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45667

合集下载

小学生健康情绪的发展

小学生健康情绪的发展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1)情绪、情感体验更多地与社会生活需要相联系,内容不断丰富。

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后,实践活动的领域逐渐扩大,学习活动、集体活动、劳动、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对儿童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这些要求一旦被儿童掌握,便会成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反映在情绪体验之中。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界以及社会生活中无数的对象和现象都展现在孩子面前。

求知的欲望既使他们注意、深思,又使他们兴奋、疑惑、惊奇、欣喜。

文学作品中种种优秀人物的典型形象使得儿童爱慕、敬仰,而各种反面人物的典型形象又使儿童憎恨、厌恶。

历史事件中的壮烈场面使儿童缅怀,而科学的推理及严密的运算又使儿童折服、感叹。

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坚毅,所有这一切,都使儿童产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情感。

儿童在班队集体生活中,逐步学习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各种关系。

良好的集体生活使儿童获得友谊感、荣誉感的体验;不良的集体生活会使儿童产生猜疑、嫉妒、自私、孤独、冷漠等情感体验。

适当的、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培养儿童对劳动的热爱与社会责任感。

在文艺活动中,儿童学习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在体育活动中克服怯懦、懊丧的不良情感,可以锻炼他们勇敢顽强、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儿童与成人的情感得到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常常用社会对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公民的责任油然而生。

(2)情绪、情感进一步分化,体验日益深刻。

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在小学生的情绪、情感中,笼统的成分减少,情绪分化逐渐精细、准确。

例如,笑这一类情绪,小学生除了会微笑、大笑以外,还会羞涩地笑、偷偷地笑、嘲笑、冷笑、狂笑等等。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容易激动,但其体验的深刻性在逐步增加。

例如,关于儿童恐惧的研究发现,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及对动物的恐惧。

小学生虽然也同样害怕黑暗、怪物、生病,怕被车撞倒,怕被狗咬伤等,但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首先,儿童情绪表达的直接性和强烈性。

儿童在情绪表达上相对直接,他们往往能够立刻表达他们的情绪状态。

当他们感到开心、生气、难过或者害怕时,他们往往会直接展现出来,可能透过言语、表情和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情绪。

其次,儿童的情绪波动较大且易受外界影响。

儿童的情绪往往会快速波动,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这是因为他们的情绪系统还未完全发展,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

此外,儿童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学校生活和社交圈等,这些因素都能对他们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三,儿童情绪的表达可能存在混乱和矛盾。

由于儿童情绪系统的不成熟,他们可能会在情绪表达上出现混乱和矛盾的情况。

例如,一个儿童可能在同一时间既感到开心又感到难过,或者他们可能会经历情绪的突然转变。

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需要成人给予理解和支持。

第四,儿童情绪的发展是渐进的。

儿童的情绪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

在幼儿期,儿童可能主要通过身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情绪,随着发展,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言语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儿童在情绪管理方面也会逐渐发展出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和处理情绪。

最后,儿童情绪发展受到社会化和文化的影响。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调节方式会受到家庭、教育和文化等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情绪的表达和管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同时家庭和学校的情绪支持和教育也会对儿童的情绪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包括直接性和强烈性、情绪波动性、情绪表达的混乱和矛盾性、发展的渐进性以及受到社会化和文化的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帮助儿童发展健康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小学生在情感的内容、稳定性和自我调节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1、情感自控性的发展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身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前儿童那种容易冲动、外露、可控性比较的情感特点。

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调控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能根据学校的纪律要求约束自己的情感。

同时,小学生也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公德。

2、情感稳定性的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容易受具体事物、具体情景的支配,并且,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明显地表露出来。

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会逐渐增强,逐渐产生了较长时间影响整个行为的情感体验。

3、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和深化入学后,学校成为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使小学生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引起其情感变化的事物也日益复杂。

此时,学习的成败、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的关系等,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同学之间的议论与评价、学校中所发生的事件等,都成为小学生体验新的情感的内容。

随着小学生认识的发展,情感的内容也日益复杂和深刻。

小学生的情感同学前儿童一样具有直观性,他们的情感主要与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相联系。

同时,他们的情感也与事物的表象相联系,他们不仅因受到表扬而高兴,受到批评而沮丧,而且想到这些表扬和批评的情景也会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体验,从而激励着他们努力地学习。

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与事物的外部特点相联系,中高年级小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态度则越来越接近于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特征。

此外,小学阶段,儿童高级的社会情感也开始逐步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逐步发展起来。

小学生情绪发展特点表现为:1、情感内容日渐丰富,但较肤浅小学生已发展到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如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同志友谊感、理智感和美感。

但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局限,自我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不够强,当预先决定的活动作临时的调整时,尤其是需要服从社会的要求,放进自己所喜爱的活动时,情感上波动较大。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在6-12岁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学习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逐渐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抽象概念。

1.2 注意力和记忆力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延长持续时间,并且记忆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3 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小学生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事物。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情绪稳定性增加:小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2.3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小学生开始意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更加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和合作。

3.2 规则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他们开始理解和遵守规则,对道德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3.3 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四、学习发展特点:4.1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2 学习策略的形成: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4.3 学习动机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从外在奖励转向内在兴趣和自我实现。

五、自我意识发展特点:5.1 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且逐渐形成自我价值观。

5.2 身份认同的建立:他们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3 自信心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

1.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1.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1.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答: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它既包括与生物学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也包括与社会文化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

具体表现如下:(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情感表现形态在不断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情感表现形式在发现变化。

小学生很重感情。

他们对人对事十分热情,虽然比起幼儿来显得含蓄些了,但仍然比较外露。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热情都易受具体事物支配。

大约在三、四年级以后,小学生的热情开始分化,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减少了盲目性。

小学生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

小学生容易激动,带有一定的易激惹性。

小学生也出现心境,但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太长。

大约到中、高年级才逐步出现影响整个情感状态的心境。

2.小学生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深刻入学后学习变成了小学生的主导活动,随着这一突出需要的出现,小学生情感的范围和内容逐步扩大并丰富。

如,由学习成功或者失意,相应地产生愉快或沮丧的体验。

同时其他的情感,诸如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同伴友谊感等随之发展起来,而且体验不断深刻。

同是愉快,幼儿可能是由于得到好的玩具、好吃的食物,而小学生主要是得到好的分数,受到集体的表扬。

在区分好、坏时,小学生不仅看表面,还能开始运用一些道德标准去评价等等。

3.小学生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幼儿期的儿童情感稳定性较差,容易改变。

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还能经常看到,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易变的情绪、情感表现有所减少。

可以说,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逐步从冲动性、易变性向平衡性、稳定性方向发展。

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

当然,对这种稳定性不能估计过高。

总体上讲,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是不很稳定的。

4.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控力不断增强小学生在环境的要求与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抑制自己的冲动,这是由于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情感往往内化,不以外部表情表露出来。

自控力的强弱在小学生中也表现出年龄特征,和中、高年级相比,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要差。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1. 注意力集中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幼儿时期更加稳定,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思量。

2. 认知能力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知识获取能力增强: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探索能力增强,能够主动积累知识,喜欢提问和探索新事物。

二、情感发展特点1. 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小学生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并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 情绪波动较大:小学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情绪波动较大,容易浮现焦虑、紧张、兴奋等情绪。

3. 社交能力逐步发展:小学生开始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社交能力逐渐提升。

三、性格发展特点1. 个性特点开始显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显现,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内向害羞,有的孩子好强好胜等。

2. 自尊心逐渐建立:小学生开始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自尊心逐渐建立,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

3. 价值观开始形成: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对正义、公平、友善等价值开始有一定的认知和追求。

四、行为发展特点1. 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如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

2. 动手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和操作。

3. 守纪律意识逐步形成:小学生开始接受学校的纪律要求,逐渐形成守纪律的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和秩序。

五、道德发展特点1. 遵守规则意识逐渐增强:小学生开始明确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能够遵守学校和家庭的规则,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2. 同理心逐渐培养:小学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能够产生同情心和匡助他人的意识。

3. 道德判断能力逐步提高: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区分是非和善恶,开始有一定的道德自觉。

以上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些特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会有所不同,家长和教师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匡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小学生处于生命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对于整个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现在,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首先,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

由于年龄尚幼,小学生的情绪往往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大幅度的波动。

比如,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高兴或伤心,情绪的变化较为突然和频繁。

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给予及时的关爱和引导,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保持内心平和。

其次,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带有纯真和直接性。

小学生一般还没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内心的感受。

无论是喜怒哀乐,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而且表达方式很直接,不拘于形式。

这种纯真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愿望,需要大人们耐心倾听和理解。

再次,小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

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对于亲情、友情和师生关系有着较强烈的依赖和需求。

他们需要家人的爱护和关怀,需要朋友的理解和支持,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关注。

这些情感需求的满足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最后,小学生的情绪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情绪状态对于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影响。

当他们处于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时,学习效率和成绩往往会有所提高;反之,如果情绪低落或焦虑,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动力和表现。

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一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具有较为特殊的特点,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引导。

只有全面了解和认识小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愿每个小学生都能在温暖的家庭和和谐的校园中快乐成长!。

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其次,小学儿童在情绪调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他们开始认识到情绪会影响到他人,也会产生后果。

因此,他们会试图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对他人的情绪做出适当的反应。

例如,他们会学会逐渐控制自己的愤怒,而不是简单地大声哭闹或打人。

他们也会主动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情绪,如运动、听音乐、画画等。

此外,他们还会学习通过分享和沟通来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安慰,以帮助他们处理负面情绪或困难。

第三,小学儿童的情感表达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在他们的交往和互动中,他们开始体验到更丰富的情感和情感交流。

他们会展示出更多的爱、友谊、同情、责任感等正面情感。

与此同时,他们也会经历到嫉妒、羞耻、尴尬等负面情感,并尝试寻求适当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复杂的情绪。

在他们和同伴的互动中,他们会体会到友谊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意外受伤时对他人表示关心和安慰。

此外,小学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也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他们情绪表达和情感发展起着重要的塑造作用。

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认知和情绪调节策略。

同时,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会对他们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些文化背景下,表达情感和接受他人情感的方式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下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小学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情绪表达的复杂化、情绪调节的提高以及情感表达的多样性。

他们通过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适当地表达和管理情绪,有助于促进他们健康的情感发展。

同时,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对他们情绪和情感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需要在教育和家庭环境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认知。

一、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答: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其发展特点有:1.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

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2.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

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中,高级情感的加入及不断丰富更加充实了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

其道德感、理智感、责任感也都逐步在发展。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情绪和情感?答:儿童的情绪不仅与其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对其个性特点也有所影响。

因此,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积极情绪对于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相结合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要产生各种情绪体验。

经常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种种情绪障碍。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材与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是整个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在情绪管理方面有了一些初步的能力。

以下是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些特点:1.情绪表达能力增强:小学生逐渐懂得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辨别不同的情绪,如喜悦、愤怒、悲伤等。

他们开始能够用言语描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还能帮助他们与他人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2.情绪的复杂性增加:随着成长,小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他们可能同时感受到多种情绪,如既兴奋又紧张、既快乐又难过。

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多需要处理的情绪冲突,也让他们更容易陷入情绪起伏的状态。

3.情绪的世界观塑造:在小学阶段,孩子的情绪体验开始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家庭环境等。

这些因素会塑造他们对情绪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一个经常被指责、受到压力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沮丧的情绪。

而一个得到充分关爱和支持的孩子则有可能更加积极乐观。

4.情绪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小学生的情绪变化往往比较突然,而且难以预测。

一会儿他们可能兴高采烈,一会儿又可能突然变得愤怒或悲伤。

这种情绪变化的不可预测性常常让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感到挑战。

因此,给予小学生情绪管理的指导和支持非常重要。

5.社会影响的增加:随着小学生在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成长,他们开始对同伴的看法和意见非常在意。

同龄人的评价和认可对他们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这也导致小学生在情绪表达和管理方面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会因为同伴的反应而产生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

1.倾听和关心:父母和教师要倾听小学生的情绪表达,并给予关心和理解。

他们需要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的情绪需求。

3.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教授小学生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冷静思考、与他人沟通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起伏和冲突。

4.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鼓励小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如乐观、勇敢、感恩等。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六七岁的儿童,情绪基本具有人类所有的各种情绪的表现形式。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从游戏转入学习,与游戏相比,学习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与学前儿童相比,小学生的情绪有如下一些特点:①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在学习活动中,儿童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能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

比如,学习活动的成败,带来强烈的情绪体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成绩,会因为成功而喜悦。

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因此产生挫折感,体会到痛苦、悔恨、羞愧等各种情绪。

除了学习之外,小学生在集体中的地位,与同伴之间的关系,都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小学生的各种社会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充实儿童的情感世界。

②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情感表现还是比较外露的,容易激动,但是,他们的情绪体验正在逐步深刻。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强,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比如,父母因为天气不好取消了交游、野餐的计划,5岁儿童会因此对父母发怒,谴责父母说话不算数,而小学生则可能因为了解到实际原因而产生失望、沮丧的感觉;学龄前儿童常因为父母有关吃饭、睡觉、洗澡等各种规定而产生愤怒,小学生则经常因为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情境中受到戏弄、讽刺、不平等待遇等而产生愤怒;学龄前儿童常用哭泣等直接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小学生则逐渐学会以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③情感更加富有稳定性。

小学生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他们不善于掩饰,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与学龄前儿童相比,他们的情感已经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的能力也逐渐加强。

随着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他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小学生尚未面临升学、求职等重大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一般是平静而愉快的。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首先,小学生的情绪表现较为外露和直接。

他们往往不会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情绪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在脸上和行为中。

比如,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表扬时,会兴高采烈,笑容满面;而当与同学发生争吵或者被老师批评时,可能会立刻大哭大闹,表现出明显的愤怒或委屈。

这种直接的情绪表达是他们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也是他们在这个阶段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的体现。

其次,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较为敏感,一件小小的事情就可能引起他们情绪上的较大波动。

例如,看到喜欢的动画片、收到一份小礼物,都能让他们开心不已;但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可能会迅速变得低落。

这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和经验相对有限,还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所以外界的变化更容易对他们的情绪产生冲击。

再者,小学生的情绪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他们的情绪可能在短时间内频繁地发生变化,从高兴到生气,再到平静,转换迅速。

比如,在课间玩耍时,可能因为游戏的输赢而一会儿欢呼雀跃,一会儿又垂头丧气,但很快又能投入到新的游戏中,恢复愉悦的心情。

这种情绪的快速转变反映了他们在情绪控制和调节方面的不成熟。

在情感方面,小学生的道德感逐渐发展。

他们开始对是非善恶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分辨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并对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不道德的行为则表示反感和批评。

比如,他们会为帮助他人的行为点赞,对欺负同学的行为感到愤怒。

同时,小学生的友谊情感也日益丰富。

他们开始渴望与同龄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并且会因为朋友的陪伴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朋友之间的小矛盾可能会让他们感到烦恼,但很快又会因为和解而重归于好。

这种友谊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社会交往和情感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小学生对家庭的情感依赖依然较强。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情感发展的特点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1.情感体验丰富多变: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多样,他们会体验到喜悦、悲伤、愤怒、恐惧等各种情感。

这些情感的变化多样,难以预测,往往和外界环境、学习生活中的经历息息相关。

2.对感情的理解有限:小学生对感情的理解有限,他们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当他们感到快乐时,可能会用奔跑、欢笑等方式表达;当他们感到不开心时,可能会哭泣、抱怨等。

他们需要通过与成年人的交流和引导来逐渐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3.冲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不足:小学生的情绪常常变化无常,他们常常会冲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当他们感到愤怒时,可能会用言语或行动伤害别人;当他们感到失望时,可能会情绪低落,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小学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冲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4.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和依赖:小学生通常开始意识到同伴的存在,并开始尝试建立和维护同伴关系。

他们会寻求同伴的支持和认同,常常有强烈的归属感。

同时,他们也开始注意到自己与同伴的差异,会因此出现嫉妒、攀比等情感。

5.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的形成:小学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他们会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且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因此,小学生的自尊心往往是脆弱的,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6.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小学生开始认知和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例如自我约束、尊重他人、互助等。

他们渐渐学会区分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并且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通过学习和实践,小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对小学生情感发展的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

了解小学生的情感特点,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情感教育和支持,有助于促进他们健康、积极的情感发展。

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幼儿情绪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1)情绪的社会化。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

首先,情绪中的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例如,非社会性的微笑逐渐减少,而社交微笑则大为增加。

其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最后,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支配。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过程的自我调节越来越加强。

主要表现在:首先,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其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最后,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首先,小学生情绪的多样性体现在他们能够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绪,例如喜悦、悲伤、愤怒、焦虑、羞愧等。

这些情绪会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情境下出现,反映了小学生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其次,小学生的情绪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于情绪的理解和处理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往往会很快地从一种情绪转变到另一种情绪。

一个小学生可能会在短短几分钟内经历多个不同的情绪。

此外,小学生情绪的强度也往往比较大。

他们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往往会表现出比较激烈的情绪反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

例如,当他们取得了好成绩或者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非常高兴和兴奋的情绪;而当他们遇到挫折或者受到批评时,他们可能会感到非常沮丧和愤怒。

最后,小学生对于情绪的表达方式较为直接和简单。

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笑、咆哮、躲避、静默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由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太成熟,他们往往更多地依赖于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特点与他们的认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交经验的增加,小学生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他们会学会更好地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更加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他们也会学会采取一些控制情绪的策略,例如寻求支持、转移注意力或者运动等,来应对情绪的变化。

为了帮助小学生健康地发展情绪,家长和教师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情感支持和理解。

他们需要知道自己的情绪是被接受的,并且有权利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要鼓励小学生学会用言语来表达情感。

通过与他们进行对话,引导他们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最后,要教导小学生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

例如,可以教他们通过深呼吸、放松练习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应对情绪困扰。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小学生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逐渐培养他们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情绪与情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

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

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

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

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

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

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

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

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

1.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答: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情绪的内容不断丰富入学后,学习成为了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小学生通过对各门功课的学习,他们的情绪也受到了陶冶。

在班级中,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也会引起他们复杂的态度体验。

因此,小学生的情绪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2、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发展一般所讲的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乃是指他们的情绪涉及有关事物本质特征的程度而言的。

小学生的情绪越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就愈富于深刻性;反之,越不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则越缺乏深刻性。

小学生情绪深刻性的品质是和他们对有关事物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的,而这种认识水平,又决定于他们对该事物的知识经验。

这是由于小学生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便会形成暂时神经联系,以后再遇到这种事物,在他们的头脑中必然会引起早已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对该事物的态度体验就会深刻些。

如果接触某种事物较少,又缺乏有关的知识经验,小学生所产生的态度体验,相对而言,就会比较肤浅。

3、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小学生情绪的稳定性是指他们的情绪唤醒所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程度。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总会提出一定的任务和要求,因此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积极的情绪不断增加,持续的时间也相对延长;其消极的情绪不断减少,持续的时间则相对缩短。

因此,小学生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日益减少,情绪的稳定性则日渐增强。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1、小学生理智感发展的特点(1)小学生从对学习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内容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作业有积极的态度体验。

当他们努力学习获得优秀成绩时感到很自豪,当他们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感到很内疚。

(2)小学生对学习各学科的笼统的兴趣逐渐发展到对不同学科的兴趣。

(3)小学生阅读的兴趣由课内读物发展到课外读物。

2、小学生道德感的发展特点小学生的道德感,是指他们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举止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小学5,6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小学5,6年级部分男生、大部分女生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已经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

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产生特殊的内心体验和性意识的萌芽,渴望了解性知识,探索生命的奥秘。

自我控制能力出现第二个上升期。

随着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加深刻。

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迅速上升,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逐渐趋于平衡。

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性别差异十分显著,在整个年龄段,男生均好于女生。

到了6年级,学生的认知越来越丰富,且已形成自我意识,所以产生的体验也比较稳定持久,不会随着刺激或情境的改变而很快改变自己的情绪,因而情绪控制能力显著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能自己独立作出判断。

学习动机仍然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但此时学生的间接兴趣有了明显的发展。

出现的良好品质集体主义、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正直、勤俭、善良。

学生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逐渐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情感。

逐渐学会独立、自觉地提出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

不仅可以全面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还能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性和评价能力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

随着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逐渐发展和辩证思维的初步发展,自我意识更加深刻,他们不仅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发展了内化的行为准则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开始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表现出一定的自觉性坚定性的道德信念。

自我意识又出现第二个上升期,学生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较稳定,但女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行为控制能力略呈下降趋势。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
1.儿童情绪表达方面的特点:婴儿期情绪表达主要通过哭声、笑声、表情等方式,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

但是,在情绪表达方面,儿童的控制能力比较差,常常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2. 儿童情绪体验方面的特点:儿童对情绪的体验比较单一,主要是快乐和悲伤。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体验到更多的情绪,例如愤怒、焦虑等。

3. 儿童情绪认知方面的特点:儿童在情绪认知方面的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观察、经验等方式来理解情绪。

但是,他们的情绪认知能力还比较单一,往往只能分辨出基本的情绪表情。

4. 儿童情绪调节方面的特点:儿童在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常常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了一些情绪调节的策略,例如深呼吸、数数等。

5. 儿童情绪发展的阶段:儿童情绪发展可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

在不同的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体验、认知和调节能力都会有所不同。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45667-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情绪与情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

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

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

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

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

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

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

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

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适度的兴奋性可使身心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

心理学有关研究证明,适当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成功解决任务,但是如果个体产生的消极体验过多,如不满、消沉、情绪低落,或者个体由于动机因素而产生过高的焦虑或紧张,则会干扰个体的行为,妨碍活动的进程,降低活动的效率。

情绪、情感在人际关系的调节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借助于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表情,人们彼此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通过察颜观色,可以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使人际交往得以正常进行。

如果个体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愉快、开朗,则在人际交往中较受欢迎;相反,如果个体的情绪困扰长期不能解决,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不能与人正常相处,难于适应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不仅影响活动效率,而且也有损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还可能导致焦虑、压抑,及一些身心疾病,如偏头疼、高血压、胃溃疡等,甚至引起神经症或精神病。

二、小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小学生的情绪是就广义而言的,它包括小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是指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情绪是小学生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抱有一定的态度,以获得某种主观体验,这便是小学生的情绪。

进入小学以后,儿童从无拘无束的、天真无邪的幼儿转变为受校规学纪约束的小学生,其主要活动形式也从游戏转变为学习。

而与幼儿时期的游戏相比,学习属于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需要同更多的人相处,所有这些都使得小学生需要比幼儿时期承受和体验更广泛的情绪情感反应。

儿童在学习活动中更经常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

已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识会产生满足感,考试获得好分数会因成功而带来喜悦。

相反,如果学习不好,则可能产生挫折感等情绪。

他们有时喜悦,有时郁闷,有时兴奋,有时焦虑,有时愤怒,有时急躁……。

大量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三、小学生情绪发展及其特点人们认为“头脑”和“心灵”是组成人类精神世界的两大重要部分,“头脑”是认知的领域,它给人的行为以方向,“心灵”是情感的领域,它给人的活动以色彩。

就是因为“心灵”世界的存在,以及有情绪、情感这样的染色剂、催化剂的存在,所以人类的生活才那么多姿多彩、有声有色。

在小学阶段,情绪、情感使这一特殊时期的主角——小学生也有了这样色彩斑斓的生活,领略着人生五味。

但是,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儿转变为一个初探人生规则、初识人生百味的少年郎的过渡时期,所以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小学生的情绪、情感所呈现的特点是别具一格的,有其明显的年龄特征。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情绪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着,他们各种高级情感或社会性情感也在初步发展着。

但是,在整个学龄前期,儿童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局限,情绪丰富性、深刻性和稳定性都还很差,并且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也很弱。

进入小学后,生活环境的改变、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情绪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1 .情绪的稳定性逐步增强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在集体生活和独自学习活动的锻炼和影响下,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开始发展起来。

虽然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已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而且小学生尚未面临繁重的学习压力,因而其基本情绪状态是平静而愉快的。

上述的特点是与学前儿童的情绪比较而言的。

一般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仍还很不稳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还很弱。

表现为:第一,情绪经常变化和反复无常。

一种刺激激起的情绪反应很快就会被另一种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所代替。

第二,情绪的迅速转化。

当出现新异刺激时,最初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但随着这类刺激的反复出现,情绪就会迅速减弱,甚至产生相反的情绪。

2 .小学生情绪的丰富性不断扩展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因而大量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有关的事物构成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

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如写作业、背诵课文等成为小学生最主要的需要。

学习任务完成地顺利,满足了需要,小学生就会迅速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而且,小学生是在学校、班级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和生活的,所以他们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老师之间的关系,学校、班集体对个人的要求和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的复杂多样的情绪体验。

同时,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发展中,高级情感的加入及不断丰富更加充实了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小学生在加入少先队前后,逐步接受一些共产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加上学习了思想品德、社会和自然等学科,他们的情感体验就和国家、民族、社会等大集体联系起来。

他们也会被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舍己为人、模范人物的坚毅顽强、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等崇高精神所感染,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小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班集体活动、少先队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中,能感受到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助、爱劳动、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这样,小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内容日益丰富起来。

3 .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

例如,有关的研究证实,同是惧怕的情绪体验,学前儿童主要是怕人、怕物、怕黑、怕吃药打针等具体的事物,小学生虽然也同样怕这些具体的事物,便更多的是对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太差,怕受家长、老师的批评,怕受同学的讥笑、歧视,等等。

研究还发现,同样一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小学生对其的体验比学前儿童要现实得多。

如学前儿童会因为父母因有事而取消去游乐园的计划而感到愤怒,小学生则可能了解到实际原因即父母工作忙等而产生失望感;学前儿童常因父母的一些日常生活规定如饭前洗手、常剪指甲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而小学生则常因在同伴交往中或在学校中受到讥笑、不公平待遇等而产生不愉快情绪。

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也在不断地深化。

例如在评价他人时,已不再像学前儿童那样把人仅仅分为“好人”和“坏人”,仅仅根据表面的东西来把人界定为“好人”或“坏人”,而是能够初步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他人,评价事物的好坏;也不再似学前儿童那样只看事物对自己是否有益,而是能够把事物同他人、同集体的利益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到了小学高年级后,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已能克制自己的一些欲望,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形成一定的理智感;也已逐步开始理解自己对集体、对他人、对社会负有的一定责任。

这些都表明小学生情绪的深刻性正在不断地增加。

(二)小学生表情识别能力的发展特点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指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主要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声调表情三种。

其中,面部表情尤为重要,是人类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的产物。

面部表情是额眉、鼻颊、口唇等全部颜面肌肉的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例如愉快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悲伤时额眉紧锁、上下眼睑趋近闭合、嘴角下拉等,形成各种具体的情绪模式。

由于面部表情能最精细地区分不同性质的情绪,所以这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在情绪的通讯交流中起主导作用。

人们认为面部表情既具有先天预成性又具有后天习得性。

就前者而言,许多研究明确证实。

首先,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如新生儿的“落地哭”所出示的痛苦状。

在出生后一年内,婴儿逐渐出示喜怒哀乐等基本面部表情,而这些表情是按照其生理成熟的程序而逐渐显现的。

其次,研究发现,先天盲婴与正常婴儿在发展早期所显现的面部表情一样。

再次,跨文化研究表明,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通用于全人类,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

就后者而论,是由于表情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得面部表情的展现从先天预成性向整合性、随意性转化。

加上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文化规范以及人际关系的需要,面部表情经常被主体所修饰,所以面部表情具有了后天习得的性质。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是先产生个体的情绪体验,而后才逐渐发展起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的。

儿童通过对他人表情的识别,来了解或推论他人的情绪状态,所以儿童表情识别水平也反映了儿童对情绪认知理解的发展水平。

在面部表情的识别方面,儿童期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一直处于不断发展提高的阶段。

到了 10 —— 14 岁即小学高年级以后,个体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才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并渐趋于成熟。

也就是说,小学生的情绪认知理解能力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已渐趋于能够正确地辨别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