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_《山海经》原文_逐句_注释_翻译
《山海经·海经》西南部分考释
《山海经·海经》西南部分考释周运中内容提要:本文考证了《山海经》关于中国西南地区地理和民族的一些记载,通过文物考古资料、民族史资料、语言文字学知识证明《山海经》的记载还是有很多可信之处。
只不过其中有些记载受当时的交流条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被扭曲;还有一些记载因为后世传抄讹误,需要重新校勘。
战国七雄中,以楚国地域最大(据《史记·苏秦传》,韩国方900里,魏国方1000里,齐、燕、赵三国各方2000里,秦国方4200里,楚国方5000里),江汉平原是其核心,南阳盆地(申、邓等小国)、汝颍流域(陈、蔡等小国)、江淮之间(群舒、黄、随等小国)在春秋时已属楚。
据《史记》记载,越灭吴时,楚乘机取得淮北大片土地。
战国时,楚又灭东南的越国,南平百越,西南一度占领巴、黔、滇,整个南方都臣服于楚国。
楚国的人口虽少,但民族最多,夷、夏、越、苗、巴等不一而足;耕地虽少但物产最丰,因为热带、亚热带地区物种本来就多。
楚国的文化很独特,玄学如《老子》,文学如《楚辞》,寓言如《庄子》都深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楚国西南通过滇、越能和印度交往,在战国中数它最容易得到中国以外的另一个文明古国的影响。
从以上诸点说,楚国不可谓不大。
《山海经》的作者及成书的时间和地点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多数学者认为此书不是成于一时一地,也不是出于一人之手。
但是不管其最后编撰者为谁,《山海经》所记载的中国西南地区地理无疑是最初从楚国人那里传出的,因为西南的巴蜀诸国和中原诸国语言文化距离较大,又因地形阻隔,所以交通很少,但是楚国不仅在战国后期将国界扩展到西南,而且本来和中原诸国的交流很多。
关于《山海经》所记地理的可信度,笔者已经在对《山海经》所记昆仑山地理的考证中有新的证明,[①]本文试对《山海经》的《海经》所记西南部分内容作出新的考释。
湘陵《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番禺东。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山。
山海经原文和翻译
山海经原文和翻译山海经原文和翻译《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山海经的原文和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山海经原文和翻译原文: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西海之内,流沙之西,有国名曰泛叶。
流沙之西,有鸟山者,三水出焉。
爰有黄金、【王千】瑰、丹货、银铁,皆流于此中。
又有淮山,好水出焉。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
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有死之山。
华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
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
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
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
爰有百兽,相群爰处。
此草也,冬夏不死。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叵木,若水出焉。
有禺中之国。
有列襄之国。
有灵山,有赤蛇在木上,名曰【左虫右上而右下大】蛇,木食。
有盐长之国。
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
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
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
大【白皋】爰过,黄帝所为。
有【上穴下契】窳,龙首,是食人。
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
西南有巴国。
大【白皋】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有国名曰流黄辛氏,其域中方三百里,其出是尘土。
有巴遂山,渑水出焉。
又有朱卷之国。
有黑蛇,青首,食象。
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唇蔽其面,因即逃也。
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馅饣换口】之。
《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
《山海经》与战国时期的造神运动关键词山海经神话学战国造神运动方术中国现实主义文化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
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
后土为社稷,田正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后土为田正,乃人间主管稼穑的农官,只是因为他们有功于人民才死后祀以为神的,然则句芒、祝融之等亦自是人间的公职人员。
《国语·鲁语》展禽论古人制祀说:"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根据这个原则被列入祀典的不止社稷五祀,尚有黄帝、颛顼、帝、尧、舜、鲧、禹、契、冥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化英雄或首领的崇拜,这种宗教崇拜确实起源颇早,上文说柱"自夏以上祀之",其属史前原始宗教无疑。
文化英雄一经神化,他们的形象自然与众不同,非如此不能使人产生敬畏,《国语》、《墨子》曾谈到蓐收、句芒的形象,《晋语》:"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史)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
"这个形象完全是依据后起的五行观念设计出来的,蓐收金正,西方之神,故"立于西阿",西方于四灵配白虎,故"白毛虎爪",西方配秋天,春赏秋杀,故执钺为天之刑神。
《明鬼》:"昔者郑穆公尝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玄)绝(纯),面状正方……曰:予为句芒。
"句芒的形象也透出五行气息,句芒木正,木列东方,故"入门而左",东方于五色属青,故衣"素服"。
后世人为远古的文化英雄或部落酋长设计形象、编撰故事在各民族中并不少见,即令在中国,除句芒、蓐收,《尸子》之黄帝四面、《吕氏春秋·察传》之一足,《晏子春秋》汤皙长,锐上丰下,伊尹黑短,丰上锐下,皆不晚于战国,《论衡·书虚篇》说:"盖言语之次,空生虚妄之美;功名之下,常有非实之加",正是这个道理。
民俗---福建莆田的游神、游灯活动
福建莆田的游神、游灯活动无论身处祖国的哪个省份哪个地方,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无非当属春节期间,莆田市也不例外。
在我的印象中,过年期间一般有两次大型游乡活动:游神、游灯。
一般我只能参加游神活动,但倘若那一年开学较晚,我无需太早出省,便能赶上正月十五的游灯活动。
首先介绍游神活动。
游神活动,一般在正月初六举行。
在这一天一大早便会有人敲锣打鼓,而我也是在这样的喧闹声中逐渐清醒。
游游境,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这一天,壮年男子主要负责抬神轿,青年女性和妇女组成军鼓队,小孩子跟在队伍后面举着三角旗,当然也有负责敲锣放炮的人,还有更多的细节我无法详尽,总之,队伍浩荡,一整天整个村子都会十分热闹。
游神是从人们将神像从神庙请进神轿开始的,接下来,游神的队伍会走过村落里的每家每户,当游神队伍路过某家时,那家人便会放鞭炮,队伍也会稍作停留,使神像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最后当游神队伍围绕村落走过一圈,将神像请回神庙中,游神活动便结束了。
这一活动一般要持续一天。
“游神”活动寄托了人们的愿望: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消灾避邪、财源滚滚的新年愿望;寄托人丁兴旺、乡里和谐的族氏期盼。
至于我们老家的游神活动的起源,我并不是很清楚,询问长辈后发现他们也不是很清楚,网上关于游神活动的来历也很少记载,只知道日游神很早便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山海经·海外南经》载:“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日于此野。
”“二八”神,就是日游神。
等下次回去,有机会我会找村里的老人了解更多游神的细节。
其次便介绍在人们正月十五举行的游灯活动,正月十五便是我们常说的元宵节,于是在我看来,游灯活动便是人们庆祝元宵节的一种娱乐形式。
游灯活动始于宋代,迄今已有千年。
元宵游灯的本质特征是娱神娱人,驱邪迎祥,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康;并通过游灯活动,浓郁乡亲,同娱同乐,增进团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6月,莆田市枫亭镇的游灯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海经全文译文
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全文译文《山海经》山经·北山经主要讲述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山海经》山经·北山经原文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其上多华草。
逢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文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玉,无草木。
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
其中多滑鱼。
其状如鱓,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
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其名曰灌疏,可以辟火。
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余?,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
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中多鯈(tiao)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
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有兽焉,其状如貆而赤毫,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
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
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其中多<同习>々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
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鹿霝}羊,其鸟多蕃。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
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其兽多橐驼,其鸟多窝,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
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韭,多丹囗。
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
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首麋身,其音如獆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采,又可以御百毒。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
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山海经《海外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海经《海外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山海经《海外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①。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
《山海经》山海经全文成书确指说对《山海经》一书记载,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大宛传》。
古代典籍中首次明确指出《山海经》的是在西汉刘秀的《上山海经表》中,刘秀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治水的大禹、伯益。
在《吴越春秋》中: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
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
其后,东汉时期的王充、赵晔等也都在其著作中将《山海经》的定为伯益,在流传过程中,经后人增删修改。
明代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战国好奇之士,本《穆天子传》之文与事,而奢侈大博级之,杂傅以汲冢、纪年之异闻,周书、王会之诡物,离骚、天问之遐旨,南华郑花圃之寓言,以成此书。
清朝毕沅在总结前代诸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山经》是大禹、伯益创作,《海外经》、《海内经》为秦人所作,《大荒经》则在刘秀修订时产生。
进入二十世纪,又有学者提出《山海经》的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该学说发端于刘师培,他在《西汉今文学多采邹衍说考》中,根据《墨子》所记神仙家言,亦以齐邦为盛推断,他主张《史记·大宛列传》与《山海经》并提的《禹本纪》疑亦衍书。
另外《山海经》的还有学者认为是墨子的弟子随巢子。
泛指说现今,学术界的讨论的焦点是的北人与南人之争。
北人说中,主要有秦人创作说和中原洛阳人创作说。
顾颉刚在《禹贡全文注释》称,《禹贡》的籍贯同《山经》一样,可能是秦国人。
而郑德坤和日学者小川琢治则认为,《山经》中多对中原地区山川、矿产的记述,从而得出中原洛阳人创作的观点。
南人说中主要有巴、蜀人说,楚人说。
吕子方、蒙文通是巴、蜀人说的代表者。
吕子方以大荒海内多有记载巴、蜀之地的事迹为证据,提出巴、蜀人说。
而蒙文通则认为《海内经》四篇是古蜀国的作品,大荒巴国作品、《五藏山经》和海外四经是接受了巴蜀文化以后的楚国人的作品。
楚人说的代表袁珂先生认为书中所写神话故事与屈原作品《离骚》、《天问》、《九歌》等关系密切,且行文中多用楚地之语,如《海内经》中关于都广之野的记载,播琴一词就是出自楚地,,楚地的人称呼播种为播琴,另《西次三经》中服之使人不厌一句中,厌俗称魇,是四川人说的发梦颠。
山海经(海经)
山海经(海经)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南山在其东南。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身生羽。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在羽民东。
其为小人颊赤肩。
尽十六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灌氵换讠】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灌氵换讠】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
生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灌氵换讠】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一曰其为树若彗。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一曰三毛国。
【载车换至】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一曰【载车换至】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一曰在【载车换至】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
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一曰在穿匈国东。
歧舌国在其东。
一曰在不死民东。
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
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
在昆仑虚东。
羿持弓矢,凿齿持盾。
一曰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一曰周饶国在三首东。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
爰有熊、罴、文虎、【虫隹】、豹、离朱、视肉;吁咽、文王皆葬其所。
一曰汤山。
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虫隹】、豹、离朱、【丘鸟】久、视肉、【上虍下乎】交。
其范林方三百里。
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海外西经海外自西南陬西北陬者。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
古代汉语资料二
【详案】一、数词1. 整数(1)整数的相邻数位之间多用“有”,有时用“又”期ji,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尚书·尧典》)期:一周年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孟子·万章上》)(2)数位上的“0”一律不用“零”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
(《汉书·地理志》)2. 分数古汉语中最完备的分数表达式是:分母+“分”+名词+“之”+分子。
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其中的“分”、名词、“之”可以部分或全部省略,形成多种简略表达式。
(1)省“分”字大都不过三国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2)省名词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
(《史记·货殖列传》)省“天下”。
此类格局同现代汉语。
(3)省“分”字和名词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左传·隐公元年》)省“国”(国都)。
(4)省名词和“之”字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
(《史记·律书》)(5)省“分”字、名词和“之”字会冬大寒雨yu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
(《史记·匈奴列传》)省略的名词是“卒”。
此类容易跟整数相混。
3. 倍数(1)用基数表示倍数而不用“倍”字。
这类基数多是十以内的整数或百、千、万。
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
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四大夫禄,君十卿禄。
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
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
(《礼记·王制》)人之性情,未能相百,而其智有相万也。
(《潜夫论·赞学》)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商君书·更法》)这类表示倍数的基数多用对举形式,有的举出了“倍”(两倍)的情形,这就便于识别其他的倍数;有的不列举,但基数词前有“相”字,“相”可以理解为相差的意思;当然,有的没有这些线索,需要根据上下文细加分析。
(2)连用两个基数表示倍数关系而不用“倍”字。
日游神 监督人间善恶却给人带来霉运的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日游神监督人间善恶却给人带来霉运的神
导语:日游神是汉族的宗教信仰中的神仙,又被称作是夜游巡,是负责白天在人间四处巡查,监督人间善恶的神。
在传说中,夜游神是作地狱中小吏的模样
日游神是汉族的宗教信仰中的神仙,又被称作是夜游巡,是负责白天在人间四处巡查,监督人间善恶的神。
在传说中,夜游神是作地狱中小吏的模样,披头散发,手里拿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日巡”二字。
一般认为日游神是四处游荡的凶神,人如果撞见日游神就会召来不幸。
夜游神是在白天值班的,专门找人的找人麻烦,还经常向上级打小报告。
关于日游神的形象,很多古籍中都已经提到过了,在《山海经·海外南经》中有记载:“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日于此野。
”后经过考证,“二八”应该是由“二人”误写所致,所以这个“二人神”就应该是日游神了,而且他们还有点像连体婴儿一样,都是两个一起活动的。
但是后世却把这个特点给弱化掉了,都变成了单个出动鬼鬼祟祟的模样。
明朝时期在古籍中提到,当时的北京有一种习俗,就是不能在院中放置洗涤过的脏水,怕日游神用了遭了罪过。
到了清朝的时候,日游神和古籍中的记载已经截然不同了,和先前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模样已经大相径庭,反之则是无比的高大,若是谁碰到谁就要倒霉了。
夜游神和日游神在《西游记》当中也有出现,但是篇幅不多,而且这种小神在西游记中的出场也是非常的随便,并没有什么可以提起的。
只是直到现在,人们对日游神还是敬畏的。
日游神的典故
在清朝的《醉茶志怪》中有记载一些关于日游神的典故。
关于日游神的传说大抵上就是人碰到过了然后有了不好的遭遇,而在《醉茶志
生活常识分享。
《山海经》原文译文海经之海外西经
《山海经》原文译文海经之海外西经【原文】海外自西南陬(z#u)至西北陬者。
【译文】海外从西南角到西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原文】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译文】灭蒙鸟在结胸国的北面,那里的鸟是青色羽毛,拖着红色尾巴。
【原文】大运山高三百仞(r6n)①,在灭蒙鸟北。
【注释】①仞:古代的八尺合一仞。
【译文】大运山高三百仞,屹立在灭蒙鸟的北面。
【原文】大乐(y6)之野,夏后启于此儛(w()《九代》①,乘两龙,云盖三层。
左手操翳(y@)②,右手操环,佩玉璜(hu2ng)③。
在大运山北。
一曰大遗之野。
【注释】①夏后启:传说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代国君。
夏后,即夏王。
儛:同“舞”。
②翳:用羽毛做的像伞形状的华盖。
③璜:一种半圆形玉器。
【译文】大乐野,夏后启在这地方观看《九代》乐舞,乘驾着两条龙,飞腾在三重云雾之上。
他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着一块玉璜。
大乐野就在大运山的北面。
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后启观看乐舞《九代》是在大遗野。
【原文】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译文】三身国在夏后启所在之地的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
【原文】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
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①。
【注释】①手:这里指马的腿蹄。
【译文】一臂国在三身国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一只眼睛、一个鼻孔。
那里还有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斑纹,长着一只眼睛和一条腿蹄。
【原文】奇(j9)肱(g#ng)之国在其北。
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①。
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注释】①文马:即吉良马,白身子红鬃毛,眼睛像黄金,骑上它,寿命可达一千年。
【译文】奇肱国在一臂国的北面。
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和三只眼睛,眼睛分为阴阳而阴在上阳在下,骑着名叫吉良的马。
那里还有一种鸟,长着两个脑袋,红黄色的身子,栖息在他们的身旁。
【原文】形天与帝(至此)争神①,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山海经卷之六》
《山海经卷之六》《山海经卷之六》山海经卷之六郭璞传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方上下为六合也。
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言自非穷理尽性者则不能原极其情变。
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
陬,犹隅也。
音驺。
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匈。
臆前朕出,如人结喉也。
南山在其东南。
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
以虫为蛇,以蛇为鱼。
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似凫。
两鸟比翼。
一曰在南山东。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能飞不能远,卵生,画似仙人也。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启筮》曰: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於此野。
画罗夜见。
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当胛上正赤也。
尽十六人。
疑此后人所增益语耳。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讙头国在其南。
其为人人面有翼,鸟缘,能捕鱼。
讙兜,尧臣。
有罪,自投南海而死。
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
画亦似仙人也。
一曰在毕方东。
或曰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言能吐火,画似猕猴而黑色也。
一曰在讙朱东。
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
其为树如栢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
如彗星状。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
昔尧以天下谢舜,访〔苗之君,非之,帝杀之。
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
一曰三毛国。
臷国在其东,音秩,亦音替。
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大荒经》云:此国自然有五般衣服。
一曰臷国在三毛东。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
《尸子》曰:西夷之民有贯匈者,有深目者,有长肱者,黄帝之德尝致之。
《异物志》曰:穿匈之国去其衣则无自然者。
益似效此贯匈人也。
一曰在戴国东。
交胫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
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
或作颈,其为人交颈而行也。
一曰在穿匈东。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
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山海经》记载的一些奇特的国家?
《山海经》记载的一些奇特的国家?羽民国其为人长,身生羽。
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在羽民东。
其为小人颊赤肩。
尽十六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
一曰在二八神东。
羽民国的人身材高大,身上生有羽毛。
一种说法是,羽民国在比翼鸟东南,那里的人有着一张大长脸。
有个神人叫二八,两臂连在一起,在原野里为天帝守夜。
此人生活在羽民国以东,那里的人脸很小,肩膀为红色,国家有16个人。
讙(huān)头国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讙头国的人长着人脸,有翅膀,鸟嘴,可以方便用嘴捕鱼。
厌火国兽身黑色。
生火出其口中。
一曰在讙朱东。
厌火国的人,长有兽身,通体为黑色。
可以从口中喷火。
一种说法认为,这个国家在讙朱国以东。
三首国、长臂国三首国其为人一身三首。
长臂国捕鱼水中,两手保操一鱼。
一曰在周饶东,捕鱼海中。
三首国的人,都长着一个身子三个头。
长臂国的人习惯水中捕鱼,两手各抓有一条鱼。
一种说法是,长臂国在焦侥国以东,人们在大海中捕鱼。
一臂国、奇肱国一臂国一臂、一目、鼻孔。
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有鸟焉,两头,赤黄色。
一臂国的人长着一条胳膊、一只眼、一个鼻孔。
产身上有老虎斑纹的黄马,这些马也长有一只眼睛、一条腿蹄。
奇肱国在一臂国以北,国人是一条胳膊、三只眼,眼有阴阳之分,骑着长着花纹的马。
还有一种鸟,长着两个头,红黄色身子。
聂耳国聂耳国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
县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
聂耳国的人可以驱使两只花斑虎,人们都用手托着自己的大耳朵。
聂耳国所在岛上四面环海,能看到海中的各种怪物。
青丘国青丘国,其狐四足九尾。
一曰在朝阳北。
青丘国生长有一种狐狸,它们长着四爪九尾。
一种说法是,青丘国在朝阳谷以北。
黑齿国黑齿国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
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下有汤谷。
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
《山海经》中的自然之神
《山海经》中的自然之神研究之八-《山海经》的神与外星人-自然之神作者:寒阳添加日期:2010-10-25 15:44:47 阅读:421《山海经》中的自然之神风神雨神:《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在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是人的面孔,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这个神叫不廷胡余。
“有神名曰因因乎--南方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
”有个神人名叫因乎,南方人单称他为因,从南方吹来的风称作民,他处在大地的南极主管风起风停。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
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
”在大荒当中,有三座高山分别叫做鞠陵于天山、东极山、离瞀山,都是太阳和月亮初出升起的地方。
有个神人名叫折丹,东方人单称他为折,从东方吹来的风称作俊,他就处在大地的东极主管风起风停。
《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埃及金字塔),射者不敢北射。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
应龙畜水。
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叔均乃为田祖。
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应龙:传说中的一种生有翅膀的龙。
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
女妭:相传是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风伯:神话传说中的风神。
雨师:神话传说中掌管雨水的神。
田祖:主管田地之神。
《大荒北经》“有钟山者。
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魃]。
”赤水女子魃:即上文所说的被黄帝安置在赤水之北的女妭。
妭,同“魃”。
魃:旱神。
《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
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
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在大荒的东北角上,有一座山名叫凶犁土丘山。
《山海经》全文翻译
《⼭海经》全⽂翻译发布时间:2016-1-12编辑:互联⽹搜神记卷⼀神农鞭百草【原⽂】神农以赭鞭①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故天下号神农也。
【注释】①赭鞭:⾚⾊的鞭。
【译⽂】神农⽤⾚⾊鞭⼦鞭打各种草⽊,从⽽全部了解了它们的⽆毒、有毒、寒热、温凉的性质,以及酸、咸、⽢、苦、⾟五味所主治的疾病,然后根据这些经验再播种各种⾕物,所以天下的百姓叫他“神农”。
⾬师⾚松⼦①【原⽂】⾚松⼦者,神农时⾬师也,服冰⽟散,以教神农,能⼊⽕不烧。
⾄昆仑⼭,常⼊西王母⽯室中,随风⾬上下。
炎帝少⼥追之,亦得仙,俱去。
⾄⾼⾟②时,复为⾬师,游⼈间。
今之⾬师本是焉。
【注释】①⾚松⼦:⼜名⾚诵⼦,号左圣南极南岳真⼈、左仙太虚真⼈,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
②⾼⾟:帝喾(kù),姓姬,为上古五帝之⼀。
黄帝的曾孙。
【译⽂】⾚松⼦是神农⽒时候的司⾬之神,他服⽤冰⽟散这种长⽣不⽼之药,并教神农服⽤,他跳进⽕⾥不会被烧死。
他常去昆仑⼭西王母住的⽯屋⾥,能随风⾬上天下地。
炎帝神农的⼩⼥⼉追随他学道,也成为神仙,⼀齐升天。
到⾼⾟⽒时,他⼜担任⾬师,漫游⼈间。
是如今⾬师们的祖师。
⾚将⼦舆【原⽂】⾚将⼦舆者,黄帝时⼈也。
不⾷五⾕,⽽啖①百草华。
⾄尧时,为⽊⼯。
能随风⾬上下。
时于市门中卖缴②,故亦谓之缴⽗。
【注释】①啖:吃。
②缴(zhuó):系在箭上的丝绳。
【译⽂】⾚将⼦舆,是黄帝时候的⼈。
他不吃五⾕,⽽吃各种草⽊的花。
到唐尧时代,他做了⽊⼯。
能随着风⾬来来去去。
他⼜经常在集市中的商店门⼝卖缴,所以⼈们也叫他“缴⽗”。
偓佺采药【原⽂】偓佺者,槐⼭采药⽗也。
好⾷松实。
形体⽣⽑,长七⼨。
两⽬更⽅。
能飞⾏逐⾛马。
以松⼦遗①尧,尧不暇服。
松者,简松也。
时受服者,皆三百岁。
【注释】①遗:送。
【译⽂】偓佺是槐⼭上采药的⽼头。
喜欢吃松⼦。
他⾝上长⽑,⽑长七⼨。
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着看不同⽅向。
能在天上飞,追得上飞驰的马。
他把松⼦送给唐尧,唐尧没有时间吃。
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
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导语: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最新消息: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原来《山海经》记载了在四千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滔天大洪水。
大洪水将海拔600米以下的陆地全部淹没。
因此,地球上的远古文明,包括前面提到的,北纬30°一带的人间奇迹,几乎全部被毁灭了。
原来,在大洪水时期,地球的自转角度(就是地球的黄赤夹角,即南北回归线)发生了偏移,可能从原来的30°左右,改变为现在的23°左右。
所以,地球北纬30°区域,曾经有过的人类文明的辉煌,再也无法重现了。
山海经中的惊天之谜我研究《山海经》发现,原来《山海经》记载了在四千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滔天大洪水。
大洪水将海拔600米以下的陆地全部淹没。
因此,地球上的远古文明,包括前面提到的,北纬30°一带的人间奇迹,几乎全部被毁灭了。
正如《圣经》所说,大洪水只是毁灭人类文明,但人类并没有完全被灭绝。
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华夏人,都避过了那场大灾难。
所以有人说人类曾经被毁灭,是不准确的。
个问题非常有趣吧。
太空的星星运行发生小小的变化,比如日食、月食、流星雨之类,都是天文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大事件,为了亲眼看到那一刻,人们趋之若鹜。
我想这个问题,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可能有人提出质疑了。
你说地球原来的黄赤夹角是30°,即南北回归线是30°,是真还是假的?你只是想逗我们开心吧?找到什么科学证据了吗?最近地球灾害频发,地震不断,火山喷发,地陷发生,气候异常,如果没有真凭实据,你不能妖言惑众哦!我不是开玩笑,也没有妖言惑众之意。
我说地球原来的南北回归线是30°左右,大洪水之后改变为23°左右,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的结果。
下面就给大家一一加以解释。
先说一下地球。
地球是宇宙之中,围绕着太阳公转,自身又自转的一个球体。
它不是地球仪,没有任何支撑。
先秦古人的“夜晚”观念
现代人以此推测武王伐殷的时间。此外,古人还利 用星星将 天 空 划 分 为 9个 部 分,称 之 为 “天 之 九 野”,并借以表述国家分野情况。 2.2 夜晚的禁忌
对当时的人而言,太阳下山之后,没有其他的照 明条件,他们所面临的只能是黑暗。而黑暗又是危 险的代名词,所以“怀重宝者不以夜行”[6]1029。对于 人而言,生命是最珍贵的宝物。先秦时期生活条件 落后,太阳就是光明,有了光,人就可以视,可以行; 夜晚代表黑暗,没有亮,就不能视,也无法判断危险 在何 处。 所 以 《礼 记 》说:“夜 行 以 烛,无 烛 则 止。”[7]419在古代,除去月光、星光这两种自然界的光 亮,“烛”是夜晚中人们所能掌控的光明。如果连蜡 烛都没有,夜晚必定不能出门在外。夜晚中的人们 需要光明的庇护。
收稿日期:2017-12-12 作者简介:谭 清(1991—),女,重庆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
·109·
是来自上天的预警。 《吕氏春秋》中,“宋 景 公 之 时,荧 惑 在 心 ”。 宋
景公召见 子 韦,询 问 原 因。 子 韦 曰:“荧 惑 者,天 罚 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4]145“荧惑”就是 金星。当时的人们认为,金星代表上天的旨意,是上 天的惩罚,当金星运行到宋国境内时,代表天灾将降 于宋国。同时,这也表示君主德行有失,致使上天要 惩罚整个国家。这时需要君主改正错误,祈求上天 的谅解。
日月始终有序地轮回,昼夜就如此变换着。这 些带有强烈神话色彩的答案,可谓是人类天真的童 年时代的珍贵遗存。
2 夜晚的活动
2.1 夜观天象 随着夜晚的到来,世界逐渐陷入黑暗,在遥远的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夜游神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夜游神“夜游神”与日游神相反,是民间信仰中的司夜之神。
关于司夜之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南经》,说有神人十六位,彼此胳膊相连,为天帝司夜,形象上称他们是“小颊赤肩”。
汉代的《淮南子·坠形训》说司夜之神在西南方,称他们“连臂大呼夜行”,而中原地区最初并没有“夜游神”这一称谓。
夜游神,读音:yè yóu shén“夜游神”与日游神相反,是民间信仰中的司夜之神。
关于司夜之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南经》,说有神人十六位,彼此胳膊相连,为天帝司夜,形象上称他们是“小颊赤肩”。
汉代的《淮南子·坠形训》说司夜之神在西南方,称他们“连臂大呼夜行”,而中原地区最初并没有“夜游神”这一称谓。
夜游神大概在元、明之际,“夜游神”的称谓由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中曾描写了“夜游神”夜间巡查的情形。
明代民间关于“夜游神”的传说很多,根据民间的描述,“夜游神”是一位公正、善良之神,他巡夜时常将民间百姓的冤屈之事禀报给天帝,使正义得到伸张,恶人得到惩罚。
《封神演义》中则说,“夜游神”的名字叫乔坤出处《山海经·海外南经》载:“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 “二八”神,即“夜游神”,郭璞注条曰:“昼隐夜见(现)。
”杨慎补注:“南中夷方或有之,夜行逢之,土人谓之夜游神,亦不怪也。
”二八神的名字很奇怪。
《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说明:二八神日游神夜游神在羽民东。
其为人小颊赤肩,尽十六人。
”这里明显是用了乘法,二八一十六,是说夜游神共有十六个。
郝懿行对此条笺疏道:“薛综注《(文选)东京赋》云:‘野仲、游光,恶鬼也。
兄弟八人,常在人间作怪害。
’案野仲、游光二人,兄弟各八人正十六人,疑即此也。
” 也认为“夜游神”是十六个,而且以恶鬼野仲、游光为首。
野仲和游光是汉代民间传说中最厉害的两个恶鬼,因为他俩太厉害了, 人们反而用他们去镇伏其他鬼魅,正所谓以恶制恶,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