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拍摄手法
菊次郎的夏天拍摄手法
一、景别和视角的运用本片中大量运用全景和远景,用以展现片中主要任务的孤独和渺小,或者展现出乡间和小城镇的宁静和美好。
例如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正男在足球场踢足球。
此时导演运用了一个俯拍远景镜头。
正男在画面中被缩小成了一个小点,足球场很空旷,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借由这样的画面传达出来。
在影片【00:34:41】菊次郎带着正男在公路上行走的时候,导演也运用了大全景,来表现田间小路的宁静,搭配上久石让的《summer》,给人一种愉悦轻快的感觉。
片中【00:53:04】所展现的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间,正男围绕着那对年轻情侣奔跑,菊次郎在一旁玩橘子的场景。
镜头由全景拉到远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温暖的感觉。
而镜头再拉远,进入画面的“禁止入内”也增添了意思会写的效果,和影片整体基调相符。
从视角方面来看,本片中可以依稀看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子,人物对话时多采用平视镜头,显得很真实,增强了交流感,而对俯拍仰拍等特殊视角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
例如,在正男的第一个梦境中,【00:22:41】通过杯子向外看,杯子的棱角将外面的世界折射的非常畸形,表达了当时正男心中对菊次郎的看法和印象。
而在后来的【00:53:47】正男和菊次郎告别情侣的时候,则运用了低机位拍摄了轮胎上他们两个人的倒影。
二、运动镜头的运用在影片中,“小津式”的固定镜头也很常见。
北野武在本片中更倾向使用固定镜头去叙事。
这样的表现手法既真实又符合整部影片所营造出清新温暖的风格。
与彰显了北野武一贯风格里的黑色幽默。
长镜头仿佛是北野武一个“招牌”。
最明显的就是片头和片尾的两段奔跑。
片头用了55秒钟记录正男奔跑经过大桥,片尾的情节与之一致,更是给正男奔跑这个动作足足一分钟的镜头,接着便是一艘船从桥上驶过。
片头,一来设置悬念,既为和要给这个小男孩一个奔跑的特殊镜头,二来也预示着以后情节的发展——踏上寻母之路;而片尾,同样的动作,而且很明显地,是承接片头的那段,但在意义上可理解为,此时的正男是开心的,他找到了久违了的快乐,找到了属于他的夏天。
“人诗意的栖居”
“人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引自荷尔德林的诗作,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同时在艺术和生活领域对人性的发掘、回归,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文通过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论”来欣赏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中故事情节、拍摄手法、人物设置以及音乐制作的完美结合对“诗意的栖居”内涵的阐释。
标签:人性;诗意;栖居;菊次郎;回归“人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引自荷尔德林的一首以独特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诗歌,这是一个自我显现、自我人性敞开、自我人性领悟、自我实现的生命体验过程。
海德格尔的理论最主要的就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海德格尔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情有独钟。
海德格尔之所以选择荷尔德林作为他的阐释对象,是因为他认为: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
“……我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
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
” 海德格尔的目的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因此他阐释的方式与一般人进行文学上的阐释方式完全不同,他特意从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摘出5段诗句。
这5段诗句的前4段分别阐述了诗、语言、人、思与存在之间的至情至性、至亲至近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第5段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日本导演北野武是一个以拍摄暴力血腥的电影为主,以他特有的辛辣和黑色幽默著称,199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菊次郎的夏天》却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电影语言和电影叙事手法,通过整部电影表现出了对人生和生活的哲思。
影片讲述了九岁的正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在外地工作,平日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虽然也曾有感到寂寞的时候,但懂事的正男都尽量坚强忍受。
电影空间的场所性和非场所性研究--以《菊次郎的夏天》为例
菊次郎一出场便是一副蛮横不讲理的模样和拯救者的形象不搭边上一秒刚答应了妻子带正男找妈妈的嘱托转身便拿着旅费进了赌场赢钱时对正男赞赏有加输钱时便恶语相向他对旁人的态度更是恶劣卑劣的品行暴露无疑
第 29卷urnalofGansuRadio& TVUniversity
《菊次郎的 夏 天 》是 由 崇 尚 “暴 力 美 学 ”的 日 本导演北野武执导的一部公路片,这是北野武作 品中难得的一部温情影片,他用戏谑的手法展示 了小人物无可奈何的生活,引人发笑的同时让观 众体会到无尽的酸楚和悲凉。影片讲述了中年男 人菊次郎帮助有着相同经历的小男孩正男寻找母 亲的故事。一 路 上 苦 乐 交 杂,影 片 末 尾 这 个 夏 天
收稿日期:20190618 作者简介:郭颖萍(1995—),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2019年 10月
郭颖萍 :电影空间的场所性和非场所性研究
13
也已临近尾声,菊次郎虽然还是那个会骂脏话的 流氓大叔,但从他笑着说出自己名字的那一刻起, 某些不可名状的感情和心绪已然改变,“找寻和回 归”的主题贯穿影片始终。研究将从 “场所性空 间”和“非 场 所 性 空 间 ”着 手,分 析 这 两 类 具 有 不 同特质的 空 间 对 电 影 叙 事 和 主 题 表 达 所 起 的 作 用。
菊次郎的夏天
归附平静的一盏凉茶—————浅析《菊次郎的夏天》艺术特色摘要:北野武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导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善于按照自己独特的想法,打破传统电影的叙事技巧,以其利落的拍摄和剪辑技巧塑造“突如其来”的暴力美学风格。
然而,一贯以冷酷派著称的北野武好像跟跟众人开了一个玩笑,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到《菊次郎的夏天》暗示着他创作风格的另一面——回归温情。
在这些作品中他将原来的寡言暴力置换成轻松愉悦,宁静和谐,场景设置清新自然、干净明快,整部影片静观下来,心灵如同经过一次洗礼般回归安宁。
本文将以视听语言为主综合分析《菊次郎的夏天》,从而表达出笔者所理解的本片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朴素的造型风格运动镜头的表现高度透明的音乐正男,一个从小没有爸爸、未曾与母亲谋面、与祖母孤独的生活在一起的小男孩;菊次郎,一个人到中年、游手好闲却外粗内柔的“大男孩”,在暑假里一起踏上了寻找之路。
其间,他们做出了种种令人喷饭的举动,遇到了种种极为平常的人和事,在慵懒的夏日里,在恣意放纵中,他们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
片中小男孩正南天生一副纯真憨厚的面容,带着几分孤独与落寞,似乎是北野武自己童年的影子。
影片的开头,从一系列正男落单的画面表达他的孤独。
当正南遇见菊次郎,菊次郎带着正男踏上寻找母亲的路程,这其实也是菊次郎踏上一个寻找自我的旅程。
本片没有以往北野武电影暴力美学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感觉,相反,以其清新纯净的画面,雅致不俗的视听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属于夏天的美好故事。
如果说美国大片是一场视觉盛宴的话,那么《菊次郎的夏天》则是一盏回归宁静的粗茶淡饭,清淡之中孕育着浓烈的感情释放,影视技巧上的朴素与单纯与浓厚的思想感情相对比,更容易引发观众对此片所产生的感动。
影片中许多技巧值以细细的推敲和揣摩。
一、朴素的画面造型风格诠释令人神往的淡雅。
1,景别的运用。
本片大量运用全景和远景来展现人物的渺小,广阔的空间感带来的是孤寂或者安宁空灵的感觉。
《菊次郎的夏天》家园叙事视域中的精神空间向度之探
84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由日本导演北野武执导,北野武、关口雄介等主演,于1999年6月在日本上映的影片《菊次郎的夏天》选择儿童的视角来叙事,通过融入成年人陪伴的银幕元素,丰富了影片的情感层次,儿童视角传递了真实、原始的人物情感。
北野武巧妙借助留白镜头,讲述了两个不同年龄段且都缺少母爱的人通过“寻母旅途”转变个人情感认知的故事,为观众生动呈现了家的温情与浪漫,实现了从身份流浪到寻获精神家园的归属。
一、家园叙事与多元姿态的叙事策略表达视角是影片创作过程中传递情感及世界观的重要角度,在不同叙事视角下,人物形象、不同故事所呈现的情感主题存在明显差异。
在家园叙事风格中,导演通常以亲情式议题,通过叙述含蓄、温情的故事情节,触及观众内心情感,生动传递影片的创作内核,使观众在温情温暖的影片叙事中,乐观地直面人生。
(一)叙事细节尽显真情实感优秀的家园叙事作品需要以过硬的叙事技巧将原本简单的剧情主线,以真实、细腻触及人性的叙事方式来讲述充满亲情气息和生命力的家园故事。
[1]《菊次郎的夏天》以诗意般的叙事语言,讲述小人物的亲情,生动捕捉日本大众日常生活细节,通过打磨塑造个性人物形象,在优美的风景中,为大众呈现出田园般的生活图卷。
影片中,正南对母亲的记忆与追寻以及由于亲情缺失造成的内心“无根”状态,既是为大众呈现的心理补偿,也是影片的“动人旋律”。
导演北野武对人物角色性格的精准把握,赋予正男和菊次郎等人物形象完整的生命力,生动演绎了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状态,为观众预留大量等待解读的影像空间,传递了影片独有的真实魅力。
(二)叙事内容彰显生活热情家园,是大众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潜在心理记忆和精神向往。
该片所描述的“家”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上的“家”,创作者以延展的方式触及人的精神内核,通过挖掘人物内心的点滴细节,将情怀挖掘与主题表达兼容。
为了生动呈现小人物的生活底色,《菊次郎的夏天》用细腻的镜头记录了角色的复杂经历,该片以正南找寻亲情旅途为主线,对人性特征进行全面剖析,通过描述不同类型群体人物的生活状态,引发观众对家园生活的无限思考与精神向往,重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电影经典拍摄技巧全面总结
电影经典拍摄技巧全面总结电影,其实也可以“抄袭”,差别就在于你会不会抄~为了让大家“抄”得更有水平,我们为大家搜罗了那些经典的拍摄技巧,并配图说明。
从 《闪灵》中的低机位摄影到《毕业生》中的框架构图,再到 《喜剧之王》中对景别的精妙运用等等。
不能穷尽所有,但力求经典,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应用技巧依次为依次为低机位摄影、框架构图、慢速摄影、墙内镜头、晕眩镜头、巧用景别变换、使用多面镜。
更多请下翻~参考影片1:闪灵The Shining (1980)参考影片2:东京物语Tokyo Story (1953)参考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横移长镜头参考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参考影片1: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参考影片2:三轮车夫Cyclo (1995)参考影片: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参考影片1: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参考影片2: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1968)参考影片1:发条橙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参考影片2:落水狗Reservoir Dogs (1992)参考影片:发条橙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遮掩镜头参考影片:喜剧之王The King of Comedy (1999) 柳飘飘遇到杜鹃儿开着跑车来接尹天仇,尹天仇问柳飘飘什么事,柳飘飘顾左右而言他,说是还书来的,尹天仇也不点明。
一段俩人对话一连十个正反打,镜头遮遮掩掩,全用对方作前景遮掉了大半个脸,只剩下闪躲的眼神等局部特写。
(包括一个杜鹃儿的旁观镜头,也用前景遮掉了人脸的一部分)眩晕镜头参考影片1:雁南飞(1957)参考影片2:迷魂记Vertigo (1958)腰腿机位参考影片1:无间道Infernal Affairs (2002)参考影片2: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 (2000)边角构图参考影片:老男孩Old Boy (2003)三重镜像参考影片1: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1999)参考影片2:老男孩Old Boy (2003)在现实中看到与画或照片一样的场景。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场景转换
《菊次郎的夏天》中的场景转换作者:汪乐华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11期【摘要】日本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以舒缓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在寻找母亲路途中的故事,影片镜头语言质朴,干净简练,较少使用特技。
影片在进行场景转换中使用了静态构图、非叙事镜头等艺术手法,和整部影片幽默、温情的风格浑然天成。
【关键词】场景转换静态构图非叙事镜头一、影片简介本片是日本导演北野武1999年拍摄的作品。
故事情节大致如下:上小学三年级的正男自幼丧父,和婆婆两人生活在一起。
对他来说,暑假既无聊又寂寞。
于是,正男背上行囊出发去寻找住在另一个城市的母亲。
邻居的阿姨发现后,叫丈夫菊次郎与之同行。
生性游手好闲的菊次郎拉着正男去玩轮转赌,输掉了身上的钱,两人只好搭顺风车前往目的地。
一路上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来到了他母亲的家。
而看到已经建立起新家庭的母亲十分幸福的样子,正男变得十分沮丧。
菊次郎努力安慰他,和他一起踏上了归途。
途中两人一起野营,过得十分愉快。
而菊次郎也想起了住在附近敬老院的自己的母亲,默默地前去探望。
夏天就要结束,两人终于回到了浅草,分别之际,菊次郎与正男约定,下次再去探望母亲。
二、场景设置分析从《菊次郎的夏天》(以下简称《菊》)的故事来看,影片以男主角正男的日记为叙事线,分成九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以照片日记上的照片开始,直到下一部分里的照片日记开始,上一部分结束。
每一次照片日记上出现的人物都是正男在即将经历过的时间和事件中难以忘怀的,以正男的心情日记来做叙事线索,使全片贯穿起来。
心情日记的出现既是上一段行动路线的结束,也是下一段行动路线的开始。
贯穿全片的还有正男的梦境。
几次梦境分别处在正男不同的境遇和心情变化时期,具有各自的功能性。
事实上,照片日记和梦境这两种分段形式是互相融合的。
正男的梦境中不断地出现或者补充现实、或者暗示现实的影像,跟照片日记相互补充,推动正男的心理逐渐变化。
也可以以此为依据把影片分成几大段落。
评析菊次郎的夏天,并说说摄影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
评析菊次郎的夏天,并说说摄影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
1、在《菊次郎的夏天》中,摄影特点之一采取运动镜头,通过突出了他的卡通书包,飞扬的短发以及身上的花色T恤,来表现正男的成长背景和心理需求。
对于正南这样的小孩子来说,本该成长在一个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家庭中,而这些却恰好是正南所缺失的,这也为正南后来的寻母计划做好了铺垫。
同时,在结尾处的运动镜头中,情感表达方式是正南的奔跑还带有着成长的意味和孩童的动感,他的奔跑是一种欢乐,也是一种释怀。
2、在《菊次郎的夏天》中,摄影特点之二采取长镜头,也是广泛使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在草地上的戏份是一个全景和长镜头,菊次郎,正南以及年轻的情侣在欢乐的玩耍,这个时候,出现一个远景,当镜头渐渐移动到了门口警示牌的时候,却出现了四个字“禁止入内”。
再比如,菊次郎和正南在公共汽车站的那一组镜头,就大量的使用了长镜头的手法。
他们一高一低,一大一小,充满和谐和反差萌的走在了公路上,随着两人旅途中的相处,他们之间的距离和关系越来越亲密,这样的长镜头可以让人有所思有所感。
同时,他们的背影在镜头中逐渐变小,当要小到“看不见”,或者转弯马上就要消失到镜头之外的时候,摄像师突然将镜头“拔高”,给一个更大的全景,从高处来展现两人的背影。
情感表达方式是这样的长镜头方式更好的照顾到了每一位观众,在这一场旅行中,主人公一直不曾“离开”我们,纵使他们没有和正南的母亲相认,纵使原生家庭的痛依旧存在,然而,这一份温馨和感动,却一直伴随着观众。
3、在北野武的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中,摄影特点之三采取空镜头,它的作用是舒缓节奏,连接上下场,在两个场景之间的,达到和观众的默契。
我们看到,菊次郎和正南两人在行走的途中,从镜头这边走向了镜头那边,然而,等到他们已经走出了镜头之后,摄像机仍然“舍不得”离开,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几秒钟,似乎在等待着他们“回来”。
《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较为质朴,不追求相对酷炫的拍摄手法,也不追求较为花俏的服化道和顶级的卡司阵容,情感表达方式是依靠了相对温情,清新的场景和镜头方式,来表现成长和“寻亲”的感悟,表现了孩子正男的成长历程,也暗示了“怪叔叔”菊次郎的自我认同之旅,寓情于景,发人深思,是一部值得借鉴的优秀电影。
浅析《菊次郎的夏天》的艺术风格
归途------浅析《菊次郎の夏》的艺术风格摘要:《菊次郎の夏》摒弃了北野武影片中一贯的暴力和黑暗,也抛弃了《花火》当中“蓝调”电影的创作手法,从而营造出一种平淡而温馨的氛围。
在影片中,拥有很多区别于北野武一贯风格的艺术手法存在。
也有一部分艺术手法继承了以前的影片。
在继承与创新兼备的艺术手法之中,《菊次郎の夏》成为了北野武导演电影中独树一帜的经典存在。
关键词:人物形象运动镜头AB面叙事《菊次郎の夏》采用类似”寻母两万里”的情节,描述了一个小男孩长途跋涉去寻找自己母亲的故事。
影片用清新明丽的色彩和朴实平淡又不失技术性的剪辑手法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带有夏日凉爽荷风的回家的故事。
在故事和视听手法上都摒弃了繁复华丽,体现出片中人物心灵和影片制作手法的回归。
一、人物形象设置---导演性格的回归正南,一个被母亲抛弃,由祖母抚养长大的小男孩。
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独自在家做暑假作业,在空旷的操场上踢球,在家门口的弄堂里狂奔。
偶然地得到了母亲家的地址,点亮了他脑海里有关母亲模糊不清的那一部分。
菊次郎,一个人到中年,同样被母亲抛弃的“大男孩”。
拥有最流氓的温柔,也是最温柔的流氓。
在日本一个炎热的夏季,遇到正南。
和他一起踏上了寻母之旅。
在旅程中成长,在正南身上找寻到亲情的回归。
1、菊次郎----现实中缺失父爱的回归菊次郎,这是北野武父亲的名字。
父亲这个概念在北野武的世界里是极其淡化的。
菊次郎在北野武小时候就不在他身边了。
北野武导演回忆里,菊次郎唯一一次带他出门,遇到了美国大兵,菊次郎对大兵卑躬屈膝的态度让北野武感到屈辱。
而这也是菊次郎给北野武留下的唯一印象。
在北野武的世界,父亲这个角色是缺失的。
因此,《菊次郎の夏》中,菊次郎的出现并非无理可循。
塑造这样的人物不是为了怀念父亲,而是为了让片中的“菊次郎”代替现实生活中的菊次郎,来弥补已经缺失的父爱。
影片中,当正男看到自己妈妈已经拥有幸福家庭而悲伤哭泣的时候,菊次郎来到正南身边,安慰正男并让正男唤自己“爸爸”。
日本“小清新”电影元素及其成因分析
日本“小清新”电影元素及其成因分析作者:董泽润来源:《中华手工》2021年第05期摘要:近年,日本的“小清新”电影广受市场欢迎,成为日本当代电影的一类标签。
此类电影通常具有暖色系、缓运镜、轻叙事、重氛围等特点,本文将借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岩井俊二《情书》、是枝裕和《海街日记》解析此类电影的元素构成。
并根据对日本传统美学研究与近代发展史分析“小清新”电影的成因。
关键词:小清新;快速发展后的疲惫;日本传统美学一、绪论日本电影一直是世界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等人在日本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日本当代电影似乎已经跌下神坛。
武士电影是日本电影不可磨灭的高峰,而如今无论是在奖项还是主流网站评分上,日本当代电影相较黑泽明时期还是略逊一筹。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在1965年之前共有四部电影获奖,之后仅有三部;柏林国际电影节1965年之前共有四部电影获奖,之后仅有一部;戛纳国际电影节1965年之前共有五部电影获奖,之后共有六部,但五部电影是在1965年前十年间获得的,而之后六部的跨度长达30年。
显然如今国际电影节对日本电影的审美已经从黑白武士改变。
叙事方面,“小清新”电影刻意对戏剧冲突进行弱化,可以归结为剧情简单化、结构松散化两方面。
日本当代电影主题偏向表达借助生活琐事表现人性的温度,叙事风格舒缓。
电影叙事节奏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懒散,加上长镜头和慢镜头使得电影有一种散文化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小清新”,也被日本人称为“治愈系”。
“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
[1]这种风格的很多电影都为人熟知,例如“日本电影新天皇”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開片就是一个近一分钟的慢动作长镜头;获得极高评价的岩井俊二的《情书》;金棕榈大奖获得者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
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
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小班音乐欣赏《菊次郎的夏天》课教案一、引言在小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培养孩子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班音乐欣赏课的一个典型案例——《菊次郎的夏天》。
通过对这部电影音乐的分析和展示,将帮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和情感表达。
二、背景介绍《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日本导演高畑勋执导的一部动画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童年回忆与成长的故事,其中音乐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欣赏该电影中的音乐,可以唤起孩子们对自己童年记忆的回忆,以及对夏天的美好向往。
三、核心内容1. 音乐风格《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采用了多种风格,如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等。
这些不同的音乐风格为整个电影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音乐在不同情景下的表达能力。
2. 电影音乐的情感表达电影中的音乐不仅仅是背景音乐,更是情感的呈现。
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曲调,表达了人物的思绪、情感和成长过程。
在快乐的时刻,音乐欢快动感;而在悲伤的场景,则采用柔和的旋律和慢节奏来传递情感。
3. 音乐与情节的结合《菊次郎的夏天》中的音乐与情节相辅相成,彼此交织。
音乐通过为情节增添节奏感和气氛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关键时刻,音乐会采用高潮迭起的形式,使得故事的紧张感更加突出。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对《菊次郎的夏天》的音乐欣赏,孩子们将不仅能够欣赏到优美动人的音乐,还能够深入理解音乐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他们将通过音乐感受到快乐、悲伤、紧张等不同情绪,进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理解能力。
观点和理解:本人对《菊次郎的夏天》这部电影的音乐评价非常高。
音乐在整个故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衬托情节或者增添节奏感,更是通过情感的表达传递给观众深刻的感受。
当我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时,音乐就深深地吸引住了我。
每一首音乐都与场景相得益彰,使得整个故事的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从此,我对音乐和电影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配乐分析
《菊次郎的夏天》电影配乐分析作者:张思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20期摘要: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是日本鬼才电影导演北野武与日本作曲家久石让携手合作的优秀之作。
文章以电影配乐Summer主题曲为中心,分析音乐与电影情节相互结合所带来的艺术效果,阐述音乐对于电影的价值体现以及从审美角度上阐述对久石让音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关键词:电影配乐;《菊次郎的夏天》;久石让;Summer每当耳边传来久石让的音乐都让人感觉内心非常纯净。
因为他的音乐总能让将自己从身边的嘈杂与喧嚣隔离出来,进入一个“真、善、美”的世界。
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与各大电影导演合作的电影配乐,听他的音乐就像是听故事,娓娓道来,自然而流畅。
久石让,本名为“藤泽守”,是日本的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家、钢琴家。
出生于1950年12月6日,典型的射手座,有着过人的直觉和感性体验,创作风格和形式不受固有套路或规则的约束,任由想象自由驰骋。
个人主要音乐活动以担任电影配乐为主,特别是宫崎骏、北野武等著名导演的作品。
久石让不仅仅是将电影当做他的职业,而是投入自己的激情,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使命。
他说:“我根据电影的不同段落的主题和情绪,分别创作出了相互独立的音乐主题。
诚实地说,我为了给电影创作合适的音乐曾煞费苦心;受尽煎熬,但这一切让我感到满意。
”[1]久石让在《菊次郎的夏天》的配乐上灌注了大量心血,以严谨的态度将音乐与电影情节融合,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夸张。
其中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主题曲Summer就是一首充满而儿童口吻的钢琴小品,清新而简约,但背后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给人留下无限的哲思。
一、《菊次郎的夏天》创作背景和故事梗概以及主要人物分析《菊次郎的夏天》(菊次郎の夏、きくじろうのなつ)在1999年由北野武监督编剧、久石让音乐创作在日本出品完成。
此电影在上映的同年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第44届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金钉奖以及第2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三项大奖。
电影赏析之《菊次郎的夏天》
电影赏析之《菊次郎的夏天》10政本胡文才10102314113 经同学推荐,《菊次郎的夏天》是部不错的电影,初看觉着电影挺朴素的,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绚烂的情节,印象最深刻的是久石让的音乐。
不觉间,再次看《菊次郎的夏天》,似是有更多的收获,也像是跟着电影主人公成长了一样。
《菊次郎的夏天》的剧情大致如下:暑假到来,自幼丧父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正男(关口雄介饰),如今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暑假特别无聊。
他拿出母亲从外地寄回的信,准备自己一个人去爱知县丰桥市看望母亲。
邻居阿姨(岸本加世子饰)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
她拿出一笔钱做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北野武饰)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
可是在第一天,菊次郎就把老婆给的钱全部输光,于是两个人只好步行前往爱知。
一路搭顺风车,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到了他母亲的家,但小男孩却十分沮丧。
归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过得十分愉快,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先来谈谈音乐《Summer》,出自久石让。
我个人是十分喜欢他的歌曲风格,正如《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的主题曲,洋溢着文艺清新之风。
最为关键的是他的音乐总是能与电影搭配达到貌合神离之境界,并与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而《Summer》整首曲子简明轻快,以一股自然清新之风灵动而活泼的撩起人们舒心的情怀。
它穿插于整个故事中,让人倍感温情,同时也将天真无邪的正男和地痞像的菊次郎的性格及两人旅途中产生的友情、亲情、温情诠释了出来。
这部电影走得是人文情怀路线,影片不紧不慢的道出那一股味儿来,令人难以忘怀。
带着久石让温暖而轻快的音乐,一个大叔和一个男孩的旅程就此上演,尽管此前就充分的做好了被打动的准备,但在看电影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带入了那带着阳光、向日葵和玉米地味道的夏日。
一个是年幼丧父、母亲离家、受同学嘲讽、心情沮丧希望见到母亲的怪癖的小男孩,一个是无所事事、不学无术、欺软怕硬、爱占小便宜的随处可见的中年大叔。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这部电影讲的是小男孩正男和隔壁的叔叔菊次郎在去东京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搞笑又让人落泪的故事。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方便大家学习。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2020范文汇总1很久没有观看此类温情片,大概是心极难安静下来。
《菊次郎的夏天》从名字便令人感到一阵温暖,却无法刺激出观看的热情。
如今,生活如死水,看一看,有何不可呢?《菊次郎的夏天》讲得的是一个简单的寻亲故事。
老混混菊次郎带着小男孩正男,不远千里去看从来没有看过的妈妈,后面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电影有点公路片的感觉,剧情很少很散,串接着男孩一路上的日记和梦。
虽然发生了很多事,但是电影还是以建立一个童年的心路历程为主,这也是电影能够引起共鸣的原因。
影片一开始就是小男孩正男孤独的日剧跑身影,后面又是在偌大的球场上,他一个人去打球的小身影,回到家中也是一个人坐着吃饭,吃西瓜的形象,去找小伙伴玩,也是走在空房无人的街道。
正男是留守儿童,父亲出车祸去世,母亲在外工作从来没有回来过。
夏天到了,伙伴跟父母出去游玩了,外婆需要去工作,无意间收到妈妈寄过来的快递,他第一次看到照片中那么漂亮的妈妈,又得知妈妈的居住地址,便什么也不说就收拾书包出发了。
后来菊次郎和他的老婆撞见正男被几个小混混勒索,一声不吭,菊次郎的老婆知道正男的事后,就让她的老公陪正男一起去。
我把这里当做是影片的第一阶段,出场的人物不多,却弥漫着一股亲情丢失的悲伤。
小男主正男,是个沉默寡言的男孩,被小混混欺负,毫无反抗和求救的声音,包括后面在寻亲路上险些被猥琐大叔猥亵,也是一声不吭。
众所周知,像正男这样没有爸妈,又总是沉默的学生,是小混混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在正男的童年里,绝对不止一次遇到这种事。
大概是父母的缺失,导致他"失语"的形象,而影片中唯一和他相伴的外婆,性格内敛,以大人的冷淡口吻要求正男接受没有父亲的事实,体谅母亲的难处。
菊次郎的夏天摘抄
菊次郎的夏天摘抄好词摘抄:1. 澄澈小片段:那天,我们去了山里的小湖。
湖水那个澄澈啊,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天空、白云和周围的青山都照得清清楚楚。
我把手伸进水里,能看到手指在水里的每一个动作,就像伸进了透明的水晶里。
在城市里可看不到这么澄澈的水,这就是大自然的魔法吧。
我想,这澄澈的湖水就像我们内心最纯净的角落,没有一点杂质。
2. 悠扬小片段:傍晚,街头艺人吹起了笛子。
那声音悠扬得很,像一条丝带在空中飘啊飘的。
路过的人都放慢了脚步,仿佛被这悠扬的笛声施了魔法。
我闭上眼睛听着,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音符的天空里飞翔。
这么悠扬的曲子,能把人的烦恼都吹得远远的,只剩下满心的宁静。
3. 憨态可掬小片段:动物园里的大熊猫,那可真是憨态可掬。
它慢悠悠地啃着竹子,圆滚滚的身子一扭一扭的,像个大肉球在滚动。
我和小伙伴们在旁边看,都笑得合不拢嘴。
“你看它那傻样儿,太可爱了。
”小伙伴说。
我就觉得这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就像一个从童话世界来的可爱精灵,让人忍不住想抱抱它。
4. 葱郁小片段:走进那片森林,满眼都是葱郁的景象。
树木又高又密,枝叶交错在一起,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洒下星星点点。
我和爸爸在林子里走着,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的迷宫。
“这里的树可真多啊,像一片绿色的海洋。
”我对爸爸说。
这葱郁的森林充满了生机,感觉每一片叶子都在呼吸,每一根树枝都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5. 静谧小片段:夜晚的小山村静谧极了。
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喇叭声。
我独自坐在院子里,只能听到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
星星在天上眨着眼睛,仿佛在和我分享这个静谧的世界。
“这种安静的感觉真好。
”我心里想。
这静谧就像一件轻柔的披风,把整个小山村包裹起来,让人的心灵也得到了放松。
好句摘抄:1. “夏天的阳光是炽热的,但心中的那片清凉却永不消散。
”小片段:在那个炎热的夏天,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着大地。
我和弟弟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
可每次回到家,吃着奶奶做的冰西瓜,坐在风扇下,就感觉心里有一片清凉。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
《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菊次郎的夏天》观后感1周末饭后,跟家属看了部电影。
她和我一样,还没看过《菊次郎的夏天》,“那就它吧”,于是达成了一致。
认真进入观影前,两人固执地想体验蓝光画质。
由于来回不服输地测试了好几次,导致最开始的几个镜头反复播放,记忆尤其深刻。
跟随那支旋律,圆脸寸头的男孩沿着花坛以奔跑出场,天真烂漫,手脚有些不协调。
单眼皮,条纹衫,背包上面的一对翅膀,好像是天使的象征。
男孩想去爱知县找妈妈,在无亲人陪同的情况下,邻里一个没有正经职业的老混混陪他去了。
第一天…第二天…老混混在赌场把旅费挥霍一空。
晚上,男孩沮丧地站在焼き鳥屋外,而在里边,混混正面无表情地吃着廉价烤串。
…这时,如果不是一个面相猥琐的光头男子试图诱拐男孩,剧情也许就推动不了了。
几分钟后,林间深处,西装革履的光头被混混教训了一番。
混混顺走了光头男的钱包,带着男孩去了一家度假宾馆消遣。
(总之,绝不会坐火车!)几个温馨诙谐的活动后,钱又用完了。
没有了旅费,两位主角只能依靠好心人的顺风车,一点点向爱知县靠近。
然而当男孩终于站在了向往多日的屋前,却发现妈妈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
…背过身,男孩奔跑离去。
老混混若有所思,原来他曾经也是被家庭“抛弃”的孩子。
为了安慰男孩,他不改粗鲁语气地,向一位机车壮汉要来了冰蓝色的天使吊坠。
在海边,混混把天使交给了男孩,男孩牵住混混的手,他们回家去了。
整部电影中的几个奔跑镜头是引人注目的。
一是开篇,二是见到妈妈,三是两位主角造成交通事故之后。
在这几个场景中,男孩对老男人的熟悉与信任是在不断增加的。
同样,尽管老男人总是表现出一副昂首天外的无赖形象,包括在‘全心全意’对待男孩的'过程中,也始终摆脱不掉他不负责任的品质,但他用自己认为是关切的方式,耐心地关切男孩,循环往复,悄悄让彼此的联结萌芽。
即使是粗野蛮横,毫无章法,观众却不能对这个老男人的形象完全地讨厌起来,也许还有人感觉到他性格当中的诙谐之处。
人物描写的重心,似乎也是倾向老混混一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景别和视角的运用
本片中大量运用全景和远景,用以展现片中主要任务的孤独和渺小,或者展现出乡间和小城镇的宁静和美好。
例如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正男在足球场踢足球。
此时导演运用了一个俯拍远景镜头。
正男在画面中被缩小成了一个小点,足球场很空旷,一种孤独感和压抑感借由这样的画面传达出来。
在影片【00:34:41】菊次郎带着正男在公路上行走的时候,导演也运用了大全景,来表现田间小路的宁静,搭配上久石让的《summer》,给人一种愉悦轻快的感觉。
片中【00:53:04】所展现的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间,正男围绕着那对年轻情侣奔跑,菊次郎在一旁玩橘子的场景。
镜头由全景拉到远景,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温暖的感觉。
而镜头再拉远,进入画面的“禁止入内”也增添了意思
会写的效果,和影片整体基调相符。
从视角方面来看,本片中可以依稀看到小津安二郎的影子,人物对话时多采用平视镜头,显得很真实,增强了交流感,而对俯拍仰拍等特殊视角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
例如,在正男的第一个梦境中,【00:22:41】通过杯子向外看,杯子的棱角将外面的世界折射的非常畸形,表达了当时正男心中对菊次郎的看法和印象。
而在后来的【00:53:47】正男和菊次郎告别情侣的时候,则运用了低机位拍摄了轮胎上他们两个人的倒影。
二、运动镜头的运用
在影片中,“小津式”的固定镜头也很常见。
北野武在本片中更倾向使用固定镜头去叙事。
这样的表现手法既真实又符合整部影片所营造出清新温暖的风格。
与彰显了北野武一贯风格里的黑色幽默。
长镜头仿佛是北野武一个“招牌”。
最明显的就是片头和片尾的两段奔跑。
片头用了55秒钟记录正男奔跑经过大桥,片尾的情节与之一致,更是给正男奔跑这个动作足足一分钟的镜头,接着便是一艘船从桥上驶过。
片头,一来设置悬念,既为和要给这个小男孩一个奔跑的特殊镜头,二来也预示着以后情节的发展——踏上寻母之路;而片尾,同样的动作,而且很明显地,是承接片头的那段,但在意义上可理解为,此时的正男是开心的,他找到了久违了的快乐,找到了属于他的夏天。
升镜头的运用也是本片中的一大特色。
适时的运用升镜头起到了对情节
和情感的升华作用。
【00:14:19】的升镜头是全片中第一个大幅度的升镜头运用。
这里讲述了正男得到了母亲的地址,准备出门寻母的奔跑。
一个升镜头统领全篇开始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也使人的心情跟着升起的镜头一起腾跃起来,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
搭配上《summer》的跳跃的节奏,令人有一种愉悦和激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