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作业成本系统课堂笔记

◆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

本章分析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性,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传统成本信息缺乏战略决策相关性的主要表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知识点整理

一、从战略意义理解作业成本系统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1、战略的基本概念

战略是指企业总体性长远规划。在范围上,是对企业全局的总体谋划;在时间上,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谋划;在依据上,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重大程度上,是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本质上,战略的精髓在于创造和变革,在于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战略筹划直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它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为谋求自身生存和不断发展所进行的总体和长远性规划及其实施。

(二)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

用于管理决策的传统计算法主要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战略相关性,都难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传统的成本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上,从而将成本的产生过程过分简单化,在目前新的环境下,已不能适应成本管理的现实需要。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产生了以下不合理现象: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3)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因此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2、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而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其表现主要有:

1)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实行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这要求企业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层次,通过展开作业分析,为需求降低成本提供可靠依据。另外,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资源耗费;传统成本信息不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成本及各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2)短期性。战略管理最大的特点是长期性,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恰好是短期性。

3)片面性。战略管理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全面性。传统成本系统认为业务量是驱动成本的惟一因素,从战略角度看,业务量不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传统成本信息过分注重制造过程,忽视其他环节如产品设计环节、售后服务等环节;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4)成本层次的单一性。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实施全面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信息。

(三)作业成本系统

作业成本系统是重要的战略支持系统。大致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业成本计算法,二是作业管理。作业成本计算法能克服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许多缺点。它的运用能为企业提供许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它的意义在于:

1、提供更准确的成本信息,为制定价格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制定并实施低成本战略。通过分析作业成本动因,确认非增值作业,可以改

善作业流程,使成本得到有效降低。

3、对产品成本更合理的分配,可以提高企业资源投放的决策效率。当企业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时,

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判断哪个品种盈利,哪个品种亏损,以便正确决策对生产线的取舍。

4、建立在作业成本基础上的客户获利分析利于企业区分客户类型、销售渠道、销售市场的营利能力。

进而采取措施,扭转有关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二、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1、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各自独立的活动。是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的各个工作程序式工作环节,即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等资源及资源的消耗过程的集合体。作业实质上是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的分配基数。

适时制要求企业内部不同工序和环节必须紧密相扣、适时相接。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把企业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品提供服务的作用,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这时,降低成本工作的重点在于分析、区分作业类型并且衡量各种作业所耗资源的价值。这要求成本会计追踪资源到每一项作业,选择合适的标准将资源耗费价值计入每种作业上去,以此作为比较作业耗费、进而寻求降低成本方法的直接依据。

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的资源耗费和成本。例如采用价值工程来消除每项作业的多余功能,消除所有不能为产品带来必要功能的作业等等。这些工作的结果使得企业的制造系统在产品定单即外部顾客需求的拉动下弹性地组合为若干个紧凑有效的制造中心。就每个制造中心看,又由于生产过程中各作业特性不同,被区分为一个一个作业中心,每个作业中心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产品制造功能。

这样,工厂行为被有效化为作业中心行为,考核作业中心耗费乃至制造中心耗费也成为成本会计的职能。于是,成本会计的目标呈现多元化,从最初耗费形态的各种资源,到作业、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乃至最后的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直接对象。显然,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已很难满足如此多层次的计算目的。

综上所述,在现代制造业中,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其一是作业观念已引起管理上重视,其二是制造过程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两个特点直接引发作业成本计算法的产生。

作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内容

重复性重复作业和非重复作业

必要性必要性作业和随意性作业

主次关系一级作业和二级作业

受益对象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

组织方式单件作业和批别作业

价值链作业属性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2、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被定义为资源的耗用,而不是为获取资源而发生的支出。作业成本法计量资源耗费水平的变动,而不是支出水平的变化。前者取决于对资源的需求,后者取决于现有的资源状况。

3、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假定

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耗用资源,成本对象耗用作业。成本计算的步骤是:首先将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源向各作业进行分配,然后再将各项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向产品分配。这样,许多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被认为是不可追溯的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就能转变成可追溯成本。从而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为合理,成本计算更准确。

作业的成本会计处理:(1)作业以人为主体,并消耗一定的资源;(2)作业依据目的,确定作业标志,划分类别;(3)作业的范围依据成本动因被限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