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卷)库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fcb9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2.png)
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一)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30 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教学方法B. 教师C. 学生D. 学习过程答案:D2. 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是()A. 桑代克B. 巴甫洛夫C. 斯金纳D. 华生答案:A3. 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属于()A. 智慧技能B. 言语信息C. 认知策略D. 动作技能答案:B4.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A. 奥苏贝尔B. 布鲁纳C. 罗杰斯D. 班杜拉答案:A5.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阿特金森B. 维纳C. 班杜拉D. 马斯洛答案:A6. 小红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学习,这属于()A. 内部动机B. 认知内驱力C. 自我提高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答案:D7. 以下哪种迁移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 关系转换说答案:C8. 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具有的特征是()A. 独立性B. 冲动性C. 保守性D. 依赖性答案:A9.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A. 行为矫正B. 学会适应C. 寻求发展D. 克服障碍答案:C10.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的功能。
A. 培养动机B. 激发需要C. 促进和维持D. 引导答案:C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 学生B. 教师C. 教学内容D. 教学媒体E. 教学环境答案:ABCDE2. 以下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有()A.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B.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答案:ABC3.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A. 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 替代经验C. 言语劝说D. 情绪唤醒答案:ABCD4. 知识学习的类型包括()A. 符号学习B. 概念学习C. 命题学习D. 规则学习答案:ABC5.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 教师的领导方式B.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C. 班级的规模D. 班级的性质答案:ABD1.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f23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f.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动机过程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学生B. 教师C. 课程D. 教学环境答案:C3.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记忆能力B. 思维能力C. 观察能力D. 操作能力答案:B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种学习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自我报告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7. 描述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并解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近发展区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达到其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论述题8. 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一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在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还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潜能。
9.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帮助教师了解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提供及时反馈、创造支持性学习环境等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e58aa8f46527d3240ce0e2.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
(C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反应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接近律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5、举一反三属于(A )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负迁移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相关类属学习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动作技能D、运动技能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
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A、过度学习B、深度加工C、组块化编码D、及时复习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C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D )A、诊断问题B、克服障碍C、行为矫正D、寻求发展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C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A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A、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就阶段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918e98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5.png)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教育心理学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过程C. 教学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提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E. 抽象思维阶段答案:E3. 学习动机的类型不包括: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社会动机E. 情绪动机答案:E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系统论E. 建构主义理论答案:D5.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B. 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C. 学习者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D. 教育可以促进认知发展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被鼓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这些假设。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学习,并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有积极的影响。
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应用于教育环境。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106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4.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B. 教师的教学方法C. 教育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2. 以下哪项不属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A. 智力差异B. 学习风格差异C. 性别差异D. 动机差异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 教育公平理论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体对自己价值的评估C. 个体对自己外貌的评估D. 个体对自己地位的评估6.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A. 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B. 学习者的归因风格C. 学习者的社会支持D. 学习者的年龄7.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班杜拉C. 马斯洛D. 弗洛伊德8.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行为策略D. 情感策略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B. 个体对自己情感过程的认识和控制C. 个体对自己行为过程的认识和控制D. 个体对自己社会过程的认识和控制10.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评估方法?A. 观察法B. 访谈法C. 问卷法D. 实验法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冲突”,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3. 描述“自我决定理论”在激发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请分析以下案例,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改进建议:小明是一名初中生,他在数学课上表现出色,但在语文课上却经常分心,成绩平平。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656a2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2.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习过程C. 教学策略D. 学生心理发展2. 学习动机的分类有哪些?A.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B. 认知动机和情感动机C. 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D. 所有选项3. 以下哪个不是认知发展理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个人对他人能力的评估C. 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 个人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能力6.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案例分析法D. 所有选项7. 学习风格理论中,哪种学习风格强调视觉信息的重要性?A. 听觉型B. 视觉型C. 动觉型D. 阅读/写作型8.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什么?A. 认知的认知B. 情感的认知C. 行为的认知D. 社会的认知9. 以下哪个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评估学生学习的方法?A. 观察B. 测试C. 自我报告D. 所有选项10. 教育心理学中,哪种学习理论强调行为的强化?A. 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C. 人本主义D. 建构主义答案:1. D 2. A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D 10. 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发现来获取知识。
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布鲁纳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机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76446c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e.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他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2.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3.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6.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7.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8.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9.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10.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1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12.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14.“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6.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17.“教学相长”这一提法()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18.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19.“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13a16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c.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过程D. 教育与学习过程答案:D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皮亚杰D. 马斯洛答案:C3.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A. 知识B. 理解C. 应用D. 评价答案:D4.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班杜拉B. 马斯洛C. 阿特金森D. 赫尔答案:D5. 教育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班杜拉B. 维果茨基C. 皮亚杰D. 埃里克森答案:A6. 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计划B. 监控C. 调节D. 复述答案:D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的最佳发展区是什么?A. 个体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B. 个体在他人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C. 个体在群体中能够达到的水平D.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能够达到的水平答案:B8.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迁移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正迁移B. 负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答案:C9.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智能的范畴?A. 语言智能B. 逻辑数学智能C. 音乐智能D. 情绪智能答案:D10.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风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感觉通道B. 认知风格C. 学习环境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评估与评价D. 教育实践答案:ABCD2. 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正强化B. 负强化C. 惩罚D. 消退答案:ABCD3. 教育心理学中,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哪些?A. 个人因素B. 社会文化因素C. 教育环境因素D. 学习材料的难度答案:ABCD4. 教育心理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包括哪些?A. 教授一般性知识B. 教授学习策略C.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D.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答案:ABCD5. 教育心理学中,促进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方法包括哪些?A. 设定学习目标B. 监控学习过程C. 评估学习结果D. 调整学习策略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f7f17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b.png)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B、精神分析学派C、格式塔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正确答案:B2、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基本维度组成,即由内倾一外倾、( )、精神质组成。
A、神经质B、意识C、气质D、心理特质正确答案:A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A、单一化B、崇高化C、多样化D、专业化正确答案:C4、以下哪点不属于心理过程范畴( )A、情感过程B、个性特征C、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正确答案:B5、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A、功能性B、稳定性C、整体性D、独特性正确答案:B6、学习者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同事物上的品质是属于( )A、注意的稳定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灵活性D、注意的选择正确答案:B7、( )是指注意能够使心理活动始终稳定在选定的对象上,直至达到认识活动或行为动作目的为止。
A、监督功能B、调节功能C、选择功能D、保持功能正确答案:D8、以下哪种属于程序性知识( )A、产品的使用说明书B、关于袋鼠的定义C、名人的自传D、某明星的个人档案正确答案:A9、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情绪唤醒B、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C、替代经验D、言语暗示正确答案:B10、以下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D、读书是一种乐趣正确答案:D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B、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C、应当尽量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D、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正确答案:D1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A、可变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共同性正确答案:B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14、以下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A、知道北方的气候特点是什么B、知道圆是什么C、知道吉林的省会是哪里D、知道怎样骑自行车正确答案:D15、记忆中国地图像只公鸡,意大利像只靴子,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A、逻辑记忆法B、谐音记忆法C、形象记忆法D、口诀记忆法正确答案:C16、班主任马老师常对学生说:“先学做人,后学做事。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d1b3aaef8941ea76e05ea.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4.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6c0f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1.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师角色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A. 学习是通过内部认知过程发生的B. 学习是行为的强化C. 学习者具有主动性D.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影响学习过程答案:B3.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习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生的B. 学习是个体独立完成的过程C. 学习是完全由教师指导的D. 学习是完全由个体内在动机驱动的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是由布鲁纳提出的?A. 认知地图B. 观察学习C. 社会学习理论D. 元认知答案:A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识别并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例如,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和受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潜能。
7.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
它包括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
例如,一个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决定重新阅读或查找额外的资料来加深理解,这就是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8.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教学活动说明如何应用。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活动、体验和社会互动构建出来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实验和反思来构建知识。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82a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1.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教育D. 心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5. 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谁提出的?A. 马斯洛B. 班杜拉C. 斯金纳D. 布鲁纳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策略?A. 记忆策略B. 组织策略C. 情感策略D. 元认知策略答案:C7.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遗传B. 环境C. 经验D. 先天答案:C8.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学习风格B. 学习动机C. 学习障碍D. 社会阶层答案:D9.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维果茨基C. 皮亚杰D. 埃里克森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的因素?A. 认知发展B. 社会文化背景C. 个人兴趣D. 学习环境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它包括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动机理论、社会文化因素等。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按阶段发展的,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面对挑战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d4d1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d.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A、维果茨(斯)基B、乌申斯基C、布隆斯基D、鲁宾斯坦正确答案: B2、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是()A、卡特尔B、罗杰斯C、詹姆士D、桑代克正确答案: D3、罗杰斯提倡的教学方法是()A、以教师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教材为中心D、以课堂为中心正确答案: B4、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A、勒温B、纽科姆C、亚当斯D、梅耶正确答案: A5、电击是一个无条件刺激,它能引起实验动物大腿肌肉的收缩反应,如果在每次电击大腿之前,都先呈现一个铃声刺激,反复几次之后,单独呈现铃声时,有机体也会出现肌肉收缩反应,这种现象是()A、工具性条件作用B、高级条件作用C、恐惧性条件作用D、操作性条件作用正确答案: C6、在学习中能够区分“勇敢”和“鲁莽”这样的近义词,用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为()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分化C、刺激的强化D、刺激的弱化正确答案: B7、华生认为学习的实质是()A、形成认知地图B、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统觉团D、形成习惯正确答案: D8、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是()A、操作行为B、应答行为C、消极行为D、被动行为正确答案: A9、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A、惩罚B、消退C、强化D、刺激正确答案: B10、布鲁纳认为教学的目标在于()A、理解学科的历史渊源B、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C、理解学科的代表人物D、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正确答案: D11、奥苏伯尔认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是()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创造学习D、机械学习正确答案: A12、托尔曼主张将行为主义的S-R改为()A、 S-D-RB、 S-P-RC、 S-E-RD、 S-0-R正确答案: D13、罗杰斯提倡的心理咨询方法是()A、当事人中心疗法B、咨询师中心疗法C、行为矫正疗法D、精神分析疗法正确答案: A14、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这是加涅所说的()A、辨别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的学习D、解决问题的学习正确答案: B15、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持久的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是()A、具体学习动机B、一般学习动机C、近景学习动机D、低级学习动机正确答案: B16、态度改变的认知失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费斯廷格C、罗特D、冯特正确答案: B17、成就动机理论认为,期望(P)和诱因(I)存在着()A、正比关系B、互补关系C、正向关系D、反比关系正确答案: B18、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顿悟是迁移产生的机制,这种理论的代表学派是()A、联结主义心理学B、格式塔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机能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 B19、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A、文献法B、测量法C、观察法D、实验法正确答案: C20、下列不属于闭合型操作技能的是()A、排球B、跳水C、自由体操D、舞蹈正确答案: 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有利性原则E、发展性原则正确答案: ABCE2、赫尔巴特认为,统觉团的形成过程包括()A、明了B、方法C、联想D、直观E、系统正确答案: ABCE3、动机主要有以下功能,分别是()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强化功能D、评估功能E、领悟功能正确答案: ABC4、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有()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E、自由学习正确答案: ABCD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基本结构包括()A、恋我B、本我C、自我D、厌我E、超我正确答案: BCE6、社会型的人对人友好、善于交际、乐于助人、易于合作,适合从事的工作有()A、社会工作B、采矿C、教师D、护士E、机械操作正确答案: ACD7、关于技能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B、技能是本能行为C、技能是随意行为D、技能是程序性知识E、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正确答案: AE8、下列属于奥苏伯尔所说的下位学习的是( )A、总括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E、相关类属学习正确答案: DE9、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影响最大的是()A、暗示教学B、程序教学C、信号教学D、行为矫正E、故事疗愈正确答案: BD10、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A、获得B、讨论C、转化D、评价E、欣赏正确答案: A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负强化的目的是消除和减少某种反应以后发生的概率。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db246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3.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评价D. 学生发展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学习动机的类型?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社会动机答案:D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让·皮亚杰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卡尔·罗杰斯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
答: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新知识的获得是指学生通过感知、观察和经验来获取新信息;知识的转化是指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更广泛的理解;评价则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验,以确保学习的正确性。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3. 解释什么是“学习风格”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偏好使用的信息处理方式。
不同的学习风格包括视觉型、听觉型、动手操作型和语言型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假设你是一名教师,你的班上有一个学生在数学科目上表现不佳,但他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0套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badee35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11.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0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生的心理发展D. 教师的心理状态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学习动机B. 认知发展C. 学生行为D. 学校建筑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班杜拉D. 罗杰斯6. 以下哪个选项是教育心理学中“正强化”的实例?A. 学生迟到被罚站B. 学生回答问题正确获得表扬C. 学生不完成作业被批评D. 学生上课讲话被没收手机7.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风格”是指:A. 学生对知识的偏好B.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偏好C. 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偏好D.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偏好8.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A. 记忆策略B. 组织策略C. 情感调节策略D. 社交策略9. 教育心理学中的“元认知”是指:A. 认知的认知B. 情感的认知C. 行为的认知D. 动机的认知10.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习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中发生的B. 学习是个体独立完成的C. 学习是完全由教师指导的D. 学习是完全由学生自主的答案:1-5 C D C D C6-10 B C D A 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策略包括: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元认知策略E. 社交策略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家庭背景B. 教师期望C. 同伴影响D. 个人兴趣E. 学校环境3.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属于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A. 语言能力B. 记忆能力C. 逻辑思维D. 情感调节E. 社会互动4.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下哪些是观察学习的特点?A. 模仿B. 强化C. 观察D. 内化E. 反馈5.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A. 提供成功体验B. 建立积极榜样C. 给予适当的反馈D. 增加学习任务难度E.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答案:1. ABCD2. ABCDE3. ABCE4. ABCD5. ABC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大将军](https://img.taocdn.com/s3/m/00d3923f0b4e767f5acfcecd.png)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第一章★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B.加涅C.乌申斯基D.桑代克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B.鲁宾斯坦C.杜威D.布鲁纳★第二章★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A.自主感对羞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冲动型D.反思性★第三章★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A.平等中的首席B.管理者C.反思者D.促进者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
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A.扇贝效应B.南风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巴纳姆效应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A.行动研究B.撰写日记C.观摩讨论D.案例分析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
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第四章★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着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A.人类学习B.机器学习C.网络学习D.动物学习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A.态度B.习惯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第五章★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B.认知同化过程C.产生顿悟的过程D.信息加工过程3.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B)A.消退B.泛化C.获得D.分化4.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B)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5.下面哪位心理学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C)A.马斯洛B.韦纳C.班杜拉D.阿特金森6.一个学生过分害怕兔子,我们可以一次让他选看兔子的照片,与他谈论兔子,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兔子,让他靠近笼中的兔子,最后让他摸兔子、抱起兔子,消除对兔子的惧怕反应。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81197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2.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教育方法B. 学习者的心理过程C. 教育政策D. 教学环境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风格的特点?A. 个体差异性B. 稳定性C. 可塑性D. 唯一性答案:D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动机理论中,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马斯洛B. 斯金纳C. 班杜拉D. 弗洛伊德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
答案: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类型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成就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和满足感而进行学习;外在动机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而进行学习;成就动机是指个体为了实现个人目标或超越他人而进行学习。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通过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互动来发展认知能力。
这一理论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调教师和同伴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应当考虑到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问题解决和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反思来发现新知识。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讨论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活动。
答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一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5ad4964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f.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教育制度D. 学生心理2.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皮亚杰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理论3.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4. 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是指:A. 学习材料的转移B. 学习场所的转移C. 学习成果的转移D. 学习动机的转移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6.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的三个主要来源是:A. 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B. 认知动机、情感动机、行为动机C. 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社会动机D. 个人动机、集体动机、社会动机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的作用是:A. 提供学习材料B.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C. 增强学生社交能力D.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8.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学习风格?A. 视觉型B. 听觉型C. 动觉型D. 抽象型9.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A. 能力评估B. 情感态度C. 行为习惯D. 社会地位10.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个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最大?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动机C. 家庭的学习环境D. 学校的教育资源答案:1-5 ABBCD;6-10 CBBC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并说明其对教育的启示。
3.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4. 阐述教育心理学中“动机”的重要性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现代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33b5e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1f.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A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现象B. 心理现象C. 教育现象和心理现象D. 教育实践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教育评价D. 教育政策答案:D3.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的定义是什么?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积累C. 技能的掌握D. 以上都是答案:D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哪个阶段开始形成抽象思维?A. 感觉运动期B. 前运算期C. 具体运算期D. 形式运算期答案:D5. 以下哪项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概念?A. 认知地图B. 认知发展C. 更近发展区D. 认知失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A. 成就动机B. 家庭背景C. 教师期望D. 同伴关系答案:A, B, C, D2.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学习行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文化理论答案:A, B, C, D3.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以下哪些是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要素?A. 编码B. 存储C. 检索D. 应用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 描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信息加工的过程,强调内部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学习者通过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来理解信息。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答案: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社会文化理论,创造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教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7b30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6.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B)A、信息加工理论B、文化—历史发展理论C、记忆说D、意义学习说2、罗杰斯提倡的教学方法是(B)A、以教师为中心B、以学生为中心C、以教材为中心D、以课堂为中心3、依据操作技能与环境的关系,操作技能可分为()A、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B、连续技能和非连续技能C、精细技能和粗大技能D、徒手型技能和器械型技能4、在学习中能够区分“勇敢”和“鲁莽”这样的近义词,用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为(B)A、刺激的泛化B、刺激的分化C、刺激的强化D、刺激的弱化5、桑代克认为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的方式是(D)A、自省B、觉知C、顿悟D、试误6、斯金纳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是(A)A、操作行为B、应答行为C、消极行为D、被动行为7、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概率便会降低,称为(B)A、惩罚B、消退C、强化D、刺激8、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过程是(B)A、试误过程B、顿悟过程C、联想过程D、尝试过程9、奥苏伯尔倡导的教学策略是(B)A、先进学习者B、先行组织者C、先锋倡导者D、先生传授者10、加涅认为,学生在领会阶段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这个过程是(B)A、长时性记忆B、选择性知觉C、系统性迁移D、间接性接受11、“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这种非理性观念是(A)A、绝对化B、以偏概全C、灾难化D、无助感12、人们自发地预测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是班杜拉所说的(C)A、外部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消极强化13、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B)A、学习的指导者B、学习的促进者C、学习的旁观者D、学习的教授者14、将求助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的刺激情境中,使之逐渐耐受并适应的行为主义治疗方法是(C )A. 系统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 满灌疗法D. 行为塑造法15、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A)A、海德B、罗特C、维纳D、埃里克森16、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是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C)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运动技能17、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C)A、需要B、期待C、诱因D、欲望18、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A、最新的容;B、最形象、生动的容;C、事例或案例;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述是()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4、奥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部而稳定的因素是()A、努力;B、能力;C、难度;D、运气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布鲁纳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双重编码理论;B、加工深度说;C、图式理论;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态度。
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A、效果律;B、经典条件反射;C、认知失调;D、社会学习论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A、4遍B、6遍C、8遍D、9遍1 2、被认为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A、特;B、华生;C、桑代克;D、赫尔巴特13、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D、太耗费时间15、课堂里学生间的竞争的一个不利方面是()A、不利于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B、不利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C、不利课堂气氛活跃;D、导致紧和焦虑1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A、5±2个组块;B、7±2个组块;C、6±2个组块;D、9±2个组块17、奥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18、“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19、在奥伯尔学习分类中,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恰当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这种学习为()。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20、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替代惩罚;B、操作条件反射;C、人的悟性;D、经典条件反射二、填空题1、阿特金森创建了动机的理论,认为趋向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以及三者乘积的函数。
2、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并将前四种需要称为需要,后三种需要称为需要。
3、迈克卡等人根据学习策略所涵盖的容,把学习策略分为策略、策略与策略。
4、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和两两大类。
5、除了直接强化外,班杜拉还提出了另外两种强化:和。
6、布鲁纳认为,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和。
7、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寻求解答阶段、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等四个基本阶段。
8、奥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和;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和。
9、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六种主要原因,并将其分成、是、三个维度。
10、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低级的是需要,最高级的是需要。
14、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将动机分为和。
15、从迁移的影响效果看,可以把学习迁移分为和。
16、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即活动的定向阶段、、、、阶段。
三、判断题()1、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应杜绝心理练习。
()2、桑代克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则系统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3、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4、在信息加工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包括动作技能。
()5、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6、正强化是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8、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运气归因。
()9、加涅认为,学习是信息加工、执行控制和预期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10、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
()12、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13、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14、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15、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16、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强化物出现在反应之前,并引起反应。
()18、认知学习观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学习的部机制或部过程。
()19、动机强度越强,解决问题的效果越好。
()20、奥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四、简答题1、简述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1)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容易被人意识到,而且人能够明确地用词汇或者其他符号将其系统表述出来。
(2)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与一定的问题相联系,在实际情景面前它会被激活并且执行,这一过程几乎是自动进行的,不许太多意识。
2、什么是德西效应?请举例说明。
指过分利用奖励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反而会削弱其部动机。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经常性地利用上课积极表现回答问题来给学生期末成绩加分,那么久而久之学习者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会更大程度上的为了期末成绩多加分,而相对忽视了真正学习的本质和部主动性,求知欲相对削弱。
3、什么是替代强化?请举例说明。
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
此外,替代性强化还具有唤起情绪反应的功能,例如,当电视广告上某明星因穿了某牌子的衣服或者使用某种洗发水而风采迷人时,如果你知觉到明星因受注意而感觉到的愉快,这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替代性强化。
4、试简述发现学习的优缺点。
优点:(1)能提高学习者智能的潜力;(2)能使外部奖赏向部动机转移;(3)能让学习者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可以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缺点:(1)发现法运用围有限,从主体学习来看,真正能够用发现法学习的只是极少数的学生;从学科领域来看,发现法只适合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的教学,对于文学、艺术等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不是很适用;从执教人员来看,发现法教学没有现成方案,过于灵活,对教师知识素养和教学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2)发现耗时过多,不经济,不适宜在短时间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教学活动。
5、什么是先行组织者?请举例说明。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学习任务关联。
其可分的为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例如:学生将要学习“地形”方面的材料,述性组织者可设计为:“地形是有各种各样特殊形状的大小陆地构成的综总和”,其中“陆地”是学生过去已经掌握了的上位概念,抽象和概括性高于“地形”,而地形又普遍高于将要学习的正式材料如“山脉”、“高原”、“平原”。
7、试分析有意义学习(奥伯尔)的条件。
(1)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人类学习能力围与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任意的的实质性的联系。
(2)部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8、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请举例说明。
(1)正强化: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例如,学生提了一个好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么他今后会提出更多的好问题来。
(2)负强化:指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例如,一个不按时交作业的学生突然按时交作业了,老师不在批评他,那么他今后按时交作业的次数会增加。
五、分析题1、“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
答:这是一种教师期望效应理论。
该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在于:教师心理、学生心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圈。
当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期望时,学生为了不辜负老师对其的期望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做事效果会提高;反之,则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效果也大大降低,这就是教师的行为影响了学生。
2、关于葳葳画画一例,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
答:这是一种皮革马利翁效应理论。
该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在于:教师心理、学生心理、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所构成的一个封闭的良性循环圈。
当老师对葳葳为抱有较高的期望时,给予葳葳一定的鼓励,葳葳为了不辜负老师对其的期望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做事效果会提高;反之,则可能会降低积极性,葳葳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力与效果也大大降低,这就是教师的行为影响了学生。
3、下列曲线图,表明了什么心理学原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该曲线表明了动机---学习效果原理。
图中可以看出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中等水平的动机学习效果最佳。
动机的最佳水平点受到任务的难易程度影响,简单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在中等偏上时效率最高;难度适中时,动机水平中等时效率最高;困难或复杂时,动机水平中等偏下时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