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七大手法-动改法(动作经济原则) PPT
合集下载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ppt课件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为什么要定位?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V.S.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 一般工具及物料均依一直线摆放,此为不合人类动作节奏规则之 不良设计
1.每铲38磅,每天工作量25吨 (重量重,体力消耗大,随时需 要休息)
2.每铲30磅,每天工作量30吨
3.每铲21磅,每天工作量34吨
4.每铲15磅,每天工作量29吨 (体力消耗少,但每铲份量少)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 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五、关于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IE七大手法动作经济原则
(21)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最少
少
中
最弱
弱
中
最小
小
中
济的 上臂之长度 4
动多作 范強围
大
时间 (25mm为主)
0. 0016 分钟
0. 0017 分钟
0. 0018 分钟
0. 0026 分钟
五
最身躯不 +肩
经济 上臂+身躯弯曲 的5动 作范 最多
最强
围最大
---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 欲达此目的,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 及工具尽可能靠近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IE7手法课件
17
2 动作改善法A
2.1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 劳使工作更为舒 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
2.2 动作的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其原则是:
省力原则
省时原则
舒适原则
简化原则
2.3 由来:动作改善原则为“吉尔勃斯
”(Gilbreths)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
则”,后经若干学者详加研究改进而成,称之为
30
原则八:工具物料装置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 于近处
31
说明:常看工作台或机器上将工具一线排开放 置使用,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因为工作人 员在工作台上的动作范围及路径是呈圆 弧的状态而非直线的状态.一线排开不 但有违前述之动作原理并使工作距离加 长.以平面来说下沉的工人工作范围有 一定的界线,此称之为『正常工作范 围』,右手之正常工作范围以右手扫过 桌面的圆弧面积,即使左手之正常工作 范围也是类似.左、右手重迭之工作范 围即是双手均可操作到之工作范围.
“动作经济原则”,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
之为“动作改善原则”.
18
2 动作改善法B
2.4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 原则一: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 符号:
19
2 动作改善法C
原则二: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 符号:
20
2 动作改善法D
原则三:两臂之动作相反,同时法E
33
原则十:适当之照明
说明:适合某件工作的照明设计并不见得会 适合另一件工作之需求.例如钟表修 护之类的精细工作所需之照明与皮革 或锡板之表面缺点检查之照明设计一 定是不同的.所以所谓适当的照明,是 指包括:
1.适合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光线的颜色必须适当,没有反光.
3.正确的投射方向.
2 动作改善法A
2.1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 劳使工作更为舒 适、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
2.2 动作的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其原则是:
省力原则
省时原则
舒适原则
简化原则
2.3 由来:动作改善原则为“吉尔勃斯
”(Gilbreths)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
则”,后经若干学者详加研究改进而成,称之为
30
原则八:工具物料装置依工作顺序排列并置 于近处
31
说明:常看工作台或机器上将工具一线排开放 置使用,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因为工作人 员在工作台上的动作范围及路径是呈圆 弧的状态而非直线的状态.一线排开不 但有违前述之动作原理并使工作距离加 长.以平面来说下沉的工人工作范围有 一定的界线,此称之为『正常工作范 围』,右手之正常工作范围以右手扫过 桌面的圆弧面积,即使左手之正常工作 范围也是类似.左、右手重迭之工作范 围即是双手均可操作到之工作范围.
“动作经济原则”,为更易表现其含义,我们称
之为“动作改善原则”.
18
2 动作改善法B
2.4 有关人体运用原则 原则一:两手同时开始及完成动作 符号:
19
2 动作改善法C
原则二:除休息时间外,两手不应同时空闲 符号:
20
2 动作改善法D
原则三:两臂之动作相反,同时法E
33
原则十:适当之照明
说明:适合某件工作的照明设计并不见得会 适合另一件工作之需求.例如钟表修 护之类的精细工作所需之照明与皮革 或锡板之表面缺点检查之照明设计一 定是不同的.所以所谓适当的照明,是 指包括:
1.适合其工作的充足光度.
2.光线的颜色必须适当,没有反光.
3.正确的投射方向.
IE七大手法培训PowerPoint演示文稿
职业卫生与医学
----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82年)
5
工 业 工 程 在 制 造 业 中 的 应 用
➢工业工程发展简史
7
➢工业工程意识
• 增值与非增值 • 成本和效率意识 • 问题和改革意识 •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 全局和整体化意识 •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9
生产系 统
生产要素 人财物
A、使作业的动作轻松 难于观察、难拿、难动等作业即变得难做,变得易疲劳而发生失误。区分
颜色使得容易看,或放大标示,或加上把手使得容易拿,或使用搬运器具使 动作轻松。
B、使作业不要技能与直觉
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失误,考虑治具及工具,进行 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援人员也能做不出错的作业
C、使作业不会有危险
22
➢ IE七大手法
手法名称
防止错误法 (Fool-Proof) 动作改善法 (动作经济原则)
流程程序法
5X5W1H (5X5何法) 人机配合法 (多动作法) 双手操作法 (左右手法)
工作抽查法
简称
防错法 动改法 流程法 五五法 人机法 双手法 抽查法
目的
如何避免做错事情,使工作第一次就做好的精神能 够具体实现。 改善人体动作的方式,减少疲劳使工作更为舒适、 更有效率、不要蛮干。 研究探讨牵涉到几个不同工作站或地点之流动关 系,藉以发掘出可以改善的地方。
例:抽水马桶之水箱内设有浮球,水升至某一高度时,浮球推动拉杆,切断水源。 D、相符原理
藉用检核是否相符合的动作,来防止错误的发生。 例:开刀手术前后必须点核数量有否符合,以免有工具遗留在人体内,忘了拿出来。 例:物料配送制,就是根据配送的配件数与成品数是否相符来确认配件是否漏装配。 E、顺序原理
精选IE基本认识及IE七大手法PPT75页
对测定的结果进行整理,应该注意,只有加工改变了制品的属性,给制品增加了价值,其他的搬运、检查、停滞等所花费的时间应作为重点削减的对象
1
2
4
3
以品管圈(QCC)活动方式多方吸取意见,制订改善方案,经过评估后加以实施,实施后再对效果进行检查,比较改善前后的数据
改善方案效果明显,就应该使之标准化,对相关人员加以训练、要求,避免回复到以前的状态。
2、合并必要的工作
对程序图上的作业序列进行宏观分析,考虑重新排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有时仅仅通过重排就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重新排列工序流程,使程序优化。 重新布置工作场所,使物流线缩短,重排 流水线工位,消除薄弱环节。 重新安排作业组的分工,使工作量均衡。
3、重排必要工作的程序
简化包括将复杂的流程加以简化,也包括简化每道工序的内容: 减少各种繁琐的程序,减少各种复杂性。 使用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工作。 简化不必要的设计结构,使工艺更合理, 力求作业方法的简化。 运送路线、信息传递路线力求缩短。
测定必需 项目
整理测定 结果
标准化
改善方案 制定、实 施与评估
制品的产量制品的内容品质的标准检查的标准设备的配置工程的种类使用的原料
考察工程中每一工序的作业特性,使用工程记号绘制成工程流程图
测定各工序的必需项目,并把相应的数值记录在制品工程分析表中
运用IE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二、工业工程(IE)的起源和发展
泰勒曾受雇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不同的搬运工每天搬运铁矿石的量是不一样的。后来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约10公斤时,一天的搬运量为最大。
结果:三年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
1
2
4
3
以品管圈(QCC)活动方式多方吸取意见,制订改善方案,经过评估后加以实施,实施后再对效果进行检查,比较改善前后的数据
改善方案效果明显,就应该使之标准化,对相关人员加以训练、要求,避免回复到以前的状态。
2、合并必要的工作
对程序图上的作业序列进行宏观分析,考虑重新排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有时仅仅通过重排就可以显著提高效率: 重新排列工序流程,使程序优化。 重新布置工作场所,使物流线缩短,重排 流水线工位,消除薄弱环节。 重新安排作业组的分工,使工作量均衡。
3、重排必要工作的程序
简化包括将复杂的流程加以简化,也包括简化每道工序的内容: 减少各种繁琐的程序,减少各种复杂性。 使用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工作。 简化不必要的设计结构,使工艺更合理, 力求作业方法的简化。 运送路线、信息传递路线力求缩短。
测定必需 项目
整理测定 结果
标准化
改善方案 制定、实 施与评估
制品的产量制品的内容品质的标准检查的标准设备的配置工程的种类使用的原料
考察工程中每一工序的作业特性,使用工程记号绘制成工程流程图
测定各工序的必需项目,并把相应的数值记录在制品工程分析表中
运用IE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二、工业工程(IE)的起源和发展
泰勒曾受雇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在一次调查中发现不同的搬运工每天搬运铁矿石的量是不一样的。后来泰勒找了两名优秀的搬运工用不同大小的铁锹做实验,每次都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最后发现:一锹铲取量为约10公斤时,一天的搬运量为最大。
结果:三年后,原本要五六百名员工进行的作业,只要140名就可以完成,材料浪费也大大降低。
IE七大手法培训讲义幻灯片
藉著质问的技巧来发掘出改善的构想。
研究探讨操作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 资改善的地方。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 善的地方。 藉著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 象。
防错法
防错法的基本概念(1,2)
又称愚巧法,防呆法. (Fool-Proof)
在错误发生之前加以防止 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 消除重工及其引起的浪费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2)对称反向原则
IE七大手法-动改法四﹑动作经济原则(3 Nhomakorabea排除合并原则
不必要的动作会浪费操作时间,使动作效率下
降,应加以排除。而即使必要的动作,通过改变 动作的顺序、重整操作环境等也可合并减少一些
无用动作。
前
后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4)降低等级原则
上臂之长度
4 多 强 大 0. 0026 分钟
防错法的基本概念(1,2)
防错法运用的不同水平
水平
效果
Level 1 避免系统出错,从源头防止错误
类型
自动预防型
Level 2 有错误发生时,停止动作,未造成缺陷
止动检测型
Level 3 将已经产生的缺陷产品检查出来,并排出
追溯检测型
( ) 防错法的应用 1,2,3,4,5,6,7,8,9,10,11
动作经济原则总体分为3大类﹕ ➢ 关于人体的应用,共包含10项。 ➢ 工作场所的布置、环境,共包含8项。 ➢ 工具和设备,共包含4项。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1.有关人体动作方面
(1)双手并用原则
研究探讨操作员与机器工作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 资改善的地方。 研究人体双手在工作时的过程,藉以发掘出可资改 善的地方。 藉著抽样观察的方法能很迅速有效地了解问题的真 象。
防错法
防错法的基本概念(1,2)
又称愚巧法,防呆法. (Fool-Proof)
在错误发生之前加以防止 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提升产品质量,减少由于检查而导致的浪费 消除重工及其引起的浪费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2)对称反向原则
IE七大手法-动改法四﹑动作经济原则(3 Nhomakorabea排除合并原则
不必要的动作会浪费操作时间,使动作效率下
降,应加以排除。而即使必要的动作,通过改变 动作的顺序、重整操作环境等也可合并减少一些
无用动作。
前
后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4)降低等级原则
上臂之长度
4 多 强 大 0. 0026 分钟
防错法的基本概念(1,2)
防错法运用的不同水平
水平
效果
Level 1 避免系统出错,从源头防止错误
类型
自动预防型
Level 2 有错误发生时,停止动作,未造成缺陷
止动检测型
Level 3 将已经产生的缺陷产品检查出来,并排出
追溯检测型
( ) 防错法的应用 1,2,3,4,5,6,7,8,9,10,11
动作经济原则总体分为3大类﹕ ➢ 关于人体的应用,共包含10项。 ➢ 工作场所的布置、环境,共包含8项。 ➢ 工具和设备,共包含4项。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四﹑动作经济原则
1.有关人体动作方面
(1)双手并用原则
IE七大手法培训课件(PPT63页).pptx
––––表示工作 ––––表示空闲
人机操作分析
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一个操作周期内机 器操作和人员操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充分利用机器 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时间。
人机操作分析是利用人机操作图。 人机操作分析图的构成:表头﹑图表﹑统计。
人机操作分析-改善案例
工作任务:PC面板透镜
热熔。 表头
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
果。
2﹑用途﹕
----收集生产中有关设备和人力资源信息,用以研究 改善资源利用、降低成本。
----验证建立或改进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制订工时标准。
工作抽样的原理
工作抽样的观测精度
工作抽样一般取2σ的 范围,即确定95.45%的 可靠度,就是说实现预 定的抽样数据中有 95.45%以上落入2 σ的 范围,仅有4.55%的误 差,所允许的误差用精 确度来衡量。
5W2H列表
5W2H what why
where
when
who
how how much
问
题
什么事 为什么这样做?
(目的) 这项作业消失了有何影响? 必要性 有没有别的办法?
哪里 为什么在这里做? (场所) 集中一处或改变地点会怎样?
何时 为什么这个时候做? (顺序) 什么时候做才合理?
谁来做 为什么由他来做? (作业员) 集中一齐做,或改变方式会怎样?
开始:从流水线上取面板。
结束:热熔后放回流水线。
機種名稱﹕grampus 工站﹕熱熔站 測量日期﹕3/26
人
取PC面板
1"
裝透鏡
1"
放面板于治具上 1"
工段﹕裝配段
測量人﹕
人机操作分析
在机器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一个操作周期内机 器操作和人员操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充分利用机器 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时间。
人机操作分析是利用人机操作图。 人机操作分析图的构成:表头﹑图表﹑统计。
人机操作分析-改善案例
工作任务:PC面板透镜
热熔。 表头
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
果。
2﹑用途﹕
----收集生产中有关设备和人力资源信息,用以研究 改善资源利用、降低成本。
----验证建立或改进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制订工时标准。
工作抽样的原理
工作抽样的观测精度
工作抽样一般取2σ的 范围,即确定95.45%的 可靠度,就是说实现预 定的抽样数据中有 95.45%以上落入2 σ的 范围,仅有4.55%的误 差,所允许的误差用精 确度来衡量。
5W2H列表
5W2H what why
where
when
who
how how much
问
题
什么事 为什么这样做?
(目的) 这项作业消失了有何影响? 必要性 有没有别的办法?
哪里 为什么在这里做? (场所) 集中一处或改变地点会怎样?
何时 为什么这个时候做? (顺序) 什么时候做才合理?
谁来做 为什么由他来做? (作业员) 集中一齐做,或改变方式会怎样?
开始:从流水线上取面板。
结束:热熔后放回流水线。
機種名稱﹕grampus 工站﹕熱熔站 測量日期﹕3/26
人
取PC面板
1"
裝透鏡
1"
放面板于治具上 1"
工段﹕裝配段
測量人﹕
IE培训七大手法动作分析课件
•3/27/2024
2.移物(Move-M)
定义:手或身体之某一部位将物件由一地点移至另一地点。
或称运实(Transport loaded)
起点:手有所负荷开始朝向目的地点之瞬间。
终点:有所负荷之手抵达目的地点之瞬间。
特性:
[移物]有空间之移动,推动,拉动,滑动,拖动,旋转移动等。
[移物]途中突然停止即为[持住]。
[移物]途中常有[预对]伴生。
[移物]常在[握取}之后,而在[放手]或[对准]之前发生。
改善:
缩短移动距离。
减少每次移动之重量。
分析移动之方法,检讨有无其它工具可代替。
减少移物时之方向意识。
[移物]依其困难程度可分类如下:
移物至固定停靠处。
移物至大概位置。
移物至精确位置。
移物•IE至培不训七定大位手置法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 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 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 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 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
动作分析是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 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 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
什么是动作
工艺流程和作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为寻找、握取、移动、装配必要的 目的物,操作者身体各个部位的每一个活动。动作可大致分为下面四类:
加工—改变目的物形状和装配目的物的动作 移动—改变目的物位置的动作 握持—保持目的物形态的动作 等待—无作业手空闲着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每铲30磅,每天工作量30吨
3.每铲21磅,每天工作量34吨
4.每铲15磅,每天工作量29吨 (体力消耗少,但每铲份量少)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 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人体的运用
(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 2 )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4)手之动作应以用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将其减 至最小度。 (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隹。 (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 一字形直线排开,则距离远进不一,较远之对象要用更高级的动作 始可完成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唯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弧形,讲求「正常操作范围」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最例大与解正析常动--物作范料围及全体工面具积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直-线-物与料弧形及排工列法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准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 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17) 手不能当做夹具,而要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18) 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 (19) 工具预放在工作位置。 (20) 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 (21) 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22) 开关、按钮集中布置于恰当位置,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其 姿势,且能利用机械之最大能力。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作场所的布置
( 9 )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10) 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11) 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至工作者边。 (12) 「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 (13) 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之工作顺序排列。 (14) 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 (15) 工作台及椅之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16) 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为什么要定位?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V.S.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 一般工具及物料均依一直线摆放,此为不合人类动作节奏规则之 不良设计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一般人习惯于一手(左手)持住工作物,另一手(右手)进行操作 ➢ 左手效率平均不如右手,但至少可达右手效率80% ➢ 应使双手同样,同时开使,同时完成「有效益」之动作 ➢ 欲减少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平衡感,减少身躯有关部位之「应力」(Strain)
0. 0016 分钟
0. 0017 分钟
0. 0018 分钟
0. 0026 分钟
五
最身躯不 +肩
经济 上臂+身躯弯曲 的5动 作范 最多
最强
围最大
---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 制止时,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M = m * V (动量 = 质量 * 速度 )
工作时应利用此自然附生之运动量,
泰勒研究钢铁厂铲煤:
1.每铲38磅,每天工作量25吨 (重量重,体力消耗大,随时需 要休息)
以增进效率,则必须采取两手同时且反向对称地进行相似或相同的动作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
改善前
改善后 产能提升:34.5%
三实、例关解于析人体--动的作运用级次 (4)手之动(第作应4项以用) 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及动作所耗体力 减少上着手
➢ 欲达此目的,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 及工具尽可能靠近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什么是动改法
➢动作经济的原则,是要为了排除人的无谓(浪费)动作
➢利用人体工学使其动作做最经济而获得正确、快速、 轻松、安全的工作,提高效率的一种动作改善方法,也 叫动改法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人体的运用
工作场所 的布置
动作经 济原则
工具与设备 的设计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级别
一
二
三
四
运动枢轴
人体运动部 份
指节 手指
手腕 +手掌
肘 +前臂
肩
不经 +上臂
动作范围 速度 体力消耗 动作力量 疲劳度
手指节之长度
手掌之张度
前臂之长度
经1济的动2 作范3围
最少
少
中
最弱
弱
中
最小
小
中
济的 上臂之长度 4
动多作 范強围
大
时间 (25mm为主)
3.每铲21磅,每天工作量34吨
4.每铲15磅,每天工作量29吨 (体力消耗少,但每铲份量少)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 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人体的运用
(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 2 )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4)手之动作应以用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制止时,则将其减 至最小度。 (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隹。 (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 一字形直线排开,则距离远进不一,较远之对象要用更高级的动作 始可完成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唯有顺应自然的节奏-弧形,讲求「正常操作范围」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最例大与解正析常动--物作范料围及全体工面具积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直-线-物与料弧形及排工列法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6)连续之曲线运动,较含有方向突变之直线运动为准 (7)弹道式之运动,较受限制或受控制之运动轻快确实。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 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发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具与设备的设计
(17) 手不能当做夹具,而要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 (18) 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 (19) 工具预放在工作位置。 (20) 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 (21) 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大。 (22) 开关、按钮集中布置于恰当位置,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其 姿势,且能利用机械之最大能力。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工作场所的布置
( 9 )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10) 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11) 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至工作者边。 (12) 「坠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 (13) 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之工作顺序排列。 (14) 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 (15) 工作台及椅之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16) 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为什么要定位?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 9 )工具物料应置放于固定处所。
V.S.
四、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
实例解析--物料及工具之定位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 一般工具及物料均依一直线摆放,此为不合人类动作节奏规则之 不良设计
(2)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不应同时空闲。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手部动作(1-3项)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反向
➢ 一般人习惯于一手(左手)持住工作物,另一手(右手)进行操作 ➢ 左手效率平均不如右手,但至少可达右手效率80% ➢ 应使双手同样,同时开使,同时完成「有效益」之动作 ➢ 欲减少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平衡感,减少身躯有关部位之「应力」(Strain)
0. 0016 分钟
0. 0017 分钟
0. 0018 分钟
0. 0026 分钟
五
最身躯不 +肩
经济 上臂+身躯弯曲 的5动 作范 最多
最强
围最大
---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量之利用与曲线及节奏
(5)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用肌力 制止时,则将其减至最小度。
M = m * V (动量 = 质量 * 速度 )
工作时应利用此自然附生之运动量,
泰勒研究钢铁厂铲煤:
1.每铲38磅,每天工作量25吨 (重量重,体力消耗大,随时需 要休息)
以增进效率,则必须采取两手同时且反向对称地进行相似或相同的动作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
改善前
改善后 产能提升:34.5%
三实、例关解于析人体--动的作运用级次 (4)手之动(第作应4项以用) 最低等级而能得满意结果者为妥
➢ 欲使动作迅速而轻易,唯有从动作距离之缩短,及动作所耗体力 减少上着手
➢ 欲达此目的,为选取级次最低之动作,使动作范围缩小,并使物料 及工具尽可能靠近
IE七大手法(动改法)
什么是动改法
➢动作经济的原则,是要为了排除人的无谓(浪费)动作
➢利用人体工学使其动作做最经济而获得正确、快速、 轻松、安全的工作,提高效率的一种动作改善方法,也 叫动改法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动作经济原则分类
人体的运用
工作场所 的布置
动作经 济原则
工具与设备 的设计
动作经济原则(二十二项)
三、关于人体的运用
实例解析--动作级次(第4项)
级别
一
二
三
四
运动枢轴
人体运动部 份
指节 手指
手腕 +手掌
肘 +前臂
肩
不经 +上臂
动作范围 速度 体力消耗 动作力量 疲劳度
手指节之长度
手掌之张度
前臂之长度
经1济的动2 作范3围
最少
少
中
最弱
弱
中
最小
小
中
济的 上臂之长度 4
动多作 范強围
大
时间 (25mm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