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及其作用(表现手法)
写作手法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 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 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 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 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 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 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 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 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 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 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 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 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
一.表达方式
1.我们常说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 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 语言形式特点。 2.就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5种 表达法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 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 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 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 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3.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 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 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 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 较强的主观色彩。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 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 议论文 中,它是 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 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文章写作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
文章写作手法有哪些及其作用写作技巧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写作方法又称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用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写作手法有哪些?悬疑、照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叙事与议论结合、情景交融、对比与对照、铺垫照应、托物抒情、铺垫悬疑、隐喻与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渲染、动静对照、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等等。
写作手法概述写作技巧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
表达就是写文章时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的方式方法。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分别是:叙述(旁白)、议论、抒情、描写、解释。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又称修辞方法,是指对写作中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句、对仗、重复等等。
写作手法及作用1、对比.作用:把…和…相对比,突出了……(主要描写的事物)的……特点.2、烘托、衬托.区别:烘托——“面”烘“点”;衬托——“点”衬“点”.3、扬抑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用:情节曲折,吸引读者,突出(后者).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作用:烘托正面.正侧结合好处:使所描写(人)事物(的……特点)显得更鲜明突出,生动形象,立体丰满,具体丰富.细节描写:突出了……5、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象征.写作手法的作用是什么顺叙法顺序叙述就是把事情按时间顺序叙述,与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所以容易把文章写得清晰明了。
使用时间顺序时,要注意剪裁得当,突出重点。
倒叙法倒叙不是把整个事件倒过来讲,而是除了提前讲某一部分之外,按顺序讲。
写作手法有哪些
写作手法有哪些张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写作手法有哪些?什么是写作手法,用来写作的手法都有哪些,看看视频的介绍写作手法有哪些什么是写作手法,用来写作的手法都有哪些,看看视频的介绍写作手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1、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
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
作用: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
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
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
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2、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
作用: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
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3、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
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
作用: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扩展资料写作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
对比等。
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常用写作手法
常用写作手法(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3.句子分析:(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5.某段起什么作用:(1)开头,作用:A、引起下文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C、照应文章标题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D、照应题目E、引人深思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2)坏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用:(1)人物: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伏笔、照应。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写作方法)及作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夹叙夹议、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夸张、比喻、拟人、叙述、描写、抒情、讽刺等等。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约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强烈鲜明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夸张:强调突出答题格式:强调突出+对象+特点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记叙线索及作用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语言特色分析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引发阅读兴趣等。
初二记叙文中各种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1、常见的:比照、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挖苦夸2、较常见的:侧面衬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二、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构造手法〞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较借代夸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构造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照应,顺叙,倒叙,插叙等三.常见表现手法的定义1 比照:在文章的主体构造或主要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照应关系,即为比照的手法。
如鲁迅的"故土"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展比照。
2 象征:此方法指,文章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或者说,借用某一特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注意: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共性。
如冰心的"谈生命"用东流的春水、小树这些具体可感的物,来暗示生命的历程是苦乐相伴、而生命的本质是在于生当奋斗不息,生命的规律又是始于微小、继而成长、最终消亡的,表达了作者自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告诉人们应该让自己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再如高尔基的"海燕",在暴风雨即将降临时刻,作家笔下的海燕就表达了抽象的思想感情,即热烈赞扬了俄国大革命前夕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而海鸥呀、海鸭企鹅呀那么象征了那些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3.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这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
“扬〞表扬、抬高;“抑〞按下、贬低。
作者欲表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表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
例如: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先写阿长长相的丑陋、没文化、爱絮絮叨叨、睡姿的难看、脑子里还有很多乖僻的规矩以及害死我的隐鼠等来表现我对她的讨厌憎恶之情;这些都是为了后文赞扬阿长,表达作者对他无限亲爱之情埋下的伏笔,也使阿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情感表达更加充分。
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写作技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文章意思内容的带有特殊艺术规律的技巧(手法)、手段(方式)、方法的总称。
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语言特点:风趣、幽默、含蓄、直露、平实、质朴、优美、典雅、粗俗、自然、清新等。
一、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1、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6、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8、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9、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10、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叙述。
叙述: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合理发展。
2、描写。
描写: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用: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1)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语言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作用:生动传神,形象再现。
(2)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作用: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完整word版)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一、表达方式的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1)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2)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3)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1、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优点是:讲的是“我”、“我们”的亲自见闻,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真实、亲切、自然。
其缺点是,只能从“我”、“我们”的角度去写,在刻画人物,描写景物环境时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使用第三人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将叙述对象讲述出来。
其缺点是:客观色彩较浓,缺乏第一人叙述的优点。
3、使用第二人称,有两种情况:如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叙述了别人,也叙述了自己,实际上是站在第一人称的角度上进行叙述的。
如果作者较为客观地向读者讲“你”“你们”的事自己并没有在文章中出现,那实质上是第三人称的叙述。
▲在叙述时要注意什么问题?①要线索清楚。
确定一定的线索,才能理丝有绪。
②要交待明白。
叙述要达到告诉读者“是什么”的目的,就要把握叙述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③要详略得当。
叙述一件事,对它发展过程的每个阶段不能平均用力量,叙述几件事,也要有个侧重点。
④要波澜起伏“文如看山不喜平”。
要善于交替使用各种叙述方法。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1、常见的: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面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比较写作手法是一种统称,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
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等。
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即结尾点题),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对比、衬托、铺垫、详略、顺叙,倒叙,插叙等表现手法(一)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比较(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如鲁迅的《故乡》中将二十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行对比。
《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对比手法的作用: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_____特征,使形象更加鲜明。
(二)衬托:文章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烘云托月”的就是衬托。
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如朱自清的《春》:
侧面描写一般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1
烘托:指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具体指衬托的意思 。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用景物来烘托人(心情)或物(特点)。
3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烘托人物的心情)
1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2
照应:使文章更严密,突出…中心。表达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
3
设制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如课文,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接下去作者写于勒两次来信,说他发了财,“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可是一转眼10年过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见于勒归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后菲利普一家在去哲尔赛岛游玩的渡轮上遇到了一个衣衫褴楼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么会在渡轮上卖牡蛎呢?
02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深化文章的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所渲染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对象是情感或者物:突出表现了…的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
对象是人:突出表现了…..(性格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
初二记叙文中各种表现手法及作用
初⼆记叙⽂中各种表现⼿法及作⽤记叙⽂的表现⼿法及作⽤1、常见的:对⽐、象征、衬托、托物⾔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2、较常见的:侧⾯烘托、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区分⽐较写作⼿法是⼀种统称,包括:“表达⽅式” 、“修辞⼿法” 、“表现⼿法”、“结构⼿法”等。
表达⽅式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修辞⼿法包括:⽐喻⽐拟借代夸张对偶排⽐反问设问等。
结构⼿法包括:开门见⼭,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三.常见表现⼿法的定义1 对⽐:在⽂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盾的双⽅,安置在⼀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个完整的艺术统⼀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的⼿法。
如鲁迅的《故乡》中将⼆⼗年前后的家乡变化进⾏对⽐。
2 象征:此⽅法指,⽂章借⽤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或者说,借⽤某⼀特定的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使之形象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注意:象征体和被象征体之间要有共性。
如冰⼼的《谈⽣命》⽤东流的春⽔、⼩树这些具体可感的物,来暗⽰⽣命的历程是苦乐相伴、⽽⽣命的本质是在于⽣当奋⽃不息,⽣命的规律⼜是始于微⼩、继⽽成长、最终消亡的,表达了作者⾃⼰对⽣命本质的认识,告诉⼈们应该让⾃⼰的⼈⽣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再如⾼尔基的《海燕》,在暴风⾬即将来临时刻,作家笔下的海燕就表达了抽象的思想感情,即热烈赞扬了俄国⼤⾰命前⼣英勇⽆畏的⽆产阶级⾰命战⼠。
⽽海鸥呀、海鸭企鹅呀则象征了那些假⾰命者和不⾰命者。
3.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这是⼀种⼈物描写技巧。
“扬”褒扬、抬⾼;“抑”按下、贬低。
作者欲褒扬某个⼈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
例如:鲁迅的《阿长与〈⼭海经〉》,先写阿长长相的丑陋、没⽂化、爱絮絮叨叨、睡姿的难看、脑⼦⾥还有很多古怪的规矩以及害死我的隐⿏等来表现我对她的讨厌憎恶之情;这些都是为了后⽂赞扬阿长,表达作者对他⽆限敬爱之情埋下的伏笔,也使阿长这⼀⼈物形象更加丰满,情感表达更加充沛。
高考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及其作用
高考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与其作用1、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3、表达方式:记叙、争论、说明、抒情、描写。
4、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事实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5、高考试卷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有叙述、描写、抒情、争论、说明、对话、比方、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示意、双关、拟人等。
附1:常见的修辞手法与其作用1.比方: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详细,给人以显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详细,使深邃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如: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名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寒冷,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暖和。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勾心斗角,少一些世态炎凉。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显明的印象,产生剧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所有表现手法总结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2.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用分析 运用象征,以……(具体形象)象征…… (象征意义),含义深刻,升华主题,形象地 表达了……(中心),使语言表达(文章)更 加生动,更具感染力。
5、呼告式:你、你们、大海啊、母亲呵…… (1)呼告对象在文中 运用呼告式写法,向……发出呼告,直 接抒发……的情感,使抒情更加真挚、浓烈、 感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呼告对象是读者(不在文中) 运用呼告式写法,直接与读者交流,表 达了……,令人感到亲切,容易引起读者共 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第一人称叙述
• 运用第一人称叙述,叙述(描写) 了……,让读者有与作者当面交流之感,令人 感到亲切,容易引起读者共,通过描写……,衬托了XX……,突 出XX……的特点(形象、精神),更好地表达 了……(情感、中心)。
环境描写:烘托了…… 侧面描写:侧面衬托了…… 道具:侧面衬托了…… 对比:衬托了……、反衬了……
4、象征
(1)象征意义:具体的形象所代表的特殊意义
象征了……(人) 象征了……(情感) 象征了……(精神) 象征了……(道理)
2、对比
(1)一般用在纵向对比(前后对比) 运用对比,……与……形成鲜明对比,突 出了……的特点(形象、变化),更好地表达 了……(情感、中心)。 (2)一般用在横向对比 运用对比,以……与……进行对比,衬托 了……,使……的特点(形象、精神)更加突 出,更好地表达了…… (情感、中心)。
3、衬托
写作方法及其作用分析 (三)
在内容上起作用的写作方法(二)
表现手法
1、描写(略)
(1)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2)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 写、虚写与实写、多感觉描写
☆☆☆细节描写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形象地体现 了……(特点、思想、性格、心理、精神), 表达了……(中心),使文章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