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必背1、简述课程评价的概念及功能。
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对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
课程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区分、强化和发展的功能。
2、简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意义。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这些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1)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责任感。
(2)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2)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4)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简述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班级管理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公正平等、整体优化、注重个性等。
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质量管理等。
在班级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必背题一、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智力、品德和体质的活动。
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机构和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
小学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简答题汇总一、什么是教育目的?请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和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确定的。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来说,它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在体力、智力、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二、什么是德育?请简述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其中,思想教育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关于社会政治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关于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于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的教育。
三、请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兴趣和求知欲,这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首要因素。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再次,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奖励等手段,激发学习动机。
引导正确归因,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果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外部因素。
四、请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家长和教师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需要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例如,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好习惯。
还可以通过制定规矩和计划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规定每天的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
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鼓励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1)查找文献资料;(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3)教学与研究合一;(4)研究的循环性。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1)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2)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政治)(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观点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生的学习动机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学校的管理体制D. 教育的社会功能答案:A2.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A. 启发式教学原则B. 巩固性教学原则C. 量力性教学原则D.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答案:A3. 下列哪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A. 讲授法B. 谈话法C. 发现法D. 练习法答案:C4.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水平评价D. 学科评价答案:B5. 下列哪种教育现象属于特殊教育?()A. 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B. 对贫困学生的教育C. 对优秀学生的教育D. 对偏科学生的教育答案:A6. 下列哪种课程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A. 分科课程B. 综合课程C. 实践课程D. 选修课程答案:B7. 下列哪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A. 个别辅导B. 分组教学C. 班级授课D. 现场教学答案:C8. 下列哪种教育政策体现了教育公平原则?()A. 免除学杂费政策B. 重点学校政策C. 特长生招生政策D. 高考加分政策答案:A9. 下列哪种教育现象属于教育的外部关系?()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社会教育D. 自我教育答案:C10. 下列哪种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A. 传统教育理论B. 现代教育理论C. 全面发展教育理论D. 素质教育理论答案:D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的科学。
答案:教育过程与学生心理发展2.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_____的。
答案:辩证统一3. 发现法是一种以_____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答案:学生自主探究4. 形成性评价是在_____进行的评价。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1.简要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意义小学教育是学生入门教育的重要阶段,它是学生心智、道德、智力、体魄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
小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关键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心理学、教学评价等。
教育心理学方面涉及到认知发展、情感与意志的发展、学习记忆等。
教育学方面包括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教育方法等。
课程与教学涉及到课程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
学生发展心理学包括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发展规律等。
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的种类、方法、原则等。
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艺术、体育等学科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课程设置还要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中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5.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中的评价与考核包括日常评价、周期性评价和高考。
评价与考核应当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
评价与考核应当公平客观,注重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不应当只注重分数和排名。
以上是对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必背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共有3道简答题,每道题10分,总共30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3年下半年21.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2.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23.根据桑代克理论,简述学习实质和学习律。
参考答案21.①导向功能;②诊断功能;(3)调节功能;④激励功能;⑤管理功能;⑥发展功能;⑦甄别功能;⑧鉴定功能。
22.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23.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o桑代克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规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当学习者有准备且可以进行活动,则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能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炀恼。
(2)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则会减弱。
(3)效果律:指“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023年上半年21.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24.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5.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总结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权(3)决定教育目的(4)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5)决定教育体制(6)制约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7)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的政治功能(I)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3.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文化观念影晌教育观念(2)具有价值定向作用(3)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4)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5)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6)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5.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承文化(2)改造文化(3)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更新和创造文化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部动力。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3)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8.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方法适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9.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蒂要(3)人们的教育理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1)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1)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和核心作用,保证方向;(2)额育,认识基础;(3)体育,物质前提;(4)美育,协调各育发展;(5)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础。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要点1、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4)理论与实践统一;(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2、简述贯彻教育妨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具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妨碍的延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持续进展。
3、简述学生心理进展的基本特征(1)延续性与时期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别平衡性;(4)差异性。
4、简述增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1)真诚;(2)尊重与接纳;(3)同理心。
5、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师举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6、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妨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具长期的、反复的、别断前进的过程。
7、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办法(1)创设咨询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操纵作业难度;(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举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8、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3)教学监控能力。
9、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10、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目的明确,打算精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2)生动爽朗,灵便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带箭头的是必须背的,时间不充裕至少先把带箭头的背完】【时间不充裕一定要先背带箭头的】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征: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高频】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水平制约学校教育结构。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经济功能)【高】: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高频】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性质;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④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8.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9.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10.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一、什么是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针对儿童年龄特点,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基础教育。
它包括小学阶段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儿童接受国民教育的起点,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
二、小学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小学教育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全民性:小学教育是为全体国民提供的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2、义务性:小学教育是一项国家法定的公益性事业,具有义务性的特点。
3、全面性:小学教育注重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4、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的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
三、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儿童未来的学习和成长,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具体来说,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奠定未来学习的基础:小学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思维基础等。
2、培养公民素质: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儿童的公民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等。
3、塑造性格和人格:小学教育注重塑造儿童的性格和人格,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4、传承文化:小学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儿童了解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
四、如何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关注儿童的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4、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预见:1、个性化教育:随着人们对儿童个体差异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小学教育的一种趋势。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30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2.简述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要,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4.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专业知识”维度包括哪些领域?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5.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
①教育教学设计能力②组织与实施能力③激励与评价能力④沟通与合作能力⑤反思与发展能力6.简述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占据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所以,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发扬教学民主。
(3)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自身的素养。
(5)善于与学生沟通。
7.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似性。
这主要是指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和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这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策略的水平。
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必背资料
第一章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是贯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教育以文化教材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价值性、发展性和简性(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学生,其影响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深性(3)学校是有组织的制度化的教育形式,其影响具有集中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3.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4.简述学校成立的基本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脑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小学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创造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小学教育目的的确立有四大依据:(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制②单轨制③Y型学制(或分支型学制)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简答)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地位是: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9.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2、提供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3、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研究动机4、创设良好的研究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5、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
1、实施启发式教学,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研究竞赛。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课程标准的含义和基本结构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其基本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等部分。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体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而教师的教学目标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预期变化。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研究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和研究程度的大小、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识记的方法、时间因素和识记的态度都会影响遗忘进程。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权利、目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其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的阶段,而其差异性则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不断研究、实践和反思、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参与培训和研讨等。
1、班级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班会、班级文艺活动、班级运动会等,旨在促进班级凝聚力和学生个人发展。
2、校级活动: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各种规模的活动,如学校文艺节、体育比赛、科技竞赛等,旨在展示学校形象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社会活动:以社会为背景,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旨在拓展学生视野和提高社会责任感。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
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它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学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一份小学教育知识和能力简答题大全,供大家参考:1、什么是小学教育?答:小学教育是为儿童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初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的一种教育。
2、小学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3、小学教育的原则是什么?答:小学教育的原则包括个性化、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它应该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注重实践操作和实践经验,同时也要注重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的联系。
4、小学课程包括哪些内容?答:小学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学科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课程则是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以主题或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
5、小学教学方法有哪些?答:小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演示、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
6、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答:小学教师应该具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方法、评价与反思、沟通与协作等多种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耐心、责任心和爱心。
7、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包括权威管理、民主管理、自我管理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8、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9、小学德育的方法有哪些?答:小学德育的方法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不同的德育目标和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10、小学美育的目标是什么?答:小学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创造美,为未来的文化生活做好准备。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B.实施C.检查D.总结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班级管理过程的环节。
班级管理过程由计划决策、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总结提高四个环节组成。
其中,(1)计划对班级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运行起着导向作用,班级管理过程都是根据计划来安排和协凋的;(2)实施是班级管理运作的中心环节,是管理者按照计划指挥全班学生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的任务,达成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3)检查是管理者对班级管理计划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价和纠偏,以保证班级管理活动指向管理目标的实现;(4)总结是对一项相对独立或相对完整的班级管理活动进行总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以肯定成绩、吸取教训、寻找规律、处理遗留问题,明确继续前进的方向。
题干中,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实施。
B项正确。
2.下列我国古代教育家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伦”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孟子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包括:(1)人性论:性善论。
孟子提出“仁有四心”,这四心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2)教育作用:扩充“善性”。
(3)教育目的:“明人伦”。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4)教学思想:盈科后进、教亦多术。
题干中,提出“仁有四心”,主张教育目的为“明人伦”的教育家是孟子。
B项正确。
3.学校教育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S小学成立了十几个学生社团,开设了三十多门兴趣活动课。
这一做法依据的是()。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C。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1. 什么是教育?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3.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有何不同?4. 教育系统包括哪些层次?5. 什么是教育理论?6.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7. 合适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8. 如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9. 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10.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11.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2. 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13. 在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应该如何教育学生?14.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15. 教师的角色在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16. 什么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17. 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1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19.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20. 学校中应该有哪些课外活动?21. 如何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2. 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什么?23.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24. 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考试压力?25.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26. 如何在课堂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27. 如何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28.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9. 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30.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31. 如何受益于移动学习技术?32. 如何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3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特殊需求?35. 如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36. 如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37. 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38. 学校中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欺凌问题?39.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40.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1. 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42. 教师应该如何与学生的家长合作?4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44.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5. 如何教育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46. 如何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47.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48. 如何在学校中传播健康生活方式?49.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50. 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1. 如何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52. 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3.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54. 如何培养学生的扎实学习基础?55. 如何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游戏?56.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理财技能?57. 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58.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9.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读书活动?6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61.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62. 如何教育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63.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64. 学校应该如何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6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健康饮食习惯?66. 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67.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升学压力?68.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69. 如何教育学生发展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7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参与公益活动?71.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体育锻炼习惯?72. 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境应对能力?73.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科学实验活动?74.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对待他人的尊重和友善?75. 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76. 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批评和自我评价能力?77.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媒体素养?78. 如何帮助学生处理亲友圈压力?79. 如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80. 学校应该如何开展社区服务活动?81. 如何教育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8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STEM教育?83. 如何培养学生的执着和毅力?84. 如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85.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86.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核心素养?87.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并应对文化差异?88.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89. 如何在课堂中创造有趣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90. 学校应该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91. 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92. 如何在学校中推广性别平等教育?93. 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94.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95. 如何在学校中教育学生传播和分享知识?96. 如何鼓励学生发展志愿者精神?97.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聆听能力?98. 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99.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评估和利用网络信息?100. 学校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不同职业和人才?1.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过程,目的是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塑造态度来提升个体的智力、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淘宝店铺:智汇设计素材/v信:jiuyijia6h1《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带箭头的是必须背的,时间不充裕至少先把带箭头的背完】【时间不充裕一定要先背带箭头的】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近代教育的变化特征: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3.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4.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高频】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③生产力水平制约学校教育结构。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经济功能)【高】: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途径;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高频】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目的性质;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④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8.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9.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④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10.遗传的意义。
①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1.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高频】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学生的发展;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高频】(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用的表现):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3.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背·简答题-14年上考过】①坚持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②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③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14.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2年下考过】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③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5.教育制度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5上考】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④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6.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①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②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③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
④运作的课程: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17.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和创造性②长期性和间接性③主体性和示范性④连续性和广延性18.简述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哪几个方面。
①道德素养。
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②知识素养。
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③能力素养。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④心理素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9.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三个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这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处理好个人关系上。
②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③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0.《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背·简答题/重点记①和③条,②和④已经考过】①师德为先(口诀:两爱两人)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②学生为本【2016上考过-简答题/单独考的这条】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③能力为重(口诀:理论实践、研究学生、实践反思)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④终身学习【2016下考过-简答题/单独考的这条】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方法。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22.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背·2014下考过】①检阅要全面,即检阅的全面性。
②检阅要认真细致。
③勤于积累。
④善于思索2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方法;⑤时间因素;⑥识记者的态度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24.简述如何合理组织复习。
①及时复习,经常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④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⑤复习方法要多样化;⑥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⑦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25.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2017下考过】①问题情境与表征方法;②知识经验与迁移;③思维定式与功能固着;④原型启发;⑤动机强度和情绪状态。
2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口诀:三思二练一储备)①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②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③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④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⑤训练逻辑思维,提高思维水平。
26.培养创造性的方法。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27.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6年上考】①自我实现的需要②审美的需要③认识和理解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归属与爱的需要⑥安全需要⑦生理的需要28.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背·17年上考过简答题】①言语智能②逻辑-数学智能③视觉-空间智能④音乐智能⑤人际智能⑥身体-运动智能⑦自知智能⑧自然智能2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教育措施。
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②教育要适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30.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口诀:感前具形)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④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⑤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3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①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②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害羞和怀疑③学前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④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⑤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对性—角色混乱⑥成年早期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⑦成年期3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⑧成熟期60岁—死亡自我调整对绝望期3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观点。
①知识观。
知识并不准确;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与差异性。
③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3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8年上考过】①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②学习情境的相似性;③学习者的背景知识;④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⑤学习策略水平。
34.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14年上考过】①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②兴趣广度逐渐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③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35.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口诀:心情学堂法①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②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兴趣在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中共同培养;⑤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6.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①自我中心阶段(2-5岁)无律期:自我中心②权威阶段(5-8岁)他律期1.把规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的;2.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③可逆性阶段(8-10岁)自律期1.不把规则看做是一成不变的;2.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④公正阶段(10-12岁)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37.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3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②德育教育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变化的过程。
③德育教育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④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39.小学德育的原则:①导向性原则②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③疏导原则④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⑤因材施教原则⑥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⑦知行统一原则⑧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⑨长善救失原则40.疏导原则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1.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③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