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标题: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规划设计,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是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基础。
一、人文环境原理1.1 人文景观规划: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风貌等因素,保护和弘扬城市的人文遗产。
1.2 公共空间规划: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利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1.3 社区规划:强调社区的功能分区和社区设施的合理布局,促进社区居民的互动和交流。
二、经济发展原理2.1 产业结构规划: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2.2 商业中心规划:科学规划商业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打造繁华商业区,促进城市商业繁荣。
2.3 城市交通规划: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生态环境原理3.1 绿地规划: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2 水系规划:合理规划城市水系,保护水资源,预防水灾,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3.3 生态保护规划: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空间布局原理4.1 土地利用规划:科学规划城市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2 城市功能区划:划分城市不同功能区域,实现城市功能的互补和协调。
4.3 城市密度规划:控制城市建设密度,保持城市宜居性,提升城市品质。
五、社会管理原理5.1 公共服务规划: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提升,为市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5.2 社会治理规划:规划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维护社会秩序。
5.3 灾害防治规划:规划城市灾害防治措施,提高城市防灾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城市规划原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其贯彻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遵循科学的城市规划原理,才能建设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一、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产生1.居民点: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将农业和畜牧业从采集业中分离出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2.城市: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诞生了城市这种居民点的形式。
⏹城市具有商品交换职能。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伴随着私有制出现的。
⏹城市是有史以来最集约的土地利用形式。
(二)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的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1.人口数量:将达到一定人口数量或一定人口密度的居民点2.产业构成:非农人口占有一定比例的居民点3.行政管辖:在行政区划中被确定为建制市或建制镇的居民点二、城市的发展(一)古代城市的发展(农业社会)1.防御要求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内容:城市选址,城墙建设⏹历史实例:巴比伦两重城墙,罗马营寨城(斯卡莫奇理想平面),中国古代多套城墙2.社会形态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内容:功能分区,等级分化⏹历史实例:埃及卡洪城,德国吕贝克,魏邺城,隋唐长安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内容:城市布局⏹历史实例:中国突出王权,以宫殿为中心欧洲突出神权,以教堂为中心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影响内容:城市分布⏹历史实例:中国是内向型经济,城市沿内河发展欧洲是外向型经济,城市沿海岸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工业社会)1.工业的空前发展与人口的大量集中2.工业与交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布局3.城市与环境的矛盾凸显4.科技带来了城市的集聚效应和高质量生活(三)二战以后城市的发展1.城市化在经济复苏后得以快速发展2.出现了郊区化现象3.城镇群以及城市密集区发展迅速三、城市化(一)释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含三方面内容:1.人口职业的转化2.产业结构的转化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化(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各种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成正比(三)城市化进程的阶段:1.初期阶段:速度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30%以上。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制定出一系列的规划方案和措施,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它们是指导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城市规划原理的基本内容1. 人本原则人本原则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它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需求和福祉。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会需求等因素,确保城市规划方案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它要求规划方案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平衡。
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
3.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要求城市规划方案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建筑风格等。
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保各个方面的要素能够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方案。
4. 灵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要求城市规划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需求和发展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在制定规划方案时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
5.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要求城市规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可行性。
规划方案不仅要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的期望,还要考虑到财政、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规划方案才能够顺利实施。
三、城市规划原理的应用实例以某市的城市规划为例,根据城市规划原理,制定了以下规划方案:1. 人本原则:在规划方案中,重点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福祉。
通过建设更多的公园、文化设施和社区服务中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社区参与,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方案更加贴近居民的需求。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规划方案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目标,制定出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以达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和品质的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布局等内容。
下面将从城市规划的背景、原则和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城市规划原理。
一、城市规划的背景城市规划的背景是指城市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需求和目标。
在城市规划的背景分析中,需要对城市的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例如,通过统计人口数量和结构,可以了解城市的人口增长趋势和人口分布情况;通过分析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可以确定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的产业;通过评估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状况,可以确定城市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
在城市规划的背景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以确保城市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二、城市规划的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指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
城市规划的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
2. 适应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适应城市发展的规划方案,以满足城市的长期发展需求。
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公平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注重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以确保城市发展的公正和平等。
5. 参与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当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市民的参与和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是指将规划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和项目实施的过程。
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规划编制阶段:在这个阶段,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的背景和原则,制定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和细部规划。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是指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
2.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称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6.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它们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是指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
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是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
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
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规划活动。
它涉及到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环境、建筑等方面,旨在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理城市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
2.整体性原理城市规划要以整体性的视角来考虑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单个建筑或地区的规划,还要将其与周边环境和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
这需要城市规划师在制定规划方案时,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3.适应性原理城市规划应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即能够适应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和不同城市特点的要求。
这意味着城市规划要根据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
4.公众参与原理城市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
公众参与可以增加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提高规划的接受度和执行力度。
因此,城市规划应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城市规划的目标和方法1.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提升城市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等。
2.城市规划方法城市规划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空间分析和评估、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估等。
在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收集城市的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在空间分析和评估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进行评估和分析。
在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估阶段,城市规划师需要制定不同的规划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一、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的原理和相关概念。
二、城市规划原理1. 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城市规划应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平衡,追求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统一。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
2. 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愿望。
规划应关注居民的居住、工作、教育、交通、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提供便利的城市设施和服务,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3. 综合性原则城市规划应综合考虑不同领域的因素,如土地利用、交通、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进行全面规划。
各个规划部门应进行协调合作,确保规划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4. 灵活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变化。
规划应具备可调整和可更新的特点,随着城市发展和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5. 参与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公众参与。
通过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的需求和意见,使规划更加民主和科学。
三、城市规划的步骤1. 数据收集与分析首先,进行城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人口、经济、土地利用、交通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城市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问题,制定合理的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应具体、可行,并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 规划设计在制定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交通网络、绿地系统等。
规划设计应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以提高城市的效益和便利性。
4. 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是将规划设计付诸行动的过程。
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5. 规划评估与调整规划实施后,需要进行规划的评估和调整。
城市规划原理
23
重庆Biblioteka 24(二) 城市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城市之美是城市环境中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综合, 如建筑、道路、桥梁等的布置能很好地与山势、水面、 林木相结合,可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城市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城市尺度的均衡、功 能与形式的统一。
25
重庆
26
(三) 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城市中心和干道的空间布局都是形成 城市景观的重点。前者反映了城市标志性 的节点景观,后者反映的是标志性的通道 景观,两者都是反映城市面貌和个性的重 要因素。
27
28
29
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历史特点, 运用各种城市布局艺术手段,创造出 具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干道的艺 术面貌。
30
厦门
31
32
要重视城市的外缘景观和城市鸟瞰形象 的塑造,前者是指通过河流、公路、铁路或 桥梁时所看到的动态的城市轮廓,后者是指 从城市制高点上见到的城市全貌及城市空间 构图的特点。两者都能反映出城市的整体美 及其特色。
20
(二)内容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 1、按组群方式布置工业企业,形成城市工业区。 2、按居住区、居住小区等组成梯级布置,形成城市 生活居住区。 3、配合城市各功能要素,组织城市绿化系统,建立 各级休憩与游乐场所。 4、按居民工作、居住、游憩等活动的特点,组织公 共建筑群,形成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5、按交通性质和交通速度、划分城市道路类别,形 成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6
1)放射式 城市受到中心向外放射的道路网影响,沿 着放射性交通轴线两侧发展,城市交通的通达 性较好,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但 也易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集聚。
7
8
9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内容概述:第一章城市规划的概念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规划的组织机构与程序第二章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与形成机制- 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与调整第四章城市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用地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用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用地规划的分类与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第五章城市生活与社区规划- 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与特点-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城市社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第六章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特点-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评价与监测第八章城市景观与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的意义与价值-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景观规划的保护与管理第九章城市保护与保护规划- 城市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城市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第十章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 城市更新的概念与动因- 城市更新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第十一章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监测-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展望附录:国内外城市规划实例分析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
名词解释部份1、日照间距: 先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 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造后退:是规定建造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者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 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 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 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 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者自然分界线所围 合, 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 人)相对应,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 能满足该区 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 :中央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者大城市里主 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造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
11、建造平均层数 :指一个建造地段内所有建造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造总面积的总和12、CIAM :国际现代建造协会 。
13、拆建比: 新建的建造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造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者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 的总称。
15、竖向设计: 城市开辟建设地区(或者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造布置 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 改造,确定坡度、 控制高程和平衡土 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者其中某一要素对 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 定建设用地性质、 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辟相衔接,作为城市规 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筑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最新完整版本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最新课件
35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
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最新课件
15
第二节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规划的概念
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 标而预先安排行动 步骤并不断付诸实 践的过程。
最新课件
16
P. Hall: “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
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先目标得以实现”。
Sociedad Interamericana de Planification: “规划是将人类知识合理地运用至决策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 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 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最新课件
19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3)《华沙宣言》(1981) 人 + 建筑 + 环境
(4)《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
最新课件
30
五、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综合性 2、政策性 3、地方性 4、长期性和经常性 5、实践性
最新课件
31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概论
最新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标题: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政策。
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它们是城市规划的基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整体规划1.1 统筹规划:城市规划应该统筹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1.2 保护环境: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3 人性化设计: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生活需求和舒适感,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二、功能分区2.1 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应该根据城市的功能特点和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确保城市功能的互补和协调。
2.2 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公共交通等,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和交通安全。
2.3 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应该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三、密度控制3.1 建造密度:城市规划应该控制建造密度,避免过度密集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保障城市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3.2 绿地比例:城市规划应该合理规划绿地比例,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3.3 人口密度:城市规划应该合理控制人口密度,避免人口过度会萃导致社会问题,保障城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保护4.1 保护遗产: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传承城市的文化底蕴。
4.2 文化活动:城市规划应该促进文化活动的发展,建设文化设施和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4.3 文化融合:城市规划应该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创造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促进城市的文化繁荣和发展。
五、社会参预5.1 民意调查:城市规划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民意调查和公众参预,确保规划方案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和期望。
城市规划原理
注册城市规划师一、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2011年度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定于10月22日至23日举行。
共设《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4个科目。
具体考试科目与时间为:考生应考时,应携带黑色墨水笔、2B铅笔、橡皮、无声无文本编辑功能的计算器。
二、本科目的基本情况《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
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各位学员要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原理在注册规划考试中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城市规划原理是一门必考科目,需要考生进行认真的学习和复习。
其次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城市规划实务科目考题的考点就是对原理的考察,所以需要在单纯背诵的基础上,提高理解力,这有助于城市规划实务的通过率。
三、考试大纲《全国城市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注册城市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文件,是考试命题、考前培训及编写培训教材和有关辅导材料的依据,也是应试人员必读的指导型文件。
《考试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了解、熟悉、掌握。
这里我们根据考试大纲对该门课程的考试进行分析:要求“了解”的知识点占12%,要求“熟悉”的知识点占52%,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占35%。
至于答题中的一些具体事项将在以下各章节的讲解中分别予以说明。
四、考试题型《城市规划原理》此科目考试采取选择题型,其中单项选择考题数量为70题,多项选择题数量为30题。
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一般考题由题干和4个备选项组成,答对得1分,不选或答错都不得分。
城市规划原理[大全5篇]
城市规划原理[大全5篇]第一篇: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畜牧业)与固定居民点的形成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农业--农村、商业、手工业--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是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具有一定的人口和建筑、绿化、交通等用地规模,第二及第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1)、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2)、埃及卡洪城布局(3)、在封建主的城堡外围发展起来的城市——德国吕贝克.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则是民主和法制。
史实为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史实是秦汉以来历代的政治措施,说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特点的史实是雅典的民主和罗马的法律。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商代—城市雏形战国—多种城市规划布局模式的发展《管子》《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南北朝时期,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春秋时代创立的道教空前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宗庙和道观里坊制到街坊制特点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路易十四在巴黎城郊建造凡尔赛宫,凡尔赛的总平面采用轴线对称放射的形式。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1)背景:“人口不断流入已经过分拥挤的城市,而农村日趋荒芜”。
(2)论点:“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城市应与乡村结合)(3)“田园城市”与“花园城市”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德华认为田园城市应该通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来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1)背景:大城市恶性膨胀,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成为突出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引言概述:城市规划原理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城市环境,制定出的一系列规划原则和方法。
城市规划原理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正文内容:1. 城市空间布局1.1 地理条件和资源利用: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地理条件和资源利用,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结构,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效率。
1.2 人口分布和居住环境:城市规划要考虑人口分布的合理性,合理规划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
1.3 绿地和公共空间:城市规划要注重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增加城市的绿化率,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 交通规划2.1 道路网络规划: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道路网络,确保交通的畅通和便捷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公共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系统等,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和便利性,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3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城市规划要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减少汽车使用,改善空气质量。
3. 环境保护3.1 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城市规划要注重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合理规划工业区和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减少工业排放和交通噪音的影响。
3.2 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要注重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合理规划水源地和水体保护区,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3.3 生态保护和绿化:城市规划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绿化,合理规划绿地和生态保护区,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 社会经济发展4.1 城市经济布局:城市规划要合理规划城市的经济布局,发展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发展区,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4.2 社会公平和福利:城市规划要注重社会公平和福利,合理规划社会福利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社会服务的均等性和质量。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它涉及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等方面,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指导性文件。
一、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1.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持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为后代留下良好的城市环境。
2.整体性原则:城市规划应以整体性为原则,将城市的各个组成部份进行有机的组合和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适度规模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避免无序扩张和资源浪费。
4.人本主义原则: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满足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多元化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需求,为不同群体提供适宜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二、城市规划的内容1.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应合理布局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使各个功能区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2.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系统,包括道路、铁路、公交、自行车等,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4.环境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绿地建设、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等,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5.公共设施规划:城市规划应合理规划城市的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城市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包括人口、土地利用、交通状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2.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城市规划的总体方案和具体细则,包括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篇城市与城市规划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第一次人类的劳动大分工 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不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2、第二次人类的劳动大分工 商业不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城市 名词 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4、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5、城镇化的含义 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6、城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7、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①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丌断上升②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③城镇化水平高,丌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8、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①起初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②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 进入了快度提升阶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60%以上③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农村的剩余劳劢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60%。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是 《周礼·考工记》。
2、《管子》认为 “因天材 就地利 敀城郭丌必中觃矩 道路丌必中准绳。
”3、建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 是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觃划的。
4、城市的四大功能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 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觃、与项法和相关法。
2、对于城市规划区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甲请阶段②建设用地觃划许可证甲请阶段③建设工程觃划许可证甲请阶段。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化 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
第二篇城市规划的影响要素及其分析方法第五章生态与环境1、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②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③城市生态系统是丌完整的生态系统④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丌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部分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 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雷德朋体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网布置成曲线;行人和机动车在一个平面上隔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成团,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将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使住宅区的各部分通往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24、户室比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25、住宅街坊是指在小城尺度的城市街坊中,一栋或者多栋住宅楼沿周边布置,对外形成公共街道,对内形成内院,集居住,商业多功能与一身的居住体。
与其他模式的住宅相比,它更强调空间的围合以及功能的混合。
2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27、停车率:即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区总户数的比率停车率=居民停车位数/居住总户数28、住宅建筑毛密度:即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
住宅建筑毛密度=住宅总套数/居住区用地总面积29、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的比率(%)。
30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的、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施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
31、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筑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建筑首层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简答题部分1、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改进:a、山墙错落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周边布置: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②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③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①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②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③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方工程单周边双周边自由周边混合布置: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方式布置的内容是什么(原理书P413)第一级(居住级)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P34)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规划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与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低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9.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4、城市公共区中心的空间组织原则(轴线法则、立体空间建筑室内室外)(城市规划原理P504)1.运用轴线法则。
可以有一条轴线或几条主、次的轴线。
轴线可以把中心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称为一个整体,轴线也能把城市中的各个中心联系起来,把街道和广场等串联起来。
2.考虑建筑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地面、高架和地下空间,专用和公共空间,车行和人行空间,以及各空间之间的环境协调。
要使整个建筑空间和环境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5、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原理》p4501.对于大量而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管。
易长,少修建,少虫害,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也可以考虑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
在一些重点绿化地段,如居住区入口处或公共活动中心,则可选种一些观赏性的乔灌木或少量花卉。
2.应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行道树宜选用遮阳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游戏场和青少年活动场地忌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而体育运动场地则避免采用大量扬花、落花、落果的树木等3.为了迅速形成居住区绿化面貌,特别是在新建居住区,树种可以采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一速生为主。
4.居住区绿化树种配置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与灌木,常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以丰富居住环境。
5.考虑居住区各类绿化种植与建筑物、管线和构筑物的间距。
6、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控规》p46容积率指标对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期投资费用、开发利润总额以及开发资金的循环速度三个方面。
容积率指标对前期投资费用单方面均摊额的影响表现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者先通过有偿征地或其他方式有偿获得城市的开发建设权,接着劲性场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进行地面建设,将建造的各类商品房投入市场销售。
在商品房单方售价和其他成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容积率指标,在同样的开放用地上获得更过的建筑面积,就可以降低单方建筑面积上所分摊到的前期投资费用,进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开发利润。
反之,则开发利润会有所下降。
提高利润率,开发商可以在保持一定利润率的前提下,增加开发总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同时,我国城市开发建设周期中征地、规划设计、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占打半时间,这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资金周转速度,如果增加容积率,减少开发项目,将开发资金相对集中,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就可以减少前期工作对开发周期的影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7、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要素(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土地使用、建筑建造、行为活动8、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设计引导的内容和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p67)(方法仅供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为:先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以“城市设计概念图”加以表达,同时,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承上启下,不宜超越阶段要求,城市设计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规定也不是于恶性越好,要给后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留有充分创造和发挥的余地,要有弹性和灵活性。
9、为什么要在土地使用控制时规定土地使用兼容及其原则(控规P39)为了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既有“弹性”,又不失去控制作用。
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①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②提高土地经济效益③减少环境干扰④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⑤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⑥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就具体分类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具体对待,不强求一律。
10、居住区规划中节约用地的手法。
(原理P407)(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服务设施(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1.住宅与公共建筑组合①利用南北向住宅沿街山墙一侧的用地布置低层公共服务设施②在住宅间距内插建低层公共建筑③采用┌型、Ⅱ型、E型、梳型等住宅2.空间的借用3.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4.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3)利用地下空间和采用高架平台11、分析居住区绿地率与公共绿地率各自的作用与相互的差别(百度百科及百度知道)不确定公共绿地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公园、小区公园、住宅组团绿地,不包括住宅日照间距之内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非居住区范围内的绿地。