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要求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本校实际

我们学校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不强,学生不愿学,优质生源流失比较多;第二是课堂效率不高,师生很辛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的时间很长;第三是教学效果不好,参加中考的情况建校以来没有一次实现突破,令家长很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学生不想往。

新课程教材要求不能按照传统模式讲授,否则那是永远也讲不完的。新课程的理念是如何让学生来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如何让学生学会提炼和概括,要求按照“先学后论,先论后导,以学定教”原则。而我们人为地把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放慢了。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大讲特讲,学生会的还在讲。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大多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创立“1371”教学模式。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能力。师生在课堂角色的转变,为尝试进行新型的学案设计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领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堂变学堂,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

二、理论依据:

(1)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强调个体学习所必须的能力。个体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更新,就是个体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而已,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3)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还是在教育的过程上,都把发挥人的主体性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概念的界定:

所谓“导学案”是指用于指导学生每一课时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它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导学案”所体现的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导与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371”课改模式:由学校的3段7步课堂模式演变而来,“一个”载体,即师生共用一个“导学案”;“三段”即每一学段学习师生共同经历三个阶段:自主与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与质疑精讲----训练检测与补救达标;“七步”即三个学段学习中,师生共同完成七个环节:明确任务和方法---自主学习思考----合作交流解疑----汇报展示评比----质疑评价补充---精讲点拨拓展---训练检测补救。最后“一个”是课堂评价。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实验,找到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案的编写的基本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与学协调同步,提高学生的素质。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学案”为载体,构建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对导学案的编写设计和师生使用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创新的校本课程“学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构建并完善符合现代教学、学习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即“1371”课堂模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营造教科研的氛围。同时将这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学校学科集体备课中应用,使学科集备有了更丰富的、更真实的信息来源,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导学案编写与实施的研究

改变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设计好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铺好路,提高其实效性。

(1)导学案编写的要求

(2)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

(3)导学案编写的流程

(4)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

2、“1371”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

“1”是师生课堂共用一个导学案。

导学案重在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先学后教”的有效措施。导学案由八个部分构成:本节课细化后的目标、预设分配任务、重点和难点、为了理解掌握目标突破难点的有利于思考的内容问题链、学习归纳小结、学习反思旁批、达标检测、巩固提高。整个过程都包含学法指导。

“3”是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三个学习阶段。

“三段”,是很好地体现“先学后教”理念,即:生生学习——生生展评——生生达标。三段缺一不可。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必要步骤。

第一、必须抓好预习:是对学和群学的基础,是课堂高效展示的前提,预习应该有充分的时间。

第二、放大展示:总体要求八项:面全体、重分层、科学分任务、勤质疑、恰点拨、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内容要求:展示问题、展示重点、展示难点。展示的人员要求: A层学生讲思路,B层学生想思路、完步骤,C层学生练模仿抓基础。

第三、达标检测:选题的原则是“五性”: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精炼性。答题时做到“四性”:规范性、准确性、限时性、独立性。要把每一次练习当成考试来对待。

“7”是指“七步”。

所谓七步是:自主学习(独学)→学生间合作解决问题→展示各组问题解决方案→师生质疑评价补充归纳提升→教师评价点拨精讲(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课上和课后分层检测训练,补救达标。

总的要求:逐渐淡化七步,强化流程,预习、展示和分层达标灵活组合,提高实效性。

“1”是指贯穿全课的一个做法,就是激励性评价。

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捆绑式赋分评比的方式,对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赋分评比,对表现好的个人,给予小组加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

1、学习小组分组原则

2、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

3、小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七、研究的过程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

(1)按照实验研究的内容,成立课题组。

(2)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为课题的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3)分解课题,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年级部、学科教研组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