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力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合集下载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落实好“四个优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落实好“四个优先”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落实好“四个优先”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包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

中央一号文件同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并要求全党及各级政府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千方百计将总方针落到实处。

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落到实处,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四个优先”来保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实现,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要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三农”工作队伍,优先把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三农”战线,充实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优先把精锐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

同时,建立健全“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中来,注重提拔使用实绩优秀的“三农”干部,以解决谁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问题。

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要坚决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壁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改变现行资源要素的配置现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资金、技术以及科技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和活力,激活“三农”这片蓝海,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要素单向向城市流出的格局,有效解决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实现城乡要素之间平等交换。

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完整)农业农村知识练习试题和答案[村官考试]

(完整)农业农村知识练习试题和答案[村官考试]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 B.乡村道路建设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 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 B.县级市级C.县级县级 D.市级市级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

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A.30年 B.30-50年C.30-70年 D.50-70年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所有。

中央农办负责人全面解读2024_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农办负责人全面解读2024_年中央一号文件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4年2月刊1特 别 关 注中央农办负责人全面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社2月3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2个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当天就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解读。

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重要引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万工程”,从整治农村环境入手,由点及面,扩容建设,经过20多年持续努力,不仅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也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先行探索和示范引路,各地都可学可鉴。

“必须看到,我国各地农村情况千差万别,自然条件、风土人情、发展水平、工作基础各不相同。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

”中央农办负责人说,归根结底要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坚决反对搞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

这位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重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导向,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

要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内容解读(2010.3.14)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

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发表了。

可以说年前发表的一号文件,是对我们农民朋友最好的一份新春贺礼。

此前连续6个一号文件,年年有新政策,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成效不断扩大,开创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年难得的好局面。

今年的一号文件又有哪些新亮点?“三农”工作又有哪些新举措?9亿农民又将得到哪些新实惠?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间奏乐)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华书记做客我们的演播间。

陈书记,您好!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主持人:陈书记,从2004到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了。

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您看这几年啊,农业税免了,补贴年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我们的农村形势可以说是持续向好。

那在这种情况下,第七个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相较于前6年的一号文件来说,是出于怎样的背景去考虑的呢?专家:这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成了社会关注“三农”政策的风向标。

前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很高的含金量,对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去年,我国虽然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再获丰收,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民转移就业稳步增加,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安定和谐,这也是近几年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三农形势明显好于预期的背景下产生的,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长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突破僵化体制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

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联产承包制是伟大创造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文件提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当前的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森林过伐、耕地减少、人口膨胀,是我国农村的三大隐患。

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必须强调党员、干部带头,模范地执行政策,杜绝不正之风。

要按照我国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

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文件明确了农村进行商品生产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发展商品生产,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才能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计划经济服务,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现代化。

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扩大市场调节力度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系统化,同时从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产业结构调整、交通、支持乡镇企业、鼓励人才流动、放活金融政策、加强小城镇建设等十个方面活跃农村经济。

“一号文件”力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一号文件”力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栏 目责编 : 自然 za gr j v sg v n 张 h nz@bi et o . n . c
建 继全强农惠 农体 系歹 在 “ 一 文 件 ’ _ q 一一 ~号 ’j大任 务之 酋 .共 L
有 五 个 一 其 涔 内容 , 两 推 动 资 源 臻 索 向 农 村 配 嚣 嘲 是 贯 穿这 五 函 项 I 作 的 主 线
推动资源要素 向农村配置 ,成为其 中 和 公 共设 施 建 设 。五是 大力 开 拓 农 村 村 基 础 设 施 的 投 资力 度 。农 业基 础 设
市 场 。针 对 经 济 发展 和 农 民生 产 生 活 施 投 资 多 以政府 投 资为 主 ,但像 农 业 需要 ,适 时 出 台 刺 激农 村 消 费 需 求 的 产 业 化 等 投 资 ,则 可 吸 引 社 会投 资进 新 办 法新 措 施 。加 大 家 电、 汽车 、摩 入 , 农 产 品 加 工 、 流 , 圾 处 理 、 如 物 垃 托 车 等 下 乡实 施 力 度 ,大 幅度 提 高 家 环 保 等 产 业 发展 。农 村 科 技 过去 也 以 电下 乡产 品最 高 限 价 ,对 现 行 限价 内 国 家 投 资 为 主 。像 良种 培 育 等 方 面 ,
2 6 投资北京 IV S EJN N E TB IIG
时 ,要 尊 重 和参 考 农 民 自身 的意 愿 和 体 化超 前 发展 。每 个 区都 有相 对 明 城 市 城 镇 化 一 脉 相 承 。 资源 要 素 投 入
需 求 ,充 分贯 彻 以人 为 本 的执政 原 确 、科学 的 功 能 定 位 。 可 能 唯 一 需 要 好的地区 ,中小城市 发展更 易连线成

政策保障是关键
张 元 红 强 调 ,在 推 动 资 源 要 素 向农 村地 区 配 置 时 ,政 府 要做 的一 是

2018年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8年三农政策学习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XXX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其中不包括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通过,2002年修订,2003年正式实施,新增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权益保护两章。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市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农用地。

1.下列哪些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A。

承包方B。

发包方C。

第三方D。

上级机关答案:A2.农民工子女在就学时需要交纳借读费吗?()A。

需要B。

不需要答案:B3.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应该发挥什么作用?()A。

支农B。

支撑C。

支持答案:C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哪方面的建设,夯实物质基础?()A。

生产设施B。

卫生设施C。

基础设施答案:C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改善哪方面的环境?()A。

交通B。

居住C。

人居答案:B6.农村土地征收时,应当按照什么给予补偿?()A。

原用途B。

开发用途C。

建筑用途D。

农业用途答案:A7.经济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专家点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农村、农民

专家点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农村、农民

专家点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农村、农民权威解读、唐:温暖农民心。

就在农民欢庆丰收、迎接xx春天的时候,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xx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xx世纪出版(37.78,-1.97,-4.96%)。

好消息传遍了整个国家和村庄。

冬天的脚步渐渐远去,一号文件像春风一样温暖着亿万农民的心。

连续六个一号文件之后,每年都有xx政策,每年都送一个‘大礼包’。

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农效益不断扩大,创造了多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难得的良好局面。

今年一号文件有哪些xx亮点?“三农”工作有哪些xx举措?9亿农民将获得哪些xx利益?日前,记者采访了xx农村工作小组和中国农办负责同志。

连续7个“一号文件”锁定“三农”,传达了什么政策信息?2004年至2009年,xx先后出台六个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

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力度和突破都是前所未有的。

近年来,“御粮税”免除,补贴连年增加,农业连年增产,农民收入连年增加,农村形势持续好转。

在这种情况下,七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的是什么政策信息?多年来,一号文件成为公认的政策风向标,聚焦三农,充分体现了xxx和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的坚定决心。

每年这个时候,亿万农民都在等待和期待!xx农村工作小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笑着回答了我们的提问。

一号文件每年都发,但针对性不同。

今年的一号文件非常重要,不仅对“三农”工作至关重要,对全局工作也至关重要陈锡文介绍了今年文件的三个重要背景。

首先,‘三农’正在改善,在大局中占据主动。

经过去年的困难,从上到下各方面都对这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认可。

经过艰苦努力,去年农产品(14.98,-0.50,-3.23%)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为我国经济早日恢复和实现“八保”目标发挥了基础性支撑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也是xxx和国务院多年来重视农业的结果。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

一号文件连续八年给力“三农”实现粮食产量“七连增”、农民收入连续7年增幅超过6%继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发布8个涉及“三农”的一号文件。

将这些一号文件的关键词串联起来,可以看出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破解“三农”问题所采取的战略举措越来越系统。

2004 时隔18年再以一号文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关键词:农民增收面对当时“种粮越来越不划算”、农业生产持续多年徘徊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时隔18年再次通过中央一号文件表达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9个方面22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抓住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尽管中央特别强调促进粮食生产,但文件中并没有采取任何强制农民生产粮食的做法,体现了尊重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以人为本”思想。

这一年,国务院召开的40多次常务会议有半数的内容与“三农”问题有关,陆续出台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农业政策体系。

这一年,中国农业走出了多年的徘徊,“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2004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走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拐点关键词:提高农业竞争力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主旨依然是加大农民增收减负的力度。

这一年,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了从在农业中提取积累转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大转变。

中央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转而建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决心不再让收入不足城市居民三分之一的农民承担太多税负,将农业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降至不足1%,免征农业税的省、区、市达到25个。

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最终在这一年年底走到了它的历史终结点。

通过强化全方位支持多管齐下求解“三农”问题关键词: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工作相关资料(全)

城乡统筹工作相关资料(全)

城乡统筹工作相关资料一、中央、省、市对城乡统筹工作的政策精神(一)中央政策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要求‚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提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更加凸显‚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意义,这不仅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根本之举,更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需求。

特别是,文件着眼于改革创新这个基本动力来促进城乡统筹,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与宏观环境;立足于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强化基础支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河北省政策《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三化同步‛的战略思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河北如何结合本省实际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当前,河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着力解决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突出矛盾,不失时机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河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牢固树立‘重中之重’战略思想,按照‘三化同步’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着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

【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

2010年英才苑网站高考预测系列试题【政治】高考选择预测题(22)·押题卷华中科技大学附中马明荃1.针对目前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状况,2009年l2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准入条件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钢铁企业设立了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装备、生产规模、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准入条件。

设立这些条件的依据有①价值规律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③调整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有益于促进经济发展④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2.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消息,2010年我国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这一举措①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②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农业进行宏观调控③表明商品价格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④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

回答3—4题。

3.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目的是①扩大本国出口②缓解自身经济压力③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④扩大对华投资规模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4.假设2009年我国生产的某款小家电产品,其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207元,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美元=6.9元人民币。

如果2010年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该产品以美元标价为A.30美元 B.25美元 C.20美元 D.15美元5.教育部2009年8月2日下发紧急通知指出,各地教育部门要尽快摸清本行政区域内暑期学生集中活动情况。

对计划开展的活动,应依据“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并根据本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实际,认真进行审核;一些病例较多的地区应尽可能缩小活动的次数和规模;重点疫情防控地区,今年暑期应尽可能取消学生的集中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改革促统筹 、 强基 增后劲 的基本思 路 , 不松懈地 抓好 农业农 村工作 , 毫 继续为 改革发展 稳定 大局作 出新 的贡献 。


健 全 强农惠 农政 策体 系 。 推动 资源 要素 向农 村 配置
1.继 续加 大 国家对 农业 农 村 的投 入 力度 。 照 总量持 续增 加 、 按 比例 稳步 提 高 的要 求 , 不断增 加 “ 三农 ” 投 入 。 确保 财政 支 出优先 支持 农业 农村 发 展 , 要 预算 内 固定 资产投 资优 先投 向农 业基 础设 施 和农村 民生 工程 , 土 地 出让 收益 优先 用 于农业 土地 开 发和农 村 基础设 施 建设 。 级 财政对 农 业 的投人 增长 幅度 都要 高 于财政经 常 各 性 收入 增长 幅度 。 算 内 固定 资产 投 资要继 续 向重 大农 业农 村建 设项 目倾 斜 。 预 耕地 占用 税税 率提 高后 , 新增 收 入 全部 用于 农业 。严 格按 照有 关规 定计 提 和使 用用 于农 业 土地 开发 的土地 出让 收 入 , 格执 行新 增建设 用 地 严 土 地有 偿使 用 费全部 用 于耕地 开发 和 土地 整理 的规 定 。 对各 地 土地 收入用 于农 业 农村 的各 项资金 征 收和使 用
作 会议 精神 , 高举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义伟 大旗 帜 , 以邓 小平 理论 和 “ 三个 代表 ” 重要 思想 为 指导 , 深人 贯彻 落实 科 学 发 展观 , 统筹 城 乡发 展作 为 全 面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 根本 要求 , 改 善农 村 民生 作 为调 整 国 民收 入分 配格 局 把 把 的重要 内容 , 扩大 农村 需求 作 为拉动 内需 的关 键举 措 , 发展 现代农 业作 为 转变 经济 发展 方式 的重 大任 务 , 把 把 把 建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和推进 城镇 化作 为 保持 经济 平稳 较快 发展 的持久 动力 , 照稳粮 保供 给 、 按 增收 惠 民生 、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

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施“城市优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掠夺农村资源的发展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阻碍了城乡资源的正常交换。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城乡资源配置现状,统筹我国城乡资源配置,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一、我国城乡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1、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近些年,在城市优先发展这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惯性推动下,大量农村土地资源被廉价地用于城市现代化建设,剥夺了农民依法享有的承包地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我国法律规定的对征用农民土地的补偿仅仅包含农民丧失土地后部分经济成本,补偿上线远远小于农民丧失土地的综合效益,“以地生财”成为“第二财政收入”,还滋生了大量“寻租”行为。

同时,我国每年城镇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要占用大量高等级耕地,而补充的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严重影响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2、城乡资金资源配置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资金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城市偏向,农村金融体系的发育和制度安排逐步边缘化、空洞化,各类金融对农村部门和城市部门差别对待,对农民和乡镇企业设置了更高贷款门槛,农村金融资源严重不足,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倒流”。

农村信贷成本高、数额小、风险大,这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缺少资金回流的商业机制,“存多贷少”,存贷差不断扩大,原来就非常稀缺的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失,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只能更多地依赖体制外非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农民受尽“高利贷”之苦,农村经济发展成本增大。

3、城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是城乡劳动力资源分配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农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较少,但消耗的劳动力资源过多。

二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乡改革 , 强农 业农 村发 展 活 力”“ 增 、加
强 农村 基 层 组 织 建 设 . 固党 在 农村 巩
进 国 民 经 济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的 任 务 更
为艰 巨
的执 政 基础 ” 5个 方 面 对 2 1 0 0年 农 业 农村 工作 作 出 了具体 部 署 文件 在 “ 高 现 代 农 业 装 备 水 提
需 求作 为 拉 动 内需 的 关键 举 措 . 发 把
展 现 代 农 业 作 为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重 大任 务 . 建 设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把 和 推 进 城 镇 化 作 为保 持 经 济 平 稳 较
经 济 刺 激 计划 保持 货 币信 贷 合理 充
裕 . 导金 融 机 构 均 衡 投 放 . 化 信 引 优 贷 结 构 和 维 护 国 际 收 支平 衡 至 关 重
后 劲 的基 本 思路 . 不松 懈 地 抓 好 农 毫
要 2 0 0 9年 中 国 经 济 经 受 了 国际 金
融 危 机 的 严峻 考验 . 国民 经 济企 稳 向
好 , 资快 速 增 长 、 费 市场 活 跃 、 投 消 进
出 口在 下 半年 快速 回升 . 工业 生产 明
显 恢 复 与此 同 时 . 房地 产价 格 上 涨 较 快 . 胀 预期 增 强 。2 1 年 宏观 调 通 00
号 文 件 于 1月 3 日正 式 公 布 . 1 文
矿 企 业 污 染 和 城 市 污 染 转移 等 多 重 威 胁 村 环 境 污 染 问题 已 引起 官 方 农 高度 关 注 。2 0 年 。 国 中央 财政 设 08 中 立 了农 村 环 境保 护 专 项资 金 . 两年 来
共 投入 l 5亿 元 .通 过 实施 “ 奖促 以

2019-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word范文 (1页)

2019-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word范文 (1页)

2019-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201X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之二一号文件全文约1201X字,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文件强调,XX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文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对“三农”投入首次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一要求不仅确保“三农”资金投入的总量,更确定了比例要稳步提高。

扩大了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新增了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把林业、牧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首次纳入补贴范围。

首次提出要在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拓展了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政策性资金将有更大的“三农”舞台。

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允许各地根据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也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XX县奖励补助资金,XX县人均财力水平,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800XX县的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

此外,文件指出,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这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范文最新推荐------------------------------------------------------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9年12月31日) 201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巩固和发展了农业农村好形势。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6年实现增产;农民工就业快速回升,农民收入连续6年较快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农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这为党和国家战胜困难、共克时艰赢得了战略主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当前,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叠加凸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全党务必居安思危,切实防止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的倾向,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

必须不断深化把解决1/ 18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认识,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突出强化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日前 , 同土 资 源 部 下 发 《 于 关 切 实 加 强 耕 地 占补 平 衡 监 督 管 理 的通 知 》 ,提 出将 按 照 建 设 占用耕 地“ 占一 补 一 ” “ 补 后 占 ” 和 先 的要 求 , 补 充耕 地 项 目人 手 , 项 目 从 在
实施 、 备案 、 核实 和补充耕地 占补 挂钩使用 、 占补考 核 等 环 节 上 强化 监 督 管 理 , 立耕 地 占补 平 衡 全 面 建 全 程 监管 制 度 , 时 , 将 利 用 土 同 还 地利用 “ 张 图” 一 和综 合 监 管 平 台

为 提 高农 民工 技 能 水 平 和 就 业 能 力 , 进 农 村 劳 动力 向非 农 产 促 业 和 城 镇转 移 , 推进 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一 体 化进 程 。 国务 院办 公 厅 日 前 发 出《 于 进 一 步做 好 农 民 l培 关 r 训 工 作 的 指导 意见 》 意 见 指 出 , 。 农 民 _ 培训 : 作 的 主 要 目标 是 按 照 T I = = 培 养 合 格 技能 型劳 动 者 的要 求 , 逐 步 建 立 统 一 的农 民 工 培 训 项 目和 资金统筹管理体制 ,使培训 总量 、 培 训 结 构 与经 济社 会 发 展 和 农 村 劳 动 力转 移 就 业 相 适 应 ; 到 2 1 05 年 ,力 争 使 有 培 训 需 求 的农 民 工 都 得到 一次 以上 的技能 培训 , 掌 握 一 项 适 应 就业 需 要 的实 用技 能 。意见 要 求 , 据企 业 和农 民 根 【 的实 际培 训需 要 , 合 培 训 资 源 , 整 统 筹 安 排 、集 中使 用 农 民 工 培 训 资金 。要 加 大政 府 培 训 投 入 , 时 同 鼓励行业 、 业 、 企 院校 和社 会 力 量 加强 农 民 工培 训 。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近年来的一号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七个一号文件在政策安排上,有机衔接、不断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

概括来讲,主要包括如下政策措施。

第一是‚四取消‛,即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

第二是‚四补贴‛,即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第三是‚一奖励‛,即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这对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是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和调控措施,2004年设计最低收购价政策,2005年对水稻实施,2006年扩展到小麦。

2008年针对价格波动情况,对一些主产区的玉米、大豆、油菜籽采取了临时收储措施,确保了粮食市场的稳定,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重粮积极性。

第五是采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开展农村水路电气(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和农村沼气)建设。

第六是农村社会事业促进政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今年一号文件的政策亮点比较多,但最关键的是体现在把统筹城乡的立足点放在支持‚三农‛发展上,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在文件中具体体现在:‚三个优先‛。

在国家投入上,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个措施‛。

在金融支持上,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区域覆盖范围。

‚三个扩大‛。

在农业补贴上,扩大粮种补贴的范围,扩大农机补贴的资金规模,扩大整个补贴政策的受益范围。

‚三个亮点‛。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推动建材下乡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扩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范围。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把 统 筹城 乡发 展作 为 全面 建设 小康 社 会 的
根 本要求 , 改善农 村 民生作为 调整 国民收 把
此 外 , 件指 出 , 强财 税政 策 与农 村 文 加
金融政 策的有 效衔接 , 引导更 多信贷 资金 投
入分 配格局 的重要 内容 , 扩大 农村 需求作 把
为 拉动 内需的关键举 措 , 发展现 代农 业作 把 为转 变经济 发展 方式的重 大任务 , 把建 设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和 推进 城 镇 化作 为保 持 经济 平稳 较 快发 展 的持 久动 力 ,按 照稳 粮保 供
发展 差距 , 强农 业农 村发 展 活力 , 固党 增 巩 在 农村 的执政基础 。 文 件 强调 , 0 0 的农业 农 村 工作 , 21年 要
增加 产粮 大县奖励补 助 资金 , 高产 粮 提
大县 人 均 财 力水 平 , 将有 利 于 提 高 我 国 这 80 0 个产 粮大县 的种粮 积极 性,维 护我 国粮 食安全 。
条 件 的地 方通 过 多种形 式 支持 农 民依 法依 规建 设 自用住 房 。积 极稳 妥推进 城镇化 , 提 高城镇 规划水 平和 发展质量 , 当前 要把 加强 中小城 市和 小城镇 发展作 为重、 强基 增后 劲的
基本 思路 ,毫 不松懈 地抓好 农业农 村工 作 , 继续 为改革 发展稳定 大局作 出新 的贡献 。 文件 在保持 政策连 续性 、 定性 的基础 稳 上 , 一步 完 善、 进 强化近 年 来“ 三农 ” 工作 的
好政策, 出了一系列 新的重大原则和措 施: 提
对“ 农 ” 入 首 次 强调 “ 量 持 续 增 三 投 总
加、 比例稳 步 提高 ”这 一 要求 不仅 确保 “ , 三 农 ” 金投 入 的总 量 , 资 更确 定 了 比例要 稳 步 提高。 扩大 了马铃薯 良种补 贴范 围 , 增 了青 新 稞 良种 补 贴, 实施 花生 良种 补 贴试 点 , 把林 业、 牧业 和抗 旱 、 水机 械 设备 首 次纳 入补 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一号文件:力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2010年02月01日09:27:03 来源:新华网综合据《国际金融报》1月31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揭开面纱。

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

今年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其中包括涉农贷款补贴、农民建房贷款、继续推动建材下乡和家电下乡等。

破题农村金融难农村金融问题一直以来是阻碍农村经济活力的桎梏。

一号文件给予了高度重视。

文件指出,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鼓励设立村镇银行,加快农村合作社和小额信贷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针对农业农村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搞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监管。

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

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对惠农贷款给予优惠贴息,短期来看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治标不治本。

”复旦大学教授华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农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抵押品无法融资。

随之而来,无抵押物对于银行来说风险加大,没有银行甘愿承担如此高风险。

对此,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贷款创新至关重要,比如采用团贷等形式。

另外还要挖掘抵押能力,政府可以将农民的家畜或者未来产品先买过来,农民就可以此作为抵押品。

孙立坚表示,“最大的挑战就是农村信贷是高风险贷款业务,其借款能力弱,投资不确定性强,受天气、进出口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

”因此,国家在推动农村信贷的同时也要切实关注其风险,否则将导致银行更多坏账。

而其中的风险,可以让风险投资基金、慈善基金等共同承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虽然有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金融政策,但要想让农村居民享受普惠式的金融服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建材下乡拉内需今年的一号文件对“下乡”政策进行升级、补充。

文件规定,将加大家电、汽车、摩托车等下乡实施力度,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对现行限价内的产品继续实行13%的补贴标准,超出限价的实行定额补贴,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实际增选一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补贴对象扩大到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对于家电下乡,郑风田建议,给农民发家电购买券,改招标为普惠制。

一定要改变目前补富不补穷的怪现象,让农村贫苦的农民也能享用家电产品。

继“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后,“建材下乡”成为今年一号文件的新亮点。

文件规定,抓住当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时机,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

郑风田认为,建材下乡,让农民用上优质建筑材料,是好事,但不能仿照家电下乡规则,农民只有买了建筑材料才能补。

“不妨可以学习一下韩国,政府提供材料,交给农民自己建房用。

补贴应该直接补给农民。

”孙立坚则认为,建材下乡与家电下乡,都是为了扩大内需。

不同的是,对于农民来说,花几千元买家电不是难事,但是购买建材是以农民住房建设需求为基础。

而建设房屋的开销相较于家电、汽车来说要大得多,很多农民是承担不起的。

“关键还是要解决农民的稳定就业问题。

”推动农业产业化此外,一号文件还指出,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就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文件提出对“三农”的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这12个字,意义重大。

以前总量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降低。

现在不仅要求总量增加,而且比例要提高,是个更高的要求。

一号文件也指明了支农资金的投向,包括继续增加各类补贴,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此外,文件还提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和市场调控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有关专家指出,“仅有投入是不够的,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财政资金一般会被优先投到能够带来更大GDP增长的项目,而农业农村见效慢、时间长,一般不会被优先选择为投资重点,那么如何保证各级政府把资金投向农业农村是个大问题。

与此同时,地区间投入差距多大与不平衡问题、农资金整合、配套问题也亟待解决。

(记者卫容之见习记者陈偲)社科院专家解读"一号文件":新生代农民工将市民化2010年02月01日07:44:26 来源:新京报1 修土地法推动土地改革【文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要严格限定在试点范围内,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后节约的土地仍属农民集体所有,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确保复垦耕地质量,确保维护农民利益。

【解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李国祥分析,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土地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但是从今年的一号文件来看,并没有全部涉及,仅仅进行了部分落实。

从文件的表述来看,也强调“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等原则,看起来似乎比三中全会的部署更为保守,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三中全会是从政策层面提出了一些突破,但是法律层面还没有动,因此文件里也专门提到要加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土地政策的改革。

2 新生代农民工将市民化【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解读】李国祥认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父母本身就在城市打工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大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第二代农民工。

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上一辈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根本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农村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他们愿意在城里生活。

因此怎样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工问题的新难点。

文件里提到的措施是立足于解决他们滞留城市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随后再纳入其他社保体系,以逐步达到将他们市民化的目标。

3 三农支出预计增千亿元【文件】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

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

要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解读】李国祥分析,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三农”支出达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这个数字还是在去年财政收入整体状况不是太好的情况下达到的。

我估计,今年的增幅会进一步加大,增加值起码会在1000亿左右。

4 建材下乡支持农民建房【文件】把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建材下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用住房。

【解读】李国祥说,在调研中发现,农民对于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很强烈,很多农民存一辈子的钱,就是为了盖一栋漂亮的楼房,这一特点可以很好地和目前扩大内需的政策结合起来。

推动建材下乡,中央和地方也可以考虑和家电下乡类似的政策,财政给予部分补贴,或者有一些幅度不大的优惠,以刺激农民的积极性。

另据记者了解,此前有媒体报道,《扩大建材下乡政策及实施建议(初稿)》指出,“建材下乡”政策一旦启动,每年可增加国内消费至少500-600亿元。

(李静睿)中国7年来连续7个中央"一号文件"求解"三农问题"2010年02月01日20:23:34 来源:新华网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张正富)中国中央“一号文件”7年来连续7次锁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7个文件一脉相承,落脚点都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同时,各个文件又根据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针对性措施。

下面将2004年至2010年的7个“一号文件”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以及提出的具体要求列举如下: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

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从而使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业和农村问题依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当时“三农”问题的判断: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针对问题提出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