精髓,即万法皆空思想。
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中年起,他就已倾心佛法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倾向会越来越加剧,反映出他对尘世越来越厌倦,这与其人生际遇密切相关。
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
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
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
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
独,并非没有同调之人,事实上,诗人隐居之际不乏同调之人与其往来唱和,如张諲、裴迪等,此处当指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
从字面意义上看,隐隐约约带有些落寞,但谁又能说这种情致不是件快乐的事呢?胜事空自知,亦然,一个空字,也许带有几分无奈与孤独,但诗人是陶醉于这种山林情趣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言胜事。
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
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的哲理
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的哲理
晴天早上,当太阳从四面八方的云层里钻出来,我来到一片绿地的边缘,静静地坐下来,开始看着不断升腾的云。
一朵朵白云随风飘动,把这片绿地染得五彩缤纷,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看着天上白云流动,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这首诗句:“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
这首诗把天空中白云的活动变成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令人一见倾心。
仔细思考,我发现,这首诗暗合了一种哲学思想生的观念。
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活”的重要性,告诉我们,活的精神是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动力。
它用简洁有力的语句表达出了一种丰富而又十分有启发性的生活态度。
从行到水行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句来看,这就是“活”的典型体现。
没有绝望,没有悲观,只有对生活充满期待,感受自然的力量,想要不断进取,不断拓展自己,用生活去感受生活。
正是这种活的精神,让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活的思想,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持久的动力从事有意义的事情;活的心情,使我们能够在历练中学会接受和发展;活的态度,使我们有勇气在挫折中继续前行。
所以,让我们以活的态度生活,学会用活的精神去丰富自我,在生活中勇敢追求真理,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精彩人生,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 1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充满了艰辛和挑战,这条路上有无尽的波折和坎坷。
正如古人所言:“行百里者半九十”。
当我们走到水穷处,也就是遇到最困难的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坐下来,仰望天空中的白云,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放弃希望,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挺过眼前的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充满了曲折和起伏。
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我们需要耐心思考,努力寻找解决办法。
《老子·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当我们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心平气和地面对,要对自己要求不过分,知道自己的极限和局限性。
只有这样,才能坐看云起时,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做到泰然处之。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交圈也逐渐扩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热情开朗,也有的冷漠无情。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要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随波逐流,做到见利思义。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让人不快的事情,我们不能太过于计较,要学会宽容和谅解,放下过去的痛苦和纠结,让自己重新获得释放。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挫折和困境,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能被挫折和困境击倒,要学会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就像山顶上的风景总是最美丽的一样,当我们坚持到达山顶时,一切的努力和付出都会成为值得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要用宽广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希望和幸福就在前方等待着我们。
水穷了,云才会升起。
当我们面临着到达人生的极限时,我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定,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时候,我们需要坐下来,静心思考,给自己放个假,释放内心的困扰和压力。
在舒心和放松中,我们会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看到云起的美丽。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冷静和沉思,更是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坚持。
当我们走到人生的最困难时刻时,我们要学会坐下来,停下脚步,仰望天空中的白云。
通过思考和反思,我们能够从困境中寻找到出路,从失败中汲取到经验和教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_优秀作文800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寻找快乐和满足感。
有些人喜欢购物,有些人喜欢旅游,有些人喜欢体育运动。
我最喜欢的方式是沐浴自然的美丽,远离尘嚣,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中。
我常常选择一个有湖泊的小村庄度过我的假期。
这里没有华丽的建筑、繁忙的人群和喧嚣的车流。
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气、碧绿的山脉和宁静的湖泊。
每当我漫步在湖边的小路上,感受着湖水的清凉,呼吸着花草的香气,我总能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宁静和喜悦。
有一次,我来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湖泊。
湖水清澈见底,仿佛一颗明镜,映射着蓝天、白云和群山。
这个湖泊四周被茂密的树木环绕,湖岸边有一块平坦的草地,供人们休息和观景。
我找了块石头坐在湖边,闭上眼睛,尽情地感受着大自然带给我的宁静和美好。
湖水的波纹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歌唱声……这些声音在我的耳边回荡,让我感到一种无比安详和愉悦。
当我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
湖泊的蓝色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被吹散了。
天空中白云朵朵,像一群自由自在的鸟儿,随着风飘动。
云的形状各异,有的像小羊,有的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条舞动的长龙……它们不停地变幻着形状,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悠然的时光在这样的环境下流逝,我感觉到自己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身体的愈合。
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和恢复活力。
这也是我喜欢大自然的原因之一。
除了湖泊,大自然还给我们带来了其他许多美好的景观。
山峦起伏、森林葱茏、花朵盛开,这些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无论是在雨中漫步、在花海中撒欢还是在山顶上俯瞰大地,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还有它的力量和智慧。
当我们在大自然中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值得学习和领悟的地方。
大自然中的树木,它们在细枝末节上吸取水分和养分,在风雨中坚持不懈地生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专栏/C olumn 美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郭小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众所周知,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中的名句。
面对新冠疫情,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和相关工作人员奋战在一线,争分夺秒,救死扶伤,不辱使命,当歌之颂之,赞之扬之。
而大多数国人,如我,在家中避疫,不添乱。
彼时,王维身居辋川别墅,在终南山,常常是独来独往于山水自然之间,他避的是烦扰的尘世,却能如此悠闲自在、淡定从容。
他说,走着走着,哎,水不见了,便索性坐下来,看看山岭上云朵涌起。
原来这水是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呀,到时候山涧里又会有水了,我又何必绝望呢?!是呢,前方有义无反顾、誓死不退的战士与病毒殊死搏斗,后方有强大的国家后盾,作为普通居民,听从指挥,做好隔离与防控,蜗居斗室,人生境界大抵如此。
拼尽所能,坐等晴天。
在没有路的地方,不要急,不妨静下来,坐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看看远方,有路的话继续走,没路的话,不妨看山看水看树看云彩,把这样特殊的经历当成一种难得的风景。
试着让自己忙起来——读书,学习,锻炼,教育孩子,打扫庭院,准备一日三餐,关注时事,心系武汉……做到忙而不慌,急而不乱。
焦虑多是因为想得多,想的坏事多。
忙起来,过日子,向前走路,即使“山重水复疑无路”还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更何况武汉必胜,春天必来。
成都某中学老师的开课致辞中有此句:“我们避免不了灾难,我们却能做好自己;我们预知不了未来,我们却清晰地知道,未来在孩子们的手里。
”读罢,真是豁然开朗,无所畏惧。
朋友,这个时候,你在做什么?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是心急如焚还是焦虑无助,你是悲叹世事难料还是硬着头皮熬煎时光?在这个隔着玻璃看到的春天里,我和你一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虽说有些许不便,但心若淡然,看清前境,又何必慌乱?倒不如科学而理性地去面对,做自己的事,忙自己的活,理顺生活,理顺心情。
依稀记得《两地书》中记载了鲁迅先生这样一段话:“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如果遇见老虎,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行业之水环境治理篇——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政策口径升级:点源指标切换为面源治理政策。
自“水十条”发布以后,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进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政策口径也从点污染源治理向面源治理转变。
目前“十三五”规划与“水十条”中所规定的各项2020年治理指标已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治理投资规模约为7344亿元,“十四五”期间或进一步加码至万亿规模。
■区域机会切换:城市空间饱和,农村市场接棒。
当前我国水环境治理的短板集中在农村污水处理与北方地区的流域治理。
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约82%,而同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30%;从流域角度看,当前受污染影响较重的江河流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而湖泊水库污染则相对较为分散,其中的主要代表为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等。
■业务重心转型:工程业务收缩,运营与PPP补位。
随着城市产能需求的逐渐饱和,单体污水处理类项目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项目主战场将从城市切换至农村,城市原有的新建工程市场也将切换至升级改造、运营维护监管等市场内容,产业链中游或将受益;流域综合治理类工程通常以PPP等“带资入场”的模式开展,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而为了对冲单一政府付费模式所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工程央企也积极展开了综合业务模式的探索。
■市场参与者变化:民企成长放缓,央企来势汹汹。
传统水环境治理企业近年来总营收、净利润增速均呈下降趋势,虽然流动性出现回暖趋势,但全行业杠杆率仍在逐年上升,至2019年第三季度已达到65.40%。
相比之下,近年来大举“入侵”水环境治理行业市场的中电建等8家工程央企的营收、净利润均有稳步增长,流动性常年稳定,且杠杆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其财务指标以及政府关系等因素,选择该类央企作为银行介入水环境治理市场的锚点优势明显。
■风险提示:从市场化进程角度来看,受到近期地方政府平台大量收购低效水处理生产资料的影响,各地水司改制的进程不及预期,使低效率运营特征仍然蔓延在污水处理项目中。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自2019年底至今,我国遭受新冠疫情肆虐,大范围的停工停产导致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进一步收紧,而以政府付费模式为主的流域治理类PPP项目回款风险也因此增大。
1.政策口径升级:点源指标切换为面源治理政策早期中国对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西方国家,得益于此,我国历史上鲜有遭受欧洲的大规模瘟疫肆虐;新中国成立后,受限于整体经济条件,我国污水处理工程开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为此我国曾经广泛倡导居民“饮用熟水”。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短板早已不复存在,但较为粗放式的工业发展也为新时期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埋下了新的隐患,流域生态问题日趋严重,适应新时期的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政策出台刻不容缓。
自2015年起,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进入了政策密集发布期,其中“水十条”的发布为行业里程碑式政策,自此我国的水环境治理从政策层面全面进入了面源治理、综合治理的新时期。
1.1近五年进入政策密集期,“水十条”指标已基本完成为实现水环境的标本兼治,自2015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投资技术指南》《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决定)等十余部政策法规(完整内容见附录1)。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称“水十条”,是我国水环境治理政策建设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水环境治理开始从过去的污水治理、截污管网等末端治理模式,延伸至源头控制、过程阻断以及末端治理全过程协同的新模式,涉及污水治理、流域修复、城市排污管网建设、以及景观建设等众多行业领域。
“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1)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2)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4)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5)农村污水处理率提高至30%到2030年:1)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2)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截至目前,“水十条”中所规定的第一阶段2020年各项指标已基本完成,接下来的治理重点或将大力集中在流域综合治理、农村污水处理以及城市黑臭水体剩余量排查消除等领域。
1.2“十三五”投资规模7344亿元,“十四五”或升级加码“十三五”规划中针对污水处理相关的投资额共7344亿元,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共投资5644亿元,占比77%;用于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设计的设施建设共投资1700亿元,占比23%。
其中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部分的投资中占比最高的两项分别是新建配套污水管网投资与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两项合计占比“十三五”规划中污水相关部分投资近一半规模,可见在“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治理市场的主要需求仍在于新建产能及管网配套。
“十三五”规划期间,城市的污水处理产能及配套管网建设已告一段落。
虽然我国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已实现较高水平,但整体水环境质量问题仍然突出:农村人居生活环境较差、黑臭水体问题复发、大面积流域生态遭到破坏等现象屡见不鲜。
接下来的治理重点或将集中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及综合整治、以及全国几大流域的全面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十三五”规划中针对水环境治理领域的投资规模,同时结合新时期的农村水环境治理与几大流域生态治理的工程总量与复杂程度综合分析,我们判断“十四五”规划中针对水环境治理的投资规模或进一步升级加码至万亿规模。
2.区域机会切换:城市空间饱和,农村市场接棒从污水处理角度来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约82%,而同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30%,污水处理行业在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较大。
未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增长点或将集中于农村地区。
从流域治理角度来看,2019年全国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I-III 类)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了3.9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为3.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分区域来看,当前受污染影响较重的江河流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而受污染影响较重的湖泊水库则相对较为分散,其中的主要代表为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等。
2.1城市污水:2017年处理率已高达94.5%我国的城市污水主要包含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两大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累计6996610万吨,同比下降1.61%;向上回溯,2016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累计7110954万吨,同比下降3.29%;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自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而从治理端来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产能常年上涨,至2018年或已达到16200亿立方米/日。
将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产单日处理产能代入全年365天满功率运行计算,2017年仅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就可以覆盖同年全国废水产生量的82%,这一数据较2012年大幅上涨了近20个百分点,足以看出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迅猛发展。
而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7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到了94.5%,县城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0.2%。
2.2农村污水:2017年处理率仅为30%我国农村污水体量巨大,并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2017年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量约为214亿吨,同比增长5.9%,2018年我国农村污水排放量或已达到230亿吨。
为了应对农村污水排放带来的污染,我国政府大力投资乡镇污水处理建设,2017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投资达到144.2亿元,同比增长46.10%,2018年我国污水处理投资或已达到164亿元。
虽然近年来农村污水处理投资明显提速,但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仍远低于城市污水处理率。
据《2019-2025年中国农村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能力约为1714万立方米/日,乡污水处理能力约为49万立方米/日,在此假设污水的平均密度为1 t/m³,如果我们按照所有污水处理厂365天满荷载运行计算,则2017年我国建制镇及以下行政区划的污水处理能力约为64.35亿吨。
同年农村污水排放量约为214亿吨,则2017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30%,缺口仍然较大。
2.3江河流域:主要污染流域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分流域来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9.1%,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劣V类为3.0%,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其中,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长江流域水质为优;珠江流域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辽河和海河流域为轻度污染。
黄河、辽河及海河流域劣V类占比较高。
分区域来看,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华北地区。
这种分布趋势的原因可能在于,从产废端来看,我国北方地区人口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传统重工业企业数量也相对较多;但从治废端来看,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政府财政收入水平也不高。
产强治弱,因此形成了这种江河污染区域性集中的现象。
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的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工作,未来也或将继续作为我国流域治理工作中的核心重点。
此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江流域的断面水质中I-III类占比超过90%,且劣V类极低;但据长江委2017年统计,2016年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353.2亿吨,已达到同年全国废水排放总规模的近一半水平,但由于多数废污水在排放前已处理成为III类及以上标准水质,因此对流域的影响并无法从I-III 类与劣V类两项指标中体现。
因此针对长江流域的生态修复而言,仍有很大市场改造空间。
2.4湖泊水库:主要受污染水域为太湖、巢湖、滇池、白洋淀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9全年监测的110个重点湖(库)中,Ⅰ-Ⅲ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为69.1%,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为7.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监测富营养化状况的107个重点湖(库)中,6个湖(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占5.6%;24个湖(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占22.4%;其余湖(库)未呈现富营养化。
其中,太湖、巢湖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洱海水质良好、中营养;丹江口水库水质为优、中营养;白洋淀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