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doc资料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2b80395acfa1c7aa00cca9.png)
心理学-师范类
2020/4/5
1
学习目标
• 关键词:
情商、心境、应激、激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 基本理论: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自我激励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020/4/5
2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 情绪与情感: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
2020/4/5
7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
特点
2020/4/5
8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 能够准确识别各种基本表情,基本情绪的认识达到了稳 定完善的水平。
• 小学高年级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发展,其情绪情感从冲动、 易变更趋平衡、稳定。
• 小学生能从概念上理解情绪表现规则,能理解情绪表现 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应用它的重要性。
2020/4/5
4
情绪的两极性
•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立的 情绪。
• 在快感度、紧张度、强度和激动水平上,情绪都表 现为相对立的两极。
2020/4/5
5
情绪情感的功能
• 信号功能 • 感染功能 • 动机功能
2020/4/5
6
情绪情感分类
• 原始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 • 情绪状态:激情、心境、应激 •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2020/4/5
13
中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 学会自我觉知情绪 • 学会调节情绪 • 学会自我情绪激励 • 移情能力的培养 •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2020/4/5
14
• 低年级学生情绪外露,富于表情,容易变化。高年级学 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产生的后果。
5.(赵)第四章 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5.(赵)第四章 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5fc0c6a0b1c59eef8c7b4de.png)
2、心境: ——是一个比较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 它使个体对所有事物都有着同样的态度体验。 例如:一个人高兴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仿佛变得清晰明亮、赏 心悦目。反之,当一个人心灰意冷的时候,良辰美景也有一种 无可奈何之感。 心境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这取决于客观刺激和人格特征。 例如:失去亲人引起长时间的郁闷;性格内向的人更易受刺激 的影响。 心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工作、生活、人际 关系等。心境对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影响:如消极悲观,这既会 降低活动效率,同时也有害于身心健康。
情绪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 需要角度 具有生理性
发生得早(出生后一个 月后),是人与高 等动物所共有的 不稳定 外显性
情感 具有社会性
情感发生得晚(出身一年 后)。是社会个体发展到 一定程度所有的主观体验, 是人所独有的。 稳定性 内在性
时间早晚
区别 稳定性 内外显性
1、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有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例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通常由重大事情引起,如重大成功后的狂喜,突如其来的 危险引起的异常恐惧等。 激情常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如恐惧时, 毛骨悚然,面色如土;愤怒时,全身发抖,紧握拳头;狂喜 时,手舞足蹈,欢呼跳跃等。 激情状态下,人常出现“意识狭窄”现象,但虽然自控能 力减弱,还是可以控制自己行为,因此不能以此作为不良后 果的推脱。 激情并不总是消极的,重大成功时兴奋,有很大激励作用。
情感具有情境性,但更具有稳固性和长久性。一般不随情境变化而变化。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由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引 起,具有直观性,冲动性,明显的行为表现。 情感与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
相联系,具有较少的冲动性,而有内隐性。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讲课教案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ab8b23169a4517623a35a.png)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发展趋势: 1、从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
发展到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 感兴趣; 2、从笼统的泛泛的兴趣,逐渐产生对不同学 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3、从对具有事实的兴趣发展到初步探讨抽象 和因果关系知识的兴趣; 4、阅读兴趣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 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普小读物; 5、从对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到 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
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 4、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
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 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有人曾统计了一个五岁的男孩一年内共提出了
4043个涉及到25个方面的问题。 小学儿童的理智感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
而小学儿童学会从道德准则出发,确立自己的喜欢和不喜 欢。
“我喜欢XX,因为他学习好好,我讨厌XX,因为他不守 纪律。”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1、强度——易冲动、爆发快 一项调查显示,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
学打时做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 回答“打他”。 2、速度——变化快 3、情境性——易受暗示 容易受到具体事物和情景支配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二)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美感的发展
第四章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者对儿童的道德感所进行的研究发现: 1、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2、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 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
(赵)第四章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赵)第四章中小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a53505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2.png)
(赵)第四章中⼩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幻灯⽚1第四章中⼩学⽣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幻灯⽚2学习⽬标●记忆●情绪、情感、情绪智⼒、⼼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概念●理解●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的⾃我控制和⾃我激励●中⼩学⽣情绪发展的⼀般特点●运⽤●根据中⼩学⽣情感的特点,⽐较⼩学⽣与中学⽣情感发展的区别●联系学校⽣活实际,说明情绪智⼒理论对处理好⼈际关系的指导意义幻灯⽚3延缓满⾜实验智商虽然是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影响⼀个⼈⼀⽣的,更多的还是你的性格,你的世界观,你的价值观,你的耐⼼,你的信⼼,你的毅⼒,你的情绪,你的情感,这些品质。
著名的⼼理学家⽡特·⽶歇尔曾做了⼀个软糖实验,这个软糖实验是什么呢?在斯坦福⼤学的幼⼉园他做了实验,就召集了⼀群四岁的⼩孩,在⼀个⼤厅⾥⾯,对他们怎么办,每个⼈⾯前放了⼀个软糖,对他们说,⼩朋友们,⽼师要出去⼀会⼉,你们⾯前的软糖不要吃它,如果谁吃了它,我们就不能增加你⼀个软糖。
如果你控制住⾃⼰不吃这个软糖,⽼师回来会再奖励你⼀个软糖。
⽼师⾛了,⽼师在外⾯窥视,很多⼈,在外⾯窥视,这群四岁的⼩孩,⽼师⾛了以后,⼤家看软糖,诱惑,甜啊。
有的⼩孩过⼀段时间⼿伸出去了,缩回来,⼜出去了,⼜缩回来,⼀会⼉过后,有的⼩孩开始吃了。
但是有相当多的⼩孩坚持下来了,⽼师回来过后,就给坚持住的,没有吃软糖的,再奖励⼀个。
幻灯⽚4A组:在实验⼈员出门的⼀刹那就抓取并享⽤了⼀颗糖;B组:为抵制诱惑,或闭⽬低头,或喃喃⾃语,或玩游戏甚⾄去睡觉,⼀直等到实验⼈员回来得到两颗糖。
如果是你,你会是其中的哪种表现?你预测⼀下这两组⼉童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哪⼀组会更成功?幻灯⽚5追踪研究结果B组孩⼦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竞争性,较⾼的⾃信⼼、能较好地应付⽣活中的挫折。
A组孩⼦中有1/3的⼈缺乏上述品质。
两组孩⼦⾼中毕业时在学业能⼒倾向测量中, B组的平均分⾼出A组120分。
结论:延缓满⾜、抵制诱惑的⾃我控制能⼒是个⼈获得成功的要素之⼀。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课件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9bbf4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c.png)
KEEP VIEW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 展
目 录
• 情绪情感概述 • 小学生基本情绪的发展 • 小学生高级情绪情感的发展 •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养 •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因素 •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PART 01
情绪情感概述
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是个体对当前所面 临的事物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体验和反映。
情绪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包括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等;复杂情绪则是通过社会交往、学习和生活经验逐渐形成的,如焦虑、抑郁、 羞耻等。
情绪情感对小学生的影响
01
心理健康
情绪情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促
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节。
学校教育内容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内容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内容、 教学活动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以及情绪反应的调节。
PART 06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问 题及对策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情绪不稳定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可能 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变得情绪化。
遗传基因影响小学生的情感认知
小学生的情感认知也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包括大脑结构和功能等生物因素。这 些因素可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状态的认知和理解。
环境因素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等。这些因素可 以影响小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和表达,以及情绪反应的调节。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0ec546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04.png)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7e9702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0.png)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一、名词解释1.情绪2.情感3.情绪智力4.心境5.激情6.应激二、填空题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
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4.表情可以三个方面,即、、. 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容易,具有很大的.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转变,从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 、、、、、。
三、判断题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四、选择题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其功能表现在:()A 信号功能B 感染功能C 动机功能D迁移功能2.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快感度B紧张度 C 强度 D 激动水平3.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A 呼吸系统B 循环系统C 消化系统D 腺体活动4.情绪的外部表现可分三个方面:()A 面部表情B 体态表情C 言语表情D 精神状态5.情绪状态主要有三种,即:()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冲动6.情感的种类有三种:()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责任感7.小学情绪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A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B 内容不断丰富C 深刻性逐步增加D 稳定性增强8.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向特点表现在:()A 情绪体验迅速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C 外露性和内隐性并行D 体验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特点9.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A 自尊心强烈而敏感B 情感的社会性增强C 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D 责任感进一步发展10.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A 认识自身情绪B 妥善管理情绪C 自我激励D 认识他人情绪E 人际关系管理五、简答题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2.情绪与情感有哪些种类?不同种类的情绪积极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4.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5.中小学生应该怎么样自我调控情绪?6.简述情绪活动中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六、案例分析案例一、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填空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填空1](https://img.taocdn.com/s3/m/5ccc31d1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4c.png)
《⼉童发展与教育⼼理学》主要内容填空1第⼀章绪论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9-11-25 11:09 阅读次数:1⼀、填空题:1、⼉童发展与教育⼼理学是⼀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是基础,是根据,⽽是本课程的⽬的。
2、1903年出版了影响深远的《》,标志着教育⼼理学的确⽴。
3、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或⼏种⼼理现象进⾏研究的⽅法就是。
4、⼉童发展有教育⼼理学中的“⼉童”⼀般指,即岁。
5、研究发现,教师对所教科⽬的热爱程度与学⽣的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这三种教师品质与学⽣的学习态度相关最⼤。
6、所谓专家型教师就是具备科学的教学知识、⾼超的教学能⼒、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四种教学专长,即。
7、根据弗洛依德的⼼⾥发展阶段学说,⼩学⼉童正处于,这是⼀个相对平静的时期,⼉童性的发展呈现出⼀种停滞的状态。
8、根据埃⾥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学⼉童所⾯临的主要危机是“”之间的冲突。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卑感,体验能⼒的实现。
9、⼥⽣岁起进⼊发育的⾼峰时期,男⽣则从岁起进⼊发育的⾼峰时期。
10、中国现代史上第⼀次出版教育⼼理学的是,⽂⾰后最早正式出版的我国⾃⼰编写的教育⼼理学教材的是。
⼆、判断题:1、埃⾥克森认为,⼈的⼀⽣可以分为⼋个既相互联系⼜各不相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都存在着某种危机或冲突。
2、社会和教育向⼉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童已有的⼼理⽔平或⼼理状态之间的⽭盾,是⼉童⼼理发展的内部⽭盾,也是推动⼉童⼼理发展的动⼒。
3、三、名词解释:1、⼉童发展与教育⼼理学——四、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童发展与教育⼼理学对教师的作⽤。
答: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预学⽣的⾏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创造性研究。
(或者也可以将下⾯⼏点拓展:1、教育预见;2、⾼效施教;3、关注⼼育;4、⾃⾝完善)五、案例分析⼩赵和⼩张是隔⼀条街的邻居,两⼈从⼩就是好朋友,上幼⼉园⼜在同班。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https://img.taocdn.com/s3/m/1b03851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2.png)
王大顺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最权威)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简单题)(一)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三)讲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论述题)基本任务包括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两方面:1,作为基础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科学领域中向纵深发展。
2,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应用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简答题)(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而起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地位。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简答题)(一)客观性原则: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歪曲。
(二)系统性原则: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自组织性上。
(三)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它表明在对个体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其加以分析。
(四)教育性原则:要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五)实践性原则: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在自然的生活环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表情等),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心理学——鲁忠义目录
![心理学——鲁忠义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fe4217abe23482fb4da4c58.png)
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任务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第二节心理学与合格中小学教师一、合格教师的心理素质二、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合格教师第二章中小学生行为的调节与控制第一节行为的动力机制——动机第二节意志第三章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上第一节注意第二节感觉与知觉第三节记忆第四章中小学生认知的发展与教育下第一节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问题解决第三节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教育第四节中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教育第五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与教育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第三节情绪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第六章中小学生个性心理与教育第一节中小学生气质与教育第二节中小学生性格的培养第三节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第七章中小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性质第二节态度与品德形成和改变的几种理论第三节态度与品德教育的主要方法第四节中小学生态度、品德形成和改变的条件与教育策略第五节中小学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及品德不良的转化第八章中小学生学习心理第一节学习与学习迁移第二节学习策略第三节几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第九章中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与教育第一节人际沟通第二节社会认知第三节人际关系第四节学生常见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其克服第十章群体心理与班集体建设第一节群体及其形成第二节学校群体的心理效应第三节班集体心理建设第十一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第二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第三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第四节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第十二章中小学生性心理与教育第一节性心理概述第二节中小学生性心理教育第十三章教学测量与评价第一节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第二节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第十四章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程序第二节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doc](https://img.taocdn.com/s3/m/faf2bba40b1c59eef9c7b4a2.png)
《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英文名称:Students'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课程代码:322058X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课程性质:专业慕础课开课单位:教育学院适用专业: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后续课程:教育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程与教学法等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张家口学院师范类学生的人才培养冃标和规格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践需要,本课程的目标是: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主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主心理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教师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冃标。
具体冃标如下:(一)知识目标:结合课堂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学,了解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内涵,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为从事小学教育打下理论慕础。
通过学生自学阅读相关学习材料,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有关的教育观念与理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并能够与别人交流,完善问题。
(-)能力冃标:能够运用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的基木理论和规律来解释小学教育实践中的教育现象和问题,掌握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科学方法,提高对小学小学生心理世界把握的能力并具备教育反思的基本能力。
(三)素质冃标:养成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形成现代教育心理观念,提高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
使学牛具有积极关注和参与各种社会机构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热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1)考核方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为考试课,需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
(%1)成绩评定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ec5c0ed4d8d15abf234e79.png)
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情绪与情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
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
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
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
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
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
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
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
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
![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3038a1f8c75fbfc77db279.png)
第一节小学生情绪的发展及其特点一、情绪与情感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情绪和情感是不同的。
人类的情感现象,即广义上的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不同与认识过程的反映形式,是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它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过程、状态、内容、性质等不同的侧面,可分为情绪、情感和情操。
情绪是最基本的情感现象,它代表着感情性反映的过程。
它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所以是不学就会的,并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
当有机体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喜悦等;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焦虑、愤怒等。
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常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情绪有许多种类,人类最原始的四种情绪就是愉快、愤怒、恐惧和悲哀。
情感是广义情感中的一种,是较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侧重于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
情感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所以并不是与生俱有的。
情感也是多种类的,但具体可分为两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感,如害羞、骄傲、谦虚等;与他人有关的情感,如爱、恨等。
相较于情绪而言,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情操是最高级的情感现象,它与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与人交往中产生的友谊感、与遵守法规法则有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联系的美感及理智感。
情操发生得较晚,为人类所特有,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情操比情感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它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然而,以上情绪、情感与情操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实际上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不同侧面。
在个体心理活动过程中,情绪与情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与情感对个体的行为既有促进作用,也会产生干扰作用。
一定的情绪、情感往往是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动力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人缺乏热情,表现冷漠,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活动中去,也难以取得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情感
3.情绪智力
4.心境
5.激情
6.应激
二、填空题
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
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4.表情可以三个方面,即、、。
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容易,具有很大的。
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发展,从情
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转变,从
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
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
三、判断题
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
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
()
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
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
()
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
()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四、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
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其功能表现在:()
A 信号功能
B 感染功能
C 动机功能D迁移功能
2.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快感度B紧张度 C 强度 D 激动水平
3.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消化系统
D 腺体活动
4.情绪的外部表现可分三个方面:()
A 面部表情
B 体态表情
C 言语表情
D 精神状态
5.情绪状态主要有三种,即:()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冲动
6.情感的种类有三种:()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7.小学情绪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B 内容不断丰富
C 深刻性逐步增加
D 稳定性增强
8.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向特点表现在:()
A 情绪体验迅速
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C 外露性和内隐性并行
D 体验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特点9.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 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B 情感的社会性增强
C 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D 责任感进一步发展
10.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
A 认识自身情绪
B 妥善管理情绪
C 自我激励
D 认识他人情绪
E 人际关系管理
五、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情绪与情感有哪些种类?不同种类的情绪积极作用是什么?3.什么是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4.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5.中小学生应该怎么样自我调控情绪?
6.简述情绪活动中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
请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答题要点:
(1)《内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的功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2)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例如,许多心因性疾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烂、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
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
积极而正常德情绪体验尸保持心理平衡与身体健康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