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知识点)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 知识点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测量: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2 2013年4月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3 2005年4月量表(量尺):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P4 2016年4月称名量表:是最低水平的一种量表,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
顺序量表:也是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这种分类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
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
等距量表的零点是相对的,即人为确定的相对零点。
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零点。
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
评价:广义地讲,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P5教育评价:(广义的)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P7 2010年4月考试:(广义的)泛指人类社会一切测度和甄别人的身心各个方面之群体或个体差异的活动。
P9考试:(狭义的)指由主试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一定场所,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当的内容,对应试者的德、学、才、体诸多方面或某方面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测度或甄别的活动。
教育考试:在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教育考试是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问题,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应试者的知识、技能等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过程。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形成性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实施的,在性质上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小学单元测验。
P34 2012年4月诊断性测量与评价:是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它的目的是对个人的问题行为及其原因进行诊断。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教育测评概述第一节:教育测量概述★1、从广义上来讲,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
此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特性:法则、事物、数字。
2、法则是测量的标准,也就是测量的依据和准则,即我们根据什么来进行测量。
事物是测量的对象,也就是对什么进行测量。
数字是测量结果的表现形式。
★3、测量的三个要素:单位(如米、克,教育测量的单位不能直接加减乘除);参照点(计算的起点,有绝对零点和相零点);量表(测量工具)。
★4、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主要有四种量表水平:类别量表水平、顺序量表水平、等距量表水平、比率量表水平。
★5、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研究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内在精神属性的测量,教育测量主要是一种间接的测量。
6、教育测量的特点有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度量单位的相对性,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7、教育测量过对象的复杂性:首先,他是内在的,不能直接测量;其次它是多变的;另外,有些主客观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第二节:教育评价概述★1、评价是根据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衡量。
★2.、哲学史上三种价值观:①客观主义价值观;②主观主义价值观;③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
★3、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4、国外学者关于教育评价的观点:①泰勒: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②克龙巴赫: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③斯克里文和豪斯: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是一种既有描述又有判断的活动;④大桥正飞夫:教育评价就是对照教育目标,对教育行为产生的变化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4、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教育测量不是教育评价,但是两者有密切的联系。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获得数据资料的重要手段。
测量是评价的依据,评价是测量的具体体现。
教育评价与测量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教育评价2、形成性评价3、泰勒模式4、评价方案5、教育测验运动答:1、教育评价——所谓教育评价,是指在系统地、科学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上述定义包含:第一,教育评价的对象;第二,教育评价的本质;第三,教育评价的手段;第四,教育评价的目的。
2、形成性评价——指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评价活动本身的效果,用以调节活动过程,保证教育目标实现而进行的价值判断。
它的目的不是预测,也不是为了评定成绩,而是为了了解工作过程中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工作的状态。
3、泰勒模式——是一个单向封闭系统。
先制定目标,再根据目标选择和组织学习经验,然后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其关注原初目标实现的程度。
4、评价方案——是整个评价过程的计划和蓝图,是实施评价工作的基本工具。
它是教育评价组织者根据教育评价的目的,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育评价实施前拟定的有关教育评价目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程序和预期结果的纲领性文件。
5、教育测验运动——指用各种测量工具(教育、心里测验和其他量表)测定被评价对象的某些重要特性,从而收集到有关评价信息的方法。
测验法常用来收集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业成就、学习能力、体能等方面的资料。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2、简述教育评价实施阶段被评价者的心理现象及其调控。
3、简述协同自评模式的基本步骤及其特点。
答:1、教育评价有(1)导向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
(2)鉴定功能,是指教育评价认定、判断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实际价值的功效和能力。
(3)改进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理想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行动的功效和能力。
(4)调控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评价对象的教育教学或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功效和能力。
06231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点整理+历年考点
06231《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考点汇总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P1-321. 测量: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P2 2013年4月2.无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要实现这些测量必须具备测量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测量的量具,二是要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单位,三是需要有一个测量或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参照点。
P23. 就广义的测量来讲,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的零点。
4.测量结果是否准确可信,依赖于科学规范的测量程序、有效的测量工具、意义明确的测量单位和测量的参照点。
P35.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6.简述教育测量的特点。
P3 (2015年4月简答、2008年4月简答)①间接性和推断性。
②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
③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7.如何理解教育测量的间接性和推断性? P3 (2011年4月简答)物理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
虽然教育测量无一例外地关注到人类自身,但测量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人的种种非物质属性。
目前,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外显的行为或通过人对外界的一些刺激作出的反应,对人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思维品质、创造能力、心理素质、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出间接性的、推断性的测量。
8.因为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和推断性,是通过对外显行为反应的取样分析加以推断的,所以教育测量的对象具有模糊性,测量误差具有不可避免性。
(教育测量的特点)P3-49.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教育测量大多是间接性的。
10.教育测量一般是间接性的测量,所以存在着误差。
教育测量的误差一般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1.教育测量只能是对外显行为与反应的取样分析加以推断,这就使得教育测量的对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12. 量表(量尺):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完整版)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知识点)
(完整版)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知识点)第一章1、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在美国国会1956年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到合法化。
2、教育评价指的是通过系统的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3、如何界定教育评价的概念,是教育评价研究和时间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4、教育评价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2)现代家与评价主张,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3)现代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5、教育评价本质上也是一种把握教育现象价值的判断活动。
6、价值判断: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做出评判。
7、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
8、教育价值:指的是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之间的特定的关系,是由教育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9、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人们认识外界环境或自身状况的两种最基本方式,也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
10、价值判断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事实判断所反映的是客体各要素之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11、事实判断是对是非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对好坏的判断。
12、事实判断是描述性判断,价值判断是解释性判断。
1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根本区别是,价值判断包含着人的需要,具有事实判断所不具有的主体间的差异性。
14、教育活动现实的价值:指教育活动已经取得的价值;教育活动现实价值,指的是当教育活动尚未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却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可能时,教育活动对人们所觉有的价值,即教育活动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15、教育评价的特征:指教育评价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而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作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第一章1、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在美国国会1956年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到合法化。
2、教育评价指的是通过系统的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3、如何界定教育评价的概念,是教育评价研究和时间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4、教育评价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2)现代家与评价主张,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3)现代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5、教育评价本质上也是一种把握教育现象价值的判断活动。
6、价值判断: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做出评判。
7、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
8、教育价值:指的是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之间的特定的关系,是由教育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9、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人们认识外界环境或自身状况的两种最基本方式,也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
10、价值判断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事实判断所反映的是客体各要素之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11、事实判断是对是非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对好坏的判断。
12、事实判断是描述性判断,价值判断是解释性判断。
1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根本区别是,价值判断包含着人的需要,具有事实判断所不具有的主体间的差异性。
14、教育活动现实的价值:指教育活动已经取得的价值;教育活动现实价值,指的是当教育活动尚未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却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可能时,教育活动对人们所觉有的价值,即教育活动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15、教育评价的特征:指教育评价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
(2)建立结构效度的步骤
• A、提出理论假设; • B、根据假定结构,导出各项关于心理功 能或行为的基本假设。拟定测题,编制测 验; • C、以测验结果为根据来验证假设结构中 的各种因素是否成立。 • 例如智力P42
• 测量甲与其他理论上认为应该与之有关 的其他测量有显著相关。与其他理论上认 为不应该与之有关的其他测量没有显著相 关。
• 效标不仅随测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而且可能随时间 而改变,现在是一个好的成功的效标,将来就不一定是。 所以,为某个测验选择一个最有效的效标,这是最重要 的事情。 • 教育测验的效标,可采用各学科成绩和教师评定的结 果; • 智力测验的效标,可采用学科成绩、教师评判的结果、 学生总成绩、受教育年限、年龄以及其他事物; • 能力倾向测验的效标,可采用特殊课程或特殊训练的 成绩; • 职业兴趣测验的效标,可采用从业人员实际服务成绩 或记录; • 人格测验的效标,可采用被试以后行为或临床资料。
• 请比较两个公式所算出来的值
• 当测验中所有的试题难度都一样,或平 均难度接近0.50时,两个公式所估计出来 的信度值将相等。但是,当测验中所有试 题难度值极不相同时,差距将较大。一般 KR21比KR20信度值小。
• 4、论文式测验信度
• 论文没有严格评分标准,同样题目,不同应试 者回答与得分不一样,可用克龙巴赫阿尔法系数 公式。P34 • 该公式适用于:测验题型多并非都是2分计分 题时。
第二节 效度
• 一 、什么是效度 •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 也可以说是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1、效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 测量的效度是相对一定的测量目的而言的 • 2、一种测量的效度只是高或低的问题 • 测量结果总是有一定效度的,只是效度高低不 同罢了。 • 3、教育领域的效度问题比其他领域的测量更 重要。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2.教育测量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为评价学习成绩而进行的测量活动。
这是教育测量活动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最早的立足点。
3.教育测量的特点:间接性和推断性、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量表具有多样性以及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四种水平。
称名量表是用来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指派的数值没有数量意义,只是表明事物的类别和性质不同;顺序量表也用于对事物活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基于所测属性在数量大小基础上进行的有序得分类,四等级评分法和五分法都是顺序量表;等距量表不但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形同的测量单位,但她的零点是相对的,是人为规定的;比率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同的单位,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5.教育评价的概念:格兰朗德: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斯塔费尔比姆: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泰勒:评价过程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日本桥本重治:评价师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有明确关系的概念,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
因此,评价的概念重点在于以教育目标为标准的价值判断。
布鲁姆:评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对各种想法、作品、解答、方法、资料等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
所谓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各种方法系统的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和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未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资料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教育测评概述第一节教育测量概述一、什么是测量(一)测量的定义一般认为,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
具体来说,是指根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的规定性加以描述和确定的过程。
这里包含了测量应有的三个特性:1、法则。
2、事物。
3、数字。
(二)测量的三要素1、单位。
2、参照点。
3、量表。
二、什么是教育测量(一)教育测量的定义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二)教育测量的特点1、测量结果的间接性。
2、度量单位的相对性。
3、测量对象的复杂性。
4、测量目的的针对性。
第二节教育评价概述一、什么是评价评价就是根据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衡量,或者说是衡量、判断人或事物的价值。
二、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或价值标准,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包括测量或非测量),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的规定性加以描述和确定的过程;评价是泛指根据一定的观念和标准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评价的解释才能揭示其实际意义。
测量是依据,评价是测量的具体体现。
测量关心的是数量的多少,评价关心的是价值的高低;测量是纯客观的,评价带有主观性;测量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评价则是一种综合的活动。
教育测量就是借助一定的工具,给教育现象赋值,来获取评价对象数量的方法。
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获得数据资料的重要手段。
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教育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评价并非一定以教育测量为基础,有时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是同义词。
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测验时,可以说是测量学生的成绩或评价学生的成绩。
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复习重点)讲解
指标
• 衡量(héng liáng)教育测量的质量,可采用
四个指标:
• 信度
•
主要对整个测量而言。
• 效度
• 难度
•
主要对测量的项目而言。
• 区分度
精品资料
第一节 信度
• 一、信度概念 • 信度是指测量(cèliáng)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程度。 用同一种工具反复测同一种特质对象,结果的一致性 程度就叫信度
精品资料
• 4、论文式测验信度 • 论文没有严格评分标准,同样题目,不 同应试者回答与得分不一样,可用克龙巴 赫阿尔法系数公式。P34 • 该公式适用(shìyòng)于:测验题型多并 非都是2分计分题时。
• 板书公式
• 请阅读,并解释公式含义。
精品资料
•
例4
• 用一个包含6个论文式试题的测验,测5个
精品资料
• 3、有一个由100题构成(gòuchéng)的量 表施行于10个高三学生(分数见下表)。测 验一次后,学生即毕业离校,现怎样评价测 验结果的信度? •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奇X 38 37 38 41 40 36 38 39 40 35 • 偶Y 37 37 36 39 39 34 38 39 39 36
• 3、重测法适用于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 难度(nádù)测验;因被试很难记忆第一次, 而难度(nádù)测验相反。还适用于运动技能 的测验。 • 4、适用于异质测验,即一个测验包含 几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测量不同的心理特 质。因为这种测试不适于计算内部一致性 信度。 • 4、应注意提高被试者的积极性。
精品资料
• 2、测验的两个复本,如果在不同的时间使用,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复习要点 附试卷
教育测量与评价复习要点总结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1.测量的三要素:2.教育测量3.教育测量的特点4.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度将量表分为:5.教育评价的概念6.桑代克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中提到: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
7.八年研究的四条基本原则:8.八年研究中泰勒提出了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核心和依据的两条原理:课程编制原理和评价活动原理。
9.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的发展:统计模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和概化理论(GT)。
第二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和功能1.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类型:1)按运用时机分:形成性测量与评价;诊断性测量与评价;终结性测量与评价2)按解释测量结果或评价结果时的参照点分类: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标准参照测量与评价3)按测量与评价被试行为表现的性质分类: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典型行为测量与评价4)按量表的标准化程度可分为标准化测验和非标准化测验2.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 1)实现教育目标的功能2)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3)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4)行使教育管理的功能第三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1.信度2.重测信度3.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同质信度)、异质测验4.效度、应注意以下几点5.结构效度验证的四个步骤6.教育测量方案的可用性第四章编制教育测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1.选择题的优缺点2.选择题的编写原则:1)题干意义完整并能表达一个确定的问题;2)题干简明;3)题干不要滥用否定结构,要尽可能地采取正面陈述;4)诱答项(干扰项)应具有似真性;5)不能对正确答案有任何暗示;6)统一测验中每一个测验试题之间应相互独立避免牵连;7)选项的文字表达,力求简短精炼;8)尽量避免“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的选项3.填空题的编制原则:1)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应填的答案是唯一的;2)空白处所填写的应是关键词语,并且要和上下文有密切的关系,使被试不至于填写困难;3)题目中空白地方不能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不利于被试理解题意;4)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而不要放在句子开头;5)所有空白处的线段长度应当一致,不能随正确答案文字的多少而长短不一,以免产生暗示作用;6)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自考本科《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点归纳总结06231
自考本科《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点归纳总结06231第一章考点1、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也是诸多教育决策的重要依据。
2、测量的意义: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食物在量上的规定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3、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基本条件):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测量结果是逗准确可信,依赖于科学的规范的测量程序、有效的测量工具、意义明确的测量单位、测量的参照点)4、教育测量:就是这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5、教育测量的目的(含义):为了了解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为评定学习成绩而进行的测量活动。
(这就是教育测量活动最原始的动机,也是教育测量学科发展最早的立足点)。
6、教育测量的特点:1 间接性和推断性(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直接性的,教育测量只能通过人的外显行为作出间接性、推断性的测量)2 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误差有系统性误差、随机性误差)3 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
7、量表或量尺:指的是确定了测量单位和参照点并具有取值系统的测量工具。
8、史蒂文斯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把量表从低到高分成:1 称名量表:最低水平的量表,用来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
2 顺序量表:也是用于对事物或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分类,但是这种分类是以所测量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斤葱的。
如:四等级评分制、五分制3 等距量表:能在一个连续体上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
零点时相对的4 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
是量表的最高等级,零就是绝对的无。
9、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10、评价: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评价活动的过程是对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衡量和判断的过程。
11、教育评价:指的是教育目标分类中最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水平。
12、格兰朗德:评价是所有成功教学的基础。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教育测量与评价重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1、教育测量的含义与特点是什么?含义: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学是一门发展较早、应用较多、内容较丰富的教育科学分支。
特点:(1)间接性和推断性(2)测量对象的模糊性和测量误差的不可避免性(3)量表具有多样性,结果具有相对抽象性2、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有哪些作用?(1)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
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教师、学生、教育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训练、考试等都是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
当根据教育目标和计划、把教育方案、课程、教学等因素作用于学生身上后,需参照教育目标和计划,对教育效果及其输入条件的妥当性予以测量评估、价值分析和判断。
然后,把这一测量与评价过程所获得的信息反馈给教育者、学习者以及有关教育决策者,以便改进教育的策略与方案,更有效地答道教育目的。
(2)在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除了对教育效果要进行测量与评价外,还要针对影响教育效果的诸因素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系统中对实现教育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改革作为突破口。
27、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①教育测量与评价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②教育测量与评价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③教育改革呼唤教育测量与评价更加科学化;④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育测量与评价的主要功能:①实现教育判断的功能;②改进教师教学的功能;③促进学生学习的功能;④行驶教育管理的功能5.试述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之间的关系测量与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句法意义上讲,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教育测量则是对教育效果或者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予以测量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是一种以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事实判断。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发展第一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问题1.测量:所谓测量,从广义上讲,就是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2.测量的要素〔基本条件〕:测量的量具、测量的单位、测量的参照点。
3.教育测量就是针对学校教育影响下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侧重从量的规定性上予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
4.量表的特点:称名数据:不具有实在的数量意义,只是说明事物的类别或不同性质顺序数据:是以所测属性的数量大小为基础进行的等距量表:表示事物量的大小,而且具有相同的测量单位比率量表:除了具有量的大小和相等单位外,还具有绝对的零点5.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的联系与区别:测量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程序,对事物或现象在量上的规定性加以确定和描述的过程,旨在获得有一定说服力的数量事实;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进行系统的调查,在获取足够多的资料事实〔定性资料与定量资料〕基础上,做出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测量可以为教育评价提供价值判断的基本数量事实,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而教育评价往往是教育测量过程的延续,是对测量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第二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1.1864年法国费舍《作业量表集》,作为教师以后评定学生各科成绩的参照标准2.美国桑代克于1904年出版《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教育统计方法及编制测验的基本原理,它标志着以科学理论〔包括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为指导的教育测量理论的诞生3.桑代克“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存在的,总存在与数量之中”4.麦柯尔“任何东西,存在于数量中的,都可以被测量”5.法国的比纳等人在1905年创编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第三节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新课改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2)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考纲,知识点,习题)
教育测量与评价考纲: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得《现代教育评价》课程就是河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师)得公共考试课程,就是为培养与检查考生得教育评价得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而设立得一门课程。
教育评价得实践与理论就是教育管理研究得重要领域之一,就是教育管理与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与现代化得标志之一。
就这一领域得研究内容性质而言,《现代教育评价》就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与应用性很强得学科。
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它就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得新兴学科。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教育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统计、评价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为具体工具。
本课程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以上本课程得性质与特点。
设置本课程得具体要求就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评价得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了解我国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得历史发展与面临得问题,提高对教育评价活动得认识及开展教育评价活动得工作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1章现代教育评价概论一、学习目得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评价得基本概念与特征,教育评价得目得与功能作用;教育评价得类型;教育评价得过程与方法:了解教育评价得常见模式;并对我们教育评价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评价得基本概念教育评价得概念。
理解教育评价应注意得几点。
教育评价得特征:教育评价得目得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预见性。
教育评价得意义。
第二节评价得目得、功能、作用与类型教育评价得目得(鉴定、诊断、改进)。
教育评价得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功能)。
教育评价得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
教育评价得类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第三节教育评价得过程与方法教育评价得一般过程与方法(明确评价得问题、确定评价得目得、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采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用适当方式向评价委托人或其她当事人报告评价情况,依照评价结论采取措施,再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教育评价这一概念,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泰勒于1930年首次提出,在美国国会1956年通过的《初等及中等教育法案》中得到合法化。
2、教育评价指的是通过系统的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3、如何界定教育评价的概念,是教育评价研究和时间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4、教育评价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1)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2)现代家与评价主张,教育评价应以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为价值判断的准则,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3)现代教育评价认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5、教育评价本质上也是一种把握教育现象价值的判断活动。
6、价值判断:指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做出评判。
7、事实判断:是对事物的现状、属性与规律的客观描述。
8、教育价值:指的是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的属性与主体之间的特定的关系,是由教育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9、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人们认识外界环境或自身状况的两种最基本方式,也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基本手段。
10、价值判断所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需要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事实判断所反映的是客体各要素之间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11、事实判断是对是非的判断,价值判断是对好坏的判断。
12、事实判断是描述性判断,价值判断是解释性判断。
13、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根本区别是,价值判断包含着人的需要,具有事实判断所不具有的主体间的差异性。
14、教育活动现实的价值:指教育活动已经取得的价值;教育活动现实价值,指的是当教育活动尚未满足人们的需要,但却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可能时,教育活动对人们所觉有的价值,即教育活动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15、教育评价的特征:指教育评价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的外在表现。
16、教育评价的特征:目的性、主体性、中介行、综合性、预见性。
17、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布鲁姆看来,评价是确定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也是确保目标达成过程有效性的持续改进或即时变革过程。
18、教育评价可以有多个主体,教师、学生、学校领导、各级人民政府或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社区居民、用人单位、社会各界人士或有关机构等。
19、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所谓的第四代教育评价,主张教育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共同构建活动。
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双方应该协同、合作。
20、教育评价的方法、过程、结果、教育评价领域是综合的。
21、教育评价的意义:有利于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全面贯彻和教育方针的顺利实现;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利于增进广大教师和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是教育更好的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22、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人们在开展教育评价之前设想和规划的教育评价活动所欲达到的效果和结果。
23、教育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育评价增值,即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促进教育有效的满足社会与个体的需要,增进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最终目的是由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24、教育评价的具体目的:鉴定(当代教育活动不再以鉴定为主要目的)、诊断(在布鲁姆等人的积极倡导下,诊断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特别强调的目的之一)、改进。
25、改进的主要涵义是及时反馈信息,调控行为,促进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26、教育评价的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功能。
27、教育评价的管理功能是指教育评价达到预期目的的约束功效和效能。
28、管理功能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29、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是指对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和受教育者的学习产生影响,从而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展的功效与能力。
30、教育评价的教育功能可具体分为指导功能和学习功能。
指导功能是就教育评价对教育者的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它无论是对学校领导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学习功能指的是教育评价对受教育学习产生影响的功效与能力。
31、教育评价的社会心理功能是指教育评价对教育领域社会心理产生影响的功效与能力。
32、教育评价的社会心理功能表现为通过传播或强调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或思想方法等,形成具有一定导向的强势舆论和心理氛围,强化有关当事人对某种观念或行为的重视。
33、教育评价的研究功能:指教育评价具有的探索教育现象或活动(包含教育评价活动本身)的规律,创造、加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功能与效力。
34、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
35、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指教育评价可以引导评价对象趋向于理想的目标。
36、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是指教育评价的正确运用,能够激发评价对象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潜能,增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
37、教育评价的反馈作用:指评价者将有目的地系统采集的有关评价对象的信息及其意义,传递给评价对象,或评价者将特定的评价信息传导给评价对象,然后搜集评价对象的返回信息,为此来实现评价信息的循环,借此不断修正评价对象或评价者的行为。
38、教育评价的检查作用: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与评价标准或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的衡量与判断。
39、教育评价的监控作用:指教育评价可以通过依据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评价指标系统和评价标准,监事评价对象的变化情况,对于偏离目标的行为及时进行调整,实现对评价对象的调控。
40、教育评价的鉴定与选拔作用:指评价者通过评价,给评价对象(包括教师、学生、教育机构和方案等)排出名次、分出等级或层次,最终评选出先进,或甄别、筛选出优劣。
41、以评价对象为依据,教育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
42、按照评价参照的标准,教育评价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43、按照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或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44、按照评价对象的复杂程度划分为单项评价与分析评价、综合评价与整体评价。
45、按照是否采用教学方法划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46、按照评价目的或进行的时间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7、学生评价指学生个体成长发展情况的评价,既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身体发育情况的评价。
48、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学科最基本的探究领域,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49、评价的一般过程:1、明确评价的问题2、确定评价的目的3、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4、决定采集那些信息及信息采集分析的方法5、采集与分析信息6得出结论7、用适当的方式向评价委托人报告评价情况8依照评价结论采取措施9再评价50、相对评价:指以评价对象的平均水平或其中的某一对象的水平为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与群体中某一个体之间的距离的评价。
51、绝对评价:指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处,以某一预定的目标或标准为客观参照点,确定评价对象达到客观标准绝对位置的评价。
52、自我评价是评价者在组织内部对自身进行的评价。
他人评价是评价对象自身以外的任何评价者实施的评价,相对于被评价者而言,属于外部评价。
53、单项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某个侧面进行的评价。
54、综合评价是指在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把多方面的评价结果整合起来,对评价对象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
55、诊断性评价又称“事先的评价”是在某项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评价对象的现状或为了发现存在的问题、原因,以便采取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适当措施或对症下药。
56、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或“过程评价”,是在某项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活动,即时改进工作。
57、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的评价”,是在某项教育计划、方案或活动结束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评价这一最终结果达到预定目的的程度或所取得的总体效益,以便对特定的教育活动作出终结性结论,甄别优劣,鉴定分等,为各级决策人员提供决策信息。
58、确定评价目的的常用方法的基本步骤:1、管理人员集体审定法(学校管理层成用的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2、成本效益分析法3、风险分析法4、优选法59、对评价质量有影响的几项管理工作:1、教育评价方案的制定2、评价组织建设3、做好思想动员4、加强心理调控5、编写评价报告6、建立评价资料档案60、教育评价模式分为:泰勒模式、CIPP模式、CSE模式、反对者模式、应答模式、消费者导向模式、目标游离模式。
61、教育评价片面性的表现:1、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往往只注意到得分的高低、多少,从未关注不同对象的客观基础和努力程度。
2、忽视特定情境的影响,专注于在缺乏清净化的背景下的统一,从而有可能抹杀评价对象发展的个性,误导评价对象的发展,夸大、低估了评价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能做出的贡献。
3、以标准化考试或者纸笔测试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手段,评价带有一定的“教科书中心主义”色彩,评价所参照的观点是一元的,答案是统一的,准则是单一的,多样化的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章1.学生评价的作用:1、有助于把握学习起点,选择教学策略2、有助于改善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行为表现3、有助于理解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4、有助于使教师和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发展情况2、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定位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3、传统学生评价的缺陷:1、把考试与测验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2、形成了对分数的过分追求3、学生评价过程中的随意性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准确4、学生评价难以产生有效地教育效应4、现代学生评价制度的特征:1、学生评价的功能重点逐步从总结性功能向形成性功能转移2、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3、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由被动等待评价向主动参与评价发展4、学生评价从关注结果向重视过程发展5、在评价方法上,从仅强调测验分数向评价方法的立体、综合、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5、教育、教学目标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指南,也是评价学生的基本依据。
6、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鲁姆为首组织了一个目标分类委员会,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知识和能力)、情感领域(心理素质--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和品德品质—公民素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动作技能领域(运动的技能、良好的生活习惯)。
根据他的分类,在1965和1972年由辛普森和哈罗分别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7、教学目标分类学的特点:1、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础2、具有层次性和累积性3、具有通用性8、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般过程:1、准备阶段(确定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目标并考虑可能的非预期效应—对于大型的评价还学要组织准备和方法准备2、实施阶段3、对结果的分析阶段(整理、分析、反馈)9、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组织信息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笔试、学生作品、教师观察与学生交流、课堂评价10、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做好测验编制工作2、正确认识和处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分数3、11、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形成性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目标分析法和即时评语法12、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诊断性评价方法:学生的日常观察、与学生交谈、教育“会诊”、心理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