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文化苦旅》第二部分 读后感随笔
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范文5篇)
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范文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范文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范文5篇)》。
第一篇:文化苦旅读后感“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
”啊!那是大漠中连绵起伏的胜景,那是阳关前弥漫着滚滚烟尘的战场,一阵又一阵,熏黄了我那飞舞万千的思绪,也熏黄了我那一颗涌动着热血的心。
大漠,神秘之极,震撼之极!那是一个古迹,更是一种精神。
那是堂堂中华抗击戎胡,募守边关的精神。
那是一种勇气,那是一种孤寂,那更是一种壮美。
那是属于大漠的精神,大漠崇尚勇敢,只有勇敢者才能受人尊敬,只有勇敢者才配生活在这里。
这是大漠千古以来永恒不变的准则。
那绵延不尽的沙丘,竟藏有澄澈婉约的清泉。
她孤苦伶仃,却营造出了一方天地,未被外界污染,澄明如故。
那每一块石子,那每一棵绿树,那每一条小鱼……都在诉说着那变迁的岁月,那难言的孤独。
那年迈的尼姑,她的脸,被岁月无情地刻画出了一道道生硬的皱纹。
但那却是一种精神,那是佛梵与自然交织相融的精神。
那雪,下的温暖,下的苍凉。
第二篇:文化苦旅读后感“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
”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
那么,倘若中国文化“极其夺目”的一笔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员们弄出来的,就不晓得到底是中国的贬官们太有才了,还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太有才”了。
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
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文化苦旅》每章的读后感第一章:文化的重要性在《文化苦旅》的第一章中,作者讨论了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重要性。
他指出,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文化,人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建立起共同的认同感。
文化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能够吸引外国人来了解和尊重我们的文化。
在这一章中,作者还提到了文化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读完这一章,我深深地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我开始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努力传承和发扬光大。
同时,我也更加愿意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价值观念。
这一章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发,让我开始思考文化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第二章中,作者探讨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他指出,传承是文化的根基,是我们对过去的尊重和回顾。
但同时,创新也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是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和期许。
作者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传承与创新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如何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
读完这一章,我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意识到,传承并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的东西,而是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而创新也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和独特,而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找到新的表达方式和发展路径。
这一章让我明白了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双轮驱动,是我们对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第三章: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第三章中,作者谈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他认为,文化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文化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
而融合则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文化之间会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了文化交流与融合是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
读完这一章,我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开始更加愿意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习俗和价值观念。
我也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希望能够在交流与融合中,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化苦旅随笔感悟6篇
文化苦旅随笔感悟6篇文化苦旅随笔感悟篇1王道士和我一样也姓王,但读了余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后,我不知是该为他辩还是该骂他,或者说既不辩也不骂。
作为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民,他大概小时候因家贫没有读过什麽书,或者说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而规范的教育,以至于不太明白眼前这些敦煌文物的价值。
一个没有学过什么知识的农民又能对他苛求多少呢?对于一个贫困的农民来说,眼前这些文物是不能喂饱肚子的,远没有那些洋大爷们口袋里沉甸甸的银元来得实惠。
至少那些银元可以换来粮食和土地,甚至这一辈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与孩子。
一个农民又能想得多远呢?无非是一家人的温饱或者是一个人的温饱罢了,而洋大爷们呢?用几个小钱就能骗取人家的国宝,当然是非常之乐意与这样一位中国传统的农民老道做一笔有赚无赔的划算买卖的。
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说敦煌文物大面积遗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国人能够如此轻而易举的从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极少的银元购走大批敦煌莫高窟里价值连城的文物,这与当时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漠然视之,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农民有如此的胆量与权利出卖世界级文物,晚清政府对敦煌文物的轻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余老先生认为不喊一声我好恨!不足以解心头之恨的话,那么我觉得,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该恨,即使他是笔者的家门,笔者我也绝不会对他有任何的姑息。
但签署丧权辱国条约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为有这样无能的政府,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因为有这样肆无忌惮的农民才最终导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
这些都不是单个的事件,这是晚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文化苦旅随笔感悟篇2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
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难怪,看这本书要慢、要细,里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见。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想了一下文章大体该怎么写,思索许久都绕不开两个字:文化。
这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这是一本书乃至余秋雨一系列丛书贯穿始终的主体。
我不会借着一本书去诠释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高,而且需要许久的时间去体会答案,我暂时没资格够着它,姑且仰起头来,像敬畏一位沧桑的老者一样敬畏它、瞻仰它,让真正有学识的人去给它一个完美的诠释。
我只谈感触,而且,我也只能浅谈感触。
新版经著者亲自编辑成四部分,但从大体上看来,我将整本书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文化,与苍老的历史相互依存,顺着远处流过来的凄冷长河无声无息地走到了今天,走到我们的面前。
另一部分,则是一路上文化背后被悄悄隐去的孤苦长路,是背靠文化抱膝沉默的文化旅人寂寞行过的文化之旅。
前者我们很熟悉,也很陌生,离我们既亲切,又遥不可及。
作者从历史着手,由远及近地娓娓道来历史的一角,我借着薄薄的纸业有幸窥见背后带着凉凉笑意的文化。
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震惊前后的文豪,包括一个朝代的兴衰,包括一项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包括一处颇负盛名的古迹,包括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文化可以是一种精神,文化可以是一项事业,文化可以是一派思想,文化可以是一段政事。
文化内容纷杂,但大体上来说,文化就是时间沉积下来的一类文明。
说了其实跟没说也没有多大区别,我们对于这段文化都有一把衡量的尺,但是我说不明白,它朦朦胧胧地横在人心里,圈地千里,我一眼望过去,看不完全。
余秋雨以脚来度量着无边的界限,我对此肃然起敬。
但是,如果到这里想要收笔完篇,我们将看到不完整的文化长路,这样阐述出来的文化就变得有缺陷不完全,也无法达到令人深刻的印象。
书本令我更欣赏的是第二部分,这部分想要展现的是我们平日里不在意又着实存在的,文化背后的文化。
在书中第二部分有一篇《黄州突围》,摘取了苏东坡“乌台诗案”这人生惨淡的一页,初看只见一代文豪的无助与凄凉,渐读可觉作者对他因此而实现人格成熟的欣赏,后想则是历代文人都必须自我面对的惨淡的漫漫征途,千言万语总结下来,唯有一个“苦”可言。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随笔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随笔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
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随笔1初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软了下来,用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别人手里的书。
《文化苦旅》,随笔性散文,无剧情,无任务,无结局,这种“三无”的书要怎么勾起我的阅读兴趣?于是在它在课桌里躺了两周之久之后,我终于翻开了它的第一页,带我走进了一个比现实美丽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个暮霭刚刚从地平线升起,弥漫于空中的时候,那个时候莫高窟不是旅游景点,就那么静静的、静静的耸立在当时中国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盖了几百年的瑰丽的美貌,那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产。
沉溺于作者从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实我是去过那里的,当时并没有太大感触。
可以这么说,在这本书之前我还从没有体会到文字有那么大的魅力,并不是华丽的、掉书袋的语句,他让我感到深深地惊配,还有身为中国人不可遏止的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脸,那种一点点银子就把中国文化,中国遗产出卖的卖x!可耻!可耻至极!没有限制性的文字让我展开了很多想象,也给了我很多思考。
对这本书中另一篇令我记忆犹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
没有介绍上海的景点,没有介绍上海的美食,却从一个很少有人写的角度入手:人。
开篇便是写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与上海人的傲慢无礼、井底之蛙。
很敬佩他敢于这么写,这本书出版比我出生还要早,但现在这个问题却是越来越严重,在上海两级分化尤为明显。
他还写了徐光启,这位地道的“华亭人”,从他的角度写了很多上海的过去,让我这个虽然从小在上海长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实长了见识。
《文化苦旅》,苦着寻找了文化,寻找了中国人的根源。
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范文6篇)
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范文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范文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苦旅宁古塔读后感(范文6篇)》。
第一篇:《文化苦旅》读后感此文的文笔流畅,余秋雨的文字工夫确是很强很吸引人的,其叙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戏剧性,这是他行文的优点。
有论者因此批评他在散文里“编故事”,走金庸小说的套路,已经偏离了散文“真我”“写实”的文体要求等等,我以为这种局限性很大的批评并没有多高的价值,文学艺术上的打破文体自身或先前的定义要求与局限而进行创新、开拓、尝试是一件更应该注目和鼓励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对余文没有多少批评,尽管他自己后来把自己的拓展写作给模式化了,为人所诟病。
但是艺术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实上”的真实(其实我们传统所谓“真实”也并不真的真实,也只是心理认识的结果),但我一直认为写作的主观“态度”必须是真诚的,失却了真诚则一切休论。
努力攀爬着才刚刚自比“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旋即“哑然失笑”,竟以所谓“康德所说的滑稽”作评价,康德讲了那么多精深的哲学,他偏要选用这个“滑稽”。
我的感觉是,余秋雨不具备真正的悲剧精神和意识,虽然他最会煽情掉泪。
述老尼处简直是文人式的矫情造作,一个老人几十年的生存经过和精神情感历程竟被“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
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一句轻轻作结带过,那这是怎样“神奇”的一脉泉啊,竟然超过涵盖了一个衰老生命的丰富与厚度?!“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但不知余秋雨本人愿不愿意也这样“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应只是一种浅薄的认同,更需要一种穿透人生苦难的愿力与慧力。
第二篇:文化苦旅读后感还记得初读这本书时,真正吸引我的并不是作者的下笔如有神,而是小叙中所说的“对我来说,《文化苦旅》就是这个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成了一个废弃的箭靶子,破破烂烂地歪斜在田野间,连乌鸦、田鼠都不愿意多看他一眼”,还有“看来,浪子未死,气场未绝,就像笔记中的那个浪子,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我离开门缝,许久无语,委屈你了,孩子。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的文化苦旅读后感,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甚少。
读罢《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番,不禁生出几分感伤。
“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刚在下面看到的土墩。
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
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
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慨时间的流逝和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
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
遗址周围竟也看不到断垣残壁,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地面,到处可见碎瓦残片,让人回忆起盛事时亘古遥远的驼铃。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
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离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
因而王维是懂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阳关亦是如此,再巩固的过去也终有随着时光消逝的一天。
比起《渭城曲》依此而来的《阳关三叠》,那较清冷的调子,或许更适合阳关如今的景象。
诚然,阳关确实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
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阳关不复了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它给伫立在它面前的人们带来深深的感慨和轻轻的遗憾。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六篇)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我爱喝茶,尤其是浓茶。
碧绿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一定回叫苦不迭。
茶,只有慢慢去品位。
初入口也许会感到苦,但细细噙入,仿佛一股细流淌过,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冲脑门,那舒服惬意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到。
越咀嚼越有味,读书也是如此。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
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
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
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
这书里写的,不仅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
这些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余秋雨是怀着侠士般的情怀和心胸去旅行,孤独地在敦煌、阳关、柳祠、三峡、西湖、天一阁……在江边、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历史的脉博上行走,在责任与道德的正中心行走。
带我们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又不忘将中国的历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现给我们的除了令人痴迷的风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现象,还使读者对文化产生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
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
对于这余秋雨做到了。
人的一生是一段历史。
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
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文化苦旅(2)
品读中国精髓——读《文化苦旅》有感历史的精绝不在于《史记》中文字的排列组合,有的时候我们寄情于山水之间也可以品读出五千年文明的缩影。
品读了《文化苦旅》的层层叠叠,使我终于明白了余秋雨为什么说在文化里徜徉是一种苦的旅行,因为当你看到了中华文化发展的一段段历程,你就会幡然觉得这种成长是多么的沉重。
余秋雨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他受到了一位美国老教授的启发,虽然年纪老迈的美国教授,却是不安于平静的日子,他童心未泯,可用自己的双脚去开始梦的冒险,走了一个又一个风景区,而余秋雨也由此萌生了开始用双脚与双眼品读祖国之美的想法,在这个行走的过程之中,作者用他的眼睛记录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美丽风景背后的悲凉与无奈,每一个脚印都是那么的深厚与凝重。
而这些不只是他对兴趣的一种追求,同时也为我们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作出了一定的努力,而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身处于不惑之年的余秋雨,毅然决定要辞去官职,走出他工作的书斋,开始了一场有关文化的苦旅。
这就是《文化苦旅》诞生前的创作背景。
作者在这本书中游历了许许多多的风景名胜,它们都具有着中华的色彩,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中华的文化底蕴,在一个青山绿水之间,我们不难看到属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魅力。
作者曾将自己的脚步踏上了都江堰,在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我们也见识了人类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一个个理想的蓝图,就这样被实践搬到了我们生活的现实当中。
我们用了自己的力量去控制了自然的力量。
用我们的一砖一瓦去筑起了治水的屏障。
但是我们也知道,人的力量就算是再大,也不可以让事事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发展,《文化苦旅》中也解释了这个道理,都江堰的建立,表面上看,是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控制了水,实际上不如说是我们顺应了水的发展方向,让水按照自己的流向去发展,而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用人为的方式去帮助水沿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前行,如果我们用有悖于水的规律发展方向,还是一样会失败,只有顺,才可以成就水,成就我们自己。
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10篇)
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优秀10篇〕《文化苦旅》读后感篇一前些年,粗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对《西湖梦》这一篇记忆犹新。
盛夏,因孩子小升初,新学校布置的暑期作业中有亲子伴读,于是携孩子再逛书店,购得新版《文化苦旅》,其中美文有较大改动,粗粗翻阅过后,目光落在《杭州宣言》上。
作为新杭州人,对于杭州,对于西湖,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在文学大家的笔下再次神游,展开对这座城市的灵魂之旅。
对于西湖,我感触颇深。
幼年时家住同省浦江老家,就从父辈口中听得描述,那美轮美奂的湖光山色,那浪漫温情的民间传说,那隽永婉约的唐诗宋词都给西湖蒙上华美的面纱。
听说明代时一位日本使臣游西湖后写过这样一首诗:昔年曾见此湖图,不信人间有此湖。
今日打从湖上过,画工还欠费工夫。
可见西湖确实是令人惊艳的美。
随着工作的变动,十年前举家迁居杭城,很快近距离地欣赏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更让人感到它的真实和亲民。
日子渐久,繁忙的工作让我疏离了西湖,它变得清晰而遥远。
而今,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在余秋雨先生的《杭州宣言》时,杭城的山山水水又开始在眼前闪现。
我在文中畅游,从没有这样深入地了解过杭州,感受它的前世今生,深掘它的文化内涵,体会它的欣喜悲欢。
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说,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
他来自于欧洲人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市威尼斯,对于城市美景有足够的评判眼光。
航海家们没有抵达杭州,但杭州一直隐隐约约地晃动在他们的心理罗盘之一。
而作为如今生活在杭州的我,这种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
春天的西湖桃红柳绿,草长莺飞。
漫步在苏堤、白堤,如今我的眼中不仅仅是如醉春烟,更有对大文豪白居易、苏东坡的敬佩和缅怀。
西湖是当年他们为了杭城百姓免受水灾、旱灾之苦,而开展的浩大的民生工程,恩泽后人。
他们不仅解决了水患,更是给子孙留下这曼妙的风景和传世的美名。
白居易这位文学巨匠,站在唐代诗歌的巅峰,却丝毫没有傲慢在文化的身份里,而是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成天忙碌在浩大的水利工程之中。
文化苦旅第二章读后感6篇
文化苦旅第二章读后感6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我为你们细心整理好的文化苦旅其次章读后感,盼望能给你们带来实质性的关心。
文化苦旅其次章读后感篇1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当看到黄州突围这一篇,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遍又再看一遍,此事好想把我此时的心情说给你听,说给大家听。
余秋雨曾经这样写到:人们有时或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当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傲慢,他四周的人肯定会当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视他,总不愿去找他的麻烦吧?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能相容于他所处的详细时代。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特别奇怪,它一方面情愿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距他、糟践他、毁坏他。
起哄式的传播,转化在起哄式的贬损,这两种起哄都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气氛南辕北辙。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大事。
他何罪之有呢?苏辙说:“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当把苏东坡长途押解,如同一路示众,贫瘠而又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宏大诗人一步步行进。
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从“乌台诗案”来看,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的独特国情。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始终把诸多文化大师捆压在被告台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中国的独特国情千年以来莫非就这样始终存在着?我不禁一遍又一遍地问,又有多少人借着正义和爱国的幌子去指责、污蔑、谩骂、诅咒那些我们中国人本应当敬重并感谢的可爱的人。
千年过去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些丑陋的东西莫非还没有去掉吗?我想应当可以的……乌台诗案后,他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文化苦旅》读后感2
《文化苦旅》读后感2读一本书,享受一次心灵之旅,一路收获花香。
旅途中,总有收获与感动。
而文化的旅程却是缓慢又艰苦的,探索文化的旅程,脚步迈得也沉重。
《文化苦旅》,一听名字就感受到文化之旅的辛苦。
怀着一种崇敬文化又暗叹苦旅的心情,开始我的读书之旅。
初读这本书,里面的每段内容都很吸引我。
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那是属于我们的,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里面的古迹是文明经岁月沉淀的珍宝,是我们探寻先祖文明的桥梁。
通过阅读,得到心灵与远古时期的对话,感受历史的发展,感叹先祖的伟大智慧与辛劳。
文明随时间推移,目光由远及近。
叹书中文革时期,伟人作家们所遭受的苦难,那是文明的一场浩劫,带给人身体更多是心灵上的屈辱。
文明的碎片在历史上空飘零,昏暗的十年,风雨飘零,阴雨蒙在每个人的心头。
至今回想起来,心灵的伤痕,又会再一次疼痛,再一次提起那不愿回首的往事,或许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从《文化苦旅》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那千年前的水利工程,历经历史千年的洗礼至今,仍为四川地区献出自己的力量。
水在都江堰的怀中,依然奔腾,却似有条不紊,依然有力,却似柔软顺从,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从古至今,依然为祖国,依然为文明,屹立在成都平原之上。
那远在西北的莫高窟壁画,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劫难。
莫高窟中是文明与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是历史的火花所留下的珍贵记忆。
越是珍贵越遭人争夺。
他们对文明的企图和破坏,是为人所耻的,莫高窟中的文化是被世界所赞叹的。
文化的传承总不是一帆风顺的,风雨的动荡发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文革的一场风雨,晃动着文化的精神,带给作家、文化人心灵的苦楚与感情的悲凉。
在那个昏暗的年代。
无数优秀的作家受到批评。
巴金便是挺过那个年代的人。
他的目光是百年的目光,他以目光审视着那个年代。
十年文革,十年浩劫,十年痛苦,时至今日,或许都还不能忘却。
而文明是有精神的,有毅力的,它陪着那些坚强的人,度过风雨激荡的年代,依旧载着时间的船,朝我们而来。
文化的生命力,是这般让人佩服。
《文化苦旅》读后感-2(10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既然是漂泊旅和,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
基于此,我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述。
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
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择自余秋雨“自余秋雨,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是新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他走过一处处古迹,留下美好的回忆,记录令人感悟至深的篇章。
诵读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
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
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轻吸一口窗外新鲜的空气,闭上双眼,似乎便能看到一位身着洁白衣装的慈祥老人,独步在万千风景中——或许是一块修剪整齐、翠绿柔软的草地;或许是一面平静得只有蜻蜓点水而成的涟漪的湖水;或许只是天地之间的那么一小点儿空间……余秋雨无疑是寂寞的。
透过米黄的纸页,我总能看见夜间里的一点昏黄灯光,衬着无星的漆黑的夜轻轻摇。
但是他笔下的“文化”却是充实的。
“文化”的智慧,是一种简朴、毫不张扬但却内涵丰富的智慧,就像夜晚独自在空旷的夜幕走路时,忽然抬起头看见的那颗星星,虽然并不光芒四射,却永恒:“走进书房,就像走进了漫长的历史,鸟瞰着辽阔的世界,游弋于无数闪闪烁烁的智能星痤之间。
我突然变得琐小,又突然变得宏大,书房成了一个典仪,操持着生命的盈亏缩胀。
”“文化”的爱,更是一种博大、永恒、如潺潺流水般流淌不尽的爱。
余秋雨对文化的爱都是平等的,无论它是否被人们注意,无论它是否有生命。
这爱,就像雨后推开窗户的呼吸到的第一口还带着雨水滋润过的清香的空气。
这爱,虽不热烈,却温暖:“我并不认为这种前后因缘能给我增添一点什么色彩,因为我一直坚信人生并不是一场你胜我败的角逐,而更像一场前赴后继的荒野接力赛。
”“文化”的情愫,是一种唯美的感觉,是一种莫名的感动,我无法将它说清楚,因为文字和感觉永远有隔阂,他可能是听到某首歌曲不知怎么就流下泪水的那种心悸,也可能是看到婴儿不知如何出现的愉悦。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_2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心头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
《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读者常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深思便会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
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
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这无非是文人最大的财富。
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
”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
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
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
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
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
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们在历史长河中漫游。
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
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
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
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
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
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
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
《文化苦旅》读后感(二)
《文化苦旅》读后感(二)曾记得在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直没有好好去实践过,今年大学暑假趁着学院的读书月的动力就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这是吕圣索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旷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蕴含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印记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气动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
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社会风气意义。
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面,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
这是典型的宗族东方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悠悠五千年,浩浩文明史。
若问古今同,莫忘语言一。
博大厚浑,诞于孔子庄子,精妙含芳,李杜灿烂纤诗。
黄沙漫卷丝绸路,难吞华语细细。
驼铃缓摇响中外,并随华语袭袭。
记否,塞北沙场,母语唱为泪。
记否,江湖草泽,母语吟为词。
若留于异国,勿忘故乡家族缕丝。
纵漂泊流浪,岂离始祖民族咫尺。
曾是跌跌撞撞,穿时空越历史。
众湮没,惟华语传今日。
国人口齿噙香,轻吐,托起广博文艺。
960万及其海域的布央,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尤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南派文化,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烈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语言表达无法用言语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踏实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其中蕴含的韵味。
深刻地刻划了一个又发人深省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可说是对于“天一阁”的描写。
高二随笔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
高二随笔散文:《文化苦旅》读后感一抹斜阳透过沧桑的窗棂,悠悠然照进千年古刹,和风扬起历史的尘埃,慢慢地,却又积淀下来。
亘古不变的,是那诗意的禅语和月夜下凄清的冥思。
三年又三年,路已渐渐走远……抛却世俗功利,本想轻装上阵,只怀一颗心去感悟祖国母亲,去重温中华历史。
一路艰难跋涉,尽管颇使身体受了委屈,却也饱览山河壮景,不禁平添了几分出征的豪迈。
不期然果然到了天阴鬼哭的战场,逝去了,无数将士的生灵,归来了,残破不堪的敦煌莫高窟。
倾颓的道士塔骄横地立着,恍惚中便看到王道士送走一个车队,转身欣喜地数着几两银子。
残阳似血,殊不知那是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沉重的心再也不能承受,背负历史的耻辱,卑贱地,只能在茫茫大漠俯身爬行。
塞外秋风劲厉狂烈,翻卷着黄沙,摧折着生灵,逆风而上,任秋风撩开衣襟,任黄沙击打脸颊。
千百年前,行走于此的,张骞﹑玄奘似乎与我为伴。
走到阳关,这西域边塞,耳畔隐隐听见千年之外的吟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狂放不羁地笑了,任粗野的笑声充斥边塞,传向异国他乡。
自豪地挺起胸膛,漫漫前途不再孤独,张骞﹑玄奘哪一个是佝偻着身躯走出国门。
困苦磨难,挺起脊梁,只为证明是那有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只为不愧于世界之中华。
大漠﹑孤烟﹑塞北。
千年的征战赋予西北狂放豪迈,用心读去,除了凭吊古战场的辛酸,终却燃起胸中的烈火,屈辱的历史永不忘却,挥洒豪情铸我兴盛中华。
杏花﹑春雨﹑江南。
绵绵细雨浸湿心襟,河湖如镜,垂柳如丝,和风如岚,吴侬软语,置身其间,人也变得细腻。
忽而生出莫名的伤感,哀怜世间之弱小生灵,悲叹人生之不得意命运。
娇羞江南,身世飘零,皓月之下半掩面容,让人心痛让人怜。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能及也”。
何其快哉!壮丽三峡,似天帝挥舞巨斧,凿开巫山,滚滚江流,自九天倾泻,激流险滩,虎啸猿啼,亦不如历经地狱之磨练乎?江入平野,一切便也静了,静得让人心悸。
惊心动魄戛然而止,突兀得让人死不瞑目。
2022年文化苦旅读后感2【实用】
2022年文化苦旅读后感2022年文化苦旅读后感1对于余秋雨先生及他的作品是有所闻,但一直没有接触过。
我很少看电视,这次去河北与同去的大姐住一间,她一直在看青歌赛的节目,因此我也一起看了好几期的比赛节目,比赛中有文化知识的考试,评委正是余秋雨先生,其中的考题都是一些常识、专业性的知识,考题本身并不复杂,而与考题有关的相关知识的连接,余秋雨先生解读的非常到位,可见他渊博的知识,他对中华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评判,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我正好手头有他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
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
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
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
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
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文化苦旅》第二部分
夏日的一个晨,做完所有家务,收拾出最干净清爽的心情和环境,用盖碗泡一杯素茶,喜欢的苦涩味道,提神。
于是,我非常郑重,又满怀期待的翻开第二部分第一篇:
描述了新加坡一个岛屿上的老人。
当然,在余前辈笔下描述的不可能是普通老人,他是来自中国福建的货郎。
第二篇描述了新加坡上一个墓地,大概讲述了里面葬着的三个特殊身份,军人,女人,文人。
军人是寺内寿一,卢沟桥事变后被政府任命为日本华北方面的军司令。
女人是二十世纪初日本经济萧条时沽涌而至的妓女。
文人是最早来到这个墓地的,叫二叶亭四迷,1909年二月病故在一艘由伦敦回国的船上。
我有些困惑,余前辈为什么不多写一写中国呢?
看了第一部分的杭州莫高窟,都江堰和宁古塔,已欲罢不能,多么希望跟随他的脚步去触碰一下中华历史的尘埃,呼吸一口千百年前的气息。
作为国人,您说任何一个国内地名我都知道,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与我有半缕关系,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去佩服,去愤怒,去感怀。
可你写到外国新加坡……我就有些不着力了。
我对外国如此无知,我连中国的事都没弄明白,那个新加坡
的老人和墓地,我看时应该产生什么样的情愫?
片刻,我又意识到自己的无理取闹。
我记得余前辈还写有几本《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这些书里一定有我喜欢的历史足迹。
我实在不应该在西餐厅的菜单上寻找辣子鸡。
再说,偶尔吃一吃八成熟的牛排,虽然未必合胃口,但偶尔尝尝鲜,总能增长见识。
于是,发完这几句牢骚,接着往下看。
第三篇“鱼尾山屋”,前面的小说明里面立刻就提到了《千年一叹》,说此书集成于前辈穿越埃及、巴比伦、克里特、希伯来、波斯、印度以及阿拉伯等重大文明遗址的考察日记。
而《行者无疆》则是欧洲十九座城市的考察笔记。
好些国家的名字我连听都没有听到过,余前辈大约是洞悉了我的心思,刚才一个喷嚏打出来,柔了一下鼻子,赶紧来提前给我打预防针,不然到时候买来此书,又要一边看一边碎碎念。
哈哈~~
当然只是臆想。
不过,虽是玩笑,我忽然想起蝴蝶效应,气场、磁场、冥冥注定、这些字眼。
因为真的碰到过太多巧合。
且小时候遇到的许多事情,让我坚信世间是存在灵异的。
在看此书第一部份杭州西湖时,余前辈寥寥数笔提到白娘子,
我耳边忽然响起了新白娘子传奇那部电视剧中的插曲。
大家共知,此剧中的插曲很独特,有戏曲味道,也有音乐剧风格,甚至有人说属于“新黄梅戏”,因此是很有辨识度的。
因为年代久远,新一代年轻人只在电视剧里听听,会觉得朗朗上口,很爽。
平时却不会放在手机的音乐菜单里。
连我这样的人都不好意思放出来常听,因此,除了播剧,平时能听到那种调调的概率实在微乎其微。
然而,就在我看到那段文字时,偏就听到了,那声音很小很柔,却一定存在。
惊然过后,我侧耳倾听,片刻后合书起身,遁着声音追出店外,只想一探究竟。
这样的巧合,实在神奇。
在此地住了五六年,除了我,并未听过别家音响里会放白娘子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