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绪言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绪言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绪言
请您遵守:
禁止喧哗 新的学期,我们一起努力
心有目标,专注学习, 学会自律,提高执行力
岳阳市第十五中学 许朝晖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
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 认为哪一些属于信息?
※看到课表
※听到铃声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微电子技术——基础
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核心 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支柱 信息技术应用——目的
2、信息技术的发展
★ 信 息 技 术 的 五 次 革 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 明(使信息广泛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可 能,为人类近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 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 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他们 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 终。
★ (2)依附性: 书是不是信息?
书是文字、图像的载体,也是信 息的载体,而书本身不是信息。
★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 是,载体本身并不是信息。
★ (3)共享性:上机实践操作利用“”搜索下列技术在各 个历史阶段的特点:
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传播技术 信息存储技术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 个人所共享。且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信息接收者的信息需求以 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应用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真伪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遥感遥测)技术等。

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4.信息价值的判断,根据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从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适用性和时效性五方面中的某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二、信息需求的确定1.确定信息内容: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获取哪些具体的信息内容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将自己已经确认了解的信息筛去,剩下的就是需要获取的信息。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PPT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PPT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绪言
3.信息技术 广义的信息技术指的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及输出利用的过程中 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我们学习的信息技术也就是狭义的信息技术指的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来 处理信息的技术,简称IT。 概念延伸: (1)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 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 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绪言
5.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把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信息处理的更完善、更直 观、更合理,然后去应用。
现代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 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对计算机设备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制约作用, 现在的微电子技术使得计算机的器件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性能提高。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 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 /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 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 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 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 语音技术:让计算机能听、能看、能说、能感觉,是未来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其中语音成为 未来最被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目前的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必修)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资料(必修)汇总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概要第一章绪言1、人类社会三大资源:信息、物质和能量。

2、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型、时效性。

要能够分辨题目所给例子具体体现信息的哪些特征。

3、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要能分辨出什么是信息和信息的载体。

4、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好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内涵: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5、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能列举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等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按照承载信息的载体的不同,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人和事物。

并能熟练区分。

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遥感遥测法等。

网络信息检索的分类:1、目录检索;2、尖键词查询。

要能区分并举例(例如每种检索方法常用的网站)。

掌握网络信息下载的方法。

信息价值的判断:1、准确性;2、客观性;3、权威性;4、时效性;5、适用性。

要能够鉴别和评价具体实例。

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1、信息加工:人们将已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信息应用的需要,根据信息的内容和类型,对信息进行的分类整理、修改以及格式转换和存储等加工过程。

现代信息加工的主要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处理。

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tdoc)、wps、飞腾2、排版系统和pagemaker.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excel (*xls)、金L U表3、格、cced 等。

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的声音信息。

计算机中4 '广泛应用的数字化声音文件有两类:一类是专门用于记录乐器声音的MIDI格式的文件;还有一种是采集各种声音的机械振动得到的数字文件WAVo采样的频率和量化的精度直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数据5、量。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汇总(必修)第一章绪言一、信息1.信息的含义:理解信息的含义:(三种典型的观点)香农的观点: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的观点: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的观点: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2.信息的基本特征: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普遍性等例如: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人们不关注昨天的天气情况,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

二、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看做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核心是计算机技术,支柱是通信技术。

例如:广播、电视、通信、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途径、载体、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2.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各种技术(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新业务、新产品将不断涌现;微电子元件与光电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型电子元件和电子信息材料技术将层出不穷;现代通信技术将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趋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化、构件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第二章信息获取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1.信息需求的确定:确定信息内容和信息的类型(文本、数据、图片等),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内容及类型。

2.信息来源的确定:确定信息来源时需考虑可用的信息来源和可靠的信息来源·3.获取信息的方法: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选择对应的信息获取方法。

第一章绪言

第一章绪言

钢刀、火石、指南针

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必须获取物 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
2、循序渐进,趁热打铁,推出“无处不在的信息”
飞鸽传书 结绳记事
烽火告急
天气预报、教师板书、铃声、电视节目、网络、广播、报纸等等、

古代的“马拉松” 现代的“飞鹰女侠”

信息,不是新冒出来的事物,本来就广 泛存在于自然与社会之中。古人日出而 作、日落而息,正是依靠太阳东升西落 带来的信息确定时间的。南雁告春,是 动物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一叶知秋,是 植物送来了秋天的信息。
说设计理念:

高一第一节课讲信息概念,如果直接从概念讲解入手,学生 往往觉得比较枯燥,很难接受。这是我以往讲这节课碰到的 问题,现在采用引导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氛围,让学生的 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从身边的例子和故事谈起,让学 生从自己的感性认识中去了解信息这个概念,效果比较好。 同时也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 轻松;在讨论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 反应热烈,课堂氛围很好。但由于信息涉及到的内容太广泛 了,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不能讲得太深,否则会使学生一头 雾水,例如信息的定义方面,不能要求高一学生在这方面有 太深的认识,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去加深理解。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说教材
说 课 流 程:


说学生情况 说教学目标 重难点分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进程
说设计理念
说教材
1、教材内容 2、教材地位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 技术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 通过观看、讨论、阅读、分析等多种手段让学 生体会信息的无处不在,进而理解信息的概念、 作用以及信息的特征。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说课稿:第1章绪言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说课稿:第1章绪言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提前设计好板书草图,课堂上边讲边写,适时擦拭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板书的整洁和条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度不高、理解困难和学习兴趣不浓等挑战。应对这些问题,我会通过设计互动环节、提供直观案例和使用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网络资源包括在线案例、新闻文章和学术报告,它们能够提供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相关软件如编程工具、数据处理软件等,将用于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其操作技能。
(三)互动方式
在师生互动环节,我将采用提问、讨论和反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3)信息技术与信息素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其前瞻性思维。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素养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年龄大约在15-16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他们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抽象思维,善于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其次,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习兴趣较为广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和保持其注意力。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习惯,但个别学生可能仍需在时间管理和自主学习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指导。
生生互动环节将设计为小组讨论和小组项目。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就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小组项目则要求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任务,通过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必修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第一章绪言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3)本节同时要求能够从给定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抽取必要的信息。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以上特性同时要求能举例说明。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五次革命及其意义: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1章 绪言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1章  绪言

第1章绪言总第(2)课时课题:信息、信息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授课时间:年月日——年月日(第周)已上班级登记:教材分析:本章按照课程标准关于“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具体要求,全面介绍了“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等信息技术知识,学会分析“信息的主要特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并能举例说明;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信息的理解;信息基本特征的学习。

教学方法:第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尽量引入故事,带动学生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主要是讲授和学生讨论结合。

媒体教具使用:多媒体投影,网络机房。

课前准备:设备:学校采用宽带接入因特网,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为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

教师:各种教学用的记录表及评价表,如分组调查表、周边图书馆推荐表、相关网站链接表、分析表、作品引用记录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反思附:GPS(全球定位系统)资料GPS(全球定位系统)是24颗绕地球运行的定位卫星组成的一个星群,它可以使人们在地面用地面接收机精确定位地理位置。

对于大多数的设备,位置精确度可以从10米到100米。

利用特殊的军事标准装置精确度可以达到1米。

GPS装备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不过随着现在成本越来越低,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GPS接收机。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导学案25

《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绪言导学案小调查: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3、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提问:从以下现象你了解到了什么?校园铃声、清晨的闹钟、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网上的新闻、我们高一学生的中考成绩或是刚进校的入学考试成绩等等。

说明:从以上现象中可以获取到各种“信息”,而且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不同学科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不完全相同。

请在教材P2中找出关于信息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典型观点:第一种典型观点信息学奠基人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作用”来说的)第二种典型观点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提出: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本质”来说的)这里也间接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态有三种:(请补充)第三种典型观点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在书上补充注明:这是从信息的“来源”或“内涵”来说的)综上所述,到底什么是信息呢?诸多资料表明:信息是事物所包含或反应的意义。

(补充并做说明)。

2.信息的主要特征请阅读教材P2-3,找出信息的主要特征,并分组讨论各种特征的实质以及其典型例子代表。

●普遍性信息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依附性信息总要借助某种形式(如文本、图象和声音等)才能表现出来,即依附于某种载体,但载体本身不是信息。

烽火传情、结绳记事、书本上记载的内容等等;思考: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载体而存在的呢?解读依附性:1、信息无处不在,但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2、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不同载体3、载体形式多种多样4、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共享性信息可复制和传递;解读共享性: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第1章绪言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第1章绪言
1.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等。
2.信息技术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等。
3.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
4.信息处理技能:信息检索、处理、传输、存储等。
5.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威胁、防范措施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等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一定的兴趣。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3.学习能力: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欲望,但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团队合作:高中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部分学生在沟通交流、分工协作方面仍需加强。教师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尝试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或制作一个简易的APP,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
3.实践性作业和小组合作作业需注明成员分工,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优秀作业给予表扬和奖励。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种信息技术产品,了解其原理、功能及应用,撰写分析报告。
4.小组合作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信息技术主题的PPT制作,要求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设计美观。
-小组讨论并制定一套网络道德规范,以海报形式展示,提高同学们的网络素养。
5.创新性作业:
-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款未来信息技术产品,描述其功能、应用场景及创新点,形成设计方案。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章 绪言(1)

第一章绪言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信息的作用: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香农)。

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3、信息的本质: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信息(维纳)。

4、信息的内涵: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钟义信)。

5、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

6、信息的一般特征: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或可转换性等。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简称IT。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群。

2、信息技术发展经历的五次革命第一次革命——语言的产生;第二次革命——文字的发明;第三次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总体上是朝着大众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①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GUI):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②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正向个性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③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4、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

完善本章思维导图一、填空1.物质、能量和_________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2.请列举信息的基本特征,各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依附性
信息可以借助语言、文字、符号、 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载 体来表现,即信息的表达必须依附于 这些载体。 此外,信息存储也必须依附于特定 的物质介质,例如,印在报刊、杂志上的 文字、图片等都是存储在“纸”介质上的, 因此,也可以说,信息的存储具有依附性。
如手指碰火的过程中信息的处理过程。 感觉器官(信息获取)-神经系统(传递信息)-思 维器官(信息的处理再生)-大脑皮层(信息存储 )-神经系统(传递信息)-效应器官(信息利用 执行) 相应的信息技术: 感知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技术-存储技术-控制与 显示技术
什么是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概念来看
第1章第二单元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编号 1 发展阶段 语言的产生和 应用 文字的发明和 使用 年代 产生的信息技术 主要特点 人类的信息能力有了一个质 的飞跃 人脑对信息的存储和 大约一千四百多万 加工,利用声波传递 年到八百多万年前 信息 大约4800多年前 公元105年蔡伦发 明造纸术,公元 600年毕升发明印 刷术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时效性
由于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反 映,而客观事物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因此, 某一具体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在某一特 定时刻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状态可 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此,人们总是希望掌握 最新的、有用的信息。这说明信息的价值具有时 间效应,即信息具有时效性。例如,天气预报、 股市行情等情报类信息,相对于科学结论、事物 规律等知识类信息,都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信息技术一般是指在 信息的获取、整理、 加工、存储、传递和 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 技术和方法。
什么是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本质作用看
从本质上说,即人类在了 解、把握和改善自身生存环境 过程中实现获取信息、存储信 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控 制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其作用 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感觉 器官功能的技术,
第1章第二单元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总结
第一,信息技术是信息活动过程 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第二,信息 技术作用代替、扩展或延伸人的信息 功能;第三,现代信息技术以(微) 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 心,以通信技术为支柱。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的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以“语言的产生”为标志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字的发明”为标志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为标志,是信息存储与传播的一次重要革命.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以“电报、电话、广播、电视 的发明和普及”为标志 ,是信息传播的又一次重要革命.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 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为标志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共享性
信息通过传递和交流,可以 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的 不同空间,或者不同时间的同一 空间或不同空间共享。信息在共 享的过程中,不会象物质和能量 那样,产生任何损耗。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价值性 由于信息是一种有别于物质和 能量的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因 此,合理地运用信息,可以满足人 们的精神需求或提高生产效率和学 习效果。因此,信息具有价值性。
什么是信息技术——从信息技术的内容来看
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主要 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 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因此,现代 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传感技术 和通信技术为支柱,以信息应用为 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第1章第二单元·信息技术的发展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维纳是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奠 基人之一。他提出“信息就是信息, 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信息和物 质、能量一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 形态,是构成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
源。有人因此形象的说:“没有物
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量的世界是黑暗的 世界;没有信息的世界是 混乱的世界。”
什么是信息——我国学者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只有被人们运用,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而一些尚未 被人们运用的信息,其价值则可能还未被发现或得以体现。由 于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不同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 的能力不同,因此,信息的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即信息的价 值是相对的。有人也将信息的价值性称为“价值相对性”。例 如,气象信息对农民和工人的价值就是不尽相同的。
什么是信息——信息论奠基人香农的观点 香农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 人之一。他从通信工程的角度,认为信 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例如,某同学参加了一次达标考试,虽 然感觉不错,但能否达标,还是不能确 定。考试成绩公布后,这种“不确定性” 就消除了。(信息的作用)
什么是信息——控制论奠基人维纳的观点
4
1844年莫尔斯发明 电报、1876年贝尔 信息的传递 发明电话、1929发 明电视 1946年第一台电子 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计算机诞生
使信息的传递进一步突破时 空的限制
5
信息 的处理和传递速度惊 人提高,人类利用信息的能 力得到空前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趋向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1. 多元化: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应用,使得多学科结合产生 更多的交叉学科,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多学科技术的组合。 2. 网络化:各种电子通信网络交叉组成立体的信息传送网络,使信 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实现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立 体化。 3. 多媒体化: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的超媒体技术, 通过网络技术链接起来,形成全球化的多媒体信息数据库,使得 信息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 4. 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能用机器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从而制作 出多种机器人。 5. 虚拟化: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可以给人一种身临 其境的真实感觉。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 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信息技术IT基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高一年级 下学期
一张图片? 一个表情? 一首歌曲? 一段语言? 一台电脑?
第1章第一单元·什么是信息?
1.信息论奠基人香农的观点 2.控制论奠基人维纳的观点 3.我国学者钟义信的观点
2
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突破了时 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间和空间的限制 取得重大突破
提高了信息存储的质量,扩 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3
造纸术和印刷 术的发明应用 电报、电话、 广播、电视以 及其他通讯技 术发明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 发明及计算机 与通讯技术相 结合的现代通 讯技术
信息的存储和传播
第1章第二单元信息技术及其发展·教学内容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本质作用 3.信息技术的内容
与好友分享旅途见闻: 数码相机(获取信息)-> 相片后期处理(信息加工整理)-> 保存(信息存储)-> 传送照片(信息传递)-> 对方接收后电脑显示照片(信息利用)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的主要特征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
1.普遍性 2.依附性 3.共享性
4.价值性
5.时效性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时不有. 由于信息是客观事物运动状态及其 变化趋势的反映,因此信息具有普 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 动,就会有他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就会有信息存在。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的特征·重点总结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信息无时不有。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载体,但载体本身不 是信息,载体所表达的“意思”才是信息。 ●共享性:信息可供多人同时、异时;同地或 异地实现无损共享。 ●价值性:信息的价值因人而异,取决于信息 接收者的信息需求以及对信息的认识、理解和 应用能力 ●时效性:有些信息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变化 而急剧变化。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教研组
新学期安排及要求: 1.课程安排: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 2. 服从老师安排,及时完成每课教学内容及课堂作 业,顺利完成本学期学分考核。 3.自尊自爱,自觉遵守机房以下规定:
a) 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不能迟到早退,请假需有假条 b) 进入机房需穿鞋套,不能吃零食、抛弃废物,上机完毕, 应主动把各项物品放回原处(凳子和耳麦归位) c) 上机练习时,禁止任何的娱乐活动,如:上网、游戏、听 歌曲、看视频等 若有违反上述情况的,教师有权利扣除学生相应的考核分 ,不给予高中信息技术学分认定
我国信息论学者钟信义发展 了维纳的观点,他在《信息科学 原理》中认为,信息是“事物的 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也就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 的状态和方法。”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信息表 示了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 化的方式。(信息的内容)
第1章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的特征·教学内容
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