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妇科病症

合集下载

针灸学-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学-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三十三单元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一、月经不调辨证要点病位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肾、肝、脾关系密切。

1.月经先期主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实热证:月经量多,色红或紫,质黏有块,伴面红口干,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虚热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

气虚证:月经量少或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

2.月经后期主症月经周期推迟7日以上,甚至2~3月一潮。

实寒证:月经量少,色淡或暗有血块,小腹冷痛或胀痛,舌暗或胖,苔薄白,脉沉紧或弦滑。

虚寒证:月经量少,色淡而质稀,腰酸乏力,小腹隐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3.月经先后无定期主症月经周期或提前或错后1~2周,并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

肝郁证:见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有块,胸胁乳房小腹作胀,喜太息,苔薄,脉弦。

肾虚证:经量少,色淡质稀,腰骶酸痛,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脾虚证: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乏力,纳少腹胀,舌淡,苔白,脉缓。

操作(1)月经先期气虚者针后加灸或用温针灸。

配穴中隐白用灸法。

(2)月经后期常规针刺,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可用灸法或温针灸。

(3)月经先后无定期常规针刺,虚证可加灸。

其他治疗(1)耳针法内生殖器、内分泌、皮质下、肾、肝、脾。

每次选2~4穴,毫针刺用中等刺激,或用压丸法。

(2)皮肤针法选背腰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经、胃经,下肢足三阴经。

用皮肤针叩刺,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1次。

(3)穴位注射法选三阴交、血海、阴陵泉、足三里、气海、关元。

每次选2~3穴,用5%当归注射液或10%丹参注射液,每穴注入药液0.5ml,隔日1次。

二、痛经辨证要点痛经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脉及肝、肾关系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实证是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虚证为冲任虚损,胞宫、经脉失却濡养,不荣则痛。

1.基本治疗(1)实证治法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月经不调
概述 定义:指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 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常伴有 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月经量.月经的颜色等发生异常改变的一种证状, 是妇科常见病证。
1
如月经周期每月提前8-9天甚至半月,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月经超前”。
处方及方义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关元—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血海—理血调经 《经穴释义汇解》:“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
气虚—足三里、脾俞 血虚(脾虚)—脾俞、膈俞 肾虚—肾俞、太溪 气郁— 太冲、期门 血热—行间、地机 血寒—灸归来、命门
妇人以血为基本,月经以血为用
01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02
气血来源于脏腑。气血和调,经候 如常
03
气血
(4)经络
循行路线 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一源而三歧 带脉络胞而过 功能作用 冲为血海,为十二经之海,广聚脏腑之血 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总司精血津液之阴液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属肾络脑,又任督相通,调节一身阴阳脉气的平衡协调 带脉约束诸经,使经脉气血循行保持常度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2
特殊器官:胞宫 (胞络、胞脉)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病理特点:经、带、胎、产、杂病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

病因与病机
病因
年龄、遗传、环境因素、生活压力等。
病机
中医认为女性更年期是由于肾气不足、肝郁气滞、脾虚湿盛等原因导致气血失调 ,引发一系列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结合年龄和绝经史,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类似症状进行鉴 别,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抑 郁症等。
耳针治疗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来调节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对于女性更年期,耳针治疗可以调节内分泌、平衡阴阳,缓解更年期症状。
耳针治疗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不同规格的针具刺激耳廓上的特定穴位,以达到 治疗目的。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消毒和避免损伤耳廓。
CHAPTER 06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三:针灸治疗带下病的注意事项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50岁,已婚,患有带下病多年,表现为白带量 多、色黄绿如脓,伴有腹痛等症状。
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治疗,选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每周治疗 2次,治疗3个月。
注意事项
在针灸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 活和盆浴;同时注意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和精神压力。
症状
带下病的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 、色黄、质稠、气味难闻等,可 能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或小腹 疼痛。
病因与病机
病因
带下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湿邪内侵、脾虚湿困、肾虚失固等。
病机
湿邪内侵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不运,湿邪内停所 致;脾虚湿困则因脾胃虚弱,水湿不化,湿邪下注而形成; 肾虚失固则因肾气不足,封藏失职,带脉不固所致。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是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在人体穴位上施 灸,以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女性更 年期,艾灸治疗可以温补肾阳、调理冲任,缓解更年期症 状。

妇科病的针灸治疗课件

妇科病的针灸治疗课件

选方:两地汤(生地、玄参、麦冬、地骨皮、 阿胶、白芍)
针灸:三阴交、太溪、血海、地机、然谷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月经先期
(二)阳盛血热 症状:经期提前,量多,色红,质稠或夹 血
块,心烦,口渴喜冷饮,大便燥结,小便 短赤,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降火,凉血调经。 选方: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 蒿、黄柏、茯苓) 针灸:三阴交、血海、地机、曲池、行间、内庭
7、清热:曲池、合谷、血海、行间、内庭、然 谷
8、化痰:二陈汤。中脘、足三里、膻中、丰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妇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常见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闭经 痛经 带下病 不孕症 缺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月经先期
症状: 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3个周
期以上。 辨证要点:
气虚或血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月经先期
一、气不摄血 症状:经期提前,色淡质稀、神疲肢倦,气短懒
言,纳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脾益气 选方:归脾汤:黄芪、党参、白术、当归、茯苓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妇科病诊断要点
一、问诊: 1、月经史: 初潮年龄:一般在11至13岁,
周期:28天左右 经期:3~5天 经量:适中 经色:正红 经质:无瘀块不稀不稠、 末次月经日期 闭经时间、绝经年龄 经期及 前后伴随症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
二、临床表现
以月经来潮前精神紧张、神经过敏、烦躁易怒、 乳房胀痛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主症。伴有头 痛、眩晕,甚者不能站立;部分病人可见腹泻、 发热、吐衄等。 辨证分型
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少寐多梦,神疲体倦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两目干涩,五心烦热 痰浊上扰:头晕头重,胸闷呕恶,纳呆腹胀 气滞血瘀:乳房胀痛连及两胁,拒按,舌质
西医: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 所导致的阴道出血。
病因:血热、血瘀、肾虚、脾虚。 病机: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
时妄行 。
2021/4/27
18
二、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紊乱,出血时间长短不定,有时持续 数日甚至数十日不等,出血量多如注或淋滴不 断。常伴有白带增多、不孕等证候。 辨证分型:
2021/4/27
3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皮肤针: 2、耳针:肝、肾、子宫[内生殖器]、皮质下、内
分泌
2021/4/27
4
第二节 月经不调
一、概述
定义:指月经周期异常的月经病,临床以月经先 期或月经后期或月经先后不定期,常伴有 经量、经质、经色的异常为特征。
病因病机: 经早:气虚不固或热扰冲任 经迟:寒凝血瘀、气郁血滞、营血亏虚、阳气 虚衰 经乱:肝气郁滞、肾气虚衰
2021/4/27
16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皮肤针: 2、耳针:内分泌、肾、肝、脾、心、内生殖
器、皮质下 3、穴位注射: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
元、归来、气冲、三阴交 药物:黄芪、当归、红花注射液或胎盘
组织液、维生素B12注射液
2021/4/27
17
第五节 崩漏
一、概述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补益气血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以足 阳明经腧穴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 方义:少泽——生乳、通乳常用效穴 加减:气血亏虚:气海、血海、脾俞、胃俞、三 阴交;肝郁气滞:期门、内关、太冲。 操作:膻中穴向两侧乳房平刺1~1.5寸,乳根向 乳房基底部平刺1寸左右。
二、临床表现
排除男方不育和女方自身生殖系器质性病变等因 素,女性在与配偶同居并未避孕的情况下2年未 孕。伴有月经不调或痛经、闭经等。 辨证分型: 肾虚胞寒:腰酸腹冷、带下清稀、性欲淡漠 冲任血虚:面黄体弱、疲倦乏力、头晕心悸 气滞血瘀:经前乳房及胸胁胀痛 痰湿阻滞: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口腻纳呆
三、治疗方法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 真思考如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头。

Thank you
三、治疗方法
(二)其他疗法 1、电针:乳根 2、耳针:胸、内分泌、肝、脾、肾
临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针灸治疗产后乳少疗效明显,多数2-3次 见效,一周即可恢复正常。 针灸治疗安全。
第十四节 不孕症
一、概述
定义:指育龄妇女结婚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 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而不受 孕者;或曾有孕育史,又连续2年以上未 再受孕者。 原因:中枢性的影响、全身性疾患、免疫因素、 卵巢局部因素、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阴道因 素等。 病因病机:肾虚胞寒、冲任血虚、气滞血瘀、痰 湿阻滞。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针灸治疗-妇科

针灸治疗-妇科

生理性闭经(不做病论)

妊娠期 哺乳期 进入更年期后 少女初潮后2年内,偶尔停闭不行,无其 它不适者。
病理性闭经


器质性病变——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或缺如、后天损伤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特发性闭 经、精神性闭经等
病因病机



与禀赋不足,七情所伤,感受寒邪,房事 不节,过度饮食,产育或失血过多有关。 病位在胞宫,与肝、肾、脾、胃有关。 基本病机是由于血海空虚或脉道不通所致。

概述中医
4.中医
肾气旺盛 肝脾调和 冲任脉盛
月经按时而下
相关因素: ①脏腑: 肾、肝、脾、胞宫 ②经脉: 冲、任 ③气血
病因病机

血热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 旺行 情志急躁或抑郁,肝郁化火 久病阴亏,虚热扰动冲任
月经先期

脾虚统 摄无权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 思虑伤脾
病因病机

寒凝胞宫 外感寒邪,寒凝血脉 久病伤阳,运血无力
第三节
经前期综合征
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按语
概述




定义:妇女在经期前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躯 体症状,随着月经来潮而消失的疾病。 时间:经前 程度:轻者可以忍受,重者影响工作和生 活 好发对象:青年妇女
病因病机



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素体虚弱、劳倦过 度 冲、任、肝、脾、肾 与冲任气血不和,脏腑阴阳失调有关
第二节
痛经

辨证:痛经之寒凝血瘀 治法:调理冲任,温经止痛

张××,女,37 岁,工人,门诊号为 011020。患者月经多先期而至,20~24 天一潮,每值经前乳房胀痛,经后消失, 今月经将潮,乳房胀痛甚连及两胁,不 能触衣,拒按,按之有多个泥沙样小硬 结,伴有胸胁胀痛,心烦易怒,口干口 苦,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弦。

妇科病的针灸治疗汇总.

妇科病的针灸治疗汇总.
妇科病的针灸治疗
女性的生理特点
女性的生理特点:有月经、妊娠、生产、哺乳 等生理过程,故有关的疾病有:经、带、胎、 产、乳等的不同。 《内经· 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 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均真牙 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 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六七三阳脉衰于 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 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块而无子也。
月经先后无定期
定义: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时而提前,时 而错后,1周以上,并连续3个周期 以上者。 辨证:肝郁、肾虚
月经后期
四、寒滞冲任 症状: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或有血块,少 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黯 淡红,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选方:温经汤:人参、当归、川芎、白芍、肉桂 莪术、丹皮、甘草、牛膝 针灸: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神厥,补法, 加灸
月经后期
五、痰湿阻滞 症状:经期延后,量少,质粘稠,形体肥胖,头 晕心悸、脘闷呕恶,舌淡胖, 苔白腻,脉 滑。 治法: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选方:芎归二陈汤。 针灸: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内关。 平补平泻,可加血海、八髎等活血理气穴
月经后期
定义: 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 以上者。常可发展为闭经。 辨证要点: 虚、实
月经后期
一、肾精亏虚 症状: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伴 带下量多,清稀,腰腿酸软,面色晦黯,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选方:大补元煎:人参、山药、熟地、杜仲、枸 杞、当归、山茱萸、炙甘草 针灸:关元、太溪、三阴交、肾俞、膈俞。补法 加灸
妇科病诊断要点
二、望诊: 神、色、形、态。尤注意面色、 舌色 三、闻诊(略) 四、切诊:脉诊、按诊 脉诊:月经将至或正值经期:脉滑利 为正常脉。 妊娠脉:六脉平和而滑利,尺, 脉动甚按之不绝 按诊:重点在腹部,有无压痛、包块(性质、 部位、范围、喜按或拒按)

中医针灸学妇科治疗

中医针灸学妇科治疗
皮肤针法:
➢ 选穴:取脊柱两侧 下腹部 带脉区 小腿内侧 关元及阳性 物反应处方法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1次,7日为一 疗程,每1个疗程间隔3~5日,经期暂停。
精选ppt
7
穴位注射法
➢ 选穴: 脾俞 肾俞 三阴交 血海 肝俞 足三里 关元 ➢ 方法: 用5%当归液或10%丹参液,每穴0.5ml,每
精选ppt
9
病因病机
实 证 多因经期受寒饮冷,坐卧湿地,冒雨涉水, 寒邪客于冲任;或肝郁气滞,经血滞于胞宫。
虚 证 多因脾胃素弱,化源不足;或大病久病,气 血亏虚,或禀赋素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行经 后精血更虚。
精选ppt
10
辨证分型
实证 - 血瘀: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腹痛拒按,经色紫红而
素体阳盛,过食辛辣,热伏冲任; 或肝郁化火,热扰血海; 或久病阴亏,阴虚内热,热扰冲任; 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伤脾,因而统摄无权,冲
任不固,而致月经先期。 或肝气不疏,血为气滞;或肾气亏虚,失其封藏,冲任
失调,以致血海溢蓄失常,使月经先后无定期。
精选ppt
2
辩证分型
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7日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26
耳针法
➢ 选穴:内生殖器 内分泌 卵巢 肾 ➢ 方法:毫针刺,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每日
1次,每次留针30~60min。亦可揿针埋藏或王 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皮肤针法:
➢ 选穴:腰骶 督脉 膀胱经 足三阴经 ➢ 方法:轻或中等刺激强度叩击,每日1次,每次
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 气虚
➢ 虚热
➢ 实热
月经后期 推迟7日以上,甚至40~50日一潮。
➢ 寒实

最新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精)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下病-女更)(精)教学讲义ppt课件
中医-针灸治疗-妇科(带 下病-女更)(精)
二、临床表现
以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液 为主症 。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粘稠,有臭气 口苦咽干,小便短赤
脾虚湿困: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 无臭气,神疲倦怠,纳少便溏
肾阴亏虚: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 或有臭气,腰膝酸软,颧赤唇红
肾阳不足:带下量多,淋漓不断,色白清冷, 稀薄如水,畏寒肢冷,小腹冷感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清热利湿 、健脾益肾 、养阴清热 。虚
补实泻,或平补平泻。 处方:带脉、关元、三阴交、白环俞 方义:带脉——理下焦、调经血、止带下 加减:湿热下注:中极、次髎;脾虚湿困:脾 俞、足三里;肾阴亏虚、肾阳不足:肾俞、太 溪、命门。 操作:
第九节 胎位不正
一、概述
定义:指孕妇在妊娠7个月之后产科检查时发现 胎位异常。
正常胎位:枕前位:胎位背朝前胸向后,两手交 叉于胸前,两腿盘曲,头俯曲,枕部最低。 胎位不正:横位、斜位、臀位和足位。 与肾虚寒凝、脾虚湿滞及肝气郁结有关。
二、临床表现
妊娠7个月以后,产科检查发现胎儿在子宫体的 定位不是枕前位,有斜位、横位、臀位、足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 辨证分型:
三、治疗方法
(一)基本治疗 治则:补益气血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以足
阳明经腧穴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膻中、乳根、少泽、足三里 方义:少泽——生乳、通乳常用效穴 加减:气血亏虚:气海、血海、脾俞、胃俞、三 阴交;肝郁气滞:期门、内关、太冲。 操作:膻中穴向两侧乳房平刺1~1.5寸,乳根向 乳房基底部平刺1寸左右。
肾虚寒凝:腰酸腹冷,面色白光白 脾虚湿滞:形盛体胖,四肢乏力 肝气郁结:烦燥易怒,胁肋胀痛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妇科病症) PPT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妇科病症) PPT

03
痛经
月经不调
痛经又称“经行研腹究方痛法”和思,路是指经期或 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 女性较为多见。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研无究成明果显与应异用常者;后者 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
论文总结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常与饮食生冷、情志不 畅、起居不慎、先天禀赋等因素有 关。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 脉及肝、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 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者为冲任 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 通受阻;虚者为冲任虚损,胞宫、 经脉失却濡养。
舌淡,脉细。 肾气亏虚: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 气滞血瘀:兼见心烦易怒,胸胁少腹胀痛或刺痛。舌暗,脉弦
涩。 寒湿凝滞:兼见形体肥胖,胸满痰多。苔腻,脉滑。
基本治疗
治疗
加减: 肝肾亏虚加肝俞、太溪补益肝肾、
调理冲任; 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脾俞、
足三里健脾养胃以化生气血; 气滞血瘀加太冲、期门、膈俞行
临床表现
主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疼痛剧烈, 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有血块,下血块后疼痛缓解者为实; 疼痛绵绵,柔软喜按,月经色淡、量少者为虚者。 气滞血瘀:胀痛或刺痛为主,伴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 暗有块,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 寒凝血瘀:冷痛为主,得热则减,经量少,色暗,苔白,脉紧。 气血虚弱:腹痛下坠,经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肾气亏虚:绵绵作痛,腰酸,耳鸣,月经量少质稀。舌淡,脉 沉细。
病因:房劳多产、饮食伤脾、 感受寒邪、情志不畅等。
病位:胞宫,与冲、任二脉及 肝、脾、肾关系密床表现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活血、化瘀通经; 寒湿凝滞加命门、大椎温经散寒、
祛湿行滞。
其他疗法
⑴ 穴位注射:取肝俞、脾俞、肾俞、关 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次2-3 穴,选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每穴 0.5-1ml。
⑵ 耳针:取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 脾、胃、心、神门。每次选3~5穴,毫针 中度刺激,留针15~30分钟;也可行埋针、 药丸贴压法。
病因病机
病因:房劳多产、饮食伤脾、 感受寒邪、情志不畅等。
病位:胞宫,与冲、任二脉及 肝、脾、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冲任失调。
临床表现
? 1.月经先期 ? 主症:经期提前1-2周,经期正常,连续两个月
经周期以上者。 ? 实热:月经量多,色深红,质粘稠,舌红,苔黄,
脉数。 ? 虚热:月经量少或多,色红质稠,舌红,苔少,
月经不调
⑴ 皮肤针:在腰椎至尾椎、下腹部任脉、脾 经、肝经和腹股研究沟方以法及和思下路肢足三阴经循行线轻轻 叩刺,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⑵ 耳针:取肝、脾、肾、子宫、皮质下、内 分泌。毫针中研度究刺成激果与,应留用针15~30分钟;也可用 药丸贴压法。
论文总结
02
闭经
月经不调
经闭是指年逾16周研究岁方月法和经思尚路 未来潮, 或已行经又中断6个月经周期以上的病证。
脉细数。 ?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肢倦,舌淡,
脉细。
临床表现
? 2.月经后期 ? 主症:经期延后一周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
,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 血寒:月经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冷痛。苔白,脉沉。 ? 血虚:月经量少色淡,头晕心悸,面白。舌淡,脉细。 ? 肾虚: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
基本治疗
(2)月经后期 治法:温经散寒,补血
调经。取任脉及足阳 明、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 三阴交 归来 配穴:血寒配关元、命 门;血虚配足三里、 血海;肾虚配肾俞、 太 溪;气滞配太冲。
方义:气海为任脉经穴,可和气血、 调冲任;归来为胃经经穴,穴近 胞宫,具有调经活血的作用;三 阴交属脾经,三阴交还与肝、肾 二经交会,可养血调经,为妇科 理血调经要穴。
03
痛经
月经不调
痛经又称“经行研腹究方痛法”和思,路是指经期或 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 女性较为多见。
关键技术与实践难点
西医学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系指生殖器官研无究成明果显与应异用常者;后者 多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
论文总结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常与饮食生冷、情志不 畅、起居不慎、先天禀赋等因素有 关。本病病位在胞宫,与冲、任二 脉及肝、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 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 。实者为冲任 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 通受阻;虚者为冲任虚损,胞宫、 经脉失却濡养。
针灸治疗学 妇科病证
月经病
1 月经不调 2 闭经 3 痛经 4 崩漏
01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症的月经病。 临床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无定期几 种情况 · 月经先期又称“经早”或“经期超前”。
月经后期“经迟”“经期错后” 月经先后不定期“经乱” ·西医学中月经不调多见于排卵性功能型失调性 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或肿瘤等相关疾病。
基本治疗
(3)月经先后无定期
治法:疏肝益肾,调 理冲任。取任脉及 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配穴:肝郁配肝俞、
太冲;肾虚配肾俞、 太溪。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 会穴,是益肝肾、调冲任的要穴; 三阴交属脾经,三阴交还与肝、 肾二经交会,可养血调经,为妇 科理血调经要穴。
录其他疗法
者为“血滞经闭”。
临床表现
主症:女子年逾 16周岁尚未初潮或经行又复中断 6个月以上。 气血虚弱: 兼见头晕心悸,纳少肢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脉细。 肾气亏虚: 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 气滞血瘀: 兼见心烦易怒,胸胁少腹胀痛或刺痛。舌暗,脉弦
涩。 寒湿凝滞: 兼见形体肥胖,胸满痰多。苔腻,脉滑。
淡,苔白,脉沉细。 ? 气滞: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胸胁小腹胀痛。舌红,脉
弦。
临床表现
? 3.月经先后无定期 ? 主症:经期提前或延后1-2周,经期正常,连续三个周
期以上者。 ? 肝郁:经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色紫红,பைடு நூலகம்血块
,经行不畅,或胸胁、乳房及少腹胀痛,喜太息。苔 薄白或薄黄,脉弦。 ? 肾虚:经期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质稀,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沉细。
临床表现
主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疼痛剧烈, 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有血块,下血块后疼痛缓解者为实; 疼痛绵绵,柔软喜按,月经色淡、量少者为虚者。 气滞血瘀: 胀痛或刺痛为主,伴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 暗有块,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 寒凝血瘀: 冷痛为主,得热则减,经量少,色暗,苔白,脉紧。 气血虚弱: 腹痛下坠,经色淡,头晕,心悸。舌淡,脉细。 肾气亏虚: 绵绵作痛,腰酸,耳鸣,月经量少质稀。舌淡,脉 沉细。
基本治疗
治则: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补益肝肾、充养气血,
针灸并用,补法; 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者活血化瘀、温经散寒,
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天枢 关元 合谷 三阴交 肾俞
治疗
加减: 肝肾亏虚加肝俞、太溪补益肝肾、
调理冲任; 气血不足加气海、血海、脾俞、
足三里健脾养胃以化生气血; 气滞血瘀加太冲、期门、膈俞行
基本治疗
(1)月经先期
治法:清热益气调经。 取任脉及足太阴经 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血海
配穴:实热配行间; 虚热配太溪;气虚 配足三里、脾俞。
方义:冲任失调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关元为任脉要穴,又与足三阴 经交会,任、冲同源,故关元是 调理冲任的要穴;血海、三阴交 均属脾经,三阴交还与肝、肾二 经交会,为妇科理血调经要穴。
西医学中,经闭多关键见技于术与下实丘践难脑点、垂体、 卵巢、子宫等功能失调,或者由于甲状腺、 肾上腺、消耗性疾病研等究成所果致与应。用
论文总结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常与先天禀赋、七 情所伤、感受寒邪、房事不节、 过度节食、产育或失血过多等 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胞宫, 与肝、脾、肾、胃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血海空虚或脉道不 通,前者为“血枯经闭”,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