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试题及答案(一)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创新。
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三段论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_资料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4.理论构思所含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有严格规定的含义,二有好的概括度,三有好的清晰度。
5.从观察的系统性来看,观察法可分日常观察科学观察6.教育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审核资料、资料归集、初步整理资料和进行描述统计等步骤。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把访谈调查分为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8.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9.归纳法的具体方式有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三种,前者又称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称因果关系归纳法。
10.根据一个判断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直接关系程度和是否加入评价性要素,可以把命题分为事实命题(陈述性命题)和价值(性)命题(评价性命题)两大类。
4.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b)B.日记描述法5.用百分制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学科学习成绩测评属于( c)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 D.比率测量7.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a)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四、1.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规定总体。
(2)取样随机,使总体中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被选样机会。
(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
(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符合统计(学)要求,又切实可行,误差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与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程序和手段,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历史法、文献法等,用于探索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2. 实验法:实验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来研究这些变量对其他变量(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3.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一种收集数据的重要工具,主要用于了解和获取被调查者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行为、观念等方面的信息,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目的。
4.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文献、音像资料、网络文本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与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客观、量化的描述和推断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于对教材、政策文件等的深入解读。
5.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一种探寻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的研究方法,它只能发现变量间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二、填空题1.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确定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__________、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释结果和撰写研究报告七个阶段。
(答案:提出研究假设)2.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根据其控制程度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__________。
(答案:控制观察法)3. _________是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大量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计算,从而揭示事物数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
(答案:定量研究方法)4. 多元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用来探讨多个自变量对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因变量)5.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参与并解决自身实践问题的研究方法,其特点在于__________、合作性和改进性。
(答案:反思性)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主要目的是验证因果关系?(A)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历史法2. 在教育科研中,当需要了解学生学习习惯时,最适宜使用以下哪种研究方法?(C)A. 实验法B. 文献法C. 调查法D. 历史法3. 对于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适合采用何种研究方法?(B)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行动研究D. 比较研究4.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如果要考察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应采用哪种统计方法?(D)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方差分析D. 多元回归分析5.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所有研究都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B. 定性研究无法进行数据分析C. 实验研究不需要考虑伦理问题D. 文献法仅适用于历史学研究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ABCD)A. 实验法B. 调查法C. 文献法D. 比较研究法E. 讨论法2. 下列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有:(ACD)A. 研究过程中需遵循伦理原则B. 只有实验法才能探究因果关系C.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各有优势,可结合使用D. 行动研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E. 历史法只能应用于教育史研究3. 在教育科研中,可能涉及到的统计方法包括:(ABC)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回归分析D. 探索性因子分析E. 经验总结法4. 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有:(BCD)A. 独立性B. 反思性C. 合作性D. 改进性E. 预测性5. 教育科学研究步骤一般包括:(ABCDE)A. 提出研究问题B. 查阅文献综述C. 设计研究方案D. 数据收集与分析E. 结果解释与报告撰写五、判断题1. 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以实证为基础,所有的研究都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模拟试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资料的___________指资料在反映研究问题方面的准确无误。
( ) A.有效性B.真实性C.确定性D.准确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2.简单考察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 )A.简单枚举法B.科学归纳法C.完全归纳法D.求同求异并用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3.___________结构系统的形成将为以后的归纳分析奠定基础。
( ) A.开放式分类B.关系式分类C.核心分类D.现象分类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4.求同法的特点是( )A.同中求异B.异中求同C.既求同又求异D.求异不求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5.某一研究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被重复进行并得到大致相同的结果,这是指研究的( )B.外在效度C.内在信度D.外在信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6.判定某定性研究的内在信度,主要是依据研究的( )A.普遍性B.个别性C.相异性D.一致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7.定性研究的内在信度主要是用研究的来判定的。
( )A.一致性B.可靠性C.普遍性D.差异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8.用来表示研究所依据的理论以及从研究结果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是否真实反映了所研究现象的效度是( )A.描述型效度B.解释型效度C.理论型效度D.评价型效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9.定性分析中,内部效度的理论型效度又称( )A.诠释效度B.描述效度C.解释效度D.评价效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10.内部效度的分类不包含以下哪一项? ( )A.描述型效度B.解释型效度C.概括型效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11.得出研究结果或初步结论后,研究者通过广泛听取专家、同行、同事或被研究者本人的意见,力图从多个不同角度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其有效程度,这种检验效度的方法称为( )A.检查法B.比较法C.三角互证法D.反馈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填空题12.定性分析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分析过程,它对研究者个人学识、经验积累、已有观点和看法等的依赖性较大。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结合案例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蔡旭东2013819024基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对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分析在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两者的概念,才能找准方向,但要我完整的解释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我是做不到的。
只能根据文献资料做一个简单粗浅的解释。
一、概念界定定性研究又叫质性研究,它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来对社会现象的质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深入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详细的考察,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定量研究又叫量化研究,它是指在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通过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以及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二、比较分析根据阅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定性研究)与《关于长沙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定量研究)这两篇关于流动子女教育问题主题的文献,以及结合“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我主要谈一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逻辑方面的区别:(一)研究方法关于两者研究的基本方式。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这篇定性研究文章主要是采取了“文献研究”的方式。
通过对已有统计资料及相关教育文献的研究,如它开篇就例举了5篇对一个城市( 如上海市、厦门市) 或城市中的某一个区范围内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总体状况的调查,也运用了一些文献中可以适用的数据来了解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意向状况和民工学校( 打工子弟学校) 的情况,探讨文献研究中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根据现有资料来发现目前此领域的研究趋势,最终分析研究所得的资料提出自己对于今后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方向应深入和发展的几点意见。
整篇文章作者都只是做一些总结和阐述,来描述性地解释流动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及解释一些问题的理解。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模拟试
全国自考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填空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定性分析就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搜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的过程。
( )A.内在特性B.外在特性C.一般特性D.普遍特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2.定性分析是一个对资料的分类、描述、归纳、的过程。
( )A.概括B.比较C.抽象D.系统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3.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___________的逻辑分析。
( )A.演绎B.归纳C.全面D.综合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4.以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描述性的资料为研究对象是( )A.定量分析B.描述分析C.定性分析D.比较分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5.___________表示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 )A.一致率B.不一致率C.吻合率D.不吻合率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6.资料的___________,是指所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
( )A.准确性B.正确性C.有效性D.精确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7.以事物某一外部特征或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是( )A.本质分类B.现象分类C.特征分类D.形式分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8.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进行的分类属于( )A.本质分类B.现象分类C.特征分类D.形式分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9.结论比较可靠,但可行性差的归纳法是( )A.完全归纳法B.简单枚举法C.科学归纳法D.综合归纳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10.在其他条件(B,C……)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现象(a)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前一个现象就可能是另一现象的原因,这种归纳分析的方法是(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资料审核的角度? ( )A.资料的真实性B.资料的准确性C.资料的有效性D.资料的全面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填空题12.定性分析目的在于_________。
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
教育研究方法简答题1、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并举例说明(至少三个例子)〔1〕按照研究对象: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按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按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高考改革的成效属于价值研究;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属于应用研究;研究课程与教学理论属于定性研究。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1)从认识论角度看,两者属于不同的范例。
定性研究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而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
定性研究注重过程,而定量研究注重结果。
〔2〕研究路径不同。
定性研究更多的采用归纳法,而定量研究具有演绎性的特性。
〔3〕研究设计存在差异。
定性研究不强调程序的严格,方法更灵活,而定量研究要求有标准的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
〔4〕目的存在差异。
定性研究旨在解释社会现象,而定量研究在于确定关系、影响、原因。
〔5〕表现形式不同。
定性研究主要是表达,而定量研究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
3、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要从客观的教育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问题;〔2〕创新性原则:表达在选题、研究方法和角度和研究结论等方面;〔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实际情况为出发点;〔4〕伦理原则:由于教育研究的对象的人,教育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必须符合当前的道德伦理,不能够违反法律法规,损坏他人身心健康等;基本内容:评估研究的伦理可接受性;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承担对研究者应负的责任;防止和消除不良后果。
4、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问题的提出与背景,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设计〔研究内容和对象确实定,抽样,方法的选择,指标选择,时间和经费安排等等〕;搜集资料〔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整理与分析资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撰写研究报告〔不同体例〕;总结与评价阶段;5、教育研究方法的特征和功能特征:〔1〕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教育规律,以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2〕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有明确的指标和严格的操作程序;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和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3〕强调方法的科学性;〔4〕创造性。
人民大202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教学课件002第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与程序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 you
假设,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提 出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事实上,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暂时答案。假 设的提出,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确和具体化。
三、设计研究方法
有了假设以后,就要着手设计检验假设的方法,即进行方法 的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认定与问题和假设 有关的变量,选择研究的工具和方法,等等。设计研究方法的前 提是掌握这些方法,了解每种方法的使用前提和条件以及适用范 围,清楚每种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有助于选择适当的研究 方法。
六、研究控制的困难性
教育科学研究存在控制的困难性主要是因为教育研究者根本无法 将自身与教育现象隔离开来。在研究形式上,不管研究者是否参与到 研究情境中去,无论研究者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的历史性、 社会性和价值判断都会进入教育情境中去。在教育研究的每个阶段, 包括理论的建构、假设的建立、语言的使用以及结果的解释等都隐含 着教育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诠释内容。此外,要对被研究者进行控制 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被研究者的情绪、情感、知识、能力及经验等 都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结果。
三、根据研究思维的方法分类
(1)思辨研究 (2)实证研究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追求的目的不同。思辨研究追求的是对 真理的认识,实证研究追求的是事实和数据。第二,研究的手段不同。 思辨研究的手段是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实证研究的手段是实验和调 查。
两者的联系在于: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教育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另 外,思辨研究不一定要与实证研究结合,但实证研究则必须要以一定 的理论为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类型与程序
关键词:研究特点 研究类型 研究程序 本章重点: 1.教育研究目的的独特性 2.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3.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朱德全教育研究方法电子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自从赫巴尔特19世纪初创科学教育学始,教育学家们一直在为教育科学研究努力着。
而任何科学都有一个方法问题。
科学史告诉我们,每一个重要的科学成果总是伴随着科学方法的突破和创新。
一门科学的发展,不仅要表现其理论的意义,更要表现其方法论上的意义。
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因此,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就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正确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法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日益进步,针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论范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一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其研究理论、方法与技术蓬勃发展、日趋精细。
有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优秀著作呈现蓬勃之势。
笔者通过挑选,并对五本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丛书进行大致的比对介绍,同时发表一些个人的心得感想。
笔者以最新的一本书——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参照物与其他四本书(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朱德全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陈时见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在书的结构、书的内容、书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上进行比较。
一、结构上的比较1、序的比较序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字,通常是该书的导读和说明,如创作意图,创作原则等。
通过阅读这五本书的序,可以比较出作者编著此书的目的。
从孙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序来看,作者的编书目的是为了顺应时代教育的发展,为了满足更多中小学教师的兴趣与要求,在原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增加了其“工具性”的特点。
裴娣娜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本自学考试指导教材。
不言而喻,其编书的目的是“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
温忠麟教授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小学教育系列专业教材之一,其编书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学历的小学教师,增强他们的探索性、开发性、创造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方法:是指为了获得科学知识应该遵循的程序以及依据的手段、工具和方式。
研究:指的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性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
2.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
3.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
4.研究的创新性。
独特特点:1.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2.研究的周期长,影响的因素复杂;3.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直觉观察时期。
古代中国教育研究方法特点:1.独特的儒家教育价值观。
2.观察与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观。
第二个时期:以分析为主的发展时期。
基本特点: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初步形成归纳法和演绎法。
2.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理论基础。
3.实验方法的初步运用。
第三个时期: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特点: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
2.进步派与传统派进一步发展。
3.研究方法实用主义倾向。
4.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以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基本特点: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
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
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基础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和创新知识,扩展和完善理论。
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一、概念界定1.定量研究。
所谓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事物的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速度、程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进行量的分析,通过对数字的描述、分析来研究事物,揭示事物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2.定性分析。
所谓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定性研究侧重对事物进行质的研究,是通过解决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等性质方面的问题,对教育问题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描述,来揭示事物的特征。
二、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较1.哲学理论基础不同。
定量研究源于经验主义哲学的实证主义哲学。
它的主要观点是: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孤立的实体,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价值因素的影响,但是主体可以通过对一套工具的操作来获得对客体的认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定量研究占主导的时期,实验教育学运动使得定量研究成为研究教育研究的主要手段。
定性研究则源于象征和现象学的解释主义方法论。
它的主要观点是:主体和客体并不是两个截然分离的实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在和客体互动关系中,对客体的重新构建,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事物的性质,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互为主体,相互渗透的过程。
2.研究操作过程的不同。
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工具、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遵循的是以演绎为主的假设,先提出研究假设,这个假设基本上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过程是从上到下逐步演绎的过程。
定性研究的过程一般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陈述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与研究对象建立关系、深入调查、搜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形成结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定性研究是从特殊的情景当中总结归纳出结论,遵循的是从下往上归纳建构的过程。
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及整合
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及整合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及整合作者:杨洋摘要: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理清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两种研究方法,准确地把握其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
促进教育研究方法向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教育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自赫尔巴特以来,教育科学理论得以提出并成为可能。
但饶有趣的是,教育研究者从那时起扛起的教育研究这块牌子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安插地。
于是,有这么多年历史的教育研究面临着这样一种尬尴的境地:它一方面被指责为名为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严重脱离实践的哲学思辩研究,缺少应有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它又被反唯科学论者们说成是受教育科学化的影响,开始逐步成了其他学科的试验场,教育理论因而有被殖民化的危险。
持前一观点的人认为,教育理论之所以缺乏对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实践应有的指导作用,是因为它的基本概念及由之所形成的理论系统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差,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这多年始终没有找到或形成自己的研究体系,这是造成教育理论"空洞化"的根源,于是主张教育研究要大胆引入其他学科,尤其是心理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提出后一看法的人则公开反对教育科学化这一口号,认为教育科学化是一有害的口号,并强调除科学方法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有效地认识世界的方法--人文方法或哲学的方法。
以上两种看似相互对立的观点表现出教育研究方法中的两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综观教育研究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是贯穿教育研究的两条主线: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另一种范式是从人文科学推演而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通讯说明的方法。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也无所谓孰好孰坏,它们只是一种研究方法。
第四章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教育科学研究成果 表述的要求
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判断
一个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理论构建完备。 (2)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有鲜明的创新性。 (4)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主要问题
(1)处理产生效果的指标与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统计显著性水 平;二是效果大小,对谁有效;三是这种效果的 推广程度、 (2)无论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还是推断性统计方法评判文献资料, 元分析中对资料的选择和评判都是重要一环 (3)对效应大小的计算
模糊数学在教育研究 中的应用
教育现象多为不确定的变量,人作为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 正是一个由量到质的渐变过程,概念划分具有不确定性,边界 模糊特别是教育包含有多方面的朴素联系的因素,正是内涵的 复杂性带来了简单类属的模糊性事实证明,系统越复杂,因素 越多,模糊性就越大。因此,将模糊数学用于教育研究,借用 模糊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不是降低了研究的严格性, 而是用更严格的方法保持研究的严格性,使研究工作更接近研 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4)结果: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 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其基本内容包括:
①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 整理、分析 ②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釆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 术呑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 果或结论。
结果部分的撰写要注意:
推断统计以描述统计为基础,在描述统计 获得的有限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论其所 在总体的数量特征。它是伴随看一定概率的推 测,特点是由样本推断总体。推断统计是定量 分析的核心部分,推断统计的基本问题可以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参数估计问题;另一类是假 设检验问题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与样本, 样本与总体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还是本质 差别造成的。推断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先对 总体的特征作岀某种假设,然后通过抽样研究 的统计推理,对此假设应该被拒绝还是接受作 出推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主要有:检验检 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浅谈语言教育分析中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
浅谈语言教育分析中的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论文关键词: 语言教育研究定量研究定性研究论文摘要: 目前,关于语言教育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两种主要方法。
本文在比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和讨论了几种常见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观察研究,并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评价。
说明在教育研究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对提高教育研究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语言教育研究已经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并被深入推广到各个层次层面。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过程的各项实证研究来尝试解决现有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求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研究有其独有的特性,以实证研究为主,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教育研究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就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对比1.1内涵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而定性研究是主要针对事物的质的方面。
事物的质是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也就是说定量研究是通过解决“有多少”的数量问题,定性研究是通过解决“是什么”、“有没有”的性质问题,从而分别对复杂的教育问题作出数字的描述和语言的描述,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倾向的方法。
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假设,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抽样、选择测量工具、控制无关变量、实施测量、检验效度、数据运算与分析、验证假设。
定量研究是一个具有标准化程序的、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情境中去的。
1.2适用范围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存在量的方面,但每种事物的量的“显易”程度不同,能够量化的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物质现象的量比较“外显”,而精神现象的量“外显”不明显。
在教育领域中,属于是物质现象的,如教材与教学质量、教育结构与教育投资、学生的身体状况等,一般可以尝试采用定量研究法。
而属于精神现象的,如学生的焦虑心理、教师的师德状况、教学方法的改革等,则可以尝试定性研究法。
教育研究方法教案第十三章
(1)审核研究方法。从研究方法方面,主要看研究者使用研究方法时有哪些技术性事物可能会导致资料的失真。
(2)审核研究者。主要看研究者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是否带有一定的成见或按已形成的定论去研究,或融入自己的观点。
(3)审核研究对象主要分析研究情境是否对研究对象造成心理影响,由此可能造成的资料失真或失真程度.
3.分类的基本要求
(1)分类应依据相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统一,就会导致同一资料交叉重复出现
在不同类别当中,给归纳分析带来困难。
(2)分类应依据一定层次进行。分类应有不同层次,各层次上有不同类别,防止同一类别在不同层次上混用。
(三)归纳分析
1.含义和类别
归纳是从已知的具体的事实或个别的前提概括出一般性的或普遍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具体表现为三种形式:
(2)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反映研究某一现象的原因同时,如果该现象在某一场合出现而在另一场合不出现,而两种场合的条件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那么这一不同条件就可能是被研究对象的原因。
(3)求同求异并用法.这是指被研究现象在都有一个共同条件的几个正面场合出现时,在共同条件不出现的几个反面场合中都不出现,从而确定这一共同条件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1)完全归纳法:指依据研究现象中的所有事实或各个部分归纳出对该现象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结论可靠,但对事实的考察难度较大.
(2)简单枚举法:指简单考察研究对象的本分事实或要素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
(3)科学归纳法(因果联系归纳法):指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通过考察研究某研究对象一部分事实或要素的特征,推论出该研究对象所有的事实或要素都具有某种特性的推理方法。科学归纳法是进行归纳分析的首选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
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
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
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 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一)因果分析
• 因果分析指探寻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 法
• 因果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在定性分 析中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 用法、共变法、剩余法等。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1、求同法(契合法)
• 在几个不同场合中,寻找出出现同一现象 的共同原因的方法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三、汇编
• 汇编就是按照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对分类 后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辑,使之成为能反 映研究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集中、 简明的材料。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节 数据资料的整理
• 一、检查资料 • 二、数据分类 • 三、编制统计表 • 四、编制统计图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 同类比较研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事 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异类比较研究, 是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相反的事物或 一个事物的正反面,而发现异中之同,找 出其共同规律的方法。
– 如研究中西式早餐常见品种的营养结构,家养 狗与宠物狗的对比研究则属于同类比而宠物狗 与宠物猫的对比研究则应属于异类比。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7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二)统计表的种类
• 统计表一般有单项表、双项表、复合表和 次数分布表四种类型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单项表
统计表仅包括一种事项的比较或仅有一种分类
年级 人数
表8—1 某校各年级学生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教育科学系 教育研究方法
(二)统计图的种类
• 直条图、圆形图、线形图和直方图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0、教育实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一。要有明确的研究假设、二、对自变量的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三、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教育实验物质目标的建立及其测评。
31、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一、实验的准备阶段。二、实验的实施阶段。三、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
32、提高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一、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二、用随机、匹配或让实验组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三、可以通过设计控制和统计控制等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16、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一、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二、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在对观察对象不加任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这使得科学研究者能够考察观察对象在日常现实生活,学习等活动中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行为表现。三、教育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四、教育观察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也是以有关理论为前提的。五、教育观察总要借助于一定的工具。
9、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理论构思一般包括哪些内容?一、准确地表述研究问题。二、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三、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10、理论构思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一、理论构思使教育科学研究具有明确的方向、主题思想和研究目标。二、理论构思规范调节着教育研究的过程,帮助研究者提高教育科研的科学水平。三、理论构思制约着研究成果的界定,成果构成形态以及成果的评价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科学研究定性资料的分析
知识点:1. 定性分析的定义、特点 2. 审核、分类、归纳分析 3. 信度、效度分析重点:分析过程(审核、分类、归纳分析)难点:信度、效度分析
一、什么是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就是指研究者在对所搜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的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
二、教育研究中定性分析有什么特点?(一)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定性分析这一目的要求定性分析必须立足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分析,获得对研究对象的一(二)定性分析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定性分析是以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描述性资料为研究对象。
(三)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定量分析有一个标准化程序,使用数学方法作出一个量的刻划,用数学语言表示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和判断,具有逻辑的严密性和可靠性。
而定性分析是一个不太严格的程序,前一步搜集资料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决定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原因是教育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定性分析过程常常变动,有很大灵活性。
(四)定性分析主要是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归纳分析有一个不同于演绎分析的一般程序。
(五)定性分析对研究者及背景的敏感性
三、如何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过程包括资料的审核、分类和归纳分析三个阶段。
四、如何对定性资料进行审核?资料的审核主要从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审查。
(一)资料的真实性从使用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审核从研究者本身来审核从研究对象方面进行审核(二)资料的准确性资料的准确性是指资料在反映研究问题方面的准确无误。
1 .一致率不同研究者同时研究同一
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2 .吻合率研究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研究对象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
(三)资料的有效性资料的有效性,是指所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课题的一致程度,即资料是否“切题”。
五、如何对定性资料进行分类?(一)资料分类的含义和类别资料分类是指根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内容和特征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合并为一类的过程。
分类一般分为现象分类和本质分类。
现象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某一外部特征或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如把资料按年代、地区分类,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分类都属于现象分类。
(二)分类过程三个步骤:1. 开放式分类 2. 关系式分类在开放式分类的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已经归类的各类别之间的各种联系,并试图把所分的类别与类别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时间关系等。
3. 核心分类(三)分类的基本要求 1 .分类都应依据同一个分类标准进行 2 .分类应依据一定层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