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及实施研究》总结报告

《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及实施研究》总结报告

《初中物理导学案编写及实施研究》总结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对象:1、研究的方法①调查分析法。

以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素养,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②文献研究法。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逐步构建本课题的研究体系和构建“学案”导学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提高教师理论水平;③行动研究法。

以我校为单位,不同层次学生为对象,根据本课题设计和实施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行动研究,探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案编写和使用”方面的操作流程;④个案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观察分析引入自变量(“学案”)后的应变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⑤经验总结法。

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初中物理学案设计的策略。

2、研究对象:初中八、九两个年级的学生。

二、课题研究成果与结论:(一)课题组研究的实践性成果1、形成学案编写模式,编制出一套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八、九年级物理电子学案。

我校物理课题组的几位成员开始对初中物理学案的编写策略进行摸索与研究,带领学生使用学案,通过使用学案了解学案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验与总结,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套以问题导学为线索的电子学案册。

完成了“规范学案编制”任务。

将学案编排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学习目标:根据课题知识点,结合《课标》要求,将学习目标呈现在学案上;第二板块学习重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习重难点呈现在学案上;第三板块学习过程:以问题形式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展现在学案上,使学生通过阅读自学与思考,自主完成预习。

第四板块当堂训练,此部分试题一般3~5题,以基础题为主,目的是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九年级学案)2、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提高(各年级成绩分析表附后)(1)变学会为会学真正的学习是在学生走进课堂之前和在学生走出课堂之后的后续学习。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_016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_016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中期报告_016自查报告。

经过对《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的中期实践与研究,我进行了一次自查,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实践情况。

在中期实践中,我积极尝试将导学案引入初中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和编写导学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导学案的接受程度较高,他们在使用导学案进行学习时能够更加主动和积极,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研究成果。

通过中期实践,我对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我发现导学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发现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出更加符合他们学习需求的导学案。

三、存在问题。

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对导学案的理解和使用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进一步指导和引导。

其次,在编写导学案时,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导学案。

最后,我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应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四、下一步计划。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将进一步完善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导学案。

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导学案进行学习。

此外,我还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以更好地推动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这次自查,我对自己的实践和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

我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实践中,我能够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推动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应用和发展。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发现,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和建构知识的方法。

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本研究旨在探讨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希望通过对导学案的特点、设计原则、实践案例以及应用效果的分析和评价,全面了解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潜能。

通过深入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可以对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式进行深入探讨,为今后的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导学案的概念和特点导学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种学习指导方案,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步骤、练习习题等内容。

导学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个性化定制:导学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循序渐进:导学案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强化训练:导学案中通常包含丰富多样的练习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启发思考:导学案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运用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在教学开始前,我会提前准备好导学案,并将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次序进行编排。

导学案的开头往往是一些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在教授《古文观止》时,我会设计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古文?为什么要学古文?古人的文学创作具有哪些特点?”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研究、探索,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我还会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候学生只看表面的文字,缺乏深入的思考。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会在导学案中设置内容总结的环节,让学生总结归纳学过的知识点。

在教授《论语》时,我会设计一个导学案,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解析文本,然后引导他们总结出线索、人物形象、寓意等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表面文字中抽丝剥茧,深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导学案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导学案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能代替课堂教学。

我会将导学案中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问题与课堂讨论相结合,通过讨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授《诗经》时,我会在导学案中设定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诗经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等等。

然后,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导学案教学实践(2篇)

初中导学案教学实践(2篇)

第1篇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导学案教学实践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导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结合初中教学实践,探讨导学案教学的优势、实施策略以及注意事项。

二、导学案教学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学案教学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导学案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导学案教学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导学案教学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导学案教学实施策略1. 导学案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导学案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2)设计问题链: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注重层次性:导学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4)体现实践性:导学案设计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2. 导学案实施(1)课前预习:教师将导学案提前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课堂导入: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自主探究:教师组织学生按照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问题解决:教师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导学案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对自己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导学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于2016年1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

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八年级数学导学案教学的研究。

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缘由及意义新课程实施以来各种“导学”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

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并没有触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

我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普遍较差,学生的数学成绩很难提高,同时受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可提供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有限。

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导学案教学一定程度上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

为此,我校在2014年9月提出实行以导学案为主的“三环五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五学”是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真正还给学生以“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践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八年数学导学案分为预学案和检测案,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内使用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利用预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模式。

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包括师生、生生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此方法注重的是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

检测案中当堂训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预测,与检测中暴露的问题相对应,突出重点、难点。

利用导学案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把时间还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渠道。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摘要】导学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本文从引入导学案的背景和意义出发,介绍了导学案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在数学课堂中的设计原则。

接着详细阐述了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以及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最后分析了导学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未来,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实践、设计原则、编写、应用案例、学习效果、重要性、发展趋势、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需要通过系统、有序的学习来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

而导学案的引入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导学案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学生在课前可以独立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课堂上,导学案也为学生展开问题讨论和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能。

导学案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通过编写导学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引导和控制,使学生在有序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知识的习得和运用。

导学案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研究导学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明确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 培养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能力,提高导学案的质量。

3. 通过导学案的实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导学案基础知识培训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对导学案的概念、特点、作用等进行讲解,使教师对导学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导学案设计技巧分享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导学案设计技巧,包括如何确定学习目标、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如何设计活动等。

3. 导学案案例研讨组织教师分组研讨优秀导学案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为教师提供借鉴。

4. 导学案设计实践教师根据所学知识和研讨成果,进行导学案设计实践,并互相交流心得。

5. 导学案实施与评价教师将设计的导学案应用于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进步,对导学案进行评价和改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明确了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

2. 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能力得到提升,导学案质量有所提高。

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4.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活动时间安排合理,内容丰富,教师参与度高。

但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2. 导学案设计方面:部分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层次性。

需要教师加强对教材、学情的研究,提高导学案的设计水平。

3. 导学案实施方面: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实施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需要教师加强对导学案实施过程的监控和指导。

六、改进措施1. 加强对导学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

初中导学案教研总结(3篇)

初中导学案教研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初中教育领域对导学案的研究和应用日益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导学案的教学效果,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总结如下。

二、教研活动背景1. 教育改革的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导学案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导学案教研,教师能够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导学案设计培训: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导学案设计培训,使教师掌握导学案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技巧。

2. 导学案案例研讨:组织教师开展导学案案例研讨,分析优秀导学案的特点,为教师提供参考。

3. 导学案实践应用:鼓励教师将导学案应用于课堂教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导学案评价与反思:对导学案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四、教研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导学案教研,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导学案设计能力的提升:教师掌握了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技巧,能够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4. 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导学案的实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导学案设计缺乏针对性;部分学生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一、引言二、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定义及特点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工具。

导学案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和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下面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一:导学案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问题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问题和任务,自主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解题方法。

4. 指导性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5.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归纳出解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整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教学目标:了解整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整式的合并同类项和整式的加减乘除法等操作。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整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了解整式的应用背景。

5. 总结归纳:学生总结整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掌握整式的操作规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整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掌握整式的操作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运算能力。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题能力。

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和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而导学案的引入,则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思考的学习方式。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本文旨在探讨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以期能够深入探讨导学案的概念、设计原则、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具有积极意义。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引导式教学转变。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教育教学研究者而言,深入探讨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可以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总结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对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导学案的概念导学案是一种教学设计工具,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准备的一份自学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自测题等内容。

导学案的设计应当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通过导学案,学生能够在课堂前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提前准备课堂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导学案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杏花岭区初中“学案导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杏花岭区初中“学案导学”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杏花岭区初中“学案导学”实践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由来杏花岭区初中“学案导学”实践研究课题的前身是杏花岭区一中于2011年4月向太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太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三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GH—11199。

2011年7月、9月在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岳亮萍老师、杏花岭区教育局牛冬梅副局长等专家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该课题成为杏花岭区教育局所承担的省课题的一个子课题。

课题名称由“初中‘三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变更为“杏花岭区初中‘学案导学’实践研究”;承担学校也由原来的杏花岭区一中变更为杏花岭区一中、五中、九中、十中,杏花岭区一中为课题组长校。

负责人由原来的杏花岭区一中郭璟璋副校长变为郝文明校长,主要领导成员还有杏花岭区五中范庆龙校长、杏花岭区九中张连宏校长、杏花岭区十中贺玉萍校长以及各成员校教学校长与教研室主任。

二、课题提出实验之前,我们大多数老师仍然习惯于靠增加课时、拼时间、搞题海战术等“灯光加汗水”的传统手段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如果我们仍然这样走下去,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将永远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外地学校的成功办学经验,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努力提高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效率。

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学案导学应运而生,学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实现手段与有效载体。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占主体地位。

学案教学便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能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学案教学符合作为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也符合作为促进发展过程的教学过程特点,能够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且通过学案教学还能实行因材施教。

三、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提倡情境性教学。

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成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2.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介绍了导学案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设计导学案的原则和方法。

接着对比了导学案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劣势,讨论了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强调了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应用研究、概念、特点、作用、设计原则、方法、价值、比较、实际教学、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导学案逐渐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导学案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探究和思维实践,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主导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通过导学案的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变成了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导学案的出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更加密切的互动,增强了教学中的合作精神。

如何有效地运用导学案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导学案的优势和不足,探讨如何更好地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方面的作用与价值。

通过对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导学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研究还旨在比较导学案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与优劣,从而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导学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提升导学案编制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明确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导学案编制质量。

3. 通过交流与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有关专家进行导学案编制专题讲座,使教师对导学案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导学案编制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导学案编制技巧培训,包括导学案的结构、内容、格式等。

3. 导学案编制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导学案编制比赛,以赛促学,激发教师参与热情。

4. 导学案交流分享:组织教师进行导学案编制经验交流,分享优秀导学案案例。

5.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导学案教学案例,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导学案的定义、特点、编制原则、技巧等方面,使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全面的认识。

2. 导学案编制培训:培训过程中,教师们认真学习,积极提问,对导学案编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导学案编制比赛:比赛期间,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精心设计导学案,展现了较高的专业素养。

4. 导学案交流分享:在交流分享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教学观摩:观摩优秀导学案教学案例,使教师们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有了显著提高,明确了导学案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掌握了导学案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提高了导学案编制质量。

“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伦镇中学“学案导学经验、成果、问题与对策研究”小课题组自本课题立项之后,根据本课题的研究进程,潜心研究,收集资料,深入总结,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学案导学是实现教师共享共赢的举措,是控制作业量的有效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招,学案导学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工具。

下面将对本课题研究的一些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本阶段研究内容与完成情况。

在课题的准备和实施阶段,本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利用网站和教学实践等方式,收集资料,确立课题,撰写方案,完成前测;通过研究随笔、教育教学案例,观察日记等形式,记录情况、收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和反思。

课题研究组工作情况:1、认真撰写课题申报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根据禹城市教科所的要求建立课题研究新浪博客,并及时上传研究内容。

3、上传小课题研究感悟《简述小课题研究方法》4、上传教育叙事案例《沟通交流》。

5、转载教科研博客的课题研究优秀文章。

二、课题研究工作实施过程。

1、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

本课题组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本组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参与每次活动。

在活动中,大家一起讨论学案编写的心得体会和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交流先进的经验和好的教学方法。

做到每次例会都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

2、加强对学案质量和使用情况的监控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有明确的任务,在每单元开始教之前编写好本单元的学案并发给学生。

教导处对学案的质量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记入每位教师的平时个人考核表中。

课题组对课堂教学中学案与教材、学案与学生的关系,学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案如何合理使用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3、开展学案导学的体会评价学案的最终标准是它的实践效果。

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课标,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

中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实践实验报告

中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实践实验报告

中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小课题实验报告草碾乡中学姜松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在我们的现实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无效和低效学习,存在着“以教定学〞而非“以学定教“的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开展。

尤其是当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新课程操作形式化的现象,课堂教学看似气氛热烈、学生似乎积极主动,但实质上并未引起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很多的探究性学习只是具体层面的探究,即操作层面的探究,而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的很少。

原因之一是课堂中要让学生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而展开学习活动的可能性不太,因为一节课的时间必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放手的让学生去探究。

著名的教育学者鲁子问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

有效教学对于如何从学习者角度到达有效,探讨和实验不够,而且我们不仅需要从教学角度探讨有效教学,更需要从学习角度探讨有效学习。

所以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要让学生既能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又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带着我们的思考,我们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内容。

发现已经有人提出了有关实施“学案导学〞的课题研究,即主要让学生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即指导学生课前自学,提出疑问,课中讨论,解决疑问,同时在学案中设有一些思考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以促进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

但在这些课题研究中,我们还没看到有课题提出在“学案导学〞中引领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这方面的研究内容。

还有在这些课题研究中,主要涉及到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但很少研究到运用学案后教师在课堂中又该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

而且,这些研究内容很少涉及中学生方面的研究。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数学课题组提出了:中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探究与实践小课题并进展研究二、概念界定本课题研究的“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以表达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看书学习为辅的学案导学模式。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花垣县团结镇初级中学吴乾珍课题名称:《导学案的设计与课堂实践运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JCJY2011129—ZX课题类别:州级课改经费课题课题负责人:吴乾珍中学英语高级教师花垣县团结镇初级中学主要成员:伍昌明、田兴文、罗和耀、龙小红、龙琴花、石艳、吴克佳、段韶祥、吴顺和、阳广耀、翟云美、吴彬、石爱珍一、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教师通过对“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的专题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宗旨,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积极主动参与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构建开放式的教学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展示自我的平台,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习惯的即达培养,形成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二)研究内容1.“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2.“导学案”的内容设计、编写技巧。

3.“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4.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导学案”,让其起到最佳的“导学”作用二、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一)研究过程1、组建课题实验小组,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通过网络及其它学校了解相关“导学案”模式的研究情况,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假设,对课题进行全面论证。

3、编制调查表,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导学案”认识态度以及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效果进行摸底调查。

4、课题小组结合学期教学进度,拟定子课题开展实验研究。

5、通过本校教学实践,了解“导学案”的设计模式和运用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情况,积累原始数据和调查资料,边调查、边实施、边修改,逐步完善课题实施方案,积累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导学案”的具体操作模式。

6、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上交申请成果评估验收,举办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推广活动。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教学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

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导学案教学,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初中导学案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各学科教研组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老师们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情,共同研讨导学案的设计思路。

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充分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共同确定了导学案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2. 课堂观摩为确保导学案的有效实施,学校组织了课堂观摩活动。

由各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其他教师参与观摩。

观摩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对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3. 教学研讨在课堂观摩的基础上,学校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

老师们针对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导学案?(2)导学案的实施策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3)导学案的评价方式:如何对导学案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便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三、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师对导学案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导学案奠定了基础。

2. 优化了导学案的设计在集体备课和课堂观摩过程中,老师们对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目标。

3.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导学案的应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 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在初中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成果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新课程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分析、探究、实践的基本能力。

各学科课程标准向学科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本校实际我们学校教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学习动力的不强,学生不愿学,优质生源流失比较多;第二是课堂效率不高,师生很辛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的时间很长;第三是教学效果不好,参加中考的情况建校以来没有一次实现突破,令家长很不满意,社会不认可,学生不想往。

新课程教材要求不能按照传统模式讲授,否则那是永远也讲不完的。

新课程的理念是如何让学生来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理解,如何让学生学会提炼和概括,要求按照“先学后论,先论后导,以学定教”原则。

而我们人为地把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放慢了。

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大讲特讲,学生会的还在讲。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大多数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学校正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创立“1371”教学模式。

自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学习能力。

师生在课堂角色的转变,为尝试进行新型的学案设计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以“导学案”为载体,教师将学习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问题或学习任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领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堂变学堂,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

二、理论依据:(1)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强调个体学习所必须的能力。

个体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更新,就是个体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只是促进学生自己构建知识而已,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3)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还是在教育的过程上,都把发挥人的主体性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

教育者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概念的界定:所谓“导学案”是指用于指导学生每一课时进行学习的助学方案,它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

“导学案”所体现的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导与学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371”课改模式:由学校的3段7步课堂模式演变而来,“一个”载体,即师生共用一个“导学案”;“三段”即每一学段学习师生共同经历三个阶段:自主与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与质疑精讲----训练检测与补救达标;“七步”即三个学段学习中,师生共同完成七个环节:明确任务和方法---自主学习思考----合作交流解疑----汇报展示评比----质疑评价补充---精讲点拨拓展---训练检测补救。

最后“一个”是课堂评价。

四、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实验,找到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案的编写的基本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与学协调同步,提高学生的素质。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学案”为载体,构建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对导学案的编写设计和师生使用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创新的校本课程“学案”。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构建并完善符合现代教学、学习策略的“学生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即“1371”课堂模式。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营造教科研的氛围。

同时将这课题的研究成果在学校学科集体备课中应用,使学科集备有了更丰富的、更真实的信息来源,提高学科整体教学水平。

五、课题研究内容1、导学案编写与实施的研究改变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是设计好导学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铺好路,提高其实效性。

(1)导学案编写的要求(2)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3)导学案编写的流程(4)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2、“1371”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实践“1”是师生课堂共用一个导学案。

导学案重在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先学后教”的有效措施。

导学案由八个部分构成:本节课细化后的目标、预设分配任务、重点和难点、为了理解掌握目标突破难点的有利于思考的内容问题链、学习归纳小结、学习反思旁批、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整个过程都包含学法指导。

“3”是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三个学习阶段。

“三段”,是很好地体现“先学后教”理念,即:生生学习——生生展评——生生达标。

三段缺一不可。

是一节课不可缺少的必要步骤。

第一、必须抓好预习:是对学和群学的基础,是课堂高效展示的前提,预习应该有充分的时间。

第二、放大展示:总体要求八项:面全体、重分层、科学分任务、勤质疑、恰点拨、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内容要求:展示问题、展示重点、展示难点。

展示的人员要求: A层学生讲思路,B层学生想思路、完步骤,C层学生练模仿抓基础。

第三、达标检测:选题的原则是“五性”: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精炼性。

答题时做到“四性”:规范性、准确性、限时性、独立性。

要把每一次练习当成考试来对待。

“7”是指“七步”。

所谓七步是:自主学习(独学)→学生间合作解决问题→展示各组问题解决方案→师生质疑评价补充归纳提升→教师评价点拨精讲(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课上和课后分层检测训练,补救达标。

总的要求:逐渐淡化七步,强化流程,预习、展示和分层达标灵活组合,提高实效性。

“1”是指贯穿全课的一个做法,就是激励性评价。

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捆绑式赋分评比的方式,对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赋分评比,对表现好的个人,给予小组加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1、学习小组分组原则2、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3、小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六、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七、研究的过程与步骤;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12月)(1)按照实验研究的内容,成立课题组。

(2)进行理论研究,结合实际,为课题的进一步展开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3)分解课题,召开开题研讨会,研讨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各年级部、学科教研组选定子课题,并提出可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4)建立子课题研究组织,申报、开题与实施。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2月)(1)以探索学科导学案的编制为突破口,按计划全面展开课题研究(2)研究讨论“导学案”的实施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学案编制的质量和针对性,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的学案更加科学和合理;(3)适时对课题研究进程进行反思和研讨,交流和总结实验研究情况,修订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4)及时做好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收集,及时总结成果,撰写“导学案”编制过程的心得、研究论文等。

(5)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实施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研究管理体系(6)加强教师培训,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3、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12月)(1)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资料(2)编制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导学案”集;(3)撰写专题研究报告、论文等。

(4)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5)展示阶段研究成果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根据情况对部分成功的研究课题进行推广。

八、研究成果(一)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导学案操作模式1、编写导学案基本要求:一是导学案编写必须体现的四个特点:①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

②知识整理是导学案的重点。

③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

④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

二是导学案编写必须一课一案,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

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不是练习题。

不能编一些练习题发下去,就误以为是导学案了。

三是充分发挥备课组长作用。

要做到:研备,①分配任务,精心设计(周教研会);②一人主备,众人完善(日研讨会);独备:③填写答案,亲身体验;④程序标注,拓展设计;⑤丰富资料,应对突发;⑥反思旁批,保存资料。

2、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对导学案的设计,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好教材,科学的整合教材,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同时要把“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递进梯度化”,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会思考、会阅读、会总结。

所以导学案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阅读和理解教材,所以编写时决不能脱离教材。

3、导学案的构成:导学案通常由学案题目(主备人、备上课时间、主管领导签字等);学习目标(含重点难点);学习内容(设置问题、学法指导)(注:学法指导可以具体指出,也可以寓于设计的问题之中。

);达标检测(检测题设计要求:(1)题型要灵活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每一个学习目标都应设置有相对应的练习。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

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4)紧扣学习目标落实“五性”,即基础性,全面性,针对性,典型性,分层性。

);旁批(学情预设、分工预设、知识点、关键点、方法总结、规律提升、拓展变式、注意问题、存在问题、课后反思)等环节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